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核对程序 住院患者身份识别流程

一、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和“腕带”标识4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二、护士在为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科别、诊断、过敏史等。由病房责任护士负责填写。
科室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核对程序 住院患者身份识别流程

三、护士在给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时,必须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四、有创治疗、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五、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六、急诊、病房、ICU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

(一)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由医护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入院病例;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二)病房与手术室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查对,做好手术前准备;认真与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药物情况等,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患者对接记录单。

(三)手术室与病房转接患者:手术后,手术室护士仍应按识别卡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的交接,填写手术室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四)病房与ICU转接患者:由医护人员负责转送,保证搬运安全;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输液、各种引流、皮肤完整情况等,填写病房患者与ICU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5927.html

更多阅读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核对程序 门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中,应同时使用床头卡、治疗卡、腕带等方法确认患者身份;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即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二、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和设计程序 电气传动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和设计程序第一讲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包含两个基本内容:一个是原理设计,即要满足生产机械和工艺的各种控制要求,另一个是工艺设计,即要满足电气控制装置本身的制造、使用和维修

杨东平:中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变迁

杨东平:中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变迁中国现代教育以20世纪初废科举、建新学为起点,正好大约一百年,并被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鲜明地一分为二。20世纪上半叶,现代教育制度得以建立和基本定型。20世纪下半叶,伴随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的激烈变

维修人员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 维修工考核管理办法

维修人员管理制度一、制度内容1.牢记一切以“生产为主”的方针,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设备的维修、保养任务。努力做到预防为主,维护保养和修理相结合。2.严格遵守分公司和车间的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不擅离工作岗位,

声明:《科室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核对程序 住院患者身份识别流程》为网友黑魅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