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一.(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背景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八次课程改革

第一次:(1949-1952)建国后,1950年8月颁发了《小学各科课程暂行标准(草案)》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1951年3月通过了《中学暂行规程》正式颁布中学政治等7个学科的课程标准草案。

第二次:(1953-1957)1953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学大纲(草案),主要学习苏联经验,基本上是参照苏联大纲的模式,放弃了自1951年开始的学制和课程体系。

第三次:(1958-1965)1958年9月,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为标记,以缩短学制,大炼钢铁,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中小学课程改革。

第四次:(1966-1976)文化大革命10年。

第五次:(1977-1985)1978年1 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1978年秋季,小学、初中、高中的起始年级用上了新教材,1980年这套(第五套)教材全部编写完毕。

第六次:(1985-1991)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 1988年5月,颁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包括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和24个学科的教学大纲。

第七次:(1992-2000)1992年8月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1992年还颁发24个学科教学大纲,于1993年秋起在全国逐步试行。1996年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1998年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0年初步形成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和课程标准,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推行新的评价制度,开展教师培训,启动新课程的实验。争取经过10年左右的实验,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素质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并逐步走进课堂,当然缺点也非常明显,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忽视态度、情感与价值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方式单一化,缺乏体现最新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有效评价方法与策略等。

第八次:(2001-现在)我国教育界普遍认为: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都有问题,最核心的就是没有以“学生为本”,为教学而教学,我们的教育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自2001以来,课程改革开始在全国42个国家级实验区试行,核心理念是“素质教育”。至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已基本在全国全面推行。这一次的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这次课程改革是“革命性的”,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名学生个性发展的历史性变革。

新教材设计的初衷,是力求改变以往的繁、难、偏、旧,降低知识难度,贴近学生生活,注重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培养其独立性和自主性。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注重实践、培养能力”教学原则,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经过几年的试验探索,并没有实现期望的目标。应试教育轰轰烈烈,课程改革步行缓慢。

问题何在?

新教材给教师大量自由裁量权,新课程明确要求教师要实施“创新教学”,课改后强调动手实践,而这些正是我们现有老师所缺乏的。老师认为新教材知识结构零乱,缺乏系统性,老师不会讲、学生不会学、家长不理解,如何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2.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品德课程的成长

课程名称演变:政治课——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

(1)政治课:纯粹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东西,培养目标,一切为政治需要,浓厚的阶级色彩。

(2)思想政治课:属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东西,开始强调人的属性,淡化其阶级性的内涵。

(3)思想品德课:属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东西,张显人的属性,反映以人为本的思想,人的社会性跃然纸上。

(4)课程名称由分到合:原有政治课是分散的,后来的思想政治课与今天的思想品德课是整合的。

1959-1960

共产主义道德

社会发展简史

三面红旗

1961-1962

道德品质教育

社会发展简史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963

道德品质教育

社会发展简史

中国革命和建设

1964-1966

做革命接班人

社会发展简史

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1977-1979

社会发展简史

科学社会主义

1980-1985

青少年修养

社会发展简史

法律常识

1986-1992

公民

社会发展简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

1992-2004

初中思想政治

2004-----

初中思想品德

3.国内国际形势变化

(1)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突出,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与较量异常激烈。

(2)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结构变化加快,文化认同与渗透不可避免,中国社会每日每时发生着深刻变化。

(3)培养高素质的公民成为未来提高综合国力发展水平的关键。

4.少年儿童发展的新特点

(1)发展日趋个性、多样,与社会之间的互动频繁、深入。

(2)思想活跃,价值多元,崇尚自我,反感束缚,实际能力相对不足。

(3)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主动,缺乏理想信念支撑,心理较为脆弱。

(4)处于家庭、社会期望最大,受社会瞩目的角色状态,生存压力大。

5.教师角色和教学状况的演变

(1)教师角色的演变

A.昨天,老师的角色

昨天,老师是权威,信奉“师道尊严”。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希望看到学生的差错,甚至不允许学生出现差错。学生一旦出现差错,老师严肃的面孔、训斥的声音,让学生感到威慑、恐惧。

昨天,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老师高举着燃烧的蜡烛,永远走在学生的前头,带领学生前行。一路上,那儿有沟有坎,那儿是急流暗礁,老师就象一个航标,一盏夜航灯。学生摔倒了,老师扶起他继续前行;学生掉队了,老师摧促他赶上前面的队伍。学生在老师的眼里,就象一棵小草,一只小鸟,需要他全身心地呵护。

昨天,老师是一个知识库,一部教科书,一名“教书匠”。长年辛劳,老师的眼睛模糊了,扛上了一副眼镜;老师的鬓发花白了,爬上了一层雪霜;老师的腰背湾曲了,还在为了学生耘耕。我们的老师总想按照设计好的模型雕刻每一个学生,愿做一名百花园中优秀的“园丁”,手握剪刀将所有的差异一概剪除。

昨天,老师创造了“红蜡精神”,“园丁精神”、“春蚕精神”。

B.今天,老师的角色

今天,老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合作者。知识的大海无穷无尽,老师与学生一起穿越坎坷岁月,与学生一起终生主动地坚韧不拨地追求新知,与学生一起进入知识的海洋,豪饮知识的甘泉。

今天,老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导者。课堂上,学生是思维四射的主体,在老师的引领下自由翱翔。追求发展学生独特的个性,启开学生的潜能潜智,给个性不同的学生以充分表现其特殊才能的机遇和权利。鼓励学生见异思迁、敢持歧见,甚至可以来一点胡思乱想、胡说八道,胡作非为。鼓励学生提问、假设、陈述,鼓励学生质疑、批评乃至争辩,形成师生互动、交流。

今天,老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参与者。设计新颖的教学个案,使学生忘我地参与其中,并与学生一起琢磨,反思,探究,创新。

今天,老师传承着“红蜡精神”、“园丁精神”、“春蚕精神”。

C.明天,老师的角色

明天,老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师生之间心相印,情相容,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

明天,老师是一个耀眼的火星,与学生的火把亲密接触,甚至碰撞,直到点燃,绘制出一片光明的天。

明天,老师是一名名乎其实的研究者、教育家。教学反思、教学研究、教学创新,老师的大脑是一条生生不息的奔河。

明天,老师将刷新“红蜡精神”、“园丁精神”、“春蚕精神”,塑造21世纪新型老师的精神品质和行为风范。

(2)教学状况的演变

①以往政治课教学状况

A.课堂是老师讲课的舞台,学生听课的场所。

B.课堂上老师是知识(道德品质)的批发商,那把勺子永远掌握在老师的手里。

C.课堂上老师是耀眼的明星(听课、评课都在关注老师),学生是老师讲课时的配角(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往往被忽视)。

D.学生的成绩是检查老师教学能力的尺子。

②现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要求

A.课堂是学生探究问题的地方,是老师引导学生步入知识殿堂的场所

B.课堂上老师把勺子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创新信息

C.课堂上学生是思维四射的个体,教师的任务是推波助澜,激发学生的思维,推动思维的个体发生碰撞,形成讨论,乃至争论

D.学生的成绩是检查学生学习能力的尺子。

二.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第一部分 前言

(实验稿)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变化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特制定本课程标准。

(2011版)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

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解读)

“前言”部分由两个段落构成。第一段话主要反映当前课程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时代要求。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对人的公民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句话点出了道德的地位,凸显德育课程的性质。第二段话侧重谈思想品德课程对于初中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意义。2011版更强调人的属性。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主要有以下特点:

●思想性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人文性 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实践性 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 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性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人文性 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性 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 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解读)

课程性质的表述有三点:一是课程基础;二是课程目的;三是课程类型。它本质上是一门德育课程;是一门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公民教育为一体的综合课程;是一门现代公民教育课程。

思想性:课程的灵魂。强调价值导向,“五爱”教育。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特定思想的支配下进行的,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性就没有本课程存在的意义。

人文性:强调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提出了学生的精神成长,注重中学生的生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的对象是人,从发展人的个性和培养人格力量来讲必须注重人文启迪和人文渗透。

实践性:强调学生实际,依据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认识、体验与践行。

本课程不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强调知行合一,强调学生的认识、体验、践行,最终达到内化和升华,形成习惯,为人生奠基。

综合性:强调多种知识,多种生活,多种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融为一体。

体现多学科融合,包括心理健康、道德品质、法律知识、国情教育、社会文化、科学素养、生活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一)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二)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初中学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思想品德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他们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为初中学生正确认识成长中的自己,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

(三)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才能为学生真正接受。思想品德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解读)

遵循从宏观到微观的原则,导与行的原则,按本课程的核心、基础和教学观三个方面依次对原有基本理念的顺序作了调整。

第一条基本理念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更加具体和明确。

教育的任务是帮助、激励、提升而不是代替、就是、命令。强调过健康积极的生活,表达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第二条是课程的出发点问题,依据扩展的生活对他们进行社会化引导,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

强调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

第三条强调引导、学生为主体,为学生营造教育情景,在情景中唤醒,在情景中激活。

强调鲜活的生活主题,课内课外相结合,探究和体验,道德践行。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课程标准的设计力求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思想品德课程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线索,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

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思想品德课程设计的基础,课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进一步学习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以及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这三组重要关系依次构成了本课程的三大内容板块。每一内容板块中均涉及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解读)

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改为“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的内容更为宽泛,对教材的编写与教学更有指导性。

将实验稿中“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部分的表述作了较大修改。强调了依据学生的生活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构建板块内容。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二、分类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

●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热爱劳动,注重实践,热爱科学,勇于创新。

●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热爱集体,具有责任感、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和平,具有世界眼光。

能力

●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学会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理解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增强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知识

●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认识个体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

●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

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思想品德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体会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爱护环境,形成勤俭节约、珍惜资源的意识。

●养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有责任心、追求公正的品质。

●形成热爱劳动、注重实践、崇尚科学、自主自立、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

●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热爱和平。

(二)能力

●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

●掌握爱护环境的基本方法,形成爱护环境的能力。

●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

●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

●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多样的价值观念,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标准,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

(三)知识

●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常识,掌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理解个体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了解我与他人和集体关系的基本知识,认识处理我与他人和集体关系的基本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

●理解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根源,掌握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

●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在个人、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知道我国的基本国情,初步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解读)

实验稿将“课程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分类目标”两个部分。2011版没有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最为核心的目标,

增加了“公共精神”和“文化认同”两个新的目标。

缺乏公共精神是我们社会的通病,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公平正义需要公民的公共精神和公共意识。

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认同。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强烈认同感。这是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不可缺少的。

能力目标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是活动、实践的效率。

增加了“媒介素养”的能力,对利用各种传播媒介提出了要求,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步伐。

知识目标是载体。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阅读说明:括号内序号为原来课标序号,红色部分为增加内容,划线部分为调整后的目标要求,括号内部分为原内容标准要求。

一、成长中的我

(一)认识自我

(内容标准)课程内容

活动建议

1.1(1-1) 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发展。

1.2 (知道)了解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1.3 (第三部分1-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

1.4 (1-3)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1.5 (1-4)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1.6 (1-5)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1.7(1-6)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

1.3 讨论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之间相互矛盾又相互促进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游戏观念。

1.4 分组交流当情绪冲动或低落时自己的表现,和教师一起讨论如何利用倾诉、转移、换位、自我安慰等方法,合理调节情绪。

1.5 搜集“战胜困难和挫折,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事例,讨论应该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

1.7 从“我心目中的我”“同学心目中的我”“老师心目中的我”和“父母心目中的我”等不同角度,给自己画像,反思和分析评价的差异,找出前进的方向。

(二)自尊自强

课程内容

活动建议

2.1 (2-1)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

2.2(2-1) 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

2.3(2-3) 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2.4 (2-5)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知道)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5 (2-6)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2.6(2-2) 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2.7(2-4) 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2.1 以“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伙伴”为主题,作一次本地区的植物、动物物种及其生存状况的调查,观察每个物种及每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体会生命世界的神奇。

2.2 通过观看纪录片、图片等方式,初步了解地震、火灾、水灾等灾害,学习一些自护、自救、互救、他救的常识。

2.4 开展一次合法、安全的“行为后果体验”活动,从中感受“对自己行为负责”这一意识的重要性。

2.6 列举一些中外人物特别是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事例,或围绕自己和同学的生活故事,就“人生的意义”开展一次主题讨论。

(三)(学法用法)心中有法

课程内容

活动建议

3.1(3-1) 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3.2 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一定制裁。

3.3 (3-3)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3.4 (3-4)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

3.1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讨论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2 列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易沾染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表现,分析这些行为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

3.3 搜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典型案例,讨论和说明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意义。

3.4 搜集身边的案例,讨论并说明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等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二、(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他人和集体

(一)交往与沟通

课程内容

活动建议

1.1(1-5) 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理解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1.2 (1-2)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2011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1.3(1-1) 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调试“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1.4 (1-4)了解教师的工作,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1.5 (1-3)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齡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

1.1 交流使用和不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以及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和轻声细语的不同感受,体会讲文明、懂礼貌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1.3 举办搜集“父母说得最多的十句话”的活动,尝试理解父母“源于爱”的初衷,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以“我是如何化解与父母的冲突”为题,交流各自解决矛盾的方法,讨论分享成功解决矛盾的经验。)

1.4 采访教师,内容包括该教师对其所教学科的认识、对班级的评价和期望、生活中的烦恼和欢乐等,根据采访写出报告。

1.5 搜集灾难或其他事件中中学生勇救他人、互相救助的感人事迹,体会同学友谊的珍贵。

(二)(交往的品德)在集体中成长

课程内容

活动建议

2.1( 3-1-4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

2.2 ( 2-2-3 )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2.3 ( 2-2-2 )领会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正确认识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2.4( 2-1-6 ) 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2.5 ( 2-2-4 )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2.1 开展多样化的班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体会温暖与力量。

2.2 用小组内交流的方式讨论在与同学发生争执时,如何通过换位思考或其他方式来化解矛盾。

2.3 以“诚信”为题开展一次课堂讨论。

2.5 就“公民的平等”问题开展一次课堂讨论,理解平等主要表现在人格与法律地位上(而不是表现在经济地位上)。

(三) 权利与义务

课程内容

活动建议

3.1 (3-1)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3.2 (3-3、4、5)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3 (3-2)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3.4 (3-6)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3.5(3-7)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权利)。

3.2 搜集因侵犯人身权利而受到法律严厉惩处的案例,说明公民的人身权利受到法律保护,并讨论维护人身权利的途径和方法。

3.3 搜集有关资料,讨论维护受教育权利的途径。

(讨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理由。

就学生中的违法案件,如打架斗殴,使他人致伤、致残等进行讨论。)

3.5 搜集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典型案例,讨论如何维护消费者权益。

三、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

(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课程内容

活动建议

1.1 (1-1)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2 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1.3 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1.4 (2-3)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理解)懂得有时候承担责任需要付出代价,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1.5 (2-4)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理解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感)

1.6 (2-5)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1.7 (1-6)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1.1 选取一个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或现象,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并与同学交流。

1.2 开展“假如没有网络,我的生活会怎样”的讨论活动,思考如何正确使用网络。

1.4 尝试分析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中的不同身份和不同责任。就“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进行一次主题讨论。

(联系“追星”现象和“小团体”现象,讨论在生活中如何正确把握从众心理。

讨论在自然灾害中的社会救助活动和英雄事迹所反映的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1.6 考察社区内残障人群在生活上的主要困难,向社区管理部门提出改善的建议。组织一次志愿者活动,在社区内开展有意义的公益服务。

1.7 举办“祖国发展我成长”的主题班会,认识祖国发展的大好形势,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认清国情,爱我中华

课程内容

活动建议

2.1(4-5) 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2.2 (4-6)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的稳定和民族团结)。

2.3 (4-4)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成就),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认识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2.4 (4-3)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知道促进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

2.5 (4-1、2)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知道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2.6 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2.7 ( 2-2-6 )(懂得)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2.8 (4-7)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

2.9 (4-7)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2.1 调查本地区存在的资源短缺问题,(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设计一个保护环境或珍惜资源的公益广告。)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讨论共同设计一个珍惜资源的宣传标语。

(以“我的理想和选择”为题,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交流探讨为实现理想应该如何努力。

查阅历史资料,知道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深刻含义。

组织少数民族歌曲演唱活动,了解少数民族风情。)

2.5 搜集反映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反映社会生活中发生巨大变化的资料,讨论变化的原因,感受中国共产党是我们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讨论中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2.7 分组搜集不同国家、民族和区域的独特文化,认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9 以世界地图为依托,开展“我在地图上旅行”的演讲活动,搜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等素材,积极感受“和平进步、和谐发展、和睦相处、合作共赢、和美生活是全世界的共同理想”。

(三)法律与秩序

课程内容

活动建议

3.1(3-1)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府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的活动准则,增强宪法意识。

3.2(3-2) 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树立法制观念)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3.3 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3.4(3-4)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5 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3.1 以班级为单位,举行“宪法在我心中”的主题活动。(结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有家规,国有国法”等格言,讨论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3.2 开展“我是中国公民”主题活动,讨论群众举报和舆论监督对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秩序的作用。

(组织一次模拟法庭活动)

3.3 以“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为主题,设计一个以班级为单位的讨论活动,并进行相应的实践。

3.5 结合本地实际,以“维护国家各民族的团结”为主题,开展一次主题活动。

关于活动建议的说明

以上表格中的课程内容不全配有活动建议。活动建议的编号是依据与之相关的课程内容的编号进行编制的。活动建议仅作参考,教师可结合本地情况设计、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和内容。

删除的“课程内容”:

“懂得知耻”;“为人正直”;“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删除的“活动建议”:

“开展‘青春日记’活动,记录心路的历程和对成长的思考”、“开展一次向同学推荐一本好书的活动”、“查阅有关法规,了解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实施哪八种犯罪会受到刑事制裁;知道已满16周岁的人对所有的犯罪都要承担刑事责任”、“以‘我是如何化解与父母的冲突’为题,交流各自解决矛盾的方法,讨论分享成功解决矛盾的经验”、“以‘家长是否可以拆阅子女信件和日记’为题,开展一次学生与家长的对话活动”、“讨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的理由”“就学生中的违法案件,如打架斗殴,使他人致伤、致残等进行讨论”、“联系‘追星’现象和‘小团体’现象,讨论在生活中如何正确把握从众心理”、“讨论在自然灾害中的社会救助活动和英雄事迹所反映的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我的理想和选择’为题,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交流探讨为实现理想应该如何努力”、“查阅历史资料,知道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深刻含义”、“组织少数民族歌曲演唱活动,了解少数民族风情”。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教学是落实本标准、达成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和基本环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应坚持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贯彻思想品德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应以本标准为依据,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一)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教学应准确把思想品德课程的综合性,以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处理的主要关系为线索,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科学设计、避免将这些内容割裂开来,分块进行教学;应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德育性,避免概念化、孤立化地传授和记诵知识,努力使知识的学习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

(二)强调与生活实际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思想品德课程实施者应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积极开发各门学科中的相关资源,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联系和融通,形成教育合力。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资源。教师要了解研究教材的整体布局,把握教材具体内容在单元和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任务,根据本标准,设定鲜明而集中的教学目标。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道德践行的能力。

(五)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景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

(解读)

首先,增加了简单明了的指导语,确立了教学工作的基本立场和方向。

其次,增加了 “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 的建议。

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修改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这对于推动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味强调“自主”,可能难以达到“学会”,要在“学会”中强调“自主”。

课改以来的中考试题也有力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二、评价建议

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设计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方案时,应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体现学科评价特点,搜集集学生学习的完整信息,客观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教师要总结和反思评价结果,改进教学,进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一)评价目标

思想品德课程的评价目标是,考查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程度,提高教学质量,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与提高的有效手段。

(二)评价方式

思想品德课程倡导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观察 教师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并记录下来,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引导的依据。

描述性评语 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在思想品德某一方面的表现,如态度、能力和行为等写成评语,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项目评价 教师按照不同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自主设计活动计划。学生可以围绕真实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搜集、组织、解释或表达信息,如提交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等。师生可以对小组成就进行分析,将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

谈话 教师通过与学生各种形式的交流和对话,获得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引导。

成长记录 教师应建立学生的成长足迹袋,记录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中的各种表现,主要是进步和成就。以学生的自我记录、自我小结为主,教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

考试 考试方式应灵活多样,如辩论、情景测验、开闭卷的笔试等。要加强思想品德考试命题研究,注重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道德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考试对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思想品德课程鼓励学校教师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符合本课程特性和学生发展实际情况的有效评价方式。

(三)评价实施要求

1.评价要真实、公正,要准确记录和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发展状况,调动学生道德学习的积极性。

2.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评价结合起来,突出形成性评价。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3.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过程。

4.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部门以及学校教师在设计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方案时,必须以本标准的评价目标与评价实施要求为依据,综合多方面获取的考查信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作出正确的评价。要注意评价的导向性,不能用单一的知识性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学习质量评价的唯一方式,警惕应试倾向的评价方式,避免评价方式偏离本课程的目标和理念。

(解读)

首先,增加了简单明了的指导语,确立了评价工作的基本立场和方向。其次,将“评价原则”改为“评价实施要求”,对评价工作的各个方面给予方向性的指导和建议。将“学生学习评价”改为“评价方式”,增加了“谈话”、“成长记录”等评价方式。删除了“教师的教学评价”。修订后的“评价建议”更加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三、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者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的基本精神和要求,以本标准为依据,以现实的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所面临的各种现象和实际问题为基础,创造性地编写教材。

(一)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坚持正确的导向

教材编写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更新教育观念,创造性地体现和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的规定,体现课程理念,紧扣课程目标,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程在学校德育中的基础性、导向性作用。

(二)遵循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体现思想品德学习的独特性

教材内容的编排与呈现要依据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学生能够接受、乐于参与和能够促进思考、拓展体验、激发实践等有利于品德发展的方式组织和表述教学内容,将课程的价值引导意图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创造一个生机盎然的学习空间。

(三)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突出教材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编写应以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及道德实践水平为基础,选取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问题、实际事例作为主要素材进行提炼,使教材成为联系现实生活与实践的桥梁,为思想品德教学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提供良好的平台。

(四)倡导以主题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激发学生思考、探索的兴趣

教材编写应从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事件或问题中选取主题,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统筹设计教材结构,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等学习内容有机整合,避免对课程内容进行分块式的机械处理。将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融入生活实例之中,呈现方式要活泼生动。设计开放性的探索环节,以激发学生参与和思考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应充分考虑和体现不同地区的特点

在保证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编写在内容和呈现形式上要因地制宜,以适应不同地区及城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解读)

一是指导语更加简洁明了。

二是将原来的建议进行了整合和修改,提出了5条建议。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课程资源既包括学校内的教育资源,也包括学校外的各类社会机构和各种教育渠道所蕴涵的多种教育资源。教师应树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并优化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使之为课程实施和教学服务。

1.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开发、选择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

2.尽量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将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等结合起来,使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3.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重视对学生自身资源的开发,使学生的参与过程和生活体验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4.结合当地和学校实际情况,重视对本土资源尤其是农村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和独特价值。

5.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服务于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

(解读)

结构简化,由指导语和5条建议组成。

1.资源的开放性。

2.资源的多样性。

3.学生身边的资源。

4.利用乡土资源。

5.与教学内容相联系。

三.交流:新课标的理念与实施策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2172.html

更多阅读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第一部分 前 言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

学习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学习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育才小学 徐小香2011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得到了进一步的修改,给语文课程定位了新的含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课文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着重体现语文文字的运用与实践。

冀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总目录 冀教版初中数学课本

冀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总目录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1.1 几何图形1.2 图形中的点、线、面1.3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1.4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1.5 用平面截几何体第二章有理数2.1 正数和负数2.2数轴2.3 绝对值2.4有理数的大

声明:《2011版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为网友梦旅鹿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