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生选择专业时,要看看自已的性格,还要看看自已的个性,更要看看孩自己对哪些专业感兴趣,如果考生选的专业没有兴趣,学起来不认真,将来也不会有发展的。例如对数字不“感冒”的考生如果选择了会计、金融等对数学要求较高的专业,学习过程可能就比较吃力,毕业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的意愿也不大。
![高考选专业:重点还是看自己兴趣](http://img.aihuau.com/images/31101031/31034431t01e7fcb5bec66d0874.jpg)
二、学校及专业选择:不看校名看专业排名。现在网上已经有各学校的专业的排名了。不是分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而是根据专业实力划分档A+、A、B+、B(实力由A+、A、B+、B依次递减,A+实力最强,一般为国家重点学科)等等。有几所非超一流学校的专业在国内是一流的,我举几个例子:福建农业的大学的农学(A+),哈尔滨理工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以前是中科院的直接参与的专业,前几年专业的教授还进了中科院)、曲阜师范大学的数学与应用科学(B+)、吉林农业大学的特殊专业家政学、南华大学的特殊专业核工程。
三、大学设置的专业不分“好坏”,招生中的“热门专业”并不是某个专业实力高低的划分,“热”或“冷”只取决于填报的人数。近几年本科毕业生人数排在前10位的专业几乎示发生变化,依次为:计算机与技术、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英语、临床医学、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所谓的“冷专业”有机械、造船、钢铁、化工、纺织、煤炭、汽车、制药、地质、水利水电等。但要说明的是,现在热门专业,就业率并不高。麦可思发布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就业遇冷不乏法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一些经常需要高分第一志愿报考的热门专业。而经常被作为调剂专业的地质类、矿业类、水利类、机械类专业,如地质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专业,却在就业中以热门抢手的姿态上榜,完成了华丽的转身,堪称冷门专业的逆袭,摘掉了“傻大粗黑”专业的帽子。
四、现在的大学专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的需要,文理兼招的专业作为考生更得看清,比如经济学专业包括(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财政学、金融学、国民经济管理、贸易经济、保险、海洋经济、金融工程、税务、信用管理、网络经济、体育经济、投资学、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能源经济),这些专业文理都招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