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的选择 一位发烧实践者的经验之谈(一) 发烧耳机推荐
帖子太乱,重新整理,文字写图片上面。图片没有意义。
我写的东西,大耳机是值得参考的,其次是播放器。解码和耳放听的不多不少,买的不多不少,如果你跟我口味一样,恭喜你,你可以省钱了,但是口味不一样的不要尝试
塞子,我一直拿着大耳机的指标在强人(塞子)所难,你听听看看,不要当真
1854楼——1859楼,一定要看!我建议这个烧友单开一贴,我再给置顶帖链接
再一次不淡定了
铜涡轮1400块。IE80的价格是1700+。亚马逊
前几天忍了又忍,还是不淡定了,买了一个铜涡轮,心急走的还是快渠道。预计一周之后到手。
作为一个骨灰级黑魔声的初烧,看到打折,一下子崩溃了。就跟走在路上发现商场写到打四折,一下子就不淡定了
以前只是蹭听过,2800的价格说实话,实在是没办法产生兴趣。这次是不到1400块的价格,加上运费也就是1450,勉为其难的买了吧。。。。
你们看到这个消息,如果说缺个塞子,预算又是1500块的,我建议还是找找UE900两年保换的行货。海淘这个东西,是没法保修的
如果已经被我坑了,买了UE900,那可以考虑再被我坑一次
另外,IE80价格1700+,我认为是合适的。这个价位,很难去挑IE80的毛病了。拿着IE80跟2800价位的几个旗舰比,我承认,我鄙视它。但是1700+的价格,我表示,很难继续黑了
看到这个信息的,手上资金宽裕,可以下手。这两个价格是没话说的——我一直很挑剔,看了我的帖子的就知道的,如果我都觉得没话说了,肯定是值得出手的。。。。。
分篇整理分割线———————————————————————————————————————————————————————————————————————
初烧大耳机篇——前言
跟大耳机相关的一些东西:耳机、播放器、耳放、线、解码、音频文件、耳机线
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毫无疑问——耳机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忽悠人的说法——XX直推?不能听
这个说法,大家别信,真的,坑了很多人
一个耳机,如果D50直推,你喜欢,上放了肯定喜欢
如果直推你不喜欢,那上了放,你也不会喜欢
忽悠人的说法——直推不能听,害人在哪呢?容易让人意淫——你直推了觉得不好听,然后你意淫攒钱买了耳放就行了。结果如何?
这个结论我用事实说话——这个帖子这么多买了耳机的,如果买的是歌德225i,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遇到说不喜欢的。买了K701、HD650、K702 65TH(插一句,这个耳机是为K701的发烧友准备的,如果你喜欢K701会更喜欢65TH,如果不喜欢K701,你也不会喜欢65TH),上述这三个耳机,都在问我怎么拯救。
为什么都在问我怎么拯救?拿着播放器直推,自己不喜欢,然后意淫拿耳放去拯救。你说这多不靠谱?耳放只是个功率放大,仅此而已——很多人都把耳放当做万能药了
为什么会出现很多南辕北辙的对抗性的说法呢?因为这是网络
现实生活中,去耳机店,多跟老板,店小二,烧友交流。你会发现多数弄耳机的都是“温和”、“素质高”的,很少会吵起来,也不会爆粗口。
一个房间(背景噪声一样),同一首歌(这个很重要),同一个耳机(耳机店的一般都煲开了),最终的听感,基本上是一致的,这是现实生活中发烧的优势
可惜的是什么?多数玩耳机的是宅男。我反复说去试听去试听,有的是城市偏远,有的是确实宅,有的是比较忙。结果导致——买个耳机只能网上查评测
评测。。。。多数是不靠谱的
评测为什么不靠谱?几种典型的案例
第一呢,叫做试听评测。类似的还有开箱评测
一般情况下,一个耳机不听个几个月,你很难说拿的准。拿到手的大致方向是不会错的,但是如何优化、如何搭配使用?
拿到手就能拿得准,那得是什么耳朵?
第二种、形容词流派
通篇你很难看到分指标的解读,全是形容词
形容词有哪里不好呢?大多数人都不是语言大师,用形容词,可能自己都很难说清楚
然后坑爹的在哪?形容词,每个人的观后感、理解,都是不一样的
这种评测都是有套路的,基本上一个套路能写所有的器材
第三、打分流
这种算不靠谱评测里,比较靠谱的。
打分是基础,作用是分指标,分清楚一个耳机,哪些指标强,哪些指标弱。
但是,你如果只打分,算总分,去衡量一个耳机好还是不好,那是非常扯的
打分是基础,目的是什么?是弄清楚,一个耳机各个不同指标之间的,“取舍”、“侧重点”,这个叫做声音的理念,说玄乎点,也可以叫做——听音哲学
再说说打分流怎么不靠谱,两个例子,一个七彩虹C4,一个杰士X10
C4去打分,基本上通透性、解析、透明度、声场、层次、密度,这些指标都是第一的。结果如何?总分第一,那就是最好听的?烧时间长了,从我交流的经验来看,D50认可的多,C4多数觉得是尊敬但是不喜欢
杰士X10,上述的指标,都是低人一等的,结果如何?喜欢的人还是多,不仅仅是价格原因。这是动铁里少有的,中频有厚度的塞子。就这一个,其他多数动铁都做不好,这也是动圈的优势。X10被很多人说是像动圈的动铁
基本上——打分只是手段,是一定要分指标打分的,目的是把理念弄清楚
第四种、敝帚自珍
最坑的就是这种。枪文也多数是这个流派的
枪文我们就不说了。敝帚自珍的情况是什么?听的很有限,买的更有限,听的时间还短。可能最初被什么打动了,然后说这个东西好
其实过几个月,等你沉淀一下,可能觉得开始听的是有问题的
任何器材都是取舍。既然是有舍有得,肯定是有顾及不上的地方。分指标是一定能发现这些不足的地方的。所以呢,没有完美的器材
敝帚自珍的评测是最坑的
弄大耳机的一些基础
先还是弄个D50吧。价格比较起来是非常便宜的——比C4和HIFIMAN都便宜
有了D50,就是有了个检验的标准——拿着D50直推,喜欢还是不喜欢,一目了然。不用去意淫耳放伺候下会喜欢,不要安慰自己——买了个D50直推不喜欢的耳机,基本上你就完了
这里分析下,几个砖头的优劣。
首先不管是603还是801,一路货色,都不靠谱。
一个是功率不如另外两个砖头。第二个,直推环境下,很容易出现撑不开、发闷的情况,HIFIMAN金字塔的调音,功率不够的情况下,很容易一下子把耳机的硬素质拉低到无法听的程度(250欧姆)
七彩虹C4,有些很好,因为亮丽的音色、最大的声场,配合低频多或者中频多的耳机,确实是最好的。但是,不百搭。搭配拜亚难听,歌德发尖。总的来说,很厚道,但是偏科
D50呢,索尼的旗舰塞子也好、播放器也好,调音是类似的。素质高的同时,比较注重中频的厚度(比一般的多,但是不会肥)。塞子里面,EX1000也是四动铁同素质,同时中频有厚度的代表,这是四动铁达不到的
中频厚了之后,必然的结果——很难亮起来。有人跟我纠缠了很久,我说K701高频不亮,他说亮。你倒是跟我说说,有哪个器材,中频有厚度有密度有响应,低频有一定量的同时,高频还亮的?在我听过的范围内还真的找不到
D50挑剔的会说发闷。其实呢,素质保持这么高的同时,保证了中频的厚度,已经很不错很不错了。
中频好的代价也是很清晰的——低频少(有些情况下,是因为功率足够大,所以不会觉得低频不少。其实跟自家的PHA-1相比,确实是少),有一点点发闷(初烧一般听不出来)、声场不算大(中频厚的,声场又大的很少很少)
能挑毛病的也就是类似的几个。还有一个不能算缺点的特点——声音前后层次一刀切
这个是个录音笔,一刀切能更好的检验录音的效果。弄大耳机,在功率没有喂够的情况下,一刀切能把声音分的更清晰一些
弄塞子过推的时候,这个可能有人不喜欢。但是D50的最大优点是电压电流的稳定性,就算不出彩,但是也绝对不会差。基本上多动铁,还是D50的声音最好——各单元之间声音的衔接最稳定——这是UE不如威士顿的地方
分篇整理分割线———————————————————————————————————————————————————————————————————————
初烧大耳机篇——最佳入门歌德225i
这个耳机是歌德爱丽丝里,性价比最高的,没有任何疑问。声音的缺点很少,做工的缺点比较多
225i是步入了明星耳机硬素质的,歌德最低价耳机,没有任何疑问。。。。(这个耳机,我写的太多了,很多东西,你可以完全信,其他耳机你得打问号)
一个事实
这个帖子里,推荐的几种搭配方式,比如说225、HD650、K701。买了D50+225或者是台机加225的,都很满意。买了HD650和K701的,都在拯救
可以看看帖子,都是有据可循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绝大多数看评测的,都是初烧。如果烧了很久的,基本上明星耳机都听过了,也就不用看评测了
对于初烧来说,很多东西,分不出明显的好坏,更多的时候是看“合不合口味”
歌德225会在下一段重点讲,这里简单的把HD650和K701讲一讲,为什么初烧不喜欢
HD650有一个明显的特点——硬素质及格为前提的,中低频量感最多的耳机——没有之一
还有一个隐形的特点,这个讲起来有点费劲,可能我的文字能力表达的不准确
HD650有一个类似于索尼播放器自带的——“过响保护功能”。
这个功能,主要是针对大动态古典曲子。一般的人声,很难出现复杂、突然音量剧烈变化的曲子,主要就是中频,其他的都是陪衬
古典很多时候,是会从一个很小音量,突然爆发。这个时候,歌德225就傻了
买了225的都知道,这个耳机,如果歌是黑人胖女人,并且突然叫一句的时候,这个耳机就控制不住了——歌德的耳机是外向型的,完全没有控制能力——这个时候听起来纯粹的是受罪
写到这里,HD650的隐形特点就明确了——唯一的,中低频量多的,同时声音控制力强的耳机
我们经常能看到的词——克制、控制力——通常也就是在拜亚耳机的描述中可以看到。我个人更欣赏HD650的控制方式——没有牺牲频段的量感
拜亚的克制、控制力,都是以牺牲量感为前提的。这里也有个比较扯的事情,有人争吵说,DT880量感好,我说不够。然后又会出现重复的一幕——你听过XX耳放不?听过XX不?我有,量感多
这个怎么说呢,我一直坚信——买了超过一套台式设备的烧友,是纯粹的智商上有硬伤——我自己也是这样
尽管我自己也买了几套,但是我真的不建议任何人,去做这个事情。听歌,如果一个耳机配一个耳放,那是超级蛋疼的——听几天来回的插线拔线
如果要是每个耳放都单独配线,我只想说——不要放弃治疗、要有信心
HD650跟拜亚的耳机比起来,没有牺牲量感,同时,听大动态的古典,服服帖帖。听任何嗓音刺耳的人声,也会变得好入耳。这就是HD650的隐形特点
也就是说,HD650是唯一的硬素质及格的、同时中低频量感最多的耳机。同时,中低频量感最多、同时声音控制力非常强的耳机
看了这些描述,各位也就能看出来了,我不是在黑HD650、表扬225。每个明星耳机都是有自己的声音理念的,这个理念也是有取舍的。没有缺点的耳机,在我所熟悉的价格范围内,还没找到过
就像我在大耳机开篇所说的——拿着指标去打分只是个基础,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指标的优劣,分析声音的理念、取舍。
K701也可以参考HD650的叙述方式,写一个结论——硬素质较高(低于拜亚、歌德同价位)、中频响应足(高于森海,低于歌德)、中频有一定密度(高于森海,低于歌德)、声场最自然(没停产的、2000价位的,这个优点是K701的最大优点)、中频有一定量感(低于森海,高于拜亚,直推比歌德多、上放跟歌德基本持平)、最重视中频、低频有些频段量感可以、低频响应不足、高频保守
基本上,看了上述的描述,你可以看出来,这个耳机是非常中庸的——你能想到的指标都涉足了——速度不快不慢、声场最自然、中频响应较足、中频有量感有密度
这个描述看似完美了,其实不是的——这个耳机是优雅、从容的,但是不抓耳朵、不能让你获得量感上的满足——我一直说的是——K701只有在对比中才能产生美
关于这个耳机,也有些很扯淡的争论。也有烧友跟我争过,我也罗列一下,非常有必要给初烧打打预防针
第一、推好了。扯的很,什么叫推好?谁闲着没事干去为了一个1600块的耳机,配上一万的前端。更坑的是,小刺猬这个耳放真的不适合其他耳机
这个本身就是个诡辩的说法——前提是推好了,要是不好就是没推好
对于K701,最靠谱的方法是什么呢?拿着D50或者C4,去耳机店,拿着已经煲开(耳机店的样机都是煲开了的),直推——如果你认可这种非常保守、中庸的声音理念,那上放了你会更喜欢
如果直推不喜欢,上放了依然不会喜欢,就这么简单
切记,不要意淫,以为攒钱弄了好前端,K701会给你惊喜。
你看了这个耳机的指标,你就会发现,这本身就是个保守的耳机,面面俱到。面面俱到的东西,只能是平淡中去品味,而不会给你惊喜
切记,某些所谓的“一万以下没法听”,是纯粹的扯淡——信了你就等着拆东墙补西墙吧
第二、推好了,高频亮丽、低频量感充沛。
这还是扯淡的。你能看出来的,面面俱到的、有素质的声音,怎么上放,也是不会赶上HD650和爱丽丝M2的量感
同理的还有225。225i上了放,也就是HD650直推的量感,只是这个量感的“质”非常高而已。
砖头直推,基本上声音的8成已经定型了。
K701你可以看到,各个指标都不错。以硬素质优秀为前提的,中频有密度有厚度,然后高频亮丽、低频充沛,你觉得可能吧?反正3000以内是找不出来的
从道理上分析,K701就不可能三个频段都做到优秀,然后有的烧友又会拿出“神器”——你有XX耳放么?听过么?我有
这个事情,又进入了死循环。。。。
K701的频段,请注意,是保守的。这个耳机注定跟HD650是一样的,甚至还不如HD650(HD650至少频段的量感是非常突出的),是个不适合初烧的耳机
关于Q701、K702 65TH。
Q701其实就是把中频的响应和量感同时削弱,分配给低频和高频。这么做好处就是更均衡一些,K701是只关注中频的。缺点是,中频响应下降了,整个魅力就下降了
K702 65TH,其实是K701的加强版,在我听来,跟K702区别很大
K701是明显的中频重点、低频次之、高频再次之。K702是中频和高频并重,低频次之。K702 65TH,跟K701的声音走向是一致的,加强了中频密度和低频的一些响应
K701的低频是没有响应可言的,只有局部的鼓点频段才有响应,其他的低频很弱。K702 65TH稍微提升了一些,但是非常有限
K702 65TH,只适合K701的发烧友,其他人真的不适合。价格这么高。如果真的钱多,完全可以买个平板耳机
先说说歌德式“音染”
歌德非常有特点,以至于,很多道听途说的说法——歌德音染重。这个说法让很多人不愿意去尝试歌德
歌德的耳机,有个前提——同价位耳机里,歌德耳机基本上是综合素质最最高,没想到吧?
就拿225i说事,225是1500价位这么多耳机里,综合来说——通透性、解析、透明度、密度、响应,基本上每一项都是排到第一。偶尔有拜亚能某一两个素质稍微高于225i,但是综合都高的,只有225
所谓的歌德“音染”,分指标讲,是怎么回事呢?
歌德“音染”以225i为例——以足够高的硬素质为前提,把中频的响应做到了极致(很容易出现声音在空气中震动),声音的速度提快了(这就是热情。高素质的,提速声音,显得干净利落),中频密度做到了极致(其他耳机想达到这个密度,可能需要一万以上的设备作为补药),中频拉近了一些(这是我最终放弃225i的原因。双刃剑,但是确实适合初烧)
这就是歌德音染,而不是去做频段量感、频段偏移
中频响应、中频密度、速度感,这些指标,如果换其他牌子想达到,那补药就贵了。。。。
这些特点的最大好处是什么?救死扶伤——人人都有了一把好嗓子
为什么有的人,声音不大,说话大家都能听到?密度
很多偶像派的歌手,声音不光是没有密度,还很平、音域窄。这样的声音,你能指望去震动耳朵边上的空气?也是不可能的
歌德这些特点,一看就是阳刚的。听张学友、陈奕迅,那是最好的。如果听女声,声音会显得很一点点成熟——小鸡嗓子也能变得有韵味
1500价位,只有这个耳机能做到这一点
歌德耳机里比225i低端的,素质没有步入“明星耳机”这一档。价格比225i高的,很可惜,低频太少。225i是歌德里低频最多的
分篇整理分割线———————————————————————————————————————————————————————————————————————
歌德GR8,我先讲不足的地方
第一、价格比225i贵,声音差了很多。这个比较有点强人所难,拿着小塞子跟大耳机比。
歌德225i首先是声音非常通透,中频响应非常足的。这两个特点,GR8身上看不出来。GR8是个封闭耳塞,并且腔体非常小,声音首先不够通透。其次,中频不再像225i那样,响应充足到空气震动的程度
第二、补充一下,同价位塞子横向比较
GR8跟同价位的塞子比,通透性还是算好的,不会觉得明显的憋。中频的响应也是同价位里最充足的。除了——UE900。GR8的价格是1700+,UE900是1650
UE900素质各方面胜过GR8。请注意,我说的是素质,而不是说UE900比GR8好听
初烧通常会遇到的情况是,调音比素质更重要
分篇整理分割线———————————————————————————————————————————————————————————————————————
歌德GR8
初烧买了歌德的,基本都满意。买了其他明星产品的,基本都不满意
因为什么?歌德的声音是比较容易调动情绪的。而其他忠实于素质的耳机,很受音频文件、前端的影响,很有可能歌的制作不怎么好、音频文件拷贝工程中有问题,最终声音很平淡
大多数人都是心情好或者不好的时候听歌,少数人才是耳机不离身的。后者最需要的是平淡耐听,前者真的需要短时间内调动起情绪
歌德GR8,我先讲不足的地方
第一、价格比225i贵,声音差了很多。这个比较有点强人所难,拿着小塞子跟大耳机比。
歌德225i首先是声音非常通透,中频响应非常足的。这两个特点,GR8身上看不出来。GR8是个封闭耳塞,并且腔体非常小,声音首先不够通透。其次,中频不再像225i那样,响应充足到空气震动的程度
第二、补充一下,同价位塞子横向比较
GR8跟同价位的塞子比,通透性还是算好的,不会觉得明显的憋。中频的响应也是同价位里最充足的。除了——UE900。GR8的价格是1700+,UE900是1650
UE900素质各方面胜过GR8。请注意,我说的是素质,而不是说UE900比GR8好听
初烧通常会遇到的情况是,调音比素质更重要
第三、佩戴带来的声音问题
这个塞子的自带硅胶套,碰一下左右声音就会不一样。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个塞子的负压特别大,导致了很难调出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声音,深度、角度稍微变化,音量就会跟着变化
第四、声音本身的一些缺陷——跟225i功率没喂够的现象相似
225i如果功率不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中频发尖——已经不是厚度够不够的问题,是发尖。听女声,尤其是黑人肺活量大的女声,突然叫一句,耳朵很难受。还有类似的情况——短促的高频打击乐声音非常难听
GR8就是这么个情况,提神、声音很能调动情绪,但是上述的类似情况,很难听。加上本身负压强,会一直提醒你,耳朵难受
GR8小技巧
原配的硅胶套剪成四瓣,情况会稍微缓解,但是还远远不够。
换成UE900的小号哥伦比亚海绵套(球型的哥伦比亚C套),问题算解决了——会下降一些素质。我的耳洞较小,一直用的是小号
原理是什么?
第一、磨砂材质的海绵套,加上GR8出声口特别特别短,让声音经过了1厘米多,又非常浅的入耳,大大增加了声音距离耳膜的距离
第二、海绵套完全没有负压,负压其实对声音是不是耐听影响很大。PS:怎么检查是不是有负压?合适尺寸的硅胶套戴好之后,用指头往耳朵里再继续摁,如果耳膜感觉到气压,就是有负压。EX1000、FX700、PS210就是完全没负压的。如果换成海绵套,一般都不会有负压
第三、磨砂材料的海绵套,会吸收一部分中高频,让偏亮的声音亮度降下来一些。这种特点是适合GR8、UE900这类塞子的,这类塞子本身的声音就不适合长时间听,偏亮了。其他很多塞子用了之后声音会下降,比如说多数动圈塞子。
换了海绵套之后的声音
原本的声音是偏亮、过近导致的前景背景音量差异大、响应充足的、稍微碰一下左右两边声音就不一样、听诊器效应过分明显、负压过明显
换了海绵套之后,亮度降了,通透性也降了一些。中高频尖的部分被削平了,中频的响应也降了。听诊器效应基本没有,随便碰声音都不会左右不一样,负压也消失了
也就是说——用一部分素质的下降,换来了耐听度
GR8这么弄之后,很适合初烧。包括我自己在内,经常想听。歌德的声音还是跟其他牌子有明显的不一样,尽管手上有素质更高的动圈、多动铁
跟225i一样,只要解决好了耐听度问题,其他东西都能接受了,声音很能调动情绪
UE900我强烈推荐的一些经验
动铁声音通常缺乏厚度,包括单动铁在内。也就是X10可能声音厚度达到了及格分数。缺乏厚度就意味着什么呢?最明显的一点,很多时候齿音重,单动铁多动铁都一样
第二点,动铁通常情况下,低频走的是质路线,量通常比较少,这也是有动铁发音机制所造成的。
UE900就是个典型——素质做上去了,缺乏的是频段的量。这说着说着好像在说歌德225了?
其实这种做法是对的,无论是旗舰多动铁还是歌德,都是先把素质做上去,之后再去补救量。225可以通过播放器和耳放弥补,多动铁可以通过耳套、换线来弥补
经验一:自带的小号TS500海绵套
这个是哥伦比亚比较新出的,球形海绵套,分大中小。我建议大家用小号就行,如果你是其他多动铁塞子,也可以去单买小号的。小号对于亚洲人来说,已经足够了,太满会影响声音发挥
短、球形的海绵套,是针对动铁做的,低频加量的耳套。
并且这个海绵套会一定程度上消除一些齿音,原理上一段的GR8已经讲了。不会说完全消除,但是会消除一些,因为多动铁会比单动铁齿音更多一些,通常情况下
经验二:四芯奥丁(音乐丝带宣传的很好)
线我还没整理,写的比较乱,在后面有。我买了很多线,试验到最后发现,还是大厂的无氧铜线比较靠谱。无非是屏蔽和外表镀银、铜银混编。真正的单晶铜有点顾了素质没顾及量——无氧铜为主的线中低频量是最多的。
奥丁也有讲究的,这个线外层的银线是可以作为屏蔽层的。就是说四芯只用中间的铜线,外层银线不接正负、只作为屏蔽层。建议大家如果买奥丁,就买四芯的。买两芯的其实你可以换其他线
我手上是5N的8芯单晶铜、四芯奥丁做的对比,结果是明显的
在这段的开篇我就讲了,我认为UE900的做法是对的,素质已经到顶了,你再去弄单晶铜、单晶银去提升通透、亮度、透明,完全没有意义。
这跟225是一样的,素质已经到位了,再提升,也不见得好听。还不如弄弄低频的量,去弄无氧铜
对比的结果是,8芯单晶铜,频段量没有提升,齿音没有改善,人声过近也没改善
四芯奥丁,客观的讲,真的是素质不如单晶铜。但是,大家注意看看多数大厂出的各种线,单晶铜非常非常少。线圣、QED(专做入门线)、音乐丝带,都是做无氧铜(镀银、铜银混编等等,但是都以无氧铜为主体)
四芯奥丁,因为屏蔽做的好,声场会大一些,带来的好处就是,人声正常了,不会觉得声场假。第二个,无氧铜做的好,确实可以提升中低频的量感。UE900变得也有少许厚度,进一步抑制了齿音,提升了容错度,声音的响度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再加上经验一:球形小号TS500海绵套自身会增加低频量、减少高频亮度,最终齿音基本上没有了、低频有一定的量、声音厚度算是及格。
买了UE900,可以试一试
我很少买DIY的线,但是我这次买的这个线,确实是做的好。东西拿到手就能看出,这是个细心的人,看编织就看的出来。
分篇整理分割线———————————————————————————————————————————————————————————————————————
给初烧一些真诚的建议——其实你完全可以直推的
塞子就不用说了,说大耳机
原本给大家推荐的,是基于素质。但是素质这个东西,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尊敬但是不喜欢”。就是说,这个耳机的声底你不喜欢,尽管你能听出来素质很高
所以到了后来我就一直推荐歌德和爱丽丝作为入门。这一篇是重复的内容,我简单的再把歌德和爱丽丝声音的声底取舍讲一讲
歌德和爱丽丝是非常强调中频的——中频的速度、密度、响应,但是缺乏厚度
通常我们看到强调中频的做法是什么?加大中频的厚度。跟歌德爱丽丝刚好完全相反。
歌德爱丽丝的中价位耳机(1500到2000),都是把中频的素质做上去了,然后通过稍微增大功率、合理的前端搭配,再来弥补中频厚度,而不是反过来
反过来的例子是什么?低端的有HPH-200,中高价位的有HD650.中频厚、肥、慢,只能说量多,人声的线条响应等等是很弱的。你很难在HD650中听到中频与空气积极的震动,而歌德可以轻松做到——很多背景吉他都是这样,不用刻意去找那首歌
这么做是什么好处呢?应该说,这是另一个层面的“音染”。不是去改变频段量的分布,没有整体走高或者走低,而是在极端通透为前提(这个指标,歌德耳机很容易被拉近的中频所掩盖,以至于你不会去关注歌德是不是通透,实际上这么处理的很巧妙),做到了中频非常提神
我称之为“救死扶伤”。很多嗓子不好的流行、偶像歌手,经过合理的前端搭配,通过歌德爱丽丝耳机,能获得一把好嗓子——救死扶伤
歌德爱丽丝说了很多优点,缺点是什么呢?前面其实已经提到了——中频缺厚度、低频缺少厚度环绕感
速度和低频环绕感是两个相反的指标。速度跟中频厚度也是相反的指标。如果你觉得歌德不好听,很可能是前端的搭配有些问题,歌德爱丽丝前端需要什么?——不影响素质为前提的增加中频厚度、增加低频量
直推有个好选择,解决了其中一项——中频厚度,另一项低频稍微差口气。我说的是D50
D50尽管有些闷,相对于C4来说,弄塞子也存在中频能量过强,前景背景声场有点一刀切
但是上述这些东西,弄大耳机,直推,反而会成为优点。弄歌德爱丽丝,很好的增加了中频的厚度
很多伪命题——歌德爱丽丝难推。这个栋两个方面
第一、歌德自家的耳放是可以干电池驱动的,你觉得功率大到什么程度?换句话说,歌德爱丽丝需要的是声底的搭配,而不是功率。D50最好,PHA-1稍微亮了些,C4声音尖了,HIFIMAN声音闷了并且功率确实小了
第二、耳放真的不是个玄乎、重要的东西。你可以数出名字的音频大厂,都做了解码和功放,耳放基本都没做。所以从这个角度你也可以分析出来,耳放只是一个拆东墙补西墙的东西,而不是必需品——假如你花了大价钱买了个耳机总觉得没推好,总想着拯救,才会有各种耳放的折腾贴。其实选择合理的砖头播放器,已经完全可以胜任一部分明星产品了。很多明星产品——尊敬但是不喜欢,这不是危言耸听,从大量回复的情况来看,买了K701和K702 65TH、HD650的,都在拯救。买了225,M1的基本上都表示可以安心听一段时间了
我也不多讲评测、指标、声底。就拿着我得到的反馈,很负责的给大家一个靠谱的建议——如果弄大耳机,你可以从D50+M1开始。如果资金多,可以直接D50+225i或者M2.不要担心所谓的难推——30欧的耳机,再难推还能难推过HD650?多少HD650的都是拿着C4直推的?况且歌德自家那个耳放,功率真的也就是跟D50一个台阶内的,大哥别笑二哥
分篇整理分割线———————————————————————————————————————————————————————————————————————
最佳入门耳机:560块退市尾货HPH-200 VS 600块水货爱丽丝M1
还是会把声底的原理讲一讲,让大家知道耳机是怎么取舍的——因为民用范围内(3000以内,超出这个范围的耳机我买的非常有限)不可能所有指标都做好
HPH-200牺牲的较大的通透性(请与明星耳机相比,HPH-200也是个曾经1200块的耳机,别去跟500块的入门耳机比),获得了一个解析一般般、低频量非常非常多、中频次之、中低频有一定响应的声底
适合无脑追求低频的,但是又忍受不了闷的、虽然讲不清楚、但是天生耳朵有潜力的,低频控人士。我就曾经被这个耳机震惊了,无法想象560块能得到这个声音
可能听惯了中高价位耳机的同学,觉得这没什么。但是我想了很久,真的很难找出一个2000以内的类似声底的耳机。稍微接近的就是HD650,尽管素质全面超越了HPH-200,但是HPH-200中低频的响应比HD650积极,更提神、更容易开声夺人、唤起耳朵的注意力,听一些歌的前奏很容易进入状态。
这个耳机,遇到了就买了,反正也便宜。不要看不起入门产品,你还真找不出这个声底的耳机。。。。。
爱丽丝M1,应该说,是千元耳机素质最高的。D50直推,已经非常非常好了。
明星耳机跟普通耳机的最大区别在什么地方?也不仅仅是明星耳机,包括明星播放器在内,所谓的明星,是指——潜力
放低水平的音频文件,很多时候明星产品和普通产品,初烧很难分出好坏。普通产品比如说可以调EQ,就这一点,如某些玩家的回复——把我推荐的播放器秒成了渣渣
烧长了时间,有了足够的积累,无论放什么音频,哪怕你拿着苹果的最小播放器也是可以分出素质高低的。但是初烧,确实听不出来
音频文件差,前端素质差,那么——M1跟入门耳机还真的没法说孰优孰劣
如果说,你把音频制作本身弄好了,比如说你拿着德国高级音响协会给器材打分的那套CD(我发了),老虎鱼从1997年开始的每年出一张该年的精选集,你再拿着D50+爱丽丝M1
你会发现,这确确实实是千元耳机的最高素质了
歌德和爱丽丝,我建议,还是拿着D50、PHA-1来弄。如果能用耳放,就买个山寨A1先凑合着听。慢慢听,听出好歹了,觉得自己理解这个耳机的声音取舍原理,你再靠谱升级
分篇整理分割线———————————————————————————————————————————————————————————————————————
初烧高中低推荐的三个耳机——爱丽丝M2、歌德225i、爱丽丝M1
爱丽丝M2,买了一段时间了,大概不会说错了,写一写
本身是个冷门的耳机,加上一些误导的说法,这个耳机有点云里雾里的。常见的误导说法:第一、难推。第二、更适合古典。第三、清淡
选择题
大耳机厂,同一价格档次范围内的,基本上就是在做不同的选择题。行业能达到的技术条件是一定的,不同的选择题,代表着不同的听音哲学、声音理念
选择题包括哪些选项呢?通透感、解析、透明度、密度、响应、频段量感、声场、残响,主要就是这些,还有是上述的综合结论,一般就变成了形容词,比如说“耐听”
这些选项里面,其实很多东西是矛盾的。举例——频段量感与透明度,频段量感与声场、频段量感与响应——就是说量感跟素质都是有一定矛盾的
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三频量感如果只重点做中频,其他素质是可以很好兼顾的。明星耳机通常就是做好中频,做好素质,再次做低频或者高频。三频都做好、素质又好,2000价位是不可能的。我自己手上4000多的耳机,也只敢说中频高频好。4000价位的耳机我听的少,买的更少,也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回到正题,2000以内价位,哪些耳机是个别的,做好了中频和低频的?我目前听到的是,HD650和爱丽丝M2
我为什么考虑把HD650出了?是因为发现爱丽丝M2真的适合我的口味。稍后我会讲一讲,看似HD650和M2有些接近,其实机制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你是有追求的,可以无视这两个耳机。HD650我一直在说,是硬素质及格的,唯一的,2000价位,中低频量感都很多的耳机
套用同样的句型——爱丽丝M2,是硬素质很好的,唯一的,2000价位,中低频量感还行、响应非常充足的耳机
这个冷门的耳机,还是跟热门的HD650先对比一下,这样比较好讲清楚
HD650中频和低频,量感足,响应弱。直观的感受是什么?量感有,但是慢,很难让你兴奋起来。说白了——响应弱了
这里要先讲一讲响应有什么作用(这个词我讲了很多次了,看过的可以跳过了)
摇滚之类,鼓点作为伴奏,并且声音比较大。HD650与其他耳机相比较,可以达到一个低频很大的量。但是,如果是民谣或者老虎鱼做的发烧人声,你会发现,很多时候,是离的很远的,手摇的沙沙声,和手轻拍的手鼓声。这个就比较为难HD650了
HD650有一条看不见的线,如果低频的原始录音音量小于一定程度,那么HD650的反应会变得迟缓、很弱,这就是响应不足。所以你听发烧人声,如果背景都是类似很轻的手鼓,那惨了,HD650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好
与之相对的是,热门耳机歌德225i。这么多人说,225最适合的是发烧人声,就是因为,中低频的响应非常迅速。发音机制不同,导致的低频的发音机制不同
HD650是追求量感——抓大放小。225i是歌德里比较异类的,低频多的。但是这个多,只是相对于歌德而言。225i的低频是——抓小放大——不会出现很大的低频量感,但是只有有低频,哪怕录音的音量小,一样会环绕在你耳朵边上
爱丽丝M2是怎么回事呢?歌德225i稍微极端了些,响应特别足,而量感,上了放才能达标。爱丽丝M2其实就是一种折中
225i是追求现场感,VIP座位的感觉。很容易兴奋起来,也确实好听。但是听长了时间,很容易累
HD650是中年人的最爱,慢悠悠的,又很有厚度。也因为中低频同时作为重点,高频不可避免的暗了下来,你会发现哪怕齿音再重的录音,到了HD650这,也完全消失了。任何刺激的歌,到了这,也是个老老实实服服帖帖
爱丽丝,可以你看作上述两者的折中
爱丽丝M2,响应不如225i,但是声音分布更均衡。歌德是只做中频的,爱丽丝是同时做中低频,不管M1、M2都是这样,有响应,有量感
硬素质很难得的,依然跟歌德一样的好。说到歌德,往往有些很不负责的评测,说“音染”,而没说歌德的硬素质数一数二。
歌德和爱丽丝,是同价位明星耳机里,硬素质,仅次于拜亚动力的,差的是一点点,很难察觉到的差距
所谓的歌德音染是什么?不是去做量感,做整体声音走向的偏移,而是——改变了声音的速度、提升了频段的响应、增加了中频的密度、拉近了中频的声场——这些都是以超高的硬素质为前提的
这三个耳机,声音能明显听出M2最好,价格也是最贵的。我建议,初烧可以试听225,如果很喜欢,就不考虑M2。如果说,你觉得225的声音有点假,那还是一步到位的M2吧
M2煲开之后,量感向HD650靠拢,同时响应依然非常积极(稍微比225低一些,不AB基本不会注意到)
歌德和爱丽丝的烧友看一看
今天拿着爱丽丝M1和歌德225i的自带耳棉听了一下,发现跟大耳棉差距还是挺大的。
M1的耳棉就不用多说了,是对声音的一种损害。这个原理跟非入耳塞子弄海绵,原理是一样的。弄了这种全包的海绵,高频会下降,低频会稍微多一些,通透性会差一些,还会很热
M1自身的硬素质就差,通透性和透明度本身就不行,弄全包耳棉,真的是不行。
225i的小空心海绵,依然是不行。歌德耳机的问题(或者说特点),全开放,声音通透性跟同价位的比是优势,同时带来的问题是声音的厚度差一些——因为太过于漏气声音扩散的快
小空心硬海绵,是没有办法跟耳朵贴紧的,始终存在漏气的地方
建议歌德和爱丽丝的烧友把全包耳的大海绵买了
全包耳的大海绵,可以跟脸完全贴合,发声墙体更封闭一些,也稍微隔音一些,还有一点,锥形的、离耳朵更从容的空间,对声场会有提升。
最重要 一点——舒适度大大提升。无论是M1还是225自带的海绵,听稍微久点,耳朵会很疼。大海绵的舒适度虽然不如天鹅绒材质,但是会比皮的材质好很多
UE900使用小技巧
毫无疑问,好塞子——不仅仅指价格
这个塞子,之前做了推荐,先把1500价位推荐塞子——UE900看了之后,再来看这一篇
我再劝一句,想买1500价位塞子的烧友,再看看有没有货了——1650价格的UE900
密封包装,非常精美。耳机盒不规则切割了个角,外面是钢琴漆带LOGO,里面是硅胶材质,带耳套、转接头卡口。两条线,一黑一蓝,都带耳挂,四芯混编,插头插尾都是一体成型的。蓝线比较骚,带水果线控,黑线比较低调。耳套八对。盒子内部也是不规则的。我估计是这个批次有质量问题,所以特价了。但是也没关系,反正是两年保修的,有问题到时候直接换新的。塞子正面也是个不规则切割面,侧面透明蓝色,尽管内部胶水一清二楚,但是这个不影响声音
之前劝了那么多买京东的65TH,没买,最后有人去买2699的美行。你说何苦呢?UE900,真的跟W4和EX1000基本持平了,这个价格,还用得着考虑么?
UE900的素质跟W4基本持平,UE900和W4某些素质超过EX1000,但是人声不如EX1000。单讲素质,W4、UE900、EX1000超过535一些
UE900跟W4的发音机制是一样的,比索尼的四单元动铁要好一些
索尼的四单元动铁——两个低音单元,一个高音单元,一个全频单元。这个就是索尼一直用的——清晰超重低音。低频可以,整体声音亮,但是中频凹——中频不是主要诉求
基本上,如果较真,索尼这个声音机制下,人声远了。类似的情况——HD650为什么比DT990好呢?尽管,DT990硬素质、低频都比HD650好,但是一条,任何歌、音乐,中频都是最主要的。DT990恰恰就是中频远了,注定是个降价的产品。尽管HD650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这些2000价位耳机里,唯一的,中频厚、低频多,硬素质及格的耳机。唯一的。
U900和W4的发音机制
很相似,包括最后出来的声音,只是UE900做了些外向型的调整。两个低频单元——下面会讲为什么是两个。一个中频单元,一个高频单元。最终,中频过关,低频过关,高频也过关(这是废话)
不同的是,W4可以当做监听参考,很准。UE900,不准。但是UE900底子好,可以拯救——我听惯了中性的声音,包括现在已经不怎么听歌德了,其实多数人会觉得UE900比W4好。
一会我讲的所谓的拯救,你可以试试。喜欢中性的人,应该是对口味的。如果你喜欢歌德的声音,就当做换口味你再调整回去,很简单的
先讲下为什么两个低频单元
动铁的发声原理,我不太清楚,但是有两个说法,我觉得有道理。一个,动铁低频比较难做好——这里指质量,不是单纯的讲量
好的低频,应该是解析高、响应足、泛音残响自然的。前两者,动铁轻而易举。但是动铁声音,能量强,存在的时间短,最终泛音和残响,比较少。所以动铁低频多的比较少,W4和535都不是以量取胜的。之前的TF10,量是够了,但是质不行。所以呢,旗舰塞子,现在拿两个来做低频,是对的。哪怕是两个低频单元,最终出来的量依然不足,跟EX1000持平。为什么低频不做多?看下一段——中频
低频和中频都是缺乏厚度的
以前花过篇幅讲了一下,为什么封闭耳机,就没有中频厚的。封闭耳机,能把中频密度做好,就已经成功了。没有中频厚的,请参考天龙和拜亚
天龙和拜亚是封闭耳机里做的最好的。当然,如果你喜欢超薄的Z1000,喜欢闷的魔声,那就没办法了。我评价耳机是要求硬素质过关,之后才看频段分布,而不是反过来
动铁塞子中频缺乏厚度,原理是类似的
动铁塞子,中频有厚度的,有——杰士X10。这就是为什么X10,样样指标都是70——80分,但是最后喜欢的人还是多。就一条——接近动圈——中频有厚度,并且其他素质也是及格没有硬伤
但是旗舰塞子,不能这么做。如果还是把中频厚度做出来,封闭结构下,声场、通透性、透明度都很受影响
入门的450块的X10(海淘价格,圣诞时人民币400块,你再买点其他东西,运费分摊给X10五十块),可以把中频厚度做出来,然后其他东西将将及格,没问题
但是旗舰塞子,首先要硬素质是旗舰,然后才是频段
无论W4还是UE900,先把声场、通透、透明度、解析、低频密度、中频密度,这些做好了,然后厚度就放弃了。最终W4和UE900,这些硬素质是超过EX1000的
但是EX1000为什么人声比W4和UE900好呢?就一条——EX1000保持密度的同时,把中频厚度做好了。这就跟HD650买的人多,是一个道理的。硬素质是旗舰档次的,同时中频有厚度,也就是EX1000一个,没其他竞争对手
UE900为什么是外向型的?
这个塞子,类似歌德。中频拉近了,并且声音口型比较大。什么叫口型大?声音离你近不说,还很直接,速度快。我不是太喜欢
请注意——是稍微近了一些,但是不会像歌德那么近。
TF10,是中频远了,两个单元,一个低频,一个全频。最终中频做的不够好。UE900长足进步,中频做好了,但是这种近中频的处理方式,我不是太喜欢
有点挑前端
高敏的,跟W4一样。D50不用开到2的音量,室内环境下,就已经非常清晰了。容错度不如动圈
所以配合国产机器,会特别容易听累。因为电流周期性的大小变化,会体现在声音上。就算你耳朵木,你也会觉得累,哪怕你听不出来到底哪里不稳定
最好的搭配是D50,声场撑的开,同时声音稳定。其次是ZUNE、M10。这两个机器也很不错
佩戴有点问题
佩戴比TF10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很舒服了。但是跟W4是一样的,角度稍微动一下,声音就会有变化
因为什么呢?因为W4和UE900,入耳算深的,同时管子细,还有一个负压严重。UE900比EX1000的管子细,比W4的粗
佩戴是舒适的,但是容易声音发生变化,稍微碰一下,声音就会变
解决方案一——剪硅胶套
把硅胶套剪成四瓣。插进耳道的时候,空气会从缝隙里排除来,不会产生负压。你会发现,耳塞随便碰,声音不会变化了。原理是什么呢?
你下飞机一个小时内,听歌,声音是不准的。就是因为耳道气压跟外界气压不同。W4和UE900,又是较深入耳的塞子,插进去,等于空气压缩了1.5厘米,产生了负压。所以,稍微碰一下,声音就有变化,因为你的耳膜一直在超负荷的工作(这跟下飞机,在水里听声音,原理是一样的)。负压,危害比较大。剪硅胶套这个做法,我建议还是试一试。反正有八对耳套,剪了肯定舒服很多。实在觉得不好,就买一对C套,也就是30块钱的事情
解决方案二——索尼哥伦比亚套
注意观察,索尼哥伦比亚套,有两个长度。SS、S、MS、M。。。。。。等。其中,SS、MS是短号的。其他的耳套是个锐角锥形,这两个耳套是钝角锥形
这两个耳套,入耳非常浅。可能就是个几毫米。用在旗舰塞子上,很好
因为旗舰塞子,都自带耳挂,塞子主要是耳朵承重。耳套仅仅为了隔音,短号的哥伦比亚,因为入耳浅,产生的负压 可以忽略不计
方案二带来的声音变化
方案一,声音是没变化的,依然是近声场大口型的外向型声音,我不喜欢
方案二,因为塞子离远了1厘米,同时硅胶套出声口变成了小口。最终声音是个比W4稍微外向一点点的声音,我非常喜欢。我觉得这个声音,比较有魅力了,跟EX1000不相上下
很多东西,调整一步,难以接受。调整了半步,非常成功。
之前UE900是个捡便宜的心态买的。现在,我很喜欢。声音比EX1000、比W4都活泼,但是又不会过分(方案二的声音)
建议大家试一试
买了的,都试一试。声音变化很明显。就算你喜欢原始的声音,把耳套换回去也没什么损失
另外,换线呢,我觉得意义不大。线挺贵的,又是单晶铜又是银。我觉得对于这些塞子来说,还是无氧铜更靠谱,因为本身就是缺少低频
换线,我看到稍微好一点的,要个400——600块。挺不值得。换两个线,够买一个耳机了。。。。。
但是有个例外——如果你前端的推力、稳定性不够,最终出来的声音觉得声场窄、通透性不够,可以试试换线。其实这不是线的问题,是播放器的问题
UE900,跟W4一样,声场、通透性、透明度,是最好的——这个价位内。3000以上价位的塞子,我没听过。如果你听着觉得有声场、透明度的问题,在播放器上找找原因
退烧、出远门的搭配——飞傲X3搭配天龙A100、EX1000
天龙A100,以前写过,黑为主。究其原因呢,挑前端
天龙的木头耳机,都是好耳机,但是也特别挑前端。
A100的声音是这样的——低频很多、响应足、很慢,哪怕上了放这些特征还是存在的,只是说改善多少而已。请注意,耳放不是治病的良药,不可能改变声底。低频看上去跟HD650有点像是吧?说说中频:很纤细、连绵、解析非常高。中低频单独看,都没问题,但是合在一起,看似有问题。
中频细、量少,低频多,这看上去很像DT990是吧?不是的,因为有个木头壳子在起作用。
第一、天龙的低频速度慢、连绵,这跟990是反过来的。这种低频,不是高素质的,但是只能这么做,因为中频
第二、中频。中频跟低频,形成了比较大的反差。低频慢、多,中频解析高、细。这样做,是双刃剑。好处是中低频可以很好的分离,不会和在一起。缺点是,这么做有点偏科。举例——如果歌手本来嗓子就是阴柔纤细、没有穿透力的,同时背景又比较多,最终人声会离的特别远——我说的就是神雕。
第三、中低频的强烈反差,按道理来说,是出来不好声音的。比如说天龙D2000,就是出了名的挑前端、挑音源。但是往上价位的木头耳机,却是始终不出恶声。想发挥全部功力要费心思,但是随便听听的话,随随便便就能获得一个好听、耐听的声音。究其原因——木头壳子。我在FX700那一篇,解释了一下,被滥用了、但是其实很多时候用的人本身都不是特别理解的词——箱子味。
第四、所谓的“箱子味”。这个词,还是先去FX700里看一看,要讲清楚篇幅还挺长的。天龙的木头耳机就是典型的箱子味。木头的最大好处——声音的衔接。原本对比强烈的中低频声底,被木头拉拢在一起,变得很好听,D2000这一点就做的不好,尽管硬素质远超A100。箱子味——连绵不绝的背景声环绕着,中频主体“跃然纸上”、并且自然不突兀。天龙A100,应该说,直推,已经到顶了。当然,价格也贵
第五、前端的搭配情况说明。603首先可以排除掉,金字塔的耳机+金字塔的前端,出来的没法听。而且还有一点,低频多的耳机共通的搭配原则——前端必须中性、克制,否则低频就太肥太慢。肥和慢,有的人喜欢,但是,也有个度,太过了就很难受。C4搭配,素质是最高的,因为C4是克制前端的代表,声场最好、低频最少,但是听人声也有些问题——中频量进一步少、齿音有些多。D50,中性的前端,好处是百搭,但是,对于我来说,低频多了一些。
从D50搭配,你就能看出来,A100确实挑前端。我是轻度低音控,低音必须要有,但是素质也必须要有,但是量不能过大。我推测,大部分人会觉得D50搭配A100是最好的。
我最满意的前端——飞傲X3。在X3那一篇里,我是先黑再表扬的,不知道怎么的,烧友看了就说不想买。这个事情很矛盾,我先表扬了,最终买了的觉得不满意。我先黑的呢,最终好像又会误导很多迫切需要的人。
X3,推力刚刚好,倒不是其他的。低频也刚刚好,是D50素质退了一档,但是搭配便携、封闭耳机,开放式动圈塞子,以及部分单动铁,效果都很好。并且最实在的是——价格便宜
我之前说了买X3的人,要随身带个牙签。请注意,国产机器都有BUG。从我使用的情况来看,X3的菜单、设定,是最好的。只是因为我的情况特别,我拿着X3来筛选母带,筛选一张就给C4,然后继续筛选。长期放200M大小的歌,X3会死机。放常规格式的歌,真的不容易死机。至于锂电问题,反正国产机器都是一样的。还有一点——X3素质超过了603,至少比603百搭,而价格仅仅一般(我的603是老版USB解码版本的)
塞子呢,还是EX1000表现最好,通透的结构、三频结实,难得的是中频有密度的同时有厚度。这个帖子,新人应该从后往前看。我现在把更新的写在前面是方便老朋友看
EX1000讲了好几次。每个分指标也讲了的,新人先看后面的分指标解释,不然会看得云里雾里的
EX1000搭配起来,最好听的的是D50。比PHA-1还好一些,因为PHA-1是个低频“较多”的机器(就索尼而言,不要拿着跟603比)。本身EX1000的低频响应就是塞子里的顶点了,所以虽然量不多但是胜在面面面俱到。搭配PHA-1我觉得多了些。D50的最大优点是电流稳定,搭配这些高敏塞子,真的是不错。
其他前端,不是说不好,而是我现在听多了之后,耳朵特别挑。不稳定的就觉得不舒服。D50非常稳定中性,中频加强了一些,但是这个加强听人声反而会是优点
X3,基本上,是推力仅次于D50和C4的。比603推力大。怎么得出这个结论呢?X3配合1350和天龙A100比603要好。当然,也可能是本身不搭配,但是感觉上,X3已经不错了,603就是不及格
X3的体积,跟以前老的,诺基亚的滑盖手机相当。待机有10个小时。七彩虹和HIFIMAN,基本上不到4个小时,用的频繁,放的文件大、如果还用了主动升频功能,时间还会缩短。
X3,如果出差,出远门,一个白天足够了。X3搭配动圈塞子,真的可以,已经明确的比ZUNE要推的开了。但是多动铁,ZUNE比X3稳定。如果是弄动圈的入门烧友,X3挺靠谱的
原厂母带+七彩虹C4+君子DAC+山寨耳放——可行的、替代台式CD的、好音质方案
补充:忘了说几个24BIT播放器了
母带通常是FLAC格式的。但是,通常情况下,播放器都是只支持WAV格式。WAV格式会比FLAC大很多,基本上FLAC格式达到120M,那么WAV格式铁定超过200M。你会发现内存卡非常不够用。因此,我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
C4,厂家一直说,最大支持到32G卡。我也一直没想过放64卡进去,直到D50、飞傲X3、C4来回实验母带效果,弄糊涂了,把X3和D50的TF(D50可以支持TF卡,这个在D50那篇讲过了,多买几个山寨MS卡套就行了)卡都插到C4里去了,最后发现,三星和闪迪的64G十速卡,都可以用。
放母带做音源,C4是音质最好,支持最广,最流畅的。C4支持所有采样率,但是只支持WAV格式。非常流畅,跟16BIT文件没有任何区别
X3呢,支持所有格式母带,但是,切歌要8秒,如果删歌,很容易死机。买了X3,又想放母带的,请在钱包里放根牙签。死机了就必须用
D50我到现在还没试验出来到底是支持哪个采样率。反正88是不支持,又很该死的,大多数母带都是这个采样率。等我试验出来了,告诉大家。但是有个比较蛋疼的问题,我还不知道怎么改采样率。
足球2000研究了很久,WAV格式里面,没有采样率这个选项。望知情人士给透露透露,我给置顶!
D50的采样率是96。可以用千千静听来改。但是有个小问题,貌似改了之后,歌的音量大小变小了,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总觉得怪怪的。望知情人士传到授业解惑
插句闲话
我一直建议大家买无损资源,买原厂母带。价格又便宜,然后呢,歌又多。
客观看待这些资源,有好的,有垃圾的。不用去膜拜,也不用说没意义。举个简单的例子——原厂母带收录了《老虎鱼》的十张专辑,我这么说吧,这十张专辑真正去买,已经不止700块了。
老虎鱼的这些母带,每张都是经典。还有一张专辑——加州招待所,这个你不买个母带,好意思说自己喜欢神雕么?
为什么不推荐大家买台式CD?
第一、很多CD年代久远,压根就没法在常规的市面上买到。如果上外国的网站买,邮费、关税等等加起来是非常贵的。
第二、我很熟悉的歌,大概有60G的16BIT歌,一般熟悉的应该还有这么多。保守的算,有个300张CD,并且还在不断的找歌听歌。很现实的事情是,买这些CD你真的没地方放。目前自己下载的歌倒是不多,但是买了2T的无损,买了2T的母带。如果是CD,那是不可能有地方放的。当然,这些歌,我在不停的删。我也说了,里面很多“垃圾”(指我欣赏不了的某些,概念音乐、合成音乐、另类的噪音)
第三、母带最终的效果,至少是跟台式16BITCD持平的。跟24BIT的母带CD,依然是巨大的鸿沟
哪些人适合这个方案?
挑剔的、欲求不满的
比如说,我推荐的初烧系统——D50+山寨耳放+明星耳机。如果还是感到不满足,没办法,只好升级前端了。但是要有心理准备,烧到这一步,挺浪费的
初烧的资金分配原则——尽量往耳机倾斜——耳机、播放器、耳放
高烧的原则——音源最重要
高烧的资金分配原则——音源最重要
到了这个程度,解码、耳放都已经有了。解码和耳放,再怎么升级,效果都是苍白无力的。拿解码说说事,3000是国货过得去,4000是外国明星产品过得去。再往上提升,提升几千,效果如何?要耳朵很灵才敢说提升如何如何,反正我是提不出显著提升。说提升的,要么是心理作用,要么是真正的懂各个分项指标,比我懂
所以,到了这个程度,要考虑的是——音源!几方面——音频文件的品质、读取音频文件的品质、音频文件解码的品质。重要性依次递减
分项说一说
原厂母带也分三六九等!
我说了很多次母带如何,觉得挺玄乎是吧?不玄乎,原厂母带也分三六九等,有精品,但是更多的是垃圾
首先,是歌要写的好、唱的好、唯美,才有提升音频文件的价值。一些垃圾乐队,唱的都是些耍酷、娇柔做作的垃圾歌,有什么价值吗?MP3都没人愿意听,不会因为是母带就改变其垃圾的本质事实
歌最重要。好的歌,MP3也比垃圾歌的母带强太多。比如说王菲的天空,就是再差品质的MP3,就是比些电子声的合成音乐强太多。我弄不明白,一堆电脑合成的古怪声音(号称自然界听不到)有什么意义?
基本上,我说提升,都是《老虎鱼》为代表的,严谨、精良制作的母带为评测专辑。这些母带,制作的确实是好,对比我自己搜索的老虎鱼16BIT无损,提升是显著的。
总结——歌自身的魅力越高,那么母带提升的越高。千万别误解,什么母带都提升高。还是那句话,母带也分三六九等
七彩虹C4读取母带——替代台式CD
插一句——台式CD放母带,效果更好。但是还是那句话,母带通常的价格是,常规CD的四倍起。因为一首FLAC母带平均100M——125M,常规16BIT的FLAC无损是30——40M。容量就是四倍。买不起。。。。
七彩虹C4,读取24BIT母带,没有丝毫问题。不卡,流程,高品质。这是我黑了C4这么久,最满意C4的地方。本来这个帖子是针对初烧的,但是前段时间推荐65TH,很多人觉得花了大价钱买了个限量版的,心理总觉得要提升提升。
人之常情,真的,我也是这样。买了这么多耳机,总觉得素质上差口气。最终才有了这个算是,高烧的另类方案吧
C4哪怕是直接放母带直推,也是有提升的,只是这个提升不明显,稍微能感受到,但是质还是没有改变。优点是——特别流畅,跟16BIT无区别
飞傲X3也能读,不过呢,我感受不到提升,非常遗憾。谁要是说,有提升,那绝对是心理作用,要么就是耳朵特别牛逼。我甚至觉得飞傲X3某些专辑因为运算不过来,音质在下降。切歌要等几秒,不知道未来会不会出固件改善。另外,X3的同轴输出,我很难产生兴趣,首先要用个3.5转同轴的转接线。多了一道程序。X3的最大优点是什么呢?拿着一张拷满母带的32G卡,用X3筛选一遍,然后给C4。谁让C4和HIFIMAN都是牛逼的公司呢——不能删歌
这套“性价比”系统下,提升最大的耳机——HD650
没看错,在高烧搭配中,这确实是“性价比”系统。如果音源换成3000入门CD+正版CD碟子,估计就是把自己卖了,也没办法把现在听的歌都买下来
HD650是2000价位耳机里,我听过的,中低频同时最多最厚的耳机(硬素质过关为前提)。其他耳机没这个特点,包括HD600,中频的量依然不如HD650。硬要打比方,HD600像IE8,HD650像IE80。
IE80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从人声的角度来看,还是比IE8有着长足的进步。至少,人声不会明显的过远。
听人声,如果人声远,基本上就是不合格的。比如说DT990、HD600。当然,你会发现,通常情况下,人声远的,声场都比较开阔。如果硬让我选,我还是在中频好的耳机中,去选声场好的,而不是反过来。
HD650的优点是,中低频多、高频柔和,这是指标。如果用形容词的话——饱含感情。K701是从容,225是热情(速度快结实),M1是以均衡为前提的偏歌德。
但是正常情况下,HD650,想说喜欢不容易。上述的都是优点,等我说完缺点,你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HD650的最大问题——几个明星2000价位里,通透性、透明度最差。声场憋屈,层次有点扯不清楚,尤其这种憋屈在佩戴“泰山压顶”(很重),腔体是椭圆(会比圆小很多,比其他几个耳机空间上也憋屈不少)。就是说,声音本身加上佩戴、空间憋屈,让这种“憋屈”感挥之不去。真的,至少拿来听人声,正常情况下,想说喜欢不容易。有没有解决办法?答案是,有!
有个大前提——初烧,不入台式CD。这种情况下,HD650这种声底本身不通透的耳机,想获得通透的声音,最重要的不是耳放,也不是解码,而是音源。
耳放只是个放大,没那么玄乎,我听了这么多耳放,最满意的是A1。次满意的兔总的山寨A1。其他耳放,是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特点,但是A1最百搭,道理跟D50是一样的——稳定!!!
耳放我手上已经五个了,你会发现,听歌换耳放,那不是听歌——是智商上有硬伤。不是听歌,而是自己被器材评测了。。。。。。
我建议,耳放只需要一个,不要像我这样,折腾很久才发现,自己最初不是所谓的“搭配问题”,而是很可悲的,上升到智商层面
耳放解决了,再说解码。解码,如果是初烧,那是毫无悬念的爱诗MDAC。解码这个东西,仿货少,有功底、有原则、有底线的仿货更少。。。。。
入门解码,声音如何呢?我也打过一个简单的比方——跟D50是一个层面的。你非要说如何如何好,只能说“敝帚自珍”。入门解码,功能非常齐全(不仅仅各种输入,还会带耳放口),又想比D50大气,可能性不大。入门的PC机,我一直强调的是,性价比和方便之选。你如果听谁跟你说声音如何的好,那肯定是扯的
如果上升到3000价位的国产机器呢,我会建议你再加些预算,上英国君子解码。3000价位国产机器,依然是高大全的功能,还会宣称——自己的耳放口随意PK两千价位耳放
英国君子这个名字,是香港人翻译的(香港毕竟HIFI比咱们早),主要是这个牌子是国外品牌中,很少的,走堆料路线的厂家。
这个解码,很重,也是这个价位很少的,左右声道各一颗解码芯片处理声音的机子。功能方面,很纯净!!!同轴和光纤输入是主菜,USB是买一送一的,没怎么下功夫
买之前想好,这个机器的USB输入,水平相当一般。。。。。耳放我算入门,解码还没入门,我把我所了解的都说了。但是我强烈建议,你多留个心眼,我说的东西不一定对,毕竟积累的太少了
解码说完了,说音源。重申一下大前提——没钱买那么多正版CD。所以我一直都在实验,怎么让网络资源达到台式CD放正版发烧碟的效果
再次很负责的说,目前我这么搭配,已经完全达到了最初的设想。
普通无损,一首歌30——40M。24BIT,还仅仅是88采样率,一首歌大小是200M左右,我发现母带多数是这个采样率,192采样率是真没见过(囧),如果你们谁有,发一个给我见识见识,让我开开眼。。。。。
七彩虹C4放88采样率的母带,就拿老虎鱼说事,确确实实可以。可能是多多少少有点敝帚自珍,我心里甚至觉得比台式CD放16BIT歌,声音的空间感更好一些、声音更饱满些
终于到猪脚了——HD650
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讲清楚——母带提升了一点点,带来的好处
HD650是几个2000价位明星产品里,最憋屈的。母带+解码+耳放,最终得到了一个,空间感提升了一点点的声音。其实就是这一点点,最终HD650的声音,很好
以前一周都懒得听一次HD650。现在变成了每天都听,成了主力。
你们可以去耳机店试试,HD650哪怕上了台CD,依然存在憋屈的问题。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我觉得24BIT母带这么弄,已经比耳机店的效果要好了。
建议——不要轻易尝试
烧到这一步,已经是“智商有硬伤”了。我建议呢,大家还是,能直推就直推。如果实在跟我一样,耳机买多了,总觉得不好好弄不划算,可以参考我的方案
经常看这个帖子的都知道,我给的建议,都是系统,兼顾性价比的。如果你跟我口味一样,基本上问题不大,而且我说的东西,不涉及到利益关系,基本上出发点是客观的
之所以把这个方案写出来,也是前一段时间挖了个坑——帖子里写了下K702 65TH,声音好,正好京东又特价2999包邮带***
问的人很多,还有不少被我坑了,买了。之后很多人跟我心理是一样的,买了个限量版的东西,总想着怎么提升,各种问我解码的事情
我写这一篇,主要是为了道歉。很多时候,买了个普通耳机,心理不会失衡。买了限量版的,多少会有点点嘚瑟。嘚瑟之后,又有点失落——怎么才这个水平啊?
所以,我把这个还算是性价比的方案,帖出来。被我坑的,这部分烧友,如果你实在是心理不舒服,可以试试我这个方案
再次表示歉意,并且我保证,以后也不会再给链接了
飞傲X3推大耳机效果如何?
多数不行,几个便携耳机可以
DT1350可以说,到位了。这个耳机,上台放,很容易过推。飞傲X3伺候下,有模有样。以后谁跟你说DT1350最好上放什么的,那基本上自己意淫的可能性比较大。封闭便携的发音单元,本身阻抗低,加上特斯拉单元的特性,最终,上台放效果并不好。D50最好,X3次之。C4偏科,配合拜亚并不好。从这个耳机,我们可以实验出来,X3的推力是仅次于D50的,比603大。也有可能是调音更均衡些,所以比603效果好
HPH-200,确确实实是个好耳机。貌似跟谁搭配都不出恶声。跟X3搭配,效果很好。M1因为声音的量没有HPH-200那么肥,所以显得素质高一些。但是直推,如果不是D50这类大砖头,而是X3,那么,HPH-200效果要好不少,中低频的量都出来了。M1则是显然的功率没喂够——中频音量够了,则背景音量不够。背景音量够了,则中频音量大了
效果最好的,是天龙A100,非常好。D50直推的话,对我而言,低频多了(请注意,这是功率的原因。D50的调音,其实低频比较少,中性稍微偏少。同门的PHA-1比D50低频多了很多)。基本上,X3搭配天龙A100,应该说,便携这块,已经到顶了。大尺寸发音单元,紧凑包耳耳机,木头特有的“延绵不绝”,声场媲美开放耳机,中频解析很强。A100搭配C4,素质是最高的,但是有个小问题——女声齿音多了。搭配D50,我刚刚也说了,功率问题导致低频多了。如果A100上了厚声底的A1台放,情况会有所好转,这就是我说的A1不仅仅是厚声,而是以素质、控制力为前提的厚声。
飞傲X3跟D50、PHA-1差距在哪?
飞傲X3是个诚意之作,但是,适不适合你?你买之前最好看看我的小建议
才拿到手30小时,没怎么间断的试各种塞子,有惊喜有失望。大耳机试了几个就不用试了,便携耳机不行,大耳机更不行
最终的结论还没办法下,但是,有些小建议,我觉得还是先写出来的好——这个播放器现在很火——帖子的初衷——给初烧系统的建议
这个播放器,适用面是比较窄的!我因为塞子多,器材多,X3适合我。但是,如果你手上只有多动铁,最好是别买
最合拍的——动圈塞子,效果确实不错,已经有点D50的意思。别觉得D50不行,便携产品如果能接近D50,那就已经非常非常牛逼了
最不合拍的——多动铁。已经不是合拍不合拍的问题了,是难听。还是跟D50对比。D50的电流和电压非常非常稳定,所以,无论塞子、耳机,声音表现很稳定。PHA-1也是一样,哪怕是接着电脑做解码,电流电压稳定,声底纯净
X3呢?电流电压,不,稳,定!芯片是能直观看到的成本。看不到的成本在于隐形的,每个区单独供电,并且做稳压稳流。D50用的都是低端芯片,但是拆解图可以看到,是稳压稳流的典范,可以说主要精力都放在配套设计上了。PHA-1拆解看到的是厚厚的PCB板,官方说法是用了6层高品质的PCB板,杜绝每层之间的相互干扰,并且用了大量贴片电容稳定电流。
上述这两句,我是对着官方说法,抄的。我是个外行,电路什么的看不懂。但是对比声音,真的是有猫腻在里面
国产机器通常用的芯片还是可以,但是这个芯片其实也就是几十块钱的事。D50看似芯片不行,但是真的是稳定。不仅仅是PO口,连带着LO都是电平最高的
X3很明显的一个事实——多动铁刺耳。当你暂停的时候,耳朵会有个适应过程,一秒钟后耳朵觉得会舒服些。我开始是晚上听,觉得可能是我的耳朵有问题。到今天早上重新听,还是一样。再拿着D50、PHA-1来对比,结果很明显——不是我耳朵有问题,是确确实实X3声音不稳定
D50,有个很明显的事实。哪怕再过推,塞子插上去,都不会刺耳,不会失真。同理的还有PHA-1,PHA-1号称动铁之友,可能跟其稳定的线路电源有很大关系
两个原因——一个是电源稳定,一个是声底纯净。我们看到很多高端的耳放、解码,拆开后,电源占了很大的体积和重量,还有数量可观的大电容。SOLO不同版本之间,其实就是个电源的差别,原本的线路是非常简单的。声音的宗旨——稳定、自然。稳定从哪来?一个是声底纯净(比如说电脑就不是个纯净的线路,PC系统的音质,是图个性价比和方便,你看到PC解码吹的如何如何的,那都是扯的)。还有一点,刚刚一直再啰嗦的,就是电源的稳定供电、电压、电流。
初听小建议
如果你是拿来弄多动铁的,放弃。损失听力
如果是拿着弄IE80、FX700这种,低频多的塞子,效果不错。排一排名,应该能进前排了。可能比D50更通透些,比603就好了更多。虽然通透不如C4,但是听感也折中一些
配合高敏的EX1000,显然不如D50。索尼自家的播放器,电源稳定,配合EX1000这种高敏动圈,效果还是最好的。X3搭配,也可以了,至少D50是没办法挂在腰上的
配合单动铁——GR8还可以,X10依然一般般。X10始终觉得插电脑上好听,D50次之,其他的都不如前两者。GR8,D50搭配最好。GR8,搭配603混了,本身单动铁素质上就不是强项。C4老问题,只适合低频多的塞子和耳机。
机器非常非常非常烫。我预计也就是一年的电池寿命,之后就会衰减。603和C4是可以过保付费保修的,当然换块电池180块不便宜。X3不清楚到时候怎么换电池
总的来说,搭配动圈塞子,诚意之作。多动铁,拿到手,先跟D50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我说的问题,X3搭配多动铁真的有点伤听力
好的芯片,要有好的配套线路和电源设计。飞傲X3,可以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觉得可以适当的再增加厚度,再增加电容,让电流稳定下来,让温度降下来(温度跟铜的含量,跟电容容量也是有关系的)
补充——D50、PHA-1、C4推力相当,但是只有C4有底噪。X3的耳放线路,可能是造成跟动铁不搭配的原因
IE80在D50和PHA-1下,都是没有底噪的,并且PHA-1从听的感受来看,推力比C4还大一些。
几个多动铁,EX1000同理
我理解,这个底噪,不是信号造成的,C4的信噪比数据非常好。实际上,应该是电流周期性的大小变化,反应到高敏耳机上产生的声音。D50和PHA-1就没有,说明了,国产机器在电流稳定上,还是不如索尼
X3耳放线路,用的是纯甲类的耳放线路。这种线路的特点是,功率一定的前提下,电流大,电压小
加上国产机器本身电流控制这块是个成本的盲区。电流稳定性差,加上耳放线路比常规线路电流又大了不少,导致的最终结果是高敏多动铁声音不稳定
多动铁,对电流是很敏感的。举例——动圈塞子上放都是提升的,越通透的结构提升越大。动铁,甚至是高阻抗的单动铁,上台放了以后,很难听。电流大了之后,动铁先天性的声音会变形
X3我建议,还是弄常规的耳放线路。播放器貌似走纯甲类的很少,非要玩个性实在没有必要。另外,纯甲类的耳放,哪怕是6000价位的小刺猬,还是存在着不耐听的问题。小刺猬这个耳放,枪很多,起源于某次团购的宣传造势。就我自己的感受,小刺猬一定要试听,我是觉得某些频段能量强了,声音有变形,不耐听。电流、功率确实是上去了,顺带的素质也上去了、密度上去了,但是,对我而言,属于“尊敬但不喜欢”的分类
国产砖头的致命伤——研发周期
其实是两个——研发周期和研发投入
X3第一版和第三版,硬件里的小配件存在的微调。未来还会改,说待机从现在的10小时提升到12——15小时
HIFIMAN的东西也是有改版的
这种现象,发达国家的机子,就比较少。因为法律规定,如果你改版了,存在“质量门”问题,就要召回。不召回,就是歧视性销售。简单的说,你要是在一个商场里,买了一个东西比别人的贵,或者是次品当正品价格卖了,一告一准,能罚款一个商场的钱。
天朝的播放器,可能就是几个工程师,带着一个小团队弄的。质检、检测、评测,基本上,上市了,通过市场检验。如果销售过得去,有BUG,那也就算了,也懒得管了。比如说603充电就是冲不满的
诚意之作飞傲X3带来的惊喜——拯救了IE80和FX700
看问题要客观。一味的黑,只能说明,听的器材少了,或者自己没有好好总结过。一味的枪,也只能说明是“敝帚自珍”
X3最大的惊喜——拯救了IE80和FX700
IE80的人声问题
这个说了很多次,再简述一下。IE80低频量很多,中频量一般,中频没有密度。解析不如动铁,加上粗线条的声底,封闭的发声结构。最终得到一个,声场很大,通透性很差,透明度很差,低频很足,中频肉没解析没密度,响应又不足,的声音。优点是,声场最大,低频最足。还有一个双刃剑,IE80的泛音和残响很克制,最终得到了一个古典需要的——定位准确,但是听人声失去了很多乐趣
总的来说,IE80需要提升的是什么?首先是中频密度,听人声,中频没有密度,就意味着不容易被耳朵察觉,就意味着很容易被其他背景声“抢风头”
其次,最好能加点刺激的元素。IE80是个完全去掉齿音的塞子,这是优点,与之伴随的就是声音偏暗。声音亮度这个指标,很多时候,是高频的伴生指标
第三,最好能增加一些背景的分离度。前面说了,IE80的低频非常非常多,是塞子里最多的,而中频在旗舰塞子里垫底。所以中频仅仅有密度,还不够,最好能把中低频分离分离
这个时候,X3发挥作用了。前面写了很多,不适合多动铁,不适合高敏动圈EX1000,就是为了铺垫,把拯救IE80讲清楚
大电流的耳放线路,可以提升中频密度,提升整体的分离度,提升整体声音的亮度。刚刚好跟IE80合拍
合理的心理预期
这里说的提升,是明显可以感受到的,但是最终人声如何?还是不咋地,只是比我手上其他所有的前端,得到的声音要好(台放除外)
但是,真的是明显的提升,我已经心满意足了,真的。老大难的IE80人声问题,便宜的X3表现最好,可以了。
很多人买了IE80,是奔着旗舰去的,但是自己又不听古典,非常非常坑。总想着拆东墙补西墙的拯救,现在,你可以试试X3。效果在我手上的器材里,排第一
接下来说说FX700
FX700的补充评测
买了很久,但是之前一直声音拿不准
我手上还有些其他器材,一直都没写,主要是因为拿不准。拿不准的东西,我写了,就会误导别人。直到遇到了X3,我觉得可以写一写了,这是X3给我的最大最大惊喜。让我发现了一个好塞子
很玄乎很装B的一个词——箱子味
这个词是不是看到了很多次?其实,绝大多数时候,这个词都是拿来糊弄新人的。这个词,不要随便用。
我给翻译翻译,什么叫箱子味。这个词是可以分指标讲清楚的,而不是遇到解答不了的,就用耐听、模拟味、箱子味、乐感好这一类的模棱两可的词来糊弄人
四寸的书架箱很难出精品。五寸比较适中,还属于近声场的欣赏距离。六寸开始,就很从容了,很简单的事实,六寸可以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价格,就能达到五寸箱子的素质。
说这些是为了什么?——喇叭越大,冲程越大,振幅越大,低频和中频下部,声音就越多。这个频段传输的速度又很慢。
所以,尺寸比较大的喇叭,低频和中频下部,会一直存在,连绵不绝。中频和高频,是在你“浸”在中低频的背景下,“跃然纸上”的
这就是箱子味。
接着翻译翻译,这个箱子味,由哪几个指标组成?
通透,这是前提。你用喇叭听歌,声音是通过空气传输到你左右耳朵,然后声音在你头的外部聚焦。空气传播,先天就是开放式的。所以,很扯的事情是,一些封闭耳机,封闭塞子,做了低频,就敢叫“箱子味”,这个词被滥用了。能合格的,很少。封闭耳机和塞子里,有没有箱子味的?有,答案是天龙。天龙的封闭耳机,声场媲美开放耳机,并且通透性是达标的,不仔细听,你都感受不到有点点闷。
声场,还是前提。上一段讲了,天龙。声场要开阔,才敢叫箱子味。比如说BOSE的封闭耳机和塞子,声场差成那样,还被众多枪,说有箱子味,很扯的。我估计是个以讹传讹的结果,其实自己都没弄清楚到底是什么意思,就开始胡乱的用这些玄乎的“形容词”
核心指标——中低频泛音、残响丰富,并且需要很好的连贯性,模拟中等书架箱子开始步入的“浸在背景声中”。
FX700
到“猪脚”了
FX700的声底跟IE80比较类似,我先讲相似的
低频很多,中频缺乏密度,高频打磨的完全没有齿音。跟IE80一样,是个完全没有刺激性的塞子。我就纳闷,怎么有那么多人说FX700高频能量强,真的很扯的!很不负责任的,在自己听明白之前,就开始误导别人
FX700如果说,要选两个最大优点。第一,“箱子味”。第二,完全没刺激性,你可以听很久,听各种狂躁的歌
塞子结构
尽管是个开放式的,但是完全没有,开放式结构应有的通透性
是的,这是开放式的塞子。其他开放式塞子,发声结构都需要大讲特讲,FX700可以简单带过
外观——耳蜗位置有三个不小的出气孔;塞子尾部有个大的出气孔。但是,内部其实塞着,类似C套的海绵。。。。。蛋疼吧?
优点是,完全没有负压,佩戴是非常舒适的。只要弄个摩擦力大一些的硅胶套,就行了。封闭塞子因为负压,一个是会压迫耳膜,第二个负压会逐渐的把塞子往外挤。所以封闭塞子通常入耳要比较深才行,通常C套会舒适并且牢靠很多。开放塞子,因为没有负压,建议不用C套。海绵材质对通透性还是稍微有些影响
这个结构,完全没有起到应有的,通透作用。但是,让我选,我觉得还是会选开放结构。毕竟佩戴好,并且多多少少会对通透性有改善。
我说的F700闷,是相对于这个指标的旗舰而言的。毕竟是个开放结构,通透性存在问题,但是不会上升到受不了的程度。听的时候,基本会忘了有这个事情
与IE80的差别
连绵不绝的泛音和残响。木头壳子,木头振膜。应该说,买这个塞子的,都是有木头情节的。这个塞子试听很少,卖的倒是不少,只能理解为木头情节了
同样的例子——天龙A100素质不如D2000,但是声音就是比D2000连贯性好。因为A100是木头壳子,D2000是塑料壳子
这个是FX700最大的优点!
如果听神雕、香烟,这两个乐队的歌,就能体会到。中低频一直连贯的,在头周围飘着。很有代入感。还有一点,天然的木头材质,这种“过量”的低频,很难让你感到厌烦。这是比IE80低频好的地方
既然是差别,肯定是有高有低的。IE80克制的泛音,获得了准确的定位。FX700,听听人声就行了,听古典,我觉得是有问题的。。。。只有氛围,方位模糊
中频量比较足,所以,人声算是稍微靠近的声底。这也跟IE80的差别。听人声,还是FX700这种方式好些。
跟IE80中频一样,中频密度差。搭配D50是不错的,但是还是不如X3的效果。这是X3给我的最大惊喜。拯救了两个不愿意去碰的塞子,听的还非常爽
高频跟IE80一样,完全打磨了。对我而言,这是优点。如果听小提琴和钢琴,我完全可以选择其他器材。但是听“香烟”这种重金属,FX700带劲又不刺激耳朵,可以大音量听的很爽!
小结——偏科的塞子
魅力就在于低频和一部分中频。实打实的听人声,适合听摇滚类的,较粗暴的。
短板——民谣、蔡琴等等,这些背景简单,而且歌手声音慢、细腻、细小音量内感受变化。这些FX700差口气。
问题跟IE80是类似的,先天缺少中频密度,加上低频过于强大,中频无论是聚焦、响应、密度都收到影响。X3虽然可以提升一些密度,但是请注意一个事实——任何耳机有补救的可能性,但是不可能去改变声底!
两个仿A1的对比结果
萝卜兔——兔总是个热心的好青年!我用下的歌贿赂兔总之后,兔总帮着做了三个耳放:A1,莱曼,马兰士
对比之前买的FA1,兔总的A1声音更好。这个好,不是“秒”,“一耳朵”之类的。是在同一个台阶内的,兔总的A1声音更稳定
给大家一个建议,想办法讨好讨好兔总,让着帮做耳放。价格极其便宜。人家真正是拿着当爱好,不是为了挣钱,都是原材料的成本价在弄。
如果你中奖了——大神愿意帮你做一个,那千万别催。说了是下班时间业余爱好。
那么FA1怎么看待呢?FA1可能是仿货里,质量最好,做工最好,外观最好的。并且是终身付费保修。应该说仿货做到这个程度,不简单了
FA1和兔总的A1,两个都行。并且,FA1好买。兔总的A1,人家根本不差钱。。。。。
紧急更新——1500价位塞子——无悬念胜出——UE900
作为一个对塞子不是特别感兴趣的骚友,我敢放话在这——听我的没错,纠结1500价位选谁的同学们!赶紧把UE900买了!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
请注意——以前的推荐,都不做数了!
1500价位老四样——TF10、W3、ER4、525。这是指水货。后来我又发现,原来1400块的EX800(不是7550)也很不错
现在,时代不同了,原来,UE900的价格已经到了1650。两年行货保修,未拆封。
我被吓了一跳,烧友建议我买个UE900。我觉得没必要啊,塞子旗舰的也有几个了。歌德的也有了,JVC的也有了,为什么还要花两千多买UE900?
当被告知,价格1650时,我觉得不能忍了,太坑了。打脸啊这是。。。。。我还一直推荐,念叨,1500价位的老四样。
时代真的不一样了。以前的推荐的,我也就不改了。打脸就打脸吧,没办法。推荐的太多次,也没办法掩盖之前坑爹的推荐——老四样
我建议还是先买了吧
我买了,在路上。你要是愿意等,就等100小时后的听感。
但是,我还是,强烈的,建议你,如果你纠结于1500价位的塞子,那么,你还是,先买了吧!我不清楚还特价多少
请注意,有可能是因为UE900有不少质量问题,之前有帖子反应。现在老版本清货。但是,不影响的。两年保修
开声做个简单评价
EX1000和W4R都是比较理性的。535刻意的加快了声音的速度,和中频的聚焦,双刃剑。速度快了会很热情,但是客观的讲,还是从容不迫更耐久
UE900是上述两种理念的折中。
UE900比TF10有了长足长足的进步,非常不错。如果把价格因素考虑进去,那毫无疑问,UE900是当下最好的塞子!
四个发音单元,两个是低频的。低频跟拜亚的低频机制类似,走的是响应路线,量适中,并不轰头(以中性的D50为前提)。低频有点DT1350的意思了,我在EX1000里讲过,塞子是没办法小音量把渡口前面几个鼓点拆分出从右耳朵传播衰变到左边耳朵尽端的。但是UE900接近了,没达到,但是低频素质非常非常高了,是几个旗舰里低频素质最高的
中频的素质稍稍加了点速并且有密度,而不是EX1000的密度厚度路线。确确实实会感觉更有现场感
高频我不怎么在行,只能说听,对于我来说,听钢琴够了
小结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UE900会比W4、EX1000抓耳,比535耐听。IE80作为一个人声悲剧的选手,我就不点评了
真的建议——弄塞子的,咬咬牙,把UE900买了听我的。这个不用试听了,旗舰塞子,现在1650,真的可以
硬素质!
对于UE900,有人问我声音是什么风格
我觉得首先要说的是,硬素质。我在M1和225i的对比简单说了一下,600跟1500块,差在哪?不是调音,是硬素质
同理的,1500块塞子和2500塞子,差别在什么地方?还是硬素质
1500老四样,加上EX800,都是能明显能挑出毛病的。到了2500的塞子,除了IE80是设计为古典专用人声不行,其他几个多动铁和EX1000,都是硬素质过关的。
简单的说,声场自然(EX1000虽然偏小,但是半开放结构得到的结果很自然)
拿着UE900跟其他几个旗舰比,不好分出胜负。但是拿着跟1500的塞子,是很容易分辨出来的。四单元多动铁,其中低频两个,声音有密度,但是不厚。封闭结构
因此,首先,声场是不会憋屈的(声音没有做厚度的路线,四个单元,最终声场是可以的)
其次,解析,多动铁的传统优势
第三,透明度,亮度,还是多动铁的优势。可以分频段的做好
密度也有。低频响应充足,比EX1000已经好很多了。W4和EX1000还是走的均衡路线,无音染。这里说的音染,主要就是声音的速度感。歌德中频密度足,速度快,声场近,响应足,这就是音染,而不是铁三角的绵软化处理,那个我觉得叫做矫情。
UE900显然做了速度处理,比EX1000稍快一些,又没达到535那个程度。
所以,这个塞子走的是折中,中庸的路线。硬素质有了,不如W4。速度有了,不如535。但是,很难产生反感的情绪。
佩戴也是有了长足的进步。出声口比EX1000还细一点点。自带了8对耳套。当然,因为是封闭结构(动铁就没有开放式的),还是存在负压,多多少少是比不上EX1000舒适的
至于说做工什么的,UE900已经非常厚道了,两条线(一黑一蓝),配件齐全,盒子也不错。线本身是四线编织的,韧性,抗拉,抗折,不错了
最重要的是——价格。用1650的价格,体会一下什么是旗舰塞子的硬素质,真的划算。
我估计最终是这么个结果——之前京东K702 65TH打折的时候,我推荐大家买。之后不打折了,有人就开始说没买上。UE900是一样的
紧急更新——最佳入门耳机——水货爱丽丝M1(价格600块)
插一句——把耳棉买了
M1作为爱丽丝的入门,跟歌德入门是一样的,耳棉也是入门的。买这个耳机,顺便就把空心海绵耳罩买了,如果一步到位就更好——把空心包耳式的大海绵耳罩买了
自带的耳棉不是空心的。一个是声音会闷一些,第二个夏天确实是热
压耳式的空心海绵,至少声音是没问题的,但是耳朵会很疼,这个不是夹得紧的问题,是海绵比较硬
最好还是大的包耳式的耳棉。歌德旗舰用的就是这个,肯定是有道理的。本身是大单元耳机,离的稍微远点,声场会稍微好些——这个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下面这句——对耳朵好,耳朵不会疼!
最佳初烧耳机,从HPH-200,换成爱丽丝M1了
为什么之前没写M1,因为我买的时候是890块。890块,素质明显不如歌德225i。注意,如果你看了我的帖子,知道,我所说的硬素质是——通透性、透明度、声场、层次、解析,而不是三频之类的
当时,价格并不比225i便宜很多,但是素质有明显差距,我觉得,不好推荐,一直也就没写
等到昨天烧友私信问我一系列问题,又让我帮忙查价格,查完我就傻了。现在M1怎么这么便宜。。。。。。
我又随便搜索了一下,爱丽丝M1的评测。很失望,真的很多情况下是主观臆断的一些说法,甚至南辕北辙。。。。。。爱丽丝M1,是小烧友圈子里特别推荐的一个耳机。千元耳机里最值得推荐的,现在的价格只有600.入门耳机还需要考虑其他的嘛?不需要了,真的不需要
我建议,如果你一直弄塞子,总是欲求不满,想着换塞子,换前端
帖子里甚至还有买了EX1000之后,还在问我再买什么塞子,到了这个程度还不满意,请换大耳机,没其他办法了。
爱丽丝M1,电脑直推很好。你可以先买一个,先听着。慢慢听,慢慢理解。有些东西,需要时间的积累,才知道什么是好的,再印证一下,是不是跟我听的M1指标一样、听感一样
这是最好的入门耳机了——可以说,保守歌德式的中频调音,让人人都有了一把好嗓子;低频直推已经比其他任何歌德耳机的低频多了,并且质也不错;频段分配中下盘,高频暗是暗了点,但是对于人声来说,是优点,比225i的刺激性小了很多
因为手上没有歌德80i,只能跟225i做个对比。素质我说了是,确实是千元和中端之间的差距。但是调音很值得对比
225i价格1500,很难买到。M1行货价格是800。接近翻倍的价格,所以这个对比有点水分。
还是先系统说说225i的优点
这个耳机说了很多次,但是为了对比,我还是继续说一次,以前看过的就跳过这一段
这是歌德性价比最高的耳机。比这个便宜的,通透性、透明度、解析,这三个硬指标,是有明显差距的。225i比歌德其他低价位的耳机,这些优势是一目了然的。325i,声音过分刺激,我是觉得到了刺耳的程度了
插一句,本身我的耳朵就很敏感,对负压敏感,对音量敏感,对通透性敏感等等等,没办法开大音量听刺激性的声音。所以我说的东西,如果是耐听的,那就肯定是耐听的。如果我说不耐听,你要打个问号
经常说的歌德人声如何如何毒,很玄乎。但是原理是什么,很多时候讲不清楚。我试着用简单的、分指标的翻译翻译,看对不对
225i声音好的最大前提是——通透性、解析、透明度!
这三个指标的综合结果是,声音丝毫不会,“蒙了一层纱”。这个蒙了一层纱实例是什么——比如说HD650台推,比如说K701直推
这么说,应该能了解,225i硬指标的大概水平了。这三个硬指标是前提。人声,通透性上去了,才会真正感人
聚焦——这个需要举例说明
225i是你买了张VIP票,歌手站你面前,距离你很近,只为你一个人唱歌。什么意思呢?焦点突出!
通常情况下,只有发烧碟子,才会制作出这样的音效,正常流行歌是没办法做出这个效果的。如果是发烧碟子,什么耳机听,聚焦都是明确的,都在你额头前,明显的聚焦了
如果不是发烧碟,225i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人为的将中频,强行的拉近聚焦在你额头前方
为什么这么做?涉及到歌手嗓子的问题
另起一段——说说华语,哪些是好嗓子
什么是好嗓子?不需要大声喊叫,哪怕背景复杂,声音的特质、质感、颗粒感,让你明显的感受到,这就是好嗓子。华语范围内,包装好的容易红,嗓子好的不一定。
正面教材,最好的就是黄家驹。背景是插电的摇滚,应该说很嘈杂,尤其很多首歌收录的还是现场录音
背景嘈杂,黄家驹基本上每首歌开篇是深情、舒缓的,逐渐升温。但是只要开声,你能很明确的感受到声音的特质——有密度(意味着穿透性,不需要大声喊,大家就能听的很清楚)、有厚度(这点对男声很重要,圆润不圆润跟男声关系不大,有厚度唱副歌才能更好的感受到音量,这个跟密度是同样重要的)、稳定(年龄不大,但是能听出一点沧桑感,声音很稳定,高潮不费力,也不用假声,直接从容的唱出来,这一点很难得)、略沙哑略颗粒感(这个属于声音的特质了,反正不是小鸡嗓子,更像个猛男)
其次是张学友。歌神,其实是技巧,唱歌的感觉,好于声音。
中频用了喉咙的声音来制造厚度,假音和鼻音用的多。黄家驹是直接用真嗓子唱上去,难得的是不会让人觉得唱的费劲,K歌大家都唱过黄家驹的歌,你就想想你喊的眼球快爆了还唱不好,旁边人听的也很紧张
歌神用的是另外一种方式,技巧加上嗓子算有厚度和稳定性,兼顾了一点密度——副歌唱的很好,高潮部分非常非常非常好的歌感,让一些飚高音的部分,鼻音和假音转了,转的还很好听。也算是好嗓子
上述这两位大神的演唱会版本CD,大家都听过——只是没这么系统的分析什么是好嗓子。这是好嗓子
嗓子不咋地的,就不点名了。听听现场演唱会,真的是没法说。同理的,录音师的分轨录音拯救了这些垃圾。但是再厉害的混音制作,也没法把声音制作的跳跃到眼前。很多歌手的歌,拿着K701、拿着HD650,上再好的放,也不如发烧碟MP3格式好听。当遇到这种情况,歌德的声音理念,就开始“救死扶伤”了
救死扶伤的歌德声音理念
拜亚动力的特斯拉系列便携耳机——DT1350
第一、拜亚耳机都欠煲
最欠煲的是拜亚,其次是K701系列耳机。DT770,990,1350,这个三个1500价位的拜亚耳机,在拜亚中都以低频见长,但是,新耳机都感觉不出来有低频。
如果你煲了5天,发现还是没什么低频,不要慌,等100小时。从100小时开始,低频整体增加了一点点低频。不要小看这一点点,我说说拜亚的低频机制,你就明白了。
拜亚的低频,说白了,就是走响应和宽广路线的。耳机的参数一般把人耳涵盖的范围都写了,其实这个没有意义。
单说频段是没有意义的,要加上频段响应一起才有参考价值
比如说,HD650,都值得低频见长。听试音碟低频确实比DT990多,但是听普通的歌,990的低频多了很多(200小时,拜亚真的欠煲,不要随便出,过了200小时再考虑)
这是为什么?声音可以分为三频,低频也可以分为三频。鼓点是中段的,吉他、琵琶、大提琴的一部分是中低频交界处的低频,还有低频的下限。HD650最主要是做鼓点这个频段的低频,响应充足,量大、厚、肥、稍慢。那么DT990呢?低频全频段高响应,虽然对比某些试音碟,看起来低频没有HD650多,实际上环绕感,低频的弹性,低频解析,低频通透性好了太多。HD650好,是因为综合了中低频一起,单论低频,真的是不如很多耳机。
这里要说说天龙的耳机。天龙的木头耳机,低频感觉都非常好,唯一有问题的是封闭耳机确实通透性先天不如开放耳机
回到正题,拜亚欠煲。低频只是一个例子。开始说其他的,为什么欠煲
拜亚的通透性,解析,透明度,声场,在同价位,同单元尺寸,同发音结构的横向比较中,永远是拍第一。拜亚是四大耳机厂中,底蕴最足的。可以说,每个耳机都是质的区别,而不是森海的HD600、HD650,爱科技的K701、Q701、65TH这种微调。比如说1500到2000价位,价格从低到高:DT990、DT770、DT1350、DT880,哪怕是再新手,也能明显盲听出较大差异。再往上价位,拜亚的耳机是最多的
为什么难煲?开声,就必须解析足,准确,有声场,有通透性。那么势必有取舍,就是声音厚度。在几个品牌耳机里,拜亚的声音厚度是最薄的(请参看爱科技中,K501声场最广,中频最纤细。声场很多时候跟声音厚度是一对矛盾的指标)。为了做到自家的招牌(真的难得,原谅我再三强调):声场、透明度、通透性、解析,开声,声音细了
声音细了,容错度就低,再加上本身解析高,所以开声是很不好听的。同时,声音细了之后,有些频段就细不可闻了,导致声音很不稳定,听着不圆润
说这么多是什么目的?买拜亚耳机,请去试听。耳机店的拜亚耳机都煲开了,而且拜亚真的这一点做得好——试听的地方多,跟歌德基本持平。
如果你试听了,买了发现跟你试听的不一样,不要着急。我的DT1350,从200小时开始,比较轰头了(990是非常轰头,这里指的是个别试音碟,不是全部歌)
第二,1350是拜亚音染最重的耳机
拜亚的其他耳机,说实话,我都不怎么喜欢。我是个完全脱离了高级趣味的人,只听人声。2000价位,能做好中频和低频,好推的,只有1350。
各位,770也是个好耳机,但是偏监听,残响控制的太理性,不如1350.但是770综合素质,远远超过了1350。请买80欧姆的770,我耳朵听下来,80欧姆中频直推最好。
1350的某些素质,是拜亚唯一的。拜亚的声音总的来说,过于理性,边角声音处理准确有余,放开不足
1350是个纯粹针对便携流行市场的产品,声音跟其他拜亚耳机不太一样。三频的处理方式,都有的像爱科技的中频处理方式
每个频道密度足,煲开了之后,每个频道中间结实两头散开。加上中低频的超级积极响应,超强解析,最终得到了一个很有代入感,残响不准但是量多的,声音
第三,响应
很多试音碟做的很好的原因是什么?音符在跳动。已经不是纯粹的听觉,耳朵周围的声音在震动,是听觉和触觉的综合感受
所以,很多耳机放试音碟效果很好,比如说HD650(原谅我,森海党,我是个极度看重通透性的人,HD650我建议跟我一样的,别买)
1350适合放所有歌。中低频保持着非常积极的响应,相同情况只有在EX1000遇到过
因此,听听流行歌(背景伴奏,叮叮咚咚不断的,我叫流行歌),听听民谣(中低频响应足,那么刚刚好可以很好的表现,吉他的中低频交接位置),非常好
第四,密度
这个指标我说了很多次。我最看重的几个指标如下——通透性(1350这个指标很差)、声场(1350依然差)、中低频的量和响应(这个指标,我听过的2500价位内的,1350最好。EX1000也做到了,但是总体不如1350)、声音密度(1350是2500价位内,唯一做到三频密度好的耳机。EX1000也做到了,但是依然不如1350耐听)
歌德的中频密度好,但是总体好不好?看口味
歌德中频虽然密度好,但是人为的把中频拉近了,导致了一个问题——中频有时候音量已经过了,背景声才刚刚好。所以歌德自家出了个用料非常差的耳放,增加了低频量,又把中频密度降了一些,最终得到一个非常耐听又有代入感的整体声音
1350是个非常奇特的耳机。因为三频密度都很足,齿音控制的又还可以(中等,反正不刺耳就是了)
你煲耳机的时候就发现,在安静环境下,1.5的音量(D50)可以听了,2的音量也可以,2.5还是可以,3就很动听了,3.5还是可以听。就是说,这个耳机声音煲开了之后,非常非常稳定,三频真的是密度很足,又加上我之前说的音染足(准确也有了,残响也很多,而不是其他耳机准确到了极致)。
加上本身隔音效果非常好(超过了硅胶套入耳,接近海绵入耳),背景黑,总之,想动听可以打大一点(但是别长期大音量),中等音量可以听很久,煲机小音量也完全够了
第五,中性描述
夹头发,这个是一直说的。戴了这个耳机,不要动上面的头梁。否则一天夹一根,也难受
哑光不锈钢+哑光磨砂塑料。总之,拜亚的耳机外观是最耐久的。不像什么701,650,钢琴烤漆放耳机上到底是为了什么?那么大的耳机也不可能上街啊,做钢琴烤漆是用来干嘛的?
不要掰头梁,用盒子夹几天。一定要夹,新耳机太紧,伤耳朵。切记,别掰头梁,硬不锈钢钢其实韧性不行,很容易出现不规则的形状
耳圈和头梁的皮,质量很好。总之,做工是完全不用担心的,拜亚的金字招牌。除了夹头发
第六,缺点
说了半天,都是优点,没缺点?不是的
首先,我之前也讲了。先天性的,压耳式封闭耳机,通透性,声场,透明度,别想了。好这一口的,千万别买,同样的明星产品还有HD25,A100。记住,便携耳机
有人说,上了放就好了。但是这个耳机明明白白,是作为便携耳机设计的,拿来上放,我个人感觉,有的脱了裤子放屁(同理,用台放推塞子,可以作为趣味玩法,但是长期弄,那真的是没必要)
其次,虽然说是便携产品,但是真的挑前端。我为什么推荐大家买D50?一是因为要停产了,二是因为确实确实百搭再百搭。。。。。
这个东西拿着603和M10就糊成了一团,用C4就过细了。C4是真的不适合拜亚耳机。国产机器还是别买,我想起一次就说一次,大家为我作证。国产机器真的不便宜,质量问题真的闹心
再次喷一喷HIFIMAN,定价很高,603厚版跟D50一个价格,但是能比吗?能吗?真的不能啊。。。。就不说什么质量了,就说素质,根本没法比
第七,总结:哪些人适合1350
如果你有D50
如果你听塞子始终觉得没有耳机舒服
如果喜欢低音量听歌
喜欢小巧头戴耳机(1350头梁可能是最纤细的,这个价位,但是发音单元是最厚的。1350和T50P磨具基本一样)
对隔音有很高要求
听人声,又喜欢拜亚的解析
满足上述条件,适合你。如果拿着听古典,我觉得还是开放耳机靠谱,光一个通透性和声场,890块的M1古典比1350好(1350真的不便宜,要1800)
哪个便携耳机比1350好?HD25不如1350,A100和T70P确实是3000价位的直推耳机,也确实硬素质(声场,通透性)比1350.但是这个价格差有没有必要?
对于初烧来说,我建议不要去买T70P,没低频,再者T70P和A100也确实比1350大了太多,远没有1350实用
雅马哈HPH-200
第一,最超值的耳机
本来想把HPH-200排第一位,但是无奈确实很难买到,屈居第二吧。
这个耳机,大家可以搜搜,国外价格合人民币可能1000多一点,如果加运费什么的,可能要1100。拿着200和M1比,孰优孰劣?还真不好说,虽然硬素质不如M1,但是200是个非常非常好的流行歌耳机
我买的时候貌似是560,雅马哈乐器店买的,呵呵。200因为卖的不好,退出了中国和台湾市场,也有说法是要换代理。这个耳机也卖的不好,行货当时要1300到1500.谁会买这个啊,这么贵。最后耳机代理没了,放乐器店卖,可能乐器店的人也不懂。200的价格是560.EPH-100就是那个旗舰塞子,卖720.我就一样拿了一个。
后来塞子偏音了,拿去退,跟我说,没货了,退钱。然后就退钱了。耳机一直没什么毛病,听着很好
如果卖1000,我绝对不会考虑,我会建议大家买M1。如果卖560.。。。。。真的,无敌手了。大家有空逛逛雅马哈乐器店,说不定跟我一样,还能再捡一个,这个价位真的没有敌手
第二,入门耳机该买谁?
高斯PP,歌德入门,都很好。能听出来歌德入门的中频响应和通透跟1500价位耳机,同根同源。
爱科技和森海,就是骗钱的。你告诉我K450跟爱科技的历代经典产品,哪怕有一丝一毫的关系?类似的还有K240S,和经典的K240DF,两者没有任何的关系
这么说有点偏激,爱科技倒闭被收购之后,出了大量入门耳机,都是骗钱的。类似的还有UE被罗技收购之后,出了很多入门塞子,大家看看就行,别上当
那么,入门耳机该选谁?我觉得还是歌德60,和PP比较好。这两个耳机上市时间长,出货量最大,确确实实经过了大家的检验。如果资金再稍微多一些,建议爱丽丝M1(其实是歌德),比歌德80综合来说,好了很多(两者价位接近)
如果这个时候,你路过雅马哈乐器店,看到了HPH-200,那毫无疑问,你中奖了
有句话叫做,饿死的骆驼比马大。200是个旗舰耳机,虽然很冷门,但是毕竟曾经定价1500这个段位。回头跟500段位的耳机比,还是非常有底气的。你再遇到600价位的HPH-200,真的不要错过了。
第三,模仿歌德
首先,外光模仿。发音单元外观都是冲孔金属网,并且LOGO的位置都很像
其次,中频响应积极,又是全开放,中频拉的比较近,这些模拟了歌德的中频处理方式
第四,与歌德相比
首先,中频密度不如歌德,但是厚度很足,两者孰优孰劣不好说,都是适合人声的处理方式。加上跟歌德一样的,积极中频响应,拉的又比较近,很有现场感
其次,低频比歌德直推好了很多。很难得,低频响应依然迅速,而且量非常非常足。要选我手上的低频耳机,应该说,直推,HPH-200的量跟天龙A100持平,素质虽然不如A100,但是开放耳机先天比封闭耳机自然。两者各有千秋。200这个耳机,中频厚,低频厚,并且两个频道响应充足。这么说起来,好像比HD650都好了?其实不是的,200为什么卖不好,因为硬素质这个前提条件做的并不好
第五,缺点:硬素质不足
我们都不用扯远,还是跟歌德225,M1,A100,DT990,1350比,HPH-200硬素质差在什么地方?
首先,解析。看似很多声音都能分辨出来,但是解析很一般。其实解析一般,不致命,致命的是下一个指标
其次,透明度。是的,入门耳机和中高端耳机最大的区别在什么地方?透明度,通透性。HPH-200,作为开放耳机,通透性是没问题的,开放耳机基本不存在这个问题。透明度很差,我们评价2000价位耳机,经常说HD650透明度差了,配合SOLO这样透明度最高的耳放效果最好。HPH-200,透明度比HD650差了很多,所以我之前一直说,200这个耳机,搭配C4效果最好。并且200因为中低频都非常厚,搭配C4,丝毫不影响其人声的发挥
再次,声场层次。其实这个是顺应第一,第二缺点之后,顺其自然的结果。为什么说歌德225好?除了中频之外,很容易忽略的是,歌德1500价位耳机开始,解析很好,透明度最好,尽管声场不开(因为中频拉近了)但是前后背景层次是清晰的。200这个耳机,做到了HD650没有的中低频响应,做到了HD650的厚度,做到了歌德的中频拉近,但是因为这几个硬素质,决定了,只能在入门耳机里称王称霸,想跟1500耳机叫板,还是没有底气。相同的情况,在飞利浦新出的旗舰耳机,也是同样问题,就是说新产品常用的套路是把初烧关注的指标做好,其他的放弃。这么做我是认可的,因为想都做好,又想直推出来量,那是完全不可能的。拜亚这么有技术实力的,也没做出这样的耳机,何况冷门耳机厂呢?
第六,中性描述
佩戴是压耳式耳机里,最好的,没有之一。很难得的用了天鹅绒的耳棉,并且是可更换设计(从中国退市了,这个优点也就不存在了)
佩戴快赶上包耳耳机了。
线很一般,很硬。磨砂塑料的磨具,耐操。简单实用,难得的舒适佩戴
第七,总结:很适合便携直推初烧、退烧
这个耳机,正如我上一段所说,对于初烧、退烧直推听人声,真的足够了。有通透性,有响应,有厚度,又实惠,再加上是个折叠便携的舒适佩戴耳机
听听人声,不要那种复杂配乐的,完全胜任。要弄复杂的,或者古典,那么解析和层次都跟不上
这个耳机,拿出来,随随便便就把塞子给干了。就因为这个耳机,我经常叫嚣,500多的耳机就比2000的塞子好。但是其实再往上,就必须是千元耳机,跟2000塞子各有胜负,500到1000之间是断档。其实呢,也是捡了个便宜。请注意,这是个原价1300的耳机,假如你遇到600以内的,别犹豫了,赶紧买。
虽然大耳机硬素质好,但是大耳机出门真的不方便,这个折叠耳机带出门真的没压力,用个瘪盒子就能装下。1350,声场,自然程度,通透性不如HPH-200,虽然解析层次比200强,也只能说各有胜负,200确实是占了下风,但是绝对不存在秒这个说法。
一个开放(HPH-200),一个封闭(1350),两者搭配起来,便携直推,可以了!
几个热门的动圈塞子汇总:EX1000、IE80、FX700。顺带写GR8
EX1000是喜欢了很久,一直觉得自己听塞子听的少,没买。最近终于下手了
FX700是个乌龙事件,实在没找到试听,网上看了些听感就买了。教训:买之前请试听
IE80买的较早,拿到现在来看,依然是声场最广,声场定位最准的。这个塞子对于我来说,尊敬但是不喜欢
塞子我一直是拿着大耳机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很多时候,很强人所难。你看了我下面的分项指标,就明白了
非定制塞子里最贵的EX1000(水货价格)
分项指标,我会在这一篇里,尽量都写出来,以后就不再单独解释了
结构:通透的半开放
大耳机分为,开放(DT990)、半开放(880)、封闭(770)。开放耳机声场最好,但是这种结构很难把低频做出足够的量。如果做出来了,那肯定是有取舍的。低频见长的开放式2000价位大耳机,屈指可数。HD650透明度牺牲很大,990透明度倒是上去了,但是中频牺牲大。半开放耳机可以说比较折中,属于开放耳机的一种。比如说880,比如说701,这些耳机比较均衡。封闭耳机,低频很容易做出来,如果要把声场做出来,那么中频要么是纤细要么是密度足(同时厚度不足)。封闭耳机为了把低频、声场两个指标做好,就必须牺牲中频的厚度,这是必然的结果,至少2000价位以内是这样,我自己买的A100虽然是3000价位,但是这个是便携耳机不作数的。再往上的封闭耳机,我就没听过了,也不知道这个说法是不是适用
以上是大耳机的结构介绍。开始写塞子。塞子其实绝大多数都是封闭的,尤其是动铁,我不清楚原理是什么。半开放的塞子,我手上有两个,一个是EX1000,一个PS210
如果拿着大耳机的标准套用的话,EX1000和PS210都是敢于尝试的。结果是EX1000成功了,PS210失败了
先说失败的PS210。这个塞子在耳蜗部分,是有一个开口的,就在发音单元的正上方。同时在发音单元背面还做了一个空的腔体,消除不利的杂音。所以,PS210,哪怕有万般的不好,有一个优点是明确的,通透性!但是,这个塞子通透性有一个小小的前提,D50是肯定通透的,更不用说C4。到了M10,就不怎么通透,可能一方面是推力,一方面是M10自身的问题。
为什么说PS210失败了呢?声音开了口,意味着需要更大的能量才能驱动出足够的响度,我之前也说过PS210为什么是个入门赛而不是中端塞子?原因就因为做好了通透,却没有做好稳定性,有的时候响度大了,有时候细节又因为开口结构衰减过快。所以,这个塞子,过节时,美行价格是350人民币。中国的可能就贵的很过分了。感兴趣的可以代购一个,真心划算,这个价格是找不出敌手的。
如果你拿着这个塞子上了台放(恶趣味),你会发现声音真的是非常非常好,细节充足,声场广,通透性极佳
再看EX1000
EX1000背面(刻了字的那面假定为正面)有一个较大出气孔,上方,有一个较小出气孔。因此,这个塞子的通透性已经很不错了。不能说很好,因为我总是情不自禁的会拿着塞子去跟大耳机比。这个指标是大耳机的先天优势。我是坚定的认为,大耳机胜过塞子很多很多。基本上2000耳机,打遍3000塞子,1000耳机也能跟顶级的塞子抗衡。还有逆天的500多块的HPH-200
密度和厚度
本来接下来应该讲声场。但是EX1000声场小的原因,又必须先将密度和厚度
密度,这个大家都知道,EX1000是少有的三频结实的声音。无论是塞子还是耳机,做到三频结实,就已经成功了,很少很少。
密度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歌德的中频有密度没厚度,一种是701密度和厚度兼顾。前一种方式,抓耳但是不耐听。后一种方式,不抓耳但是耐听。EX1000是后一种做法
想着EX1000如果音染的,放弃,索尼的高端旗舰,从来都是走素质路线,丝毫不妥协的中性纯素质
EX1000有个玄乎的说法,叫做稳重。什么意思呢?我给翻译翻译
有了密度,同时还有一定的厚度,带来什么好处?低频是整体响应的“质”路线,而不是走的“量”的路线。中频弄人声的都知道,歌德自家的耳放就是给歌德耳机结实的中频增加一点厚度,所以说中频有了密度再加点厚度,就会非常耐听。高频,如果加了厚度,虽然会降低亮度,但是也消除了锐利的毛刺声。这个塞子的调音,是我最最喜欢的。这种调音,可以中等音量就获得足够多的细节,可以有效的保护听力
请注意!EX1000的密度和厚度都是均衡的,并且是克制理性的,不要想象成HD650的声音处理方式。是歌德中频和K701中频之间的处理方式
再次强调,我评价塞子,都是拿着大耳机的标准作为参照,说的肯定是有偏差的,我随便说说,你随便看看,别当真
声场
一般,但是得益于通透性和超强解析,层次很不错。也就是说左右两边出去的很少,但是前后背景是清楚并且很自然
这个指标,其实跟声音厚度是矛盾的。参考HD650。
本身塞子的声场大小就没办法跟大耳机比,我觉得,及格了。不会让你觉得惊艳,也不会让你过多的去关注这个指标,因为层次真的很自然
关于塞子产生的负压
EX1000是不存在负压的,开了孔,耳道跟外界的气压是一致的。
IE80属于较大腔体,浅入耳,所以负压也不明显。IE80佩戴一般,只是出声口很粗,所以耳洞小的同学会觉得不舒服,跟TF10同理
小腔体,中等、偏深入耳,那就怎么换耳套,都存在负压的压迫感。如果你晕车,那压迫感会更强。这个现象因人而异,有的人坐飞机,降落时耳膜会很难受,有的没什么影响。如果你属于前者,建议你别弄塞子,如果非要弄,就选半开放式的塞子。我就知道个EX1000和PS210,如果你知道还有哪些,可以回帖。(提前说一句,FX700看上去是半开放,其实是封闭的,塞子末端的网孔是装饰用的)
再强调一次,如果你的耳膜对气压敏感,那么大多数入耳塞子都不适合,长期耳膜受压迫,肯定是影响听力的!
中性描述
佩戴舒适,线好。有个说法是日版的质量最好,所以我买的是日版。行货保修半年,其他的都是保修一年。建议大家选个大的店铺买日行或者港行,是可以保修的,EMS的运费不贵,保修期内出一半运费也就是70块
配件丰富,是最丰富,没有之一
解析非常好,动圈之最,这个说的很多了,不再多说。响应非常积极,这个也说的多了。。。。
总结
人声塞子——通透、中低频有密度、中低频有厚度、层次细腻、声场很一般、中低频响应积极、高频有厚度因此不刺耳
我一直觉得,只要满足了通透、中频厚度密度响应,低频量与响应,解析好,层次细腻,那就是好的人声塞子。我不听古典,古典怎么样我评价不了
EX1000表现最好的是现场版的录音,其次是背景简单的歌,复杂的歌再次。如果你预算充足,这个塞子听人声已经足够了。包括歌德塞子,你已经可以不用尝试了,后面我会讲到。三个动圈和GR8会挨个点评一下
频段分布,很均衡。类似DT1350,我也在之前说过,这两个耳机的声音比较像。都是在充足的素质为基础,保持了三频的密度,均衡,积极响应。
EX1000作为索尼的旗舰,确实把塞子,做到了高素质(通透、解析、响应、层次),高耐听度(密度、厚度),这个调音,跟A1已经不谋而合了。。。。。。我觉得,EX1000称得上是划时代的动圈
EX1000,远远比Z1000的声音经典。但是。。。。。2000块的大耳机,声场、通透性、层次,明显好于塞子。从性价比角度来说,声音类似的EX1000不如DT1350
EX1000为什么不如DT1350
请注意,这个评价,是以音量中等为前提。
这两个东西,声音理念是相似的。1350价格便宜了1000块,但是很明显的,都以D50做前端,1350远远好于EX1000。为什么呢?说两个简单的事实,有机会大家可以试试
前提:D50音量调到2.5,放渡口,D1350远远没有喂够。开场的鼓点:咚,哒哒哒——咚~~~。前面几个不说了,就说最后一声“咚~~~”,DT1350是从右边耳朵远端,传到左边耳朵远端,这就是厅堂感。自然情况下,声音是有一个传播和衰减的过程的,这个过程大耳机可以很轻易,丝毫不费力的让你听清楚,声音传播衰减的这个过程。这一点,是拜亚的强项,声音本身不满,加上同价位最好的解析和声场、透明度,很容易就能做到这一点。说这些东西,其实是在龟毛的分析。其实一个耳机好不好,最简单的评价标准就是,模拟声音自然的程度。越接近自然,越好
1350在背景简单的时候,可以做到这一点,因为这是个便携耳机,当过了这个前奏,后面就糊了,声场和层次不够,强人所难。大耳机,当推力匹配的时候,复杂情况下,依然是条理清晰的
厅堂感,这个词很玄乎,你就理解为——模拟声音自然的,在一个房间大小的空间中,传播和衰减的过程
再说EX1000,如果想听清楚,音量必须调到3.5。1350比较舒服的音量是3,过瘾是3.5。EX1000舒服的音量是2.0+一点点,3明显过了,3.5基本上一首歌很多地方是过响了。
第二个简单事实,你听“磁”(跟一套鼓配套的金属圆盘,敲打出来的声音)这一类伴奏的时候,你会发现多数塞子都是不耐听的。就是说,一些细小声音,塞子表达的时候,很容易偏薄,假如声音厚度不是特别厚为前提。大耳机,听这些伴奏声音,多数表现的都可以,比如说701,650,1350。大耳机有足够多的,容错度。当一些细小声音,在推力匹配的时候,是可以表达的很充分的
给大家一个建议:2000以内,便携小巧的耳机,声音比3000价位的塞子,效果要好!并且更保护听力!如果能弄音箱,就别弄耳机。能弄耳机,就别弄塞子。这个已经不是音质范畴了。。。。保护听力,少弄塞子。
更多阅读
四种常见的婚礼桌花风格推荐 四种社交风格
四种常见的婚礼桌花风格推荐——简介婚礼布置越来越受到新人的重视,婚宴的装饰风格也极其重要,能体现出婚礼主人的品位。人们往往通过婚礼策划和婚宴的档次了,来评定一场婚礼的成功与否,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婚礼形式,现场的氛围跟宾客的感
控油乳液哪个好 史上最好用的控油乳液推荐 控油的乳液
控油乳液哪个好 史上最好用的控油乳液推荐——简介 油性肌肤之所以会出油,最大的原因还是缺水,而乳液在护肤单品中是补水锁水能力最为突出的产品。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几款控油乳液,让我们的控油从最基础的护肤开始。控油乳液哪个好 史上
最特别的生日礼物?经验推荐50个! 送爸爸生日礼物推荐
最特别的生日礼物?经验推荐50个!——简介特别的礼物给特别的TA,特别的生日礼物有很多的,选择特别的生日礼物礼物时,最好知道TA正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性格是怎样的,然后,根据下面介绍的不同礼物特点,为TA选择生日礼物。这样送出的生日礼物,保证他
2015年“清一”会员群推荐书籍不断添加 儿童心理学书籍推荐
2015年“清一”会员群推荐书籍作者:张清一 编辑:今宁一、2015年1月校长推荐书籍——《新常态改变中国》新会员中,有很多人想赚钱。也想学我一样,动手敲敲键盘,钱就
如何选择一台价廉物美的数码相机 形容物美价廉的广告语
如何选择一台价廉物美的数码摄像头摄像头可以算是最近几年刚刚流行起来的一款数码产品,QQ聊天、视频会议都是它一展身手的地方。朋友间哪怕相隔万里,只要有它和互联网,就能“面对面”地说话,非常便捷。随着现在宽带的日益普及,摄像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