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行巨额违法贷款始末(《财经》 2009-8-3)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交行巨额违法贷款始末

本文见《财经》杂志 2009年第16期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03日共有 2 条点评



字号:  

原交通银行广州分行行长刘昌明在任三年,放出累计98亿元的违法贷款后出逃,余下的并不仅仅是资产保全问题

《财经》记者 方会磊 贺信 罗洁琪 于宁 特约作者 王晓林



违法贷款的主角刘昌明,已遭到“红色通缉令”追捕。



2007年2月,广东置地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成立,总部设于香港,王璟(Keng Wong)担任董事会主席。六个月后,广东置地登陆无需三年业绩要求的伦敦中小企业板,发行5500万股股份,每股价格约为0.9美元,融资4950万美元。但公开资料显示,广东置地90%以上的股份为四个自然人持有,包括王璟和该公司的副董事长陈妙君。上市后该公司一直交投非常清淡。

尽管检察机关的批捕令发出已达11个月,刘昌明仍然杳无音信。这位现年45岁的原交通银行(601328.SH/03328.HK)广州分行行长,在主政交行广州分行(下称广交行)三年的时间内,违规放贷累计近98亿元后,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人们普遍相信,刘已匿居海外。中国警方业已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发出了“红色通缉令”,追查刘昌明,但他至今尚未归案。“红色通缉令”是国际刑警组织最著名的一种国际通报,其通缉对象是有关国家的法律部门已发出逮捕令、要求国际刑警组织成员国引渡的在逃犯。

《财经》记者从多个渠道了解到,这起骗贷大案的揭露耗时两年多,期间颇多曲折,历经财政部例行检查、交行内部审查和公安部深圳直属总队刑事侦查,最后由广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立案主办,查明涉案累计发生金额高达98亿元。

7月28日,该案在关键主角失踪的情况下,在广州市越秀区法院开庭。

截至开庭前,交行仍有约46亿元违法贷款未追缴。接近交行的知情者称,今年2月间,交行已向法院申请了资产保全,“账面上基本没有损失”。不过,整个事件中暴露出来的风控问题以及期间交行承担的风险成本,并不能因“资产保全”而被一笔带过。

目前,交行已将案件的有关情况向董事会作出报告。7月30日,《财经网》率先披露了此案的相关情况;次日,交行A股走势略弱于银行股和大盘,股价收于11.10元,微跌0.27%。

截至本刊发稿,交行未对此案作出公开回应。

无主角审判

7月28日上午9时,广州市越秀区法院西楼刑事审判庭,书记员正在做开庭前的准备工作——交行广州分行违法贷款案即在这里开庭。

45分钟后,出庭支持公诉的越秀区检察院检察官抵达法庭,随行的是一辆三层的手推车,上面堆满了卷宗材料。

不久,法警押来四名犯罪嫌疑人,其中涉嫌骗贷方两人,为原广州市金东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广州天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胜,原金东源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张利文;涉嫌违法放贷方两人,为广交行授信管理部高级经理张立、原广交行番禺支行行长麦天亮。

交行为中国第五大商业银行,注册地在上海。广州分行2009年1月升格为广东省分行,但辖区和职能保持不变,管理广东境内不包括深圳的交行分支机构,包括珠海、汕头、东莞、中山、佛山、惠州、揭阳等多家分支行。目前,广交行存款规模逾1200亿元,贷款规模约600亿元,总资产在交行系统内排名第三,位居北京和上海两家分行之后。

这宗案件背后,关系到属于同一实际控制人的三家公司与广交行之间错综复杂的资金往来。

此前,来自司法、公安、交行内部的多个渠道消息称:广交行违规发放贷款涉及金额高达98亿元,案发时仍有约46亿元贷款未追回。今年2月间,涉嫌骗贷人王胜旗下的三大地产项目:广州地铁动漫星城、都汇168项目(原名北京路名城商业广场)和珠江新城地块,均被交行向法院申请了资产保全。

接近交行的有关人士认为,以当下火热的房地产市场行情,上述地产项目建成后的估值,将足以保全交行的相关贷款。

中午12时30分休庭时,以审判长李剑涛为首的三位法官步出法庭时,面露疲惫之色。在短时间内厘清这场骗贷大案的来龙去脉,确非易事。

事实上,揭露这起骗贷大案耗时两年,历经颇多曲折,过程更为跌宕。不过,导演这场骗贷大片的真正主角,却缺席了此次审判。

身为原广交行行长的刘昌明,至今音信全无。诸多受访人士表示,刘最有可能已逃到境外。

 

失踪的行长

2007年底、2008年初,交行以干部轮岗的名义,将刘昌明调至武汉的交银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免去其广交行党委书记、行长职务。同时派来原交行昆明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阳烽接任。广交行内部知情人士透露,在阳锋2007年底就任时,刘昌明尚在广州,但他从未到武汉履新。之后不久,交行便无法联系到刘昌明。

彼时此案已移交司法。刘昌明人脉之深广、消息之灵通,由此可管窥一斑。至今鲜有人能给出刘昌明“失踪”的准确时间。

1965年出生的刘昌明,毕业于中山大学数学系。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供职于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后就任深圳众业城市信用社法人代表、总经理,继而成为深圳合作银行上步支行负责人及深圳合作银行行长助理,民生银行深圳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2003年1月,刘昌明由民生银行深圳行长任上调往民生银行总部,先后担任行长助理及副行长。仅一年后,刘以南方人不适应北京生活为由,从民生银行辞职,后成为建行广东分行副行长;2004年底,出任交行广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交行内外多位知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刘在各家银行辗转腾挪之际,制造了大量违规放贷,这些贷款也随着他的调动而得以迁徙。

与刘交往颇多的一位金融界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刘在民生银行深圳分行行长任上时,即“胆量很大”,如利用与企业的关系,虚增银行存贷款业务,做大规模。谈及刘昌明最终离开民生银行,该人士认为,当时民生银行管理层对刘昌明违规行为的容忍已至极限,将其调回总行担任副职,属削去其实权之举。

离开民生银行后,刘昌明进入建设银行广东分行担任副行长职务,这一“空降”曾令建行广东分行的高管们感到非常突然。有建行人士回忆:刘昌明原本打算接班担任行长正职,但由于口碑欠佳,“一把手”梦想即告落空。

2004年底,刘昌明转任广交行党委书记、行长。

接近刘昌明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刘昌明身高1.70米左右,肤色白,重仪表,常年坚持游泳,精力充沛,“一天十单八单的应酬都能扛下来”。在几大行任职期间,刘的办公室都挂有一幅毛泽东像。

“刘昌明邪得很。相对而坐之时,即使同事多年,也很难摸透他的想法。”上述知情人士说,并称刘是一个相信可以用钱摆平所有事情的人,动不动就说“搞定”,江湖气颇浓。

与在民生银行时颇为相似,刘昌明主政广交行期间,银行业绩突飞猛进。“现在回过头看,如果正常发展的话,应该没有那么快。”有交行人士如是说。

接近广交行高层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刘昌明做事很专断,直接让很多信贷员违规放贷,甚至很多支行行长没签字,贷款就放出去了。”若有下属胆敢表示不满,就会被调离、打压。

几乎在刘出任广交行行长职务之初,“举报信就源源不断”。在中央纪委、中组部、审计署、银监会等多个部门巡视调研广交行时,就有人举报,称刘昌明通过其控制的公司,从广交行以及当地部分银行套取贷款,异地运作到深圳放高利贷。

知情人士透露,相关部门调看刘昌明的出入境记录时,发现在2004年至2005年间,刘昌明有多次入境记录,却没有出境记录,“都是空护照”。

交行内部人士也称,刘昌明平日行踪颇为隐秘,节假日甚至午休时间都无法联系。

 

财政部的两次调查

广交行违规贷款的行为,由财政部驻广东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下称财政部广东专员办)在一次例行检查中发现。

2007年三四月间,财政部广东专员办根据财政部统一部署,对交通银行的资产、负债等财务情况进行检查。在抽检广交行广州大道支行及江湾支行时,专员办发现,与广交行往来的一些公司提供了虚假的财务报表。专员办同时还接到来自广交行内部关于刘昌明违规放贷的举报材料。

“这些贷款表面上看符合银行放贷手续和要求。但到实地一看,企业的办公场所和人员、规模,和报表根本对不上。”一位接近财政部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然而,这次检查横生波折。期间,有人向广州市检察院举报负责此次调查的财政部广东专员办副处长肖维舟,称其收受贿赂。广州市检察院因此找肖维舟“谈话”,一天后即将其放出,此案也未有下文。

广交行内部知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当初的举报究竟系何人所为,财政部至今也未获得确切消息。但举报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干扰专员办对广交行的调查。

事后看来,此举适得其反,激起了有关部门彻查此案的决心。“当时,我们也不知道广东专员办是否在以前的工作中得罪过哪些人,于是,我们就考虑让异地专员办来介入检查,脱离当地的关系网。”一位接近财政部的人士说。

财政部随后委派江西专员办重启检查,检查范围锁定贷款发放情况,而广东专员办仅负责对广交行费用部分的检查。

有广交行内部知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财政部的检查工作曾遭遇权限瓶颈。例如,检查主要从会计和费用角度进行,“银行的业务是不能查的”。但调查仍取得重要突破,“当时发现刘昌明把信贷资金倒了好几个公司,不停地转贷、加息,在放高利贷。”这位知情人士称。

《财经》记者曾多次致电财政部广东专员办专员助理陈红雄,他是当时广交行检查负责人之一。但陈红雄最终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请求。肖维舟则告诉记者,他仅参加了前半阶段的调查工作,现已调岗,故不便谈论此事。

整体检查工作直至2007年11月才告终结。事后,财政部向交行总行发出整改通知,称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两家支行共存在27笔、总额达17亿元的涉嫌违规及违法放贷,主要表现为大量虚假注册公司通过各种形式贷出款项。这些公司大部分存在假地址、假财务报表、假项目等现象,互相以虚假担保的形式从银行套出贷款。

《财经》记者获悉,财政部初步查实的17亿元违规贷款,最终流向了广州天源投资、广州金东源房地产公司以及广东三诚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三诚公司),其中包括三家公司分别以自己名义向交行贷得的共计9亿元的款项,且三家公司均涉嫌提供虚假财务报表。

财政部的两次检查揭开了刘昌明案的冰山一角。囿于检查手段、人力和资源不足,财政部不再扩大检查范围。2007年底,财政部专员办决定将此案正式移交公安部门。

 

从17亿元到46亿元

在财政部发现广交行内部问题后,2007年年中,交行总行亦派出工作组对刘昌明及广交行进行内部审计。内审范围由广州大道支行、江湾支行,扩大至广州市内的中山四路、流花、黄埔、海印、番禺,以及广州之外的东莞、惠州、汕头等十余个分支行。

交通银行内审发现,广交行违规放贷金额,比财政部检查的结果更严重。一种说法称,当时认定的违规贷款达48亿元,但这种说法未获交行方面证实。内审还明确其中一笔贷款直接流向深圳一家公司用于高息放贷,而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就是刘昌明。

交行巨额违法贷款始末(《财经》 2009-8-3)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2007年底,交行总行随即对广交行的管理班子进行了整顿,除免去刘昌明广交行党委书记、行长职务,那些与违规贷款相关的分管副行长、业务部门负责人、支行行长均被总行召去“谈话”,最终,有多人被免职或被裁撤。

在财政部检查与交行内审交叉进行的几个月间,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刘昌明渐渐感到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于是催促有关公司用 “借新换旧”抹平账面,一些后期才涉嫌违规放贷的支行,即是在此时卷入了这场如“击鼓传花”一般的游戏。因此,从账面上看,这些违法贷款没有出现逾期未能还本付息的情况,交行因此一直未将这些贷款纳入不良。

此后,广交行事件继续升级。在2007年底财政部转交此案后,公安部门正式介入调查广交行违规贷款案件。当时,刘昌明案件被列入公安部2008年重点督导大案,由公安部经侦局深圳直属总队负责,广州市公安局具体侦办。

此时,交行内审还未告结束,“还在配合公安调查。”交行内部有关人士称。但就在案件侦办过程中,刘昌明旋告“失踪”。

公安部门介入调查后发现,经由刘昌明违法发放的贷款累计发生额高达98亿元。截至目前,公安部门确认仍有约46亿元未收回。

2008年9月,公安部门正式发出针对刘昌明的批捕令。此后,刘还受到公安部门发出的“红色通缉令”国际追查,但始终未能将其捉拿归案。

 

王璟与王胜

在刘昌明骗贷案的另一端,是原广州市金东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广州天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胜,后者拥有一个结构复杂的公司网,最终所有公司均落在一家小型海外上市公司广东置地(Canton Property)的旗下。

2007年2月,广东置地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成立,总部设于香港,王璟(Keng Wong)担任董事会主席。六个月后,广东置地登陆无需三年业绩要求的伦敦中小企业板,发行5500万股股份,每股价格约为0.9美元,融资4950万美元。但公开资料显示,广东置地90%以上的股份为四个自然人持有,包括王璟和该公司的副董事长陈妙君。上市后该公司一直交投非常清淡。广东业界人士分析,此举实际只是为该公司能够在内地获得项目披上一层炫目的外衣。

广东置地上市之时,搭建了以BVI公司控股香港公司、香港公司控股内地公司的资本结构。其在境外有十家壳公司,包括六家BVI公司和四家香港公司。在中国大陆,广东置地拥有三家公司,分别是天源投资、金东源以及天源投资下属的地源(Di Yuan)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其中,天源投资负责开发动漫星城项目,金东源公司负责开发都汇168项目。2008年3月,王璟将个人控制的三诚公司负责开发的广东金融中心项目,即尚未开发的珠江新城B1-1地块,注入广东置地。

2008年10月1日,广东置地突然宣布将摘牌,原因是董事会主席王璟已失踪两个月,“无法取得联系”。

《财经》记者从广州律师界人士处获知,正是在2008年8月,广州市公安局经侦部门开始对广东置地及王璟进行调查。

广东置地上市时王璟的照片显示,这是一个个头不高,身形单薄,头顶微秃,脸部颇为瘦削的中年男子。

广东置地的官方文件称,王璟生于196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主修英国文学,于1987年至2001年任职广东省政府部门,36岁时下海,早期曾在广东恒升房地产开发公司担任助理总裁,目前持有澳门护照。

不过,在广东置地内地子公司文件中,无论是天源投资还是金东源,控制人却是王胜。

公开资料显示,王胜出生于1964年11月,基本情况与王璟相仿。广东置地的上市文件称,2005年4月,王璟获得了天源投资90%的股权,实际上天源投资的工商登记资料显示,此时持有该公司90%的股权正是自然人股东王胜。

知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王璟和王胜实际同为一人,正是此次广交行贷款诈骗案的主角之一。

刘昌明与王胜相识甚久。公开资料显示,刘昌明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广东置地的项目中,便是在金东源公司负责开发的都汇168项目里。该项目2005年抵押给民生银行时,由时任民生银行副行长的刘昌明负责最终审核及签字。也正是在2005年间,刘昌明与金东源及天源投资的董事长王胜共同出席社会活动的报道,开始见诸报端。

知情人士还透露,负责追回都汇168项目的相关质押款,是刘昌明离开民生时和“老东家”商定的一个条件。在刘昌明辗转建行、最终落脚广交行后,金东源公司随即归还了在民生的质押款,而成为交行的“贷款客户”。

 

违法贷款疑云

广交行巨额违法贷款流向广东置地旗下多个项目,很难想象在多年来竟以正常贷款的形式,躲过了交行内审、外部审计师和监管部门的眼睛。

“广州分行最多向一个客户贷出3亿元,超过这个数目就要上报总行审批。”知情人士称,正因为此,王胜控制的三个项目公司天源投资、金东源和三诚,分别从广交行直接贷款总计约9亿元。

财政部查出三家公司实际从交行违法贷款达到17亿元,另外的贷款获取方式则手法多变。

“通过关联的壳公司担保,让目的公司从银行获得贷款;再通过目的公司股权质押获得贷款,方法不一而足。”知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通过虚假担保、反担保、无效的股权质押、甚至关联公司的委托贷款等诸多方式,项目公司可从银行套取资金。

目前,刘昌明制造的46亿元违法贷款余额,最终均归结在了广东置地名下。知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广东置地这三个地产项目前后实际投入资金不足20亿元。有分析认为,刘昌明事实上从交行套现的资金至少有20亿至30亿元。

接近交行的知情人士称,今年2月间,交行终于对46亿元违法贷款对应的三个地产项目进行了资产保全。这三个项目即为广东置地控制的动漫星城、都汇168项目和珠江新城地块。按照交行的匡算,这三个项目的价值虽可对应于相关贷款金额,但却把未来可能的现金流全部折算进来。至于需要追加的投资乃至其中的风险,势将由交行承担。

公开资料显示,2005年9月,天源投资购得动漫星城时,交易金额为5亿元;都汇168项目土地原为金东源所有,所需资金主要是支付征地拆迁和后期投资建设,整个项目投资应在4亿至5亿元之间;珠江新城地块,系由2008年3月广东置业通过关联交易、收购王璟控制的三诚公司股权而来,名义金额为25亿元左右,但实际交易金额为9亿元,仍有16亿元需在2012年前付清。

广东置地上市之时,曾邀请仲量机构Knight Frank抯公司对动漫星城和都汇168项目进行评估,截至2007年4月30日,上述项目的估值分别为13.6亿元和19.01亿元,加上2008年3月珠江新城地块关联交易易手时的价格24.9亿元,三个项目总计为57.5亿元。但这一估值建立在三大项目完工投产之后,显然较为乐观。

知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案发之前,王胜和刘昌明之间也有约定。珠江新城地块规划中的广东金融中心包括两栋30层的写字楼,一栋50层高的五星级酒店。其中,一栋近6万平方米的写字楼,将由交行以每平方米2.4万元的价格买下,总价逾14亿元。这一卖高楼还贷款的设想,已随违法贷款东窗事发而破灭。

《财经》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广东置地目前已投入运营的项目仅有动漫星城一处,系以租代售方式运营,由于位于地下,经营手法上的特殊性可能使有意向的接盘者望而却步。广东置地2008年上半年近3298万元的综合收入即来源于此。

都汇168项目截至目前仍在招商,并无收入,该项目在征地期间即数次因没有及时给予拆迁补偿,而被拆迁户告上法庭。占地的珠江新城B1-1地块,目前只是一片平地,总用地面积为23951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为28.8万平方米,要建成规划中的广东金融中心,尚待数以十亿元计的后续投入。

这些项目是否能运作成功,存在真实风险。这对致力于资产保全的交行而言,是一道不小的难题。■

本刊记者沈乎、张曼,本刊驻香港记者王端对此文亦有贡献

http://magazine.caijing.com.cn/templates/inc/chargecontent2.jsp?id=110219556&time=2009-08-02&cl=106&page=all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3557.html

更多阅读

《读者》2009年言论全集 读者言论 2016 14

2009 读者 言论(《读者》2009 年第1期从正面看,是伟大的神(God);从反面看,是卑鄙小人(dog)。其实,人们所犯的罪恶(evil),反过来,正是为了活着(live)。——换个角度就不一样做好人,靠的是一颗善良的心;做老好人,靠的是一张善变的脸。——好人与老好人之

胡舒立和她的《财经》天下转载 天下财经

水火:胡舒立和她的《财经》天下  “我完全放弃我对以前所属任何外国亲王、君主、国家或主权之公民资格及忠诚,我将支持及护卫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和法律,对抗国內和国外所有的敌人。我将真诚的效忠美国。当法律要求時,我愿为保卫美国拿

声明:《交行巨额违法贷款始末(《财经》 2009-8-3)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为网友莫介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