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 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
随着在学校课堂教学岗位时间的日益增多,教师往往不再有从教之初的豪情壮志与理想抱负。与之相反,“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成为职后一些教师自嘲或嘲他的话语,他们多了对教书育人的淡漠,多了对课堂教学的厌倦,多了对生活与职业现状的无奈,以及对自我专业能力与职业水平的淡然。而且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教师职业倦怠正逐渐从个人问题弥散成群体与制度问题。教师产生倦怠的原因很多,但是无论什么原因,都是要通过教师内心起作用。各种矛盾和冲突在教师内心不断撞击,让教师束手无策、无所适从,出现消极心理,最终产生了倦怠感。因此,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就需要透过表象分析各种因素在教师内心所形成的矛盾冲突。
第一章 中小学教师:谁偷走了你的激情?
第一节 现状:从两副对联谈起
最近经常会收到一些关于教师职业问题的、带有调侃性质的手机短信,其中有两副对联据说被中小学教师广泛传发,借此感叹自己的“境遇”,也聊以自嘲、解闷。书曰:
上联:听狗叫,看猪脸,课时加重,收入在减
下联:教畜生,哄笨蛋,生不逢时,诲人不倦
横批:人民教师
上联:囊中羞涩,无权无势,人生坎坷,心憔悴
下联:居无定所,难以成炊,衣带渐宽,终有悔
横批:教师倒霉
这两副对联的作者,其心态真可谓“木匠拿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听不惯学校领导作报告,看不惯领导的脸色,责怪课改扰乱自己的生活,怨叹收入偏低,眼前的学生都是那样的讨厌,继而仰天长啸自己生不逢时。这种心态背后透露出的是教师对本职工作的不满与懈怠,牢骚满腹。的确,当教师端坐在办公桌前,以一句“这点小事也来烦我”打发满含委屈求助的学生时;当教师在课前拿着一份“新三年,旧三年,拼拼凑凑又三年”的教案过了几眼便“胸有成竹”地走上讲台时;当教师将“也就那么回事”作为口头禅时,除非掩耳盗铃,否则我们不得不承认,此时的老师们已经或正在染上“职业倦怠症”。以下是一个有关职业倦怠症分析的教例(“case”一词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翻译,研究战争的称“战例”;研究医学的称“病例”;研究法律的称“案例”;研究教育的理所当然称为“教例”):
教例1
职业倦怠症:不愿工作的“心事”
“家长投诉教师体罚孩子、警察在审讯中无故打伤……”以往的舆论,总是过多地强调从教师、警察的个体人品上去评价这些人的做法。其实,职业角色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而产生的职业倦怠往往也是造成这类“恶性事件”的“罪魁”之一。据说,教师、警察、医护人员、保险代理、高科技研究者、新闻工作者等都是这类疾病的高危人群。
有关专家表示,因工作中身心透支严重,一种被称为职业倦怠症的慢性职业病正入侵都市上班族。“每个星期的头一天,都有很多不愿去上班的人,到我这里来聊聊。”星期一也是心理诊疗医生最忙碌的一天。每个星期一患者最多,其中大部分都是因厌恶工作而来的。因为在放松了两天后,又要投入紧张、繁重的工作中,很多人对上班产生了强烈的畏惧感,所以很多人都在这天来解决不愿工作的“心事”。
高女士说:“我是搞电脑的,知识更新很快,所以我白天忙完单位工作,晚上回家还要学一些新知识。由于长时间夜里工作,造成我的睡眠十分不好,结果患上了神经衰弱,经常是脑袋沉沉的,没有精力工作,经常犯困,还容易忘事,这样一来,在工作上总出错。而工作上的不顺心,再加上精神上的压力,我身心极度疲劳,有时我累得真想睡下去就不再醒来。”
28岁的金先生才工作4年,就感觉自己无法投入到以往为之沉醉的工作当中。他说:“两年前,刚到公司时,我有使不完的劲,还干出了不错的成绩,公司重用我,前途光明,每天早上我都是盼着上班。但不知为何最近我却对工作失去了兴趣,有一种说不出的厌倦。不光工作效率下降,有时还感到莫名的绝望,这是怎么了?”面对咨询者类似的苦恼,一位医生说,这类人群普遍表现为浑身疲乏无力、感觉总也休息不够、心情烦躁不安、肠胃憋闷不适,总是疑心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发生了什么病变,对自己从事的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厌恶感和倦怠感,时常有摆脱工作的念头在头脑中盘旋等。其实,这些人是患上了职业倦怠症。
据了解,患上职业倦怠症后,一些人会对自己长期从事的职业产生一种厌倦感,从而引起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问题,诸如身体疲劳、情绪低落、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人际关系淡漠、工作效率低下等。不是产生对工作万般厌恶或达到无法工作的严重程度,一般这类人是不会去找心理医生咨询的,因此来医院咨询或诊断的这部分患职业倦怠症的患者已经到了严重期。而事实上,潜在的职业倦怠症的轻、中度症状已经悄然在一些上班者中流行。
业内专家说:“职业倦怠症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职业人在工作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现代人产生职业倦怠的时间越来越短,有的甚至工作8个月就开始对工作厌倦。产生职业倦怠的人会出现失眠、焦虑、烦躁等生理上的反应、心理上的不适以及行为上的障碍,若不及时处理或找专业人士进行治疗将会给自己带来不可预料的伤害。
(摘自:《组织人事报》,第1437期)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现代人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当职业压力超出了个人所能承受的阈限时,职业的倦怠感就出现了。2004年北京国际心理学大会的资料显示,“职业倦怠”有其特殊的高发人群,主要包括助人工作者、工作投入者、高压力人群以及自我评价低者。教师群体是五大高发人群之一(其他四大人群有心理咨询师、新闻工作者、警察和医护人员)。作为服务性、助人性行业的教师,是经受压力最多的职业之一,因此,逐渐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美国学者罗纳得·李·霍夫曼在他的著作TiredAlltheTime:HowtoReclaimYourLostEnergy(1993)里这样写道:“美国人每年因一般性疲惫感求医的居然高达5亿人次。如果说,占就诊原因第一位的是流感和感冒,那么疲惫就占了第二位。到诊所来就医的病人,约有一半是由于一种难以确定的不适感——疲惫,疲惫感已经逐渐被认可为一种独立存在的疾病。”美国教育协会主席W.McGuire(1979)曾经指出:“一个重大的新的疾病正在折磨着教学职业”,“职业枯竭的感受正打击着无数具有爱心、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使他们逐渐放弃自己的专业工作,这个重大的疾病正在折磨着教学职业,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纠正,那么就会达到流行的程度”。
2005年全国各地进行了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结果让人担忧。8月,浙江浦江县对小学教师进行调查,87%的人感到“压力很大”;9月,河南郑州对中学老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许多教师易焦虑,遇事容易紧张,产生恐惧心理,常常担忧自己身体健康状况有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启动了“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
该调查参考国内外职业健康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分“工作压力”、“教师工作倦怠”、“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生理健康”与“教师工作满意度”五个方面对中国教师生存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1.近四成教师生存状况不佳
这项调查发现,有39.20%的被调查者面临压力、工作倦怠、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生存状况不佳等问题。主持这一调查的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李超平博士认为,被调查教师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对我国教育是一个潜在的障碍。
2.近半教师压力很大
有34.6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非常大,有47.6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比较大,两者加起来占到了被调查教师的82.2%。尽管绝大部分教师都感觉压力比较大,但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压力,很大一部分教师在遇到压力的时候,都是采用“逃避”、“回避问题”、“消极等待”等策略,进而使其生存状况进一步恶化,有关部门应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培训与支持。
3.10个教师3个倦怠工作
有86%的被调查教师出现轻微的工作倦怠;有58.50%的被调查教师出现了中度的工作倦怠;有29%的被调查教师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也就是每10个被调查教师基本上有3个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该调查报告认为,教育部门与学校很有必要马上采取措施来帮助教师治疗与预防工作倦怠,以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4.心理健康教师不足三成
有38.50%的被调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只有28.80%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好。李超平指出,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需要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教师,为保证我国目前推行的素质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在推行教育与教学改革的同时,必须高度关注教师的心理状况。
一系列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的中小学教师存在轻微以上职业倦怠的现象比较普遍,反之,每天都笑迎朝阳进学校、轻踏余晖回家去的教师则凤毛麟角。英国的《泰晤士报》(教育副刊,1997年)用带有调侃性的语句说:“你是否士气低落、精神压抑,感到自己为社会病症承担了不公正的指责?如果是,那你肯定是位教师。”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认为为人师的两大基本品质是“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孔子认为这两个标准并不是圣人标准,他说:“圣则吾不能,我学而不厌而诲人不倦也。”他的学生子贡对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厌,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公孙丑上》)若真正树立起“学而不厌”的终身学习理念,以及“诲人不倦”的仁者品质,那么必定会成为一代名师。两千多年过去了,同时具备上述两大品质的中国教师屈指可数。在如今的特殊国情下(尤其是处于抓转型期中国教育的特殊性),这两个基本品质在中小学教师身上同时缺失的现象日益严重,中国教师目前的职业倦怠值得关注。
第二节 解读:教师生存状况堪忧
应该坦承,任何职业都会有压力,尤其是在中国目前人力资源相对过剩的状况下,各行各业的激烈竞争所带来的压力比比皆是,社会环境中的压力源随处可见。而当前的中国教师,其生存状况令人担忧,有其职业的独特性。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中小学教师作为社会的特定群体,正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与挑战……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教育岗位的竞争,聘任制、量化管理等举措的实施,使教师在知识经验、教学能力及心理素质方面常常预支、透支。由于工作量大、琐碎事务繁多,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来完成,因而教师的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十分模糊,很多教师每天工作10—12个小时,有的教师连续几周不能好好休息。解读目前教师堪忧的生存状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教师生涯:“重复昨天的故事”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个叫西西弗斯的神,曾经是一位国王,由于在世作恶多端,死后被打入地狱。在地狱中,他被惩罚做一件重复的工作:每天把一块巨石卖力地推向山顶,然后回家休息。可是,在他休息时,石头又会自动地滚下来。于是西西弗斯又要把那块石头往山上推,如此重复循环,永无止境……
很多中小学教师都认为自己每天就是在演绎着人间版的西西弗斯式的生活,认为自己每天都是在重复着无聊的工作。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虽有教师研讨会、备课小组讨论会等平台可以共同策划教学活动,分享彼此教学工作的甘苦,但是毕竟机会不多。像叶澜老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中那种教师协作的浓烈氛围在我国毕竟是极少数、极个别,在绝大部分学校的大部分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单枪匹马投入其中,以自己个人的认知和观点来面对学生,以自己的视角和理解来解释教材、批改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在一个相对封闭、与外界缺乏信息对流的环境里(相对封闭的学校、课堂),教学显然是一项孤寂的工作。所以有人说教师是一种“无生涯的工作”(careerlesswork)。
也有人将教师比作一头被蒙上了眼睛,像拉磨的驴一样春去冬来年复一年地围着分数做重复、单调、无奈的机械运动。这个比喻挺有道理,“蒙上眼睛”体现了学校系统的相对封闭性,与外界之间的信息对流相对较少,教师自早晨踏进学校大门内起就好似进入了一个四面封闭的宅院。日常生活中,学校与家长和社区之间的互动几乎为零,宅院里的人不许出去,宅院外的人不许进来,教师们就像被蒙上了眼睛,“年年岁岁花相似”,缺少外来的“新鲜空气”和鲜活的养分。调查表明,蓝领工人工作倦怠程度高,而专业人员则较低,这就是工作倦怠经常与厌倦、单调、同一相联系的原因。
教师职业本来是一个具有很强创造性的职业。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旧书之所以需要百读不厌,就在于每读一回都会得到不同收获,每读一遍都有新的领悟、新的发现。为什么呢?按照心理学建构主义的观点,人内在的知识结构在与外界环境接触中都会不断重构,环境变了,人内在的知识结构也变了,用变化了的知识结构去体味原来的书本内容,则必然会有新的视角、收获。有些人一生读过数次《红楼梦》,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工作是育人的职业,面对的是每天都在变化发展的学生,而人是最独特、最具魅力的,尤其是中小学生,他们又是富于变化、最具有可塑性的。面对“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学生,有些教师因为主客观原因,往往采取“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抱着陈旧的教案,不断“重复昨天的故事”。除非教材改了,迫于无奈,才不得不重新备课,重新写教案。至于平时注意去不断更新知识、完善知识储备、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方法的老师,按比例而言显然不多。有些老师总是将自己没有及时更新知识结构的原因归咎于太忙,没有时间。我们觉得,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解释,是将责任外化的一种表现。为什么有些老师能做到教学和科研两头抓,提升自己,主动将自己塑造成为名师,而有些老师一辈子都是教书匠?为什么有些老师不仅教学科研成果优秀,而且通过努力获得了进一步深造(读研甚至读博)的机会,而有些老师则安于现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为什么有些老师成为学校领导赏识和重点培养的对象,而有些老师则处于默默无闻、被边缘化的境地,有被学校的“末位淘汰制”淘汰的危险呢?先秦时期老子强调,人们凡事首先要自我反省,“反求诸己”,一味的怨天尤人是消极的人生观。
学校的相对封闭性,教师知识结构更新速度无法与当前社会的急剧变迁相适应,致使有些教师的日常工作如一潭死水,只能偶尔泛起丝丝涟漪。如此使得有些教师陷入机械、重复、单调的工作生活中。这时就会出现所谓“低挑战型教师”,这类教师既不是对工作量不满,也不是对工作中的困难感到焦虑无助,而是对每天和每年面对单调、缺乏激情的工作感到无力,激不起工作热情,按照加涅的认知理论,这些工作在教师内心已经到达熟练程度,甚至有些工作已经到了自动化阶段,无需或很少需要调动大量神经来关注和解决问题,对教师的刺激不够,无法让其兴奋起来,总是按“下意识”和惯例处理教学情境,久而久之,教师就既不想变、也无能力变。于是,教师的懈怠情绪便出现了。
教例2
教师是个逼着你重复自己的职业
调查显示,48.84%的人认为教师最缺乏发展空间。
M今年30多岁,是一名中学教师,当着一个重点高中毕业班的班主任,同时还教了两个班的语文课。按说这应该是个令人羡慕的工作:论地位,教书育人,是份体面稳定的工作;论收入,她每月能拿到5000元左右,应该算比较殷实了;论强度,每周14个课时,其他时间除了备课改作业之外,还有不少空闲时间能自由支配。此外,每年雷打不动的寒暑两个大假,更不知让多少人羡慕得眼睛发红。
可她自己并不这么觉得。“上课讲的一些东西,尤其是阅读理解,那些选项连我自己都觉得可笑,还必须得给学生们讲,不然考试就丢分。”她苦笑着摇摇头,“其实讲了也用处不大。”
文科生最讲究的就是广泛阅读,一直以来,每隔一段时间,M就会给学生们列出个书单,上面都是她推荐给大家的好书。从接手这个班算起已经两年半了,对班上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这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能怪他们,他们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对付考试了。学生会在我的课堂上做数学题。”
至于她自己,M已经看到了一连串异常清晰的前人踩出的“脚印”:年轻教师、教学骨干、教研组长、年级主任、教务处主任……如果运气足够好的话,没准儿还能当上校长。
“对我来说只有年头是否熬到了,谈不上什么发展空间。”她说,做老师是一个不断往外“掏”的过程,可每次“掏”的都一样,重复的次数多了,就会越来越“熟练”。“这个职业不会逼着你想主动学什么新东西,就算是学了也没什么太大用。高考在那儿压着,哪个老师能搞‘自选动作’呀?总之,这是个重复自己的职业。”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6/4/12)
2.精神重负:“考试利益无小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有中小学教师将这句话转换为:考试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到学生考试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
其实,地球人都知道,中国目前相当多的教师都是年复一年围绕着“分数”、“成绩”打转,“上级”领导企盼用学生成绩来充实个人政绩,校长迫于压力和自己的前途,将指标“摊丁入户”,分摊给每位教师,并鼓励每个班级、每位教师展开竞争。通过建立一套奖惩机制加剧这种竞争,大多数地方的教师节表彰大会和职务晋升,通常都是以成绩论英雄,家长更是只认能提高孩子成绩的教师。多座“大山”的重压导致没有对学生坚持“以人为本”,也导致没有对教师坚持“以人为本”,使分数或成绩无可争议地成为绝大多数教师的工作中心,班主任做学生的所谓“思想工作”,通常也三句话不离“分数”,真可谓“一切以提高分数为中心,一切工作都要服从于、服务于提高分数这个大局”。
不可否认,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很大,但根据国外的研究成果,压力是阻力抑或动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如何去应对。据最近一项调查表明,在面对压力的情况下,只有16.8%被调查的中国教师会去“积极解决问题”,而绝大部分要么是“寻求社会支持”,要么是“消极逃避”、“回避问题”或者“消极等待”。
人的一生,尤其是在现代商业社会中,只要活着就有压力,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充满了压力源。为什么会有压力?对于个体而言,压力的根源是因为我们无法预测未知的人或事。由于外在环境出现变化造成我们对结局,甚至下一步会发生什么都不清楚,或者所承担的任务超出了我们预期所能承受的临界点,这时压力就会产生,我们的内心就会出现不舒适的感觉。举个例子:假如一位有经验的班主任带一个有45人的高三班级,校长给他下达的指标是本科上线人数是10人,这位班主任比照原来所带班级,觉得以这个班级学生的学识素质,上线的人数会在20人左右,这种心理预期会让教师感到很轻松,因为所承受的指标在自己的预期人数之内。但若校长对他下达的指标是35人,与这位班主任预期的人数多了15人,这时他会因为无法预期而又必须达到而感到焦虑、紧张。教师对某事越紧张,此事给他的压力就会越大,因为处于紧张状态的教师,会激活肌体内很多神经元,脑子处于兴奋状态,对此事也就越在意,越在意就会越有压力,如此则会形成恶性循环。但人毕竟是血肉之躯,神经的兴奋毕竟有一个局限,长此以往,教师就会呈现一些不良的身心症状,疲惫、呕吐、头晕,女性会出现诸如月经失调等问题,致使身体上、情感上或心理上出现耗竭状态。由此,“倦”的特征就会在教师身上显现无遗。
教例3
应试教育:夺命的机械游戏
在非常“实在”的应试教育制度下,不仅仅学生是受害者,老师也深受其害,应试教育对老师而言实际上是一种夺命的机械游戏。各级领导要看学校的成绩,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了,一好百好,即使你有“丑”,也是“一俊遮百丑”。于是,在此大环境下,老师就有了许多不得不做的夺命游戏。
题海战术,夺取教师的兴趣之命。在题海战术下,学生在题海里痛苦地游弋,老师必然在题海里筋疲力尽地笔耕,娱乐?兴趣?早已经气息奄奄了!
考试战术,夺取教师的创新之命。现在学校的考试名目繁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自不必说,如今又多了日益被人认可和制度化的“月考”,据说,有的地方还在大兴“周考”制度。另外,还有单元考、小节考、尖子考等等。在考试战术里,老师出题、看题、批题、讲题,头昏脑涨,哪里还研究什么创新教法!在考试面前老师没有精力创新。
重点战术,夺取老师的全面发展的生命。现在有重点学校,重点班级,重点学生,这些是教师将来“临门一脚”得高分的基础。然而,教师的成长主要是在教育后进生中成长的,没有在后进生的教育中有所创造的教师必然是不能全面发展的教师。
时间战术,掠夺教师的健康之命。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教师被逼迫着在时间上大打疲劳战,双休日没有了,假期变“瘦”了,教师用身体和时间打仗,教师的身心健康每况愈下,倦怠情绪与日俱增。在应试教育面前,在夺命的机械游戏中,教师无可奈何,欲哭无泪。
(摘自:一位教师的博客日志)
3.绩效评价:“想说爱你不容易”
一切以升学为中心的办学指导理念,以及教师工作具有重复性的特质,必然导致对教师工作评价的陈旧单一,即在升学率上的成王败寇逻辑。
众所周知,1977年5月,邓小平迫于当时教育科技全面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严峻现实,发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讲话,提出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要注意普及,又要注意提高。因此,应该“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要通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以此希望中国教育“五年小见成效,十年中见成效,十五年二十年大见成效”。这种发展教育的思路在当时严峻的国际国内现实情境中是完全正确合理的,但是由此也埋下了“重点类”学校的历史包袱。新世纪的中国教育进入了普及化,重点学校也就遭到了社会舆论的普遍诟病,这些重点学校成了社会整体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的代表。普通学校与重点学校不可回避的巨大教育资源差距的现实,加上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背景,以及强调“人情关系”的不清明社会经济政治氛围下,惟一能够保证教育公平、保证农村与城市子女的公平竞争、保证贫困家庭子女与富裕家庭子女的公平竞争、保证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学生的公平竞争的选拔机制和手段的,只有通过考试。
于是,无论素质教育口号如何响亮,新课程理念如何先进,教育改革的舆论造势如何热烈,终究无法阻挡学校、教师,乃至家长对应试教育、对升学率的狂热追求。“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掀起的素质教育运动,还是90年代末的新课程改革运动(称为“运动”乃是因为这些教育改革都不是通过自下而上的草根式变革,乃是借助行政力量而掀起的全国性改革,具备了建国后历次运动的所有形式上的特征,差别仅在于内容上的不同),一落到基层学校里,就出现“两张皮”现象,所谓“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就是基层学校管理层内心的真实写照。通过走访基层学校,我们发现,“三张课程表”的现象确实存在:一张是专用于应付上级领导部门的各类评估、检查和验收的,这张课程表从课程的编排形式、内在逻辑关系,到课程的内容设置,都切合最新的课程理念,最契合前沿课程理论的要求,但距离学校真正实施的课程计划相差最远。其功效是顺利通过上级部门对学校的各类评估检查,以使学校获得各种政治、经济利益;一张是专用于各类交流和汇报的,功效是为学校挣得名声;第三张才是学校真正实施的课程表,其核心思想就是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
在升学指挥棒的强力导向下,学生根据成绩所排成的前后队伍顺序,就是教师座次的安排顺序,无怪乎许多教师感慨:每次年级测试,表面上是在检测学生,实际上也在对教师在校座次的又一次“洗牌”。将这种单一的、“异化”的、陈旧的绩效评价指标用于评价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已经接受了较新的教育理念的年轻教师,无疑会导致他们内心强烈的心理落差。这种心理落差是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
教例4
新手教师的困惑
刚走上讲台时,我打定主意,要推陈出新,给学生一个惊喜。于是我制定了许多措施:如在教学中穿插游戏,用启发式教学,多让学生动脑筋,课外不布置太多作业……一时间,许多学生喊着爱上我的课,我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一天,一位老师告诉我:“校长对你有意见。”我茫然了。他说:“你刚来,不知道学校的规矩。千万不能玩新的……”我当时想,反正学生拥护,怕什么。
一个月后,学校进行了月考,我教的科目全镇倒数第三。面对结果,我心里很沮丧:我没偷懒,怎么会考得这么差?这时,一位中学教师告诉我:“别人下课拖堂,逼着学生背书,假期布置作业又多,学生做不完就要罚。而你用什么启发式教学,讲课外的,这怎么能跟人家比?小伙子,不要搞创新。我刚毕业时,和你一样,可到头来,……哎!”
我还要不要走我的路,继续改革下去呢?难道我也应该像其他老师那样:没上课就将学生早早赶进教室;下课了继续讲,直到下一节上课;上课提问题,谁答不上来,就罚站一节课;放假给他们布置一大堆作业……我感到非常苦闷。
这位刚刚入职的青年教师的苦闷,想来是很多有志于教育事业的青年大学生步入教师工作岗位初期时普遍会经历的心灵自我拷问。原本怀着对教育的“乌托邦”式的理想,希望把自己火焰般的热情奉献给中学教育事业,但是在严酷的现实绩效评价体系里,学校领导的批评、冷眼,家长的愤怒(把学生的成绩教差了),使得他们开始不敢“玩什么新花样”,过了三五年,青年教师往往会出现“未老先衰”的情况:不但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上下课,没了棱角,没了锐气,甚至连入职前那种存有变革的心态也被“磨”没了。这就是目前中小学绩效评价的“威力”!
第三节 警惕:职业倦怠正在袭来
“我一向不服输,过去工作再苦再累我都能忍受,可近来不知何故我开始变得脆弱、多虑,常常是事情还没开始做,便事先设想出多种后果,老是担心教不好课程,担心教学质量上不去,担心最后考不过人家……总之,考不完的试,做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整日惶恐不安、心绪不宁,几乎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一位中学老师的这段话道出了很多同行的心声,反映出当前在课程教学任务繁重,分数升学压力过大,日常工作超负荷的现状下,很多中小学教师真实的生存状态。据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调查,近五成受检测的教师认为是由于“工作太累”,其中37%的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
学界曾经提出了教师心理健康的六个指标:
1.正确的角色认知。能恰当地认识自己,并愉快地接受教师角色。
2.健康的教育心理环境。在教育中教师的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反应适度,情绪自控,积极进取。
3.教育的独创性。不人云亦云,能创造性地工作。
4.抗教育焦虑程度高。能忍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
5.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能正确处理学生、家长、同事与领导的关系。
6.能适应与改造教育环境。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不断适应改革与发展的教育环境。
从大量的调查数据来看,教师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忧郁化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高,具体表现为一些教师有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与人交往不自在、容易猜疑等,也有一些教师走进教师岗位两三年后,情感耗尽,职前的那种奉献教育、爱护学生、勤做园丁的理想会破灭,养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倦怠心理。教师职前爱学生、爱教育的理想一旦破灭,经常会陷入既不爱教师岗位,又鉴于教师的稳定性和工作的难找而没有勇气离开岗位的矛盾境地,此时的教师最容易产生倦怠。目前有大量青年教师即受困于这个矛盾,出现“第一年干,第二年看,第三年不捣蛋”的“老油条”现象。还有一些中老年教师,眼看自己再过几年就退休了,再如何努力勤勉也是白搭,还不如省省心,以提前退休的心态占着岗位,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加上目前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口号上强调以人为本,既以学生为本,也以教师为本,但实践层面归根结底是以分数为本,以升学为本,于是原本一味追求分数也就罢了,现在还来了新课程改革,但评价指挥棒不改,于是造成了“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教育。这种状况很容易造成教师人格的分裂,尤其是那些有想法、有抱负的教师们。一位来华东师大进修的中学生物教师说:他曾经向校长申请,让他带全班学生到校外进行树叶标本采集和实地辨认,结果遭到校长的严词拒绝,这位中学教师搬出了新课改的理念进行反驳,校长竟脱口而出:“素质教育是假的,分数才是硬道理!”这位教师说自此以后他感到上课经常提不起兴趣。这种例子在目前转型期的基础教育界比比皆是。
第二章 负面效应: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引言
教师的职业倦怠从表面看来,有轻有重,有大有小。但并没有独立于每一个教师个体之外的客观依据。教师的倦怠必然地以损害健康为代价。一个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虽然有人认为还应包括道德健康,但是一个心理上完全健康的人,一般而言道德也是健康的,所以主要还是生理和心理。其实这两部分是一体的,心理影响生理,生理亦影响心理,互为因果。教师对工作产生了倦怠,不可避免地对躯体和情绪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出现一些社会症状。
教例5
给心理医生的一封信
我叫肖华,是一名高中教师,参加教育工作十几年了,正处于年轻力壮的阶段,按说正是奋发有为的时候。可是,好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提不起精神来,工作没有激情,生活懒懒散散的,做事有气无力,感觉工作乏味,天天就是备课讲课改练习,家里学校讲台老三点。特别是推行新课标、强化新理念以后,感觉教育无所适从了,你尊重学生,可学生不尊重你;你严格要求学生,他们说你不给他自主的空间;你想惩罚违纪的学生,他却说你体罚他;学生上课睡大觉,你管他他说干涉自由;他要谈恋爱,你批评他他说是个性需要。学生难调、课本难教、高考难以应付、家长社会需要太高,我总感觉自己生活在社会的夹缝之中,困惑无法解决,激情难以燃烧,身心疲惫,慢慢变得漠然了、得过且过了。我知道事业不能苟且,可我就是不能振作精神。请问,该怎么办呢?
肖华老师的心理状态实质上是一种典型的“职业倦怠”的心理反应。表现为生活的乏味感、事业的失望感、精神的疲惫感、认知的冲突感,是一种心理的内在需要与客观实际情况相矛盾的产物,也是一种对现实的消极反应。类似的职业倦怠若任其发展,将会对教师的工作学习和身心健康产生十分有害的影响。据《深圳商报》1996年6月30日的一篇文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人类新的健康标准,分肌体(“五快”)和精神(“三良好”)健康两部分。具体包括:
“五快”
食得快:进食时有很好的胃口,能快速吃完一餐饭而不挑剔食物,这证明内脏功能正常。
便得快:一旦有便意时,能很快排泄大小便,且感觉轻松自如,在精神上有一种良好的感觉,说明胃肠功能良好。
睡得快:上床能很快熟睡,且睡得深,醒后精神饱满,头脑清醒。
说得快:语言表达正确,说话流利。表示头脑清楚,思维敏捷,中气充足,心、肺功能正常。
走得快:行动自如,转变敏捷。证明精力充沛旺盛。
“三良好”
良好的个性人格: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
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
我国心理工作者更是针对教师行业提出了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正确的角色认知。即能恰当地认识自己,并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角色。
2.具有健康的教育心理环境。即在教育中教师的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反应适度,情绪自控,积极进取。
3.教育的独创性。不人云亦云,能创造性地工作。
4.抗教育焦虑程度高。能忍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
5.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能正确处理学生、家长、同事与领导的关系。
6.能适应与改造教育环境。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不断适应改革与发展的教育环境。
一般而言,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应当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体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可见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心理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特征包括:
(1)智力正常。人的智力分为超常、正常和低常三个等级。正常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2)行为协调统一。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行为受意识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语言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3)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教师一旦陷入职业倦怠的泥潭,将会对教学工作、日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冲击,有损身心健康,进而影响自己和周围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第一节 影响工作
1.教学效果下降
众所周知,一个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在这个互动过程中,教师要面对几十个学生不同的刺激源,通过眼神、言语、动作的交流,使师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心灵对话,从而收获教学相长的效果。如果教师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上课,必然和颜悦色,思维活跃,讲课的条理逻辑清晰,甚至在条件具备时还能超常发挥。这种情绪也必然地会传染到学生身上,学生也必然学习兴趣盎然。而学生的这种积极活跃的学习状态也必然会反馈到教师身上。如此循环往复,使得师生的教与学达到双向互动、双向优化的和谐状态,也必然地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反之,当一位教师的身心出现过度疲劳时,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即席思辨能力、应对课堂中“意外”情况的能力都会在无形之中降低,对学生平时的心理健康援助和心理管理指导等能力也会变得低下。随之而来的便是教学决策技能的降低,因为对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没有信心,从而导致教学的不灵活,甚至出现失常现象,工作变得机械,效率下降,最终的结果不仅是教学质量下降,而且可能遭到学生的心理拒绝,被学生看不起。总之,教师在课堂上的种种倦怠症状表现,将影响到师生关系的良性互动发展以及教师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2.人际关系紧张
现代社会中的人都是人际网罗中的一份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西周初期的伯夷、叔齐二人那样遁迹山林、不食周粟的事情已经很难再重演。人际关系给我们带来生活的姿彩,没有人愿意破坏人际关系,但当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会在不能自控的情况下破坏了人际关系。教师一旦出现职业倦怠,若不能及时采取措施,久而久之积聚起来的能量就会不断影响情绪,使得他(她)在人际关系上变得疏离、退缩,摩擦增多,情绪充满抑郁甚至富于攻击性,同事之间今天是好朋友,明天就可能“PK”,反目成仇。
当然这里的人际关系既包括与领导、同事的关系,也包括与家长、学生的关系。比如,倦怠教师中有人将自己的问题带回家,向家人和朋友反复诉说自己的烦恼,当家人和朋友感到不耐烦时,倦怠教师就会指责对方缺乏同情心,双方都会因此受到伤害,于是家庭的斗嘴、朋友的争吵,矛盾冲突越来越多。由于与周围人关系的恶化,教师在生活中得到的帮助和支持就更少,于是倦怠的程度就会不断升级。同时,以一种避免提及工作上的事来进行自我保护,树起与他人之间的一道屏障,将家人、同事和朋友拒于千里之外。
其结果是倦怠问题趋于恶化。
其实,倦怠本身并不能直接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而是因倦怠产生的心理问题使教师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最终使得人际关系紧张。这些不良的情绪性行为包括:
(1)直接宣泄愤怒。愤怒是最不理性的情绪活动。愤怒与理性此消彼长,当愤怒之气充塞心头时,理性机制也就瘫痪了。其实人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与他们所说出的话之间往往存在很大差距,这就是因为理性机制在起作用,理性机制必须通过文饰、修辞等方式将原本比较突兀、尖刻的想法“装点”成让听话者或观看者可以接受的言语内容或动作,这样不至于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但当“怒不可遏”的时候,原本不该说出口的话一旦吐出,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也就覆水难收了。
曾有这样一个场景:在某集贸市场,一位中年女老师发现所购的蔬菜不够新鲜,虽然摊主答应调换,可她还是“上火”了,滔滔不绝地“数落”摊主,引来人们驻足。恰巧其中有一位家长,这时女教师更加“兴奋”了,众目睽睽之下又批评起孩子读书如何不认真、如何表现不好等,弄得家长十分难堪。围观的人们说:现在的教师就这素质。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将使围观现场的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形成对中小学教师的“刻板印象”,其负面影响将会损害中小学老师在人们心目中的整体形象。
愤怒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眼睛容不得半粒沙子”。例如,在教研室中,自己的办公桌被弄得狼藉不堪,有些原本心态就不太好的倦怠教师一看,顿冒无名之火,不分青红皂白开始发泄愤怒。当然毕竟都是知识分子,现在公开谩骂的很少,很多都是通过嘲讽自己或者指桑骂槐来宣泄不满。虽说“冤有头,债有主”,但是作为社会化的个体,我们是不能直接对这些“冤家”开火还击的,何况很多时候同事都是无心的。一旦教师做出上述举动,就会给自己的人际关系蒙上阴影。
(2)转嫁郁闷情绪。有些教师比较有心计,相对“深谙世事”,在同事、好友那里受到了委屈,但由于有了理性机制的作用,顾虑到长久的人际关系,仍然忍住怒气,没有当场情绪失控。但是一股郁闷之气总是难平,于是往往会拿学生作为“出气筒”。在教育部还未出台禁止对学生进行体罚之前,有些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常会在体罚学生过程中宣泄郁闷和不满的情绪。后来国家规定禁止对学生进行体罚了,有些教师就通过采用带有污辱性、贬低性语言这种“冷暴力”来谩骂学生,通过“你丑得连坐台的资格都没有”、“我都快成了养猪专业户了,教了你们这帮蠢猪”等不和谐语言来宣泄郁闷。当然这部分教师毕竟是少数,但是我们必须防患于未然,否则这种“冷暴力”所造成的巨大伤害绝对不亚于体罚,2005年出现的多起教师辱骂学生,导致学生因想不开而自杀的事件足以敲响警钟。
教例6
有这样一位教师,她的婚姻生活很不幸福,丈夫和她经常吵架,家里总是“硝烟弥漫”,她的心情也总是处在一种消极状态中。她又很好面子,家里的事不愿让学校的同事知道,平时在办公室与老师们相处时总是和颜悦色,但由于心中的烦恼无处发泄,有事便不由自主地拿学生撒气。在教室里经常板着脸,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是出错了,便借机发火、斥责,连带挖苦,用词刻薄。她也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摘自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新世纪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的课堂言语是非常讲究艺术的,“皮革马利翁”效应说明了学生对教师的一言一行十分关注,教师在课堂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慎之又慎。也许这样的说法很抽象。但是有两个原则必须把握:
一是不得辱骂学生。不能私下辱骂,更不能当众辱骂,因为当众辱骂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和他们在同伴中的威望,重则导致学生想不开寻短见,轻则导致学生自尊心下降,产生厌学情绪,而且这种厌学情绪是弥散的,不容易恢复。
二是懂得换位思考。每个老师都是从学生年代经历过来的,要是老师在当众谩骂学生之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身处地想想,自己若是那位被当众辱骂的学生会如何,也许这样教师就不会轻易在课堂上开口责备学生了。
美国优秀教师守则中有这样几条:不得因少数学生的越轨而责备全班学生;不得当众发火;不得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学生丢脸;注意听取学生的不同反映,但同时也应有自己的主见;要对学生以礼相待;不要与学生过分亲热或过分随便;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如有偏差,应敢于承认错误;避免与学生公开争论,应个别交换意见;要与学生广泛接触,互相交谈;少提批评性意见。
归根结底一句话:把学生当作真正平等的人对待。你做到了吗?若没有做到,就比较容易陷入倦怠的危险之中。
第二节 影响认知
职业倦怠对教师认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自我效能感的下降。
1.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感一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学习心理学中广为使用。它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Bandrua)于1977年首次提出的。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广泛注意,近20年来有许多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人们发现它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任务选择和内部目标设定,还决定我们将付出多大的努力以及在遇到障碍或不愉快经历时将坚持多久,它还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的反应模式,影响着我们的人际交往以及对自我人格的建构。因此教师只有清醒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及价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才能在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社会立于不败之地。简言之,所谓的自我效能就是对自己在特定的条件和环境下能否操作、完成某个行为的自我预期。这种预期又可以分为:
(1)结果预期。指个体关于某种行为可引起某种具体结果的信念。
(2)效能预期。个人对自己能否顺利地进行某种行为以产生一定结果的预期。
自我效能对个人而言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不只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个人的努力程度产生重大影响。它是一个人对于其是否能够成功地完成某一特定任务所具有的信念,是人们的行为改变和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
相对应地,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即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方面的一种主观判断和感受。
当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较高时,他们对完成某项任务的心理预期一般都会比较高,在职业工作中会比较自信和乐观,不惧怕工作中的困难,敢于直面眼前的各种挑战。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功夫不负有心人,但前提是必须持之以恒,而持之以恒的动力在于教师能够预期自己的成功,有自信。
当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较低时,教师就会经常患得患失,进行心理自我暗示,觉得凭借自己的努力若想完成某项任务是万万办不到的,于是望而却步。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自我效能感较低的教师一开始就处于“再而衰,三而竭”的阶段。这种内心的知觉状态决定了他们在工作中不可能付出更多的努力,更不能指望他们排除千险万阻,迎难而上。相反,当遇到暂时的不顺和磕绊时,放弃往往是第一选项。
面对同一项任务,有的人如晋代的祖逖“闻鸡起舞”,竭尽全力;有的人则如《诗经》中所描述的奴隶主贵族那样“尸位素餐”,不思进取。产生这两种背道而驰的倾向,深层次的一个重要原因乃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不同。
迄今为止,国内外的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教师自我效能感对其教学行为及学生的学习有着重大影响,对教师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也有着莫大的作用。
2.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感
教师的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
(1)职前的自我效能感会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影响
第一,职前自我效能感太高的教师,既有可能取得巨大成功,也有可能遭到重大挫折,从而产生职业的倦怠。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拜请高卧隆中等待贤主的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在出山前胸中就形成天下三分、鼎足而立的大势,这种强大的自我效能感,配上诸葛亮的个人才识能力,加上刘备求贤若渴、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以及“五虎将”的勇武等外部因素构成的“土壤”,风云际会,终于实现三分天下的既定战略,取得巨大成功。
反之,若缺乏个人才识、胆略、能力和外部“土壤”与之配套,太高的自我效能,就会出现严重挫折。追随孔明西出祁山的青年将领马谡,对自己的能力过分自信,信心暴涨,终于将诸葛亮临行前的嘱托抛诸脑后,更听不进副将的劝告,冒失出击,且扎营山顶,最终导致街亭失守,蜀军无功而返。拥有太高自我效能感的马谡被斩,原因在于没有与之相称的个人军事实践能力。而同样拥有较强自我效能感的清末光绪帝无法仿效明治维新,带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原因则在于他的一系列改革都是处于“无土栽培”的状态之中,没有有效的外部变革“土壤”。可见,拥有太高自我效能感的人要取得巨大成功并非那么容易。
同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太高也会出现以上两个极端。如果教师具备较强的处事能力、丰富的学识以及其他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加上学校文化土壤适宜这种效能感的发挥,那么教师必定会取得很大成功;但是,若其中的某些要素布局背时,教师自我设计的较高标准与自我存在的现实就会产生剧烈冲突,这样就会出现较高的情绪衰竭。一言以蔽之,太高的自我效能感具有产生职业倦怠的潜在危险。
第二,职前自我效能感太低的教师,一定会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荷兰学者WillJ.G.Evers等人在2002年做了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教师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去个性化和情感枯竭维度成显著负相关,也就是说自我效能感低的教师比较容易情感枯竭,从而产生倦怠心理;与个人成就维度成显著正相关,也就说自我效能感低的教师个人成就感也低。
目前国内的研究也表明,那些有较强自我效能感的教师比那些低自我效能感的教师,显示出对采纳新的教育改革有更为充分的准备,比较不会因为新的知识内容、课程教材变革而产生倦怠。
以目前正在全国如火如荼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例,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理念要求教师变革固有的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只有教师批判性地检讨自己的信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以适应改革方案的需求之后,学校变革才有可能发生。尤其是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教育,更是要求教师有一个“变”的心态,勇于走出自我封闭的“舒适地带”,面对社会转型和知识更新的荡涤。但低自我效能感的教师在面对急速变化的社会和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水区”的现实,一般会产生更加封闭、更加抵制的心理,知识结构与外部世界越有差距,就越怕冲击,越怕冲击就越封闭。有些低自我效能感但高自尊心的教师在抵制课程变革的同时,还不忘学习清末保守派倭仁等人侮蔑西方军事技术为“奇淫技巧”那样,讥讽课程改革“花拳绣腿”、“空洞无物”、“搞形式主义”。越是如此就越对自己的教学丧失信心,越丧失信心就越容易产生倦怠心理。
(2)教师职业倦怠会对职后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
无论职前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如何,职后若产生倦怠,自我效能感必定会不断下降,自我效能感越低,越会产生倦怠情绪,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众所周知,目前新课程改革遇到的最大阻力和难题来自于基层教师。凡是对基础教育改革教育实践有比较清晰认识的人都不会否认,课程改革自上而下推进的速度从中央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一直很快,但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从学校到基层教师这两级就很慢,尤其是后面这一级是改革的最大阻力。而这一大阻力的主力军则是有职业倦怠或者轻微职业倦怠的教师。由于职业倦怠,一些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几乎没怎么规划,加之教师职业比较容易陷入单调循环的怪圈之中,因此每一位教师就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和积累一套使自己变得“得心应手”和“行之有效”的固定化模式,日久天长,循环导之,倦怠情绪的滋生,加上对专业发展没有多少追求,自我效能感低下,因此要改变他们已经僵化的教学观念和行为方式就十分困难。职业倦怠会抑制教师的自我效能,使得教师面对新课改、新理念、新方式和新教材,信心不足,不能直面挑战,主动、健康地提升和发展自己,其结果是回避、消极抵制课改,最终将陷入新一轮的倦怠之中。
教师因倦怠症而产生的自我效能感降低,将会产生以下几个不良影响:
其一,掌握信息的技能不足。由于身心疲倦,教师面对繁多的信息,无法调动正常的思维逻辑,常常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苦恼,面对表面上毫不相关的信息,不能透过现象发现其背后的联系,不能通过分析、甄别、筛选和归纳出自己所要的信息,而是经常受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和迷惑,甚至错误地认定了那些干扰的信息。
其二,决策能力下降。由于自信心不足,面对日常教学情境的各种应激源,教师产生苦恼的比例会不断攀升,在做出决策时或者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害怕承担失误所造成的风险,由此坐失良机;或者不假思索、草率行事,对决策缺乏应有的理智判断和热情,因而漏洞百出。
其三,不适应感、无能感进一步弥散。因为倦怠症而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自信心不足,这种不足的自信心致使分析信息和决策能力下降,而当决策经常失误、经常使教师产生苦恼时,又会反作用于教师的自信心,使其先前的无能感更加强烈。尤其是处于教育急剧变革的当前,这种不适应感、无能感更加容易得到教师的自我强化。
第三节 影响情绪
当我们生理或精神上受到外来刺激时,会引起种种心理反应,这些反应即为情绪(emotion)。情绪无所谓对错,但情绪有积极、中性和消极之分。
职业倦怠对教师产生的情绪影响主要是消极的方面。例如当有外部力量迫使教师离开原本的“舒适地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方面做出变革的时候,教师往往会情绪紧张、易怒、愤世嫉俗、动辄责怪迁怒学生。而在平时,职业倦怠往往会令教师缺乏热情和活力,感到沮丧、无助,容易消沉,对周围环境容易敏感、神经质,对同事不愿理睬,对学生冷漠,却经常觉得别人不理睬他,觉得自己孤立无援。主要有以下集中表现:
1.否认
当倦怠程度较轻时,教师会对因倦怠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持否认态度,以达到文饰和心理防御的目的,维护读书人所特有的“面子”问题,试图阻止自尊心的不断下挫。否认是一种比较原始而简单的心理防卫机制,主要的实施方法是借助扭曲个体在敏感情境下的想法、情感以及感觉来逃避心理上的痛苦,或将不愉快的事件加以否定,当作根本没有发生,以此来获得心理上的暂时安慰。这种防卫机制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譬如小孩子闯了祸,用双手把眼睛蒙起来,以及经典的“掩耳盗铃”故事,都是否认心理的一种表现。还有,许多人面对亲人的难以承受的噩耗时,也常常本能地说“这不可能是真的”,以此来逃避巨大的心灵创痛。
2.阿Q精神
所谓的阿Q精神即一种自骗性心理防卫机制。与“否认”心态一样,这种防卫机制也通常发生在倦怠程度处于较低水平的状态下。当教师自己意识到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时,不但不积极寻求完善的途径,反而为自己寻找各种理由加以合理化。这种防卫机制含有自欺欺人的成分。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
一是酸葡萄(sourgrapes)机制,即当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因自己能力不够而无法获得时,就加以贬抑和打击。这种机制引申自伊索寓言里的一段故事:从前有一只狐狸走进葡萄园里,看到架上长满了成熟的葡萄,它想吃却又因为架子太高,跳了数次都摘不到,于是就对自己说,那些葡萄是酸的,不想吃了。所谓“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就是一种通过贬抑事物来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合理化的说辞。
二是甜柠檬(sweetlemon)机制,即企图说服自己和别人,自己所做的事情或所拥有的已经是最佳的抉择。该机制仍然是引自伊索寓言:前面所述的狐狸因为吃不到葡萄,走到柠檬树旁边,因肚子饿了,就摘柠檬充饥,而且边吃边说柠檬是甜的。
酸葡萄和甜柠檬两种机制有时适当运用,能协助我们接受现实,保持“知足常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心态,协助我们接受现实。但是若过分地使用,必然导致“阿Q精神”,妨碍心理健康,阻碍我们追求进步。
“否认”和“阿Q精神”这两种消极的心理防卫机制,不但无助于教师职业倦怠的解决,反而会令教师的倦怠情绪因为有了暂时的“防火墙”而“赢得”了弥散和沉淀的时间,反过来更加使得倦怠水平升级,消极情绪更加扩散。
3.责备他人
“都是你这个问题学生,打断了我的讲课思路!”(对学生)
“谁把我的办公桌搞得乱七八糟?”(对同事)
“刚收拾好,谁又把厨房弄得乱七八糟啦?”(对家人)
随着倦怠程度的加深,责备取代了原先的防御。一般而言,出了问题总认定是别人的错、总是责备别人的人,多属偏执型或攻击型人格。
(1)偏执型人格的教师
偏执型人格的教师,其行为特点常表现为极度的敏感,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气量狭小;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但其实内心深处存有自卑心理,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他人,但常常不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总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习惯性地认定别人的善于帮忙是存心不良。这种类型的教师在学校往往不能与同事和谐相处,其家庭往往不能和睦,争吵的事情时有发生。
偏执型人格的形成往往与早期所受的不良教育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独生子女(尤其是城市里的独生子女)之中,很多属于此类型的人格。他们从小被娇生惯养,陶铸成了唯我独尊的不健康心理,受不得一点点委屈。在家庭里和求学期间,亲人、同学和老师毕竟与其没有太大的直接利益冲突,经常能够容忍这种类型的人,有时甚至冠以“有个性”的“美誉”。一旦踏上工作岗位,不可避免地与同事以及周围其他人之间发生直接而“尖锐”(相比于他以前的经历)的利益冲突,此时该人格的缺陷就暴露无遗。当然,有些人早期受到过分严厉的惩处、缺少关爱,也可能导致偏执型人格的产生。
(2)攻击型人格的教师
属于攻击型人格的一般是中青年教师,这些人在行为和情绪上常常具有明显冲动,处事往往有爆发性发应,极易产生兴奋的冲动,行为爆发时不可遏制。心境反复无常,经常鲁莽行事,缺乏足够的自制和控制能力,易与他们冲突和争吵,且常有攻击性的言语(语言“冷暴力”)。
形成攻击型人格的人,与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有较大关系。被父母溺爱的孩子往往个人意识太强,受到限制就容易采取暴力言行(目前严禁对学生体罚的情况下,此类型的教师往往是“语言暴力”)发泄不满。从小生长在专制型家庭中的人,常常遭到打骂,心理受到压抑,产生郁结情绪,走上教师岗位后往往会因为从小的阴影而经常有对学生辱骂的言语。
(3)分析
凡事归咎于外、责任外化、事事归咎客观环境、归咎他人的类型时,就会表现为责备他人、仰天长啸自己生不逢时。由此产生的情绪体验就是自怜、不平、烦躁等消极情感。产生这种易于外化的消极情绪时,意味着与他人(包括同事、学生和家庭成员)产生摩擦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美国学者阿诺德·拉扎卢斯等人在其论著中说:
责怪别人有百害而无一益。
首先,它不能解决问题。为一些真实的或是想象的错误行为怪罪他人只不过是在说过去的事情。而解决问题却需要想办法指导将来的行为。“亡羊”后,当务之急不是追究责任,而是“补牢”,是想办法追回逃散的羊。
其次,指责也会引发矛盾,造成更大的误解和倦怠。很多人受到责备时都会为自己辩解。如果他们的指责毫无道理,肯定会反唇相讥。受责备总是会理解成别人对自己的攻击。如此一来,人际关系变糟,职业的倦怠感便会增加。
再次,责怪别人是在推卸自己的责任。一般而言,出现争执的情况,总不可能一方是百分之百正确,另一方是百分之百错误。爱指责别人的人应该时常反求诸己,先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
最后,抱怨也会使对方失去自信。教师说某学生很好,该学生很可能变得非常好,教师时常谩骂、抱怨某学生,该学生的学业情况一定会一落千丈。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巨大威力。
教师要摆脱职业倦怠,就必须矫正爱责备他人的行为。而要矫正爱责备他人的行为,就需要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怨天尤人,怪这怪那,总是有害无益的。”“重要的不是责怪别人,而是想办法解决问题。”“指责别人时,先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阿诺德·拉扎卢斯等:《走出心理误区——千万别中毒》)出了问题,就及时想办法努力克服和解决,而不是抱怨。
4.自我贬损
“我真是没用,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连这种小事都束手无策,看来我这辈子没有什么希望了。”
与偏执型和攻击型人格不同,属于回避型人格的教师处事会比较内敛,事事反求诸己,对自己要求比较严苛。回避型人格(又称焦虑型人格)的最大特点是懦弱胆小,容易受惊,经常有持续的紧张、忧虑;心存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害怕惹人笑话或者回答不出问题;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回避;他们很少或基本没有知心人。遇到暂时的困境和不如意的情境时,第一反应就是自责。抑郁感、沮丧感等消极情绪体验也因此而产生。
具体到教师职业而言,教师产生职业倦怠,要么因为自己能力有限,无法胜任,要么因为自认为以自己的能力当一名普普通通的“教书匠”简直是暴殄天物。简言之,就是对于自己的职业过于自卑或过于自信。过于自卑乃是因为教师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较低,经常在工作中产生无助感,总是觉得自己难以胜任本职业,这是一种对自己的自卑;过于自信乃是教师个体将本职业和其他职业相比较,认为别的职业比教师职业有前途,以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获取更加好的职业,归根结底还是一种自卑,一种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行业的自卑。
对自己的自卑和对教师职业的自卑,都将导致沮丧感。持前一种情绪的教师,会认为自己很没用,无能和自责的感受会弥散到个人的思维之中,一旦遇到应激事件,就总是怀疑自己,总是觉得自己的决策可能会造成失败;持后一种情绪的教师则会产生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改变更换职业。做出这种决定的教师一般是性格品质上较有冒险精神、乐于挑战自我的人;另一种结果是仍然选择留在教师行业,做出这种决定的教师一般都具有求稳定的心态,认为教师职业虽然社会的实际地位比较低(口号上向来很高),收入也不高,就像有些老师所说的仅能维持“不死不活”的状态,但是毕竟相对稳定,退休以后有福利保障。这种教师最痛苦,总是有怀才不遇的感觉,轻视教师职业却又想安于教师职业,久而久之,对教师职业的自卑就将置换成对自己的自卑。由此,两种自卑情绪最终将殊途同归,即对自己悲观失望,凡事都向坏的方面想,甚至质疑自己的存在价值,于是就会不断进行自我贬损。
无论是自责还是责他,一旦成为一种习惯性情绪表现,那么教师的倦怠症便会不断得到自我强化。
教例7
战胜自卑方案
(1)全面了解自己,正确评价自己
你不妨将自己的兴趣、嗜好、能力和特长全部列出来,哪怕是很细微的东西也不要忽略。然后再和其他同龄人做一比较。通过全面、辩证地看待自身情况和外部世界,认识到凡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对自己的弱项和遭到失败持理智态度,既不自欺欺人,又不看得过于严重,而是以积极态度应对现实,这样自卑便失去了温床。
(2)转移注意力
一个人既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一无是处。不要老关注自己的弱项和失败,而应将注意力和精力转移到自己最感兴趣,也最擅长的事情上去,从中获得的乐趣与成就感将强化你的自信,驱散你自卑的阴影,缓解你的心理压力和紧张。
(3)对自己的自卑进行心理分析
这种方法可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进行。具体做法就是通过自由联想和对早期经历的回忆,分析找出导致自卑心态的深层原因。并让自己明白自卑情结是因为某些早期经历而形成的,并深入潜意识,一直影响着自己的心态,而实际上目前的自卑感是建立在虚幻的基础上的,与自己的现实情况无关,因而是没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从根本上瓦解自卑情结。
(4)用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与价值
其实,看一个人有没有价值,根本用不着进行什么深奥的思考,也用不着问别人,有人需要你,你就有价值,你能做事,你就有价值。你能做成多大的事,你就有多大的价值。因此,你可先选择一件自己较有把握也较有意义的事情去做,做成之后,再去找一个目标。这样,你可不断收获成功的喜悦,又在成功的喜悦中不断走向更高的目标。每一次成功都将强化你的自信心,弱化你的自卑感,一连串的成功则会使你的自信心趋于巩固。当你切切实实感觉到自己能干成一些事情时,你还有什么理由怀疑自己的价值呢?
(5)从另一个方面弥补自己的弱点
一个人有着多方面的才能,社会的需要和分工更是万象纷呈。一个人这方面有缺陷,便可从另一方面谋求发展。一个身材矮小或过于肥胖的人,可能当不成模特和仪仗队员,可是这世界上对身材没有苛刻要求的工作多的是。一个人只要有了积极心态,对自己扬长避短,将自己的某种缺陷转化为自强不息的推动力量,也许你的缺陷不但不会成为你的障碍,反而会成为你的福音。因为它会促使你更加专心地关注自己选择的发展方向,往往能促成你获得超出常人的发展,最终成为超越缺陷的卓越人士。这方面的著名事例数不胜数,如身材矮小的拿破仑、身短耳聋的贝多芬、下肢瘫痪的罗斯福、少年坎坷艰辛的巨商松下幸之助、霍英东、王永庆、曾宪梓,这些人要么有自身缺陷,要么有家庭缺陷,但他们都成了卓越人士,都从某个方面改变了世界。
(6)推翻内向的自我形象
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的主宰,做自己人生的导航员。没有谁比你自己更能决定你的命运。因此,你个性内向与否,那不是上帝的安排,而是你自己的安排,也是你自己的决定。当你认定自己性格内向时,你便赋予了自己内向封闭的自我形象。而一旦这一形象标签进入你的潜意识,它又反过来引导约束你的行为。对自己的社交缺乏信心的人,不妨将自己从记事以来所认识的朋友都罗列出来,你会惊讶于自己竟有这么广泛的交际。特别是要多想想你的那些好朋友,既然你能与那么多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深厚的友谊,也就足以证明你并非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了。
5.刻板态度、抵制变化
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期,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总纲,规划出了21世纪前期我国基础教育的蓝图。此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按照美国课程专家古德莱德的五级课程理论,课程分为“理想的课程”(课程专家理想层面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由官方正式颁定的课程)、“感知的课程”(教师自己对课程的感知)、“操作的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实际传授给学生的课程)以及“经验的课程”(学生实际上领悟的课程)这样五个级别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形态。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集权传统的国家,组织专家尽快形成学术层面的“理想的课程”,以及由教育主管部门在“理想的课程”的基础上,经过各方利益妥协后颁定“正式的课程”,这两个课程改革步骤都很快。但是课程改革真正发挥效用的是后面三个级别的课程形态。而无论后面三个级别课程中的哪一级课程,成败的核心都在于中小学一线的教师。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努力来实现的,教师行为变化的速度和程度,决定着课程改革的进程和成败。
然而,教师个体一旦经历倦怠过程,就会变得刻板和不容易改变,任何新建议和新观点都不能有效影响他。面对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教师往往会采用回避的态度对待,认为老方式会比较安全,刻板地沿用老套的旧程序,不敢直面挑战。教育变迁的速度越快,对教师的要求和挑战就越大,产生倦怠的教师就越害怕挑战、越自我封闭,而越自我封闭就越偏离改革大潮,也就越容易强化倦怠的症状。
6.敏感和神经质
人人都有弱点,与此同时,人人也都害怕别人揭露自己的弱点。处于倦怠状态的教师,更加具有这种恐惧感。面对各种刺激纷纷袭来,为了避免与他人接触、与外界接触而暴露自己与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潮流相违逆的弱点(比如上课热情较低、具有专断倾向、习惯一节课一个人从头到尾独自“表演”),教师选择越倾向于逃避。而且有时候同事或学生的一些无心的言词常常会引来教师莫名的怒火,这让周围人摸不着头脑。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些无心的言词恰好点中“穴位”,指出了教师的真实弱点所在,本来遇到这种情境,教师完全可以反幽一默,在笑声中将此化解,但是出现倦怠的教师在怀疑自己的同时,更加担心别人发现。由此出现一些无名的甚至是歇斯底里的怒火,也就不难理解。
第四节 影响生活
俄罗斯的兹马诺夫斯基经过研究提出了健康长寿的公式:健康=(情绪稳定+运动适量+饮食合理)/(懒惰+嗜烟+嗜酒)。分子中的三个变量会对健康生活产生正面影响,而分母的三个变量则会产生反作用。其实对健康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远不止这三个方面。教师一旦出现倦怠症状,就容易产生许多对生活有负面作用的行为。
1.易沾染低俗嗜好
相比于“爱好”,“嗜好”多了一层贬抑意味,多了一种成瘾的意思。现代社会充满令人眼花缭乱的“欲”,这些“欲”之中有许多具有让人成瘾的特性,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瘾。这些“欲”一旦走进人的物质或精神生活中,就能在生理上或心理上产生快感。对于倦怠教师而言,成瘾性的“欲”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因为对工作产生厌倦情绪的教师,心理上总是希望找到一个能够替代专业工作的追求来填补心理上留下的精神空白。
应该说,教师追求教学工作之外的业余爱好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很多教师所追求的爱好往往是那些低俗的、容易成瘾的嗜好。比如现在的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热衷于打牌,一旦有空,三五人凑在一起打牌,或以现金为赌资,或以请客吃饭为赌资。随着信息高速公路逐渐通向全国,许多青年教师则延续课堂教学的封闭性模式,上完课回到宿舍,打开电脑就开始进行网络游戏,通过网络游戏获得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得到的满足感,并美其名曰:调节生活。殊不知,真正有益的调节生活的方式很多,如适量运动、听音乐、登山、开展社会活动等,不仅能调节生活,更能充实生活,为什么倦怠教师很少作这些选择呢?原因在于打牌、玩网络游戏等低俗趣味,与倦怠教师内心的消极情绪状态相适应,而具有积极向上意蕴的运动、登山、社区活动则与倦怠教师的心境相违逆。
2.酗酒
有很多容易成瘾的物质被明令禁止,如毒品。但也有不但容易购得,而且更被视为有品位的生活享受,被视为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媒介,那就是饮酒。在酒桌上向来有“宁伤身体,不伤感情”的说法。饮酒是人类古老的习惯,用大麦、葡萄以及其他谷物,经过各类特殊工艺发酵收藏,就可以变成各具特色的酒产品。无疑,酒是小饮怡情,大饮乱性。有喝酒习惯的教师,一旦出现工作倦怠,极容易把握不了喝酒的“度”,借酒消愁,形成酗酒。所谓的酗酒,就是指过量饮酒或喝酒成瘾,更通俗地说,就是见酒就想喝,没完没了,嗜酒如命。酗酒的危害性不言而喻,对教师个体而言,酗酒会导致心率加快、皮肤升温、神志不清,长期如此则会产生皮肤过敏、视力下降、损伤脑细胞等有损身体的影响,更严重的会因酒精过量,出现酒精中毒身亡。对周围环境而言,饮酒过量出现醉酒后,由于中枢神经失控,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神志不清闷头大睡;二是异常兴奋、失去理智、歇斯底里,俗称“发酒疯”,这容易胡言乱语,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而且与精神病犯罪的处罚不同,酒后犯罪必须承担相应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醉酒状态违反治安管理的,待酒醒后给予处罚。”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教师承载着厚重的传统“师道”尊严,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尤其是道德要求,早已超出教师职业本身应具有的标准。传统儒家典籍《学记》说:“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在中国,是以治理国家的君主标准来要求教师的,社会哪能容许教师有酗酒的行为?教师的每一个有违常人的消极行为,都必然地遭到社会舆论的“重炮轰击”,由此带来的生活困扰将是持续不断的,这势必加剧教师对本职业的倦怠情绪。
3.健忘
记忆是人脑最重要的功能。人们通过五官不停地发掘信息或创造信息,这些信息会被记忆功能记录在脑子里作为知识的一部分。对教师而言,心态越好,精神越愉悦,记忆力就越好,一般而言,对工作充满热情、年轻力壮的青年教师记忆力最好。而对于倦怠教师而言,对工作往往抱着“也就那么回事”、“混口饭吃”的态度,不能投入很大的注意力对待,因此无法调动五官身心去注意某事某物某人,也就经常会产生健忘。
所谓健忘,又称之为暂时性记忆障碍,即大脑的思考能力(检索能力)暂时出现了障碍。严格来讲,健忘并不代表记忆力差,而是信息提取的能力、检索的能力差。如果将记忆的内容比作一本书,那么患上健忘症的教师并不是没有记住书中的内容,而是没有在脑中形成该书的目录,以便日后迅速提取信息。为什么没有形成该目录呢?原因就在于最初注意该内容时,没有调动足够的身心精力注意它,以至于埋下的“线索”十分有限,无法从多条“路径”检索到信息。医学临床实践证明:人一旦陷入抑郁,就会固执地仅关注抑郁本身,而对社会上的人和事漠不关心,于是大脑的活动能力低下,自然就不能进行有效的记忆(包括记忆内容本身以及埋下尽可能多的提取线索)。倦怠教师往往就是因为这种原因而产生健忘,而不是生理上的因素。
第五节 影响健康
产生职业倦怠的教师,容易在人际关系上变得疏离、退缩,摩擦增多,情绪充满犹豫或富于攻击性,比如有些教师就使用粗暴的体罚、语言“冷暴力”等行为来对待学生,这些都是倦怠症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这里所谓的“影响健康”,主要指的是影响身体健康、生理健康。人民教师为人民,这是师德的基本要求,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旦失去了这个本钱,任何人都回天乏力。教师职业倦怠虽是源于心理的疲乏而非身体的劳累,但心理与生理是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职业倦怠这一心理症状,必然会对生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最常见的就是疲劳症状。从医学角度上说,疲劳有四种:
1.病理疲劳
由于病毒感染而导致的人体疲劳,其特点是持续疲乏,且不易恢复,多数情况下需要借助药物治疗。
2.体力疲劳
又称为运动性或肌肉收缩性疲劳,人在进行重体力劳动、大运动量锻炼或比赛时,肌肉过度紧张,机体能量消耗过多,身体就会产生疲劳感。表现为全身或局部酸、软、痛、疲乏无力和力不从心等。
3.脑力疲劳
长时间伏案工作,过多的脑力劳动,使血液里的葡萄糖、多种氨基酸消耗量过大,引起脑部血、氧及营养供应不足,脑细胞兴奋与抑制失去平衡,产生疲劳感。表现为头昏、目眩、头痛、记忆力下降、思维混乱、注意力不集中等。
4.精神疲劳
这种疲劳本质上属于脑力性疲劳,但是它有较浓厚的精神因素和感情色彩。当受到压抑的感情冲突未能得到宣泄时,就会在肉体上出现疲劳症状,或因受强烈持久的精神因素刺激而引起心理上的扭曲、变态,而诱发精神疲劳。
教师长时间的工作容易造成脑力疲劳,若不能即时调适,则会造成精神疲劳,进而导致体力疲劳。长期让身体处于疲劳状态,将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如果人们不能抑制这种疲劳,将会导致真正的身体问题,如偏头痛、溃疡、腰酸背痛、失眠以及喉咙易沙哑等症状。此外,对于倦怠的女教师而言,也比较容易出现一些常见的妇科症状。
人生如白驹过隙,与浩渺的宇宙相比,人的一生不过在须臾之间。虽然人人都在经历着生命,但是生命并没有保障,谁也不知道多少年多少天后,自己的一身躯壳便要回归大地。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既然选择了教师行业,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学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在与课堂上几十个跳跃搏动的生命的对话中,去体会真正的快乐呢?多姿多彩是一生,黯淡无光也是一生;平淡无奇是一生,精彩纷呈也是一生,关键在于教师存有何种心态。教师必须学会有意识地远离职业倦怠,已经患上倦怠症的教师应该主动进行自我调整,或请教专家,及早摆脱这个泥潭,去把握自己的每一分钟,活出自我、活出意义。
第三章 内外矛盾: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引言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最大的幸福就是了解自己不幸的来源。”
随着在学校课堂教学岗位时间的日益增多,教师往往不再有从教之初的豪情壮志与理想抱负。与之相反,“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成为职后一些教师自嘲或嘲他的话语,他们多了对教书育人的淡漠,多了对课堂教学的厌倦,多了对生活与职业现状的无奈,以及对自我专业能力与职业水平的淡然。而且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教师职业倦怠正逐渐从个人问题弥散成群体与制度问题。教师产生倦怠的原因很多,但是无论什么原因,都是要通过教师内心起作用。各种矛盾和冲突在教师内心不断撞击,让教师束手无策、无所适从,出现消极心理,最终产生了倦怠感。因此,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就需要透过表象分析各种因素在教师内心所形成的矛盾冲突。具体而言主要有十大矛盾。
第一节 赞誉与现实的背离
中国传统社会对师道尊严就有很高的称誉,用圣人标准来要求教师,加之很多教师身兼官职,因此当时教师的社会地位比较高。古人家里常常供着一个牌位,上书“天地君亲师”,将教师与国君、亲人并列。还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学记》更是说:“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意思是说天子面见老师,是不敢坐北朝南(表示尊贵),接受老师跪拜之礼的。可见当时教师确实受人尊敬。
而今,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人们对金钱物欲的崇拜远远超过对学问的求索及师道尊严的实际捍卫。当今时代,国家要发展,民族要振兴,全赖科技教育。邓小平同志在1977年的一次谈话中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995年更是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正因为如此,世界上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教师,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我国也不例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如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每年9月10日确定为“教师节”,1993年颁布《教师法》,通过法律的形式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落实了教师的各项权利。此外在历年的许多教育文件上,都规定了教师的社会政治地位。社会舆论也不惜誉美之辞将教师比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人之楷模”,将教师职业视为“太阳底下最美丽的事业”。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教育的地位不高,教师的地位不高。这从国家每年拨给教育的财政预算中可以得到清楚的反映。教育在整个国家财政预算中所占的比例,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是5.5%左右,发展中国家在4.5%左右,就连最不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也达到3.6%,而我国的教育经费则长期以来徘徊在2%—2.8%之间,远远低于非洲贫困地区。1995年制定的教育法就规定教育经费要占到财政预算的4%,10年时间过去了,莫说4%,就连3%都显得艰难。这就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资水平。
教例8
一位小学老师的自白
我是一位小学老师,作为一个老师,我有一个神圣的光环,可我却没有经济保障。我有一个感触,就是整个社会对老师的误解,如果我到外面去买东西,和卖主压压价,卖主肯定会说:“别人真没说错,就当老师的小气些。”如果你不和卖主压价,卖主又会说:“现在当老师的还是有钱。”请问,我们当老师的真的有钱吗?我一家三口,老婆下岗了(小学教师找不到有钱人家的小姐),儿子才1岁半,怎么办?才500多块钱一月,每天上班要4元钱的车费,儿子喝牛奶要200元(算节约的),加上房租、水电、电话费,请你们算算,我还有零用钱吗?
以上教例可见目前基础教育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经济生活的艰难。除了经济原因外,教师总是渴望自己的职业与角色活动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赞誉,以维护他们的尊严,这是知识分子的“通病”。但是作为知识分子群体中的一部分,教师又有异于常人的敏感性,一旦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人们对他们及该职业的实际态度与书本上、宣传口号上所说的职业角色和形象很不一致、甚至南辕北辙时,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屈尊感”和“失落感”,为自己的职业不能给自己“添光彩”、让自己“有面子”而感到苦恼,在这种心态下,教师非常容易失去对教育工作的兴趣和动机。社会对教师的那句“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美丽的事业”的称誉也被基层教师讥为“教育界十大谎言”之首。
此外,在一些地区,领导干部对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还存在种种偏见,对教师的物质文化生活漠不关心,对教师生活中存在的住房难、办事难以及子女就业难等生活问题推三阻四,不予解决;社会公众将宣传文件上对教师的赞誉之辞当作嘲讽之辞,鄙视无权无势的教师职业,轻视教育劳动,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一些家长也不能完全理解教师,凡事不分青红皂白一律站在自己子女的立场上,无端指责谩骂教师,甚至大打出手。《华商报》(2005年4月3日)报道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教育事件:仅仅因为儿子未完成作业被老师“教育”了一顿,学生家长便纠集数人将老师殴打至死——这是近日发生在陕西铜川耀州区南街小学的惨剧。被害人邱淑娥是该小学的语文老师,曾获“陕西省优秀教师”称号。这虽是极端个案,但只有在社会存在较多的家长轻视教师、欺辱教师的前提下,才会出现这种个案;另外社会公众,包括研究教育的一些专家学者,很少深入一线,将师生关系中出现的矛盾统统归咎于教师,之所以产生这种思维定势,乃是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存在的一种貌似合理的师生逻辑:“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是一句彻头彻尾的谎言!学生学不会的原因很多,家庭、社区和社会大环境的不良风气习染也是学生学不会、不想学的重要原因。一部分学生身上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厌学情绪,老师再如何尽心竭力也是“对牛弹琴”,就像在黄土高坡上栽种南方水稻一样,虽辛勤耕耘,终收效甚微。将学生没有达到学业标准的责任全然归咎于教师,岂不是既神化教师(将教师视为万能者),又诬陷教师(将教师视为学生学不会的罪魁祸首)吗?!呜呼!在这种状态下,教师怎么不容易产生倦怠感呢?!
第二节 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反差
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对于任何职业,劳动价值决定了其劳动报酬。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价值和进步作用毋庸置疑。全世界都承认: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而要想在竞争中占据有力位置,关键在于教育。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强调教育的作用,不仅将“科教兴国”战略写进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而且在最近一次修宪中,明确将这一战略写进宪法。这一切强烈地表明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价值和进步作用,也就决定了教师及其职业劳动应当具有较高的劳动报酬和经济待遇。
然而据资料调查表明: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5年教师平均工资5435元,在16个行业中仍列第13位,显而易见,我国教师属于低收入阶层。特别是拖欠教师工资尤其是拖欠农村教师的工资现象还非常严重,近来,一些城市学校也开始出现了“拖欠”问题,教师情绪因此受到了影响。与世界各国的横向比较中发现,我国教师工资水平仅相当于同档次发展中国家的1/4,与发达国家更是存在天壤之别。
加上广大的农村学校是“清水衙门”、“冷衙门”,教师不可能像其他行业从业者那样有利用“潜规则”产生的“隐性收入”,若加上这些隐性收入,教师与其他行业从业人员的实际收入差距将更加巨大。面对这种“脑体倒挂”、“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现实,教师当然就会产生愤懑不平的心理。连马克思都承认,商品经济的核心是等价交换,劳动分配的原则是按劳付酬。经济待遇差、收入水平低,意味着自己没有本事,所从事的职业对社会没有贡献。但这又与社会舆论所形成的推崇教育、强调教育的氛围南辕北辙。这种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背离,不能不造成教师心理矛盾的加剧。
教例9
也该给老师“减负”了
近来流行一个滑稽的谜语。这个谜语的谜面是“教师涨工资(打一家用电器名称)”,让猜谜底。圈外人士对这个谜语可能满头雾水,但是圈内人士尤其是中小学教师,联系自己的生存现实,很多人立即就能言中标准答案——空调。对此答案,若仍有人疑惑不解的话,就请翻阅《教师博览》(2002年第2期)看一个数字:截止2000年4月,全国拖欠中小学教师工资总额达135.65亿元。想必受此“启发”,该是全明白了。
众所周知,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这点毋庸置疑。但是,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让教师因“钱”而背上负担,势必影响他们有限的精力。相对而言,身处城区学校的教师还算幸运一些,工作在基层学校者可就惨了。《中国青年报》(2002年4月11日)载:青海省湟中县部分乡镇因要完成“普九”任务,把本该由政府用法律手段解决的问题“转嫁”给了普通乡村教师,让教师出钱或垫钱给学生交学杂费,全县乡村教师现为学生垫付的资金已累计达24万元之多。笔者虽没到过湟中县,但从有关资料上获悉该县并不富裕,乡村教师的生活条件本身就很艰苦,再加上“转嫁”的任务,真让他们不堪重负。与湟中县相比,地处大别山区的罗田县、英山县的乡村教师们,似乎更倒霉些,可谓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南方周末》报道说,这些地方的乡村教师在收不到贫困生欠下的学杂费时,就到学生家里拿谷子、猪肉、畜产品,甚至扫把,都可以成为抵债的东西。谁要收不齐学费,就要被扣工资。教师之中竟然也有“黄世仁”?此举真叫人感到伤心又可笑。
(摘自:光明网,2006/1/24)
还有,中国人从来强调集体观念,就连工资收入也总是喜欢与别人进行横向比较。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揭示了人性的一个普遍心理:“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在“大锅饭”、“大跃进”时代,人人都是“无产者”,大家虽然分到的物质利益较少,但是由于人人如此,人人平均,虽然比较贫困,但是大家心情都比较舒畅,因为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文化生产退居次位,经济建设成为雷打不动的主旋律。在其他行业从业者收入猛增的情况下,教师职业虽然依旧获得人们的赞誉,但是收入却严重偏离这种崇高的劳动价值。
教例10
一名大连普通教师2004年末的来信
敬爱的领导:
您好!希望我的这封
来信发得正是时候也发对了地点。写这封信没有其他的目的,只是想表达一下我以及周围同事们的心声。我是一名大学本科毕业生,当然是个很普通的大学。毕业后也是父母的原因选择了教师这一行(他们都说这一行稳定)。
如今工作快三年了,感受颇多。学生很可爱,同事们也很可爱,很善良,有时候甚至觉得他们太善良,像驯服的绵羊。我们周围很少有勾心斗角和社会上那些晦涩黑暗的东西,这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有人会说这么优越的环境工作起来多舒心呀,还挑什么呢。可是我真的高兴不起来。
我周围有很多工作了10多年的老师,可是他们微薄的工资实在可怜,最近又扣了劳动保险,实际到手的工资也就1000刚出个头。这属于好的,像我这样才参加工作没几年的教师实际拿到手的工资也只有700多。我家是大连市内的,因为和父母一起住,父母都有退休金,所以吃住不愁。可是有不少外地的老师,他们还要租房子住,市内的房租又很贵,交了租金也就勉强能吃上饱饭吧,至于买本书看或者是买件合适的衣服穿那就想也别想了。还有更惨的,工作10多年了,拿到手的工资就1000多一点,家还是外地的,结婚了,贷款买了房子,每月还要还贷款,家里另一口子还下岗了,没找到工作,孩子都不敢要,拿什么养啊。更难以理解的是教师职称都下来了,可是就是拿不到钱,要排队等,有名无实,有的要等到退休才能拿到那份职称的钱。对于我一个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人来说真的不大明白老师为什么还如此拼命,我姑姑是做教师的,当了一辈子教师了,她是个很好强的人,争了一辈子,荣誉证书一大堆,可她这辈子都和家人挤在一间不到15平方米的小屋里。50岁刚退休就患了肺癌死了。我还记得那场景,这辈子都忘不掉,她默默地躺在遗体告别厅里,四周堆满了大大小小的证书,足可以将她埋起来了,可是他们学校连个追悼会都不给开,校长连个悼词都不给念。为何如此拼命?那些荣誉谁还会记得?
校长书记开会时经常教育我们,对我们说,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这是教师的职责。没错,真的是职责,有时我真的感觉到这个职业很神圣,但那不是在领导们说这句话的时候,而是我从学生那天真的眼神中体会到的,在其他老师默默无闻的工作中体会到的。
……
我本想留个真名,但是后来一想,怕影响到学校,还有那么多要脸的人,还有那么多无辜的人,别因为我一个人把别人都害了……
(摘自:人民网,2006/1/24)
作为从事文教的教师而言,眼看着从小一起长大的那些以前在学业成绩远不如自己、被老师斥为“笨蛋”的小伙伴,如今一个个借助经济“西风”发家致富、轿车楼房,不可能不在内心引起强烈落差:从小到大,我一直比他们优秀,我在学校被视为优等生,他们被视为差生,为何结果反而是我不如他们呢?这种强烈的心理矛盾不断刺激教师,不平衡的情绪油然而生,对本职工作的轻视心态也就无可避免地产生了。
在瞧不起本职业、对工作心灰意冷、没有热情的心态下,教师就会面临两种选择:
第一种选择是“跳槽”,确切地说应称为“下海”,因为“跳槽”可能是由一所学校跳到另一所学校,而“下海”就是选择脱离教师行业。做出这种选择的教师除了厌倦了本职工作以外,一般还应该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年纪较轻,精力较盛;二是进入教师行业1—8年,也就是说从教1—8年期间的教师,最容易选择“下海”,最容易造成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三是性格较为外向,具有“求变”的心态,喜欢挑战;四是家庭经济条件相对宽裕,不需要以教师的工资作为生存的惟一来源。
第二种选择是继续留在教师岗位,这类教师一般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奔三”的道路已经走完,即已经跨过30岁的门槛,从业时间超过了6—8年;二是已经娶妻生子,生活相对稳定;三是为人较为谨小慎微,缺乏一定的冒险精神,求稳心态较重。调查还显示:从小生长在农村的教师一般求稳心态比较重,有些教师虽然厌倦了本职业,但是仍然会选择留下来。这部分教师产生的倦怠感一般比较弥散,影响比较大,不易恢复,他们是职业价值与劳动报酬产生矛盾的牺牲品。
第三节 理念先进与评价体系落后的矛盾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拉开了实践操作的序幕。国家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秋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的变革,涉及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全面、最激进的一次教育变革。
新课程为教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观念上的变革,它确立了三维立体教学目标,即强调发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体验学习过程、掌握运用学习方法,以及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简言之,即希望教师对学生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刘晓明和王丽荣在其著作《新课程与教师心理素质》中总结道: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全新的意识,这些意识包括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学生学习的自主建构意识、教学过程的实践化和参与性意识、课程评价的发展性意识以及课堂管理的开放性意识五个方面。
1.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
全面解读《纲要》的指导思想后就不难理解,所谓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指知识、技能及身体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心理发展。这些心理发展包括对待学习的态度、对家庭和其他社会关系的认识以及个人内在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为此,教师应该从过去整齐划一的强调知识技能目标,转向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
2.学生学习的自主建构意识
学习的自主建构意识,按照“新基础教育”倡导者叶澜教授的说法,就是使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去生成联系,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和学习习惯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建构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不应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应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3.教学的实践化、参与性意识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交往、平等参与、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它比以往更加强调和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作是一种研究性、创新性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淡化教学的结果,更加注重和突出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
4.发展性评价的意识
发展性评价相对于终结性评价而言,乃是注重过程的评价,以发展为本,面向未来,强调合作与自我完善。例如,班上有两位学生,其中一位考了90分,而另一位才考了50分。
若采用仅看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则教师无疑会夸奖前者。
但若持发展性评价理念来评价,所表扬的对象可能就不是前者,而是后者。因为与往常相比,前者的分数总是在90分左右徘徊,并没有明显进步;而后者往常总是只考了个位数的分数,这次考了50分,有很大的进步,当然值得表扬。
教例11
四块糖的故事
当年陶行知任育才学校校长的时候,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陶行知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送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掏出第三块糖送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若仅从事件表面结果本身考察,则这位拿砖头砸同学的男生当然应该受到严厉批评。但是若考察其产生这种行为的动机、发展过程及其综合素质,就不会“一刀切”地一通猛批。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正是秉持了“发展性评价”的标准,才通过四颗糖果既表扬了他的正义行为和守时观念,又让他主动反省自己的错误。这就是发展性评价的威力。
5.课堂管理的开放性意识
新课程所确立的这些全新的教育理念,为中国基础教育勾画了一幅华丽的蓝图,令人振奋。据说,2005年华东师范大学有位课程专家到北京师范大学作了一场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学术报告,用极具煽动性的语言和对基础教育课程的美好未来进行了激动人心的畅想,令在场的莘莘学子群情激昂、热血沸腾。然而,对于基层教师而言,则没有多少人露出喜悦的笑容,相反,倒是愁容满面,为什么呢?原因是一项完整的课程改革不仅要变更课程的功能、结构和内容,也需要配套跟进,对课程实施、评价和管理进行同步变革。目前基层教师对新课程最经常说的一句“掏心窝”的话就是:课程内容变了,评价制度不变,有什么用?!作为课程专家和教育学者,也许可以批驳一线教师“短视”、“浅薄”、“没有长远眼光”。但是一线教师也可以反驳:课程专家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作为教师,当然只顾“眼前”,因为对他们而言,未来是虚无飘渺、没有确定性的,面前的学生的学业和前途才是最紧要最现实的,教育政策可以随时调整,但学生的发展却是单向性的、不等人的。
课程改革已经推行5年多了,但是相关的配套机制仍然处于真空状态,其中最紧要的一点就是需要一线教师最关注的所谓“高考指挥棒”制度。作为课程改革十分关键的高考评价制度改革,并没有作为改革的一部分在5年前同时推出,由此造成了课程内容与课程评价的脱节。2006年春才由上海在全国率先进行被称为“破冰之旅”的高考制度改革,由市政府作为后盾支持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所全国重点高校通过自主考试、面试招收586名学生,但是在政治不清明、体制不透明、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的当前社会,这次“破冰之旅”遭到广泛质疑。传统“人治”而非“法治”的社会提供了体制的众多漏洞和腐败滋生的土壤。体制环境、教育体制和学生素质在国内都算一流的上海,尚且存在如此巨大的争议,想要在全国推行类似改革,“难于上青天”!高考评价制度在相当长时间内将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问题。
教师面对舆论宣传和上级部门有关新课程的全新要求,以及学校领导为保证升学率而极力强调的“升学第一”、“应试为本”的守旧要求这两个完全悖逆的指挥,实在无所适从。这里,需要对教师进行区别分析:
一般而言,刚入职不久的新教师,由于接受了相对前沿的教师教育课程,加上年轻人所特有的追求新奇、勇于求变的心态,这些教师一般倾向于接受新课程理念,按照新课程的指导思想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但是在基层学校强调应试教育的“大染缸”里,不久就会“近墨者黑”,屈从于周围人的无形压力,屈从于学校领导的指挥。但是出于青年人特有的“不安分”心理和从业责任感,他们内心又觉得只有贯彻新课程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否则会“误人子弟”。这种内心想法和实际操作不一致的情况,是年轻教师产生倦怠感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对于习惯了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中老年教师而言,他们所苦恼的不是学校的应试教育指挥棒,而是上级领导的新课程要求。新理念鼓励教师使用图像、多媒体信息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要求师生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强调课堂教学的互动生成、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这里的每一项要求对于在“升学至上”指挥系统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中老年教师而言都是“赶鸭子上架”,无法做到。做不到这些,不但不可能评先进、评优秀,而且学生也会开始瞧不起他们,认为他们已经是“古董”级别的了。这种现实落差不可能不导致教师倦怠情绪的增加。
第四节 新课程对教师的高要求与教师个人素质偏低的矛盾
诚如上面所说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十分先进,但在实践层面上的操作确实存在难度。目前大家的共识是:这些理念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转变能否契合于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是教育实践的直接承担者和实施者,教师对新课程体系的理解和认识,最终决定着新课程实施的走向和程度。新课程呼唤新型教师。具体而言,新型教师应该具备如下素质:
1.较高的职业道德和时代观念
教师担负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热爱教育、关心学生是教师应有的美德,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新课程所要求的高素质教师必须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坚定职业信念。不为眼花缭乱、形形色色的物欲所迷惑,具有肯于奉献的人生观,真正为人师表。这些也都一直是对中小学教师的理想要求。更重要的是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符合时代和未来发展所要求的先进观念、变革意识,要具有互助合作意识、整体意识,具有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好奇心和自信心,有积极变革、创新和开拓的精神。
2.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新课程视野下的教师,其知识结构除了具有传统的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还要求掌握现代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变化规律以及教学艺术等诸要素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
此外,新课程还要求教师有比较广博的一般知识。因为随着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交叉互动日益明显,尤其是新课程综合化趋势的加强以及近几年高考制度的改革,“3+X”模式的推行,广博的科学文化素养对课程实施者的一线教师而言显得更加迫切而现实。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概言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一专多能、主精辅熟的“通才”,只有做到这样,教学才能旁征博引,左右逢源,才能有效处理课堂师生互动时生成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答疑解惑。
3.较强的能力
新型教师除了应该具备通常意义上教师的能力之外,还要具备适应时代发展所需要的能力。
其一,交往和沟通能力。新课程旨在打破课堂的“封闭状态”,打破教师的“话语霸权”、“课堂权威”,将课堂还给学生,使教师从“表演者”角色转变为“导演者”角色。这种转变意味着对教师各种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能够与学生之间进行课堂教学对话、沟通,能够进行渠道畅通的思想情感交流。
其二,临机应变的能力(亦称为“教学机智”)。新课程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应该打破被课前预设的教案摆布、成为教案奴隶的境地,强调充分有效地利用师生在对话融通过程中所生成的课堂资源,主张“弹性预设,动态生成”。所谓的“弹性预设”乃是指课前的教学方案为体现学生主体而预备充分的空间,为鼓励动态生成保留足够的余地。“弹性预设”和“动态生成”的相互关系要求教师具备临机应变、即席思考的能力,惟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有效践履这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新思维。
其三,主动发展的能力。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新的知识不断涌现,那种“一朝学成而终身受用”、职前教育与职后工作完全脱离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1996年4月,国际21世纪教育质量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重要报告,其中指出:“今天,谁都不能再希望在自己的青年时代就形成足够其一生享用的原始知识宝库”,“今后,整个一生都是学习的时间,而每一类知识都能影响其他知识。”教师实现终身学习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主动进步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新型教师”标准,与目前现实的教师素质差距甚大。当前教师距离广博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这个基本标准仍然较远,更不用提坚实的教育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掌握基本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等高一级的素质了。截至1993年底,我国还有15.3%的小学教师,40.5%的初中教师,48.9%的高中教师学历未过国家规定的要求(《教师法》规定:中小学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学历,即高中为大学本科,初中为大专,小学至少为中专)。更加严重的现实是,面对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部分教师不能与时俱进,知识老化,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式落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部分教师教育观念陈旧,还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有些教师追求使自己在学生心目中有绝对的权威形象,容不下来自学生的对其权威的一点质疑。经常在课堂教学现场中发生类似情况:老师在课堂上读错了一个字,天真的孩子举手给老师指出,不料却遭到老师的严厉训斥和挖苦,说自己已经教不了该孩子,叫他(她)另请高明。这会严重挫伤孩子的纯真心灵和求异思维。
第二,部分教师教法陈旧,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童年时代本应是孩子最幸福的时期,然而放眼中国,有几个小孩子能够快乐得起来?小小年纪,背着沉重的书包和心理负担。到了中学,为了升高中或大学,学生都在拼命地学习,老师也都在拼命地教。教师把大把大把的讲义和练习发给学生,不能采取有效方式引导学生,只剩下机械的灌输。他们满腔热血,一身汗水,辛勤耕耘,精神可嘉,但做法可叹、可悲。
第三,部分教师心理素质较差,道德品质低下。教师为人师表,乃天经地义。然而有一部分教师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没有尽到教师的责任,给学生带来恶劣的影响。打骂学生的有之,体罚学生的有之,用各种手段摧残学生心灵的有之,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信口开河,向学生传播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信息。有些教师不能有效控制自己,将在家庭和同事那里“积累”下来的负面情绪带到课堂上来,向学生宣泄。
用这样的素质应对新课程改革,其结果如何可想而知。虽然在传统师道责任心和道义感的感召下,很多教师尽心竭力,继续秉承园丁精神、蜡烛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但在全新的课程理念要求下,以旧的方式处理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和同事合作等问题,难免经常碰壁。比如,教师出于对学生负责的初衷,放学后留下学生背诵古诗(这在小学和初中较为常见),家长眼看孩子迟迟没有回家,跑到学校一看,原来是被教师留下了。有些家长能体会教师的良苦用心,对教师心存感激。而有些家长则对教师的做法十分不满,责怪教师,甚至告到校长那里,校长本着新课程的理念和精神,也觉得教师的做法欠妥当,并没有站在教师的立场上为其辩解。这种“好心当成驴肝肺”的情境,必然会导致教师的挫折感,对工作失去信心,慢慢地就会产生倦怠情绪。
第五节 教育变革的“好教师”标准与传统标准的矛盾
世纪初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要变革的对象,在具体的表现形态,包括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材料、评价制度、管理制度等多个层面,根本而言是“标准”的变化,也就是每次教育变革都会重新阐释“好的教育”、“好的教学”以及“好教师”的标准。若变革幅度较小,那么各种标准可以依据自身的调适能力进行渐进式调整,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有关“好教师”标准的变迁,从第一次到第二次的转变跨度并不是特别大,因为两个标准都相对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教师们梦寐以求的所谓“模式”,它们具有同质性,两者都是以传统的泰勒课程评价模式(强调知识传授的效率,在有限时间里有效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为指导,追求单一的课堂效率。而从第二次到第三次的变化跨度就比较大,是从可操作、可量化评价指标跃迁至复杂的、开放的、弹性的、互动性的观念性、理念性的不固定指标,打破了评价的固化模式。20世纪末掀起的这场课程改革,彻底改变了以前对“好教师”的评价标准。以前一位好教师的评价可能是:他“吃透”了教材,依据某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备课时总是预先精心设定若干教学活动,并努力保证这些活动在课堂上按照自己课前设计的“剧本”顺利完成,从而保证知识传授的效率。但是依据目前的课程评价标准,上述做法一定会被认为是“教师中心”、“教科书中心”、“不关注学生”、“没有把课堂还给学生”、“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只强调课前预设,忽视课堂互动生成的资源,僵化控制课堂”等“过时了”的“古董”而加以批判,不再是新标准下的“好教师”。由此便带来了一个现实问题,即那些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被评价为明星教师、优秀教师的人,进入新的课程改革评价体系里,却变成了需要被“改造”的群体,有时甚至被认为是改革的阻力,成为教育变革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这批中年教师,面对从天上到地下的强烈落差,加上人到中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心态比之于年轻人都较差,适应评价标准的速度难以跟上年轻教师,都会产生心态不平衡。“好教师”评价标准的变化造成的多重心理打击,很容易导致这批曾经优秀、曾经“风光”的教师出现倦怠情绪。而且中年教师此时“求变”的心态已经所剩无几,“求稳”心态居主导地位,他们之中很少有人再有“下海”念头。一部分人开始调整自己,学习课程改革的最新理念和变革思想,主动调适自己;另一部分人则无法承受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转而变成倦怠教师的一部分。
第六节 圣人标准与常人心态的矛盾
春秋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位举世闻名的“超级教师”——孔子,也许是因为孔圣人的出现,让中国社会对教师从血液里天然就有一种刻板印象:教师就应该像孔子那样,不但学问上堪为人师,道德上更要成为社会的引领者。1997年,我国教育家、国学大师启功先生为北京师范大学题写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据说最初的题词是:“师垂典则,范示群伦”,只是觉得稍嫌艰深、平板和静态,才选择了前者。从这两个题词我们不得不钦佩启功先生大师级的品格气度和人文精神。然而反过来一想:举目望之,天下如启功先生之学识涵养的有几人?莫说中小学教师,就是大学教授也找不出几个。以这样的高标准培养中学教师,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虽然富有诗情画意、气度风范,却牺牲了具体性、实践性。用这种培养“圣人”的标准来指导主要是培养中学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难免有“道德高标”之嫌。当然,这并非今人所创的标准,乃是自古以来传统文化对“为师”资格的道德要求。被当作“圣人”对待的教师,必须德才兼备,正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上说:德才兼备为圣人,德才兼亡为愚人,德胜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传统的思维里认定:只有具有圣人或君子品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圣人和君子。教师的层次越高,圣人和君子出现的概率和频率就越大。
但是,人们模糊了一个事实:传统社会对孔子、孟子、韩愈、朱熹等儒学超级教师的“圣人”标准,是不适合于当时遍布底层的乡间塾师的。即使在古代社会,也不会有人用圣人的标准去要求一位私塾教师。其实,目前中小学教师的地位也就相当于古代的私塾教师或者地方县学的老师。古代尚且没有对这些教师冠以“圣人标准”,而今,我们却给中小学教师带上了这顶高帽: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一顶相对空泛的高帽,其表述看似十分合理,实际上却经不起分析:“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相对于敌人而言。我算是人民中的一员,周围其他人也是人民中的一员,当我的利益与周围某个人的利益发生矛盾时,是顾此“人民”还是顾彼“人民”呢?
在“为人民服务”口号的引导下,社会除了对教师的从业基本道德(教师专业底线)作了规定之外,还对教师作了许多与本职业不甚相关的“道德高标”(圣人标准),并且将这两个层次的道德要求强行糅合在对教师的强制性要求之中,这集中反映在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条文上:
一、依法执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五、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六、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七、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牟取私利。
八、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这一职业道德规范,至少会让人产生两个疑问。疑问一:有些教师对任何事都很有责任心,对教学工作尽职尽责,教学成绩也十分显著,无论从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还是以学生成绩为评价指标,都无可挑剔,学生和家长都十分拥戴。但教师本人就是发自肺腑不喜欢教育行业,就是不“爱岗”。这样的教师能说是违反职业道德规范吗?能说是不合格的教师吗?疑问二:有些年轻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平等相待,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己任,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这些年轻教师内心里就是天生不喜欢与小孩子呆在一起,就是讨厌小孩子,只是因为实在找不到工作,才选择了做教师。这样的教师能说是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不合格教师吗?以下有一个发生在上海某重点中学的一个例子。
教例12
一个不爱生、不爱岗的“好老师”
李老师讨厌小孩子,也不喜欢做教师,只是因为实在没有找到好工作,不得已才选择了做教师。虽然内心不喜欢这个行当,但他深知教育的意义和责任重大。他一再告诫自己:既然做了教师,就不能误人子弟。他认真备课、上课,尽心尽职。课外还不时倾听学生诉说,还诚恳地给予指点、疏导。学生们喜欢他,觉得他上课有水平,对学生公平。有个家长还曾特意赶到学校,不为别的,就是想当面向李老师说声谢谢,说孩子很幸运,遇到了好老师。李老师备感欣慰,觉得在教育工作中也有一种价值感。他试图说服自己喜欢教师工作,喜欢学生,但无济于事。于是他盘算着边尽心尽责做好眼前工作,边等待合适时机调换工作。尽管如此,学校对他的工作和业绩十分满意,校长提议授予他“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多数教师赞同了这一提议。但学校的教导主任提出异议:李老师公开宣称不喜欢学生,不喜欢做教师,一个不爱学生、不爱岗的教师怎么能被评为“优秀青年教师”呢?
应该说,类似李老师这种心态的青年教师,在目前的中小学为数不少。学校对李老师这种状况的评价之所以会陷入“两难”境地,乃是因为目前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远远超出了教师职业本身的从业要求。目前社会对教师的很多期望和要求,若是教师都能一一做到,那就成为圣人了。但是扪心自问:在全国数以千万计的中小学教师之中,有多少教师符合了上述标准?答案无疑是:寥寥无几。为什么呢?因为中小学教师不是神,而是常人,是人就要吃穿住行、结婚生子,就需要至少满足常人最基本的物欲需求。因此,教师做不到圣人标准这就对了!在一个常态社会中,教师表现出无异于常人的一般特性,这是正常的。如果教师一味索取而不思奉献,或者一味奉献而不求任何回报,并且这种现象成为教师行业中的普遍风气时,那足可断定:教师所处的社会一定是个病态社会。
相比之下,美国为教师订立的标准就比较常态化、现实化。1986年,美国成立非营利、无党派、独立运作的“全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ationalBoardforProfessionalTeachingStandards),着手制订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经过研究,订立了在美国人眼里“很严格”的五大从业标准:
(1)老师必须关注学生,带领学习。
(2)老师必须熟悉自己的专业,以及教学的方法。
(3)老师要负责管理与督导学生的学习。
(4)老师能够有系统地思考自己的教学,并从经验中学习。
(5)老师要结合家长、专业人士及社区的力量。
美国“全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所制定的上述五大标准乃是美国教师从业的基本底线,是政府机构对教师基本素质的基准性规定。与此相比,美国普通民众心目中的“好教师”标准是:
(1)与学生共同热爱所教科目,具有把教学内容变得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和催人奋进的才能。
(2)具有站在学生理解的角度上与学生打成一片的能力。
(3)具有彻底明晰“什么水平阶段应该教什么以及为何而教”的敬业精神。
(4)关心学生,尊重学生。
(5)鼓励学生独立自主的承诺。
(6)即兴适应新需要的能力。
(7)采用教学方法和实施教学策略让学生自主学习、尽力学习、合作学习。
(8)集中突破关键概念以及学生对关键概念的误解而不是对其加以掩盖。
(9)对学生的作业给予高质量的反馈。
(10)希望向学生以及其他资源学习,了解教学效果以及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摘自:胡东方:《美国人眼中的好教师什么样》,《上海教育》,2005/13)
从中美两国的关于教师标准的期待和界定上可见,在美国,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普通的美国民众,对教师的要求是就事论事,就职业论职业,将教师职业作为社会诸多行业中的普通的一个加以要求,并没有强行让教师背负其他职业以外的多余包袱。而中国的教师,不仅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还负载着太多历史文化和社会舆论所给予的角色压力。一言一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内心想法往往与自己的言行不一致,在与人打交道时,也不时要顾及自己的教师身份,否则就会被人抓到“话柄”。于是在工作之余的生活时间里,为人处事都要压抑自己,要小心低调,不要张扬。这种圣人标准在内心所造成的角色重负,与教师作为一个常人的心态和追求常人生活的情绪,无可避免地会产生冲撞,这也是教师产生倦怠的一个来源。
第七节 自我抱负水平高与工作准备不足的矛盾
孟子提出“人皆可为尧舜”、“涂之人可以为禹”的思想,意即要求知识分子要有“敢为天下先”的抱负和精神。所谓“人之为事,必先立志以为本,志不立则不能为得事”(《朱子语类》卷十八)。一定程度的自我抱负水平有利于人的发展,但这种信心若过度膨胀则可能导致从业者陷入工作困境和职业倦怠。
所谓的自我抱负水平是指人的行为要达到什么程度的心理愿望。许多人在工作和活动中对自己要达到的标准有较高的需求,这就是抱负水平。如何测量自己的抱负水平呢?目前有一份流传较广的抱负水平问卷,还是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出一个人的真实抱负的:
抱负水平直接影响个人的学习和生活,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判断教师的抱负水平是高是低的标尺就是教师的实际能力。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向来要求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胸怀世界。进入师范院校的大学生大多数怀有较大的抱负,希望在教师岗位上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这是十分可贵的,也是中国大学生相对于西方大学生的一大优势。但是仅有美好理想还不够,还必须有足够的工作准备。有学者通过调查研究,得出优秀教师必须具备十项素质:
(1)责任感;
(2)宽容;
(3)知识广博;
(4)重视品德教育;
(5)教学生动、有趣;
(6)公平;
(7)有创新精神;
(8)平等待人;
(9)教学有重点;
(10)敢于向学生承认自己的错误。
这些素质能力,教师在入职前就应该基本具备,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在教师岗位上站稳脚跟,在此基础上稳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但是,由于师范教育的弊端以及教师自身的问题,很多教师在入职前的能力素质准备显然不足。
按照事物的发展逻辑,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在某种程度上本应该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面,才能培养合格师资,为中小学课程改革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毕竟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能力素质。但是目前我国的国情却颠倒过来:是基础教育改了,才逼迫师范教育不得不进行改动,否则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就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师范院校在“师范性”和“学术性”两项办学目标和职能之间摇摆不定,加之高等师范院校作为一个较大的社会资源占有者和公办性事业单位,“船大难掉头”,牵涉的各方利益太多,无法进行“秋风扫落叶”式改革,只循着体制惯性,进行小修小补。因此师范教育课程迟迟无法进行与基础课程新理念对接的变革,培养出来的师资无法适应工作。于是,由体制造成的教师职前素质准备不足的问题便出现了。
除了因体制原因造成的教师在客观上的职前素养准备不足之外,教师个人的主观努力不足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有些师范生在小学和中学阶段习惯了老师和家人的督促和推动,到了高等师范院校后一下子脱离了“监控”,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不能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要求、自我加压,加上师范院校相对于综合性院校在专业要求上相对较轻,客观上为师范生的“放松”提供了机会。还有一些师范生没有规划好自己的发展生涯,直到临近毕业了还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从事什么职业,这也就必然导致他们在接受大学师范教育的过程中,没有顾及到师范性和学术性的综合、平衡发展,入职教师行业之前准备不足也就不足为怪了。
如果教师的抱负水平总是高于自己的实际能力,多次无法达到预期目标,那么心理上就容易体验到挫折感。这就到了考验教师对挫折的承受和应付能力的时候了。挫折承受能力较强的人,受挫折的消极影响就较小。而挫折承受能力较弱的人,受挫折的不良影响就比较大,甚至会因挫折而导致心理和行为的异常。而教师在面临挫折时,最经常的体验是随之而来的倦怠感。抱负水平过高和工作准备不足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挫折感的产生,而挫折感的产生是职业倦怠来临的前兆,有些人可能会在内心化解掉挫折感,而另外一些人则自己化解不了这种挫折感,一旦这种挫折心理表现为行为异常后,就标志着教师职业倦怠的到来。
第八节 角色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矛盾
无论从角色职责,还是从社会文化的继承而言,教师一直是社会提倡的价值模范,且被作为一种价值传播的工具,为统治阶层工作,替他们向下一代灌输统治阶层认可和提倡的价值追求。就像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迈克尔·W·阿普尔所说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课程核心和制定课程的根据。教师角色的价值观严重依附于、顺从于占据统治地位的强势说法。
然而,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每位教师总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见解。这些想法和见解往往与主流的看法和要求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反。遇到这种情况时,为了正面引导学生,教师就不得不压抑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念,顺从于作为教师角色的价值观,顺从于占统治地位的意见,向学生灌输与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的观念和价值。也许很抽象,但有个例子就可直观地读出这种内心冲突:
在上海,一位初中历史老师刚从高等师范院校毕业。他具有强烈的“反日”情绪,2005年发生在上海的反日游行示威队伍里,就有他的身影。每当谈到“小日本”时,他总是咬牙切齿。但是在给初中学生讲授日本侵华历史时,这位年轻教师采用各种方法压抑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尽力使自己在课堂上不要将内心强烈的反日情绪传染给学生,转而逼迫自己接受主流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对日思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在他的内心里千万次地鄙视这种说法,但是考虑到班上学生都是未成年人,价值观、人生观正处于成型阶段,不可以接受过分偏激的思想,也考虑到学生所面临的现实情况(学生升学考试的标准答案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见)。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课堂上的他“口是心非”、“心口不一”,这令他十分痛苦。
这位年轻教师的职业角色价值要求他向学生灌输对日友好的价值理念,但是他的内心却是反日的,类似的职业角色价值观与教师个人价值观的冲突,随着商品经济的冲击和社会价值观念的急剧改变而变得越来越严重。比如教导学生要安贫乐道,追求学问才是最快乐之事,其实绝大多数教师内心的真实想法是恨不得早日住上别墅,买上汽车,只不过因为主客观原因不能达到而已;教导学生要尊师重道,但内心早就清楚地体验到目前教师行业的社会地位不高,社会对经济和金钱的强势追逐早就将对学问的追求这一理想逼到了一个很小的角落。“出效益、出利益”才是社会现状的真实写照。
长期的心口不一、口是心非,容易导致教师的人格分裂。加之学生毕竟是社会大环境中的一员,受家庭、社区和社会环境的耳濡目染,常常会对教师那些说教式的言论提出辩驳,这会加剧教师对教师角色价值观的道理的怀疑,加剧个人的价值观与教师角色的价值观的分离,最终导致对自己职业的失望和厌倦。
第九节 工作负担过重与教师承受能力有限的矛盾
对于很多刚刚参加工作的人而言,加班仿佛是一种炫耀的资本。那些刚刚离开学校加入职业行列的年轻人常常会跟自己的家人朋友“抱怨”自己的工作有多忙,“抱怨”领导如何把那么多的“重要工作”交代给他(她),“抱怨”自己经常被领导“差遣”等等。但从谈话交流中,我们听到更多的是一种自豪和兴奋,一种新鲜和满足,一种充实感。但这种状态仅能维持一年半载。那个新鲜的劲头过去后,“抱怨”这个双引号就可以拿掉了。长时间的忙碌和超负荷的工作已经开始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乃至身体健康状况。
据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的调查,近五成的受检教师认为自己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是由于“工作太累”,其中37%的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个小时,若在农村,则这个数字还要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3年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师生比为1∶20.5,明显低于世界上教育发达的国家。加上比之于西方国家,我国中小学、尤其是农村地区教育设施陈旧落后,教学设备短缺,致使教师的劳动强度增大。
还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不断高涨,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态转嫁到学校身上,转变为对学校的高要求、高期望,而这最终体现为对教师的高要求和高期望。加上目前惟升学率、考分崇拜成为几乎所有中小学的主要教学目标和绩效标准。社会、家长的对下一代过多且单一的期望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中小学,评价一所学校、一个教师的标准都离不开“升学率”这把万能尺子。评先进、发奖金、人事调动等方面都要动用这个硬参数。学校为了保持社会声誉,给教师施加压力,制定升学指标。
此外,体制所规定的太过“先进”的学生观也给教师带来困惑和迷惘。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全新学生观指引下,有些教师在繁重的工作负担过程中,还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激怒学生,这让教师心惊胆战,因为万一教师有什么一时情绪失控,家长动辄上访教育局,告教师侵犯学生权益,闲着没事、急着发挥“效用”的教育局相关人员“火速”指派人员调查。此外,目前“学生开除教师”的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城市高中屡见不鲜,特别是那些懦弱的女老师更是成为了学生“开涮”的对象。一些资历较老的教师质疑自己到底还有没有教育权。难怪有老师抱怨:“现在老师真的不好当,在学校里,学生可以罢免老师,老师的工资与学生的成绩挂钩,老师的升职与学生的考评挂钩,一不小心伤了学生或家长的自尊,就莫名其妙地成了被告。在学校里,似乎学生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老师的地位反而是最低的。我现在都不敢随便说话了,甚至有些时候还要刻意讨好学生。我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戴着镣铐跳舞了。”
在强大的压力面前,教师没有任何自主选择地走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漫漫征途,而且十分冤枉地承受了社会对他们的不公正指责(舆论常指责他们是一群只会教学生考试的教书匠)。为了迎合社会需要,满足社会的期望,教师不得不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没有得到足够的喘息机会。不得不整天为提高学生考试分数而发愁。这一点在毕业班任课的教师之中表现得特别严重。加上教师职业具有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无法像公司白领一样上班是上班,下班就完全自由。教师的课堂和课余时间的界限十分模糊,很少真正跳出来轻松轻松。
工作强度大的另一个方面表现在对学生安全的管理上。现在广大教师,特别是承担班主任工作的教师,都或多或少地患上了学生安全恐惧症。为了精心呵护“祖国未来的花朵”,教育部门和专家做了被一线教师戏称为“相当于世界其他各国所做工作的总和”的一整套工作: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发布各种文件命令;将学生安全纳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动国家宣传机器进行专题性循环滚动报道,加强舆论督促,生怕这些“温室”里生长出来的小花朵有任何闪失。为了对得起“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实现“献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伟大理想”,教师们满腔热情,小心谨慎地看护“国花”。学生有违法乱纪(指学校的规章)的行为——不能打,一打就是体罚,就是违法(连日本、韩国、新加坡这些发达的亚洲国家都允许对学生进行适当体罚,我们在这点上比他们更“先进”);不能骂,一骂也是违法,会对未成年人心理造成“伤害和阴影”。但是,学生的安全不仅是教师“体罚”的结果,更是与学生上学放学途中道路的安全、校园环境的安全、阅读内容的“安全”、交友的安全、饮食的安全、娱乐的安全等众多问题有关。总而言之,只要涉及到学生在校安全问题的,教师都要一律承担,万一出了什么差错,家长、社会群起攻之,教育行政部门追究学校责任,校长追究老师责任,于是通报批评有之,行政处罚有之,甚至法律责任也有之,千斤万担都是教师一肩扛。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因为我是普度众生的;教师们则调侃说“我不受怨气谁受怨气”,因为我是教育系统的最底层,没有能力也没有下一级可以推卸责任了。于是教师们只好小心翼翼、提心吊胆、面面俱到地考虑学生有没有迟到,有没有早退,有没有旷课,有没有在回家的路上偷溜到网吧上网打游戏,有没有打架、相骂……于是就出现了如同一位班主任自白的那样:“日里满心思,夜里做噩梦;小事管不完,大事管不了。只要有人一提安全两字,便眉头紧皱、浑身发抖、血压升高、体温下降、全身痉挛、一息仅存。”
机器还得偶尔停下来加油、充电、冷却,何况是血肉之躯的教师。任何人的身体和精神总有一定的承受阈限,教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而是人民大众中普通的一个知识群体,也同样有这个阈限。一旦教育教学工作超过了这个阈限,不但生理机能,就连心理机能都会出现警报。生理上的疲惫将会不断导致心理上的疲惫,出现“情感耗竭”的职业倦怠特征。而“情感耗竭”对于教师这样一个需要源源不断付出情感的助人性行业而言意味着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第十节 高精力投入与低成就感的矛盾
高精力投入的原因是工作负荷过重,工作负荷过重的原因是人们对教师的预期太高。特别是刚从大学校园走进中小学课堂的大学生,他们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环境,一种全新的生活状态,往往对自己的未来有着很高的预期,希望自己在教学岗位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实现自己的抱负。在这种心态的支配和暗示下,刚入职的年轻教师通常不计付出地工作,期望能够尽快得到学生、同事、学校领导的认可,以此走好第一步,挣足“印象分”,以便为日后的职位晋升、加薪、职称评定和评先进等打好基础。正是在这种美好愿景的支配下,导致了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将加班当作一种享受和炫耀。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教师的新鲜感逐渐消除,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也会有所下降。但是他在前期的良好表现已经让学校领导注意到了,学校领导已经对他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心理预期,会在“加大培养力度”的名义下布置给他很多工作,与此同时加大对其的工作压力。由此,教师除了做好教育教学的日常工作外,还有可能承担诸如学生工作管理、为领导撰写演讲稿、帮助学校写研究报告、帮助学校应付上级检查等额外工作。如果这种情况不断延续下去的话,那么教师在工作中的压力就会不断积累起来。精力投入越来越多,但一直没有释放压力的时间,加上没有掌握必要的压力释放技巧,时间一长,就只能听任倦怠感侵蚀内心世界了。
其实,若某一职业既需要高精力投入,但同时有很高的成就感,加上合理的回报,那即使很累,从业者也很少会有倦怠感。例如:
苏州风光旅行社有位年轻的男导游,人称小燕。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带着来自海内外的游客玩转苏州园林一天;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导游词;每天走着同样的路。按照他的话说:闭着眼睛走遍苏州各地园林都可以。每天有着繁重的任务:联系车辆、帮游客订酒店客房、订返程火车票和飞机票、联系景点、安排午餐、时刻注意“一个都不能少”,还要随时提醒游客不要买假冒的太湖珍珠系列的护肤品以及假冒的江苏丝绸,以免上当等等。可是他说他过得很开心,正是因为他细心周到的安排和对每位游客负责任的态度,大家在短短一天的旅行中都将他当作亲近的人一样,毫无怨言地听他安排、指挥。临走时依依不舍地与他道别。小燕很喜欢这份导游工作,他说:作为导游,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觉得有成就感的呢?
可见,有很高成就感的工作,其从业人员出现职业倦怠的比例一定不会太高。工作本身不会让人感到累,让人感到累的其实是那些你自己看不上眼、不乐意做的工作。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你觉得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无法调动你潜在的激情,甚至正在泯灭你残存的跳跃火焰时,你就会体验到一种融入血液里的疲倦——除非你重新定位和看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
无论创新、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口号喊得多么响彻云霄、震动大地,依然无法磨灭一个事实——教育基础功能是保存和延续前人的文化遗产。正因为身兼这一历史使命,决定了教育行业、尤其是中小学教育行业天然具有保守性、封闭性和重复性的一面。加上教育是细水长流、春风化雨的行业,很难短期见效益,目前由于取消了小学升学考试,小学老师普遍缺乏成就感,因为无法再有像升学考试那样的成就感来刺激他们、打动他们;中学老师们,除了带毕业班的,其他年级的老师们也同样缺乏成就感。这是由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的,并不是教师个体的责任。出现这种低成就感的原因主要有四个:
1.强烈的迷失感
由于目前中小学教育不论在教授内容还是在教师日常工作状态上,都缺乏与社区、家庭、社会的有效融通,基本上处于一个封闭的“围城”里,教师抬头只能看见学校的天空,平视前方只能看到不远处的学校围墙,看不到未来的前途,总是千百次地反问自己:我难道就这样终老一生了吗?内心深处对成就感的渴求、对理想抱负的渴慕真空,不知道该如何填满,产生强烈的迷失感。
2.反馈不足
教师不似学生,通过短周期的测试和日常的作业检查反馈,来促进自己的学习。对于教师而言,评职称、评先进这种正面的反馈和激励N年才轮到一次,有的教师甚至一次也没有轮到。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几乎没有哪位学校领导经常下去听老师们的课,给他们提改进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和督促他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校外科研人员由于种种因素所限,走进课堂与教师一起研究商讨的机会也不多。因此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无人问津”的“失重感”和失落感是很正常的现象。
3.完美主义
对于完美主义者而言,只有做到最好才是可以接受的。完美主义因素导致倦怠感产生,有两个表现形式:一是学校领导者有完美主义色彩。任何事情,即使教师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仍然不可避免受到批评和指责。这种毫无成就感,反而有挫折感的事情,不让教师产生倦怠感是比较难的。二是教师本人是一名完美主义者。他总是看不惯周围的同事,觉得与他们共事毫无成就感,没有共同语言。人不是万能的神仙,是人就有缺陷和不足,没有人能够始终保持完美,所以有完美主义色彩的教师对自己始终会保持挑剔和批判的态度。
这种心理状态往往会令他们感到士气低落,感觉自己的前途不甚明朗。在这种心态浸染下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因此在某些时候,教师感到倦怠的最核心因素是内心深处追求完美的心理。
4.回报不足
当一个人工作尽心竭力,但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回报时,他就会感到自己的努力和对组织的贡献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这种回报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在社会被一片功利主义思想笼罩着的当前,再进行让教师无私奉献、学习蜡烛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统一宣传看来是“纸包不住火”了,也是不起作用的了。在当前社会,教师所获得的回报,在本质上反映了他们受到尊重的程度。无论是所有教师都强调无私奉献的社会,还是所有教师都强调绝对利益的社会,都不是正常的社会。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教师理应获得合理的回报,劳动和报酬成比例了,教师才能更加有效地远离职业倦怠。
第十一节 余论:教师职业特性的自身矛盾
每一个职业都有自己独特的性质,有些职业尤其容易显出困倦和懈怠情绪,就像潘光旦老先生在分析明末女词人冯小青的变态心理时指出:作词之人经常会体气虚弱和精神郁结。因为体气虚弱,所以常常会感到“慵”、“懒”、“困”、“倦”。每当遇到比较强烈的刺激,就觉得“不胜”、“不禁”、“不堪”、“无奈”和“无计”,甚至且“恹恹”成“病”而“瘦”比黄花(潘光旦:《冯小青性心理变态揭密》)。应该说,作为助人性行业的教师职业,也是比较容易导致倦怠的职业之一。前面所谈的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十大矛盾,是从动态变化的角度上看问题。若换个视角从静态角度考虑教师职业本身的特征的话,则会发现该职业的一些不同于其他行业的、容易导致从业者产生倦怠的特征。
1.成效内隐
英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在1958年出版的《人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知识应当被区分为“内隐”和“外显”两种形式。从20世纪80年代起,内隐知识受到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关注,开始广泛渗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以内隐知识理论来探讨教育就是在这一大趋势下发生的。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传给学生诸如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世的逻辑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都是内隐知识的传授。内隐知识在当前我国对中小学生的标准化评价模式里,很难被测量和发现。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工作不像建筑师建造高楼大厦,短期内即可见成效,教师工作存在明显的后效性。在教师长期努力下,学生的思想、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才会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润物细无声”式的,外显的偏少而内隐的居多。工作的长期性和不容易让人产生成就感,使得教师的自尊和自信不容易建立和加强,容易使他们对自己职业的价值产生怀疑,进而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失去激情和憧憬。
2.投入失效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但高投入并不一定就能高产出。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工作成效反映在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健康全面地发展。然而学校仅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小平台,学生的发展还必然地受到家庭、社区和社会大环境等诸因素的影响。很多人将社会比喻成一个大染缸,在其中的任何人都逃不过被熏染的命运,犹如一件白衬衫,快则一个月被完全染色,慢则一年。有商人的地方就有尔虞我诈,有官场的地方就有阿谀奉承,有利益的地方就有勾心斗角,有人性的地方就有温情脉脉。相比于社会影响,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则更加直接、更加弥散而深刻,家庭教育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以上溯到胎儿期,如今很多人开始重视胎教)。如果说婴儿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一生之中起着奠基作用的话,那么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可见,家庭和社会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决不仅仅是可有可无的补充,而是起着十分重要、在某些方面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社会将学生能否主动、自觉地发展的重任一肩压在学校教育一头,继而转嫁给教师。重担在肩,教师为了不“辜负”社会的期望(尽管这种期望某种程度上是不合理的),拼命投入时间,甚至常年处于超负荷运转。但诚如前面所言,学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社会、家庭和社区的影响,加上学生天生禀赋确有差异(尽管很多专家学者不肯承认,抱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柏拉图式的空想),有些学生就是不能被感化、就是不想学习、就是没有学习的禀赋,即使教师投入再多的时间,耗尽再多的精力也于事无补,诚如孔子所言:“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在这一现实状况下,教师的高投入并不能导致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就像《吕氏春秋·不二》说的:“无术之智,不教之能,而持强速贯习,不足成也。”加上学习有其内在规律性,学生在特定时间所能接受的内容是有限度的,强按住牛头让它喝水是不行的,有时甚至起到负面效果,造成“5+2=0”(5个工作日加上2个休息日都用来上课,最后等于没上)的令教师不仅没有成就感、反而有沮丧感、懊恼感的现象。严重打击了教师的自信心,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
面对教学实际,教师的投入与效益不成正比,有时甚至成反比,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这不能不引起教师困惑,成为倦怠源之一。
3.极值饱和
“饱和”一词系化学术语,将精盐加入水中,当它不能再溶解时,叫做“饱和”。所谓心理饱和,就是人已经处于一种非常厌烦的,不想再继续某项任务的心理状态,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
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扮演一名工人,成天做着“拧螺丝”的活,后来被这种机械的工作异化了,他看见过路女人胸前的一对钮扣,也用扳手去拧。又如:一位领导参加书法大展,工作人员请他题字,他信手写下“同意”二字。这虽属笑话,却也是心理饱和的典型例子。
心理饱和现象在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有个美国商人去印第安人居住地旅游,他见那里的编织草帽很漂亮,于是问道:“买一顶多少钱?”对方回答:“10元。”“如果我买100顶同样的草帽呢?”“每顶20元。”“为什么我批发反而更贵?”“做一顶我们感到很新鲜,做10顶我们要耐着性子,而要做100顶相同的草帽,我们将要怎样强忍着性子!”正是因为这种心理饱和现象导致这笔生意流产。
心理饱和多为负面效应。比如,老师布置100道数学题,学生开始做作业时,动作快,做得也正确,但做到后来,速度慢了,还常出差错,同时出现厌烦情绪。同理,工人做同样工作,干部伏案办公等,都可能出现心理饱和的现象,简而言之,他们干腻了。
教师每天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加上费时费精力,很容易出现心理饱和。学生每天行走在家庭和学校“两点一线”,并且长时间内使用同一套课本、用一个教室、面对同一个教师,也比较容易产生心理饱和。学生学习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很难上升,这并不是教师主观努力所能改变的。学生的时间、精力和学力决定着学习效果的好坏,当学生的时间、精力和学力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学业成绩就不可能再有明显增长,一旦触到波峰极值后,随之而来的就是负增长。这些客观的学习规律并不因为教师的主观因素而改变。但在不了解内情的家长和学校领导眼里,却歪曲地认为是教师的水平能力不够。这种误解,加上教师因工作而产生的心理饱和,都会让教师产生挫折感和倦怠感。
4.“工龄”反差
进入工业革命以后至今,社会变迁不断加快,尤其是信息社会的到来,每时每刻如潮水般的新信息不断向人们涌来。20世纪100年里人类文明的成果,比之前数千年人类积累下来的文明遗产还要多得多。
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加之大部分中小学教师还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因此教师“工龄”越大,也就意味着教师的“落伍”程度越大。面对教材的不断变化、学生气质的不断变化、教育理念的不断变化,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打磨”过来的老教师,在教学、班级管理和思维逻辑上已经形成了固化的模式,很多适应于应试教育体制的想法和做法,经过长年累月的重复操作,已经进入了教师们的无意识领域,成为信手拈来、理所当然的反应。
如今,面临着社会对教育界和教师行业的全新要求,教师必须将原来那套已经形成无意识的思维和做法变成有意识的内容,然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自我改变,以适应新的要求。但是这个过程是十分痛苦的,任务也是十分艰巨的,尤其是在一些观念落后的西部地区,很多老教师因为无法变革自己,无法让自己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而抵制、排斥课程改革,致使教育主管部门作出“买断工龄、提前退休”的决定,这种做法在小学阶段尤其明显。相比而言,“工龄”很短的年轻教师更有激情、更有亲和力、更迅速地接受最新信息,更能“与时俱进”,也就更会得到学生的欢迎。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因此出现一个悖论:“工龄”越长的教师越远离骨干行列,越远离评“先进”、评“奖项”的名单。这会令仍然在岗的老教师产生严重的心理不平衡,继而出现怠工和厌教情绪。
5.绩效滞后
教育本质上是一个“化”的过程,是一个春风化雨式的活动,学生的身心改变往往与日常生活水乳交融,难分彼此,总是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汇聚而成,而不可能实现“大跃进”。教育的真正效果是在学生离开了学校之后表现出来的能力,是毕业之后表现出来的生活能力、生存能力和综合素质。然而几乎没有中小学对毕业后的学生进行跟踪评价(事实上也不可能进行这个跟踪,因为成本实在太高),更不会将之作为教师评价体系中的一部分,而是以学生的发展现状(绝大多数是分数、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业务水平高低的指标(经常是惟一指标)。这种教师评价现实和教育本质的矛盾,理所当然也是教师倦怠感产生的一个原因。
第四章 追根溯源:认识教师职业倦怠
第一节 何谓教师职业倦怠 1.何谓职业倦怠
1961年,美国作家格林尼出版了一本小说,名为《一个枯竭的案例》(ABurn
更多阅读
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 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
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金忠明 上架时间:2011-04-07 23:59:59随着在学校课堂教学岗位时间的日益增多,教师往往不再有从教之初的豪情壮志与理想抱负。与之相反,“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成为职后一些教师自嘲或嘲他的话语,他们多了对教书育
推荐 先穿袜子再穿鞋—走出“根本上师”的认知误区/阿明 走出老年心理误区
[推荐]先穿袜子再穿鞋—走出“根本上师”的认知误区/阿明博友求助找寻根本上师的纸条推荐说明:末学之所以推荐此文,并非自大认为自己的观点无可置疑,而是因为“根本上师”在密乘佛子的修行中的位置太过重要,由此产生的误解所带来的问
如何走出“我怕黑”的恐惧? 走出恐惧读后感
如何走出“我怕黑”的恐惧?案例选:朱迪(女,24岁)我从小就很怕黑,也许是听了太多的鬼故事,也许自己太胆小,总觉得在黑暗中有许多让人不安的东西存在。在关了灯的房间中,我总是无法睡得安稳,心里那种紧张的感觉真是无法用言语说清,我会把被子裹
走出思维的误区 mobi 怎样走出美容院老板管理的误区?
在很多美容院老板的心目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不断地把美容院生意做火、做大,建立起由自己主宰的美容王国,成为受世人瞩目和敬仰的美的天使。然而,在前进的征途中,却有很多的人"壮烈地牺牲"了。其中,有的人如昙花一现般地从所
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走出美容院老板管理的误区
在很多美容院老板的心目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不断地把美容院生意做火、做大,建立起由自己主宰的美容王国,成为受世人瞩目和敬仰的美的天使。然而,在前进的征途中,却有很多的人"壮烈地牺牲"了。其中,有的人如昙花一现般地从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