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浅谈《水浒传》人物形象的塑造 浅谈个人形象的塑造

原文地址:浅谈《水浒传》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洪涛

浅谈《水浒传》人物形象的塑造

内容提要:

《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尤其是人物的塑造,使作品具有光辉的艺术生命。

全文分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引论主要指出了作者塑造人物的四个方面。本论对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打破典型形象类型化格局,注意人物个性化。二是突破人物性格定型化,注意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三是注重人物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四是在人物的对比中突出人物各自的性格。结论部分总结了全文。

关键词:

个性化、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复杂性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之一,它问世不久,便流传到日本并译成日文。三百多年前,它被译成亚洲多个国家的文字,后又传入欧美

,成为全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

《水浒传》在艺术上的伟大成就便是成功的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这正是几百年来一直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重要原因。金圣吧曾这亲评价《水浒传》中人物“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水浒传序三》)那么作者是如何塑造的这一百零八们英雄人物呢?“细读原著,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点作重要探析。

(一)打破典型形象类型化格局,注意人物的个性化。(二)突破人物性格定型化,注意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三)注重人物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四)在人物的对比中突出人物各自的性格。掌握了这四种方法,我们便可了解施耐庵为什么能够给我们塑造出了如此丰富的人物形象了。

一、打破类型化格局,注意人物个性化。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鼻子,人物的性格也是如此,各以其独特的个性而形成活生生的作物形象。即使同一阶级、同一类别的人们当中,其性格特征也是如此。所以歌德曾经说:“描写个性是艺术的真正生命。“施耐庵正是用他那只生花妙笔描写出了人物个性,创造出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作物形象。他不仅写出了不同经历。不同身份的人的不同性格,还写出了基本性格相同的人物之间的细微差别,真正做到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真正把人物的性格描绘的淋漓尽致。

《水浒传》中所描写的一系列英雄形象中,李逵、鲁达、武松的形象最为光彩夺目。他们的出身、性格当属于同一种类型,都出身于下层劳动人民,地位低下。性格中都有反抗以强凌弱、除暴安良的成分,且也有粗鲁的一面。这是他们相同的地方,但仔细分析,三个的性格却是“同中有异”。

先说李逵,粗读《水浒传》,便认为他虽勇猛,爽直却粗俗不堪,进而细读,却发现他粗犷中带有豪放、率真、可爱的性格特点。这是鲁达、武松所没有的。例如在《黑讫风斗浪里白鮡》一回中,写李逵初见宋公明时的一番话:“哥哥,这黑汉子是谁?”“若真是个宋公明,我便下拜甚乌!……”

了了几句话,李逵的鲁莽、憨直及粗鲁中表现出来的率真、可爱的性格便可见一斑了。又如在刚上梁山时,他便说:“便造反,怕他怎地!晁盖哥哥便做了大宋皇帝,宋江哥哥便做了小宋皇帝,吴先生做个丞相,公孙道士做个国师,我们都做个将军,杀去东京,夺了乌位。”又如在后面的七十五回中他“扯诏骂钦差”等,他的粗鲁的话虽看出他的头脑简单,但更能看出他起义的坚定性和对黑暗统治的无比憎恨。

所以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意义也就在此:乍看粗鲁,细嚼却发现粗鲁的可爱、粗鲁的英猛,进而使人感到正是他的鲁莽、率直才更是光彩照人。

但同是“粗鲁”,鲁达却另有其特点。比之李逵,鲁达的“粗鲁”却是性急,并有“粗中有细”的特点,这一点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回中,便能很好的体现。虽然他和金氏父女素不相识,但由于同情他们的遭遇,便义愤填膺,三拳打死了恶霸郑屠,虽然实践了自己“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这一人生信条。但是却没有考虑到事发后的严重后果:由于犯罪而无处容身,只好出家当和尚。由此,鲁达的粗鲁、爽直便可了解了。但细想鲁达在打死郑屠前,而是先设计将其激怒,又如鲁智深明知镇关西己没有气息,逃走时却故意回头指着郑屠说:“你诈死,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而去。可见他机智过人,更可看出其粗中有细的性格特征。这是李逵所不及的。假使我们设想如若李逵碰到这件事,他会怎样?我想他定会操起大斧,一路寻找郑屠而去,任凭何人也劝他不住。所以,二个个性的不同也就在此,同时粗鲁又与前两人有所不同。这一点我们可从《武松斗杀西门庆》这一回中体会出来。

当他得知哥哥是被西门庆同潘金莲所害,并没有直接找凶手报仇。而是先到县衙告状,告状不准,便请来了四家邻舍作证见诏问潘金莲,诏认后杀之。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武松在杀“奸妇淫妇”时,“妙在从容次第,有条有理”,并“动容周施中礼”,这是李逵所做不到的。所以,金对叹曾支:“《水浒传》只是写人粗鲁处,便是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鲁是性急,史进粗鲁是少年任气,李逵粗鲁是蛮横,开松粗鲁是豪杰不受拘勒,阮小七粗鲁是悲愤无处说,焦梃粗鲁是气质不好。”而李贽也这样评价《水浒传》刻画人物性格的成就:“描画鲁智深,千古若活,真是传神写照妙手。且《水浒传》文字绝妙千古,全在同而不同处有辨。如鲁智深、李逵、武、阮小七、石秀、呼延灼、刘唐等人都是急性的,渠形容刻画来各有派头,各有光景,各有家数,各有身份,一毫不差,半些不混,读去自有分辨,不必见其姓名,一睹事实,就在某人某人也。读者亦以为然乎?读者即不以为然,李卓老自以为然,不易也。”

所以,鲁智深、李逵、武松都是急性之人,他们的性格有相同之处,但彼此又有独特的个性,“各有派头,各有光景,各有家数,各有身份。”他们的独特个性都是通过人物各自的行动具体而生动的体现出来 。“读者只要一睹事实,就知某人某人也。”

由此可见,施耐庵的笔下可谓不精妙,对同一种类型的人物,他按照他们各自独特的行动方式去完成自己独特的性格,使同一类型人物的性格具有”同而不同”的特征.

二、突破人物性格定型化,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生活是复杂 ,这就决定了生活中的人物性格也具有复杂性。所以文学中写人,只有写出象生活中的真人一样具有丰富、复杂的思想性格,才能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人有七情六欲,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又有千差万别的不同表现形式,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美好的事物只有一个,但它表现出来的现象,却繁复纷歧到无边无际。”人物思想性格的表现更是如此。《水浒传》在塑造人物性格时便突出了这一点。

在《水浒传》这部著作中,作者突破了人物性格的定型化,人物性格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使人物性格具有复杂性。这一特点比之《三国演义》人物的定型化是一个突破《水浒传》的主要人物大都有一个性格发展的过程,其中以宋江、武松、林冲等最为突出。

对于宋江这一人物,历史上众说纷纭,有的论者称“宋江一片假”,为“假盗学,真强盗。”

又有论者称其为“勇悍狂狭”,是“忠义”的楷模,真可谓莫衷一是。清朝金圣曾经指出宋江这一人物的性格就是作者所着意刻画的复杂性格。第三十五回总评说:“一部书写一百零七人最易,写宋江最难……盖此书写一百七人处,皆直笔也,好即真好,劣即真劣.即写宋江刚不然,骤读之全好,再读之好劣相半,又读之而好不胜劣,又卒读之而全劣无好矣>”金圣吧认为作者施耐庵表面上把宋江写成忠义君子,并无微词,而实际上寓褒贬于笔墨之外,通过不动声色的描写显示其伪善的本质.这种认识虽然表现出金圣叹的政治偏见,但也说明他认为宋江性格具有多面性。

因为,我们不妨对宋江的性格作一下探讨。

笔者认为宋江的性格存在着严重的两重性。一方面他反对强暴,反对贪官污吏,同情人民疾苦,且结识英雄好汉,被人称为“及时雨”,这一切使他倾向于革命,具有反抗精神。所以他的第一件革命行动便是“含着条性名”,把劫走生辰冈的晁盖放走,并且为维捩和梁山的关系而杀了阎婆惜。上梁山以后,他充分发挥了他的领导才能,把梁山好汉紧紧的团结在自己周围,他整饬山寨、训练队伍,带领义军攻城略地,使梁山事业大为兴旺,这一时期,他的思想中的革命性一面占了主导地位。但另一方面,由于他自幼“曾攻经史”,受过系统的封建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忠孝节义等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又由于地位的变化、环境的影响,这就使他在革命过程中存有妥协性和动摇性。在他看来,政治的黑暗是奸臣蒙蔽圣君的缘故,所以他一面援救晁盖等人,一面却信为晁盖他们劫走了生辰冈,专与朝廷作对,是“犯了大罪”,是“灭九族的勾当”“于法度上却饶不得”,由此,一个珍有强烈忠君思想的人物形象便跃然于读者面前了。

笔者认为宋江是“忠”是忠于大宋皇帝,是“愚忠”。他认为皇帝皇帝是好皇帝,而看不到奸臣的蒙蔽、专权、欺害人民正是徽宗皇帝纵容的结果,看不到“乱由上起”。正因为他有遇愚忠思想,所以他为梁山起义制定了一条投降主义的路线便不难理解了。当太尉陈宋善携十瓶御酒和赦罪诏安丹诏到梁山招安时,宋江大喜,对众人道:“我们受了招安,得为国家臣子,不枉吃了许多魔难!今日方成正果!”当吴用建议:“等这厮引大军来到,教他着些毒手,杀得他人马倒地,梦里也怕,那时方受招安,才有些气度,”宋江回答道:“你们若如此说时,须坏了‘忠义’二字。”当林冲、关胜对招安提出疑问时,宋江斥责说:“你们都休要疑心,且只顾安排接诏。”所以笔者认为这一时期,宋江的妥协,投降思想占主要地位。他多次把自己领导的起义事业说成是“造恶甚多”,“误犯大罪”,“逆天大罪”等等,可见,封建的忠君思想在他的思想中占据多大地位。

李贽在《忠义水浒传序》中也曾评价他说“身居水泊之中,心在朝廷之上,一意招安,专图报国。”所以他在两赢童贯、三败高俅之后,认为时机已到,率领全伙招安,彻底葬送了梁山革命事业。

总之,梁山的全伙招安及招安后的悲惨结局都与起义领导人宋江的妥协,抽降思想分不开的。

在《水浒传》中,武松这一人物的性格前后也是发展变化的,也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之一。

武松景阳岗打虎之后,便当上了阳谷县的都头,一心想为统治阶级效劳,直至哥哥被害,告状不准,杀死凶手潘金莲和西庆后却又到官府自首.这一方面说明他的刚强、正直、不愿连累他人,同时也表示他对官府仍抱有幻想醉打蒋门神一回,虽有抱打不平的一面,但主要是为了报施恩的知遇之恩。被张都监收为心腹后,为小恩小惠所感,以至吃了大亏,差点把命都送了。血的教训,使他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真面目逐渐加深了认识,反抗也随之愈加激烈。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后,他走上了起义的道路,并且在日后长期的斗争中,他的革命意识逐渐坚定,成为坚决反对招安的英雄之一。所以说武松的性格是前后发展的,而又具有复杂性。

金圣叹曾说他兼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他的这些复杂的因素又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在他身上统一成一个丰富的整体,使他成为所谓“天人”。

此外,象林冲、杨志等英雄人物的性格也是不断发展的,他们的性格都具有复杂性的一面。

三、注重人物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事物本质的重要手段。好的细节描写往往能以小见大,把人物刻划的淋漓尽致。通过细节来刻画人物性格,在中国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也是一大发展。《水浒传》在描写人物时便很好的注意到了这一点。

如在《景阳岗武松打虎》这一回中,有这样一段:“那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那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见掀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的那山风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坚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从半空劈将下来…………那大虫翻身又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这里的细节描写不可谓不精彩之至。老虎的一按、一扑、一掀、一剪、一兜,武松的一惊、一闪、一躲等细节,写的具体生动,这些细节不仅渲染了一种恶斗的气氛,为武松赤手空拳打虎作了衬托,表现了武松的机智、勇敢、神力和英武。

又如在《林教头棒打洪教头》一回中,洪教头唱一声:“来,来,来!”便使棒盖将入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林冲看他脚步已经乱了,便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挑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廉儿骨上,撇了棒,仆地倒了。“施耐庵在写林冲时,并没有写他使出了如何如何的招数,而只细描了一个动作即把棒从地下一挑,只这“一挑”,便把洪教头打得“仆地倒了”,让我们体会出了林冲武艺的高强。

此外,像周通逃命时,慌忙中跳在马背上却不曾解开缰绳的细节和武松痛打蒋门神,虔婆醉打唐牛儿、郓哥帮武大郎捉奸等情节中的细节,都突出了人物的个性,增强了作品的生活气息。

四、在人物的对比中,突出他们各自的性格。

对比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施耐庵在描写人物方面,便使用了多种写作技法,特别是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性格。如在菊花会上乐和唱宋江作的《满江红》,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时,便引起了武松、李逵、鲁智深的反对,他们三个人反对招安的话便对比衬托出了各自的性格特征。

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弟兄们的心!”

黑旋风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基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做粉碎。

鲁智深便道貌岸然:“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佞,蒙蔽圣上,就比俺的直裰染作完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吧!”

说的是一件事,对比他们的语言便反映了各自的性格特征:武松直爽诚恳,李逵莽撞粗鲁,鲁智深不失其粗中有细,道理深刻,语带凄凉。真正是:“各有性情、各有口声。”至此,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便显示于眼前了。

又如同是打虎,对比武松和李逵的不同打法便可看出二人的性格。

先看武松打虎,对比武松和李逵的不同打法便可看出二人的性格。

先看武松打虎,当吊睛白额大虫一次次向武松扑去时,先是“一闪”,“一躲”,又“一闪”,“一跳”,武松这连连“退却”是要消耗对方的体力,寻找战机、为打虎积聚力量,待到大虫气力己尽,武松便用尽平生气力,浑身解数,一举致大虫于死去。

再看李逵打虎,当李逵看到老娘被虎吃掉,“心头火起”,先搠死一只小虎,又追到洞搠死第二只小虎,待到母虎归来,又一刀刺中它的粪门,“和那刀把也一直入肚里去了‘,碰上回洞公虎,又”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颌下“。就这样,一口气杀死了四只老虎,不讲策略,不讲防卫,一腔怒火,一股蛮劲。正是金圣叹在《水浒》第四十二回夹评中所指出的那样:”武松文中,一扑一掀一剪都躲过,是写大智过人,让一步法,今写李逵不然,虎更耐不得,李逵更耐不得,劈面相遭,大家便出全力死搏,更无一毫计算,纯乎不是武松,妙绝。“金圣叹看出了他们两个打虎的同中有异,正是由于两个人的不同性格使然,武松是勇中有细,”大智过人“,李逵则纯是勇,“纯是大胆”。

当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作品在成功塑造林冲、鲁达、武松、李逵、宋江等英雄形象的同时,塑造人物方面也等英雄形象的同时,塑造人物方面也动全局,而不是以人物人性的发展带动全局,所以其中有些内容章节还流于空洞化,公式化,面目模糊。例如第四十四回,杨林、邓飞、盂康、裴宣、杨雄、石秀六人分别登场,除了拼命三郎石秀为了杨雄而呕心沥血,显得机智勇敢外,其它各人只是轻轻带过,形象并不突出。

总之,《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施耐庵正是用他那支生花妙笔,打破传统技法,突出人物个性、及人物性格复杂性,并注意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使《水浒传》中出现的人物大都个性鲜明,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2205.html

更多阅读

读书笔记—《水浒传》之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阅读时间:2012年11月24日阅读地点:家里阅读书目:《水浒传》之张都监血溅鸳鸯楼阅读感言: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张都监血溅鸳鸯楼,读了这个故事后,我知道了:武松因为“投错了宿”,让自己进了囚室,张都

为什么《水浒传》中的顾大嫂很有人情味 新水浒传顾大嫂图片

《水浒传》百单八好汉中,男人多,女人少,仅有的三名女人成为焦点人物,扈三娘是三打祝家庄之后,李逵斧头杀死了她的爹爹,导致无家可归,在宋江的促成下,第一美人扈三娘与丑男矮脚虎结成夫妻,扈三娘武艺很是高超,由于被活捉上梁山的,个性很不明显。

声明:《转载 浅谈《水浒传》人物形象的塑造 浅谈个人形象的塑造》为网友半岛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