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南北朝 何逊 《赠诸游旧》 何逊而今渐老

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

[译文] 年轻的时候常常不知道时光的宝贵,等到老了才懂得珍惜光阴。

[出典] 南北朝 何逊 《赠诸游旧》

注:

1、 《赠诸游旧》 何逊

弱操不能植, 薄伎竞无依。

浅智终已矣, 令名安可希。

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南北朝 何逊 《赠诸游旧》 何逊而今渐老
扰扰从役倦, 屑屑身事微。

少壮轻年月, 迟暮惜光辉。

一涂今未是, 万绪昨如非。

新知虽已乐, 旧爱尽暌违。

望乡空引领, 极目泪沾衣。

旅客长憔悴, 春物自芳菲。

岸花临水发, 江燕绕樯飞。

无由下征帆, 独与暮潮归。

2、注释:

弱操:品性弱。

令名:美名。

希:求得。

迟暮:年老。

涂:通“途”,为官。

暌违:远隔。



3、译文:

懦弱不堪扶植,缺少技能无所依傍。既然才疏智浅,又怎能希求美名远扬?纷纷扰扰的宦游生活已让人厌倦,纠缠不清的都是琐屑之事。年轻时轻抛岁月,到老来才珍惜光阴。仕途至今没有走通,千头万绪也今是昨非。新朋虽然带来快乐,旧爱却已远隔久违。只能空自举目望乡,不觉热泪沾衣。旅途上的人永远憔悴,春天万物自然芳菲。岸边的花临水而开,江上燕饶着船桅飞。何不登上征帆顺流而下,独与晚潮返回故乡。

4、何逊(?-517?)字仲言,今山东郯城人。其诗风宛转清新,有谢眺风致。有《何记室集》。评述:其文当时与刘孝绰齐名,时人谓之“何刘”。其诗与阴铿颇相似,后人谓之“阴何”。今存诗110余首,多为赠答及纪行之作,写景抒情极为精妙,格调清新婉转,颇有谢朓风致,为南朝山水诗派代表人物之一。以《临行与故游夜别》、《赠诸游旧》、《相送》较著名。诗中“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岸花临水发,江燕绕樯飞”、“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等,向称名句。其新体诗工于炼字,音韵和谐,已初具唐律规模。杜甫甚重其诗,曾化用他的一些佳句,并说“颇学阴何苦用心”。清沈德潜称其“情辞宛转,浅语俱深”(《古诗源》)。另存《穷鸟赋》等文4篇。原有集7卷,已佚。明人辑有《何记室集》传世。



5、关于此诗作年,吴汝纶说:“此当是除服为庐陵王记室随府江州时所作也。”(《古诗钞》卷五)似不确。按《梁书·武帝纪》载,公元517年(天监十六年)旧历六月戊申,以庐陵王萧续为江州刺史。而诗云“春物自芳菲”,当是春天,自非炎夏六月也。据《梁书》、《南史》何逊传,逊在建安王萧伟幕府掌记室事,公元510年(天监九年)旧历六月,萧伟出为江州刺史,逊从镇江州,犹掌书记。后被举荐给梁武帝萧衍,与吴均俱得宠幸。后稍失意,武帝遂云:“吴均不均,何逊不逊。未若吾有朱异,信则异矣!”从此便疏远了他。后逊迁安西将军、安成王萧秀参军事,兼尚书水部郎。不久即因母亲去世而离职归家服丧。而安成王萧秀进安西将军有两次:一在公元508年(天监七年)秋八月,一在公元514年(天监十三年)春正月。据诗意推测,疑当为公元514年春,萧秀复出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郢司霍三州诸军事、安西将军、郢州刺史之时。何逊因被梁武帝疏远,故情绪低落,转而思归。

这首诗可分两大部分。前十句为第一部分,感叹自己才疏智浅,游宦无成。何逊虽年少成名,但遭梁武帝疏远,对他来说,不能不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慨叹自己天生孱弱,不堪造就,缺乏一技之长,不能被人重用。既然才疏智浅,就不能希求美名远扬。自己干的都是一些琐碎细事,终日碌碌无为,纷纷扰扰的游宦生活已使他感到厌倦。年少无知,轻掷岁月倒也罢了,而今老大,始感光阴之宝贵,亦悟仕途之误人。“一涂今未是,万绪昨如非”,这是作者历经仕途坎坷后的经验之谈。“一涂”,同“一途”,即指仕途。谢朓《酬王晋安德元》诗云:“怅望一途阻,参差百虑依。”亦同此意,但态度没有如此决绝。误落尘网中,一去几十年。正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说的那样:“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于是作者想到了归隐。

后十句为第二部分,抒发了作者的思乡念旧之情。“新知虽已乐”是虚,是官场中的客套话。而“旧爱尽暌违”是实,是作者的心里话。这里的“旧爱”,主要指的是家乡的老朋友。扰扰游宦子,尽别故乡人。正如潘岳在《闲居赋序》中说的:“太夫人在堂,有羸老之疾,尚何能违膝下色养,而屑屑从斗筲之役乎?”于是,他引领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不禁泪洒衣襟了。但官身不自由,思归不能归,所以说“望乡空引领”。一个“空”字,多少惆怅,多少伤感!长期的游宦生活与折磨人的思乡之苦,使作者形容憔悴,这与争芳斗妍的春草春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春物自芳菲”,有着两层含意:一是大好春光自是大自然的赐予,与作者是不相干的;一是心情恶劣的作者,无心欣赏这大好春色,一任春花春草自芳菲。一个“自”字,就把孤独苦闷的“旅客”——作者自己,与花香鸟语的大好春天对立起来。这使读者们想起了大诗人杜甫《蜀相》中的两句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自”字、“空”字的用法,说不定是受了何逊诗的启发。但大自然终是有情的。两岸鲜花有意,临水盛开,以悦人情致;江上春燕恋人,绕船飞翔,似惹人乡思。这即目所见,更加触动了作者的乡愁。于是他幻想乘船顺流而下,独与暮潮东归。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无由”,真是无可奈何!何逊赴任郢州(今湖北武昌)在西,而他的故乡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及其久居的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在东,随长江落潮正可归去,故云“独与暮潮归”。作者《渡连圻二首》其二云:“暮潮还入浦,夕鸟飞向家。触目皆乡思,何时见狭邪?”难怪诗人面对暮潮是那么一往情深了。但“潮归人不归”(刘长卿《和州送人归复郢》),滚滚东去的暮潮只好把诗人的乡思带回去了。结尾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读者读罢诗,仿佛也体味到了诗人那刻骨的乡愁和凄苦的心情。

何逊这首诗,整个调子是低沉凄苦的。而独独“岸花临水发,江燕绕樯飞”两句,写得色彩斑斓,生机盎然,似与整首诗的情调不很合谐。所以张玉谷认为这二句是写“想象归乡一路水程之景”(《古诗赏析》)。这流传千古的名句,更牵动了后世许多诗人的心。南朝陈张正见特写了一首《赋得岸花临水发》的诗:“奇树满春洲,落蕊映江浮。影间莲花石,光涵濯锦流。漾色随桃水,飘香入桂舟。别有仙潭菊,含芳独向秋。”那情调和何逊的这首诗自是大不相同了。杜甫《发潭州》诗亦云:“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宋代范温极力称赞这两句诗“亦极绮丽,其摹写景物,意自亲切,所以妙绝古今。”(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话》引《诗眼》)可是他不知道诗圣杜甫正是从何逊那里“偷”来的。这大概就是黄庭坚所说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吧。殊不知何逊的这两句诗原本就是闪闪发光的金子。



6、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在这个充满朝气的时节,在同学们的期盼下,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为什么而读书”主题教育启动仪式暨第三届班级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值此庄严而神圣的时刻,我们明确了思想,统一了认识,在新的征程中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在此,我向全院发出倡议:坚定信念,执着追求,为中华崛起、建设幸福中国而努力读书。

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当历史与社会责任压在我们年轻一代身上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一定要走进知识的海洋,打开书海,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必须充分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的学习受到国家的热切期盼,学校的殷殷关怀,我们应该把握难得的机会,把每一分每一秒都充分利用起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投身于建设幸福中国的事业中,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日莘莘学子,明日国家栋梁。历史赋予我们重大而神圣的使命,那就让我们用青春的智慧和满腔的热血,铸就更加幸福而美好的人生!让我们胸怀大志,敢于拼搏,为成就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吧;让我们坚定信念,执着追求,为振兴中华、建设幸福中国而努力读书!



7、我们的轻年被各种的情感包围,不管甜蜜,酸苦,是否此时此刻的我们已经觉得这就是生活?或许,我们以为的生活中少了我们自己。是啊,我曾经多么愚蠢的不知道自己才是维系这些情感的纽扣。我们似乎活在一个其他人结构的世界,偏偏这个世界中我们忘记了自己的位置,不知道我们的重要性。我们知道叫其他人该怎么却在面对自己的事的时候却把它们弄得一团糟。我们告诉别人应该睡觉了,熬夜不好的时候却还在刷着微博直到双眼自然闭上,我们告诉别人三餐要正常,却因为自己习惯性的赖床把早餐和午餐相加,我们已经慢慢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却不想过要去把那些该死的坏习惯改变。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趁我们还可以说自己年轻,我们应该清楚,我们活着是不是为了怎么去开启什么命运之门,而不过是为了自己更好的进化,更好的完善自我。如是轻年,我们何不多在外边的世界走走,不为那些美景,不为那些华言丽语,仅仅因为在那条路上看见人间沧桑,让我们看见不一样的可能存在的自己。如是轻年,我们何不多翻翻那些文字跳跃的书籍,不为消遣,不为成绩,仅仅因为在那不死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窥视不一样的人生。我已经不记得那些走过的路,阅读过的文字,它们已经藏在内心,融在血液,静静流淌,直到那天死去。

轻年如我们,不知道怎样的文字足以致意,渐渐结文方知道自己的文字如此不堪向轻年致敬。或许,我们都还很轻,轻于未来,轻于情感,也轻于我们自己。放得如此轻的心,不知道跳动的时候是否在思索未来是谁在回顾轻年不曾后悔?致我们的轻年,让我们如此风华正茂,并肩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启属于年轻的天地,携手情投意合的人儿走向属于共同的幸福。也许年老,那些梦想不再,那个听你讲述轻年的人儿已不知何方,至少,我们曾经拥有。这就是我们的轻年,不悔,不恨,不离不弃。



8、记得有人说过成熟和童心的区别:童心是给理想插上翅膀,成熟是把翅膀折断。我大概离后者越来越近了,现实让自己越来越认清自己的位置。“生命严格如阶梯,一级有一级的印迹。”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现实不容许你有别的想法,只能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行。



9、中年是峰巅,是正午,我们深刻地看清了自己身上的裂缝。在这之前,另一半的生命对我们隐藏着。我们原以为自身是一条河,由源泉出发,向前流淌,终极是大海,一个抽象的归宿;现在我们明白这是沙漠上的一条河。丧失成为生活的主题,所谓流淌不过是无休无止的流失,弄不明白自己是展开呢还是收场?我们见到了生命的全景,它的阴阳两极。“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这之间,便是中年“天凉好个秋”的无奈。歌德说:“人到中年还试图实现青年时代的希望和心愿,那一定是在欺骗自己。”青年时代激越的人生观已是千疮百孔,该出修订本了。



10、年轻人是不盘点日子的,也无须盘点,日子对他们来说,简直多如牛毛。盘点日子,是老人的专利。

老人盘点,第一件事是:盘点昔日的辉煌、昨日的资本、往日的趣事。这是唯一的骄傲和炫耀,剩下的不是压力,便是沉重了。

男人盘点,是以角色转换为标志的:终于可以“教训”人了。无论过了多少年,仍以固有的定式,陈述着一成不变的“经验”。

女人开始盘点,是从做母亲那一刻开始的。面对襁褓里的婴儿,“噢──”地逗着,拖着长音,节奏舒缓,沉醉其中。不能让人相信:这是一年前那个少女么?

盘点中,老人往往会扯出叹息。一声长“唉”,袭来一缕凄凉,令心头一紧。惋叹,沧桑而凄婉,叫鼻子不禁有些发齉。

梁实秋老先生曾携妻逛街,伏在玩具柜台上,盯着满目玩具,突然嚎啕痛哭。梁夫人望着疑惑的售货员,感谓地解释道:先生太热爱生命了,他想起童年时代,也想到现在的年龄。

可以说,对生命的渴望,对生命的留恋,对生命的挽留,此时比任何时候都强烈,几乎达到近于屈膝乞求的程度。

这多少有点残酷,但,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何逊虽生于南朝梁期,却早悟出哲理,一句“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让岳飞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更直白,更具杀伤力。 壮志未酬,悲白发。

老人不愿见夕阳。它静默无语,像一枚橘红色的瞳仁,在注视中缓缓滑落,淹没在地平线下。这生命的最后抗争,太悲壮、太无奈,让人发哽,欲哭无泪!

这种尽于残酷的壮美,震撼了几千年。

无论是甜酸苦辣,还是悲欢离合,最终,老人盘点出感悟:生活真好。

于是,逢年过节,盘点子女何时到,心神四处奔波。气温骤降,盘点子女衣正单,电话握得发烫。

老人最娇惯子女。子女忙“忙”,是他们长在嘴上的口头禅,既是替子女作广告,也是自慰的解说词。

而在很多子女眼里,老人既心肠好,有时又惹人烦。

这是一对矛盾。

其实,等到子女到了盘点的时候,第一个意念掠过脑海的,仍是生命的倒计时。

唐朝李商隐曾在《乐游原》中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记得70年代中期有部电影,主人翁面对红彤彤的西天,抑扬顿挫地大声道:“虽已近黄昏,夕阳无限好!”前者说实,有惋叹之感;后者说得也是实,虽有信心,但生硬牵强了些。

比起来,唐朝的窦巩更客观,坦然面对:满眼儿孙身外事,闲梳白发对残阳。可谓超脱,飘逸,恬淡,心胸大过天。

有位作家,叫巴尔塔沙·葛拉西安,西班牙的。他有个形象比喻:60岁时你像只狗,70岁时你像猴子,80岁时,就什么都不是了。

野夫先生说得更撼心:人生的全部行为,不过是——进去,出来。

一位长师曾对我语:幼时,老盼当叔;当了叔后,又特别怕别人叫爷。这让我想起赵团欣先生的一句话:年轻,想成熟;老了,想年轻。

我知道,人不能重活,虽已四十,但很快就会老的。那时,我怎样去盘点?

将至生命尽头,暮然回首,夕阳依秀,我定然会盘点道:不虚此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3396.html

更多阅读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储光羲《江南曲》其三 江南曲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译文] 落花像是明白我的心意,追随我们的小舟飘飘荡荡。[出典] 储光羲 《江南曲》其三注:1、 《江南曲》储光羲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2、注释:江南曲:乐府旧题。郭茂倩《乐府诗集》把它和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王维《过香积寺》 过香积寺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译文] 泉水流过高山响声软绵无力,黄昏的余晖照在幽深的松林里显得冷峻。[出典] 王维 《过香积寺》注:1、《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

声明:《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南北朝 何逊 《赠诸游旧》 何逊而今渐老》为网友一瞬间的火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