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莫大于心死 用“放下”代替“心死” 心智的障碍与根源 心智障碍人士

哀莫大于心死

心如死水,生活中再没有任何事任何人能激起振作的勇气了,通常人们会用“哀莫大于心死”来形容这种境遇。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庄子·田子方》中的“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从心理上说,心死就是人们在经历心理创伤后,出现的抑郁情绪。就像生活中,有人因为恋爱多次受挫,变得忧郁;有人失业在家,从此一蹶不振;有人丧失亲人,陷在悲伤之中无法自拔;有人考学失利,自暴自弃……经受打击后,出现寡言、逃避等抑郁和绝望情绪,这都是心死的表现。如果该心理反应长期存在且比较严重的话,可能就属于创后应激障碍了。

一旦抑郁和应激性心理障碍发生了,就会让他们承受许多痛苦。创伤性事件,如失业、失恋等悲惨情景不断在脑中闪回,他们开始逃避现实,对一切都感到绝望,面对新的生活也害怕得哆哆嗦嗦,不敢向前迈步。怀疑一切,让他们更加深了对这个世界的绝望。

感到绝望,做些小改变,你会感觉好很多。

一是向最信任的人倾诉痛苦,并学习别人在遇到同样问题时是如何应对的。如失业的人,看看别人是如何利用经济危机的机会,重返学校充电,以备经济好转再拼一把。

二是带着伤口总结过去,尽管这个过程很艰难,但只有从教训中找出问题,才能有所改变。大胆设想美好未来,想象美好真会让内心感到希望。

三是有必要的话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你已经对他死心了?用“放下”代替“心死”

“我已经对他死心了。”你一边折衣服一边说。

“乖女儿,很多事情要渐渐学会放下。”母亲一边说,一边帮你把烘好的衣服拿来,窗外寒冷的空气像是嘲笑着你的傻气,夹着丝丝细雨扎入你的心。

“已经有一根针在这里了,就算拔出来,也还有一个洞。”母亲要你放下,看开,但是她却没有教你怎么将心境从“死心”转到“放下”。

负面的心理感受,怎么就冒出来了呢?

前阵子讨论George Kelly的构念论时,主要是在谈“事件结果”和“信念或预期”不符的时候,会产生的负面心理感受。

当我们预期一件事情会往A发生的时候,很不幸地往B发生了,我们会感受到焦虑或失望的情绪,为什么呢?因为人类一个基本需求是想要“正确认识这个世界”,事件结果与预期不符,表示我们先前错误地认识了这个世界。“原来我之前以为的是错的啊!”,所以我们会觉着不舒服。不过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似乎需要仔细思考一下:

□ 每次结果和信念或预期不符,我们都会难过吗?

□ 若真是如此,这难过的原因只是因为我们想要“正确认识这个世界”这个动机吗?

针对第一个问题,我想举两个例子让大家思考:

a. 虽然你跟未婚妻说房子的事情她决定就好,但你想撑过新婚这段时间,先住普通一点的房子,多赚一点钱之后再来买好一点的房子,这件事情你们之前聊过很多次,你也相信她跟你站在同一阵线。但最后她受到某房屋广告的影响,买了一间有婴儿房的大房子。一开始你很难过,因为你无法理解为什么她这么做,后来跟她沟通后,你发现她这么做是因为她一直很想有个孩子,有个让孩子快乐长大的空间,虽然你谅解了她为什么这样做,心中还是不免有一些疙瘩。日后,你已经知道原来相对于金钱,她更care小孩。

b. 一直以来你都用某种公式解这类数学题,但今天补完习后你才发现每题这样解都错,你感到有些挫折,因为过去你用的这个公式都是错的。不过因为帅气酷炫的小花老师教你正确的解法,你已经可以顺利地解对这些问题,心想“原来如此啊!”,心情好多了。日后,你已经知道原来这类数学题要这样解。

在两个例子中,当事人都经历三阶段的认知历程:

第一阶段:结果与预期不符,感到挫折或失望。(此时情绪已经产生)

第二阶段:透过sociality corollary了解他人的认知世界,认识他人的构念系统,及系统的运作(此时会降低负向的情绪)

第三阶段:透过modulation corollary将构念做调整,知道日后要如何反应。

不过这两件事情其实很不一样。在两事件都落幕后,a.例中你还是觉得不是很舒服,但在b.例中你其实感受到比较多的正向感觉,是为什么呢?

根据Kelly的解释,可能是因为你对“金钱”或者是“立业再成家”构念的“可渗透性”较低,而“数学公式”的可渗透性较高。也就是说,就算你知道对方怎么想,或者也清楚他这样想是很合理的,也不见得可以接受。相较于“数学公式”的构念,“金钱”或是“立业再成家”的构念更难以改变。

再根据Rogers对于不一致的论述,因为a例中你的构念改变仍然有限,所以你还是感受到一些不一致,所以还是会有些疙瘩或难受。在b例中,因为你的构念已经“完全”改变了,所以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你会以新的预期面对之(应该用新的公式来解),不会感受到不一致,自然不会再有负面情绪。

那么究竟是“什么东西”在不一致呢?一种可能是因为,原先你的基本预期是“老婆应该是跟我站在同一边的”,殊不知她做出与你预期相反的事情。Kelly的解释是,因为你错误地知觉了对方的行为所以觉得难过,不过还有别的可能:

□ 因为你感受到她与你价值观不相似,原先你对两人婚姻价值观的建构是放在相似极,现在却必须改变放在相异极,这样的不相似感让你觉得威胁,让你觉得跟她之间有些距离,你们不再是“一起”,而是“分开”。

□ 不一致的感觉是指“自我概念”的不一致,原先你视伴侣为自己的一部分,把你和伴侣看成一个“总和体”。你预期对方应该会跟你做类似的决定,不过事实却相反,也就是一部分的你,和另一部分的你不一致。可以想象你的手不听使唤吗?如中风的人,想举起右手,但是右手却动也不动,那种感觉是很令人沮丧的。

合而言之,因为“关系”是你重视的面向,是比较不可渗透的构念,当其中发生不一致的时候你会很难过,需要花更多心思去调适;但是数学不是如此,所以同样发生不一致,你却只需要很小的调适,就能回复到原先的情绪。

如果谈到这就结束,总觉得还少些什么。

除了沟通,我们还需要一些别的东西

毕竟对方跟自己是不同的人。我们彼此都有一些意见与价值观,各自陪我们生活了几十年。我们因为一些吸引力结合,相识相知相惜不过几年,势必有些相异的点,比方说你很care晚上讲电话时他是否能专心而不一边打游戏,他比较在乎你跟异性出门是否有跟你报备,每次都沟通未果,两人都依然故我,那不是等分手?

“很多问题不是靠沟通就能解决的。”他悻悻地说。许多次你与对方的争执,最后都落到不了了之。

你相信彼此的差异可以透过沟通、相互接纳来模合,难道错了吗?答案是,错一半。有些时候,除了沟通之外,我们还需要一些别的东西。

一般而言,根据冲突管理模式,沟通方式可以分成“整合或妥协”、“谦让”、“支配”、“逃避”,其中“谦让”、“支配”、“逃避”都是至少有一人的需求受到威胁或期待被违反,此时怎么办?

长久相处的夫妻,不可能事事都满意,许多时候,他们需要发展出一些“适应法则”才能维持婚姻。比方说,老夫老妻都能容忍彼此一些轻微的谎言,而这些谎或接受这些谎对彼此的关系反而是有帮助的(例如:老婆,你没有胖,是你想多了。)

一开始你还为了对方做出不合你意的事情生气或感到不舒服,但久了之后就包容他了,然而这里的“包容”是怎样的历程呢?为什么有些事情你可以包容,有些事情无法?为什么有时你选择放下,有时却只能死心?

最简单的回答似乎是,当你感觉不到他还爱你,你便死心了;若这次事件只是他的一个坏习惯,你还是从其他方面感受到他爱你,那么你选择放下。这就回到了一开始的问题了,怎么从死心走到放下?

死心和放下有什么不同?怎么从死心走到放下?

死心和放下最大不同点在于,我们对一个人死心,几乎是否定他的一切,但我们对一件事情放下,仍然是接受这个人。

对方一次又一次做了令你难以想象,让你相当伤心难过的事,你当然可以选择沟通(第一道防线)或离开关系(最后一道防线),但其间是否还有其他选择?如果可以选择,又要怎样让自己“放下”而不“死心”?

根据文首的讨论,“了解对方行为的成因”只是减少负面情绪的第一步,如果事件本身就是“渗透度低”(难以改变的构念)怎么办?比方说幼时的负面成长经验使你深信,男人晚回家一定有鬼,虽然事后你知道他是真的因为刚结婚,拼事业,天天加班,也曾经半夜送宵夜过去突袭看到他真的在埋头苦干,但每次睡觉时他不在你身边,你还是很没安全感。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到对方还有其他优点,想想对方的好,想想他在你生病的时候陪在你身边,从公司赶回来好像怕你会碎掉一样握住你的手,他在寒冷的冬天里一边发抖流鼻涕一边出去帮你买你最爱吃的加热卤味,想想某年情人节他傻傻地跟你告白的腼腆模样……,有些缘分是一生难得,这些温暖的感觉便能让你有能量继续走下去,不会因一时绝望感侵袭而分离。

几乎所有的书都讲到这里,不过知易行难。

要往好处想,但我都想不到他有什么好怎么办?

会绝望死心不是没有原因的,真的是因为在我的脑袋中,真的想不起来他有哪里好。我不是自愿全盘否定他的,是我仔细想一想之后发现他好像都是缺点。这里必须区分上述这些想法是“真实”还是“相信”。这两者有什么差别呢?Garg曾提出这样的区别:

□ “真实”是指,这件事情确实存在,我可以理性地知道它存在的原因。比方说我是公司的员工,这是truth;

□ “相信”是指,这件事情不一定存在,但我不晓得为什么,就相信了。比方说我相信他是我儿子(Garg这样说的时候,我好久才意会过来这是个笑话)。

然而,几乎所有的感情都是因为“相信一些什么”而开始,因为“不再相信那些什么”而结束。

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其他人对他的观点也都是偏向负面,不是你一个人的幻觉,那么就是时候离开关系了。毕竟眷恋错误并不会带来更大的幸福。如果这件事情只是你的“相信”,你当然知道他可能有些地方好,但是每次发生负向事件时你总是想不到他哪里好,他不接电话,他消失一阵子,或者他晚点回家,你都担心他是不是不爱你了,你无法“提取”到他的好,亟需拥抱他却不在身边,每次他做出你预期之外的事情,你就觉得没有安全感。这好像是一种病,一种提取正向事件困难的病。

一项研究希望藉由让焦虑依恋者想一些对方很体贴,很甘心的行为,希望能藉由“感恩的正面力量”让焦虑依恋者走出负面思考的循环,提升生活满意度。你猜结果怎样?或许你猜对了,出乎研究者意料的他们越想越糟。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提取失败,一旦负向事件发生,整个脑子都被那件事情占据,想不到对方的好,然后觉得自己怎么连一件值得感恩的事情也想不到。

“原来我生活中都没有值得感恩的事情啊,我真悲惨。”于是不但没有帮助到这些人,反而使他们受害。

一项有名的社会认知研究也显示,要求你写20项伴侣的优点,要求另一人写5项她伴侣的优点,你会有一种“我好像也没有那么爱他”的错觉,因为你会觉得,他如果真的这么好,为什么我连20个优点也想不到;而另一人可能写超过5个,并且觉得“原来他真棒,我答案卷都写到不够用”——尽管你们两人写得优点数可能差不多。

可见,提取失败真是害人不浅(请勿拿这招来对付别人,相当不道德……)

一言以敝之,如果你是安全依恋者,那么在事不如意时想想对方的好,转换观点,就比较能“放下”,而非“死心”;如果你不幸是那个提取不到,或是焦虑依恋者,那么请期待实验室将要进行的研究吧。

(文/海苔熊)

希望在“哀大莫若心死”中死去

徐贲

中国人说“哀大莫若心死”,在美国心理学家施奈德(C. R. Snyder)的《希望的心理学》一书有一个相似的说法,叫“心理死亡”(psychological death)。其实,在这两个说法中,死去的都不是“心”,而是希望。希望是存在于心灵或灵魂中的东西,一个人没有自由的心灵,便不可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希望。

施奈德把“心理死亡”定义为这样一种状态:“由目标导向的思维衰退,直到像植物般冷漠的程度。”他写道:“一个人心理死亡的时候,他处于一种对人生目标冷漠、麻痹的精神状态。儿童和成年人都有某种希望的念想,希望的死亡是一步一步地发散出来的。它经常是从希望受阻开始,由于希望受阻而愤怒和绝望,最后对所有的目标万念俱灰,无动于衷。”

一个人的希望受阻,通常是因为最重要的目标先行受到了阻遏。目标重要不重要,是由它对一个人的影响而言的。社会对人形成“重要目标”的观念有关键的影响,在中国,以前是政治,现在是金钱。

以前,人们把所谓的“政治生命”(党籍、政治前途、历史清白、组织信任)看成最重要的人生目标,为此可以六亲不认,与家庭划清界限,出卖朋友,诬陷他人。人们把“政治上不出问题”当作人生重大目标,是因为害怕“政治问题”不仅会给自己带来灾祸,而且还会连累家人。一旦政治目标受阻,其他一切具体目标也都难以实现。谁政治上出了问题,朋友便会疏远他,视他为陌路之人,同志们也会对他落井下石,以至妻离子散、家败人亡。许多受“家庭政治问题”连累的人,招不了工,上不了学,找不到对象。这类具体人生目标屡屡受阻,会使人极度挫折沮丧。如果一次次努力都无法改变,人就会变得心力交瘁、万念俱灰、冷漠麻痹,不再敢抱任何希望,对希望也就死了心。心死是人的一种最后的自我保护手段。

从怀有希望的念想到对希望死心,会经过一个愤怒的阶段。只有对希望敏感的人,对希望在意的人,才会愤怒。今天,由于制度性的不公正,一个人的出身条件仍然对他的前途有重大的影响,官二代、富二代、红二代有父母和有权有钱的叔叔、阿姨替他们铺垫美好前程的台阶。穷二代、农民工二代则上学、就业、个人发展处处受到限制。如果他们能够认命,以但求温饱为满足,倒也罢了。但如果他们想要翻身,却无论如何拼命努力,都无法争取到更好的人生,他们就可能因为希望受阻而感到愤怒。

从“还有希望”到“心死”,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愤怒是一个过渡阶段,也是一个最痛苦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年龄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年青人会觉得自己有年龄的本钱,因此会在这个阶段上停留得长一些。不再年轻或者上了年纪的人,他们很快就会从愤怒转入下一个阶段,那就是绝望。施奈德指出:“绝望是一个人对重要目标受阻的投降。在愤怒的时候,人还在与阻碍搏斗,与愤怒不同,绝望是一种不再有动力的沮丧状态。……绝望是一种放弃了的无所行动。”人从绝望会迅速进入心理死亡的最后阶段,那就是彻底麻木,完全心死。

在不同的环境中,完成心死过程的时间长度会有很大差别。在“文革”时,冷酷无情的阶级斗争和肉体、精神残害使得一个人很难细细品味整个心死的过程。等不到精神麻木,他就会一下子陷入绝望的恐惧之中,用上吊、自溺、卧轨等剧烈的手段表现并结束自己绝望。

在日子变得好过许多的今天,金钱成为许多人的人生主要目标。对他们来说,就算人生目标受阻,就算因此渐渐绝望和麻木,也不至于惨痛到必须身心皆死的地步。一个人心死了,但肉体仍然可以苟活于世。谁如果善于自我劝解,学会“难得糊涂”,不去理睬什么精神、心灵、自由、尊严,那么,即便人生像果戈理《死魂灵》中那样庸俗、浅薄、蝇营狗苟、鼠目寸光,也照样可以觉得自己活得很滋润,很幸福。对他们来说,追求存活于心灵中的希望只不过是庸人自扰。他们所不知道的是,死魂灵不是灵魂,而根本就是没有灵魂,真正的希望是不可能驻存在死魂灵里的。

施奈德曼分型

施奈德曼是美国自杀学的创始人,在1968年他认为所有完全自杀可分属于三种情况,即自我中心、双向的和无生成的。自我中心自杀来自内心冲突,自我贬低性抑郁以及不考虑心爱的人、子女或关系密切人的福利,而只顾集中于表达自己的苦难。此类自杀基本上是心理性的而非社会性的,而个人的职业、躯体健康、外在环境等都是继发的因素。HermanMelville称谓的“Bartleby文书”即此类自杀典型案例。 施奈德曼划分的双向自杀和无生成自杀,基本上是社会现象。双向自杀来自未满足的需求和希望,而这些与其最亲近的人际伙伴有关;无生成自杀不仅产生对他人的影响,对人类社会历史也是疏远的。 施奈德曼根据自杀意图将自杀分为4型。

(1)有意终止生命 追求性心死又称寻求死亡。这种自杀者口头上和行动上都是决心要死的,至于自杀方法如何和是否曾呼唤,均不居重要位置 存心性心死属于追求性心死,但又完全不同于追求性心死。自杀者自愿要死,但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一副无用的样子,决心要扮演一个坚定的角色,按照自己确定的期限,亲自结束自己的生命 愚昧性心死这种自杀者并不认为自杀是生命的终结,而认为是向另一种生活的过渡,可能去会见去世的亲人,或是再投胎转世 玩命性心死自杀者心存侥幸,认为大多数自杀都不会死,类似门内格尔的想被杀型。玩命性心死是一种赌博行为,把生命的延续寄托在客观的概率上。

(2)有意终止生命亚型:自杀者在死亡行动中扮演了间接的、部分的或意识的角色,往往由于个人的粗心、健忘、不果断而加速死亡过程。这一型类似门内格尔的慢性、局部和器质性自杀 投机性心死如果玩命性心死有可能不死的话,投机性心死的可能不死的机会更大,自杀者只是在作一次赌博。因此,不能单看他用刀片还是安眠药,还要看他割在什么部位,服了多少药。投机性心死主要是拿生命作赌注,不是一心一意想结束自己生命的 加速性心死无意识地增加生理的失衡,加速自然死亡过程,如滥用酒精,糖尿病人服甜食,支气管炎病人吸烟,血脂高者摄入高脂肪食物等 慑服性心死心理因素加速病情恶化,如一些人患癌症后,情绪焦虑,紧张,失眠,食欲减退,从而加重病情 实验性心死生活在死亡边缘,不想结束生命,而是应用酒精或巴比妥类药,导致一种慢性的改变,使个体处于连续的模糊状态而发生“意外死亡”。这种死亡,传统认为属于事故死亡。

(3)非有意终止生命:根据传统的看法,大多数自然死亡、事故死亡和被杀死亡都可归结为非有意死亡,实际上非有意自杀是指一种疏忽性的自杀。包括: 欢迎性心死这种人虽然不想加速其死亡,但他宣布欢迎他的生命的结束。如身患绝症者或风烛残年的老人,常常欢迎自己早死,以免经受痛苦和连累家人 接受性心死这种死与主动的欢迎性心死不同,它是被动的一些人认为死是命中注定的 推迟性心死大多数人都是急性心死的推迟者。这是人类对待生命终结的一种非理性和习惯性取向,都希望在可见的未来不出现死亡 蔑视性心死青年人自杀多属这一类,当生命就要终结时,蔑视即将到来的一切 恐惧性心死对死或死亡问题害怕,这可能与其专注于个人的社会和躯体功能有关。抑郁症,患病恐怖,怕强暴,可能都是心死的恐惧者,生病是心死的促进者。

(4)反有意终止生命:声称自杀却无自杀意图和行动,犹如没有火灾时喊救火,无人偷窃时喊捉贼,是属于不合规格的自杀 佯作性心死相当于蓄意自伤,如刀割浅表,服毒少量,但也有弄假成真的 威胁性心死有避免生命终结的意图,但用的是终结生命的手段,目的是达到因生命终结而带来的公共利益,如自己的死可激活人们的团结。 我国心理学界倾向一般心理学分类(与此对应的是变态的心理学分类)。

心病是个怎样的杀手

◎张成珠(徐州·传媒人)

“心里没病死不了人”,“哀,莫过于心死”。这些大实话,都已表明心理疾病的凶狠。

我的亲朋里,不止一人患有癌症。一经确诊,有的就像陡然接受死刑的宣判,脸色“唰”地变了,战战兢兢,没过几月就死了。有的做好了心理准备,得知患癌倒是若无其事,谈笑风生,一如往常地活了几十年,至今健在。医生说:许多患者是被癌吓死的,他们死于恐惧,心病才是真正的杀手。

心和白,配搭成一个“怕”字,汉字的会意真的奥妙。没错,在惊吓的刹那,心里就是一片空白。紧接着的畏惧、恐怖、手足无措,是对空白的填补,随后便是何去何从的选择。美国的心理学家曾做过一次科学试验:有个罪大恶极的杀人犯,在执行死刑时,被押进密闭的房间,铐在椅子上。然后,通知将用放血的方式来结束他的生命。针头插进了犯人的血管,盛血液的器皿放在他的身后,他看不见血液的流淌,只能听见“嘀嗒嗒”的流血声。恰如汉字“怕”所揭示的内涵,心里蓦然一片空白,紧接着的畏惧、恐怖、手足无措是对空白的填补,随后是何去何从的思考。他自知别无选择,罪有应得,唯有死亡。流血声嘀嗒不止,极轻微,却声声入耳。犯人仿佛沉浸在送葬的哀乐中,面色苍白地死去了。收尸后,待看实况,器皿里没有一滴血。死者听到放血的“嘀嗒”声,是自来水声佯装的。

人活一辈子,都会遇到迈不过的坎,陷入走不出的误区。难以自拔,忧心忡忡,怕的是什么?怕肉体疼痛不堪忍受,怕失去尊严无地自容,怕伤害亲朋难以承当,怕恋人移情失去人爱,怕违犯法纪遭受惩处,等等,皆由怕萌生“生不如死”的念头。有位心理医生善于开导,解疑释惑,排除怕的威慑,从死亡线上拯救过许多人。可是,当他自己陷入了心理误区,无能自治,又没人指点迷津,竟然坠楼自杀。正反例证,都肯定心理健康的重要,它和生理健康同是维系生存状态、延年益寿的保障。

如何战胜心病这个杀手,是因人而异的。必须针对心态的具体症结,对症治疗。好的心理医生,常是瞄准要害,一语道破,催人省悟,顿即转危为安。但所有心病的防治,都是以心理素质为基础的,素质太差绝无疗效。日常注重道德修养、心态调整,也就增强心病的免疫力,也是防治心病的先决条件。文化经典,儒家有“仁者寿”之说,道家也有“以德养生”的主张。人的长生,不仅要锻炼体格,还要有行善去恶的德性。善良、高尚的人品,内无贪欲,外无烦扰,有利于保持心理平衡。良好的心态使人体机能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确保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何敬仁老师,是我早年在窑湾中学工作时的同事,年过九旬的他一直乐呵呵地活着。了解他身世的人都说,他的命运悲惨,换谁都足以死过了几回。这人心直口快,祸从口出。先是被打成“右派”下放劳改,妻子为了子女的前程与他离婚,宣布划清界线,断绝关系。他欠缺季羡林说的“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的那种省悟,后来又不合时宜地竹筒倒豆子,被打成了“反革命”。尽管新时期拨乱反正,早已肯定挨批的那些真话都是正确的,见证了他的忠诚,和极左的恶劣。但当年经受的苦难,如果忧心忡忡,是必死无疑的。远离家乡,能不思念妻儿老小,不抱怨绝情?当得知前妻病卧不起,他千里迢迢即往探望。前妻哭成了泪人却说不出话来。而他的宽慰话也只一句:“别哭,我不怨你。”

文革时,老“右派”又添新“罪行”,雪上加霜,惩罚更加严厉。窑湾中学在运河岸边,每天批斗之后,他还得拖着疲惫的身体从运河挑来几十担水,供应师生耗用。有个家住运河边的学生也去挑水,恰与老师相遇。学生愧疚难忍,当即撂下水担,“扑通”下跪:“老师我有罪,我不该上台批斗,你揍我吧!”老师连忙放下了水担,将他搀扶起来:“孩子,老师不怨你”……这位耄耋长者早已恢复名誉,安度晚年,他的人生彰显着“仁者寿”的真谛。善良与宽容,正是防治心病的良方妙药。

现实生活,充满诱惑,竞争激烈。爱攀比,心态失衡,往往多愁善感。得意时,欣喜若狂;失意时,怨天尤人。心病不期而至,应对这个杀手的施救,先决的素质条件,还是善良、宽容。

心智的障碍与根源

一、个体的心智障碍

在最后一天修九座之前,我们要好好休息,把自己的身心调节好。怎么样调节才算调节得最好,我们现在有一个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就是心灵要放松。

我们所有的心理疾病都来源于紧张,紧张的原因是出于集体心智的障碍,我们大家每个人都有心智的障碍,心智就是思维模式、智力有问题,要是有人说:“你的智力有问题。”你就觉得他是骂自己:“我不是弱智!”是吧?

但实际上每一个人的心智,都有它非常狭隘局限的那一面,不管你认识了多少内容、多少道理,记住了多少知识,学了多少学问,就是你的内心所呈现出来的那个世界,一定是在十方法界当中,在这么多众人的学问当中,你不但是九牛一毛都不如,而且是大海一滴水都不如,就非常微少的一点点。那我们就秉持这一点点的知识学问,而展开来对人生对世界的评判、判断、决定,下结论说我是幸福的或者痛苦的,说世间这个是好的或者是坏的,这肯定会有严重的问题,因为我们没有认识到生命的全部,你下了结论肯定是局限的、相对的,只是一部分的结论。

这个心智的障碍,会导致我们生活的很多麻烦,如果你认识得少,但是不障碍自己,倒没关系。

为什么会有贪欲的心,感觉到烦恼,而嗔恨的心同样也是烦恼,因为贪欲和嗔恨生起来,我们就把自己停留在这个非常狭隘的思想观念当中,很简单的局限的一些价值观念影响到你的心理,变成心智上的一种障碍,你的生活反而更加痛苦、更加烦恼。

二、集体的心智障碍

那么集体的心智障碍就更加严重了,就是一种流行的社会风气,或者是一些民族情结,它也是非常地狭隘局限。

受自然环境、整个生活环境、人文环境的种种影响,这些影响下来以后,我们大家都会习以为常,以为人就应该这样,工作就应该这样,思想就应该这样,所以这些心智上的障碍,使我们的心理失去了平衡,生长了很多心理的疾病。

我们不是说现在大家都知道修行,心理都没有太痛苦就没有心理疾病,其实凡夫众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心理疾病,就是内心没有认识到心的本来面目。

想想作为一个人,居然不知道自己的心是什么,这不是毛病又是什么。就是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每天生起妄想,想做事情,到底谁在指示自己在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这样想,凭什么会生气,凭什么又感到高兴,这一切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都不知道,只一味地想满足自己,跟别人对比一下,别人怎么样,自己怎么样。

这种种现象足以表明,我们大家的心理实际上是有严重的问题的,不自在的心灵就是有心理疾病的心灵,所以观音菩萨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他就没有心理障碍了,平常的人心理都有障碍。

三、寻找障碍的根源

一旦心理有了障碍,那么你的手脚就变得笨手笨脚,做起事情来,总是瞻前顾后,动辄得咎,咎就是咎由自取的咎,你一动你就错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做不到位,不管处于什么环境什么状态当中,身心总不得安宁,原因就是自己的这个心理没有治疗好,一动心一动念就发生问题,就出现问题。

所以如果想看到身心自在的人,那么首先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要能找到这个错误的根源在什么地方。我们打七全部的目的,就想把这个根源找到,彻底看到一切痛苦的来源是从哪里来,一定要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根源的地方找问题。

外界的错误都没有真正的错误,外界的是非也没有真正的是非,所有一切外界果报好坏,都来源于我们的这一念心,我们内在的这一念心,而这一念心不得自在了,你就打开一个不自在的世界。

这个现前的一念心是束缚的、是烦恼的,你就一定会笨手笨脚,你的手脚一定不麻利。手脚代表什么?手就是做事情,脚就是你走路,就是你的人生的道路,你走到哪里你都不自在,做任何事情,都在那里挑三剔四,一定要这样一定要那样,就是做事情本身又产生种种障碍,事实上人生走到哪里,你做什么事情,一点关系都没有。

禅心密印

作者:达照法师 浏览量:3075次 类型:专著

禅心密印道相通,语默悠然历历融。无尽潮音低晚籁,一轮明月落长空。

章节列表:

第一章 大乘气象 打七要点

第一节 大乘气象 一念承当

第二节 打七要点

第二章 偷心死尽 本地光明

第一节 一念心是身心世界的模具

第二节 用功的方法和过程

第三节 偷心死尽 本地光明

第三章 万缘放下 一念相应

第一节 十二因缘 流转轮回

第二节 根尘迥脱 梅花飘香

第三节 万缘放下 一念相应

第四章 一念灵光 朗照大千

第一节 一念灵光 回光返照

第二节 阿赖耶识 根身器界

第三节 六七因中转 五识自成就

第四节 大圆镜智 缘起性空

第五节 一念灵光 朗照大千

第五章 顿悟真心 万法圆彰

第一节 心的形象

第二节 阿赖耶识

第三节 无我涵万有 真心的显现

第四节 顿悟真心 万法圆彰

第六章 业尽情空 证体起用

第一节 贯穿生命的业

第二节 由业而生的情执

第三节 超越情执,成就净业

第四节 观察业障的规律

第四节 观察业障的规律

第五节 打七的方法

第六节 放下情执 承担业果

第七节 业尽情空 证体起用

第七章 当机立断 能所双亡

第一节 能所脱开我执现

第二节 当机立断 一念契入

第三节 心地法门 截断众流

第四节 能所双亡 绵密保任

第八章 拈花悟旨 以心印心

第一节 大乘典籍 教化二乘

第二节 般若经典 色空不二

第三节 禅宗般若 直指人心

第四节 般若总持

第五节 法华开权显实

第六节 涅槃扶律谈常 追说追泯

第七节 拈花悟旨 以心印心

第九章 念佛是谁问者知

第一节 认取本心:闻思 参禅

第二节 一念不生 看破我执

第三节 念佛是谁问者知

第十章 参禅悟道几多时

第一节 参究“我”是谁

第二节 习气障碍的三个部分

第三节 参禅悟道几多时

第三节 参禅悟道几多时

第十一章 明心见性无多事

第一节 克期取证 大死大活

第二节 明心见性的样子

第三节 明心见性的阶段

第四节 看破放下 至道无难

第五节 明心见性无多事

第十二章 能所双亡已不迟

第一节 六尘缘影的生命境界

第二节 集资净障 净念相续

第三节 心中心用功下手处

第四节 能所双亡已不迟

第十三章 回转根尘明历历

第一节 克期取证 不留后路

第二节 放下根尘 五蕴皆空

第三节 打破我执 契入本体

第四节 回转根尘明历历

第十四章 放开手脚任腾腾

第一节 九座的功德与发愿

第二节 心智的障碍与根源

第三节 生命的形状与本质

第四节 放开手脚得智慧

第五节 今日腾腾任运 明日任运腾腾

第十五章 解七

第十六章 打七义工开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5597.html

更多阅读

怎么用丝瓜做面膜 丝瓜水的功效与作用

? ??众所周知,丝瓜擦拭皮肤,可有助于废物的排除,吸附老废角质,深层清除污垢,减缓皮肤老化等。经常使用丝瓜水或面膜可使皮肤红润,富有弹性,对于黑头,粉刺,亦有效果,保持皮肤清爽,洁净,白皙。丝瓜面膜简单有效,下面推荐几款在家即可制作的丝瓜面膜

祸莫大于不知足至政治决定经济的方向 祸莫大于轻敌

(第一次在剪贴板上把字加进图画,嘿嘿,窃喜一下!)最近,总是多多少少的看到,从一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角度来鼓吹知足这个极富前瞻性的话题,知足常乐典出老子《道德经·俭欲第四十六》:“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

死了怎么爱? 普京爱犬科尼怎么死的

----《这该死的爱》剧照  流行歌曲总是让人有“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感觉,就那么呼啦一下,几乎一天里就传遍了大街小巷,每个人都能哼上一两句。“死了都要爱”这首歌,不知道是怎么流行开的,我最早听到它是在网络草根红人“ACOSTA”的博客

声明:《哀莫大于心死 用“放下”代替“心死” 心智的障碍与根源 心智障碍人士》为网友久隐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