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了五年级的一节音乐课,内容是五年级上册《西部风情》的歌曲《拉萨谣》。当我兴致勃勃的给孩子们介绍西藏的民俗风情时,却发现孩子们的表现并不理想,他们多数没有听我讲,而是在下面相互讲话,课堂显得乱糟糟的。我有些懊恼,第一堂课就这样,以后我还怎么上课呀?我决定整顿一下课堂纪律。为了不破坏课堂的氛围,我没有直接制止他们讲话,而是把其中讲得最厉害的一个孩子叫了起来:“这位同学,能把你刚才说的话让大家分享一下吗?”我以为孩子会羞愧的低下头。谁知他并不害怕,而是得意洋洋的大声说:“我爱西藏,我爱拉萨,我爱布达拉宫!”还故意把声调拖得又高又长,逗得全班哄堂大笑。
说得多好呀!我突然醒悟:原来孩子们刚才是在互相交流呢。为什么要我一个人来介绍西藏呢?孩子们不是都可以说吗?我突然改变了策略,提高声调说:“嗯!这位同学说的真好。其他同学能说一说自己眼中的西藏,自己眼中的拉萨吗?”班上立刻活跃了起来,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手,绘声绘色的讲述自己了解的西藏。这时我才知道,其实我之前的介绍根本没有什么意义,孩子们知道的东西甚至比我还多。
看到这种情景,我大胆的采用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结合这一单元的教学要求,我把下一节课将要进行的活动提前抛了出来:“孩子们,你们真能干,把西藏、拉萨描绘得非常美丽。现在老师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就是希望你们把美丽的西藏唱出来。能满足老师这个愿望吗?”“能!”孩子们热情高涨,然后就开始七嘴八舌的唱了起来。
不到五秒钟,班上就安静了下来——这是我预料之中的:孩子们以前很少即兴创编,创编的能力有限,自然唱不了几句。我顺势说:“同学们,是不是还没编好啊?这样吧,这个活动,我们留到课后去完成,同学们下去好好准备,下一节课,我们举行一个“西藏音乐会”大家就可以把自己创编的歌曲唱给给全班同学听了,好不好?”“好!”“那么这一节课,我们先来欣赏一首由两位著名音乐家创作的歌唱西藏拉萨的歌曲《拉萨谣》,学学他们是怎样歌唱西藏、歌唱拉萨的。”我把教学转到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接下来的学习,孩子们都特别认真,他们在为课后创编歌曲而努力学习呢。
这一节课,使我感悟到:孩子们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给他们一个发挥潜能的广阔天地,他们就一定可以做得很好——有一个舞台,就会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