林姓来源 2016年林姓人口多少人

来自:中文百科在线及其他网文

林姓,拼音:lín 。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47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16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18% 。林姓主要集中在福建省和台湾,是两地的第二大姓氏。海外华人中林姓也为大姓。此姓氏(?)在韩国亦有分布,约占当地人口1.66%。另外日本姓氏亦有“林”,罗马字母Hayashi。

林姓源于子姓,子姓源于姫姓。林姓还相传是源于比干,“三代孤忠”的他以忠正敢言而闻名,后被暴君纣王挖心,比干夫人姚妫氏逃难到河南卫辉、淇县一带的长林,生下一个儿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后,赐他儿子林姓,并封在博陵(今河北安平县),此人是林坚。林姓由他最早发源,后人尊他为受姓始祖。林坚的子孙后来形成了著名的西河郡、济南堂、下邳、晋安林氏、九牧林等郡望,还有问礼、九龙、忠孝等堂号,成为林姓最大派系。

一、姓氏源流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黄帝高辛氏之后商汤比干,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是黄帝,姬姓,公孙氏,号轩辕氏、有熊氏,是少典之子。

相传,姜姓炎帝执政时期各部落乱扰,黄帝得到各部落的拥戴,在阪泉(今河北涿鹿)打败了炎帝的部落联盟。后另一姜姓部落联盟首领蚩尤造反,黄帝又率领各部落在涿鹿(今河北涿州)展开大战,击杀了蚩尤。从此,黄帝他由姬姓部落联盟首领被拥戴为炎黄部落大联盟的领袖。

传说,黄帝有很多发明创造,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等,都创始于远古黄帝时期。因而,后人赞誉之“能成命百物”。春秋后期,黄帝被后世正式尊奉为华夏族之共同祖先“人文初祖”。

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螺祖氏,生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汦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生颛顼。颛顼娶于滕氏,滕氏奔之子,渭之女禄氏,生老童、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芒,句芒生蟜牛,蟜牛生瞽叟,瞽叟生重华,是为帝舜。帝舜生象、敖。颛顼又生有鲧,鲧生文命,是为大禹。

黄帝还有一个儿子叫玄嚣。玄嚣生矫极,矫极生高辛,是为帝喾。帝喾生放勋,是为帝尧。

帝尧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叫契,号阏伯,属于黄帝的玄孙。在出土的传世青铜器皿“玄鸟妇壶”、以及殷商卜辞中,可知契为子姓,以玄鸟为图腾。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娥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在典籍《诗经》也早就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诗句。

阏伯辅佐帝舜,任司徒,职掌教化,宅居于蕃(今山东滕县),因功而封于商,赐子姓,任火正,将火种置于丘上供黎民取用。民众便奉阏伯为火神,称其陵墓所在之地为“火神台、阏伯台”,契因此成为商族之祖。从契到汤,凡八迁,传十四世,这在典籍《国语》中记载为“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

据古籍的载,从契到汤的世系为: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振→微→报乙→报丙→报丁→主壬→主癸→天乙(成汤)。

契在商族部落为领袖地位,这种地位一直世袭传承下去。在契逝世后,由其子孙继位。契的孙子相土是一个很有作为的人物,他在泰山之下建了“东都”,把商族部落的势力向东方大大扩展,其影响力已达及东海之滨。

到了夏王朝中期,契的第六代孙叫子冥,他精于治水。当时商丘一带频繁地闹水灾,子冥就领导人民治水,贡献很大,深孚众望。在子冥逝世后,由其子子王亥继位。子王亥雄心勃勃,带领部落人众越过河、济之间向河北扩张,结果为有易氏部落所杀。其子上甲微为报杀父之仇,励精蓄锐,等待时机成熟即兴兵讨伐有易氏部落,杀有易氏之君绵臣,报了前仇,并在部落内大兴农业生产,继续增强国力。

契的第十四代孙叫天乙,号成汤,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他把商丘旧邑在原有基础上扩建成亳邑,并用软硬兼施的方法使附近其它小方国都归附于他。成汤用武力灭了葛国(今河南宁陵)、韦国(今河南滑县)、顾国(今河南范县)和昆吾国(今黄河与济水之间的帝丘),占领了兖豫平原大片土地。经过这番准备,他开始正式发兵讨伐夏王朝。成汤与夏桀先后进行了十一场战争,最后两军决战于鸣条之野(今河南封丘,一说在今河南洛阳,一说在今山西夏县)。当时的夏王朝已经衰落,内部矛盾重重,混乱不堪,军士毫无斗志。鸣条一役夏王桀战败而逃,被成汤追捕后安置于南巢(今安徽巢县)反省,自此宣告夏王朝灭亡。

夏王朝的灭亡事在必然。夏朝之末,奴隶主贵族的生活非常淫侈。传说启创造一种乐舞叫做“九韶”。孔甲发明了一种乐调叫做“东音”。夏王朝末年统治阶层终日沉湎在酗酒歌舞之中,朝政日趋腐败堕落。早在夏禹主政之时,朝臣仪狄酿造出一种浓烈的“美酒”,大禹王对此十分厌恶,认为后世终有一天“为酒所亡”。事实证明,此预言果然成真。夏桀即王位之后,暴虐与腐败齐至。他竭尽国力,榨罄民财,造成“残贼海内,赋敛无度,万民甚苦”的局面。人民群众对桀之所作所为异常不满,而桀还在筹划进攻周围方国部落,结果促使各方国部落更加怨恨,桀成了众叛亲离的“独夫民贼”。商汤乘机以武力攻灭夏朝,这是在孔甲下传四世之后的事,正合《国语》所说的“孔甲乱夏,四世而陨”。

汤,卜辞中作“唐”。主癸之子,子姓,名履、天乙,商朝建立者,卜辞称太乙、高祖乙,为商部落首领,与有莘氏(今山东曹县)通婚,重用伊尹为相乃兴盛。时夏桀行淫纵乐,废怠政事。汤遂吊民伐罪,先灭葛(今河南长葛)、韦(今河南滑县)、顾(今山东鄄城)诸国,翦除桀之羽翼,后发兵击桀于鸣条(今河南陈留北部),桀败逃昆吾(今河南濮阳),汤再发兵灭昆吾,放逐桀于南巢(今安徽巢县)。灭夏后,汤又称武汤、成汤或成唐。回师毫邑,诸侯纷纷臣服来朝。汤遂得天下,定都毫,国号商。

汤王主政后国力日益强盛,各部落方国归顺朝贡,从而大大地扩展了奴隶制商王朝的统治范围,影响已及黄河流域上游地区。商朝后人曾追颂成汤的丰功伟绩:“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这就是说,连远处西域的氐羌部落也愿意服从成汤的领导了。在商王朝统治的六百年间,疆域比夏王朝扩展了很多,其管辖的范围相当于今河南、山东、河北、辽宁、山西、陕西、安徽、湖北的大部分,以及江南、内蒙古的一部分,此外还有归附于它的许多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群体。

商王朝还通过它属下的许多方国同更远的地区发生经济与文化联系。后人由商朝遗址中出土了大批文物,其中不少器具产于今中国的东南地区和西北地区,这说明了商王朝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它直接统治的地域。中国的奴隶制社会形态,在商王朝约六百年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为后续中国文明进步奠定了基础。商朝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成汤在位十三年而崩,葬于汾阴(今山西荥河),庙号烈祖。按史籍《史记》的记载:汤逝世后,太子太丁未立而卒,遂立太丁弟外丙,丙死弟中壬继位,壬死立太丁子太甲继位,甲死子沃丁继位,丁死弟太庚继位,庚死子小甲继位,甲死弟雍己继位,己死弟太戊继位,戊死子仲丁继位,丁死弟外壬继位,壬死弟河直甲继位,甲死子祖乙继位,乙死子祖辛继位,辛死弟沃甲继位,甲死兄祖辛子祖丁继位,丁死立弟沃甲子南庚继位,庚死祖丁子阳甲继位,甲死弟盘庚继位,庚死弟小辛继位,辛死弟小乙继位,乙死子武丁继位,丁死子祖庚继位,庚死弟祖甲继位,甲死子廪辛继位,辛死弟庚丁继位,丁死子武乙继位,乙死子文丁继位,文丁生三子:帝乙、比干、箕子。丁死传长子帝乙。帝乙生两子微子(启)、辛,逝世后传位于帝辛(子辛受,纣王)。

“林”字,本是树林之义,其来源相传也与树林有关。据谱籍记载,商朝末年纣王执政时,有叔父比干、箕子、庶兄微子等人,同在朝中供职。纣王嗜杀成性,荒淫无道,百姓苦不堪言。比干等人相继劝他改过自新,他概不听从,结果微子因此辞官而去,箕子也假装发疯罢官,只有比干一人坚持留了下来。

比干认为:“人主有过失不去劝他纠正,不是忠的表现。因为怕死不敢说话,也不是勇敢之举。如果进谏了人主不听,那是他的事情,作为人臣则应尽职。”由于他抱定了这一想法,后来便不顾生死入宫强谏,接连三天三夜不离开。纣王见他如此,便起了杀人的念头,说:“我听说圣人的心都有七个孔,不知道你是否如此。”说完便让人把他的心挖了出来。

恶噩传到比干家中,其夫人妫氏正怀孕在身,知道纣王一定会前来追杀,便连夜出逃,在牧野郊外(今河南卫辉、淇县一带)树林中的石室隐藏起来,乙直到平安地把孩子生下。因为生的是男孩,便为他取名坚,字长恩。

纣王残杀了比干之后,迅即派兵包围比干府第,却没有捕到比干夫人妫氏,知道风声走漏,妫氏已逃往他处。纣王自忖妫氏乃妇道人家,又怀孕在身,想必不会走远,遂派兵在附近山林搜捕,当时并没有搜捕到。数月之后,妫氏产下男孩后,竟有兵士前来查问孩子姓名及父母身世,妫氏在危急关头,沉着应对。她说孩子叫林泉,他爹看护山林去了,蒙骗过了这批士兵。士兵们赶往别处搜查,后因无功而返,照直向纣王报告。纣王听后顿生疑心,下令官兵再次进山搜捕,若遇上这母子两人务必抓回来严加审讯。

妫氏在石室骗过官兵追查,吓出了一身冷汗,预料官兵回头还会再来,旋即将孩子转移到“长林山”(更茂密的山林中),找到一个十分隐蔽的地方藏了起来。纣王所派的官兵再次进山搜捕,已无所获。不久,周武王姬发率领讨伐商纣的大军到了,不久,纣王在“牧野之战”中被周武王杀掉,商朝彻底灭亡,比干夫人及遗腹子坚都作为商朝名臣之后而得到周武王的尊敬和礼遇。

因为坚是在树林中所生,周武王特别为他赐姓林氏,称林坚,从此便有了林氏一族,林坚成为林氏鼻祖。

唐朝时期的学者林宝在《元和姓纂》中记载:“林,殷太丁之子比干之后。比干为纣所灭,其子坚逃难长林之山,遂姓林氏。”后来,林坚的子孙发展成为林氏的最大支派,使源于周平王次子林开、鲁国林放、鲜卑族丘林氏等支派之后的林氏无一能及。再后来,这支林氏又分出西河、南安等郡望,以及问礼、忠孝、林本、善庆、崇本等堂号。

子姓林氏族人皆尊奉林坚为得姓始祖,不与姬姓林氏合谱。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平王的世子姬开,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东周时期,周平王姬宜臼有庶子名开,字林,其子孙以字为氏,称林氏,因周平王建都洛阳,故此支林氏起源于河南,也为河南林氏。宋郑樵在《通志》中记载:“林氏,姬姓,周平王庶子林开之后,因以为氏。开生林英,英生林茂、林庆,世系甚明。”

周幽王姬宫湦元年(公元前781年),姬宫涅成为西周的末代皇帝,是为周幽王。幽王乃一昏庸荒淫之君,自得美女褒姒之后则百般宠爱,为博褒姒一笑,竟不惜“数举烽火”虚报险情,多次戏弄诸侯,最后因失信于诸侯而误了自己的性命。

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记载,周幽王因嬖爱褒姒欲废申后,并废申后所生太子姬宜臼,而改立褒姒为王后,立伯服(褒姒所生之子)为太子。此事激怒了一位强势的诸侯申侯,他是申后之父。申侯联合了西夷犬戎共同讨伐周幽王。周幽王燃起烽火,终因幽王多次“烽火戏诸侯”失去信用而得不到诸侯派兵救援,仓皇出逃。被犬戎追兵将其杀死在骊山脚下。褒姒也被犬戎掳获。这时,诸侯共立姬宜臼为国君,是为周平王。

周平王即位于公元前770年,在一批贵族和诸侯的护卫之下,他将都城迁于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自此之后,周王朝失去了控制四方诸侯小国的能力,进人了中国古代史上一个大动乱与大混战的特定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由于姬林的生母不是周平王正室,所以在皇室中地位较低。后来,他的子孙改姬姓为林氏,成了林氏又一支主要宗脉。这支宗脉初始活跃河南郡一带,因此在族谱上以“河南林氏”相称。

姬姓林氏皆尊奉姬林为得姓始祖,不与子姓林氏合谱。

第三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林衡,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林衡,又称林人,是西周中期开始设置的机构官称,主要负责掌管林木,并负责植树造林,养护浇灌等,包括王族园林。如同今日的林业部以及园林局的职能。林衡隶属于地官府司管辖,设有林衡令一人,史一人,下士二人,役四人,机构精简有效。

在典籍《周礼·地官·林衡注》中记载有注释:“竹木曰林,水衡曰衡。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

在林衡令、林史、林士、林役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林衡氏、林史氏、林丞氏、林役氏,后皆省文简化为单姓林氏,世代相传至今,其姓源繁复,不可一论。

两周时期,中原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在76%左右,因此林衡职责重大,却机构精简,行之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中国大陆的森林覆盖率还有约32.5%左右,而当时的林业部在全国当时只有二百四十六名正式的各级政府官员,工作捷有成效。

如今,中国大陆的森林覆盖率连17%都不到了,而林业部门的各级机关仅官员就多达十二万七千余人,还不算各类职工,堪称“林稀官衡”是也!

第四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族丘林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北魏政权,于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十一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登国元年,公元386年)宣布立国,初称代国,不久即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拉开了北朝历史。经过五十三年长期征战,北魏政权灭了北凉等小国,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延五年(公元439年)统一了中国北方。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乃鲜卑族人,以“拓跋”为姓氏,迥异于诸夏族。

传说,远古黄帝娶妻嫘祖,生子昌意。昌意娶蜀山之女昌仆,生高阳氏颛顼。昌意的小儿子悃被封在北土(今中国北部地区),形成一族,在先秦时期隶属于东胡民族群体。后东胡民族被匈奴民族击溃,悃的该支后裔子孙迁居大鲜卑山一带(今大兴安岭),族酋居嘎仙洞,故自称为鲜卑民族。

黄帝以土德之瑞称王,在鲜卑族中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而鲜卑部落的首领世代以“拓跋”为姓氏,即拓跋氏,意即“黄帝的后代”。一直到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于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南迁到洛阳(今河南洛阳)之后,大力推行汉化政策,将王族拓拔氏皆改为汉姓元姓,其王族之外的拓跋氏遂成为庶姓,仍为拓跋氏,不与皇室同族。

在此期间,北魏孝文帝还将其他鲜卑族姓氏皆改为汉姓,将鲜卑族“丘林氏”一族改为汉姓林氏、丘氏。此后,又有一部分鲜卑族人亦改称林氏,皆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河南洛阳林氏。

鲜卑民族后裔林氏直接尊奉黄帝为得姓始祖,大多归宗入姬姓林氏族谱。

第五个渊源:源于改姓,出自赘于林家而改姓林,属于冒姓为氏。

古代常有部分林氏子孙对市井生活感到厌倦,单身或率亲朋寻求“世外桃源”远走他乡。

宋朝诗人林逋无意于仕途,在杭州西湖选择幽静的孤山隐居下来。他终身未娶,却以极大兴趣种了梅花树三百余株,养鹤两只,时人称为“梅妻鹤子”。北宋大诗人苏轼曾赞扬林逋说:“先生可是绝伦人,神清骨冷无尘俗。”

当年,宋仁宗赵祯曾多次派人到林逋隐居处寻访,以粟帛相赠,当其逝世后又赐谥号为“和靖先生”,故后人称林逋为林和靖,推崇为归隐大自然的一代高士。

据传,著名的日本现代作家田冈淮海就是林逋的后裔子孙,他曾前赴杭州孤山祭拜奠林逋之墓,并留下颂诗曰:“鹤子梅妻夺化工,孤山处士与仙同。千秋鹤去亭还寂,惟有梅花放朔风。”

第六个渊源:源于高山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台湾省阿里山区及东部山区,居住着一个土著民族,有数十个分支,今中国大陆业界通称其为高山族。其实他们是中国古“百越族”迁居台湾的一个分支,世居林木茂密之地,因此有以林为汉姓者,在姓氏学上称之为原生姓氏,或拟生姓氏。

高山族,多居于台湾、海南两省,但也有一部分散居于祖国大陆各地。今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约有高山族同胞二百余人集居,是大陆高山族同胞居住最集中而且人数最多的地区之一。

在高山族同胞中,多有取“林”为姓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关于台湾省土著民族的种族与民族分类学称谓,大陆学者多统称其为高山族,但台湾学者有完全不同的观点,认为不能将台湾本土的少数民族一并为高山族。台湾学者将台湾的土著民族分为十几个少数民族,有雅美族、泰雅尔族、赛夏族、布农族、排湾族、阿美族、曹族、卑南族、鲁凯族、平埔族等等。

例如,两岸歌迷都比较喜爱的著名台湾女歌手张惠妹,就一直坚称自己是鲁凯族,且血缘纯净,其父就是鲁凯族阿巴柳斯家族的酋长(今称社长),因此在台湾岛人皆称其为“鲁凯巴冷”。“巴冷”,就是“公主”之义。

有关台湾少数民族的种族属性与民族分类,有待两岸的人类学、民族学专家共同携手去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本书在这里不予论述。

第七个渊源:源于百越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唐朝时期,福建地区的建州一带居住着一些以蛇为图腾的少数民族。

信奉动物图腾,是中国古代先民十分普遍的习俗,例如,汉族等习惯以“龙”为图腾,而闽地古越民族则认为蛇是“小龙”,故以蛇为崇拜对象,其中有少数民族羌人、越人等,就因“蛇居于林”的理念而选择“林”为姓氏。

据史书记载,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八年(前秦世祖宣昭帝苻坚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东晋与前秦之间爆发了著名的“淝水之战”,氐族首领苻坚的前秦国遭到惨败,北方其他部族乃纷起而自立,各据一方。

当时,羌族首领姚苌占据长安立国(今陕西西安),史称“后秦”。姚苌的皇后出自蛇氏家族,其兄为南安太守蛇越,其弟为散骑常侍蛇杨奇,其族人还有建义将军蛇立、临晋太守蛇平等等。

蛇氏一族传至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族人皆改蛇氏为林氏和其他五姓,故而在唐朝时期的建州(今福建建瓯)就已经有了羌族林氏一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蛇姓林氏族人皆尊奉蛇越、蛇杨奇、蛇立、蛇平诸人为得姓始祖,不与子姓林氏、姬姓林氏、丘林氏林氏等其他源流林氏家族合谱。

第八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辽国时期官吏都林牙,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都林牙,是唐、宋时期契丹族辽国政权所设置的官位。契

丹开国君主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公元907~926年在位)在建立北面官大林牙院和南面官翰林院时所设置的辅助性官位,分别为北面都林牙、翰林都林牙,只要负责掌管文翰,即文书。

在都林牙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即称都林牙氏,后汉化省改为单姓林氏、都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第九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辽国时期官吏林衡,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林姓来源 2016年林姓人口多少人
契丹大圣大明天皇帝耶律·阿保机于神册元年(公元916年)建立大辽国政权之后,辽太祖在契丹王廷设置了大林牙院,原来本意是专职掌理国政文翰,隶属于北面官院,职能如同翰林院。在大林牙院下,设有北面都林牙、北面林牙承旨、北面林牙、左林牙、右林牙等官职。而在南面官院中的南、北枢密院、行枢密院,则设置有翰林都林牙、南林牙、北林牙等官职。

不过,许多“林牙”大多是文武双全的,在后来都多次参与镇压各类型的起义、反叛与对宋战争,且皆为骁将,与宋王朝那些只会舞文弄墨的儒懦翰林大不相同。

在这些林牙们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林牙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林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⑴、蒙古族奥矣毛都氏,源出古突厥民族中的西突厥阿史那部,在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唐高宗李治派遣右屯卫将军苏定方率军攻灭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之后,部分突厥族人分散北迁至大青山(今蒙古肯特山区)的原始森林中,形成了奥矣毛都氏族,突厥语为Gnoymosdu,即斡亦喇惕。据史籍《蒙古秘史》的记载,该族人在当时形成了早期的“林木中的百姓”。奥矣毛都氏族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落的过程中被征服,并入后来的蒙古兀良哈部,称斡亦喇惕氏族,形成了著名的蒙古斡亦喇惕部。到了南宋理宗赵昀景定元年(大蒙古汗国薛禅汗孛儿只斤·忽必烈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孛尔只斤·忽必烈称帝,建立了大元王朝,其弟孛尔只斤·阿里不哥起兵反对,其主要的军事力量就来自斡亦喇惕部。孛尔只斤·阿里不哥失败后,斡亦喇惕部离开八河流域,逐渐迁移到杭爱山以西、唐努岭之南的乌布苏淖尔一带游牧(今蒙古西部乌布苏盟)。“奥矣毛都”和“斡亦喇惕”的汉义都是“林木、林中人、林中猎人”的意思,后多冠汉姓为林氏、穆氏、刘氏、张氏等。

⑵、蒙古族敖陶格图氏,元、明之际即已冠汉姓为林氏、丁氏等。

⑶、明朝末期,有著名的察哈尔蒙古末代可汗库图克图汗孛儿只斤·林丹,他于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蒙古布延薛禅汗去世后以长孙身份在十三岁时即汗位。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元年(后金大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二年,公元1628年),崛起的后金天聪汗(清太宗)为了集中力量征伐明朝,决定先清除库图克图汗的势力,以免后顾之忧。后金天聪汗利用漠南蒙古诸部的矛盾,与反对林丹汗的喀喇沁等部结盟,首次亲统大军进攻库图克图汗,在敖木伦战役中获得胜利,俘获一万一千余人,后乘胜追到兴安岭。明思宗朱由俭崇祯五年(后金天聪六年,公元1632年),后金天聪汗再次率军远征库图克图汗,长途奔袭至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库图克图汗闻讯,惊慌失措,星夜逃遁。后金天聪汗回军,途中获得塞外民众数万、牲畜十余万。此后,察哈尔部开始众叛亲离,分崩瓦解。明崇祯七年(后金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库图克图汗迁移至打草滩阿拉他拉(今甘肃张掖民乐、祁连交界处),结果出痘(天花病)病逝。明崇祯八年(后金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农历2月,后金天聪汗命弟弟爱新觉罗·多尔衮等统军第三次征讨察哈尔部,库图克图汗的继承人、其子额尔克洪果尔(孛儿只斤·额哲)于农历5月率部民千余户归降后金政权,并献上传国玉玺。在库图克图汗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林丹”为姓氏者,汉化称林丹氏,清朝中叶以后多改为单姓林氏。

有部分姓氏学者指称:“近代未见有出自林丹汗后裔的蒙古族林氏存在”,这显然是因为没有“亲和接触”的经历而产生的妄推式结论。

其实,林丹汗后裔的蒙古族林氏后人很多,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等大都市里都有,而且还有不少人身居要职。此论不在本书之列。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回族,出自元朝时期林氏族人加入伊斯兰教,属于汉姓夷化为氏。

回族林氏,原为汉族,祖先出自元朝时期的林钟。

元朝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有西域回族人、杰出的政治家咸阳王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奉命入滇,当地有小官员林钟随赛典赤同行,后受赛典赤之劝入伊斯兰教,遂改民族属性为回族。

林钟,自称为比干的嫡系后裔,后在明初沐国公攻取云贵时期归附明朝。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林钟被调拨至峋町地区(今云南沙甸),遂定居于石屏大水居,领石左桃伍军田十一亩,补充临安军籍,其后在斯地生息繁衍。

明朝中期以后,林钟的后裔子孙开始分播各地,由此形成一支回族林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布萨氏,满语为Busa Hala,汉义“很氏、多”,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仆散部,金国时期亦称女真仆散氏,以姓为氏,世居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后多冠汉姓为林氏。

⑵、满族林佳氏,满语为Lin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蜚优城(今吉林珲春三家子乡高丽城村)、乌喇(今吉林永吉),后多冠汉姓为林氏。

第十三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有三十七个少数民族中均有林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林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林坚。商朝末年,商纣王宠爱妲己,荒淫无道,杀害忠良。比干做为纣王的叔叔,对纣王丧尽天良的行为一再劝阻,纣王从来不听并且怀疑比干是否忠心,于是惨无人道地剖开了比干的胸膛,挖出他的心。比干被害的消息传到家中,比干的夫人陈氏担心纣王再来加害,于是不顾怀孕在身,带着奴婢逃到朝歌(今河南省汲县)一带的长林山中避难,就在当地生下了一个儿子,因常喝泉水便起名字叫泉。周武王灭了商朝以后,他厚葬了比干,四处寻访比干后人的下落。陈氏于是带着儿子泉去见周武王,周武王有感于比干的儿子在山林中所生,其父坚贞不屈,便赐他姓林名坚。从此,以周武王赐名林坚为标志,林姓正式诞生。林坚从而就成了林姓的得姓始祖。

各支始祖:

林 祿:字世阴,黄门侍郎,世居济南迁下石梓乡随元帝南渡建武元年丁丑任安东瑯琊王府参军除给事黄门侍郎以讨杜发功迁昭远将军散骑常侍充合浦太守,明帝太宁三年乙酉诏归朝奉勅守晋安郡因家焉。即园泉州是了。唐追封晋安郡王,遂为入闽始祖,享寿六十有八,缢九龙崗龙马毓奇穴乾山巽向详上墓图丙。妣夫人苏氏、孔氏。二氏与夫合葬,生子二:景;暹。是为江西兴国林氏始祖。

林氏宗庙

“卫辉比干庙,天下林氏根”,众多的林姓子孙来到位于河南省卫辉市的比干庙,用最虔诚的心来表达他们对“忠义之宗、大义之祖”由衷的敬意。

比干庙正殿里供有比干塑像,比干三日苦谏却换来一场挖心,回首这一典故,让不少后人顿生敬意,“林氏”在得姓之初,就带着祖宗比干这种忠义敢谏的本色。

在东配殿另有三尊塑像。他们是比干的杰出后代,中间是林坚公。因林氏根据地理位置又分为南北两大支系,右边为北林所奉林放公(比干二十四世孙,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之一),著名的“问礼堂”就是得自于他。左边为南林尊奉的闽林始祖林禄公,为今天福建莆田林氏的祖先。由于诸多原因,莆田林氏家族中有许多人迁到海外,如今,韩国、朝鲜、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一带林姓多属这一支。因此,林禄公又被称作是南林始祖。

此外,西配殿敬奉的是妈祖神像,妈祖即林禄公第二十二世孙林默娘,被敬誉为“天上圣母,海上妈祖”。林默娘是宋朝莆田人林愿之女,一生在大海中奔驰,救急扶危,惊涛骇浪中拯救过许多渔舟商船;她立志不嫁、慈悲为怀,专以行善济世为已任。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重阳,她因舍己救人而遇难,年仅28岁。此后,人们纪念妈祖为大义之人,就在湄峰建起祠庙,虔诚敬奉,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共有妈祖庙2500多座,遍及世界26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达2亿多人。妈祖已经成为年岁丰收和保佑平安的象征,更是人们远航的保护神。

在比干庙中缅怀,一杯苦酒就是史书一册,一滴热血就是丰碑一座。

福建林氏源流

姓氏渊源

福上林公来到潘田水口奄定居,因人地生疏,人烟稀少,家中百无一有,生活日见困难,渴望着有适当的人来共同生活,巧遇裕宗陈公从远方而来,促膝交谈,情趣相投,暂住于福上林公家中。原来裕宗陈公是龙川县出祖迁居兴宁沥陂,因世乱纷纷,转迁丰顺落水科,其本身有一套打铁好技艺,做工来到潘田与福上林公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相住日久,情投意合,两人年纪、性格相当、同样遭遇,同住水口奄,共同打铁,克勤克俭,聊以度日,两人长住之下,你恭我敬,如兄弟骨肉。随之焚香点烛,祷告天地,结拜为义兄弟。福上林公长二岁为兄,裕宗公为弟,后人称为义祖。

水口奄是丰良至留隍必经之地,常受往来的坏人抢食骚扰,兄弟商量,转迁到比较僻静的肚富塘,生活日见好转,两人各自成家。裕宗陈公娶洪氏盛氏二妻,生下四子,福上林公娶万氏,生一子名林九六郎。

以后裕宗陈公二子迁往吉輋黄磜创居,二子迁往广州方城创居。

林九六郞三岁丧父,四岁丧母,全赖裕宗陈公躬亲抚养,林九六郎生得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深受裕宗公爱惜,裕宗公四子迁走时,因受九六郎牵挂,没有跟其亲生子同出,留在家中专心抚养林九六郎。

树大分丫,枝繁叶茂,生息繁延,裔孙众多,在清朝中叶时有长房十世裔孙名曰林陈继淳,往潮州考秀才,文章出众,却未能中举,当时的主考宗师,在林陈继淳的考卷背面点破:文章虽好,姓氏颠倒。常言道:羊有跪乳之恩啊。故此,长老们一致商定,为报答养育之恩,将林陈改为陈林姓。当年开科考试,一科连中五名秀才,从此,陈林姓诞生,名扬四海,代代相传。

陈氏颖川堂,林氏西河堂,故陈林氏祠堂为西颖堂;总祠在广东省丰顺县潘田镇沙塘。陈恩公为恩义祖裕宗公,福上林公为始祖公。

陈林姓辈序从七世祖起,开始顺延:

辈序:祖上万亿兆,京高吉玉由,淑慎和奕世,丕振达方洲,

宏通承先惠,克昌永作裘,维良嘉善庆,大启毓英流。

闽西源流

先秦时林姓首先活动在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山东鲁国是林姓发祥的第一地,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林姓在鲁国得到最好的发展,形成了著名的济南林氏。

两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北部战乱、中原板荡,五胡乱华,政权更迭,林姓随中原居民向四周迁移。

西晋时,林放后裔林礼由济南徙籍下邳(今江苏睢宁县),生一子名颍。林颍生二子:长懋,任下邳太守;次禄,字世荫,生于西晋泰始十年(274年),居下邳梓桐乡。

西晋惠帝时,林禄任安东琅玡王府参军,镇下邳。西晋永嘉元年(307年),随琅玡王移镇建邺,除给事中、黄门侍郎。东晋建兴元年(313年),从王敦讨杜弢 ,立下战功,封招远将军、散骑常侍。

东晋建武元年(317年),佐司马睿即位建康,匡扶晋室,任合浦太守。东晋太宁三年(325年),诏归,奉敕守晋安郡(郡治今福州市),迁家居晋安,为开闽林氏始祖,称闽林一世。林禄为东晋元、明、成、康、穆五世良佐,卒后追封晋安郡王,墓葬温陵九龙岗(今惠安县涂岭),其后裔的世系图称晋安世系,亦称闽林世系。传至十六世,有韬、披、昌三兄弟。林韬,谏议大夫,后裔称阙下林氏;林披,太子詹事。

唐天宝年间授临汀郡(汀州)曹掾改临汀令,生九子,苇、藻、著、荐、晔、蕴、蒙、迈、蔇,除子林蔇为布衣外,父子九人于唐德宗至穆宗年间(780—824年)仕官刺史、司马、长史(一说生九子皆官刺史),后裔称莆田九牧林氏,又称唐九牧。林昌,中宪大夫,后裔称游洋林氏(迁台湾的为雾峰林氏)。

林氏入闽除林禄这主流派外,据资料记载的还有:唐高宗时随陈政入漳的“浦南林”:

唐末随王潮兄弟从河南光州固始入闽的“固始林”,计有七支,称唐陶江林,濂江林,控鹤林、福全后安林、上街六桥林、阳泰林、元贞林。由光州固始入闽的各支派,称固始世系。

据《(闽粤赣)林氏重修族谱》、《闽汀武杭林氏族志》、《(新罗)平在坊林氏族谱》、《济南郡汀州林氏族谱》、《西河林氏福建上杭白砂八郎公世系族谱》等记载,迁入闽西的林姓,大多为晋安世系即林禄的后裔。

主要有:

一是晋安八世(或称闽林八世)林玉象的后裔,即二次迁闽的柴林世系:

二是晋安八世林玉珍后裔(唐九牧林后裔)。

林禄传十世林英,天嘉元年(560年)任贵平主簿,由福建莆田北迁江西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林英生子礼,林礼生子士弘。林士弘为闽林第十二世,字世荣,为隋末南方农民起义首领,在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称帝,建国楚,建元太平。唐武德五年(622年)被唐军战败,退保安成(今江西安福东南)山洞,不久病故,其部属离散,后裔为避祸改林姓为柴姓。

历后梁至后周,士弘裔孙柴守礼有个妹妹嫁与郭威(后周太祖),被立为皇后。郭威无子,以守礼之子柴荣嗣立为帝。柴荣即五代后周世宗,继郭威帝位五年(955—959年),在北伐契丹的征途中患病,回京逝世,其子柴宗训七岁即位,半年后“陈桥兵变”禅让于赵匡胤,赵建立北宋,诏封恭帝为郑王,安置于房州。当时柴荣之弟柴穆率子柴惿等起兵反宋,集兵郑州,宋太祖遣大军镇压。当时柴太后健在,忧恐不安。开宝六年(973年),宗训假托病故,默然从房州携家眷南逃福州避难,居福州济南山,改柴复回林姓,易名判官,并以山名称“济南林氏”。但汉代宣帝时林尊称盛山东济南,族人已有“济南林氏”的称谓,故宋代始于林判官的林氏族人,称“新济南林氏”。

林宗训易柴复林后,适值北宋进行统一南方的战争,开宝八年(975年),南唐国为宋所灭,林宗训又开始开始逃亡历程,从福州转移到士弘祖居地莆田,后续迁偏远荒凉的宁化落籍。林宗训生子四,朝、宝、厚、严,子孙遂分衍闽西及赣南、粤东各地。林宗训曾孙千六郎讳融,宋神宗时为员外郎,仕南昌太守,宋元祐初(1086年),因兵乱,林融夫人巫氏携六子(五一郎、五二郎、六三郎、七郎、八郎、九郎)及六三郎(一说五三郎,又说六郎 )之子万一郎 、万二郎 、万三郎 ,从宁化石壁迁长汀河田开居。此后,五一郎 、五二郎、六三郎继迁武平、上杭。八郎徙居濯田巷头,九郎迁武平中堡。此一世系,称为“回闽世系”,林宗训为林姓“回闽始祖”。林融则为闽西长汀、上杭、武平等县柴林世系林姓始祖。

进入闽西的另一支林姓为九牧林。自宋至清,九牧二房、四房、五房、六房、八房、九房先后有多支迁入闽西上杭、连城、龙岩(今新罗)、漳平等地(因较分散,此目先记述较早迁入的有代表性的宗支,其余在下文记述)。

九牧六房林蕴后裔林伟(闽林三十五世),宋进士,绍兴二十六年至二十八年(1156—1158年)任汀州教授,曾孙文德,名公玉,宝祐四年(1256年)任汀州府宁化县知县。景炎二年(1277年),元军南侵入闽,文德将夫人罗氏、汤氏及其所生五子迁宁化石壁,将夫人黄氏及其所生四子避入上杭县,后又卜居长汀河田。南宋末始,文德九子中的四郎(字元嘉)后裔、五郎(字元光)、八郎(字元寿)、九郎(字元全),先后由长汀河田和宁化等地迁上杭白砂花园里。其中,八郎在此开基创业;九郎移居漳平永福梨仔坪,生三子,移居龙岩龙门里象山;五郎迁永定西陂岭开基;四郎下传之肇纪、佑谟、启发、文质四代,迁上杭湖洋濑溪等地。

九牧九房林蔇十三世(闽林三十世)林商隐(号起东),原定居大田县吴山乡梓溪村,宋庆元进士,自梓溪都头赴任龙岩县学正,定居城东,为龙岩九牧九房一世开基祖。

连城林坊乡始祖伯八,先居剑州(南平)虞栏阁,宋末,因避战乱隐居清流螺村南山下,后徙居清流李家林家城。元泰定元年(1324年)携子六十郎迁入连城南顺里水西半径堡(今林坊乡)定居。九牧二房林藻之孙,林翱,传三世直门生十五郎,(闽林二十二世)因避宋末战乱,从福州甘蔗迁至连城莒溪壁州定居。莲峰镇连阳始祖祖诚,原居福州林埔,因遇连城乡贤许景辉(授武略将军、任职福州临江路),两人识交,将女儿许四娘续配祖诚,元大德元年(1297年), 为避金元乱日,许景辉便携婿来到连城连阳定居。新泉镇林屋坪(旧称陈屋坪)村始祖六四郎,其父伯玉登宋嘉定(1208—1224年)进士,授任连城教谕,将家眷安置在连城揭坊。伯玉生三子:长六四郎,次伯十二郎,三八十郎。六四郎先居连城庙前街,至景定年间(1260—1264年),因受兵?蹂躏,迁至连南陈屋坪;伯十二郎留居揭坊(连城城郊),其裔孙散居城区;八十郎则先迁林坊,后迁壁州。

九牧四房林荐后裔林德(闽林三十世),号静齐,宋时授闽县教谕,居德化。生子泉,字流衍,号蒙泉,以岁贡授南京礼部主事。林泉生贡生、京生、晚嗣。晚嗣徙于龙岩集贤里西坪(今漳平新桥城口)。配王氏,继配陈氏,生五子:千一郎、千二郎、千三郎、千四郎、千五郎。千一郎守居西坪。千四郎迁龙岩平寨坊(今新罗东城社兴、东新),千五郎迁蒋武(今新罗西陂南石、林邦)。

另据清乾隆二十年(1756年)重修《莆田林氏族谱》(九牧林披长子林苇位下)载,闽林三十世(林苇十四世)林季昌,此宋宝祐四年(1256年)登文天祥榜进士,授惠州推官,生子卜。其次子积祯为上杭回龙、宁都闪庄安福房祖;三子积?为汀州归化邵武等地小富房祖;四子积社?位百十郎为汀州河田上杭,江西于都、宁都等地房祖。

二、迁徙分布

林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十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二位,人口约一千六百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1%左右,多以济南、下邳、南安、晋安、西河、辽东为郡望。

版本一:来自:中文百科在线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林姓首先活动在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地区,进入东周后,林姓已经散布到甘肃、陕西、山西等地。在随后的秦汉时代,济南林氏一直占据了林姓群体的主导地位。两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北部战乱、中原板荡,林姓随中原居民向四周迁移,林姓已经西南到四川,东南抵江浙,西晋末林姓已经渡长江,越过南岭和武夷山,进入了两广与福建。唐朝两次由河南移民福建,大批林姓先民定居于闽南,林姓的中心开始在东南沿海形成。明末清初,林姓已经出现在台湾。

晋代时期

至晋代,有林坚八十一世孙林颖,林坚公四十六世孙,家族世为西晋重臣,由济南徙籍下邳(下邳郡)梓桐乡,为下邳祖,徐州冠族,生有二子:林懋、林禄。长子林懋,任下邳太守,分出下邳林氏。次子林禄初任琅琊王司马睿府参军,黄门侍郎,后佐东晋元帝即位建邺(今南京),匡扶晋室,领合浦太守。晋明帝太宁三年(公元325年)奉敕守晋安郡。林禄为晋安林氏始祖.世代子孙,俱偕显贵。历晋、宋、齐、梁、陈诸朝,英才辈出,奕世簪缨。有“一王、二侯、九将军”之誉。其后都散居福建各地,今其后子孙遍及福建、广东、海南、江西、浙江、台湾等地。

开皇三年

晋安林十世林茂于隋文帝开皇三年任右丞,定居莆田北螺村,子孙遂成阀阅,经文纬武,奕世簪缨,显贵南国。传至闽林十六世林披,兄林韬为阙下祖,弟林昌为台湾雾峰林家祖。批公生子九:林苇、林藻、林晔、林荐、林著、林蕴、林蒙、林迈、林蔇,同时擢为刺史。世称九牧林,尊 林茂 为九牧林祖。

垂拱二年

武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建置漳州,由陈政之子陈元光任首任漳州刺史。河南光州固始县的林孔著随从陈政(陈元光之父)将军在闽广征战,屡立战功,其后浦南(属今福建漳州市)、福州东园、兴化(莆田)及江浙两广。

唐末时期

唐末至五代十国,河南光州固始县的王潮、王审知入闽,立闽国,其后发展成林姓较有影响的支系。有林延皓的“控鹤林氏”、林穆的“陶江林氏”、林硕德的“上街林氏”、“濂江林氏”、林廷甲的“福全后安林”等支。

2011年韩国林氏中央宗亲会一行26人再次千里迢迢,跨海寻根,日前专程抵福建莆田展开谒祖之旅,归源认宗朝拜妈祖,受到九牧林氏联谊会热忱欢迎。

在福建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九牧祖祠,韩国谒祖团举行隆重祭祖仪式,虔诚祭扫“九牧墓”。 对于先祖故土一草一木,他们都感到新鲜、亲切,不停地用手中DV和相机拍摄,频频向随行翻译询问了解。当日下午,谒祖团又赴莆田妈祖故里贤良港天后祖祠、莆田湄洲祖庙,拜谒享誉海内外的宗亲“祖姑”——妈祖林默。

据韩国林氏族谱记载,入韩国林氏始祖林八及在唐代掌过兵权,后因朱温叛乱,从莆田南下后在泉州惠安县渡海出国避祸,飘泊到新罗国(今韩国)江华湾登岸,便择平泽县栖身。从此后裔支派繁衍,发展至今已达120多万人。近年来,韩国林氏后裔根据家谱记载,以“林八及”、“邵州刺史蕴公(九牧林林蕴)”为线索,先后三次组团来中国寻根。最终证实“邵州刺史蕴公”为九牧林第六房林蕴,“林八及”为其玄孙,而当时渡海的“彭城”即今泉州惠安县东岭镇彭城村。

东晋初年,莆田九牧林始祖林禄公入闽晋安。传十世隋右丞林茂,迁居莆田北螺村。五世而至万宠,生三子:韬、披、昌。唐天宝年间,披公又迁居澄渚乌石(今西天尾镇龙山村),生苇、藻、著、荐、晔、蕴、蒙、迈、茛,九子皆官刺史,世称“九牧林家”。据族谱记载,林八及为九牧林六房林蕴玄孙。

在莆田贤良港天后祖祠,韩国谒祖团在“祖姑”神像前进香膜拜,并参观祖祠山公园、妈祖故居等。他们详细了解妈祖生平故事,解读明刑部尚书林俊撰写的林氏《族范》。韩国林氏中央宗亲会宗亲会会长林都洙表示,能寻根谒祖,追溯先祖丰功伟德,拜谒宗亲的骄傲妈祖,心情非常激动。回国后将把更多信息传递给林氏后裔年轻人,以不忘根本加强交流,增进两国宗亲血脉情谊。

宋朝时期

宋朝时期,林姓大约有7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98%,排在第十九位。福建为林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林姓总人口的5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建、浙江、广东三省,这三省林姓占林姓总人口的85%,其次分布于河南、江苏、江西三省,又集中了9%。以福建为中心的林姓聚集区已经形成。

明朝时期

明朝时期,林姓大约有7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85%,为明朝第二十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林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慢,几乎没有增长。福建仍为林姓第一大省,约占林姓总人口的38%。在全国的分布仍集中于福建、广东、浙江,这三省林姓大约占林姓总人口的82%。其次分布于江西、江苏、广西三省,又集中了10%。从中可以看到宋元明期间,林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不大,其人口主要向北向西南迁移,福建仍是林姓人口的聚集中心。春秋时,林氏散居周、鲁、齐、卫等地。战国时期,赵国宰相长林十五世林皋,居九门(今河北省藁城县西北),生有九子,时称“九龙十德之门”.鲁国林雍后人迁徙到齐、邹二郡(今山东淄博),汉景帝时分邹郡之地置济南郡,遂为济南林氏。

近现代

根据公安部2006年7月“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的统计对福建福州户籍人口的姓名统计,福州市户籍人口中人数最多的姓氏为“林”姓,共有970138人 ,排在前10位的姓名依次是:林芳、林辉、林燕、林云、林伟。

根据1996年统计资料,大陆林姓人口约为1416万,林氏排在第16位,在中国南方林氏排在第4位,福建省林姓人口全约472万,占全省总人口14.8%,排在第一位;广东省林氏约311万,浙江省约184万,台湾地区林氏约200万,韩国约100万,其他地区约500万,在全球约2千多万;林姓人口密度最高为福州、莆田、闽南、粤东及台湾。

版本二:来自网文

林姓最初发祥于河南省境内。自周武王赐名林坚,林坚食邑博陵(今河北省安平)后,子孙世袭其爵。春秋时期,林姓由于官职调迁与避乱隐居,散居于周(今陕西、河南一带)、鲁、齐、卫等地。

战国时期,赵宰相林皋,始居九门(今河北省藁城县西北),生有九子,分别为文、成、宣、化、德、修、明、勉、昭,父子均十分贤德,被称之为“九龙之父”,“十德之门”。后来因为赵王妒其才能欲加害,所以迫使林姓举家迁至西河(即榆林河,流经陕西榆林,注入永定河)避难。

汉朝时,林姓子孙历任少府、太子太傅等官职,从而在济南地区使林姓成为名门望族。后由于再次遭受政治迫害,中原林姓在东汉末、三国时期大批南迁,迁入江浙一带。

至西晋末年,中原林姓开始进入福建。林坚八十一代孙林颖之长子林懋曾任下邳太守,分出了下邳林姓;次子林禄曾任晋安(今属福建省)太守、晋安郡王,死后葬于惠安县涂岭九龙岗,成为海内林姓拜谒圣地,为林姓在福建开基始祖。其苗裔散居侯官、福唐、长乐、惠安、龙溪、漳浦等地,称“闽林晋安世系”,成为林姓最大、最著名一支。

晋安林姓又派生许多支派,最盛的有两支:一为侯官世系(今福建省福州),民族英雄林则徐即属此支后裔;一为莆田世系,此支自林禄之孙林绥始,林绥的十三世孙林披生九子,俱官刺史,号“九牧林家”。

晋安世系分支较著名的还有琼州世系与睢阳世系,分别在唐朝与南宋时迁入海南,并且部分由于战争在明朝时散居于河南、甘肃等地。林姓在唐朝时最早入台。

在明清之际,闽粤沿海地区的林姓开始移居台湾,繁衍发展。林姓在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分布较多、约占全国林姓百分之六十,为我国典型的南方姓氏。

如今已遍布全国各地,而且还远播到港澳与国外。林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六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一七。

版本三:来自《中华民族姓氏渊源略考》权威编辑室

简述:

林坚,因其赐姓地是在今河南省,故林氏最早的起源地应在今河南省境内。自林坚受封食邑博陵(今河北安平)之后,子孙世袭其爵,多为大夫。春秋时,林氏由于官职调迁或避乱隐居,散居周、鲁、齐、卫等地。

战国时期,赵国宰相林皋,居九门(今河北藁城),生有九子,时称“九龙之父”、“十德之门”,因赵王嫉才欲害,林皋父子携带族人,迁徙于西河避难。秦灭赵后,这一支林氏又迁徙到齐、邹二郡(今山东淄博)。西汉初,林皋四世孙林挚,被封为千产侯,食邑千产。汉景帝时分邹郡之地置济南郡,遂为济南林氏。

至晋朝,林氏南迁发展,有林坚八十一世孙林颍,生有二子:懋、禄。长子林懋,任下邳太守,分出下邳林氏。次子林禄任晋安(今福建泉州晋安)太守,后被晋明帝封为晋安郡主,居住在侯官县都西里。林禄的子孙颇多,后都散居于福建各地,以莆田为盛,成为林氏又一支著名的望族。其后子孙遍及福建、广东、海南、江西、浙江、台湾等地。

早在汉朝就有林坚的五十一世孙迁居四川。周平王之子的一支林氏最早繁衍于河南及山西省境的黄河一带。后与林坚一支林氏,在秦、汉之际经陕西迁入甘肃陇西一带,并逐渐成为当地一大望族。

总之,秦、汉之际,林氏家族的子孙主要散居于北方的山西、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地。以山东的林氏繁衍最为旺盛。至晋室南渡之时,中原士族也因“永嘉之乱”大举南迁,林氏也随之南迁至江苏的下邳一带,后再南迁至福建。

至唐宋之际,林氏族人已遍及中国的南方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江西、四川等地。明、清以后,便广播于全国各地。

周王朝时期:

林氏在两周时期传衍了三十多代。因周朝大小诸侯国多次发生动乱,宗室贵族以及黎民百姓四处外窜逃生。林氏族裔也是如此,不囿于最初发祥地博陵,而在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等地都有他们迁徙的足迹,在动乱中繁衍发展。

据史书记载,西周末年林苌和林材等人在周王朝宫廷中担任官职,随着国都东移,由镐京(今陕西西安)迁至洛阳(今河南洛阳)落户。至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纷封国自立,彼此征战时时发生。林氏族人当时在赵国、鲁国和齐国等诸侯国都有显山露水的不俗表现。林坚的三十五世孙林皋在赵国任国相,德高望重,权倾一时。他定居于赵国境内的九门(今河北藁城),娶妻胡氏,生有九子,即:林文、林成、林宣、林化、林德、林修、林明、林勉和林韶。九子皆有大夫官职,赵国人称之为“九龙”。林皋也被誉为“九龙之父”,其门第被赞颂为“个德之门”。因赵国君王器量狭小,对此十分嫉妒,叫人“择其木皋繁者伐之”。林皋知道面临杀身之祸,赶紧率全家老少逃往白云山避难。赵王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感叹,他说:“贤哉林皋父子也!”

林皋和他的九个儿子所传后裔,成为林氏的一个名门望族,堂号称“九龙堂”。据史书记载,林皋的裔孙林宪在秦始皇焚书之时,将林氏家谱秘藏于自家祖墓之内,逃过了火烧之劫。但后来不知何故,《九龙堂西河林氏族谱》却丢失了。到明清两代,有一些林皋派下的裔人进行此谱的“辑佚”。当然辑佚后的族谱史料价值与原作差之甚远。

在齐、鲁之地(今山东淄博、曲阜等地)则有林既、林雍、林楚、林放和林回等名门望族。在卫国(今河北淇县、卫辉一带)迫有大批林氏族人居住,其中以林类最为著名。林类生活在春秋时代。他披着裘衣在田园里拾着遗穗,边走边唱。有一次,孔子到卫国,远远就看到这位“拾穗行歌”的老人。孔子叫他的学生子贡前去与林类攀谈。子贡问林类为什么会如此乐观呢?林类回答:“少不勤行,长不竞时,故能寿若此。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子贡再请教是何缘故。林类则以生与死的辩证观向子贡做了精辟的诠释。林类说,生与死是一返一往的关系,有人死了,又有人生了,这世界才能够持续不息地存在。子贡回到孔子身边,把向林类问答的情况告诉孔子。孔子十分感叹,对众学生说,果不出我预料,这位老人是富有学识的智者,你们尽管可以向他请教。

自林坚起至林芳(林坚的三十八世孙)的世系传承依次是:林坚、林载、林磋、林虎、林光、林相、林玄、林凤、林翊、林苌、林材、林考、林回、林贞、林英、林乾、林保、林隽、林宏、林类、林繇、林既、林雍、林敏、林楚、林放、林通、林不狃、林欣、林仪、林抚、林鸾、林世元、林伯、林皋、林宣、林微、林芳。其中明确注明居博陵邑者有林坚至林相。明确注明居齐国者有林材、林回、林贞、林英、林宏和林类。明确注明居鲁国者有林雍至林皋。林皋又由鲁国移居赵国。其子林宣等人、其孙林微等人也在赵国建寓。

林坚的二十世孙林类据说活了一百多岁(据《列子》一书,孔子适卫“望林类于野”,当时林类已“年百岁”),晚年不是住在齐国,而是住在卫国(今河南濮阳一带)的。

林坚的三十一世孙林抚在卫国任司马之职,也居住于卫国。而迁至秦国都城咸阳(即今陕西省咸阳市)居住者有林微、林芳、林玮、林韶和林稚等人。

林微是林坚的三十七世孙,在秦国任大夫左卿,受封为关内侯。

林芳是林坚的三十八世孙,在秦国任屯军仆射。

林玮是林坚的三十九世孙,在秦国任给事黄门散骑常侍、左将军。

林韶是林坚的四十世孙,在秦国任郁林郡太守、右将军。

林稚是林坚的四十世孙,在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任会稽郡太守。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代,林氏族人逐渐扩散,在各个诸侯国都有林氏裔孙繁衍生息,但仍然北部方为主要栖居地。

秦、汉时期:

周朝末年连年发生大规模战争,兵民大量死伤和失散。据司马迁所著《史记》中记载:自秦公子印与魏国发生战争那年(公元前331年)起至周朝初亡的七十六年间,秦国屠杀或掳去的六国(魏、韩、楚、赵、燕、齐)民众竟达一百四十万人。公元前306年赢稷在秦国即国君之位,不久即平定了内乱并强化王权专制,继续执行穷兵黩武、扩张势力范围的政策。

公元前256年秦国派兵攻东周,东周君王顿首伏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城。七年后(公元前249年)秦国攻灭东周,周王朝自此全亡。此后秦国连续击破赵、楚、齐、魏、韩、燕的六国“合纵”势力,夺取大片战略要地。秦昭王嬴稷还开辟了黔中(今湖南沅陵)、巫郡(今四川巫山)、南阳(今河南南阳)、上党(今山西长治一带)等郡,与六国相比,秦国军政实际控制力量已形成了明显的优势,为后来秦国打败其他所有诸侯国、实现全中国统一局面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秦昭王逝世后,依次由秦孝文王嬴柱、秦庄襄王嬴子楚和赢政继承王位。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正式完成了中国的统一。赵国灭亡之后,原居于赵国九门的“九龙堂”林氏望族就迁徙到齐郡邹县(今山东邹县)。至西汉之初,分邹县之地置济南郡,故后来统称“济南林氏”,其居住中心在今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古平陵城。因此,“济南”成为继“西河”之后林氏的第二个重要的发祥地。这一名门望族以“济南堂”为堂号,以“济美衣冠承恩宠,南郡吕格世泽长”为堂联。林坚的五十世孙林尊,在汉宣帝时代官至太子太傅,成为“济南林氏望族”的开基始祖。后来衍分的支派,如广陵林氏、郯城林氏、平原林氏、下邳林氏、晋安林氏、寿州林氏、光州林氏、三原林氏和陇西林氏等都以林尊为先祖。

林坚的四十二世孙林纂(在汉惠帝时代任职中山郡太守)就已经由齐郡邹县迁居于济南,史书就记他为“济南人”。其长兄林辟疆(受封为平棘侯)也是“济南人”。此外,明确记载为“济南人”的还有林坚的四十三世孙林别、四十五世林述和林常观、四十六世林良、四十七世林元昌、四十八世林车、四十九世林凭。以上是在“济南林氏始祖”林尊之先的济南籍历史名人。至于林尊之后的济南籍历史名人则有林坚的五十一世孙林高(在汉元帝时代任镇远将军、江州刺史)以及五十二世林苗(在汉成帝时代任平原太守)和林闾(在汉光武帝时代任徐州刺史,生于济南,曾经迁居临邛,汉光武帝刘秀中兴时出任徐州刺史)。也有史书称林坚的五十五世孙林邈(在汉安帝时代任徐州刺史)也是“济南人”。

燕冀地区在秦、汉两代也是林氏裔孙主要的居住地。林坚的四十一世孙林挚在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被任命为燕相,封为平棘侯,食邑千户。当时燕都在蓟(今北京)。林坚的五十三世孙林鉴在汉哀帝建平三年(公元前4年)任职燕太守,封为永安伯。当时燕郡治所在今天津市蓟县。林坚的四十二世孙林纂在汉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任职中山郡太守,居住于中山郡卢奴(今河北定州)。林坚的六十世孙林丞在汉光武帝建武三十一年(公元55年)任职散骑常侍,尔后调任冀州刺吏,居于冀州常山高邑(今河北高邑)。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林类、林抚等林氏族人徙居于卫国(今河南濮阳)。他们的后代在秦朝继续留住在此地。居于雒阳(今河南洛阳)的有林熹、林谟、林恂、林就、林横等林氏裔孙。林熹是林坚的六十一世孙,在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任职少府卿。林坚的六十二世孙林谟在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任职玄菟太守,此后又迁职并州刺史。林恂是林坚的六十三世孙,在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任职镇南将军,又先后任太中大夫和镇远大将军,受封为万年侯。林坚的六十四世孙林就在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任职谏议大夫。林横是林坚的六十五世孙,在汉安帝永宁二年(公元121年)任职谏议大夫。东汉末年,林坚的七十二世孙林胡任职陈留郡太守,徙居陈留(今河南开封)。

东汉时代,西河郡址在今山西省离石地区。林坚的六十八世孙林肇在汉桓帝建和三年(公元149年)任西河郡太守,乃率族进驻西河。

秦、汉两代寓居长安地区(今陕西西安)的林氏族人有林治、林亮、林别、林良、林公、林宁、林金、林重、林秉等家族。林治是林坚的四十世孙,于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在秦国任治粟内史,掌管谷货的管理事务,为秦国九卿之一,权势显赫。林亮是林治之弟,在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任职侍中、安东将军,与其兄林治一武一文,成为长安林氏望族。林坚的四十三世孙林别在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任职御史大夫。林良是林坚四十六世孙,在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任职少府中郎将。林坚的四十七世孙林公(字元昌)在汉武帝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任职御史中丞。林宁是林坚五十四世孙,在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任职征南将军。林坚的五十五世孙林金在王莽摄政的天凤二年(公元15年)任职建武将军。林重是林坚五十六世孙,在天凤三年(公元16年)任职河南、京兆两郡太守,也常住长安。林坚的五十七世孙林秉在王莽摄政的地皇二年(公元21年)任职司隶校尉,后来转任司徒、天下军戎大司马等职。以上林氏家族在文与武两条战线上均有出色表现,秦、汉两代在长安地区可谓声名彰著,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

据历史记载,西汉时代四川地区已有林氏族人居住。林坚的五十一世孙林高在汉元帝刘奭当政时,受命为镇远将军,又迁任江州刺史。江州即今四川省重庆市江北地区。林高之子林阊,隐居于成都。他是汉朝一位精通经史文学的学者,在蜀郡成都培养一批生徒,其中最有名的是成都人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扬雄作有《甘泉》四赋,极受汉成帝刘骜赏识,此外还著《太玄经》《法言》《广骚》《方言》等,在哲学、方言学和诗赋方面造诣殊深,人们认为与其师林闾的教导有关。

在汉朝已有林氏裔孙迁徙至江浙一带。林坚的四十四世孙林吉在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任职广陵太守,受封为高亭侯,食邑三百户。广陵郡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当时林吉率族在此居住。林车是林坚的四十八世孙,曾任广陵郡太守,在西汉宣帝地节元年(公元前69年)晋升为镇国将军。他年老辞去官职,归隐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专心致志注释《尚书》。在东汉时代又有林道、林永、林肇、林封、林农、林衮等人寓居于广陵(今江苏扬州)。林道是林坚的六十六世孙,在汉顺帝永建二年(公元127年)任职司隶校尉,后来升任泰州刺史。林道乃该林氏支脉世居广陵之先祖,其子孙遂为广陵人。如林道之子林永,林道之孙林肇等。林封是林坚六十九世孙,林肇之子,在汉桓帝永康元年(公元167年)任职谏议大夫,后遭受时任并州牧的董卓以谗言陷害,罢了秦州刺史之职回归广陵。林坚的七十世孙林农也是广陵人,自幼聪明而勤奋,在汉灵帝刘宏执政时任经史博士,在汉献帝刘协执政时任司隶校尉、尚书仆射等职。当时任监察御史的林衮也是广陵人。

秦、汉两代在陈胜一吴广农民大起义、项羽一刘邦楚汉相争、绿林军大起义、赤眉军大起义、黄巾军大起义、巴郡农民大起义等大规模战争中人口多次迁徙流动,加之多次发生饥馑灾荒,四处逃难者难以计数。随着人口流动的狂潮迭起,林氏诸宗支也多次发生举族迁徙之事。离中原地区较远的山东地区相对集中地居住着较多的林氏子孙。史载有一大批齐鲁西河林氏后裔居住在临淄郡、济北郡和薛郡,这些郡域即今山东省曲阜、淄博、临清、茌平、泰安一带。齐郡邹县(今山东邹城)有林宪、林挚等名门望族寓居。林宪是林坚的三十七世孙,在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任职司隶校尉。当初秦始皇焚书时,他秘藏林氏宗谱于祖墓,使先世林氏传承次序在很长一段时期不致失传。林挚是林坚四十一世孙,在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拜为燕相,封赐平棘侯,食邑千户,承传四代,十分显耀。在济水之东则居住着林封、林农、林祗、林胡和林谭等林氏世家。林封与林农父子在汉灵帝时代曾经遭遇董卓的陷害。董卓对汉灵帝说:“林氏豪强势力过大对汉室大有不利。”灵帝听信谗言,林氏宗族受害者甚多,林封、林农父子遂去官归隐于济水之东(今山东淄博)。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东汉末年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出现了群雄割据的局面,曹操占据了兖州,刘备占据了豫州,孙策及其弟孙权占据了扬州所属的江东,吕布占据了徐州,袁绍占据了冀州,刘焉占据了益州,刘表占据了荆州……经过长期而剧烈的混战,逐渐形成了曹魏、刘蜀和孙吴三大军事集团鼎足而立的局面,并分别建立起魏、蜀、吴三国分治政权。又经过几十年惊心动魄的征战,以上三国先后都破灭了,却由司马炎揽得了大权。他于公元265年建立了晋王朝,改元为泰始元年,是为晋武帝。

西晋王朝共历五十多年,多次发生内乱,后期甚至出现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局面。北部及西部(指今内蒙古、蒙古、青海、西藏及四川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氐、羌、匈奴、鲜卑、羯等族群)乘机向中原心腹进逼。

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族建立的前赵政权攻入晋都洛阳。晋怀帝被虏,包括太子、朝官和兵民在内共计三万余人被杀。不久,晋怀帝、晋愍帝二帝相继被杀死。晋在淮河北部的土地,几乎全处于北方各少数民族控制之下。晋室不得已而南迁,重新立国于江南,史称“东晋”。司马懿之曾孙司马睿于公元317年在建邺(今江苏南京)称帝,成为晋室中兴之主,是为晋元帝。

江南乃富庶丰饶之地,颇具吸引力。原居住于北方的许多林氏裔孙也纷纷向中国南方转移,主要扩散地点在今江苏、浙江、江西和福建。如《晋书》记载:“洛京倾覆,中州仕女避乱江左者十之六七。”唐人林谓在《闽中记》写道:“永嘉之乱,中原仕族林、黄、陈、郭四姓先人闽。”

移居江苏及福建的林氏支脉素以林礼祖孙(林礼,子林颍,孙林懋及林禄)最为彰显。林礼是林坚的八十世孙,在晋怀帝永嘉元年(公元307年)任职中郎主簿,后升为太子太傅,由世居地博陵郡迁入徐州,遂成为徐州林氏望族之始祖。林颍是林礼之子,在晋愍帝建兴三年(公元315年),由徐州别驾升任黄门侍郎,随司马睿渡江南巡,先寓居徐州,后定居下邳。林颍的长子林懋是林坚的八十二世孙,在晋愍帝执政时期曾任通宜散骑常侍、殿中侍御史和侍卫将军等职,后出任下邳郡(今江苏睢宁及邳州)太守。林懋太守任满之后,鉴于时局动荡,便慎选下邳郡的梓桐乡定居下来。现今所见的林氏家谱,一般称林懋为“下邳林”的始祖。林懋有六个儿子,都当了大官,地位显贵,时人称之“六龙”。

林禄是林颍的次子,在西晋王朝中历任安东琅琊王府参军、给事中、黄门侍郎等职,曾随司马睿南渡。司马睿建立东晋王朝之后,他颇受晋元帝司马睿重用,历任招远将军、散骑常侍、合浦太守和晋安太守等职。林禄于东晋明帝太宁三年(公元325年)举家人闽,定居于晋安(今福建福州),成为“晋安林”的开基始祖。林禄的子孙除寓居晋安郡侯官县之外,后因人丁繁衍兴旺,广泛分布于闽省各地,据称闽林裔孙今已发展到一千万人以上。

林氏族裔人口迁徙继东晋之后在南北朝时期又有发展。自晋室南渡以来政局不稳,社会依然动荡不安。晋安帝元兴二年(公元403年),东晋八州都督桓玄谋反,企图颠覆东晋政权,自立为帝。东晋将领刘裕起兵讨伐桓玄,立下了战功。刘裕不断蓄积兵力,于晋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感到羽翼丰满,便取代晋朝政权,建立了宋朝,史称南朝宋武皇帝,开启了南朝一百七十年的历史。南朝历经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国都均在建邺(今江苏南京),偏安于南方半壁河山。而在北方则先后出现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等政权,史家统称之为北朝,自北魏世祖太武皇帝统一北方之年算起至北周静帝大定元年(公元439~581年)为止,共计一百四十二年。上述南朝与北朝在中华大地对峙达百余年,兵戎相见,征战不已,民无宁日,林氏族人和其他姓氏人群的迁徙也不断发生。

自三国时期经两晋至南北朝时期,林氏宗族中名门望族的分布大致如下:在三国曹魏明帝时,林川家族居于徐州下邳(今江苏睢宁古邳镇),林泰家族和林池家族居于济水之东(今山东淄博),林豫家族居于河东郡(今山西夏县)。他们是当地的林氏望族。林川是林坚的七十二世孙,在明帝景初元年(公元237年)任职徐州刺史。林泰和林池都是林坚的七十三世孙。林泰在明帝青龙元年(公元233年)任职广威将军兼中书令。林池在明帝太和四年(公元230年)任职秦州刺史。林豫是林坚七十三世孙,在明帝景初三年(公元239年)任职河东郡(今山西夏县)太守兼河南郡(今河南洛阳)太守。

明帝逝世后齐王曹芳继位。正始二年(公元241年)任命林奢为司隶校尉,尔后升职金城太守,居住在金城(今甘肃永清),成为当地林氏名门望族。林奢是林坚的七十四世孙,他的儿子林冠在魏元帝景元五年(公元264年)任职秦州刺史,后升尚书令,同样显贵于金城。林坚的七十四世孙林道固在正始二年(公元241年)任谏议大夫,兼任吏部尚书,居于洛阳,世代相承为洛阳林氏望族。

在三国时代,广陵林氏的世族一部分子孙留居于广陵郡(今江苏扬州),也有流徙于魏国各地,即今陕西、河北、河南和山东等省份。原汉朝“长安林氏望族”在三国时期寓居雍州(今陕西西安)为多,而“西河林氏望族”则以寓居鲁郡、青州、兖州、齐郡等地为多,这些居住点分布在今山东省曲阜、淄博、临清、茌平、泰安和郯城。

至于两晋和南北朝时代,由于战乱和灾荒所逼,中原林氏士族有不少人渡过长江天堑,到南方避难逃生,落地生根之后重新发展成名门望族了。例如林礼、林颍等人迁入徐州,成为“徐州林”的开拓者,林懋成为“下邳林”的始祖,林禄人闽,成为“晋安林”开山鼻祖。原“晋安林”后裔林靖之是林坚的八十六世孙,在晋穆帝升平元年(公元357年)擢升雄战将军,后改调为建阳郡(今福建建殴)太守,卸任后遂定居建阳,成为建阳林氏开基祖。林坚的八十七世孙林宝也是“晋安林”的后裔,在南朝刘宋时代任建州刺史,乃定居于建州(今福建建瓯),成为当地林氏望族。继续留居在早期祖居地(今山东、河北和河南等地)的有林道明、林胜、林遂之、林遁民、林逢勋、林显、林忠勋、林玉、林惠勋、林奇勋、林殊勋和林业等家族。

林道明是林坚的六十三世孙,在北魏时代任清河(今山东临清)太守。林道明之子林胜,任北齐散骑侍郎,也居山东临清。林遂之是林坚的八十七世孙,在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公元387年)任职南海县令,世居山东郯城。林遁民是林遂之的第八子,在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公元426年)任职给事中,后裔在郯城繁衍成望族。林逢勋与林显世居河北,承继博陵林氏大宗的地位。林逢勋是林坚的七十七世孙,在晋武帝泰始七年(公元271年)任职博陵郡太守,他的长子林显在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90年)身兼博陵、安定、山阳三郡太守。他俩在博陵是晋初林氏声名荣耀的名门巨族。世居河南的林氏大户人家有林玉、林忠勋、林惠勋、林奇勋、林殊勋和林业。林玉是林坚的七十六世孙,在晋武帝泰始二年(公元266年)任职侍中,兼任司隶校尉。林忠勋、林惠勋、林奇勋和林殊勋都是林玉的儿子。林忠勋在晋惠帝永宁元年(公元301年)任职南阳(今河南南阳)太守。林惠勋在晋武帝咸宁元年(公元275年)任太尉兼太傅。林奇勋在晋武帝咸宁四年任职河南尹。林殊勋在晋惠帝永熙元年(公元290年)任职“太子洗马”,掌经籍,为太子侍从。林业是林坚七十九世孙,在晋惠帝永康元年(公元300年)任司马之职。他们在河南的南阳、洛阳一带都是林氏的名门望族。

此外,在湖南和江苏地区也有林氏的显贵门第。林景是林坚的八十三世孙,在晋成帝咸和五年(公元330年)任通直郎。他跟随征南将军朱宝在乎南作战中立下战功,升任镇南将军、散骑常侍,并受封为桂阳郡(今湖南郴州)南平侯,后裔在桂阳寓居发展。例如:林景的长子林绥也受封为桂阳郡南平开国侯。林绥在晋成帝咸康八年(公元342年)任职车骑府参军,后在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升任远略将军,两年后因立有战功擢升为散骑常侍,赐予侯爵。在建康府(今江苏南京)则有林遁民家族世居于斯。林遁民是林坚的八十八世孙,在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公元426年)任郡功曹转给事中,其子林玉珍则在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公元457年)补功曹之职。在冀州(今江苏连云港)有林廷坚家族,是当地林氏名门望族。林廷坚是林坚的九十世孙,在南朝梁时(公元502~557年之间)任南冀州刺史,成为当地的权要,名闻遐迩。

隋、唐、五代时期:

南北朝之末政治更趋腐败、社会频发动乱,中国再度出现“三分天下”的格局。以江东为中心地带形成了南朝萧氏与陈氏军事集团势力范围。以关西为中心地带形成了北周政权统治区。以河北为中心地带的大片土地受北齐政权所控制。上述各个统治集团内部都很奢靡腐败,所以都面临着即将迅速崩溃的命运。

此时许多农民倾家荡产,生活十分困苦,迫不得已纷纷揭竿起义。从梁武帝天监四年到大同十年(公元505~544年)计四十年间,仅长江流域与五岭地区就有十二次农民起义。在这些武装军事力量角逐的地区,黎民百姓不得安居,遂“捐弃旧乡,奔亡他县,携家出走,流落四方”。林氏宗族也与其他宗族一样出现了人口大批的迁徙流动。

不久,北周显贵杨忠之子杨坚继承先辈“隋国公”爵位,而且将其女嫁给周宣帝宇文赘为皇后,造成杨坚在北周朝廷的特殊地位。尔后杨坚又乘周宣帝驾崩由八岁幼子继位之机,人宫辅政并总揽了朝廷大权。北周太建十三年(公元581年)杨坚代周自立,建立了大隋王朝,改历开皇。接着他致力于剿灭其他小王国的事业,终于在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统一了全国,从而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政权四分五裂的局面。隋帝国建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其版图之大相当可观,然而仅维持了三十七年的统治。由于隋朝内外政策均存在许多重大失误,加上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数次爆发农民暴动,极大地动摇了隋帝国的统治根基。

隋朝末年,林坚的九十一世孙林英由福建长乐迁至洪州鄱阳(今江西波阳)寓居,生子林士弘。

隋炀帝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山东与河北一带的王薄等人领导了多次农民起义。此后,大大小小的农民暴动连年不断。鄱阳人操师乞与林士弘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克豫章(今江西南昌)。后操师乞在作战中被流矢射中身亡。大将军林士弘继续率部与隋军作战,在作战过程中扩充队伍至十多万人,于次年徙据虔州(今江西赣州)。林士弘自立楚国,自称皇帝。后在唐军袭击下,林士弘战败而被迫降唐,不久病故。林士弘的子孙有的避难逃到福建,有的则藏匿于浙江武林山,以求免除祸害。

唐僖宗乾符五年(公元878年),黄巢在王仙芝战死之后被农民起义军推为大王,号称冲天大将军,转战今江西、浙江、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各地。于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00年)农历12月攻占了唐朝首府长安,黄巢即了帝位。林坚的一百零二世孙林八及为躲避朱温对原唐朝廷大臣大肆杀戮,由彭城港雅村(今福建惠安东岭镇)渡海,航船飘泊北上,在新罗国(朝鲜半岛东南部古国)江华湾登陆,选择僻静之地平泽居住下来。今林八及的后裔分布于韩国汉城、镇川、釜山等广阔地区,称“海东林氏派系”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黄巢死于泰山狼虎谷。此后又有奉国军节度使秦宗权、朱碹、朱瑾等人继起在各地攻掠,所到之处焚烧杀戮,中国全境陷入纷乱之中。至唐昭宗天祐末年(公元907年)朱温把唐朝统治格局完全掀翻,接着“五代十国”的历史局面相继出现,政局的混乱与纷争持续了五十多年。

唐昭宗乾宁三年(公元896年)林坚的一百零一世孙林裕考中了进士。三年后,他被任命为广东琼州县同知,后来又升任琼郡同知,授予“迪功郎”荣誉称号,定居于琼城西关。林裕成为“晋安林氏世系”入琼始祖,其后裔分布于海南十八个县市。

周世宗显德七年(公元960年)发生了著名的“陈桥驿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回京后即了皇帝之位。此后,宋太祖陆续削平并立的各割据小国,北宋王朝便牢固地控制了全国的统治权,再次出现了中国大一统的格局。

自“南北朝”之末到“五代十国”之末历时四百多年中,虽然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几段太平日子,但是总体而言社会动乱还是频频出现的,每次较大动乱必然伴随着林氏宗族人口的大迁徙。鉴于隋末社会动荡不安,原居于晋安郡(今福建福州)的林智达、林智通、林智遍、林智逞、林智迥等五兄弟毅然于唐初(公元620年左右)相率迁徙到长乐县(今福建长乐)。他们的后裔林凝择长乐县崇贤乡钦平里鸿山村而居,故长乐林氏宗谱称林凝是鸿山林氏的开基祖。林凝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担任大唐左卫将军,他的子孙繁衍众多,而且出了不少能人贤士,使林氏在长乐成为名门望族,为世人所看重。

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闽广之间(今福建闽南地区与广东潮汕地区)发生原住民暴动。朝廷命令玉钤卫左郎将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统率府兵五千六百人开进绥安(今福建漳浦)驻守。陈政将军在闽南地区征战九年,终因操劳过度,于唐高宗仪凤二年(公元677年)逝世。陈政之子陈元光,当时21岁,为驻军所拥戴,继承陈政的统率地位带兵征战,终于平定闽广之间“诸蛮”暴动。陈元光向朝廷建议,在潮州与泉州之间增设漳州,便于管辖。大唐政府批准了陈元光的奏表,于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建置漳州,由陈元光任首任漳州刺史。祖籍河南光州固始县的林孔著随从陈政将军在闽广征战,屡立战功,受封为军谘祭酒。陈政以第九女嫁林孔著为妻。在陈政病故后,林孔著大力辅佐妻弟陈元光左郎将,使他在管治漳州的军政事务方面得以顺利推展。林孔著因建树殊功受封为经略都护、嘉议大夫,逝世后又追封为谋国将军。他的后裔遂定居于浦南(今福建漳州)、东园(今福建福州)、兴化(今福建莆田),还有一部分迁徙到浙江、广东、广西以及东南亚各地。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北方发生“安史之乱”。安禄山(身兼河东、平卢、范阳三镇节度使)与史思明(时任平卢兵马使)等人带兵叛唐,自范阳攻人洛阳。次年安禄山称帝,自立燕国,改元为“圣武”。安禄山继之遣军人潼关,攻下长安。所过之处烧杀淫掠,黎民百姓流离失所。史思明还带兵攻占了黄河北部十三郡地。上述地区的林氏裔孙遭遇浩劫,遂四处逃散,主要分赴今山东、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江西、福建等地。例如,原大唐谏议大夫林韬就在天宝年间避乱迁至福建晋江县三十三都乌石山下开基。他的孙子林攢因“孝感动天,甘露三降”,唐德宗皇帝下诏书给予褒奖,钦赐置建双阙,旌表门闾,并蠲免其家徭役。许多“姓氏之学”的书籍称林韬与林攢这一宗脉为“阙下林家”,名闻遐迩。

唐僖宗乾符五年(公元878年)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原起义军首领王仙芝战逝世后,黄巢继位为王,号冲天大将军,立年号为王霸。不久,黄巢率领大军渡江南下,经今江西、浙江、福建、广东、湖南、湖北而转战各地。复于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农历7月渡江北上,不久即攻克洛阳、长安等城邑,推翻唐朝政府,自立“大齐”国,改年号为“金统”,黄巢登位称帝。但由于黄巢在政策与策略上都有重大失误,加上大将朱温等人叛变,这次农民大起义终归失败,数十万农民起义大军迅即溃散。黄巢也于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在敌军追至的紧急情况之下自杀身亡。在这次前后达十年的农民大起义过程中,林氏裔孙纷纷逃避,向四邻迁徙。就中不少人选择南移路线,即向赣、闽、粤等南方地区疏散。在这股风潮中,有一部分林氏子孙跟随王潮、王审知入闽(二王在福建自立“闽国”),定居今福建各地,历事既久即成为“闽籍林氏”。

林坚的一百世孙林惕在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由福建莆田“九牧林氏”的祖居地迁入永泰县伏口村。后来子孙繁衍发展,全县近百个村落都有林氏子孙居住。现林氏人口数量占全县人口总数六分之一左右,成为永泰最主要的姓氏之一。

王潮和王审知昆仲是河南光州固始县人。他们由光州南下入闽时带了一批林氏同乡,其中知名人士有:林廷甲、林穆、林硕德、林阳泰、林元祯、林陶、林靖等人。林廷甲任职骠骑兵马司,随王审知人闽,他及其后裔居住在晋江县凤山、后安一带,自成林氏的一支派系,称“福全后安林氏”。林穆官至左朝奉大夫,于唐昭宗乾宁元年(公元894年)随王审知人闽,卜居于闽县归义里枕峰(今福建闽侯)。他的后裔世居闽侯县尚干镇,称“陶江林氏”。林硕德也是随王潮、王审知入闽的。后梁时王审知受封为“闽王”,林硕德也受封为“威武军都统使”和“开闽都统使”,并赐给食邑古侯官县(今福建福州)。忠烈侯林阳泰、中顺大夫林元祯随王潮人闽后都是卜居福州,他们的后裔也都是定居长乐县的。林阳泰的子孙择长乐县松下镇首祉村等地建居,林元祯的子孙定居于长乐县金峰镇上安村等丰饶之地。林陶由河南固始县人闽,选闽清县潭口乡寓居。林靖原是留后监军,受封为忠烈侯,随王审知人闽后则成为长乐县南乡小祉村的林氏开基祖。

林坚的一百零一世孙林裕是大唐端州刺史林苇的曾孙,在唐昭宗乾宁三年(公元896年)考中进士,尔后历任琼州县同知、塬郡同知。晚年时深感时局多艰,为求安定,遂嘱妻儿在琼城西关定居。林裕成为晋安林氏世系人琼的开基祖,后裔繁茂,分布于海南岛十八个县市。

在五代十国时期,社会依然动荡不安,不少林氏裔孙选择僻静之地生息棲居。林无隐是位能文善诗的才子,五代时官至吴越丞相,后看破红尘,择浙江慈溪大隐村建居,在这里著书写作,身后有文集数十卷,后裔在慈溪繁衍发展,也有的远走高飞侨居国外。林无隐也就成为大隐林氏宗脉始祖。

宋、元时期:

公元960年,后周禁军最高首领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导演了“黄袍加身”的活剧。他假借民意当上了皇帝。他轻易地推翻了后周政权的统治之后,迅即建立了北宋政权。又经过十多年的南征北战,基本上削平了零零散散的地方分裂势力,结束了自唐朝“安史之乱”以来延续两百多年的藩镇割据和军阀混战的局面。

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范汝为在吉阳(今福建建瓯)发动农民暴动。起义军十余万人。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江西虔州和吉州的农民也联合组织暴动,声势浩大,影响所及达江西、福建和广东交接地区,时间达一年多。在湖南的洞庭湖一带、郴州、宜章等地也多次爆发农民起义。在这段时期,北方女真族贵族武装又渡过长江,侵入江南,蹂躏了南方大片土地。南宋官兵对入侵的金兵望风溃逃,而对黎民百姓却极尽劫掠压榨之能事。诚如史籍记载:“自江西至湖南,无问郡县与村落,极目灰烬,所至残破,十室九空……官兵盗贼劫掠一同,城市乡村搜索殆遍。”在上述动乱过程中,林氏族人纷纷四处逃难,其中以迁徙到今福建、浙江、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为多。

林从周在宋真宗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考中了进士,曾任开封府推官、浙东提点刑狱等职。他办事不避权贵,秉公决断,不循私情,为此得罪了一些营私舞弊的贪官污吏。林从周深感北宋吏治昏庸腐败,遂弃官退避至广东潮州,后裔子孙就在潮汕一带繁衍发展。林通在宋仁宗执政时(公元1023~1063年)担任御史,但他深感时局动乱,故辞去官职到广西富川隐居。后人把林通隐居过的豹山称为“豹隐”,这里成为一处名胜古迹。林福贤在宋仁宗皇祐年间(公元1049~1054年)随枢密副使狄青将军到广西平乱,立有战功,擢升为。广西邕州知府。解职后,林福贤就选择广西武缘县(今广西武鸣)僻静处定居。如今武鸣林氏子孙兴旺,人才辈出,成为当地有名的大姓。

福建莆田北螺村渔民林玉和妻子,率二子五孙驾船沿海由南向北航行,历尽艰难险阻,到了山东荣成的“成山角”(胶东半鸟的东端,与日本、韩国仅一水之隔,据说这里是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寻求仙药出发地)。林玉等人就在这里定居,他们把开基地称为“林屯”,后来子孙兴旺,此地成为林氏聚居的新村落。林玉初到之时重操旧业,在渤海捕鱼,然后上岸贩卖鱼虾。大约七十年后,林玉的后裔又迁入山东文登县东关开垦荒地,以务农维生。

福建龙岩市武平县中堡镇是客家人的重要的早期聚居地,民国前迁居武平的八十九姓中,最早落籍中堡的有六姓,而其中五姓都是宋元时迁入的,占武平该时期迁入姓氏的八分之一,六姓中有三姓从长汀迁来,一姓由新罗迁来,另两姓迁自江西。北宋徽宗年间林九郎由长汀县濯田镇迁入,就在武平县中堡镇开基,历时已九百余年。武平县大部分林氏居民为林九郎和他的兄弟林七郎、林八郎的后裔。他们中的一部分后来又繁衍迁徙到武平县其他乡镇和上杭县、永定县乃至广东、广西、四川等地,成为客家先民的重要聚居地和中转站。现在武平县的林氏人口约三万余人。

至南宋时期,时局更为动乱,致使更多的林氏裔孙纷纷向南方迁徙。林稼翁在南宋时官居广东盐运使司事,在宋末战乱中弃官率族人迁徙到福建闽侯永庆里尚干乡,成为这里林氏的开基祖。林茂桂在南宋光宗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年)曾任开封府尹,时逢金兵入侵,南宋朝廷为奸臣所把持,他看到朝政日非,遂弃官率族人到广东揭阳渔湖都定居。林瑛,生于南宋理宗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青少年时代勤奋好学,中了进士后官居国子祭酒。南宋赵员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元兵向宋朝廷进逼,林瑛遂弃官徙居于广东潮州莲塘村,后裔子孙繁衍众多,分布于今潮、汕一带,成为这里的名门望族。

在南宋理宗宝祐年间(公元1253~1258年)林评事考中了进士,嗣后历任奉直大夫、大理寺评事等职。时值元兵南下,宋室岌岌可危,林评事率宗室眷属奔赴广东大埔县隐居。林瀚海也是南宋进士,被朝廷招婿为驸马。他本来居住在福建莆田涵头,因深感兵荒马乱,忧虑世态炎凉,有意寻求一个僻静去处度日,故扶老携幼迁入广东揭阳县金坑乡,后裔繁衍众多。

宋朝末期,浙江临安人(今浙江杭州)林鳌曾任南剑州令。当时元兵大举入侵,南宋朝廷陷于危险境地,林鳌主张坚决抗御元兵,想不到因此而得罪朝中投降派当权者。林鳌只得弃官避祸,离开祖居地找一僻静之处藏匿求生。他举家迁至福建长乐县的壶井洽屿,遂在此地开基繁衍。

宋末,林萃夫随南宋末代皇帝赵呙逃跑至崖山。在元军的紧迫之下,林萃夫投海殉忠。他的儿子林子震等三兄弟避难迁至广东雷州半岛,后裔繁衍至今有万余人,可谓兴旺。林玉原籍福建莆田北螺村,在南宋时代他为了逃避战乱,带领两个儿子和五个孙子及其家眷,驾船沿海岸线向北方航行。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山东荣成县成山角林屯,全家以捕鱼维持生计,然后择山东文登县东关定居,子孙繁衍众多,分居于胶东半岛、辽东半岛及朝鲜半岛等地。

宋未,有“林半街”之称的河田在惨遭血洗之后,林七郎后裔多数已经流落他乡。

宋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在蒙古斡难河头举行了一次忽里勒台大会。与会者推举帖木真为全蒙古的大汗,从此正式建立了由军事将领把持的蒙古政权。掌握军、政大权的蒙古贵族大肆扩张他们元军的势力范围,先后兼并了金、西辽、西夏等政权,转而把进攻的矛头直接指向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南宋朝廷在投降派贾似道等人的把持下,对于元军进攻显得束手无策。在南宋恭宗德祐二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军包围了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不战而胜,轻而易举地拿下此城,并擒获了南宋恭帝赵显。三年后,幼帝赵日丙在元军的追赶下蹈海而死,从此南宋政权彻底失败,元朝统一中国。

此外,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福建莆田梁山人林凤章任职广东平州教谕,故迁入广东,子孙遂分布于广东惠州和雷州等地,也有些后裔迁往江西袁州和广西钦州等地。宋朝福建福清人林文德也因被授予宁化县知事的官职,所以迁入福建宁化县城西关石壁村居住,今子孙分布在宁化县各乡镇,还有的迁居于邻近各县,如迁往长汀、永定、龙岩、上杭和漳平县。

元朝的建立并没有减少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相反地,这一斗争越演越烈,政局长期处于动荡不安的局面。全国各地人民在元朝封建专制主义的压迫下也多次举行大规模的起义。例如早在元朝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就爆发了舍利威领导的云南东部各族人民联合的大起义,参加的人众达十万余人。元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林雄在浙江温州发动了农民大起义,起义军也达四万多人。同年,钟明亮在闽、赣、粤率众暴动,规模也相当大,影响也比较久远。元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明玉珍在南京领导了红巾军暴动,对元朝廷的打击也十分沉重。此外还有河北滦城韩山童领导的“北方白莲会”和江西袁州彭莹玉领导的“南方白莲会”斗争等。

元朝惠宗至元六年(公元1340年)考中状元的林济孙,在京城任官十余年,历任翰林院修撰、侍讲等职。他深感时局动乱,不忍违心行事,遂辞官引退,在福建莆田仙游县宝幢山下建舍授徒讲学。林坚的重二十一世孙林千一也是生活在元朝,他在江西当了好几年的官,对官场乱象痛心疾首,弃官后由原籍福建永定县西坡村迁入湖北麻城居住。他的后裔子孙许多人徙居于湖北黄冈县九龙山(今林家山)、河南光山和安徽金寨县等地,今衍传人口有三万多人。林闾原是济南林氏宗族的后裔,在元朝末年由海上入闽(今福建),寓居于泉州。林闾经常航运货物到南洋各国进行贸易活动。

元朝末年,福建长汀县河田乡居住着许多林氏族人,他们尊奉林七郎为开基祖。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林七郎众多裔孙激于义愤,打死了长汀知县郑从吉,惹下了大祸。元朝廷官兵到长汀县河田乡镇压,逼使林氏民众连夜逃离祖居地,奔往邻近各县如上杭、永定、连城、宁化、清流和归化等。

明、清时期:

元末,朝廷统治力量十分衰微,天下大乱,起义军蜂拥而起,且互相攻杀。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出身贫苦、从小出家当和尚的朱元璋在濠州(今安徽凤阳)老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他在一系列作战中骁勇善谋,多次赢得重大胜利,因此不断地壮大自己的军事势力,提高自己在起义军中的地位。在“羽毛丰满”之后,朱元璋于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自称吴王。四年后他就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称帝建国,国号大明,改元为洪武。他进而攻克元朝大都,至此元朝宣告灭亡。不久,朱元璋又削平四川、云南和辽东等地的军事割据势力,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明朝,林氏族裔的迁徙更为频繁。林廷显世居福建莆田,因到广东南海县觉得这里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就在当地娶妻生子,此后子孙兴旺发达。他的孙子林天毓娶雷州张氏为妻,生有六个儿子。幺子林球就迁到母亲的娘家雷州溪头村落户,成为雷州林氏的开基祖,子孙繁衍众多,扩展到厚福村、白村等地,后裔多至数万人。林法珊祖居地在福建武平县中堡村,他于明世宗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迁入江西瑞金沙洲坝,现今沙洲填镇林氏裔孙有千余人,还有许多人迁往江西省各地谋生。明朝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林远观由福建海澄县六都四图河村迁入同安县溪浦下林家村,从事农业和商业活动,尔后子孙繁衍众多,散居同安县各地。

明朝的政权并不稳固。因土地私有制畸形发展,农村失业人口急剧增加,随时酝酿着爆发大规模暴动的可能性。自明永乐(公元1403年)之后竟没有一个时期不发生暴动。农民起义在全国各地发生。李白成、张献忠、马守应、贺锦等人都分别领导过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林凤在海上举行的起义也是明朝农民起义一个相当典型的事件。林凤是广东潮州人,为反抗明朝重重压迫,他在广东屯聚了水军和陆军各数千人,拥有船只近百艘。明神宗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他率领自己的武装船队,在台湾海峡与明达福建总兵胡守仁的水师作战。在这次激战中,林凤吃了败仗,遂率领船队和数千士兵到菲律宾。

明朝由于社会多次出现动荡,许多林氏裔孙迁徙到僻静之处定居。例如,林士敏原籍福建莆田县,他在明太祖洪武年间(公元1390年左右)官至刑部郎中,后贬职为江苏常州宜兴县教谕。林士敏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但是仕途多艰,遂避居于宜兴专心治学,有《芹边集》和《匡庐小稿》等传世。

明孝宗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朝廷举行选拔画师的考试。林郊因画技高超,遂毅然赴京应试,竟考中第一名。朝廷授予锦衣卫镇抚之职。他对官场乌烟瘴气深感失望,十年后辞去官职,到广东南海过澹泊清静的日子。林怀远原籍山东青州府鹞鸭圹村,在明武宗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得贡生后擢升广西宾州知州。林怀远为官廉正,深孚民意,为黎民百姓所拥戴。他看到当时北方时局混乱,遂选择广西宾州居住下来,在这里传宗接代,子孙众多,成为当地一个名门望族。

明朝,林秀一之父林茂为朝廷立了战功,封为绥远将军,赐田一千亩,为屯田垦荒而定居在湖北沔阳的杨庄院林家脑。林秀一因子承父业,继续在此屯田。有一年奉明朝廷之命运粮往南京,不料阴雨连绵,粮食被雨淋湿发生霉变。按明朝律法,有杀头之祸。林秀一惧罪只得逃避,迁至湖北汉川县南湖陡步头的白果树村,换姓改名躲过劫难,直至他的七世孙(名叫大本)才开始恢复林氏。

明崇祯年间灾荒频频发生,农民起义的烽火也愈烧愈烈。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白成率领的起义军终于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不得不自缢于煤山(亦称万岁山)。整个明廷的统治势力自此完全瓦解。大明统治者在作垂死挣扎时曾经引满洲清兵人关,这使当时的社会冲突迅速转化为以种族矛盾为主的斗争中去。中国骤然出现一大批“反清复明”的武装军事集团,例如潘茂、王俊、张名振、钱应魁、张煌言、李定国、刘文秀、马进忠、李来亨和郑成功等人曾经是“反清复明”的武装力量首领。

张天如等人组织的“复社”规模尤其浩大,它的成员遍布于江西、福建、广东、湖南、贵州、山东、山西等地,计有二千余人。在台湾,沈光文组织的“福台新咏社”也有不少人参加,影响力也很大。更有以宗教迷信为结集同志的手段者,他们组织起各种“会党”来对抗满清政府,例如三合会和白莲教等。林爽文在清高宗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7年)在台湾就以天地会(又称三合会)来组织暴动,但后来被清军镇压。此次暴动虽然失败,但是会党的力量却潜存于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和广西的民众之中,甚至扩展到暹逻、印度、南洋、檀香山和美洲的华人群体中。后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斗争,都曾经充分地利用这些反清的会党势力。清朝社会的多次动荡迫使林氏裔孙四处逃奔,再次形成人口的大迁徙。

此外,明初有林九郎的后裔,原居于福建龙岩县,因游学到了安溪县湖头乡,遂定居于此,子孙繁衍甚众,成为安溪儒林的林氏支脉,是当地的一大旺族。明朝中期林宗亮,原居于福建莆田县,因任职龙岩教谕,择龙岩县白土乡圣坑口村定居,在前妻陈氏逝世后继娶龙岩李氏女为妻,在教谕任满时,李氏眷恋白土乡,岳父与岳母也一再挽留,最后决定定居于当地,不再迂回祖居地莆田了。林宗亮的七世孙林国柱于清世祖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迁入江西的萍乡,成为萍乡林氏开基祖。现萍乡林氏后裔人口众多,已近四千人。

林氏支脉传至第十世林凤山,被派往台湾做官,此后子孙就在台湾居住,至今已三百余年,又传了十多代。林凤山的兄弟林公达、林公鹑、林公起也在清初迁入台湾淡水地区,此后儒林林氏还陆续有人赴台定居。林起龙祖籍福清(今福建福清),在康熙初年任职户部侍郎和漕运总督等,举家迁入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大兴)。

清朝因胶东多次发生灾荒,林氏子孙又分批迁入辽东、海参崴、朝鲜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等地。

迁徙台湾:

台湾省现有人口二千二百三十万左右,绝大部分是祖先或本人由祖国大陆渡海迁入的。其中,福建籍的人约占80%。在台湾省的各姓氏之中,林氏列为第二大姓(第一姓为陈氏),有人口二百多万,多数系由福建渡海入台的。

距今两万年之前,中国大陆中原地区就有移民人台。尔后在距今二千年至六千五百年前中国大陆古越族一部分人也迁人台湾,他们分布在台湾广大的山区,成为今天所称“原住民”高山族同胞。而大批汉族人民(包括“河洛人”和“客家人”等)人台,始自东晋时代直到上世纪中叶。

相传东晋时代有一批林氏渔民航海到达澎湖、台湾等地,他们以打渔为生。史载唐朝中国商人林灵仙经常来往于大陆与台湾之间,他是当时有名的富商,可称早期人台经商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

至公元十七世纪更有大批大陆人民有组织地进入台湾,进行有计划的、大规模的垦荒和开发。明朝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闽南商人林福、林翼、颜思齐、郑芝龙等二十八人因不满当时政治腐败横征暴敛,故结盟共谋生路。众人推举海澄(今属福建省龙海市)人颜思齐为盟主。是年农历8月23日(公历10月5日),颜思齐率领的船队(共十三艘帆船)航至台湾笨港(北港),众人在此登陆人台。林福、林翼等人在颜思齐的领导下以台湾诸罗山为根据地,安寮建寨,开始大规模的垦荒活动。他们还招纳亲族渡海人台湾,一时迅速扩展到几千家,聚居于几十个村落,从事农耕渔航和经营商业。他们在笨港东南部的一片平野之地,按照中国古代“井田”区划的先例划成九个区域。中央之区筑垒高台建成“开台王府”。东区建成“读书堂”,供子弟诵经学文。南区设立“军营”,供人演兵习武,经常操练队伍,以防外敌人侵。西区盖了“天妃祠”,奉祀宋朝福建湄洲人林默娘为“海上女神”。北区辟为仓储之地,收藏粮食与货物。因笨港又名海湾,这里又筑起高台,演化为有“台”有“湾”之地,故居民就称之为“台湾”。此名越传越广,后来将全岛也称作“台湾”了。在明朝先民抵达笨港人台之处建有“颜思齐先生开拓台湾登陆纪念碑”,后人以此作为永久纪念。此外,台湾岛上还有“思齐阁”、“怀笨楼”和奉祀林默娘的“妈祖庙”等一系列建筑,表达人们对先民历尽艰辛开疆拓土的缅怀之情。

公元1623~1661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以武力强行侵占台湾。在此期间,还有许许多多福建籍和广东籍的沿海居民人台垦荒务农与经商。公元1661~1662年,郑芝龙之子郑成功率领将士两万多人横渡海峡“驱荷复台”。嗣后又有两万多名眷属随军赴台屯田开荒。在二十多年中还有大约二十多万大陆沿海居民迁入台湾岛各地。北自基隆和淡水,南至恒春和台南,都有他们披荆斩棘、筚路蓝缕、拓荒创业的足迹。公元1683年满清政府委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领二万多名水师将士,分乘二百多艘战船,与郑成功之孙郑克块的军事势力激战于澎湖。施琅率领的满清朝廷官兵由于占据了有利的天然条件,又因大批将士勇猛鏖战,终于在台湾海峡大获全胜,一举攻克澎湖诸岛。郑克块在施琅强大的军事与政治攻势下,不得不宣布台湾全体郑军向清廷投降,台湾与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自此时至公元1895年台湾不幸沦为日寇的殖民地,其间二百一十二年台湾人口激增十五倍,并在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大陆沿海地区也获得疆土安宁和经济繁荣发展,台海两岸的优势互补而相得益彰。此期间更有大量大陆移民率族人台。林氏族亲在公元十七世纪中期至十八世纪末人台者也非少数,现择要列举数例于下。

清世祖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郑成功以思明(今福建厦门)为军事据点,在这里招慕勇悍的将士,组建“亲军虎卫镇”御林军。福建龙溪人林凤武艺高强,人选为“虎卫镇协将”。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林凤随郑成功队伍人台,并奉命在台南曾文溪北屯兵垦荒。后人为纪念林凤将此地称为“林凤营”。福建同安人林圯也在郑成,功麾下任“参军”之职,随郑军人台,奉命在云林的浊水溪畔屯兵垦荒。后裔子孙居于台北县竹山镇,为缅怀林圯开基之功,后人称此地为林圯埔。当年林圯开垦台湾斗六门,林氏聚族而居,经三百多年繁衍发展,今斗六门林氏居民达数万人之众。清圣祖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福建漳州人林天生、林万福和林浮意等亲率林氏族人到台湾嘉义等地定居。在此期间,漳州人林永跃等林氏宗亲则赴台北拓荒。当时尚是人烟稀少荒野之地,到处荆棘丛生。林永跃等人沿着淡水河主流和支流摸索前进,开始对台北地区的拓荒工作,历尽千辛万苦。

漳浦盘龙人(今福建漳浦)林成祖在清世宗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率领族人迁入台湾大甲、彰化等地,他们先后垦田数万亩,开凿了大甲圳、大安圳、永半圳和暗坑圳,引水灌田,农作物获得丰收,从而发了大财,成为名甲一方的巨富。后裔分布在彰化一带甚众。陈埭海尾人(今福建泉州晋江陈埭镇)林文进在清高宗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率族入台,择淡水厅八里坌保大坪而居,在此地拓荒开垦,繁衍发展。今台湾桃园县芦竹乡坑仔村顶社有一千四百多林氏居民,尊林文进为他们的开基祖。福建平和人林石在清高宗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迁入台湾台中县雾峰乡,成为雾峰林氏始祖。林石的后裔子孙出了不少历史名人,如清朝福建陆路提督、太子少保林文察,清朝台湾抚垦局局长林朝栋,民国初年著名企业家林祖密等人。林文察曾经因为“平叛”有功,受奖大片山地。他雇人种植大量樟脑树并经营樟脑工商实业,产品销往日本等地,赢得巨额利润,成了台中首富,并有“台湾樟脑王”之称。

白石堡莆山人(今福建龙海角美镇埔美村)林应寅在清高宗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迁入台湾淡水厅兴直堡新庄(今台湾台北新庄)。林应寅之子林平侯善于经营商业和农业,是十九世纪初享有盛誉的台湾巨富。林应寅之孙林国华等人是台湾“日据时期”的商业巨子。他们的后裔有一支迁居于台北县板桥镇,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

移居海外:

⑴、朝鲜半岛:

殷商之末,纣王昏庸无道。纣王的叔父箕子(比干的弟弟)规劝纣王按纲纪行事,纣王却恼羞成怒,欲杀箕子。箕子为了保全生命假装发疯。纣王把箕子囚禁起来。后来,周武王伐纣成功,即赴朝歌解救箕子。箕子被释放后带领一批殷商臣民(据说多达五千人)迁入朝鲜半岛。他们融人朝鲜民族,参与朝鲜人民建国立业。至今朝鲜平壤的乙密台西侧留有“箕林”,还有“箕子墓”和“箕子祠”,以作永久纪念。

据历史记载,中国唐朝末年林八及家族由福建惠安县东岭镇彭城港雅村海滨出发,乘船北上到达新罗国江华湾。他们登陆后寓居在平泽县,至今已传四十代。林八及家族的后裔子孙今分布于釜山、安东、汉城、镇川、扶安、醴泉、庆州等地,约一百二十万人。

林八及的高祖林蕴是唐太子詹事林披的第六子,在唐德宗贞元四年(公元788年)考中进士,任职邵州(今湖南邵阳)刺史,是林氏“唐九牧”的第六房开基祖。林八及的曾祖林愿在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考中进士,任职国子祭酒。林八及生逢唐末乱世,为了躲避“朱温篡唐”之祸,于唐哀帝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左右迁入新罗。林八及子孙蕃衍众多,出了不少名人,在韩国当了大官的有:金紫光禄大夫林成美和林自美、礼部侍郎林彦、监察使林骘、咸安郡知事林维仲等。

自1995年以来,韩国林氏宗亲多次组团来中国寻根访祖。当他们找到资料,证实先祖林八及当年下海出国地点在福建省惠安县东岭镇时,更是万分欣喜。韩国林氏宗亲以自己是“唐九牧”林氏第六房的后裔而感到光荣与自豪。

朝鲜半岛在近现代也出现许多林氏名人,他们的祖先是由中国林氏家族移居那里的。例如著名的近代文学家林悌(公元1549~1587年)。他创作小说《鼠狱说》、《花史》、《愁城记》、《元生梦游录》和许多诗歌,他是一位著名诗人,同时他也是一名政治家,在李朝时期任职礼曹正郎等官。林巨正(公元?~1562年)是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林春秋是现代朝鲜的政治活动家。他们都是商末周初林坚的后裔子孙。

⑵、马来半岛:

中国和马来半岛的交往早在公元前十三至公元前十二世纪便已开始。马来西亚彭亨州的淡美岭河曾经出土中国汉朝铜鼓,可以证明中、马之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史书还记载唐玄宗开元八年(公元720年)东石人(今福建晋江东石镇)林銮等乘船到达渤泥(渤泥在婆罗洲的北部及西部,今属马来西亚和文莱所管辖)。这些中国人在那里居住和进行贸易活动,因此古代阿拉伯人把这个地区称作“小中国”。

近现代以来林氏子孙迁居马来西亚的更多。清朝毛穴广村人(今福建厦门海沧)林推迁生于穆宗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长成后渡海迁居马来西亚,靠渡船业勤俭发家。1903年他创办“瑞丰盛轮船局”经营海运业。1914年他主持“加奴龙运钨矿”的开采,顾用矿工千余人,被誉为马来西亚“钨矿大王”。1918年林推迁与林和坂创办“和丰银行”,还被委任为马来西亚“太平局绅”。1923年被选为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总理。林推迁一生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出钱出力创办许多医院和华侨学校,在华人中享有很高声誉。林瑞撮生于清德宗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壮年旅居马来西亚,落地生根,现后裔子孙人丁兴旺。据《后坝林氏族谱》记载,林瑞撮是福建省南安县后坝村林氏开基祖林国严的十一世孙,先祖乃“唐九牧”林氏二房主、时任容州刺史的林藻。林梧桐原籍福建省安溪县蓬莱镇,1937年到马来西亚吉隆坡谋生,1951年创办建发建筑工程公司,1965年组建云顶高原开发有限公司(拥有一系列大酒店和各种娱乐设施的大公司),成了马来西亚的巨贾大富。林庆金原籍福建省惠安县,在解放前到马来西亚谋生,起初由补鞋做起,靠勤俭发家,现已拥有一个包括四十多个企业的商工集团,成为马来西亚著名的房地产商和“朱古力大王”。他热心社会活动,被选为“槟城建屋发展商公会主席”和“槟城中华总商会委员”。林良实在马来西亚是一位由学术界跨人政界的典型代表。他于1943年生于马来西亚吡叻江沙。青年时期他在新加坡大学学医,获得医学土学位。毕业后从事医业。1986年林良实当选为“马华公会”总会长。他在马来西亚政府中先后担任财政部副部长、教育部副部长、交通部部长等要职。

⑶、日本:

中国人移居日本由来已久。在公元前221~207年秦朝就有徐福等数千人到达日本,此后融人大和民族。现在日本国歌山县还遗留徐福墓,供人瞻仰礼拜。有许多日本人的族谱中记载着自己的祖先来自中国。即使以现代旅日华侨而言,人数也在数十万人。1976年成立日本神户华侨总会,林同春当选为会长。林同春于1925年7月出生在福建省福清县东瀚村,1935年4月随母亲许月宋到日本神户港寻找早先赴日的父亲林斯灿,此后一直定居于日本。现在他是一位深孚众望的旅日华侨领袖。

早在中国唐、宋时代,许多中国商人和僧人东渡东瀛,日本的寺殿建筑、佛像铸造、经书印刷、医药方剂、食品烹饪和文字发明等方面都可以看到仿效中国的痕迹。古代在日本当官、研学和传教的林氏宗亲以林从杰、林罗山和林隐元为杰出代表。明宪宗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华侨林从杰在日本任职通事,颇有名气。林罗山是在中国明朝到日本的,后来成了日本江户时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著有《大学要旨》、《四书集注抄》和《本朝编年录》等,在日本产生很大的影响。

清世祖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祖籍福建省福清县上迳乡东林村的林隐元应日本长崎兴福寺和崇福寺的邀请,在郑成功部下的护送下东渡扶桑,到日本弘扬佛法,在日本开创佛教黄檗宗,成为开山第一代黄檗禅宗祖师。日本的科学文化,诸如建筑、医学、绘画、雕塑、书法,甚至蔬菜选种等方面都因林隐元大师旅居日本近二十年而引起很大变化。清圣祖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福建省漳浦县林攀龙率林氏宗亲人台,他的八世孙林清池迁居日本,是日本著名企业家,1984年荣任日本林氏宗亲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⑷、越南:

中国西汉时代,淮南王刘安曾经组织文人食客编撰《淮南子》巨著,书中记载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曾经发兵五十万攻略百越,占领今越南之北部,嗣后设置“象郡”,其管辖范围包括今广西合浦地区和越南北部湾河内一带。史书还记载汉武帝曾经在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之乱”,尔后设置南越九郡,其中交趾郡设在今越南河内。由于中国与越南在陆、海两者皆为毗邻,故自古以来交往甚密。林氏族人自重公元五世纪起便陆续由广西、广东、云南、福建等地由陆、海两路进入越南,融汇人越南民族。在西贡(今越南胡志明市)建有“林氏大宗祠”和“西河九龙堂”。

越南的林氏宗亲多次组团到中国寻根访祖。郭瑞明先生曾经在《厦门人物》一书记述旅越林氏裔孙林啸溟等人的情况。林啸溟于公元1884年出生于福建同安县嘉禾里(今福建厦门),二十一岁时到越南定居于堤岸市,曾参加“同盟会”,支持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他在越南创办“啸溟学校”,任校长一职,还亲自为华侨学生讲授文史课程。在林啸溟的倡议下,越南堤岸建立了“九龙堂林氏宗亲会”,后来又扩大为“五帮西河堂林氏宗亲总会”,林啸溟任名誉会长。

⑸、菲律宾:

中国在周朝、秦朝与菲律宾已有往来,人员及货物相互交流。宋、元时代移居菲律宾(时称“吕宋岛”)的中国人更多。明朝,郑和多次下西洋,也曾经到达菲律宾。明神宗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广东饶平人林凤(当时是一支海上武装力量的首领)曾率领士兵二千人、水手二千人、妇女一千五百人和不少技工及农民,由广东南澳岛出发,分乘六十二艘船舰辗转到达菲律宾群岛。他们与岛上的西班牙殖民者作战,结果失利。有一些人跑了,其余部分留在吕宋岛上繁衍生息发展,其中不少是林氏族人。当年林凤等人携带农具和各种农作物种籽到菲律宾(吕宋),教当地人民进行农耕,促进这里以狩猎为主的社会迅速转化为以种植业为主的社会。

林云梯,清穆宗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出生于福建同安县嘉禾里(今福建厦门)。十三岁时因偶然机遇由轮船带到菲律宾,起初在商店里当一名小伙计,后来发家致富,在菲律宾棉布、眨上成为巨擘,获得“棉布大王”的雅称。他发了大财不忘赈济灾民和捐资兴办公益事业。林云梯的第四子林珠光继承父、业,参与创办菲律宾华兴银行,也是当地有名的企业家。林珠光捐献巨资在家乡兴办教育和体育事业,获得很好的声誉。菲律宾的华人华侨有多种组织,其中以“华人公会”为典型代表。它的最高领导叫“甲必丹”,由华人华侨代表选出,再由国王批准任命。林旺在公元1870年荣任“甲必丹”一职,事隔不久,林光合也在1888年登上“甲必丹”座位。在菲律宾的华侨社会中享有盛誉的还有林文质、林杰生、林安邦和林为亨等人。在他们的积极倡议下,1904年8月成立了“小吕宋中华商务局”,这是菲华社团中一个权威性的组织。

旅居在菲律宾的华侨以马尼拉市为最多。1908年住在马尼拉的林广进等倡建了“西河堂林氏宗亲会”。1948年林朝宝等筹资在马尼拉建筑了雄伟壮观的“西河堂大楼”,后来把这座大楼作为“旅菲西河林氏宗亲总会”会址。菲律宾的其他地方,如宿务、三宝颜、怡朗、纳卯等地也相继成立了“旅菲西河林氏宗亲会分会”。1953年在菲律宾的林、萧、沈、叶、尤、钟六个姓宗亲成立了“菲律宾六兰堂宗亲总会”,把华侨的族亲力量进一步整合起来。1977年成立了“菲律宾林氏各同乡会宗亲总会”。

⑹、印度尼西亚:

盛唐时代中国与印尼的交往频繁。至宋朝中国航海与造船技术有较大进步,中国商船满载茶、瓷和绸等物品到印尼,而后由印尼载回香料、胡椒和药材等返中国。当时有不少林氏宗亲搭乘中国帆船迁入印尼。他们多数来自福建、广东、广西、浙江和江苏等地。到明朝,郑和船队多次航经苏门答腊和爪哇,有不少林氏船员为岛上风光和生活条件所吸引,遂留在印尼居住下来。

自公元十七世纪印尼沦为荷兰殖民地,大量招慕和诱骗华工前往印尼,华侨人数猛增,至1930年已达一百二十万人。1945年8月印尼宣布独立,此后华侨人数又迅速增加,目前达六百万人以上,其中以福建籍为最多,约占半数。闽籍和粤籍华侨林氏人数又位居榜首。1980年4月成立“印尼林氏宗亲总会”,聘请林绍良为该会永远名誉理事长。

林绍良于1983年被评为世界十二大银行家之一,是印尼华侨中的巨富。他祖籍是福建福清,22岁时(1938年)由福清前往印尼谋生。经几十年的拼搏,林绍良事业有成,现为印尼沙林集团董事会主席。该集团包括近四百家公司和银行。

⑺、泰国:

泰国(暹罗)也有许多林氏族人居住着。中国各朝代都有使节、商贾、农民和工匠前往泰国。例如元朝就遣使人暹三次,明朝更遣使人暹达十八次。暹王拉摩甘亨在公元十四世纪初曾经组团前来中国访问,会见元朝皇帝,并从中国带回工匠数百名,到泰国制造历史上声名远播的“宋加禄磁器”。

明朝嘉靖末年,中国东南沿海海上武装集团首领林道乾(祖籍广东潮州惠来县)率领兵民两千多人到泰国南部的北大年定居,后裔子孙繁衍众多。在古暹罗吞武里皇朝的时期,该王国皆旌扬书勒林氏的开基祖林洛(祖籍中国福建),林洛得到帝王青睐,官运亨通,任职“神通事阿顺”,并奉命作为友好使者率使团访问中国。他在节基王当政时又升官至“拍耶皆可沙”。林洛之弟林因靠经商起家,在泰国风炉业界颇亨盛名。后来林因弃商从政,是负责税务的大臣。林洛的长子林通真在古暹罗国政务局当官,第三子林戌和第四子林銮勒都是古暹罗国的御侍官。泰国古代史上有三位林氏皇妃,林洛的女儿、林因的女儿和林銮勒的女儿先后被暹罗王娶作皇妃。林銮勒之子摩拉,曾在暹罗王五世时奉命率兵打老挝,官位至暹国“披丕碧差叻”。摩拉子也取泰国名,叫“昭披耶玛祖希吞”,在泰王国历任司法部长、大理院院长、国玺部长、皇室御秘等要职。

銮察·打干哥颂是按泰国习惯起的名字,他的先祖林贤富是由广东澄海在清朝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迁居于泰国的。銮察年轻时在英国留学,回泰国后从事警政,官至上将警察总监,由于勤政廉政,所以声誉甚佳。他还担任“泰国林氏宗亲总会永远名誉顾问”。泰国原副国务院长乃素吉也是林氏子孙,祖籍广东省澄海县,其祖父叫林妈意,在清朝末年由广东迁入泰国清迈地区落籍谋生。曾任“泰国行”行长的乃丕戍与乃素吉同样,是广东澄海林氏的后裔,在泰国清迈构成望族,名闻遐迩。

⑻、新加坡:

新加坡古时称龙牙门、丹眉流、单马令、凌牙门等。那时人烟稀少。1819年1月岛上只有华侨三十人和马来人一百二十人。后来新加坡辟为自由港,人口激增,华侨人数的增长尤为迅猛。1824年新加坡沦为英国殖民地。1963年并人马来西亚,两年后脱离马来西亚宣布独立,据新加坡在1982年8月所作人口调查,华人华侨占总人口的76.7%,不但数量多,而且影响力特别大。新加坡的林氏家族可由林文庆、林萃龙和林廷洽等家族为典型代表。林文庆于1869年生于新加坡。他的祖父林玛彭在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自祖居地福建海澄县五贯村渡海迁居于南洋槟榔屿。父亲林天尧居新加坡经商,事业有成。林文庆早年留学于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硕士学位,回到新加坡挂牌行医。尔后投身经营新加坡新兴的橡胶种植业,获得巨大成功。1921~1937年林文庆受华侨领袖陈嘉庚之聘,出任中国厦门大学校长。他的长子林可胜于1897年生于新加坡,1919年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院,1928年被选为中国医学会会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命赴缅甸参加对日作战,任军医总监,两次荣获美国总统勋章,功名卓著。林萃龙于1899年生于新加坡。他的祖父林巨经商,父亲林清沙则是行医,这一林氏家族在新加坡也颇有影响力。林廷洽在清穆宗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由福建同安县马巷镇井头村赴新加坡,从事驳船货运业。他的儿子林金殿继承父业发扬光大,成为实力雄厚的华侨实业家。1928年林金殿会同林氏族人林路等七百余人在新加坡组建“林氏大宗祠九龙堂”,在新加坡华人社会中影响很大。

林氏除了到亚洲许多国家以外,还远布于美洲、欧洲和澳洲各地。在美国、加拿大、古巴、秘鲁、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都有林氏族人在那里定居。

三、历史名人

林鼎: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五代十国时吴越著名书法家,以草隶知名,著有《吴江应用集》。

林逋:浙江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北宋诗人,诗风淡远,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成为千古佳句。

林椿:浙江省钱塘(今杭州市)人,南宋著名画家。

林良:明代广东省南海人,著名画家,擅长花果翎毛,尤喜放笔作水墨禽鸟树石,为明代院体花鸟画中变革的代表画家。林鸿:明代福清(今属福建)人,著名诗人,为“闽中十才子”之一。

林圭:湖南省湘阴人,清末维新派中的著名将领。

林旭:清末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举人出身,在戊戌变法中被害,成为“戊戌六君子”之一,著有《晚翠轩诗集》。

林森:福建闽侯人,早年追随孙中山,任参议院议长,1931-1943年间担任国家元首。

林士弘:隋末鄱阳(今江西省波阳)人,隋末参加起义后称帝,为林姓宗族内唯一称帝之人。

林则徐:清代福建侯官(今福建省福州)人,曾领导抗英与著名的虎门销烟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与民族英雄。

林永生:清朝福建侯官(今福建省福州)人,杰出的海军将领。

林育南:湖北省黄冈人,早年入党,多次领导学生和工人运动,为公认的中共早期工人运动和青年运动的出色领导人之一。

林育英:湖北省黄冈人,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先后两次赴苏联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在国内历任常委、师政委等职。

林语堂:福建龙溪人,长期生活于海外,为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名人、语言学家。代表作《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

林伯渠:原名林祖涵,号伯渠,湖南临澧人,当代林姓著名人物之一,为中共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

林思齐:香港人,为加拿大著名学者,富商、社会活动家、慈善家。热心于慈善与公益事业,为加拿大第一位华人港督。

林庆金:福建惠安人,在马来西亚从事食品与建筑行业,实力雄厚,有“亚洲巧克力王”之称。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南安郡:南安郡在历史上有两处:①西汉时期置县,治所在狄道(今甘肃陇西)。东汉朝中平五年(戊辰,公元188年)分汉阳郡再置郡,治所亦在狄道(今甘肃陇西渭水南岸),其时辖地在甘肃陇西县东部及定西、武山县一带地区。②南北朝时期的梁国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亦置南安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西部各县,为全省三郡之一,辖兴、泉、漳三地。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改郡为县。注意,这两个南安郡都是旅氏族人的郡望,称北旅、南旅。

西河郡:古代该郡所指不一。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期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国时期曾取秦国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西汉朝元朔四年(丙辰,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其时辖地在今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并拥有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东汉朝时期移治到离石(今山西离石)。南北朝时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保有晋西一带地区,治所在兹氏,即离石(今山西汾阳)。唐朝时期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济南郡:古称历山,即今山东省济南市。汉朝时期高祖刘邦设有济南国。荆楚七国乱政后改为济南郡,治所在东平陵(今山东章丘),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临淄市一带。晋朝时期移治历城(今山东济南)。北魏时期改为齐州。宋朝政和中期升为济南府。元朝时期则为路。明、清两朝均为府。民国初期废府,改为山东省省会市。

下邳郡:秦朝时期在今江苏睢宁西北一带设下邳县。东汉朝永平十五年(壬申,公元72年)将临淮郡改为下邳国,南北朝宋国时期改为下邳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睢宁),其时辖地在今北至江苏省新沂县、邳县,南至安徽省嘉山县,东至江苏省涟水县、淮安市和清江市一带。东晋时期辖地在今江苏省睢宁市、邳州市一带地区。金国时期移睢宁到西北古邳镇。到了明朝时期,下邳郡被废黜不再。

晋安郡:历史上晋安郡有两处:①东汉中平五年(戊辰,公元188年)分汉阳郡置南安郡,治所在狄道(今甘肃陇西渭水南岸)。其时辖地在甘肃陇西县东部及定西、武山县一带地区,宋朝初年被废黜。②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分建安郡地设晋安郡,亦称南安郡,治所侯官县(今福州鼓楼区)隶属扬州,辖原丰、侯官、罗江、宛平、温麻、晋安、同安、新罗八县。晋元康元年(公元291年),晋安郡改隶江州,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南朝刘宋初年,晋安郡仍隶属于江州,治所在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部),后移治浔阳(今江西九江);晋泰始四年(公元468年),晋安郡改名晋平郡旋为晋平王国。不久,复名晋安郡。南朝梁普通六年(公元525年),晋安郡属东扬州。南朝陈永定元年(公元557年),晋安郡为闽州治所;陈天嘉六年(公元565年)撤销闽州,晋安仍属东扬州;陈光大二年(公元568年)晋安郡为丰州治所。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晋安郡被废黜不再。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2、堂号

西河堂:以望立堂,亦称安阳堂、平定堂、离石堂。据林氏族谱载,林姓得姓始祖坚公,是殷商忠直之臣比干之子。比干被暴君纣王剖心杀死。比干正妃夫人陈氏怀孕逃往牧野(今河南省淇县)生男名泉。周武王即位,旌表忠烈,徵其后嗣得泉,因泉生于长林山,故赐姓林,易名坚。考河南淇水,地处古黄河之西,世称西河,故林氏郡望为西河。“西河堂”名源此。

松卜堂:为江苏省丹阳县林氏支宗的堂号。丹阳林氏肇于宋代。宋德祐二年(1276年),福建省进士林芳,字逢春,出任丹阳县令,此后便长住于此。林芳的长子伯一居于城邑,次子伯二定居南郊松卜。从此,福建林氏在丹阳繁衍生息。丹阳林氏“松卜堂”的后人,按行序排列分为松卜、城市、北庄、大华等支。主要分布在大华、埤城、丁家坝、林家桥、北庄、绕庄、孟河、魏村、张庄、黄墟、董庵等地。在县城里,林氏族又分孽成金斗铺、寺前铺、晋地坟、虞巷、安巷等族系。至2000年5月8日,丹阳在籍林氏宗人达21868人。林氏在丹阳所出的知名人士有林福源、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1850.html

更多阅读

声明:《林姓来源 2016年林姓人口多少人》为网友不合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