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发烧站 音响发烧站论坛

侃侃静电扬声器

要是在前几年,中国的发烧友可能对静电扬声器还十分陌生。近几年来知道的人逐渐多起来

了,发烧友们倒不是首先认识静电音响,而是先知道静电耳机。当然,发烧友最津津乐道的

莫过于价值20万人民币的,世界上最优秀的森海赛尔“Orpheus奥费斯”静电耳机系统了。

除此外,像日本的Stax静电耳机等也是发烧网站最热门的话题。静电耳机的音质像水晶般的

透明,细节一览无余。演绎弦乐那更是静电扬声器的“绝活”,小提琴的“松香味”(即超

高音频频段的延伸)令人如痴如醉,简直成了发烧友们梦寐以求的“梦中情人”。可以说,

只要你听过静电扬声器的音色,它就会勾走你的灵魂,令你永远不再愿意听别的扬声器。但

是,天价的静电耳机又只能使他们可求而不可得,只有看着流口水的份儿。

其实,岂止是中国的发烧友,国外的发烧友早已迷上静电扬声器数十年了,也只缘价格高高

在上的音响贵族始终不愿低下它的头,能将它迎娶回家的人寥寥无几,自然少有人能窥其庐

山真面目。

自然,发烧友们最愤愤不平的是:凭什么那么贵?
音响发烧站 音响发烧站论坛

我要告诉各位的是,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你做不出来!你如果能做出来,那么价格会低一

个数量级!!如果是“Orpheus”成本价要低两个数量级!!!这正是高科技的力量!

就笔者所知,中国也曾有几家公司在做所谓“静电扬声器”,之所以这样说,就是笔者看过

这些产品,实际上不是静电扬声器,自然音质没法比。令笔者感慨地是,当今之中国,拿科

技行骗的有之,热衷于在媒体上爆炒的有之,就是没有人脚踏实地做学问,做技术。所以这

些牛皮吹上天的公司最终因技术不过关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国人(哪怕是专家或是在网上自称“专家”的人)对静电扬声器实在是太不了解了,Google

一下“静电扬声器”,可以出来无数有关信息,可是有哪一条是正确的?几乎百分之百的把

“静电扬声器”混同于“电容式扬声器”,连这个起码的常识都弄不明白,还奢谈什么赶超

世界先进水平?

笔者属于痴迷发烧,追求尽善尽美之类,早在十多年前就迷上了静电扬声器,好在本人正好

是电子专业,从理论推导,参数优化到动手实干,走了一个全过程。所以,可以说本人是最

早听到“静电之音”的中国人,也是对静电扬声器很了解的人。

先谈谈静电扬声器的历史吧。

静电扬声器的灵感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无线电大功率电子管发射机,当发射机工作时,在

现场工作的工程师们听到调谐的空气电容在发声。于是有了最早的“静电”扬声器,之所以

在静电上打上引号,是因为它其实不是静电扬声器,而是电容式扬声器,电容式扬声器的结

构很简单:一块金属极板、一张镀有金属的塑料薄膜,中间用一块绝缘垫片隔开,极化电压

和推动信号电压串联加在极板和振膜上。其特点是:振膜上镀有金属,电流易于在振膜上迅

速流动(所以是“动电”而不是“静电”)。由此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缺点,如振幅小(音

量也随之小)、失真大、易于放电击穿等。为了克服早期电容式扬声器的缺点,静电扬声器

应运而生。真正的静电扬声器是英国人PeterWalker于1957年制成的。静电扬声器是两块极

板中间夹一块振膜,推动电压反相加在两极板上,极化电压加在振膜与极板之间。与电容式

扬声器不同的是,振膜的阻抗很高,电荷在振膜上不易四处流动,是“静止”的,静电扬声

器于是得名,并具有许多远胜于电容式扬声器的优点。所以以后谁要是在网上看到某人或某

公司宣称静电扬声器是用镀金属的塑料薄膜作振膜,那末此人要么是无知,要么是科技骗

子。多年前,正是有科技骗子拿镀金属的塑料薄膜做振膜而谎称是静电扬声器,使得数千万

的投资打了水漂。可以说振膜技术,是静电扬声器的核心。

静电扬声器的特点:

1.静电扬声器理论推导上失真为0,实际失真可以全频带做到0.05%以下,注意,

这可是普通功放的技术指标!所以,静电扬声器的技术指标令任何现在已知的扬声器都望尘

莫及;

2.静电扬声器的振膜通常用6微米厚的塑料薄膜,静电耳机中用的最薄的达1微米。

仅相当数毫米厚的空气的质量,不是轻如鸿毛,而是轻如空气!自然瞬态响应优良,高频频

响宽。所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上来说,静电扬声器都是迄今最优秀的中、高音扬

声器。可以说,静电扬声器是中、高音之王。

3.静电扬声器的最大振幅同其效率成反比,故不宜作低音放音。国外虽然也有所谓

“全频带”静电扬声器,如英国QUAD系列(现已被先歌公司收购),但低音的力度甚至没法

同一个普通的5.25英寸的电动扬声器相比。故笔者认为最好的静电扬声器系统设计还是“混

合型”的为好,即中、高音(≥100-500Hz)用静电扬声器放音,低音(≤100-500Hz)用电

动扬声器放音;美国Martin-Logan公司的产品就是采用此种设计,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使

二者在音质上“无缝”衔接,静电扬声器瞬态特性太好,电动扬声器瞬态特性过差,很难实

现“无缝”衔接。笔者曾在北京听过Martin-Logan的Aeon,开价7万5!中音、中高音迷死

人,但出不了超高音,低音的瞬态更是糟透了,只能用“一塌胡涂”形容。

4.静电扬声器当然也有缺点,如娇气,怕潮湿,效率不高(这也不尽然,笔者经过

优化的静电扬声器用几瓦的推动功率音量就足够大了。),对房间内摆放很敏感等。

5.静电扬声器看似简单,实则非常难,就笔者所知,至少有十多个参数需要通盘考

虑和优化,除此外还有不少工艺诀窍要解决。国内一些公司不明就里,技术不过关也敢上,

结果是陷于投资泥潭不能自拔。

6.从57年到现在,静电扬声器已经49岁,“老”了。实际上笔者的体会是,这个技

术还大有发展的余地。实际上,洋人也未必事事聪明,如现在的静电扬声器效率太低,起步

的推荐推动功率就是一百瓦。效率能否大大提高,推动功率能否更小些,比如说:10瓦?

(这样静电扬声器就可以小型化)静电扬声器如何同电动扬声器在音质上实现“无缝”衔

接?

代表性的国外厂家:

1.英国的QUAD公司(已被先歌公司收购);

2.美国的Martin-Logan公司(已被一家名为ShoreView的公司成功收购);

3.荷兰的Final公司;

4.德国的Sennheiser,生产静电耳机;

5.日本的Stax,生产静电耳机;

6.KOSS,生产静电耳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5699.html

更多阅读

我的音响发烧之路 发烧级音响

没有很多钱,没有很多时间,又不懂音乐。可是喜欢玩音响,喜欢听音乐。这是为什么呢?天性使然。差不多有二十年了,在发烧路上走得很愉快。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花了两万三千元买了第一套发烧级音响。在工资没长之前,这可不是小数目,把家里的

昆明二手音响器材实体店 音响发烧站二手器材

昆明hifi行二手音响器材实体店,老掌柜个人从老昆明时代在白云巷玩磁带卡座开始,至今摸索hifi三十余年,苦心研究音效,在金马寺、张官营、白马等各市场开店结交烧友,在昆明经营HIFI十余年,以诚信为本,以音效为商标!现货交易更多优惠!亦可和我

如何选购二手发烧音响器材 二手发烧音响器材

喜爱音乐,把玩音响,并已成个人业余生活及癖好的一部分,通常自称或被别人称之为“发烧友”,玩得精的,又被冠上了“资深发烧友”的美名,他们在把玩器材,以及器材的搭配、系统的校声、器材的打摩、升级,碟片的赏析玩味等过程中感悟或摸索出发烧

声明:《音响发烧站 音响发烧站论坛》为网友獄門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