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王朝官职简介 中国历朝历代官职

  

中国历史朝代时间表(附有:中国历史朝代歌)

历史朝代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补充:朝代一览表

历史社会朝代起止年代

(年)

重要事件创建人都 城











原始

社会

黄帝

尧舜禹

约170万-4000年前史前黄帝

尧|舜











夏朝前2100-1600第一个国家

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启阳城

商朝前1600-1100武丁中兴、文字接近成熟汤亳→殷

西周前1100-771国人暴动、共和行政武王镐

东周前770-256/周平王洛邑

春秋前770-476春秋五霸、弭兵运动

新兴地主阶级

/洛邑

战国前475-221战国“七雄”、百家争鸣//









秦朝前221-206大一统的封建集权王朝

焚书坑儒、商鞅变法

秦始皇咸阳

西汉 前202-公元8年推恩令

张骞出使西域、独尊儒术

汉高祖长安

新朝8-23/王莽长安

东汉25-220党锢之祸、黄巾起义、佛教光武帝洛阳





魏220-265九品中正制、屯田制曹操洛阳

蜀221-263平定南中、五次北伐刘备成都

吴229-280卫温首次出使台湾孙权建业

西晋265-316八王之乱、九品中正司马炎洛阳

东晋317-420/司马睿建康

十六国304-439///

南北朝420-581孝文帝改革

六镇大起义、玄学盛极

//

隋朝581-618三省六部制

瓦岗军农民大起义

杨坚大兴

唐朝618-907均田制、租庸调、贞观之治、武则天建周、开元盛世、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唐高祖长安

五代十国907-960 “五代十国”//

宋朝北宋960-1127科举制度、租佃制、活字印刷、指南针及火药、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赵匡胤开封

南宋1127-1279高宗临安

辽朝916-1125“澶渊之盟”、民族独特的文字——契丹文耶律阿宝机上京

西夏1038-1227“庆历和议”李元昊兴庆

金朝1115-1234阿骨大中都

元朝1271-1368领户分封制、怯薛军、四等民族划分、元曲灿烂辉煌忽必烈大都

明朝1368-1644内阁大学士、郑和七下西洋、土木之变、永乐大典朱元璋南京→北京

清朝1644-1911康乾盛世、更名田

摊丁入亩、四库全书

努尔哈赤 北京











半封

建半

殖民

地社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太平天国1851-1864/洪秀全/

戊戌变法1898///

八国侵华1900///

辛亥革命1911/孙中山/



  

  

我国古代自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便出现了阶级,形成了国家,并逐渐建立了一套统治机构。国家机构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机构的演变历史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研究国家机构的演变历史,对于了解我国古代社会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阶级社会中,各级官吏,都是代表统治阶级管理和压迫人民的,各类职官机构,都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奴隶社会中,国家形式是以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政体。王是最大的奴隶主,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全国的土地、奴隶及平民都属王所有,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把一部分土地、奴隶及平民分给同姓和异姓的贵族,封他们为诸侯。诸侯是受封区的统治者,但须服从王命,对王承担徭赋义务。在诸侯封地内,也建立一套掌握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的政权机构和官吏,成为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地方政权。诸侯又把土地、奴隶及平民分封给奴隶主贵族卿、大夫。卿、大夫是其封地内的统治者。有的卿、大夫担任着王国或诸侯国的重要官职,辅佐王和诸侯进行统治。

商王廷设有百官,辅佐商王治理国家。百官之中可分为政务官、宗教官和事务官三类。政务官、宗教官的地位很高,权力很大。周朝的官制在商朝的基础上更加发展,形成了一套庞大的官僚组织和较完整的官僚制度。辅佐周王进行统治的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其权力很大,是国家的总管。协助周王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是六卿,即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太宰是朝廷的政务总管,太宗管宗庙谱系,太史管起草文告、编写史书,太祝是最大祭祀官,太卜是占筮官,太士是神职官吏。此外,周朝还设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五官,分别掌管土地、军赋、工程、群臣爵禄、刑罚等。

商周的王、诸侯、卿大夫及其他各种官吏都是世袭的,世代掌握着统治大权,这就是所谓世卿制度。春秋时期由于诸侯间强凌弱,大并小,互相间进行无休止的兼并争霸,周王朝对诸侯逐渐失去控制的权力,贵族分封制度行不通,各诸侯国称王称霸,设官分职,各行其是,职官制度也因而发生了变化。

自秦、汉以后,官制渐趋复杂,中央和地方官制不断变化和发展,兹分叙如下。

一、中央官制的变化概况

秦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确定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并建立了“三公”、“九卿”一套比较严密的中央官僚机构,以协助皇帝处理国家的军政事务。西汉初期基本沿袭秦制。自武帝始,皇帝常通过内廷管理文书的尚书台亲自裁决政务,并把秦时的丞相、御史大夫、太尉逐渐改名为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亦称“三公”(又称“三司”)。原来御史大夫的属官“中丞”保留下来,专司监察,以后称为“御史台”,中国历史上专职的监察机构,从此正式建立起来。到了东汉,正式发号施令的是尚书台,三公的权力削弱,只能办理一些例行公事。东汉末,曹操为了掌握大权,自任丞相,并一度恢复御史大夫等官职。曹丕称帝后,认为东汉尚书台权力太大,便另设中书省,掌握机要,起草和发布政令,逐渐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府。尚书台自此成为执行机构,其事务日益繁忙,开始分曹治事,设侍郎、郎中等官,综理各曹工作。

晋代将汉代的侍中改为门下省,作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长官为侍中。侍中地位虽不高,但因接近皇帝,故很有权势。至南北朝,凡属国家重要政令,皇帝都征求传中的意见,这样,门下省便成为参预国家大事的部门了。

隋唐时期,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同为国家最高的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国家政务。并把原尚书省诸曹正式定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长官称尚书。隋唐三省六部的确立,是秦汉以后封建国家中央官制制度变化的结果。其组织较完整,分工较明确。从隋唐至明、清,六部基本相沿未改。但是原来分立的三省到唐太宗以后却逐渐起了变化。由于唐太宗在即位前曾当过尚书令,故当他做皇帝后,大臣多不敢任其职,于是这个职务就不再授人,尚书省的长官就只设左、右仆射,但不久,左、右仆射成了听令执行的官员,不能参加大政。至高宗时,则用其他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头衔参预朝政,执行宰相职务,中书令、侍中就不常设了。五代除沿袭唐制外,又设枢密院(管理军事机密、边防、军马等事)参预大政,长官称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

宋代以中书门下省为政事堂,和枢密院分掌政务、军事,号称“二府”。其中枢密机构的官称则经多次的变革。

元代废门下尚书省,中枢大政统一于中书省,长官为中书令,往往以太子充任。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此外,又在地方设行中书省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因此,元代的中书省职权极重。

明洪武十三年,废中书省,不设丞相,由皇帝直接处理国家大政,专制一切。并仿宋代殿阁学士之制,设大学士以充皇帝顾问,办文墨。明成祖时,选派大学士入文渊阁办事,参与机务,称为“内阁”。最初内阁大学士官位并不高,权势也还少。仁宗以后,内阁专任批答文章,草拟诏令,品位渐次提高,权势随之增大,甚至超过宰相,号为“辅臣”。

清初沿明制,设立内阁。但国家大政决策机构是“议政五大臣”,内阁职权降低。到雍正年间,又另设军机处,由满汉大臣出任军机大臣。军机处设于内廷,秉承皇帝意旨处理军国要务、官员任免和重要奏疏。从此,各地章奏均由军机处直达皇帝,不再经由内阁,内阁只办例行公事。军机大臣亲近皇帝,总揽一切,是封建专制集权中央官制的最高发展。

二、地方官制的发展情况

秦划全国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余郡)。每郡统辖若干县,是郡县二级制。郡置“守”,为行政长官,下置“尉”,佐守掌郡之军事,又置监御史,掌郡之监察。县分二等,大县置令,小县置“长”,为行政长官。下设“尉”,掌县之治安,又设“丞”,佐令,执掌仓储、刑狱和文书。郡县行政长官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汉初沿秦制,惟改郡守为太守,郡尉为都尉,诸侯王国的官制与中央官制相仿。汉武帝时,划全国为十三州(又称部),每州设刺史一人,奉帝命巡察诸郡、国。东汉末年,为镇压农民起义,改刺史为州牧,居郡守之上,掌一州之军政大权。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政权基本上是州、郡、县三级。州的长官或称州牧或称刺史,主一州之民政。县的长官一律改称为令。同时,有些州的刺史往往加以“使持节都督某州军事”或“假持节都督某州军事”之头衔,总揽本区军政,权势很大。

隋末改州为郡,唐又改郡为州,都是两级制。唐还在全国设置十个监察区,称为“道”,每道派高级京官一人,先后称黜陟使、按察使、采访处置使等,掌监察州、县官吏违法事件,并有权罢免或提升地方官吏。此外,隋唐还合并若干州为一军区,每区设总管(唐时改称都督),掌管该区军事;后来,唐又在边区设节度使,多带有京官和御史大夫衔,集数州以至十余州的军、民、财政和监察诸权于一人,权势极大。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势力扩大,割据独立,雄霸一方,世称“藩镇”。

宋代鉴于唐五代藩镇之祸,为加强中央集权,削除藩镇,节度使成为空衔,并因地而置州、府、军、监,均有属县,仍然是二级制。州、县政务由中央派遣京官带原衔出任,称“知某州军州事”(“州”指民政,“军”指地方军队),“知某县事”,简称“知州”、“知县”。此外又设监察区,称为“路”。路设都转运使、提点刑狱、提举某路常平公事等官,负责一路的吏治、民刑案件及财政事务。此外,又设经略安抚使或安抚使,掌一路的地方军事,通常以本路的知州或知府充任。

元代中央与地方的划分比较复杂,县上有州,州上有道,道上有行中书省。行中书省为中央中书省派出的机构,权力很大。这样,元代的地方官制就形成省、道、州、县四级制。

明初改元代“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仍称“省”),长官为布政使,掌民政和财政。此外,省一级地方官署还有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一省之刑狱和军事,与承宣布政使司合称“三司”。其下设府或直隶州,长官为知府或知州;府之下是县或散州,长官为知县或知州。地方政权为省、府(或直隶州)、县(或散州)三级制。明代由中央派监察御史巡察各地,称“巡按”。或派京官巡抚地方,称“巡抚”,事毕即罢。明宣宗时,在关中、江南等处设巡抚,驾凌于三司之上。后来为了军事目的,在一些地方增设总督,多以部院大臣出任,往往加以兵部尚书或兵部侍郎以及都御史等名号。开设总督后,巡抚便在其属下,有些地方督、抚治所同在一城,互相水火,而只好撤销巡抚,成为有督无抚的省份。

清代的府、州、县制,与明代略同,惟在一些情况特殊的地方(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厅”,厅的行政级与州相似,也有直隶厅与散厅之分。府以上的道依然保存,并成为一级行政机构,道员也成为专设的官职,俗称“道台”。省级则由总督或巡抚综理军民要政,成为固定的“封疆大吏”。布政使名义虽依然保留,但已成为总督或巡抚的属员,专管税收、民政,称为“藩台”;又设按察使,管一省之司法,称为“臬台”。巡抚辖一省,总督辖一省或二、三省。府的长官称知府,县的长官称知县,厅的长官称同知或通判。这便构成省、道、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散厅)的四级地方官制。

总之,自秦汉至明清,中央官制变化比较大,设官分职比较复杂。而地方官制,元以前基本上是郡(州)县二级,元以后层次较多,但郡(或府)、县二级则变化不大。地方最高政权的名称,组织,职掌等,则历代很不同,这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矛盾的具体表现。

秦时官职

秦代中央分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官。丞相又分左右丞相,畏佐皇帝,领导百官,总理一切庶政,是全国的最高行政长官。太尉主持全国军事。御史大夫为丞相之副,监察全国官吏。这样从上到下,建立了一个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分立的中央政府。丞相、御史大无、太尉之外,又有九卿。廷尉掌刑阖,治粟内史掌钱谷,奉常掌礼,宗正掌宗室之事,典客掌归义蛮夷,少府掌管皇帝周到财产,卫尉掌管宫廷卫士,太仆掌管皇帝车骊马,郎中令为天子侍从。这九卿实际上算是宫廷之宫。秦代中央政府的重要官职及分工如三公九卿以及其他官吏,参见下列简表:

官 名职 掌备 注

丞  相掌呈天子,助理万机,有左右两丞相,丞相之望重功高者则尊称为相国。这三官为三首长,后称“三公”。

太  尉掌全国军事

御史大夫为丞相之副,下设两丞,与诸御史,掌监察百官

廷  尉下有左右监,掌全国刑辟。这九官为九卿,原为宫廷官,演变而为中央政府之长官。

治粟内史有两丞,掌财谷。

奉  掌下有丞,掌宗庙礼仪教育之事。

宗  正下有丞,掌皇亲宗室之事

典  客下有丞,掌归义蛮夷。

少  府下有六丞,掌山海地泽之税以给供养。

卫  尉下有丞,掌宫廷卫士。

太  仆有两丞,掌舆马。

郎 中 令掌宫卫并为天子侍从。

内  史掌京畿之事,盖以中央职为地方长官,所以重视京师有别于诸郡。

博  士掌退古今,员额多至数十人,为天子顾问,而隶属于奉掌。

将作少府有两丞,掌治宫室。

詹  事有丞,掌皇后与太子之事。

中  尉有两丞,掌巡徼京师。

主爵中尉掌列侯。

将  军统领军队,有前后左右之称,为周未之官,秦、汉而因之。

裨 将 军为将军之副帅。

都  尉裨将军之下有都有尉。

郎  中宫廷中宿卫之军官。

长  史为诸史之长,总理政务居丞相之下(注李斯曾为长史)。

谒  者掌宾葬事

近官三郎近侍之巨中有“中郎”、“外郎”、“散郎”,谓之近官三郎。

符 玺 令掌天子符玺之事。

车 府 令主管车车舆事隶属于太仆,在宫中者又称中车府令(赵高曾为中车府令)

汉时官职

中央官制

西汉在皇帝之下设立了三套平行的官僚体系,分别为丞相率领的外朝官、大将军率领的内朝官、以及处理皇帝与皇族私人事务的宫廷官。

外朝官

西汉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权力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人分掌,其下分设九卿、列卿等。

丞相

丞相,秩万石,月俸六万钱,率以列侯出任。汉武帝任命御史大夫公孙弘为丞相,因其无爵,封为平津侯。从此之后,凡平民拜相者必封侯。

丞相,又称相国。《汉书·百官公卿表》云:“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绿绶。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复置一丞相。有两长史,秩千石。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刘邦为汉王(前206年),即以萧何为丞相,汉王二年(前205年)派曹参以假左丞相的名义镇守关中。《史记·萧相国世家》载:汉十一年(前196年),“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率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惠帝二年(前193年),萧何去世,曹参继任相国。五年(前190年)曹参去世,废相国而分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前178年),再改丞相为一人。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以刘屈牦为左丞相,分丞相长史为两府。此举可能是打算重新设置右丞相,但之后并没有设置,左丞相一职也恢复为丞相。

丞相是全部外朝官的首长。凡国事,均先上丞相府,由丞相于府中召集六百石以上的官员会议,议定之后再以丞相的名义上奏皇帝裁可;凡大的人事变动、政策调整,也都是由丞相主持廷议,然后领衔上奏;皇帝的诏命,都必须下达给丞相,由丞相负责实施。

汉朝,皇帝对丞相礼遇隆重。按照汉朝任免丞相的仪式规定,皇帝本人亲自出席朝会,在京六百石以上的官员必须到会。丞相晋见,皇帝必须在正殿具正式朝服接见。丞相奏事毕,辞出,皇帝要起立、送至殿门。丞相病重,皇帝要亲临问疾,并遣使送药。丞相死后,尸体从丞相府移私宅,皇帝要亲自上门吊祭,并赐棺木、葬地、冥器等。由此可见丞相地位之尊崇了。

丞相对百官有选举、任官、黜陟、刑赏的权力。汉文帝时,申屠嘉担任丞相,在一次晋见文帝的时候,文帝的宠臣邓通举止傲慢。申屠嘉回到丞相府之后,立即发出命令,召邓通诣丞相府。邓通免冠赤足,顿首谢罪。申屠嘉本打算杀掉邓通,但是就在严辞训斥邓通的时候,文帝派使节召邓通入宫,邓通才免于一死。由此可见汉朝丞相的权力是非常大的。

正是由于丞相的权力太大,皇帝不能亲自裁决政务,所以像汉武帝这样以英明神武自诩的皇帝是无法忍受的。自武帝以后,章奏的拆读与审议,转归以大将军为首的尚书。大臣有罪,由尚书劾奏;选任御史大夫,由尚书品定高下;官吏有功迁升,上报尚书;州郡官吏入朝奏事,则面见尚书。丞相若有过失,反由尚书问状劾奏。由此,丞相的权力被一步一步的剥夺,只是在礼仪上还是百僚之长。西汉后期干脆废掉丞相,改为大司徒,与从太尉改过来的大司马、从御史大夫改过来的大司空并列。

丞相的办事机关称丞相府,属官有长史、司直、掾、属等。

长史

长史,秩千石,为相府诸吏之长,职无不揽。丞相有事,则召长史付诸施行,大概相当于现在德国的总理府部长或者日本的官房长官。

司直

司直,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初置,秩比二千石,掌佐丞相举不法,职在监察官吏,位在司隶校尉上。



丞相府所设诸曹的长吏,统称丞相掾,有三百多人。考绩优异者可以由丞相直接推荐出任廷臣。



丞相府所设诸曹的长吏,位次掾,统称丞相属。

诸曹

诸曹,为丞相府分曹办事之所。各置掾属,而以长史统诸曹事。西曹负责丞相府诸吏的任免;东曹负责二千石长吏的任免;奏曹负责处理奏章;议曹负责大小事务的谋划;侍曹负责接待丞相的宾客;集曹负责在丞相召集廷议或召开大臣会议的时候记录;大车属负责丞相所用的车马;其他辞讼、决狱、钱谷、盗贼、等事务,也各有曹、属分领。另有征事、史、少史、主计等。

太尉

太尉,按《汉书·百官公卿表》:“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是汉朝的最高武职,不常置。不设置太尉时,则以太尉职归丞相。按《史记·将相名臣年表》:高帝二年(前205年),始以长安侯卢绾为太尉,五年(前202年)罢,十一年(前196年)以周勃为太尉,旋再废太尉官。惠帝六年(前189年)复太尉官,仍以周勃为之。文帝三年(前177年)再废,权归丞相。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以大将军卫青功多,特加号大司马。后元二年(前87年)以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其后,置大司马,金印紫绶,秩比丞相。大将军或置或废,与武帝时大司马为加号不同,西汉后期大司马为实职,而将军为号。权臣多以大司马领尚书事,王莽即以此职移汉祚。

太尉作为最高武职,除了评定全国武官的功绩高下、以为升降的依据外,就是作为皇帝的最高军事顾问。汉朝军队由各将军、校尉统领,太尉不能直接指挥军队。例如周勃平定诸吕之乱时,身为太尉,却不能进入上将军吕产所指挥的北军,只得诈称帝命方进入北军营地并取得指挥权。

太尉属吏有长史、司直、功曹、议曹史、门下史、主簿等。太尉本身固有的属吏只有长史,其他属吏只有大司马领尚书事、开府置官属后才有。

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按《汉书·百官公卿表》:“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御史大夫有双重职务,其一为丞相副职,佐丞相统率百官。皇帝下诏时往往说“诏下丞相某、丞相下御史大夫某、御史大夫下诸郡国”;其二,御史大夫统领御史、刺史以监察中外百官。御史大夫作为副丞相、最高监察官的同时,也有评定天下刑狱的责任,所以也是最高法官。天下郡国上呈的会计帐目,也由御史大夫复核,所以御史大夫也是国家的总审计长。

御史大夫有两丞,御史丞与御史中丞,领侍御史十五人,另有属吏御史掾,西曹掾、主簿、少史、御史属、柱下令等。

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更御史大夫为大司空,秩比丞相,哀帝建平二年(前5年),复御史大夫官。元寿二年(前1年)再改大司空。秩中二千石。

御史丞

御史丞掌副御史大夫,监京内朝臣和南北军、诸校尉营。

御史中丞

按《汉书·百官公卿表》:“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按章举劾。”御史中丞又称御史中执法。元寿二年(前1年),改御史中丞为御史长史,为御史台主官。

侍御史

侍御史受公卿奏事,纠察百官,奉诏出监地方或专治大狱,监三辅者为监御史、监出征军队者为监军御史、武帝时特派绣衣直指治狱、掌图书的治书侍御史、掌管皇帝符玺的符玺御史等等,随事而设,废置不定。

九卿

汉承秦制,在中央政府设列卿,分别主管礼仪、刑狱等部分事务。九卿之说,源于周代,但汉代的所谓九卿,既不是从职掌上区分,也不是从禄秩上区分,只是沿袭古称而已,并无实际意义。汉代的九卿,属于国家行政性质的有主管刑狱的廷尉,主管招待外宾的大鸿胪,主管国家财政的大司农。其余各卿均负责护卫、车马等皇家宫廷事务。

太常

太常,按《汉书·百官公卿表》:“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有丞。景帝中六年(前144年)更名太常。”王莽时改秩宗。

太常属官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六署,各置令丞一人;均官、都水两署,各置长丞一人;诸庙寝园食官署,署置令、长、丞各一人。太乐令、丞,掌伎乐;太祝令丞,掌读祝文及迎送神;太宰令丞,掌宰牲及馔具;太史令丞,掌天时星历;太卜令丞,掌卜筮;太医令丞,掌巫医。

太常机构庞杂,其属吏掾史有:太常掾、太常掌故、太史掌故、史书令史、待诏、大典星、治历、望气、望气佐、高庙仆射、庙郎、寝郎、园郎、礼官大夫、曲台署长、写书官等多至二千人。

汉朝的诸博士也隶属太常。

光禄勋

光禄勋,按《汉书·百官公卿表》:“郎中令,秦官,掌宫殿掖门户,有丞。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更名光禄勋。”王莽时改司中。秩中二千石。有丞一人,秩千石。属官有大夫、郎、谒者、期门、羽林等。

大夫

大夫,无定员,职在议论朝政,评定是非等。有太中大夫、中大夫、谏大夫等数十人。朝政多下公卿、大夫、博士集议,法令政策也多由此定。



郎,无定员,文武兼有。士人出任者为议郎,秩比六百石。其余诸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执戟宿卫。有中郎、侍郎、郎中等多至千人。中郎秩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石。

中郎分属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统领,三中朗将秩皆比二千石。郎中分属车郎中将、户郎中将、骑郎中将统领,三郎中将秩皆比千石。另有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分统虎贲、羽林诸郎,为皇帝私人卫队,多由贵戚子弟充任。

其余比较低级的郎称外郎,也称散郎。

郎经历久者,多出任郡长吏,或出为将军,是汉朝官吏升迁的重要途径。

谒者

谒者,掌宾赞受事,员七十人,秩比六百石,有仆射主之,秩比千石。谒者除了接待职责外,还有守卫宫廷诸门的职责,另外,皇帝常常以谒者为使节传达诏命。

期门

期门,掌执兵送从,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置,多至千人,主官称期门仆射,秩比千石。从官有给事期门等。

羽林

羽林,也掌送从,位在期门下,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置。始名建章营骑,后改羽林骑。武帝数次征伐匈奴、西域,军中战死者子弟无依者均入羽林抚养,称羽林孤儿,教以格斗、骑射。

卫尉

卫尉,掌宫门卫屯兵,有丞。景帝初更名大夫令,后元元年(前143年)复为卫尉。卫尉秩中二千石;设丞一人,秩千石。武帝时李广为未央卫尉,程不识为长乐卫尉。西汉只有未央宫常设卫尉,其他长乐宫、建章宫、甘泉宫等则不常置。属官有公车司马令、丞,掌守司马门,凡天下奏事,四方贡献和征召均总领之。卫士令、丞,掌守卫护从。旅贲令、丞,专供奔走之役。

太仆

太仆,王莽时改太御,秩中二千石,丞秩千石,掌乘舆并主马政,有牧师诸苑三十六所,分置北边、西边,分养马三十余万匹。另有中太仆,掌皇太后舆马,不常置。属官有骏马监、平乐监、栘中监、厩司御和家车吏。

廷尉

廷尉,掌刑辟,秩中二千石。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更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复名廷尉。宣帝地节三年置左右平,秩皆六百石。哀帝元寿二年(前1年)再改大理。王莽改作士。廷尉是审判全国疑难案件的最高机构,除个别特难案件上报皇帝裁决外,有终审裁判权。廷尉属吏有:廷尉史、奏曹掾、奏谳掾、从史、廷尉文学、卒史、书佐等。

大鸿胪

大鸿胪,原名典客,景帝中六年(前144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更名大鸿胪,秩中二千石,丞一人副之,秩千石。掌诸王列侯与内附部族之封拜、朝聘、宴飨、郊迎之礼仪与接待地方诸郡上计诸吏。属官有行人令、丞,译官令、丞,狱官令、丞及郡邸长、丞。

典属国

秩二千石,置都尉、丞、侯等官。凡边疆各族降服于汉,仍保存其国号者,称为属国。由典属国掌管其事。武帝元狩三年匈奴昆邪王降,设安定属国、天水属国、上郡属国、五原属国、张掖属国五属国处之。宣帝神爵二年(前51年)为降羌置金城属国,王凤三年(前55年)置西河、北地属国。成帝河平元年(前28年)废典属国,并其职入大鸿胪。属官有九泽令,主客,大鸿胪文学,大行治礼,大行卒史等。

宗正

宗正,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更名宗伯,秩中二千石,有丞一人,秩千石。掌序录王国适庶等次,及诸宗室亲属远近,郡国岁因计上宗室名籍。若有犯法当髡者,先上宗正,由宗正上报后执行。属官有都司空令、丞、内官长、丞。都司空令,掌治宗室罪人;内官长,掌诸公主家令、门尉等。

大司农

大司农,本秦官,称治粟内史,主管财政,凡各地田祖口赋之收入、盐酒专卖、鼓铸的统制、平准、均输与漕运的管理,以及各地物产的调度,国家的开支等,均属治粟内史管辖,有两丞。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年)更名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更名大司农,秩中二千石。两丞秩千石。平帝元年(公元1年)置大司农部丞,州各一人,劝课农桑。大司农属官有太仓,均输、平准、都内,籍田五令、丞,斡官、铁市两长丞,诸郡国诸仓农监、都水等均隶属之。

少府

少府,秩中二千石,有丞一人,秩千石。凡皇帝衣食起居,医药供奉,园林游兴,器物制作,皆归少府所领。其属官甚多,有尚书、符节、太医、太官、阳官、导官、乐府、若卢、考工室、左戈、居室、甘泉居室、左右司空、东织、西织、东园匠等十六官令丞;胞人,都水、均官三长丞;中书谒者、黄门、钩盾、尚方、御府、永巷、内者、宦者八官令丞;诸仆射、署长、中黄门等。

武帝以尚书、中书谒者拆阅章奏,受公卿奏事,传达诏命,所以尚书、中书谒者虽名列少府属官,实为内朝官。

列卿

汉朝十二卿,除前面所说的九卿之外,有列卿三。

执金吾

执金吾,即秦中尉官,掌京师门内屯兵,为京师巡逻以备盗贼,皇帝出巡则为前导。有两丞、候、司马等属吏。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秩中二千石,丞千石。属官有中垒、寺互、武库、都船四令、丞。

将作大匠

将作大匠,本秦将作少府,主治宫室、宗庙、陵园、土木等事,有两丞,左、右中候。景帝中六年更名将作大匠。秩二千石,丞秩六百石。属官有石库、东园主章、左校、右校、前校、后校、中校七令、丞。成帝阳朔三年(前22年)罢中候及左右前后中校五丞。

水衡都尉

水衡都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置,掌上林苑,有五丞。秩二千石。属官有上林、均输、御羞、禁圃、辑濯、锺官、技巧、六厩、辨铜九官令、丞。

内朝官

中朝官自大将军以下,至于侍中,常侍,散骑常侍、黄门侍郎以及光禄勋所属,谓之宿卫。宿卫近在皇帝身边,颇受皇帝信任。这些中朝官都是没有实际职掌的加官。加官是武帝发明的官制,虽无职掌,但因为皇帝所亲信,讲议朝政,奉诏治事,逐渐获取了原属丞相府的决策会议的权力。按《汉书·百官公卿表》:“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所加或列侯、将军、卿大夫、将、都尉、尚书,大臣、太官令至郎中。亡员,多至数十人。”

侍中

侍中,古官名,相传黄帝时代即有此官。秦朝丞相置史五人往来奏事殿中,号侍中。汉武帝以此为近臣加官。《齐职仪》载:“汉侍中掌乘舆服物,下至亵器虎子之属。”就是说侍中是皇帝近臣,掌管皇帝的车、轿、衣服、器物等,甚至还负责给皇帝端尿盆!

左右曹

左右曹,《汉官仪》载:“左右曹受尚书事。”沈约《宋书》云:“汉使左右曹诸吏分堂,尚书奏事。”因为尚书是在皇帝左右处理文书的官员,左右曹实际上就是分科办事的尚书。

诸吏

诸吏则是受特别委任有权监察、纠举不法的官员,凡加诸吏者,虽非御史,也有和御史一样的权力。

散骑常侍

散骑常侍,其实是散骑、常侍两个官名。职务是“骑从乘舆车后,献可替否”,所任有宦官、也有士人。

给事中

给事中,加号,凡加此官者,得出入禁中、顾问应对,位次常侍。

领尚书事

因丞相权势发展,皇帝收其权于近臣,于是尚书权势日增。但尚书权重而位卑,不能与外朝官抗衡,故常以大将军、大司马以下诸将军领尚书事,以参决政事。

尚书令

尚书令,汉承秦制,置六尚,即尚书、尚冠、尚衣、尚沐、尚席、尚食。尚书掌收受章奏,出宣诏命。六尚均为少府官,但尚书负责处理政务,实际上是中朝官,不受少府节制。诸臣上书,要另写一份作为副封先上尚书,尚书审阅副封后,对于文辞不便者可不予上奏。朝廷颁发诏令,须以副本存尚书。大臣上奏,由尚书读奏,大臣有罪,由尚书问状。初以尚书四人分判四曹,常侍尚书主丞相御史事;二千石尚书主刺史二千石事;民曹尚书主庶人上书事;主客尚书主外国事;成帝时增置三公曹主断刑狱。

中书谒者令

中书谒者令,宦官。汉初为中谒者令。武帝后期以宦官掌尚书,改称中书谒者令。

符节令

符节令丞,掌虎符竹符。文帝二年(前178年)颁铜虎符、竹使符与诸郡国。调兵用铜虎符,其余征发用竹使符,各分其半,左与郡国,右在皇帝。遣使至郡,持半符节勘合以验真伪。

掌宫卫并为天子侍从。

黄门令,宦者。有给事黄门,小黄门,皆以宦官任之。职掌传递书奏,并关通禁省内外。给事黄门,黄门侍郎,位在郎将、大夫下。

其他内朝官吏

尚书郎、尚书御史、给事尚书、尚符玺郎,太医监、侍医、太官献食丞、太官献丞、食监、乐府音监、乐府游徼、令史、东织室令史、中书仆射、黄门倡、倡监、马监、黄门驸马、狗监、给事狗监、钧盾冗从、尚方待诏、掖庭狱丞、掖庭牛官令、掖庭户卫、少内啬夫、暴室丞、暴室啬夫、农官、中谒者、中涓、协律都尉、海丞、果丞等。 这些官员多为处理内廷事务的下级官吏,不能参与政事。

宫官

詹事

詹事,《汉书·百官公卿表》云:“詹事,秦官,掌皇后、太子家,有丞。”秩二千石。属官有太子率更(负责计时、太子家刑狱);家令丞(负责太子财政事务);仆(负责太子出行车马)、中盾(太子内卫)、卫率(太子卫队指挥官)、厨厩长丞(负责太子膳食、厩马等)。

大长秋

大长秋,《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将行,秦官,景帝中六年更名大长秋,或用中人,或用士人。”是皇后宫官,秩二千石。属吏有中长秋(副大长秋)、私府令(负责皇后私人财务)、永巷令(负责审理内廷宫女、内命妇)、仓长(皇后私人庄园的仓库管理员)、厩长(皇后养马场的主官)、祠祀长(负责内廷内命妇祭祀事务)、食官长(供皇后膳食)等。

长信詹事

秩中二千石,掌皇太后宫。景帝中六年(前144年)更名长信少府,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更名长乐少府。

太子太傅

按《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太子太傅、少傅,古官”,秩二千石,负责教导、辅弼太子,属官有太子门大夫、庶子、洗马、舍人、太子中庶子、太子御骖乘、护太子家等。

郡县官制

汉承秦制,地方行政区划分为郡、县两级。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各遣刺史一人以六条察事。此时的州还只是行政监察区域,不是一级行政地方。



郡一级设太守、都尉、监御史三官,各领郡内政务、军务、监察之事。

太守

西汉非常重视太守的人选,每有太守除授,皇帝一般都要亲自召见,慰谕有加。汉宣帝曾说“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其唯良二千石乎”,可见一斑。太守秩二千石,治行卓异者往往直接征为公卿,公卿罢政,也往往出为太守。西汉重视太守的选拔与任用,所以西汉的地方治理较后世为优。

太守权力非常大,所属县令、县长的任免均由其荐议,郡府各属吏均由太守自己从本郡人中任免,掌握虎符,竹使符,以此节制本郡驻军。

太守属吏有:别驾(太守最主要的助手)、主簿功曹(诸吏之长,郡府主管)、议曹(掌讲议郡政)、贼曹掾(主刑罚)、决曹掾(掌决狱)、贼捕掾(缉拿追捕犯人的官署)、五官掾(掌盗贼)、门下掾(掌太守仪卫)、门下督(掌副门下掾)、郡掾祭酒(掌学术)、郡文学(掌郡学校)、郡文学史(郡文学的属吏)、郡文学卒史(郡文学的下级属吏)、学经师(掌祭祀诸经的讲授)、宗师(掌本郡居住的宗室)、舍人(太守秘书)、史(记录官)、从史(史的副手)、诸曹史(诸曹记录官)、右曹掾史(刑狱诸曹居右,右曹掾史为诸右曹的记录官)、太守卒史(太守的低级从事官)、《五经》百石卒史(掌五经保管)、直符史(掌虎符、竹使符)、狱史(监狱长)、狱小吏(狱史管辖的狱吏)、小史(负责文书记录的低级小吏)、督邮(掌本郡驿站、巡查诸县)、督邮掾(督邮的助手)、督邮书掾(督邮的书吏)、都吏(奉命出使诸县)、郡少府(郡掌财之府、以供太守)、守属(太守府洒扫诸事)、给事太守府(无固定职掌,侍从太守)、郡司空(掌本郡土木工程和官府工匠)等。

西汉郡属吏均由本郡人士出任,品行高卓者可以被太守推荐出任廷臣。

都尉

都尉,秦名郡尉。《汉书·百官公卿表》云:“郡尉,秦官,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秩比二千石,有丞,秩皆六百石。景帝中二年更名都尉。”内地郡只有一个都尉。边郡分置部都尉(如东部尉、中部尉、西部尉、南部尉、北部尉)。大约都是守在边塞上。都尉之下有侯、千人、司马等职,各有治所。凡边境或要塞所在,皆置尉,百里设尉一人,士史、尉史各二人,为镇守官,隶属所在郡都尉。

都尉与太守分治军民,位次太守,开府置吏如太守府,属官有掾、卒史、属、书佐、功曹等。

除郡都尉之外,西汉还在诸关隘设关都尉,在屯田区设农都尉,在殖民地区设属国都尉。另有执行特别职务的没有辖区的都尉,如宜禾都尉,护漕都尉等。

监御史

监御史,秦官,主监察太守行政、郡驻军以及所辖诸县不法事。汉初不设监御史。惠帝三年(前192年),始遣御史出监三辅,审查地方司法,每年十月返京奏事,十二月还郡。此后在地方再设置监御史。文帝十三年(前167年),以御史不奉法,另行派遣丞相史纠察诸郡。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便停止派遣御史。

刺史

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刺史,以品级较低(秩六百石)的廷臣充任。分天下为十三部(后改州),每部(州)派刺史一人(三辅以司隶校尉主纠察,所以实际上全国刺史有十二人),巡行诸郡,以六条诏书纠察不法。刺史虽然品级较低,却可以纠劾比自身品级较高的官员。汉朝规定,刺史只能纠察秩比六百石以上的官员,不允许刺史问难下级官吏。刺史所纠察的范围,也只能以六条诏书为限。如果刺史纠劾超出诏书范围,不但不能纠劾成功,自己还要以越职的罪名被罢免。

三辅

周朝在京师(镐京、洛邑)置内史,秦沿置,景帝二年分为左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改左内史置左冯翊,改主爵都尉置右扶风,合称三辅。

三辅是位同列卿的京官,不过他们的职务都是管理长安附近的地方行政事务,与太守无异,所以也称他们所管辖的地方为三辅。

京兆,按《汉书》:四县,十城,户五万三千二百九十九,口二十八万五千五百七十四。

左冯翊,按《汉书》:十三城,户三万七千九十,口十四万五千一百九十五。

右扶风,按《汉书》:十五城,户万七千三百五十二,口九万三千九十一。

县、国、邑、道

县是郡之下的最低一级行政地方。国为王侯封地,王国同郡、侯国同县。邑是皇太后、皇后、公主封地。道是设置于巴郡、蜀郡等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县级地方政权。汉平帝时,全国共设置县、国、邑、道一千五百八十七个。

万户以上的县,设县令。不满万户的县,设县长。令、长并为县的长官,但品秩不同。令,秩千石至六百石;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侯国的长官称相,邑的长官也称令,道置长。

县(国、邑同,道多减省)置丞一人,主管文书档案,仓库,监狱。大县置县尉二人,小县置一人,主管地方治安、缉捕盗贼。县丞与县尉是县的长吏,由朝廷任免。县的其余佐吏的设置多与秦的县制相同。

诸侯国官制

汉朝分封制与郡县制并行,称郡国制。

诸侯王

汉初,有燕、赵、楚、九江等七个异姓王国。高祖以次翦灭异姓诸王,刑白马作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同时规定非功不得封侯(这一条后来没有奉行,汉朝丞相、外戚都例行封侯)。封同姓子弟为燕、代、齐、赵、梁、楚、吴、淮南、长沙九王。“大者夸(同“跨”)州兼郡,连城数十”。他们君国子民,自置官属。王国的置官略仿汉朝,按《汉书·百官公卿表》:“诸侯王,高帝初置,金玺绿绶,掌治其国。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通典·职官典》: “汉朝唯置丞相,其御史大夫,皆自置之”

孝惠元年,王国所辖诸郡太守的任免权力收归朝廷。景帝则彻底剥夺了诸侯王对封国的行政权力。按《汉书·百官公卿表》:“景帝中五年,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谒者、郎诸官长丞皆损其员。”

汉武帝时,诸如郎中令、太仆等诸侯王的王宫官员的任免权也收归中央,并颁布《左官律》,规定在王宫任职的官员不得出任中央官员。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废诸侯王内史,以相治民。这时的相其实与郡太守没有区别(此时的王国的辖区大小也就相当于一个郡),仅仅是品秩为真二千石,高于郡太守而已。到此为止,诸侯王仅仅保留了通过汉朝派遣的官员征收租税供自己享用的权利。

列侯

列侯,汉初用以封功臣。高帝八年(前199年),天下平定,开始论功定封。至十二年(前195年),共有一百四十三人受封为列侯。按《汉书·功臣表》:“时大城名都民人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裁什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同“砺”,小石子的意思),国以永存,爰及苗裔。”

列侯居国,要接受郡守、郡尉的监督。列侯不能役使非本国人,违律则削爵治罪。汉初,列侯直接掌握封国的行政权力(列侯不在国时,一般由侯的管家代行),景帝时,侯国相由朝廷任命,与县令同,侯只保留按每户征收三百钱供自己享用的权利。

爵禄制度

汉沿秦制,设爵以赏功。禄,既指官员的等级,也是官员官俸的数额。



高祖未称帝时,杂用六国旧制对有功将士封爵,名目不一。汉朝建立之后,沿用秦二十等爵。按《汉书·百官公卿表》:“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自一级至四级都是士卒。自五级至九级位比大夫,都是军吏,平民之爵不得过公乘,超过的要回授给同族的人。自十级左庶长至十八级大庶长,位比九卿,都是军将。十九级、二十级均为列侯。

赐爵

西汉凡国有喜庆、大捷等,都可以赐百姓爵。一般皇帝即位均颁诏赐民爵一级。西汉一朝共计赐爵二十次。

鬻爵

逢财政困难的年度或者内外用兵筹措军费,则募民以钱、粮食、奴隶入官府,换取爵位。按《汉书·食货志》“民入粟六百石者,加上造之爵,输粟四千石者可以为五大夫,万二千石者为大庶长。爵级高低以纳粟多寡为差。”成帝鸿嘉三年(前18年),令吏民入粟买爵以助国家赈赡,并允许买高爵者可以出任三百石以下的官职。

武帝时,为筹措征伐匈奴、西域的军费,另设武功爵,高价出卖。《汉书·食货志》刘瓒注引《茂陵中书》说:“ 武功爵:一级曰造士,二级曰闲舆卫,三级曰良造,四级曰元戎士,五级曰官首,六级曰秉锋,七级曰千夫,八级曰乐卿,九级曰执戎,十级曰政戾庶长,十一级曰军卫。”“级十七万,凡直三十余万金。”就是说,买到最高的军卫爵位需要三十多亿钱(一金大约值一万钱)!,不过按规定只能买到乐卿为止。

获得爵位的人,可以获得封邑(高等级爵)、免除部分或全部赋税徭役、减刑、优先担任官职等。但是由于人民多买爵位以逃避赋税徭役,所以朝廷往往以各种理由征发有爵位的人并加以种种其他负担以代替赋税徭役,所以渐渐的民爵也就无人再买,也不再为人所重。这也是后世不再设置民爵的原因。

秩禄

汉以石数为官员品秩的名称。石就表示年俸若干石谷粟,每石为一百二十斤(约相等于现代的四十一公斤)。汉朝秩禄可分为四大等级:(一)比二千石以上(二)比六百石以上(三)比二百石以上(四)比二百石以下。三公万石不在秩级之内。

官员的品秩虽然以石数为差,不过不全给以粮食,而是钱、谷分给。按钱发给官俸的时候,谷、钱之间的换算比率是固定的,所以当粮食价格上涨的时候,官俸实际上就贬值了。

西汉官秩月俸简录(斛=石):万石 :350斛 ,金印紫绶 。中二千石 :180斛。真二千石:150斛。二千石:120斛。比二千石:100斛,以上银印青绶。千石:90斛。比千石:80斛。八百石与比八百石禄同千石。六百石:70斛。比六百石:60斛,以上铜印黑绶。四百石:50斛。比四百石:45斛。三百石:40斛。比三百石:37斛。二百石:30斛。比二百石:27斛,以上铜印黄绶。一百石:16斛。斗食:11斛。佐史:8斛。

西汉时期,一般年景一斗米约十数钱,按此折算,三公月俸约七十万钱,县令月俸7万二千钱到十四万钱不等。可知西汉的官俸十分丰厚!较之明清,一品大员年俸不过一百二十四两银,折钱十八万六千而已!

选举制度

西汉选拔官员,主要的是文学和吏道两类。前者指对古代典籍有研究,道德有称者,后者指明习法律与行政技术、官员子弟以及王侯子弟。

高祖十一年(前196年),高帝首次下求贤诏:“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命令各公卿、郡守、诸侯王、列侯举荐贤才以供朝廷选择,违者论罪有差。

明经

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颁诏令天下通晓逸经、古记、天文、历算、钟律、小学、史篇、方术、本草等学术以及通晓《五经》、《论语》、《孝经》、《尔雅》等古代典籍的学者汇集长安,令所在诸郡国以公车接送(后世遂以公车作为举人的代称)。所集凡数千人,多任以诸郎、博士等职。

明法

高祖十一年,诏:“其有明法者,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必身劝勉,遣诣丞相府,署其行、义及年,有其人而不言者,免官。”由此聚集了许多明习秦朝法律的人士。

博士

战国时代,齐、魏、秦等国均设置博士官,秦置博士官70人,主要负责礼仪,也参议朝政。汉沿置,初置员甚少,也不为人所重。汉文帝即位后,增设博士官至七十余人,儒士为主,杂以他士。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置五经博士,按《诗》、《书》、《礼》、《易》、《春秋》分置博士。甘露三年(前51年)宣帝下诏在石渠阁讲求儒术,讨论按照儒家的门派分置博士官。次第至黄龙元年(前49年)共置五经十二家博士(《诗》,齐、鲁、韩。《书》,欧阳、大、小夏侯。《易》,施、孟、梁丘。《礼》,后氏,《春秋》,公羊、谷梁)。

博士品级(比六百石)不高,但是声望很高。博士的晋升非常容易,往往获得越级提拔,迅速得以出任九卿,太子太傅,大夫,侍中等重要官职,外放即为郡守、尉、诸侯相、刺史。博士出身的官员,有很多最后出任御史大夫、丞相的。

博士官的任命以学术为首要条件,选择非常严格。《汉书·儒林传》说:“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艺,辄罢之,而请诸能称者。”

贤良方正

汉文帝二年(前173年)下诏说:“二三执政……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十五年,又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被荐举者,文帝均亲自策问。汉武帝时,董仲舒、公孙弘等都应贤良方正入选。宣帝定例凡灾异大灾,皇帝要下罪己诏,同时令郡国选举贤良方正“以匡不逮”。

孝廉

汉朝以孝治天下,特重孝廉之科,所以中选的人也很少。

文帝十二年(前166年)下诏说:“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民之本也。廉吏,民之表也。朕甚嘉此二三大夫之行。今万家之县,云无应令,岂实人情!是吏举贤之道未备也。”为了鼓励应选者,文帝特派谒者劳赐孝者每人帛五匹,悌者和力田每人帛二匹。

茂才异等

这个科目是指因事临时下诏公卿郡国推举特定方向的人才,因事而异。元封五年(前106年)武帝:“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至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使绝国者。”这里主要是要征求军事和外交人才。

察举茂才异等的要求非常严格,举荐不当要按罪论处。汉元帝时,富平侯张勃推荐陈汤为茂才。而陈汤因匿丧不赴被司隶校尉参劾,为此张勃坐选举不实,削户二百,陈汤下狱论死。

孝悌力田

惠帝四年(前191年)正月,令天下察举孝悌力田者,免其徭役。高后元年(前187年),初置孝悌力田二千石者一人。文帝前元十二年(前167年)三月,诏以各乡户口多少为比例,设置三老和孝悌力田,常置。

汉朝将军位

一品 大将军 (以上为三公级将军)

二品 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

抚军大将军、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国大将军、

南中大将军(以上为二品大将军)

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四征资深者皆为大

将军。以上为四征将军)

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以上为四镇将军)

三品 中领军(资深者为领军将军。以上为禁卫军)

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以上为四安将军)

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以上为四平将军)

征蜀将军、征虏将军、镇军将军、镇护将军、安众将军、安夷

将军、安远将军、平寇将军、平虏将军、平狄将军、平难将军、

辅国将军、虎牙将军、轻车将军、冠军将军、度辽将军、横海

将军(以上为三品杂号将军)

四品 中护军、武卫将军(中护军资深者为护军将军。以上为禁卫军)

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以上

野战军五校尉)

中坚将军、骁骑游击将军、左军将军(以上为四品常设将军)

建威将军、建武将军、振威将军、振武将军、奋威将军、

奋武将军、扬威将军、扬武将军、广威将军、广武将军、

宁朔将军、

左积射将军、右积射将军、强弩将军(以上为四品杂号将军)

东中郎将、南中郎将、西中郎将、北中郎将(以上为四中郎将)

振威中郎将、建义中郎将、奉义中郎将、平虏中郎将、

典军中郎将、抚军中郎将、武卫中郎将、司金中郎将、

司律中郎将、

护匈奴中郎将、率善中郎将(以上为四品杂号中郎将)

戊己校尉、平虏校尉、讨寇校尉、建忠校尉、护羌校尉、

护东羌 校尉、护乌丸校尉、护鲜卑校尉、西域校尉、西

戎校尉、东夷校尉(以上为派遣军)、监军(以上为监

军或护军)

五品 偏将军、裨将军(以上为五品常设将军)

鹰扬将军、折冲将军、虎烈将军、宣威将军、威远将军、

宁远将军、

伏波将军、虎威将军、凌江将军、荡寇将军、昭武将军、昭烈将军、

昭德将军、讨逆将军、破虏将军、讨寇将军、宣德将军、威虏将军、

捕虏将军、殄吴将军、殄夷将军、扬烈将军、建忠将军、立义将军、

怀集将军、横野将军、楼船将军、复土将军、忠义将军、建节将军、

翼卫将军、讨夷将军、怀远将军、绥边将军(以上为五品杂号将军)

安夷护军、抚夷护军(以上为监军或护军)

六品 和戎护军、殄虏护军

(以上为杂号护军)

按:我们看过的电影《秦俑》中蒙天放被呼为郎中令即是掌宫卫并为天子侍从。汉代书及影视中常提到的小黄门,即黄门令,宦者。电视连续剧《大汉天子》中曾提到大将军,骠骑将军廷尉,等多种官职。

三国时期官职

三国是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称号,由于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与220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大将军:战国时始置,是将军的最高封号,东汉时多由贵戚充任。具体名号有建威大将军、骠骑大将军、中军大将军、镇东大将军、抚军大将军等等,除骠骑大将军之位稍低于三公之外,其余均在三公之上。三国时夏侯惇、姜维等人皆为大将军。

大司马:汉武帝(刘彻)废太尉设大司马,光武帝(刘秀)又废大司马为太尉,故大司马即太尉,为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最高官职,即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东汉时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

大司农:秦时称治粟内史,景帝改称太农令,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更名为大司农。魏初设大农,文帝(曹丕)黄初二年(221年)改称大司农,蜀、吴亦各有大司农。两汉时大司农掌管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而到了三国时期,由于权力的分散则只能负责这些物资的保管工作了。九卿之一。

大鸿胪:秦时称典客,汉初称大行令,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大鸿胪,掌管接待宾客之事。九卿之一。

卫 尉:秦时始置,汉景帝(刘启)初更名为中大夫令,不久即恢复原名,掌管宫门警卫。九卿之一。

太 尉:同大司马。曹丕即位后任贾诩为太尉。

太 傅:辅弼国君之官,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曹叡即位后人钟繇为太傅。

太 常:秦时称奉常,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更名为太常,掌管礼乐社稷、宗庙礼仪。其属官有太史、太祝、太宰、太药、太医(为百官治病)、太卜六令及博士祭酒。九卿之一。

太 仆:秦和两汉均设太仆,王莽一度更名为太御,掌管舆马及牧畜之事。九卿之一。

太 守:秦时设郡守,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之最高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少 府:秦和两汉均设少府,王莽称共工,与大司农一同掌管财货。不过大司农掌管国家财货,而少府则管供养皇帝。其属官有掌管御用纸、墨、笔等物的守宫令、掌管刀剑弩机等物的尚方令、掌管衣物的御府令、为宫廷治病的太医令。九卿之一。

中常侍:秦时始置,东汉时由宦官担任,掌管文书和传达诏令,权力极大。

中书监令:曹操为魏王时,设置秘书令以处理尚书章奏。曹丕于黄初初年改秘书令为中书令并特置中书监,使之排在中书令之前。

中领军:曹操为丞相后置领军,不久改为中领军,掌管禁卫军。

中护军:曹操为丞相后置护军,不久改为中护军,掌管禁卫军,地位略低于中领军。

长 史:秦时始置,西汉时丞相下有两长史,其职务相当于秘书长,即最高国务机关中事务主管。将军幕府中亦有长史,为幕僚之长;可分令部队出战的称为将兵长史。东汉的太尉、司空、司徒三公府亦设长史,职任颇重。三国沿置不改。

从 事:刺史的佐官如别驾、治中、主簿、功曹等都称为从事。

仓曹掾属:主管仓谷之事的官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

司 徒:西周始置,东汉时掌管教化,三公之一。

司 空:西周始置,东汉时掌管水土及营建工程,三公之一。

司隶校尉:汉武帝始置,负责督率京城徒隶,从事查捕奸邪和罪犯,简称司隶。刘备在蜀称帝时以张飞为司隶校尉。

司金中郎将:曹操于建安十年(205)置,掌管冶铁、钱币和农具的铸造的官员。

主 簿:汉始置,掌管文书簿笈,司空、丞相府及刺史的佐官中都设有主簿。

功 曹:刺史的佐官,掌管考查记录功劳。

东西曹掾属:曹操为丞相后下设东、西曹掌管人事工作,东曹主管二千石官员的任免,西曹主观丞相府官员的任免。其负责人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

丞 相:战国时始置,为百官之长。东汉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208)复置,曹操自任丞相。“丞”与“承”相通,“丞相”就是承君主的旨意来处理国家事务的人。

丞相理曹掾:丞相府中掌管司法的官员。

光禄勋:秦时称郎中令,汉武帝更名为光禄勋。王莽称司中,东汉又称光禄勋。曹操为魏公后设郎中令,黄初元年(220年)又称光禄勋,掌管宿卫宫殿门户。其属官有掌管宾赞受事的谒者、掌管御乘舆车的奉车都尉、掌管副车马匹的驸马都尉、掌管羽林骑的骑都尉,而大夫、中郎将等官是否是光禄勋的属官尚有争议。九卿之一。

执金吾:秦时称中尉,汉武帝更名为执金吾。王莽称奋武,东汉复称执金吾。曹魏先称中尉,黄初元年更名为执金吾,掌管宫外巡卫。卫尉巡行宫中,执金吾则徼偱京师。天子出行,执金吾为先导。“吾”当御讲。

别 驾:刺史的佐吏,刺史以巡行视察为职,别驾则另乘传车,辅助刺史出巡,故称别驾。

廷 尉:秦时始置,汉景帝更名为大理,自后或称廷尉,或称大理。廷尉掌管刑法狱讼,是各地上诉的最高司法机关。“廷”字系直、平之义,治狱贵直而平,故以为号。廷尉的属官有大理正、大理平、大理监,成为廷尉三官。九卿之一。

县令长:春秋战国时始置,一县的行政长官,人口在万户以下的县的长官称为令,万户以上的称为长。县令长的佐官有掌管军事、治安的县尉和掌管文书、仓狱的县丞,一般每县有丞、尉各一人,大县有尉两人或更多。

尚 书:“尚”就是执掌的意思。秦汉时,尚书只是少府的属官,掌管殿内文书,地位很低。汉武帝时,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治事,因在皇帝周围办事,地位逐渐重要。曹魏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共五曹尚书。吏部又称选部,掌管选用官吏;左民掌管缮修功作、盐池园苑;客曹掌管少数民族和外国事务;五兵掌管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度支掌管军国支计。其中以吏部尚书最为重要。

尚书令:秦时始置,为尚书台首长,是直接对皇帝负责、掌管一切政令的首脑。尚书令的副手为尚书仆射,曹魏置尚书仆射一或二人,二人并置时称左右仆射。若尚书令缺,由左仆射代行令事。曹魏时以五曹尚书、二仆射、一令为八座。

尚书郎:尚书台内负责起草文书的官员。东汉选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台,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侍 中:秦时始置,为丞相的属官,掌管拾遗补缺、赞导、陪乘、出而负玺以及照料皇帝日常生活等事。

宗 正:秦时始置,王莽称宗伯,东汉复称宗正,掌管皇族与外戚事务。两汉皆以刘姓宗室充任。九卿之一。

征东将军:统领青、兖、徐、扬四州,屯驻扬州。

征南将军:统领荆、豫二州,屯驻新野。

征西将军:统领雍、凉二州,屯驻长安。

征北将军:统领幽、冀、并三州,屯驻蓟州。

刺 史:秦时始置,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刺,检举不法;史,皇帝所使。

治 中:刺史的佐吏。古代簿籍文书之类称为“中”,“治中”即为管理文书档案之意,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固定的官职。

参 军:东汉末曹操以丞相总揽军政,其僚属往往以参丞相军事为名,即参谋军务,简称“参军”。

河南尹:东汉建都于河南郡洛阳县,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官不称太守而称尹,掌管洛阳附近的二十一县。

典农中郎将:汉末曹操置典农中郎将和典农校尉,均掌管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仅有所治郡国大小之别,职权相当于太守。

城门校尉:西汉始置,掌管京师城门的屯兵。

相 国:即丞相。

将作大臣:秦时称将作少府,汉景帝更名为将作大臣,掌管宫室、宗庙、路寝、陵园地土木营建。

给事中:秦时始置,西汉沿置,东汉省,魏复置。为将军、列侯、九卿,以及黄门郎、谒者等的加官。

都 督:三国始置都督和大都督,为领兵官,其中大都督为最高军事统帅。

校 事:曹操临时设置的小吏,负责伺察群臣的微过小罪。

监冶谒者:三国时魏置,掌管冶铁的专官

御史大夫:掌管弹劾、纠察的官员,其位仅次于丞相。

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的副手。

黄门侍郎:秦汉时,宫门皆黄色,故号黄门。黄门侍郎因在黄门内供职而得名。

散骑常侍:三国魏置,即汉代散骑(皇帝的骑从)和中常侍的合称,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督 军:高级统兵长官,位在相国、太尉、御史大夫之下。

督 邮:汉代各郡置督邮官,掌管督察纠举所领县乡违法之事,兼管宣达教令、讼狱捕亡等事。

安南将军 四安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三品,掌征伐。

安东将军 四安将军之一,掌武事,第三品,魏吴有置,蜀无。

安远将军 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

兵曹掾  东汉太尉属吏,主兵事,秩比三百石。魏沿之,于丞相府和大将军府各置兵曹掾一人,三百石,第七品。

步兵校尉  汉武帝时,置八校尉领北军,其中有步兵校尉,秩二千石,掌上林苑门屯兵。东汉因之,秩比二千石。三国均置,为天子禁军首领之一。

骠骑将军  汉武帝始置,以霍去病为之,秩位同大将军,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三国均置。

别驾从事  即别驾从事史,汉制,刺史属吏之长,因跟随刺史出巡时要另乘专车,故称别驾,三国因置。

别部司马  汉制,大将军属官有军司马,秩比千石。其中别领营属者称为别部司马,共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

从事中郎  汉魏时,三公及将军府均设从事中郎,职参谋议,为在长史、司马下。

从事祭酒  三国蜀置,为州牧的属官。从事之长,称为祭酒。

车骑将军  汉制,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金印紫绶,地位相当于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师兵卫,掌宫卫。第二品。

大都督  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属加官。加此官者,颁与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以节制持节将军等高级将领。吴同魏制。蜀置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大理  秦以廷尉为最高司法长官。汉时改为大理。魏时为第三品,中二千石。黄初元年改为廷尉。吴亦如之。

大尚书  吏部尚书的别称。魏晋尚书分曹治事,吏部尚书为首曹,故称大尚书。

大长秋  秦置将行,为皇后宫官。汉改为大长秋,秩二千石,职掌奉宣皇后命和引见给赐宗室外戚及充当皇后出行随行,常为宦者任。三国因之。

东中郎将  秦郎中令属官有左中郎将,汉属光禄勋,秩比二千石。主轮番执戟宿卫天子。魏因置。亦作东中郎将。比二千石,第四品。吴蜀亦置。

东观令  东观原为东汉宫名,为宫中藏书之处。三国吴置东观令,职司董理经籍,掌修国史。

东曹属  汉制,丞相、太尉掾吏其正职称掾,副职称属,皆比二百石。东曹副职吏员称东曹属。三国因之。

东曹掾  汉制,丞相、太尉自辟掾吏分曹治事,有东曹掾,秩比四百石,初出督为刺史,后主二千石长吏及军吏的迁除。三国因之。

荡寇中郎将  中郎将秦汉时即设有是官,为皇帝的宿卫侍从官。秩位次于将军。东汉三国事名号渐多,各国自相署置。荡寇之名仅吴有置,魏蜀未见。

荡寇将军  东汉末始有此名。三国均置,秩为第五品。

督军校尉  三国吴置,校尉在将军和中郎将之下。

督军从事  刺史、州牧之属官,多称从事史,分主各事。东汉末临时设置属军事之从事史颇多。

都督  领兵将领或地方军政长官之称。蜀于边缘诸郡皆置都督领兵屯守。

邸阁督  邸阁为囤积粮谷之所,其督为守备屯所士卒之长。

典学从事  汉制,司隶校尉及州刺史之下,设从事史若干人,分司州政。蜀在益州设典学从事,总领一州之学政。

典曹都尉  蜀置,刘备定蜀,较盐铁之利而设盐府校尉,并置典曹都尉以属之,掌供继军粮。

都尉 都尉名官甚多,多为主兵武官。地方郡国都尉,主兵。

都护  汉宣帝时,置两域都护,为加官。东汉光武帝时设都护将军。三国魏沿置。蜀有中都护、行都护之号,职权如大都督,总领内外诸军事。吴设左右都护,尽护诸军。

奋威校尉  校尉为次于将军之武职。有各种名号,奋威校尉仅三国吴置。

奋武校尉  位在将军下。三国时校尉名号甚多,职责亦不同。奋武校尉仅吴置,鲁肃任之。

奋武将军  汉末,曹操、吕布曾任是官。三国时魏吴有置,蜀未见。

奋威将军  西汉始置。三国均置,第四品。

符节令  秦汉时置此官,属少府,掌府节。魏置符节令,别为一台,位次御史中丞。令一人,六百石,第五品。掌授节、铜虎符、竹使符。吴蜀亦置。

奉尚  “尚”他本均作“常”,即奉常(太常)。

奉车都尉  汉武帝时设奉车、驸马、骑三都尉,皆比二千石。奉车都尉掌御乘舆马。魏时为第六品,秩比二千石。

辅国大将军  后汉时期设立的高级将军位,位在“四镇”大将军之上。

辅国将军  汉献帝时伏完任此官。三国时均置此号。

关内侯  秦置。爵第十九级,位次于列侯。有其号,无国邑。

光禄大夫  秦郎中令属官有中大夫,汉更名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魏时为第三品,位次三公。无固定职守,相当于顾问。诸公告老及在朝重臣加拜此官以示优重。

横江将军  三国时仅吴置。以鲁肃任之,镇守沿江辖地,用以横扫来犯之敌,故名。

黄门丞  西汉少府属官有此职,东汉因之。黄门令之佐吏有丞、从丞各一人。

黄门令  西汉少府属官有此职,东汉因之。秩六百石,宦者充任,主省中诸宦者。

护军  秦置护军都尉。汉初又称护军中尉。武帝时设护军将军。护军之号,有时即指竣军将军或中护军之简称。

护军将军 秦置护军都尉,汉因之,陈平曾任此职,尽护诸将。汉武帝时属大司马。建安12年改护军为中护军。魏亦置护军,主武官选,隶领军。资重者为护军将军,资轻者为中护军。

侯相  即列侯封国的相,主治民,如县令、长。

后典军  三国时蜀于监军之下置典军,分前、后、中三典军。吴亦置,但分左、右、中。

后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甚多,有以前、后、左、右名之者。魏时为第三品。

虎威将军  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魏吴有置。

虎贲中郎将  《周礼·夏官》记有虎贲氏,掌王出入仪卫。汉平帝元始元年更名为虎贲郎,置中郎将统领。秩比二千石。

建武中郎将  三国吴置,胡综任之。

金曹从事  三国吴置。魏置金曹掾,主管货币盐铁事。吴置金曹从事,胡综任之。

建武将军  曹魏置,第五品。

建威将军  曹魏置,第四品。吴蜀亦置。

监农御史  为御史中丞的属官。秦置御史大夫,汉因之。有两丞,一曰中丞。及御史大夫转为司空,御史中丞遂成御史台的长官。御史台属下有名目不同的御史,分掌各事。监农御史为其中之一。三国吴有置,魏蜀未见。

监军  春秋有载,三国均置。无定员,随事而设。诸州不置都督时置此官。将军领兵出征时,多置监军。

记室  东汉置,诸王、三公及大将军都设记室令史,掌章表书记文檄。

家令  太子属官。秦置,魏时为第五品,秩千石,主仓谷饮食,职似司农、少府。

军师  三国时各国均设军师官,皆参与主持军事谋议等事。

军祭酒  即军师祭酒,陈寿撰《三国志》避晋景帝司马师讳,改为军祭酒。魏时为第五品。

军议校尉  参议军事的官位。

谏议大夫  秦时,郎中令属官有大夫,掌议论、顾问、应对。汉武帝置谏大夫,东汉时改称谏议大夫,秩比六百石。魏蜀有置,吴无考。

立武中郎将  三国吴置。步骘任是职。

立节中郎将  三国吴置。陆抗任是职。

领军  是中领军或领军将军的简称。曹操为丞相时置,掌禁兵。

领军将军  领军中资重者之称。资轻者为中领军。掌禁兵。

列侯  爵位名。秦汉以二十等爵赏有功者,其最高级叫彻侯。后因避汉武帝讳,改为通侯。后又改列侯。金印紫绶,有封邑,得食租税。魏初如汉制。咸熙元年改行五等爵制。

令史  汉代少府属官有尚书令史,兰台令史。诸公府亦设令史,地位低于掾史。曹魏公府及诸将军府设令史。蜀相府有令史。

令  秦汉时县官管辖区万户以上者称令,万户以下者称长。

秘书  掌管禁中图书秘记。汉桓帝始置。

秘府郎  三国吴置,掌校秘书。

门下循行  汉制,郡守三吏有门下循行,类似门下客,不主实事。

门下督  将帅府属官。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府均置门下督一人,第七品。下属有门下录事、门吏、门下书吏各一人。

南中郎将  光禄勋属官。魏时秩二千石,蜀亦置,吴无。

破虏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五品。李典、孙坚曾任。

平戎将军  三国吴置,步骘任是职。

平东将军  汉置,魏时为第六品。吕布曾任是官。

平南将军  魏置此官,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平北将军  建安十年始置,第六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平西将军  魏时为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偏将军  将军中地位较低者,多由校尉或裨将升迁,无定员,第五品。三国均置。

前护军  魏及蜀皆置护军,唯蜀护军分为前、后、左、右、中五护军。

前将军  三国时常设的高级将军位。负责京师兵卫和边防屯警。位次于九卿,而高于其他临时设置的杂号将军。三国时品级下降,为第三品。开府治事,属官有长史、司马、从事中郎等。

前军师  东汉始有军师之名。分前后左右中之名,第五品。

骑都尉  两汉均置,属光禄勋,秩比二千石,掌监羽林骑,无定员。

劝学从事  汉制,司隶校尉及州刺史之下,设从事史若干人,分司州政。蜀在益州设劝学从事,为州之学官,地位略次于典学从事。

儒林校尉  校尉为次于将军的武官,其名号甚多。由于其职务掌的不同,名号亦异。儒林校尉为蜀所特置。周裙任是职。

上大将军  吴孙权黄龙元年置。位在三公之上。陆逊任是职。

绥南中郎将  三国魏蜀二国置有此官。士燮、张翼曾任是职。

射声校尉  汉武帝置八校尉中有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士,即善射箭者。秩二千石。魏时为第四品,比二千石,掌宿卫兵,吴蜀亦置。

司马  《周记·夏官》记大司马之属有军司马、舆司马、行司马。春秋晋作三军,每军别置司马。汉宫门及将军、校尉属官有司马。边郡则设千人司马,专掌军事。曹魏公府及大将军府设司马,秩千石,主军事。

司盐校尉  又称盐府校尉。刘备定蜀时置,主较盐铁之利。吴亦置,主管海盐生产诸务。

师友从事  汉制,刺史州牧的属官有从事史,分为别驾、治中、簿曹、兵曹从事等。汉末或置师友从事,仅为荣誉职位,无固定职守。

师友祭酒  汉制,郡守延揽郡内人材,养于府中,专事谋议,称为散吏,其地位或相当于掾、史,地位最高者尊称为祭酒。

庶子  太子府属官,第五品,秩四百石,职如三署郎。

舍人  秦始置,轮番当班宿卫太子。魏时为第七品,秩二百石。

尚书选曹郎  三国吴置尚书郎分曹治事,有选曹郎。

尚书右选郎  三国蜀置尚书郎分曹治事,有选部,分左右,有右选郎。杨戏曾任。

尚书吏部郎  曹魏置尚书郎中二十五人,分部、曹治事,有吏部郎。

尚书仆射  尚书台副长官。秦置,属少府,主文书启封,尚书令缺,代其事。魏时置尚书仆射二人,分左右,秩六百石,第三品。吴、蜀置一人不分左右。

都尉尚书  秦为少府属官。掌殿内文书,地位很低。西汉以后职权渐重,置尚书,员五人,一人为仆射,四人分曹治事。东汉时尚书台正式成为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魏置尚书,有令一人,仆射二人,尚书五(分为五曹)称八座,五曹尚书中除吏部尚书外,其他但称尚书。吴蜀亦置。

尚书令史  西汉尚书郎下有令史,东汉增至十八人,秩二百石,分属六曹,主书写文书。魏时为第八品。

书部书部  从事之省称。孙权置,胡综任之,典军国密事。

书佐主办  文书的佐官『制,州郡门下及诸曹皆有书佐,在外由州郡长官自行辟除。书佐除诸曹外,因属州郡长官亲近属吏,故又称门下书佐。

屯骑校尉  汉武帝时始置,掌骑士,东汉改骁骑,后复置,掌宿卫兵。魏沿置,秩比二千石,第四品,隶属中领军。

太子太傅  商、周两代已有太子太傅及少傅,作为太子的师傅。汉沿置,秩三千石,位次太常。东汉秩中二千石。太子对其执弟子之礼。三国因置。

太中大夫  秦始置,职掌言议,顾问应对,为天子高级参谋。魏时为第七品,秩千石,吴蜀置同。

亭侯  爵位名。秦汉以二十等爵赏有功者,其最高级叫彻侯。后因避汉武帝讳,改为通侯。后又改列侯。列侯中食禄于乡、亭者称为乡侯、亭侯。

讨逆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曹魏沿置,第五品。

讨虏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蜀置此官,吴因孙坚曾任此职,后不复置。

讨寇将军  魏置杂号将军之一,第五品。蜀亦置。

武卫都尉  三国吴置,孙桓、孙峻曾任。

武卫将军  魏置,第四品。曹操置武卫中郎将。曹丕改为武卫将军,许褚任之,都督中军宿卫禁兵。吴亦置,典宿卫。

无难右部督  三国吴置。禁军无难营分左右两部,均设督统之。故有是称。

五官掾  汉代郡太守自署属吏之一,掌春秋祭祀,若功曹史缺,或其他各曹员缺,则署理或代行其事。为太守的左右手,地位与功曹史相上下。

王  秦汉以后帝王改称皇帝,王成为封爵的最高一级。

尉  古代武官多以尉为名。春秋时有军尉。秦汉时有太尉,掌武事;廷尉掌刑狱。郡有都尉,县有县尉,均为地方掌武事之官,简称尉。

卫将军  汉文帝始置,位亚三司,第二品。在将军中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

选曹尚书  列曹尚书之一,掌选拔官吏事。汉承秦制,设尚书,属少府。汉成帝时,设四尚书,分四曹办事。汉光武帝时,改常侍曹为吏曹,掌选举祠祭事。此即选曹尚书之由来。魏改选部为吏部。

先登校尉  三国时统兵校尉名目甚多,先登校尉唯吴置。

乡侯  汉制,列侯,所食县为侯国。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东汉后期,增设县侯、乡侯、亭侯等爵位。

相国参军  曹操为汉丞相时置参军,第七品。

校事  曹操初置,至嘉平中罢。吴亦置。职充皇帝耳目,刺探臣民言行,上察宗庙,下摄众官。或做典校、校曹。

校尉  秦置。汉置八校尉,掌管特种军队。汉制,一般军队中将军以下的武官有校尉。三国因之。

洗马  即太子洗马。太子属官。秦始置,职掌如谒者,太子出行为前导。魏时为第七品,秩六百石。

相  职如郡太守。魏诸王国各置相一人,秩二千石,第五品。

西曹掾  汉制,丞相、太尉属吏分曹治事,有西曹。吏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初主领百官奏事,后改为主府内官吏署用。魏时丞相、大将军及司徒、司空等府内置西曹掾,秩比四百石,第七品。

西部都尉  秦有郡尉,汉景帝时更名为都尉,秩比二千石,掌佐助太守分管军事,维持境内治安。三国因之。每郡置都尉一人,大郡或置二人,分管境内东西,或南北。

翼正都尉  三国吴东宫属官。孙登为太子时,诸葛恪为左辅都尉,张休为右弼都尉,顾谭为辅正都尉,陈表为翼正都尉,是为四友,以佐太子。

羽林中郎将  汉宣帝始以中郎将监羽林,东汉置羽林中郎将,秩比二千石,掌宿卫侍从。魏时为第五品,秩比二千石,主羽林郎。

越骑校尉  汉武帝始置,掌越骑。东汉沿置,设越骑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掌宿卫兵。三国均置。

掾  古代属官的通称。如掾属、掾佐、掾吏、掾史等,简称掾。

牙门将军  魏文帝黄初年间始置,第五品,无定员。蜀吴亦置。

扬武将军  东汉年间有此职,三国均置。

右部督  全称为帐下右部督。三国时将军开府者,其属官有帐下督一人,第七品。陆逊曾为孙权帐下右部督。

右中郎将  西汉始置,秩比二千石、主右署郎,职隶光禄勋。魏时为第四品,秩比二千石。

右国史  三国吴置,与左国史并掌修国史。

右大将军  三国蜀于建兴十三年初置大将军。景耀初分置右大将军。

右护军  三国皆置护军,分左右。

右将军  汉有此职,金印紫绶,地位如上卿,但不常置。加诸吏、给事中等号则得以宿卫皇帝、参与中朝议、决定军国大事,再领尚书事则负责实际政务。魏时为第三品,有官属。

议郎  郎中令的属官,为郎官中地位较高者,秩六百石,掌顾问应对,无常员,三国沿置。

议曹从事  两汉的州刺史或州牧的属官,有从事史或从事若干人,分司州政。

佐军司马  汉中郎将属官有佐军司马。孙坚曾任。

奏曹掾  汉制,三公府设奏曹,主奏议事。曹魏丞相府置奏曹掾,比三百石。吴亦置。

赞军校尉  位在将军下。三国时校尉名号甚多,职责亦不同。赞军校尉为吴置,鲁肃任之,助周瑜参赞军务,故以赞军名之。

折冲将军  魏所设杂号将军之一,第五品。吴亦置,蜀无。

折冲校尉  汉末,曹操任奋武将军,任夏侯惇为折冲校尉,后不置,蜀无。

左执法  三国吴置,为御史台属官,与中执法、右执法共同平决诸官事。

左典军  三国吴置左、右、中三典军,领营兵。

左节度  吴始置,典掌军粮。分左右。

左司马  汉制,将军府多置司马,职位仅次于军师、长史。汉末曹操表孙权为讨虏将军,权任顾雍为左司马,当为讨虏将军之属官。

左军师  曹操为丞相时置左军师一人,第五品。三国吴置,但不属丞相,而以三公领之。

左丞相  秦置丞相,分左右,秦人尚左,以左丞相为正,右丞相为副。汉人以右为尊,故右丞相为上。三国吴置丞相,分左右,后仅置一人。

左右都护  三国吴置,黄龙元年,拜陆逊为大将军、右都护,诸葛谨为大将军、左都护。

左护军  秦有护军都尉。汉有护军中尉,属大司马。东汉有中护军,为将军幕府之员,非朝廷列职。曹操为汉丞相时置护军,后改称中护军,第四品,掌禁军。后随州都督置护军,第五品。诸要镇及将军出征皆置诸护军,第六品,其中有左护军。吴蜀亦置。

左将军  汉有左将军,不常置,位如上卿,金印紫绶,掌京师兵卫及戍守边隘,讨伐四夷。平时加诸吏,给事中等号,则得以宿卫皇帝,参与中朝朝议,决定国家大事,若领尚书事就负责实际政务。魏时为第三品。

长  秦置县令、县长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不足万户为长。魏时为第八品,秩三百石。

长乐少府  汉制,太后宫官皆冠宫名。景帝前置长信詹事,掌皇太后宫。公元前144年改为长信少府。平帝元始四年,因皇太后所居宫复长乐旧名,更名长乐少府,位在少府正卿之上。蜀皇太后亦称长乐宫,因置此职。

长水校尉  汉制,为武帝所置,京师屯兵八校尉之一,掌长水胡骑,秩二千石。长水为地名。胡骑近长水,故名。三国因置。

振威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魏沿置,第四品。

镇东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东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北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北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南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南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西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西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北大将军  品级与镇北将军同,资深者加大将军名号,不常置。

镇南大将军  品级与镇南将军同,资深者加大将军名号,不常置。

镇军将军  秩位次于镇军大将军,第三品。

镇军大将军  位在大将军之下,第二品,不常置。两汉均设有大将军之职,位比三公。大将军之上加各种名号者,东汉三国逐渐增多,三国均设此官。

征虏将军  魏沿汉制,第三品。吴蜀亦置。

征西大将军  东汉之大将军中有征西大将军。魏及蜀之征西将军中以资深者为征西大将军。吴亦置。

征南中郎将  三国吴置。步骘任是职。

中领军  曹操为汉相时置领军,后改为中领军,第三品,掌禁军,主五校尉、中垒、武卫三营。蜀亦置,并有领军、前领军、行领军。吴称领军将军。

中军师  魏置,为丞相属官,第五品。

中散大夫  秦汉诸大夫有中散大夫。凡大夫皆职掌言议,顾问应对,无固定职事。魏时为第七品,秩六百石。

中郎  秦置,汉沿之,属郎中令,其长称中郎将。汉武帝置五官、左、右三中郎将,以五官中郎将统领中郎。曹魏置中郎,隶光禄勋,第八品,秩六百石。

中郎将  秦置中郎将统领供事禁中的郎中。汉武帝时置五官、左、右三中郎将,秩皆比二千石,隶属光禄勋,侍从天子、随行护驾。东汉时其职主要为协助光禄勋考课察举三署诸郎,后还谴其领兵,增加各名号中郎将甚多。

中监军  蜀置,为加官。

中书丞  三国吴置,为中书监、中书令的属官。

中庶子  周代始置,掌管诸侯卿大夫的庶子的教育管理。汉沿置,为太子属官,职如侍中,为太子近臣。秩六百石,第五品。

治中从事史  汉置,是州刺史的助理,主州府文书案卷,居中治事,与别驾从事史分别为州府内外总管。

主记  东汉州郡设专管记事、簿书的主记室,主记室员是主记室史,简称为主记,是州郡中仅次于主簿的亲近属吏。魏沿置。

著作郎  三国魏明帝太和中始置,掌编撰国史,属中书省。

昭德将军  魏置,第五品。

昭武将军  魏置,为第五品。

昭信校尉  三国时蜀置,为使臣奉命出使入冠其名号。

州牧  古分九州,每州置牧,为一州之长。汉武帝时分十三部州,每州置刺史一人,监察地方。成帝时改为州牧。后复为刺史。灵帝时又改为州牧,位在郡守之上,已由监察官发展为总揽地方大权的行政长官。

注:关于三国时期曹操,周瑜所担任过的官职因篇幅所限,按补与第三部分。

续前按:

曹操

孟德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初到任,即设五色棒十余条于县之四门,有犯禁者,不避豪贵,皆责之。中常侍蹇硕之叔,提刀夜行,操巡夜拿住,就棒责之。由是,内外莫敢犯者,威名颇震。后为顿丘令,因黄巾起,拜为骑都尉。后来曹操拜为兖州太守,董卓死后,曹操接汉献帝到许县,挟持天子令诸侯,揽丞相一职。

周瑜

1、求为居巢长与领春谷长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载,“术欲以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长,欲假涂东归。”

周瑜就任的第一个官职是袁术任命的居巢长。居巢是一个县,位于今安徽巢湖市内,那么居巢长是何官职呢?《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因此,居巢长就是居巢县令,属地方官。在东归孙策之后,周瑜还做过牛渚镇守和春谷长......

2、建威中郎将与偏将军

《周瑜传》载“建安三年,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

赤壁之战及南郡之战后,孙权因功拜周瑜偏将军,因为之后不久周瑜就病逝,所以这也是周瑜一生中的最后一个武官衔。偏将军可粗略划归杂号将军级,是将军中的较低职等。

3、中护军

建安四年,周瑜初领中护军一职,《周瑜传》载,“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

4、南郡太守

《周瑜传》载“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屯据江陵。”

郡守,为一郡之长,《汉书·百官公卿表》云:“郡守,秦置,掌治其郡,秩二千石,有丞,边郡又有长史,掌兵马,秩皆六百石。”郡守握有很大权力,除各县令长由中央任命外,一郡属吏都由郡守从本郡人士中辟举。其治郡方略,得以发挥个人才干,朝廷不加干预。

5、前部大督、左都督

三国志《周瑜传》载“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 《吴主传》载“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江夏讨黄祖之战和赤壁之战时孙权任命周瑜的前部大督和左都督并不是常设军衔,这里“督”取的是统领、指挥之意,为战时设置。

两晋时期官职

两晋时期官职分十品二十一级:

极品:丞相(或称相国,为百官之长)。

正一品:太师(两晋时期因避司马师名讳,亦称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

从一品:开仪府同三司、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骠骑大将军等。

正二品:特进、太常、辅国大将军等。

从二品: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大都督、大都护、镇东大将军、大司农等。

正三品:侍中、中书令、尚书、少府、左右骁骑、左右武卫、上都护、冠军大将军、中都督等。

从三品: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勋、卫尉、廷尉、宗正、太仆、大鸿胪、左右散骑常侍、光禄大夫、校尉等。

正四品上阶:侍郎、尚书左丞、刺史、忠武将军等。

正四品下阶:尚书右丞、中郎将、壮武将军。

从四品上阶:秘书少监、少卿、长史、太中大夫、宣威将军等。

从四品下阶:少府少监、少伊、别驾、司马、都尉、明威将军等。

正五品上阶:太守、谏议大夫、御史中丞、中书舍人、长史、参军、定远将军等。

正五品下阶:内常侍、朝仪大夫、宁远将军等。

从五品上阶:秘书丞、著作郎、朝请大夫等。

从五品下阶:太常丞、太史丞、驸马都尉、奉车都尉、游击将军等。

正六品上阶:太学博士、太子舍人、京师县令、骁骑尉等。

正六品下阶:中牧监、上镇将等。

从六品上阶:起居郎、起居舍人、州郡县令、旅威校尉等。

从六品下阶:侍御史、国子监丞、旅威副尉等。

七品:诸州中县令、殿中侍御史大夫、主簿、主书、别将长史等。

八品:监察御史、征司郎、助教、兵曹等。

九品:中关令、诸州县尉、各府衙博士等。

“丞相”亦称司徒,司徒为常职,丞相无定名,也无定职。两晋时期丞相一职因人而授,均为强臣所设,如赵王司马伦、成都王司马颖、南阳王司马保以及王敦、王导等都单揽朝权、独断朝纲,同时兼领录尚书事,因朝庭一切公文必须由录尚书事审阅,由此方能保证权力高度集中。

“御史大夫”一职执掌弹劾、纠察官员,仅次于丞相。

“御史中丞”一职为御史大夫副官。

“督军”一职为高级统兵长官,位在相国、太尉、御史大夫之下。

“都督”一职为领兵官,其中大都督为最高军事统帅。

“中常侍”一职掌管机密文书及下达诏命,权力极大。

“长史”一职为事务主管,相当于秘书长,国家及将军、三公以上幕府均可设置。

“侍中”一职为丞相属官,职掌拾遗补缺、赞导、陪乘、出而负玺及照料皇帝起居等。

“散骑常侍”一职侍奉皇帝左右,以备顾问及规谏过失。

除官品之外尚有八公、上公、三公、位从公、特进、九卿、宫官之说:

八公: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武职),皆金章紫绶。

上公:太师、太傅、太保。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亦称三司。均为正一品官员,两晋时期没有宰相之职。太尉与大司马有时互称,为最高军政长官,司徒职掌教化,司空职掌营造。

位从公:即开仪府同三司。“开府”意即开设府第、设置官吏;“仪同三司”意即仪仗同于太尉、司徒、司空。两晋时期骠骑、车骑、卫将军、伏波、抚军、都护、镇军、中军、四征、四镇、龙镶、典军、上军、辅国等大将军军职,均有授开仪府同三司官品之实,待遇仅次于三公。因两晋时期诸多权臣,故多有此待遇,

书中“祭酒”一职为幕府中幕僚,而非官职。

特进:往往为加官,不常设,享受金章紫绶待遇。

九卿: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均为三品以上官员,为中央政权各机关总称,职能如下:

“太常”职掌礼仪、祭祀,兼领掌选博士。统领博士、协律校尉、太学博士、祭酒、太史、太庙、太乐、鼓吹、陵等令。

“光禄勋”职掌宫殿掖门宿卫,统领武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五官左右中郎将、冗从仆射、羽林左监、东园将及太官、御府、守宫、黄门、掖庭、清商、华林园等令。

“卫尉”职掌宫殿门卫屯兵,统领武库、公车、卫士、诸冶等令。

“太仆”职掌舆马及牧畜,统辖典农、典虞都尉、左右中典牧都尉、典虞丞及车府、典牧、乘黄厩、骅骝厩、龙马厩等令。

“廷尉”职掌司法狱讼,统领正、监、平等令。

“大鸿胪”职掌宾客朝觐及边地各民族事务,统领大行、典客、园池、华林园、钩盾等令。

“宗正”职掌皇族宗室亲属、图牒,统太医令史等。

“大司农”职掌谷货,统领太仓、籍田、导官三令。

“少府”职掌国家财货、山泽之税,统辖材官校尉及中左右尚方、中黄左右藏、左校、甄官、平准、奚官等令。

宫官:管理皇太后宫、皇后宫、东宫之官。

皇太后宫设有三卿,即九卿中卫尉、太仆、少府。

皇后宫设大长秋卿职。

东宫官为皇太子所设,负责皇储(太子)和皇室子孙之礼、乐、文化教育,由博学之士、品行兼优之太傅、少傅、太师、太保负责。太傅教授臣节、治政之道,少傅观察纠正太子德行,太师教太子行事、晓谕德行,太保为谨慎太子其身、辅弼正道。太傅在前,少傅在后,入则有保,出则有师。因太傅、少傅、太师、太保官员自皇帝为世子或太子时即行接触,在皇帝继位后或置为心腹,或担任要职,往往关系国家兴衰。

除此之外尚有封爵之论,两晋时期分为王、公、侯、伯、子、男、县侯、乡侯、亭侯九等,爵位只是荣誉称号,奖励开国或治国功勋,可以任职,亦可赋闲,享受一定待遇,即如现在的科学院院士,代表国家认可其在各领域内所做出的贡献,即可以在一定岗位上任职,亦可正常从事研究工作。

官制方面两晋时期设有三省、一台、五监、州郡县等府衙。

三省即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掌管秘记奉章、奏报正事、选举人才、赏罚百官及将皇帝诏示宣告内外、出纳皇命。由尚书令、左右仆射、列曹尚书、左右丞官员组成。

中书省负责修史、枢密机要、记录皇帝、皇族子弟日常活动及朝庭议事、礼仪、侍奉,掌管著作、三阁图书。由中书监、中书令、中书侍郎、中书舍人官员组成。

门下省执掌纠正、献纳、谏正、参政议事、外交等事务。由侍中、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给事中、通直散骑常侍官员组成。

一台即御史台,掌管纠察百官、颁布法令。由御史中丞、治书侍御史组成。

两晋时期因尚书省(尚即是主管之意)负责出纳皇命、奏报正事、宣诏布告等重要事务,是除皇帝之外最有权力之机构,故古人有言:“皇帝之有尚书,犹天下之有北斗,拱北极之星,斗为天之喉舌,尚书为皇帝喉舌。”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因此而成虚位,并无实权,只是地位象征而已。

五监即少府监、将作监、国子监、军器监、都水监,均为专门机构。

少府监负责全国丝织,相当于现在的纺织部;

将作监负责全国冶铁、铸造,相当现在的工业部;

军器监负责全国兵器制造、分配管理,相当于现在的国防科工委;

都水监负责舟楫制造、河道治理、漕运,相当于现在的水利部。

地方上划州、设郡、置县,州辖郡,郡辖县,即相当于现在的省、市、县,晋分天下为十九州、一百七十一郡国、一千一百零九县。州官由刺史担任,兼领武职,统领别驾、治中从事、诸曹从事、主簿官员;郡官由太守担任,下设主簿、主记室、五官掾、文学掾、功曹史、记事史等官职。京师河南郡称“尹”;县设县令、县长,大县置令,小县置长,下设主簿、录事史、主记室、功曹史、尉等官职。

州郡名称在两晋时期因诸雄割据建国,名称变化无常,如东晋以四川成都为益州,因为成汉占据,遂将重庆改为益州。再如晋初以江陵为荆州,前秦以襄樊为荆州等,不一而足。

军职上历朝历代均由皇帝直接控制六军,由大司马或太尉掌管,编制按将军、司马、伍、卒设立武官,多以朝庭清重大员担任,以大将军为最,官位在三公之上。其次为骠骑大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左右前后将军,皆金印紫绶,官品次于九卿,职掌京师及边防事务。因朝代及两晋十六国情况不同,武职名称较为混乱,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全国后,既承继汉制又有所变革,增设四征(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及四镇(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将军。四征将军负责征剿、镇压,四镇将军负责地方安定。至于勇武、壮威、宣威、明威、定远、宁远、游骑、游击等将军称谓更是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征东将军”统领青、兖、徐、扬四州军事,屯驻扬州。

“征南将军”统领荆、豫二州军事,屯驻新野。

“征西将军”统领雍、凉二州军事,屯驻长安。

“征北将军”统领幽、冀、并三州,屯驻蓟州。

“校尉”军职在各朝职权不同,两晋时期校尉地位较高,仅次于将军,司隶校尉(守卫京师军职,相当于现在的怀卫戍区司令)级别更高,已非一般军官之任。另外两晋时期掌管少数民族地区的军事长官亦称校尉。

除此之外,尚有食俸禄一说,即如现今之薪酬,古初时以粮食为赏,以石计之,五百石为差,七品县令为二千石,六品为二千五百石,五品为三千石,以此类推。

南北朝时期官职

【南朝宋职官品位】由低到高为:

〖第九品〗内台书令史,外台书令史,诸县、署之丞、尉

〖第八品〗内台正令史,郡丞,诸县、署长,杂号宣威将军以下

〖第七品〗谒者,殿中监,诸卿、尹丞,太子傅丞,詹事丞,卫率丞,诸军长史、司马秩六百石者,诸府参军,戎、蛮府长史、司马,公府掾、属,太子洗马、舍人、食官令,诸县令六百石者

〖第六品〗尚书丞,尚书郎,治书侍御史,侍御史,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骑都尉,博士,抚军将军以上及持节都督、领军、护军之长史、司马,公府从事中郎,廷尉正、监、评,秘书丞,秘书郎、著作郎,王、国公之郎中令、中尉、师、友、文学,诸县、署令千石者,太子门大夫,殿中将军、司马督,杂号护军,关中侯

〖第五品〗给事中,黄门、散骑、中书侍郎,谒者仆射,虎贲中郎将,羽林监,积射、强弩将军,太子中庶子、庶子、家令、率更令、仆、卫率,鹰扬、折冲、轻车、宁远、伏波将军,刺史不领兵者,郡太守,各王国内史、相,亭侯

〖第四品〗左卫、右卫、骁骑、游击、左军、右军、前军、后军将军,左、右中郎将,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校尉,宁朔、建威、振威、奋威、扬威、广威、建武、振武、奋武、扬武、广武将军,东、西、南、北中郎将,刺史领兵者,御史中丞,乡侯

〖第三品〗侍中,散骑常侍,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中书监、令,秘书监,征东、西、南、北将军,镇东、西、南、北将军,平东、西、南、北将军,安东、西、南、北将军,中军、镇军、抚军、冠军、辅国、前、后、左、右将军,光禄大夫,太常卿,光禄卿,太仆卿,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詹事,县侯

〖第二品〗特进,骠骑、车骑将军,诸大将军,诸持节都督

〖第一品〗太傅,太保,太宰,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公

【南朝梁职官品位】由低到高为:

〖一班〗扬、南徐二州西曹、祭酒从事,皇子国侍郎,嗣王国常侍,东宫通事舍人,扬、南徐二州议曹从事,南台侍御史,汝阳、巴陵二国郎中令,太官、太乐、太市、太史、太医、太祝、尚方、武库、车府令

〖二班〗秘书郎,著作佐郎,扬州、南徐州主簿,嗣王府、公府祭酒,太子詹事、左卫将军、右卫将军之五官、功曹、主簿,太学博士,奉朝请,国子助教,鸿胪丞,尚书五都令史,材官将军,武骑常侍,明堂、二庙、帝陵令,嗣王府、公府行参军

〖三班〗太子舍人,司徒祭酒,员外散骑侍郎,左、右卫将军司马,公车令,嗣王府、公府正参军,武卫将军,光禄丞,皇子国中尉,太仆丞

〖四班〗给事中,皇子府正参军,中书舍人,宗正、太府、司农、卫尉、少府、廷尉丞,积射、强弩将军,太子左、右积弩将军,嗣五国郎中令,嗣王府、公府主簿

〖五班〗尚书郎中,皇子文学、府主簿,太子太傅丞,太子少傅丞,太常丞,皇子国郎中令,虎贲中郎将,羽林监,嗣五府、公府贡曹史

〖六班〗太子洗马,尚书侍郎,著作郎,皇子府功曹史,五经博士,皇子府录事参军、记室参军,嗣王府、公府掾、属,南台治书侍御史,廷尉正、监,谒者仆射,太子门大夫,嗣王府、公府中录事、中记室参军

〖七班〗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校尉,太子屯骑、步兵、翊军校尉,皇子府中记室、中直兵参军

〖八班〗尚书右丞,秘书丞,太子中舍人,皇子友,散骑侍郎,皇子府掾、属,嗣王、公府从事中郎,左、右中郎将

〖九班〗尚书左丞,鸿胪卿,中书侍郎,国子博士,太子庶子,皇子府从事中郎,嗣王府长史、司马,前军、左军、右军、后军司马,公府长史、司马

〖十班〗给事黄门侍郎,员外散骑侍郎,皇子府长史、司马,太仆卿,太子家令、率更令、仆,扬州别驾,司徒右长史,

〖十一班〗御史中丞,尚书吏部郎,秘书监,太子左、右卫率,左、右骁骑将军,左、右游击将军,太中大夫,皇子师,司农、少府、廷尉、光禄卿,太子中庶子

〖十二班〗侍中,散骑常侍,左、右卫将军,司徒长史,卫尉卿

〖十三班〗中书令,尚书,国子祭酒,宗正卿,光禄大夫

〖十四班〗中领军,中护军,吏部尚书,太子詹事,金紫光禄大夫,太常卿

〖十五班〗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傅,特进,领军将军,护军将军

〖十六班〗尚书令,左、右光禄大夫,太子太傅

〖十七班〗开府仪同三司,左、右光禄大夫加开府仪同三司者

〖十八班〗丞相,太傅,太保,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

【南朝陈职官品位】由低到高为:

〖第九品〗殿中将军,南台侍御史,东宫通事舍人,材官将军,太子殿中将军,太子左、右卫率丞,扬州、南徐州主簿、祭酒、议曹,不满五千户已下县之县令、相,皇弟、皇子国常侍、侍郎,嗣王国郎中令、中尉,关中侯,关外侯

〖第八品〗中书通事舍人,积射、强弩、武卫将军,公车令,太子左右、右积弩将军,奉朝请,武骑常侍,太常、宗正、太府、卫尉、司农、少府、廷尉、光禄、太仆、鸿胪丞,左、右卫将军司马,太子詹事丞,皇弟、皇子府正参军、行参军,嗣王府录事、记室参军,太学博士,国子助教,安蛮、安戎、安越校尉,中郎将府长史、司马,不满万户以下郡之郡丞,五千户以上县之县令、相,皇弟、皇子国郎中令、中尉,乡侯,亭侯

〖第七品〗给事中,员外散骑侍郎,秘书著作佐郎,奉车、驸马、骑都尉,虎贲中郎将,羽林监,南台治书侍御史,太子舍人,太子门大夫,太子旅贲中郎将,司徒主簿、祭酒,领军、护军长史、司马,廷尉正、监,皇弟、皇子府录事、记室参军,太子太傅丞,太子少傅丞,不满万户郡之太守、内史、相,丹阳、会稽、吴郡、吴兴等郡及万户以上郡之郡丞,建康令

〖第六品〗著作郎,步兵、射声、越骑、长水、屯骑校尉,太子洗马,太子步兵、翊军、屯骑校尉,皇弟、皇子友,五经博士,开万户以上郡之太守、内史、相,嗣王府、公府长史、司马、谘议参军,扬州别驾,开国县男

〖第五品〗秘书丞,太庙令,帝陵令,散骑侍郎,前军、左军、右军、后军将军,左、右中郎将,太子中舍人、中庶子,豫、益、广、衡、冀、青、北兖、北徐、梁、司、南梁、交、越、桂等州刺史,丹阳尹,会稽、吴郡、吴兴太守,侯世子,皇弟、皇子府谘议参军、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开国县子

〖第四品〗通直散骑常侍,员外散骑常侍,黄门侍郎,秘书监,左、右骁骑将军,左、右游击将军,太子中庶子,太子左、右卫率,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侍郎、郎中,太子家令、率更令、仆,太中大夫,司徒左、右长史,诸王师,国子博士,荆、江、南兖、郢、湘、雍等州刺史,嗣五、郡公、县公等世子,开国县伯

〖第三品〗中书令,侍中,散骑常侍,领军,护军,中领军,中护军,尚书,金紫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左、右卫将军,御史中丞,太常、宗正、太府、卫尉、司农、少府、廷尉、光禄、太仆、鸿胪卿,太子詹事,国子祭酒,扬州、南徐州、东扬州刺史,皇弟、皇子封国世子,开国县侯

〖第二品〗中书监,尚书左、右仆射,特进,太子太傅、少傅,左、右光禄大夫,嗣王,藩王,开国郡公,开国县公

〖第一品〗相国,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开府仪同三司,巴陵王、汝阳王后裔,尚书令,郡王

【北魏职官品位】由低到高为:

〖从九品〗偏将军,裨将军,太子厩长,诸局都尉,皇子典祠、典卫令,王、公国之上、中、下将军,王、公国之中大夫,诸署令不满六百石者,治礼郎,小黄门,员外司马督

〖第九品〗旷野、横野将军,子、男国郎中令,太祝令,诸署令六百石以上者公主家令,皇子典书令,四门小学博士,律博士,校书郎,大将军、大司马参军督护,检校御史,王、公国侍郎,侯、伯国中尉,谒者,太子家令丞,太子率更令丞,太子仆丞

〖从八品〗扫寇、扫虏、扫难、扫逆将军,司州议曹从事史,公车令符节令,诸署令千石以上者,门下录事,殿中侍御史,宫门仆射,皇子上、中、下将军,皇子中大夫,王、公国常侍,厉武、厉锋、虎牙、虎奋将军,司州文学,员外将军

〖第八品〗殄寇、殄虏、殄难、殄夷将军,侯、伯郎中令,司州西曹书佐,殿中将军,皇子侍郎,侍御史,协律郎,王、公国中尉,司州祭酒从事,下县县令、相

〖从七品〗荡寇、荡虏、荡难、荡逆将军,大将军、大司马行参军,太学博士,皇子常侍,太常博士,武骑常侍,司州主簿,奉朝请,国子助教

〖第七品〗威烈、威寇、威虏、威戎、威武将军,武烈、武毅、武奋将军,王、公郎中令,积弩、积射将军,员外散骑侍郎,皇子中尉,左、右卫将军司马,讨寇、讨虏、讨难、讨夷将军,太子詹事丞,太仆丞,廷尉丞,鸿胪丞,宗正丞,司农丞,太府丞,秘书郎中,著作佐郎,中县县令、相

〖从六品〗襄威、厉威将军,第二品将军录事参军,给事中,太子门大夫,骑都尉,符玺郎,皇子主簿,太子舍人,太常丞,光禄丞,卫尉丞

〖第六品〗宣威、明威将军,从三品将军之长史、司马,大将军、大司马主簿,皇子郎中令,皇子录事参军事,皇子文学,治书侍御史,谒者仆射,从一品将军录事参军,皇子功曹史,河南郡丞,虎贲中郎将,驸马都尉,廷尉正、监、评,尚书郎中,中书舍人,从一品将军之功曹、记室、户曹、仓曹参军事,下郡太守、内史、相,上县县令、相

〖从五品〗伏波将军,凌江将军,平汉将军,第三品将军之长史、司马,大将军、大司马掾属,著作郎,通直散骑侍郎,太子洗马,从二品将军之谘议参军事,奉车都尉,太子步兵、屯骑、翊军校尉,都水使者,归义侯,率义侯,顺义侯,轻车将军,威远将军,虎威将军,洛阳令,散男

〖第五品〗宁远将军,鹰扬将军,折冲将军,扬烈将军,从二品将军之长史、司马,大将军、大司马从事中郎,秘书丞,皇子友,国子博士,散骑侍郎,太子中舍人,员外散骑常侍,射声、越骑、屯骑、步兵、长水校尉,第二品将军谘议参军事,中郡太守、内史、相,开国县男

〖从四品〗中坚、中垒将军,尚书左丞,大将军、大司马谘议参军,司州别驾从事史、治中从事史,左、右中郎将建武、振武、奋武、扬武、广武将军,第二品将军之长史、司马,藩王长史,太子家令、率更令、仆、庶子,中书侍郎,前军、左军、后军、右军将军,谏议大夫,尚书右丞,从一品将军之谘议参军事,散子

〖第四品〗太常、光禄、卫尉、太仆、廷尉、鸿胪、宗正、司农、太府少卿,尚书吏部郎中,给事黄门侍郎,太子中庶子,司空、皇子长史,中常侍,城门校尉,从一品将军之长史,骁骑将军,游击将军,建义、建忠、建节将军,立义、立忠、立节将军,恢武、勇武、曜武、昭武、显武将军,中散大夫,下州刺史,上郡太守、内史、相,开国县子

〖从三品〗散骑常侍,东、西、南、北中郎将,国子祭酒,御史中尉,将作大匠,征虏将军,大将军、大司马长史,太子左、右卫率,武卫、冠军将军,护羌、护夷、护蛮校尉,太中大夫,辅国将军,中州刺史,散伯

〖第三品〗吏部尚书,安东、西、南、北将军,中领军,中护军,光禄、卫尉、太常、太仆、廷尉、鸿胪、宗正、司农、太府卿,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中书令,太子詹事,侍中,尚书,平东、西、南、北将军,河南尹,上州刺史,秘书监,诸王师,左、右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光禄大夫,开国县伯

〖从二品〗尚书仆射,中书监,司州牧,镇东、西、南、北将军,中军将军,镇军将军,抚军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散侯

〖第二品〗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特进,尚书令,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征东、西、南、北将军,诸大将军,左、右光禄大夫,开国县侯

〖从一品〗仪同三司,开国县公,都督诸军事,诸开府,散公

〖第一品〗太师,太傅,太保,王,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开国郡公

【北周职官品位】由低到高为:

〖一命〗虎威、虎牙将军,山林、淮海都尉

〖正一命〗天官等六府下士,旷野、横野将军,殿中司马,员外司马,冠军将军、辅国将军府列曹参军

〖二命〗扫寇、扫难将军,武骑、武威司马,戍副,五命郡郡丞

〖正二命〗天官等六府中士,殄寇、殄难将军,强弩、积弩司马,征东、西、南、北将军府、中军将军府、镇军将军府、抚军将军府列曹参军,正五命郡郡丞

〖三命〗荡寇、荡难将军,武骑常侍、侍郎,戍主,开府参军,骠骑将军府、车骑将军府列曹参军,户不满五百县县令,正六命州治中,六命郡郡丞

〖正三命〗天官等六府上士,威烈、讨寇将军,左、右员外侍郎,柱国府、大将军府参军,户五百以上县县令,正六命州别驾,正七命州治中,正六命郡郡丞

〖四命〗给事中,襄威、厉威将军,冠军将军、辅国将军府长史、司马、司录,正六命州长史、司马、司录,户三千能上能下县县令,正七命州别驾,正八命州治中,七命郡郡丞

〖正四命〗天官等六府下大夫,宣威、明威将军,虎贲给事,仪同府中郎,柱国府、大将军府列曹参军事,平东、西、南、北将军府长史、司马、司录,前、后、左、右将军府长史、司马、司录,七命州长史、司马、司录,户四千以上县县令,正八命州别驾

〖五命〗伏波将军,奉车、轻车、奉骑都尉,征东、西、南、北将军府长史、司马、司录,中军、镇军、抚军将军府长史、司马、司录,正七命州长史、司马、司录,户不满一千郡太守,户七千以上县县令

〖正五命〗天官、地官、春官、秋官、冬官六府中大夫,男,宁远将军,左、右员外常侍,扬烈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府长史、司马、司录,八命州之长史、司马、司录,柱国府、大将军府中郎,户千户以上郡太守,长安令,万年令

〖六命〗中坚将军,左、右中郎将,宁朔将军,仪同府、正八命州之长史、司马、司录,户五千以上郡太守

〖正六命〗小司徒、小宗伯、小司马、小司寇、小司空上大夫,子,镇远、建忠将军,谏议大夫,户不满五千州刺史,户一万以上郡太守

〖七命〗冠军将军,太中大夫,辅国将军,都督,户五千以上州刺史,户一万五千以上郡太守

〖正七命〗大司徒,大宗伯,大司马,大司寇,大司空,伯,平东、西、南、北将军,左、右银青光禄大夫,前、后、左右将军,柱国府、大将军府长史、司马、司录,户一万以上州刺史

〖八命〗征东、西、南、北将军,左、右金紫光禄大夫,中军、镇军、抚军将军,大都督,户二万以上州刺史,京兆尹

〖正八命〗少师,少傅,少保,侯,骠骑将军,左、右光禄大夫,车骑将军,户三万以上州刺史

〖九命〗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雍州牧

〖正九命〗太师,太傅,太保,王,公,柱国大将军,大将军

按:赵匡胤21岁时,颇有冒险精神的他告别父母妻子,开始浪迹天涯,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他漫游了华北、中原,西北的不少地方,都未能如愿,到公元949年,他终于遇到了机会。在北上的途中,他遇到了当时正担任后汉枢密使的郭威。郭威此时正在领兵在河中(今山西永济)平叛,于是身强力壮精通武艺的赵匡胤就投到了郭威的旗下。

郭威即位(后周太祖)时,赵匡胤任禁卫军长,甚得当时已是开封府尹柴荣(即周世宗)的赏识,成了柴荣的部属。周世宗即位后,赵匡胤在跟随世宗南征北讨中战功卓著,深得世宗的信任和重用,成为屈指可数的禁军高级将领之一。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北征燕云,势如破竹。正当这个时候,世宗不幸染上重病,被迫退军后不久便去世了,由其幼子柴宗训继位。临死前,世宗对最高军政人员进行了变更调动,赵匡胤升任殿前都点检(禁卫军首领)。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四,掌握禁军的归德(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节度使、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乘“主少国疑”之机,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宋王朝(史称北宋),改元建隆。殿前都点检则为常设官职,瓴导着国家战斗力最强的一支军队。成为卫京师之主要力量。

隋代官职

正一品:三师、王、三公

从一品:上柱国、郡王、国公、开国郡县公从一品

正二品:柱国、太子三师、特进、尚书令、左右光禄大夫、开国侯

从二品:上大将军、尚书左右仆射、雍州牧、金紫光禄大夫

正三品:大将军,吏部尚书,太常、光禄、卫尉等三卿,太子三少,纳言,内史令,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候、领左右等大将军,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尚书,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等六卿,上州刺史,京兆尹,秘书监,银青光禄大夫,开国伯

从三品:上开府仪同三司,散骑常侍,左右卫、武卫、武候、领左右、监门等将军,国子祭酒,御史大夫,将作大匠,中州刺史,亲王师,朝议大夫

正四品: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太常、光禄、卫尉等三少卿,太子左右卫、宗卫、内等率,尚书吏部侍郎,给事黄门侍郎,太子左庶子,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等少卿,下州刺史,已前上阶。内史侍郎,太子右庶子,通直散骑常侍,左右监门郎将,朝散大夫,开国子

从四品:上仪同三司,尚书左丞,太子左右卫、宗卫、内等副率,左右监门率,上郡太守,雍州别驾,亲王府长史,太子家令,率更令、仆,内侍,城门校尉,已前上阶。尚书右丞,上镇将军,雍州赞务,直阖将军,亲王府司马,谏议大夫

正五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内常侍,秘书丞,国子博士,散骑侍郎,太子内舍人,太子左右监门副率,员外散骑常侍,上州长史,亲王府谘议参军事,开国男,已前上阶。尚食、尚药典御,上州司马

从五品:著作郎,通直散骑侍郎,中郡太守,直寝,太子洗马,中州长史,奉车都尉,已前上阶。都水使者,治书侍御史,大兴、长安令,大理司直,直斋,太子直合,京兆郡丞,中州司马,中镇将,上镇副,内给事,驸马都尉,亲王友,员外散骑侍郎

正六品:翊军、翊师将军,尚书诸曹侍郎,内史舍人,下郡太守,大都督,亲王府掾属,下州长史,已前上阶。四征将军,征东、征南、征西、征北。三将军,内军、镇军、抚军。大理正、监、评、千牛备身左右,左右监门校尉,内尚食典御,符玺监,御府监,殿内监,太子内直监,下州司马,下镇将,中镇副

从六品:四平将军,平东、平南、平西、平北。四将军,前军、后军、左军、右军。通事舍人,亲王文学,帅都督,左右领军府长史,太子直寝,亲王府主簿,亲王府录事参军事,太子门大夫,给事,上县令,已前上阶。冠军、辅国二将军,太子舍人,直后,三寺丞,亲王府功曹、记室、仓户曹参军事,城门直长,太子直斋,太子副直监,太子典内,左右领军府司马,下镇副

正七品:镇远、安远二将军,员外散骑侍郎,御医,左右卫、武卫、武候、领左右等府长史,亲卫,亲王府诸曹参军事,已前上阶。建威、宁朔二将军,六寺丞,秘书郎,著作佐郎,太子千牛备身,太子备身左右,尚食、尚药、左右监门等直长,太子通事舍人,左右卫、武卫、武候、领左右等府司马,都督,太子典膳、药藏等监,太子斋帅,上戍主

从七品:宁远、振威二将军,左右监门府长史,太子左右卫、宗卫等率,左右虞侯、左右内率等府长史,符玺、御府、殿内等直长,上州录事参军事,左右领军府掾属,亲王府东西阁祭酒,中县令,上郡丞,太子亲卫,将作丞,勋卫,亲王府参军事,上镇长史,已前上阶。伏波、轻车二将军,太学、太常二博士,武骑常侍,奉朝请,国子助教,亲王府诸曹行参军,太子直后,太子左右监门直长,大兴、长安县丞,太子侍医,侍御史,太史令,上州诸曹参军事,左右监门府、太子左右卫、左右宗卫、左右虞候、左右内率等司马,上镇司马

正八品:宣威、明威二将军,协律郎,都水丞,殿内将军,太子左右监门率府长史,别将,下县令,中郡丞,中州录事参军事,上上州诸曹行参军事,亲王府行参军,左右领军府录事参军事,中镇长史,太子内坊丞,太子勋卫,已前上阶。襄威、厉威二将军,殿内御史,掖庭、宫闱二令,上署令,公车、郊社、太庙、太祝、平准、太乐、骅骝、武库、典客、钩盾、左藏、太仓、左尚方、右尚方、司染、典农、京市、太官、鼓吹。太子左右监门率府司马,中州诸曹参军事,左右卫、武卫、武候等府录事参军事,左右领军府诸曹参军事,内尚食丞,中戍主,上戍副

从八品:威戎、讨寇二将军,四门博士,主书,门下录事,尚书都事,监察御史,内谒者监,上关令,中署令,太医、右藏、黄庙、乘黄、龙庙、衣冠、守宫、华林、上林、掌冶、导官、左校、右校、牛羊、典牧。下郡丞,下州录事参军事,中州诸曹行参军,备身,左右卫、武卫、武候、领左右等府诸曹参军事,左右领军府诸曹行参军,太子左右卫、宗卫、率等府录事参军事,下镇长史,太子翊卫,已前上阶。荡寇、荡难二将军,亲王府长兼行参军及典签,员外将军,统军,太子三寺丞,中关令,奚官、内仆二令,下署令,诸陵、崇玄、太卜、车府、清商、司仪、肴藏、良酝、掌醢、甄官、廪牺。上津尉,下州诸曹参军事,左右卫、武卫、武候等府诸曹行参军,领左右府铠曹行参军,左右监门、太子左右卫、宗卫等率,左右虞候,左右内率等府诸曹参军事,掌船局都尉,上镇诸曹参军事,上县丞,上郡尉

正九品:殄寇、殄难二将军,太学助教,太子备身,大理寺律博士,诸校书郎,都水参军事,内史录事,内谒者令,内寺伯,中县丞,下关令,中津尉,下州诸曹行参军,上州行参军,左右监门府铠曹行参军,太子左右卫、宗卫、虞候府等诸曹行参军,太子左右内率府铠曹行参军,左右领军府行参军,中镇诸曹参军事,上镇士曹行参军,中郡尉,已前上阶。扫寇、扫难二将军,殿内司马督,太子食官、典仓、司藏等令,尚食、尚医、军主、太史、掖庭、宫闱局等丞,上署丞,太子左右监门率府诸曹参军事,中州行参军,左右卫、武卫、武候等府行参军,上州典签,下戍主,上关丞,太子典膳、药藏等局丞,下郡尉,典客署掌客,司辰师

从九品:旷野、横野二将军,掖庭局宫教博士,太祝,太子厩牧令,太子校书,下县丞,中署丞,左右监门率府铠曹行参军,下州行参军,中州典签,左右监门府、太子左右卫、宗卫、虞候、率府等行参军,正字,太子内坊丞直,中关、上津丞,下镇诸曹参军事,中镇士曹行参军,上县尉,已前上阶。偏、裨二将军,四门助教,书算学博士,奉礼郎,员外司马督,幢主、奚官、内仆等局丞,下署丞,下州典签,内谒者局丞,中津丞,中县尉,太子正字,太史监候,太官监膳,御府局监事,左右校及掖庭监作,太史司历,诸乐师

又有流内视品十四等:

行台尚书令,为视正二品。

上总管、行台尚书仆射,为视从二品。

中总管、行台诸曹尚书,为视正三品。

下总管,为视从三品。

行台尚书左右丞,为视从四品。

同州总监、陇右牧总监,为视从五品。

行台诸曹侍郎,为视正六品。

上柱国、嗣王、郡王、柱国府长史、司马、谘议参军事,盐池总监,同州、陇右牧总副监,王、二王后国令,为视从六品。

上大将军、大将军府长史、司马,上柱国、嗣王、郡王、柱国府掾属,嗣王文学,公国令,王、二王后大农尉、典卫,为视正七品。

上开府、开府府长史、司马,上大将军、大将军府掾属,上柱国、嗣王、郡王、柱国府诸曹参军事,盐池总副监,盐州牧监,诸屯监,国子学生,侯、伯国令,公国大农尉、典卫、雍州萨保,为视从七品。

上仪同、仪同府长史、司马,上大将军、大将军府诸曹参军事,上柱国、嗣王、郡王、柱国府参军事,诸曹行参军,行台诸监,同州诸监,盐池四面监,皮毛监,岐州监,同州总监、陇右牧监等丞,诸大冶监,雍州州都主簿,子、男国令,侯、伯国大农尉、典卫,王、二王后国常侍,为视正八品。

行台尚书都事,上开府、开府府诸曹参军事,上大将军、大将军府参军事、诸曹行参军,上柱国、嗣王、郡王、柱国府行参军,五岳、四渎、吴山等令,盐池四面副监,皮毛副监,行台诸副监,诸屯副监,诸中冶监,诸缘边交市监,盐池总监丞,诸州州都主簿,雍州西曹书佐、诸曹从事,京兆郡正功曹,太学生,子、男国大农、典卫,为视从八品。

开府府法曹行参军,上仪同、仪同府诸曹参军事,上大将军、大将军府行参军,上柱国、嗣王、郡王、柱国府典签,同州诸副监,岐州副监,诸小冶监,盐州牧监丞,诸大冶监丞,诸缘边交市副监,诸郡正、功曹,京兆郡主簿,诸州西曹书佐、祭酒从事,雍州部郡从事,公国常侍,王、二王后国侍郎,公主家令,诸州胡二百户已上萨保,为视正九品。

仪同府法曹行参军,上开府、开府府行参军,上大将军、大将军府典签,上仪同、仪同府行参军,上开府府典签,行台诸监丞,盐池四面监丞,皮毛监丞,诸中冶监丞,四门学生,诸郡主簿,诸州部郡从事,雍州武猛从事,大兴、长安县正、功曹、主簿,侯、伯、子、男国常侍,公国侍郎,为视从九品。

又有流外勋品、二品、三品、四品、五品、六品、七品、八品、九品之差。又视流外,亦有视勋品、视二品、视三品、视四品、视五品、视六品、视七品、视八品、视九品之差。极于胥吏矣,皆无上下阶云。

京官正一品,禄九百石,其下每以百石为差,至正四品,是为三百石。从四品,二百五十石,其下每以五十石为差,至正六品,是为百石。从六品,九十石,以下每以十石为差,至从八品,是为五十石。食封及官不判事者,并九品,皆不给禄。其给皆以春秋二季。刺史、太守、县令,则计户而给禄,各以户数为九等之差。大州六百二十石,其下每以四十石为差,至于下下,则三百石。大郡三百四十石,其下每以三十石为差,至于下下,则百石。大县百四十石,其下每以十石为差,至于下下,则六十石。其禄唯及刺史二佐及郡守、县令。

唐代官职

唐代对三品以上官,用“册授”;五品以下官,用“制授”,六品以下官,用“敕授”。唐代文官官阶分为九品,除正一品不设外,二品起每品分正、从,正四品起,又有上、下阶,共有二十九阶。武官官阶亦分九品,除正一品不设外,二品起每品分正、从,正三品起,又有上、下阶,共有三十一阶。虽然唐朝的文官与武官不设正一品,并不是真正的没有,详见天策上将。

职官

* 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

* 从一品: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 正二品: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 从二品: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尹、大都督、大都护

* 正三品:侍中、中书令、十六卫大将军、六部尚书、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

* 从三品: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

* 正四品上: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

* 正四品下:尚书右丞、尚书中司侍郎、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

* 从四品上:秘书少监、殿中少监、内侍、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

* 从四品下: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

* 正五品上: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国子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县令、亲勋翊卫羽林郎将、中都督/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典军

* 正五品下:太子中舍人、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中州别驾、下府折冲都尉

* 视正五品:萨宝

* 从五品上: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秘书丞、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别驾

* 从五品下: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内给事、上牧监、下都督府/上州司马、驸马都尉、奉车都尉、宫苑总监、上府果毅都尉

* 正六品上:太学博士、中州长史、亲勋翊卫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武库中尚署令、诸卫左右司阶、中府果毅都尉

* 正六品下: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下州长史、中州司马、内谒者监、中牧监、上牧副监、上镇将

* 从六品上: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大理司直、国子助教、城门郎、符宝郎、通事舍人、秘书郎、著作佐郎、侍御医、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令、下州司马、左右监门校尉、亲勋翊卫旅帅、上县令

* 从六品下:侍御史、少府/将作/国子监丞、司农寺诸园苑监、下牧监、宫苑总监副监、互市监、中牧副监、下府果毅都尉

* 正七品上:四门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卫长史、军器监丞、中县令、亲勋翊卫队正、亲勋翊卫副对正、中镇将

* 正七品下:内寺伯、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诸卫左右中候、上府别将/司史、上镇副、下镇将、下牧副监

* 从七品上:殿中侍御史、左右补阙、太常博士、太学助教、门下省录事、尚书都事、中书省主书、左右监门直长、都水监丞、中下县令、京县丞、中府别将/长史、中镇副、勋卫太子亲卫

* 从七品下:太史局丞、御史台/少府/将作/国子监主簿、掖庭/宫闱局令、下县令、太庙诸陵署丞、司农寺诸园苑副监、、宫苑总监丞、公主家令、亲王府旅帅、下府别将/长史、下镇副、诸屯监、诸折冲府校尉

* 视从七品:萨宝府祆正

* 正八品上:监察御史、协律郎、翊卫、大医署医博士、军器监主簿、武库署丞、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执乘亲事

* 正八品下:奚官/内仆/内府局令、备身、尚药局司医、京兆/河南/太原诸县丞、太公庙丞、诸宫农圃监、互市监丞、司竹副监、司农寺诸园苑监丞、灵台郎、上戍主、诸卫左右司戈

* 从八品上:左右拾遗、太医署针博士、四门助教、左右千牛卫录事参军、上县丞、中牧监丞、京县主簿、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丞、保章正、诸折冲府旅帅

* 从八品下:大理评事、律学博士、太医署丞、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内谒者、都水监主簿、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礼部主事、中县丞、京县尉、诸屯监丞、上关令、上府兵曹、上挈壶正、中戍主、上戍副、诸率府左右司戈

* 正九品上:校书郎、太祝、典客署掌客、岳渎令、诸津令、下牧监丞、中下县丞、中州博士、武库署监事

* 正九品下:正字、奚官/内仆丞、内府局丞、太史局司辰、典厩署主乘、下县丞、下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尉、上牧监主簿、诸宫农圃监丞、中关令、亲王国尉、上关丞、诸卫左右执戟、中镇兵曹参军、下戍主、诸折冲队正

* 从九品上:尚书/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主事、奉礼郎、律学助教、弘文馆校书、大史局司历、太医署医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将作监录事、都督/都护府/上州录事市令、宫苑总监主簿、上中县尉

* 从九品下:内侍省主事、国子监录事、崇文馆校书、书学博士、算学博士、门下典仪、太医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医署针助教/医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监候、掖庭局宫教博士、太官署监膳、太乐鼓吹署乐正、大理寺狱丞、中下州医博士、中下县尉、下关令、中关丞、诸卫羽林长上、诸津丞、诸折冲府队副、诸率府左右执戟

* 流外一等:诸卫/都水监/羽林军录事、尚书/中书/门下省/御史台令史、太常寺谒者、司仪署诸典书、河渠署河堤谒者、太医署医针师、内侍省寺人

* 视流外一等:萨宝府祓祝

* 流外二等:太卜署卜助教、秘书/殿中/内侍省令史、城门/符宝/夕文馆令史、通事令史、尚书/门下/中书省/御史台书令史、太常寺祝史、宫苑总监录事、典客署典客、亲勋翊卫府录事、太史局漏刻博士、御史台殿中令史

* 流外三等:城门/符宝书令史、秘书/殿中/内侍省、御史台书令史、、诸牧园苑监录事、诸仓监/诸关津录事、、诸卫羽林军府/太子詹事府令史、尚食局主食、、秘书/殿中/内侍省诸局书令史、内侍省内典引、尚药局太医署按摩祝禁师、太常寺赞引、太医署医工/针工、太卜署卜师诸计史、率更寺漏刻博士

* 流外四等:、诸卫羽林军史、门下省主宝/主符、太医主药、门下/中书省传制、太医署按摩祝禁工、御史台监察史

* 视流外四等:萨宝府率

* 流外五等:大理寺司直平事史、诸署农圃监、诸牧园苑监史、诸都护府史、太官署监膳史、良酝署掌酝、掌醢署主醢、诸典事、亲勋翊卫率府史、大理寺狱史

* 视流外五等:萨宝府史

* 流外六等:亲勋翊卫府史、诸仓关津府史、、太医署药园师、诸亭长

* 流外七等:门下省主节、诸掌固、大史监历生、天文观生、诸仓关津史、诸仓计史

* 流外八等:守宫署掌设

* 流外九等:国子学/太公庙干、诸辇者

五代十国时期官职制度基本沿袭前代,且此时期中华大地战乱不堪。

宋代官职

(三师)

(三公)

(三孤)

太师、太傅、太保 正一品

太尉、司徒、司空 正一品

少师、少傅、少保 正一品

(宰相)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从一品 总理全国政事

参知政事 正二品 副相

枢密院 枢密使

(知院事) 从一品 正二品

专司“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以及“侍卫诸班直内外禁兵,招募阅

试迁补屯戌赏罚之事”

副使

(同知院事) 正二品

门下省 侍中 佐天子,审中外出纳之事。

门下侍郎 佐侍中

中书省 中书令 佐天子,宣奉天子命令

侍郎 佐令

尚书令 奉天子命而施政

尚书省 左、右仆射 佐令

左、右丞相 佐令

三司使 三司使 掌全国钱谷出纳,均衡财政收支

副使

翰 林

学士院

翰林学士 正三品 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文件

翰林侍读学士 正三品

翰林侍讲学士 正七品

崇政殿说书 从七品

谏院 知谏院 掌规谏朝政缺失

六部

(吏、户、礼、兵、刑、工)

尚书

(各一人) 从二品 宋之六部、组织上属于尚书省。

侍郎

(各一、二人) 从三品

郎中 正六品

员外郎 从六品

御史台

御史大夫 从二品 专掌监察、执法 1.“大夫”为加官,不除人。“中

丞”为实际上之台长。

御史中丞 从三品 台长

侍御史

(台院) 从六品

殿中侍御史

(殿院) 正七品

监察御史

(察院) 从七品

(九卿)

(九寺)

卿(各一人) 正四品(或从四品)

宋之九卿:太常寺、宗正寺、光禄寺、卫尉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

农寺、太府寺少卿(各一至二人) 从五品(或正六品)

国子监 祭酒 从四品 掌教育行政

司业 正六品

国子博士 正八品

国子监丞 正八品



转运司:转运使、副使、判官 掌一路财赋、又兼管监察官司吏之事南宋

谓“漕司”

提刑司:提点刑狱公事 掌司法和刑狱 南宋谓“宪司”

提举常平司:提举常平茶盐公事 掌常平仓及贷放钱谷等事务 南宋

谓“仓司”

提举学事司:掌所属州县学校和教育行政

以上各官谓之“监司”。

经略安抚司

经略安抚使 南宋谓“帅司”

府 知府事

(各一人)

(府尹) 开封尹正三品 掌府之事 宋于首都、陪都及特要之地称“府”

(少尹) 开封少尹从六品

(判官)

(推官) 开封府均从六品

州 (判某州事)

(刺史) 从五品 掌州之治 宋不设“太守”,“刺史”乃虚衔。

判某州事

(权知某州军州事)

知州

(简称) 兼指挥军事

监县 知某军事 戌兵驻县官,兼管军事

宋代之县,分为:

赤县:在京城内

畿县:京城外

望县:四千户以上

紧县:三千户以上

上县:二千户以上

中县:千户以上

中下县:不中千户

下县:五百户以下

知某监事

知县(县令) 赤县:正七品

畿县:正八品

其它:从八品 掌县之治

县丞

(小邑不置) 赤县:正八品

畿县:从八品

其它:从八品

主簿

(小邑不置者以尉兼) 赤县:从八品

畿县:正九品

其它:从九品

尉 赤县:从八品

畿县:正九品

其它:从九品

文官

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

正二品:特进

从二品:光禄大夫

正三品:金紫光禄大夫

从三品:银青光禄大夫

正四品上:正议大夫

正四品下:通议大夫

从四品上:太中大夫

从四品下:中大夫

正五品上:中散大夫

正五品下:朝议大夫

从五品上:朝请大夫

从五品下:朝散大夫

正六品上:朝议郎

正六品下:承议郎

从六品上:奉议郎

从六品下:通直郎

正七品上:朝请郎

正七品下:宣德郎

从七品上:朝散郎

从七品下:宣议郎

正八品上:给事郎

正八品下:征事郎

从八品上:承奉郎

从八品下:承务郎

正九品上:儒林郎

正九品下:登仕郎

从九品上:文林郎

从九品下:将仕郎

武官

从一品:骠骑大将军

正二品:辅国大将军

从二品:镇军大将军

正三品上: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正三品下:怀化将军

从三品上:云麾将军、归德大将军

从三品下:归德将军

正四品上:忠武将军

正四品下:壮武将军、怀化中郎将

从四品上:宣威将军

从四品下:明威将军、归德中郎将

正五品上:定远将军

正五品下:宁远将军、怀化郎将

从五品上:游骑将军

从五品下:游击将军、归德郎将

正六品上:昭武校尉

正六品下:昭武副尉、怀化司阶

从六品上:振威校尉

从六品下:振威副尉、归德司阶

正七品上:致果校尉

正七品下:致果副尉、怀化中侯

从七品上:翊麾校尉

从七品下:翊麾副尉、归德中侯

正八品上:宣节校尉

正八品下:宣节副尉、怀化司戈

从八品上:御侮校尉

从八品下:御侮副尉、归德司戈

正九品上:仁勇校尉

正九品下:仁勇副尉、怀化执戟长上

从九品上:陪戎校尉

从九品下:陪戎副尉、归德执戟长上

附:

宋朝的散官和勋官:

北宋前期,沿袭唐制,官阶分本官阶和散官阶。文散官从开府仪同三司到将仕郎共二十九级,武散官从骠骑大将军到陪戎副尉共三十一级(与唐二十九阶相比,增加正三品怀化大将军,在冠军大将军下;从三品归德将军,在云麾将军下)。太宗初年,为避(光义)讳,将文散官命的正议大夫改为正奉大夫,通议大夫改为朝奉大夫等。京朝官和选人,遇郊祀等庆恩,每次加五阶,到朝散大夫以上,每次加一阶。武官诸司使以上,如使额高者加金紫光禄大夫阶;内殿祟班初授,加银青光禄大夫阶。散阶较为复杂,但作用不大,所以在神宗改制时废除了。此后,散官专指闲散不管事的官职,如节度副使、行军司马、防御副使、团练副使、州别驾、长空、司马、司十、文学、助教等。

北宋前期的本官阶,是在太宗末年和真宗时期确定的。其中文臣自太师、太尉、太博到诸寺监主簿、秘书省校书郎、秘书省正字,共四十二阶;武臣自节度使、节度观察留后到左右班殿直、三班奉职、三班借职,共二十七阶。神宗元丰改制,将原有的京朝宫本宫阶改为职事官的名称,而新定的京朝官本官阶即寄禄官阶采用了原有的散官阶名称。这种新定的京朝官寄禄官阶,自开府仪同三司到承务郎共二十五阶。其中自开府仪同三司到通直郎,共二十阶,属升朝官;自宣德郎(微宗政和间改称宣教郎)到承务郎,共五阶,属京官。哲宗元佑三年(1088),将朝议、中散、正议、光禄、银青光禄、金紫光禄等大夫分置左、右,比前增加了六阶。次年,进一步将朝请大夫到承务郎的官阶各分为左、右,增加了十四阶。绍圣(1094一1098)到大观(1107—1110)间,恢复新法,基本取消了左、右之分。高宗时,举行元佑之政,再次分置左、右:文臣为左,其他人为右。孝宗淳熙初(1174),又取消了左、右字。祟宁二年,将选人的本官阶进行改革,以便与京朝官的本官阶统一起来。政和二年(1112),再次改换选人的最后三阶名称,由通仕郎、登仕郎、将仕郎改为从政郎、修职郎、迪功郎。其间,还在大观初年(1107),增加升朝官的寄禄阶,计有宣奉、正奉、通奉、中奉、奉直等大夫,共五阶。加上选人的寄禄官阶,文臣的寄禄官阶至此完备。同时,对武臣的寄禄官阶进行整顿,保留了节度使以下到刺史六阶,新设太尉—阶,作为武阶之冠;将横班正使各阶一律改为“大夫”、副使各阶改为“郎”;将诸司使改为武功大夫等阶,诸司副使改为武功郎等阶。政和六年,又新设宣正、履正、协忠、翊卫、亲卫等五“大夫”(属正使)和五“郎”(属副使)。下面是政和末年文臣自开府至迪功的三十七阶: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宣奉大夫、正奉大夫、正议大夫、通奉大夫、通议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中奉大夫、中散大夫、朝议大夫、奉直大夫、朝请大夫、朝散大夫、朝奉大夫、朝请郎、朝散郎、朝奉郎、承议郎、奉议郎、通直郎、宣教郎(原宣德郎,政和避宣德门改)、宣义郎、承事郎、承奉郎、承务郎、承直郎、儒林郎、文林郎、从事郎、从政郎(崇宁时通仕郎,政和再换)、修职郎(崇宁时登仕郎,政和再换)、迪功郎(崇宁时将仕郎,政和再换)。

政和时的武选,自太尉至下班祗应,凡五十二阶:

太尉(政和新置)、通侍大夫、正侍大夫、宣正大夫、履正大夫、协忠大夫、中侍大夫、中亮大夫、中卫大夫、翊卫大夫、亲卫大夫、拱卫大夫、左武大夫、右武大夫、正侍郎、宣正郎、履正郎、协忠郎、中侍郎、中亮郎、中卫郎、翊卫郎、拱卫郎、左武郎、右武郎、武功大夫、武德大夫、武显大夫、武节大夫、武略大夫、武经大夫、武义大夫、武翼大夫、武功郎、武德郎、武显郎、武节郎、武略郎、武经郎、武义郎、武翼郎、敦武郎、修武郎、从义郎、秉义郎、忠训郎、忠翊郎、成忠郎、保义郎、承节郎、承信郎、下班祗应。

以后几经变化(见前),南宋孝宗以后的文阶为: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录大夫、光禄大夫、宣奉大夫、正奉大夫、正议大夫、通奉大夫、通议大夫、太中大夫(以上旧为侍从官)、中奉大夫、中散大夫、朝议大夫(以上系卿、监)、奉直大夫、朝请大夫、朝散大夫、朝奉大夫(以上系正郎)、朝请郎、朝散郎、朝奉郎(以上系员外郎)、承议郎、奉议郎、通直郎、宣教郎、宣义郎、承事郎、承奉郎、承务郎(以上系京官)、承直郎、儒林郎、文林郎、从事郎、从政郎、修职郎、迪功郎、通仕郎、登仕郎、将仕郎(以上系奏补未出身官人)。 承务郎以上四年一转,无出身人逐资转,有出身人超资转,至奉议并逐资转,至朝议大夫有止法,仍七年一转。内奉直、中散二大夫有出身人不转。

武阶旧有横行正使、横行副使,有诸司正使、诸司副使,有使臣。政和易以新名,正使为大夫,副使为郎,横行正、副亦然,于是有郎居大夫之上。至绍兴,始厘正其序:

太尉、通侍大夫、正侍大夫、宣正大夫、履正大夫、协忠大夫、中侍大夫、中亮大夫、中卫大夫、翊卫大夫、亲卫大夫、拱卫大夫、左武大夫、右武大夫(以上为横行十三阶)、武功大夫、武德大夫、武显大夫、武节大夫、武略大夫、武经大夫、武义大夫、武翼大夫(以上系旧诸司正使八阶)、正侍郎、宣正郎、履正郎、协忠郎、中侍郎、中亮郎、中卫郎、翊卫郎、亲卫郎、拱卫郎、左武郎、右武郎(以上旧为横行副使,政和更新,增益共十二阶)、武功郎、武德郎、武显郎、武节郎、武略郎、武经郎、武义郎、武翼郎(以上旧诸司副使八阶)、训武郎、修武郎(以上为大使臣)、从义郎、秉节郎、忠训郎、忠翊郎、成忠郎、保义郎、承节郎、承信郎(以上为小使臣)。进武校尉、进义校尉、下班祗应、进武副尉、进义副尉、守阙进义副尉、进勇副尉、守阙进勇副尉(以上无品)。承信郎以上并五年一转,至武功大夫,有止法。

宋勋官仍为十二转,与唐代相同。京官和选人从武骑尉开始升转,升朝官从骑都尉开始升转,逐级而进。骑都尉以上,两府和正任以上武臣遇到朝廷恩典,每次升转的级,文、武朝官升转一级。微宗政和三年(1113),罢文臣勋官,南宋复旧。

辽的文散官和勋官与唐制基本一致,只是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因避太宗德光之讳,分别改为崇禄大夫、金紫崇禄大夫、银青崇禄大夫。

通直郎——随奉太子的侍从官

承信郎——武职官最后一阶,宋武职共有52阶。

成忠郎——武职官第48阶,充左班殿前侍卫官。

秉义郎——武职官第45阶

武翼郎——武职官第41阶

宣抚使——负责督察军事的重任,职位高于安抚使。

节级——弓手班头,统制弓手,听命于县尉。

巡检——掌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擒捕盗贼事务,属于较高一级官职。

通判——由朝廷中央直接派遣,有权和知州(知府)共同处理事务,并监督行动。

士曹参军——州府六曹之一,掌婚姻、田土、斗殴等诉讼案。

司录参军——书写六曹公文的专职官员。

局务官——掌监造盐、铁等业的官员。

主簿——掌出纳官物、销注簿籍等事的县级官员,官阶次于县丞。

县尉——掌管训练兵丁、防奸禁暴、查缉走私等治安事务的县级官员。

兵曹——六曹之一,置参军一人掌兵事、缉捕等事。

兵马都监——马步军统制官。

都监——有两种,一种是路分都监,掌本路禁军的屯戍、训练和边防事。另一种是州府都监,掌本城军队的屯戍、训练、器甲、差使等事。

监当官——州府所设掌管征收茶、盐、酒税事务的官员。

典级——掌礼仪制度的官员。

胥吏——办理文书的小吏。

都统制——属于御营使,为监护诸军将领协同作战的军事长官。

同都统制——官职相当于副都统制。

御营使——统管全国军事。

保义郎——右班殿前侍卫官。

团练使——州府一级的常设武官,从五品。

钤辖——重要州、郡或路屯禁兵统制官。有路分钤辖、州钤辖。

武经郎——又称西京左藏库副使,即西京(洛阳)供备库副职武官

朝奉郎——又称左、右司谏,即谏议官,位次于谏议大夫下。

宣谕使、抚谕使——中央派往各地巡察民情,处理冤狱,措置营田的监时性官员,即所谓“钦差大臣”。

忠训郎——又叫“左侍禁”即内宫侍卫官。

镇抚使——由中央委派负责一个地区或几个州府军事防务的临时设官。负责辖区军事防务兼理民政、财政等事务。

宜文字——简称“机宜”如同秘书或机要秘书。

龙图阁学士——皇帝侍从的荣衔,掌管御书、御制文集、典籍、属籍、世谱等事。

提举——原意管理,主管专门事务,提举宫观,为安置罢退的大臣而设,光领俸禄不管事。

枢密使——掌全国军机、边备、征战等事的最高军事长官。

大理评事签书判官——掌管刑狱的京官。

参政知事——宰相的辅助,通称“使相”。

起居舍人——又称右使,皇帝的近臣,负责记载皇帝的言行。

中书舍人——地位比起居舍人高,掌管起草诏书。

翰林学士——皇帝最亲近的顾门兼秘书,权力极大,有“内相”之称,往往是“将相之储”。

元代官职

三公 太师、太傅、太保 正一品





省 中书令(一人)

左、右丞相(各一人) 正一品

平章政事(四人) 从一品

左、右丞(各一人) 正二品

参知政事(二人) 从二品

参议中书省事(四人) 正四品

左、右司郎中(各二人) 正五品

员外郎(各二人) 正六品

都事(各二人) 正七品



部 尚书 正三品

侍郎 正四品

郎中 从五品

中国历代王朝官职简介 中国历朝历代官职
员外郎 从六品





院 枢密使 从一品

枢密副史 从二品

枢密院判 正五品

枢密知院 从一品

御史台

(内台) 御史大夫 从一品

御史中丞 正二品

侍御史 从二品

治书侍御史 从二品

宣政院

宣政院使 从一品

同知 正二品

副使 从二品

行中书省

(地方) 丞相 从一品

平章 从一品

左、右丞 正二品

参知政事 从二品

郎中 从五品

员外郎 从六品

都事 从七品

宣慰司

(地方) 宣慰使 从二品

同知 从三品

副使 正四品



万户府 达鲁花赤 正三品

万户 正三品

总管



副万户 从三品

达鲁花赤 正三品

总管 正三品



(散府) 达鲁花赤 正四品

知府(或府尹) 正四品



达鲁花赤 从四品

知州(州尹) 从四品 正六品

同知 正六品



达鲁花赤 从六品

知县(或尹) 从六品

县丞 正八品

主簿 正九品

尉 正八品

典史 不入品

按:据此我们可知我们看过的电视连续剧《大宋提刑官》中所谓的提刑官是属提刑司官员,宋代设立的“提点刑狱公事”多由朝廷选派文臣担任,负责到地方审理疑难案件,清理积压的旧案。宋慈先后担任过的主要官职有:福建长汀知县,邵武军通判,提点广东刑狱公事,提点江西刑狱公事兼知赣州,官至广东经略安抚使。提刑是北宋和南宋初都是由中央派出人员充任,品级大小是照原来担任的官职而定。只有金朝的提刑司设提刑使、副使,分别为正三品、正四品。经略安抚使也跟提刑差不多,都是由某官充任,没有固定品级,属于一省的最高首长,掌兵民之事,刑狱钱粮,权力较大。南宋时只在广西、广东及襄阳等地设过这个职务。 此剧历史文化硬伤很多,此种称呼不妥。

明代官职

宗人府

洪武三年置大宗正院,二十二年改为宗人府

宗人令 一人 正一品 宗人府

左宗正 一人 正一品 宗人府

右宗正 一人 正一品 宗人府

左宗人 一人 正一品 宗人府

右宗人 一人 正一品 宗人府

经历 一人 正五品 宗人府经历司

三公

太师 无定员 正一品 三公

太傅 无定员 正一品 三公

太保 无定员 正一品 三公

三孤

少师 无定员 从一品 三孤

少傅 无定员 从一品 三孤

少保 无定员 从一品 三孤

太子三师

太子太师 无定员 从一品 太子三师

太子太傅 无定员 从一品 太子三师

太子太保 无定员 从一品 太子三师

太子三少

太子少师 无定员 正二品 太子三少

太子少傅 无定员 正二品 太子三少

太子少保 无定员 正二品 太子三少

东宫

太子宾客 无定员 正三品 东宫大臣

内阁

中极殿大学士 一人 正五品 内阁 旧名华盖殿

建极殿大学士 一人 正五品 内阁 旧名谨身殿

文华殿大学士 一人 正五品 内阁

武英殿大学士 一人 正五品 内阁

文渊阁大学士 一人 正五品 内阁

东阁大学士 一人 正五品 内阁

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左丞相 一人 正一品 中书省

右丞相 一人 正一品 中书省

平章政事 一人 从一品 中书省 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

左丞 一人 正二品 中书省

右丞 一人 正二品 中书省

参知政事 一人 从二品 中书省 洪武九年汰参知政事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中书省左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中书省右司

员外郎 一人 正六品 中书省

都事 一人 正七品 中书省

检校 一人 正七品 中书省 洪武二年革检校

照磨 一人 从七品 中书省 洪武二年革照磨

管勾 一人 从七品 中书省

参议 一人 正三品 中书省参议府 吴元年革参议府

参军 一人 从三品 中书省

断事官 一人 从三品 中书省 洪武二年革断事官

断事 一人 正七品 中书省

经历 一人 正七品 中书省

知事 一人 正八品 中书省

都镇抚 一人 正五品 中书省都镇抚司 甲辰十月以都镇抚司隶大都督府

考功郎 一人 正七品 中书省考功所 洪武元年革考功所

中书舍人 十人 从七品 中书省 旧名直省舍人

六部

吏部

尚书 一人 正二品 吏部

左侍郎 一人 正三品 吏部

右侍郎 一人 正三品 吏部

司务 二人 从九品 吏部司务厅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吏部文选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吏部验封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吏部稽勋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吏部考功清吏司

员外郎 一人 从五品 吏部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吏部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吏部文选清吏司 洪武三十一年增设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吏部考功清吏司 正统十一年增设

户部

尚书 一人 正二品 户部

左侍郎 一人 正三品 户部

右侍郎 一人 正三品 户部

司务 二人 从九品 户部司务厅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户部浙江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户部江西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户部湖广清吏司

郎中 三人 正五品 户部陕西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户部广东清吏司

郎中 二人 正五品 户部山东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户部福建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户部河南清吏司

郎中 四人 正五品 户部山西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户部四川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户部广西清吏司

郎中 三人 正五品 户部贵州清吏司

郎中 三人 正五品 户部云南清吏司

员外郎 一人 从五品 户部

员外郎 一人 从五品 户部四川清吏司 宣德七年增设,后仍革。

员外郎 一人 从五品 户部云南清吏司 宣德七年增设,后仍革。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户部 宣德以后主事 七人 正六品 户部云南清吏司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户部浙江清吏司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户部江西清吏司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户部湖广清吏司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户部陕西清吏司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户部福建清吏司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户部河南清吏司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户部山西清吏司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户部山东清吏司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户部四川清吏司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户部贵州清吏司

照磨 一人 正八品 户部照磨所

检校 一人 正九品 户部

提举 一人 正八品 户部宝钞提举司副提举 一人 正九品 户部宝钞提举司 后革

典史 一人 未入流 户部宝钞提举司 后革

大使 一人 正九品 户部钞纸局

副使 一人 从九品 户部钞纸局 后革

大使 一人 正九品 户部印钞局 后革

副使 一人 从九品 户部印钞局 后革

大使 一人 正九品 户部宝钞广惠库

副使 二人 从九品 户部宝钞广惠库 嘉靖中革大使 一人 正九品 户部广积库

副使 一人 从九品 户部广积库 嘉靖中革

典史 一人 未入流 户部广积库 嘉靖中革

大使 一人 正九品 户部赃罚库

副使 二人 从九品 户部赃罚库 嘉靖中革 ,

大使 五人 正九品 户部甲字、乙字、丙字、丁字、戊字库

副使 六人 从九品 户部甲字、乙字、丙字、丁字、戊字库。丁字库二人,嘉靖中革一人,并革乙字、戊字二库副使。

大使 一人 从九品 户部广盈库

副使 二人 未入流 户部广盈库 嘉靖中革

大使二人 正九品 户部外承运库 后革

副使二人 从九品 户部外承运库 后革

大使一人 正九品 户部承运库

副使一人 从九品 户部承运库 嘉靖中革。行用库,

大使 一人 未入流 户部行用库 后革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户部行用库 后革

大使 一人 未入流 户部太仓银库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户部太仓银库 嘉靖中革 御马仓,

大使 一人 从九品 户部御马仓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户部御马仓

大使 一人 从九品 户部军储仓 后革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户部军储仓 后革副使 四人 未入流 长安、东安、西安、北安门仓,各副使一人

仓旧 二人 未入流 户部东安门 万历八年革一人。张家湾盐仓检校批验所,

大使 一人 未入流 张家湾盐仓检校批验所 隆庆六年革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张家湾盐仓检校批验所 隆庆六年革

礼部

尚书 一人 正二品 礼部

左侍郎 一人 正三品 礼部

右侍郎 一人 正三品 礼部

司务 二人 从九品 礼部司务厅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礼部仪制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礼部祠祭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礼部主客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礼部精膳清吏司

员外郎 一人 从五品 礼部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礼部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礼部仪制清吏司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礼部祠祭清吏司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礼部主客清吏司

大使 一人 未入流 礼部铸印局

副使 二人 未入流 礼部铸印局 万历九年革一人

兵部

尚书 一人 正二品 兵部

左侍郎 一人 正三品 兵部

右侍郎 一人 正三品 兵部

司务 二人 从九品 兵部司务厅

郎中 二人 正五品 兵部武选清吏司

郎中 二人 正五品 兵部职方清吏司

郎中 二人 正五品 兵部车驾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兵部武库清吏司 万历九年并革

员外郎 一人 从五品 兵部

员外郎 一人 从五品 兵部武选清吏司 后革

员外郎 一人 从五品 兵部武库清吏司 后革

员外郎 一人 从五品 兵部职方清吏司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兵部

主事 三人 正六品 兵部武选清吏司

主事 四人 正六品 职方武选清吏司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兵部车驾清吏司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兵部武库清吏司 后革

大使 一人 正九品 兵部会同馆

副使 二人 从九品 兵部会同馆

大使 一人 未入流 兵部大通关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兵部大通关

刑部

尚书 一人 正二品 刑部

左侍郎 一人 正三品 刑部

右侍郎 一人 正三品 刑部其属

司务 一人 从九品 刑部司务厅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刑部浙江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刑部江西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刑部湖广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刑部陕西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刑部广东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刑部山东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刑部福建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刑部河南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刑部山西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刑部四川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刑部广西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刑部贵州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刑部云南清吏司

员外郎 一人 从五品 刑部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刑部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刑部浙江清吏司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刑部江西清吏司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刑部湖广清吏司 万历中革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刑部陕西清吏司 万历中革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刑部广东清吏司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刑部山东清吏司 万历中革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刑部福建清吏司 万历中革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刑部河南清吏司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刑部山西清吏司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刑部四川清吏司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刑部广西清吏司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刑部贵州清吏司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刑部云南清吏司

照磨 一人 正八品 刑部照磨所

检校 一人 正九品 刑部

司狱 六人 从九品 刑部司狱司

工部

尚书 一人 正二品 工部

左侍郎 一人 正三品 工部

右侍郎 一人 正三品 工部

司务 二人 从九品 工部司务厅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工部 营缮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工部 虞衡清吏司

郎中 五人 正五品 工部 都水清吏司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工部 屯田清吏司

员外郎 一人 从五品 工部

员外郎 二人 从五品 工部营缮清吏司

员外郎 一人 从五品 工部虞衡清吏司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工部

主事 五人 正六品 工部都水清吏司

主事 三人 正六品 工部营缮清吏司

主事 二人 正六品 工部虞衡清吏司

主事 一人 正六品 工部屯田清吏司

所正 一人 正七品 工部营缮所

所副 二人 正八品 工部营缮所

所丞 二人 正九品 工部营缮所

大使 一人 正九品 工部文思院

副使 二人 从九品 工部文思院

大使 一人 正九品 工部皮作局

副使 二人 从九品 工部皮作局 后革

大使 一人 正九品 工部鞍辔局 隆庆元年革

副使 一人 从九品 工部鞍辔局 隆庆元年革

大使 一人 正九品 工部宝源局

副使 一人 从九品 工部宝源局 嘉靖间革大使 一人 正九品 工部颜料局 后革

大使 一人 正九品 工部军器局

副使 二人 从九品 工部军器局 后革一人

大使 一人 从九品 工部节慎库 嘉靖八年设

大使 一人 正九品 工部织染所

副使 一人 从九品 工部织染所

大使 一人 正九品 工部杂造局

副使 一人 从九品 工部杂造局

大使 各一人 未入流 工部广积、通积、卢沟桥、通州、白河各抽分竹木局

副使 各一人 未入流 工部广积、通积、卢沟桥、通州、白河各抽分竹木局 大通关提举司,

提举 一人 正八品 工部大通关提举司 万历二年革。

副提举 二人 正九品 工部大通关提举司 后革

典史 一人 未入流 工部大通关提举司 后革

大使 一人 从九品 工部柴炭司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工部柴炭司

都察院

左都御史 无定员 正二品 都察院

右都御史 无定员 正二品 都察院

左副都御史 无定员 正三品 都察院

右副都御史 无定员 正三品 都察院

左佥都御史 无定员 正四品 都察院

右佥都御史 无定员 正四品 都察院

经历 一人 正六品 都察院经历司

都事 一人 正七品 都察院

司务 二人 从九品 都察院司务厅

照磨 一人 正八品 都察院照磨所

检校 一人 正九品 都察院

司狱 一人 从九品 都察院司狱

监察御史 一百十人 正七品 都察院

通政使司

通政使 一人 正三品 通政使司

左通政 一人 正四品 通政使司

右通政 一人 正四品 通政使司

誊黄右通政 一人 正四品 通政使司

左参议 一人 正五品 通政使司

右参议 一人 正五品 通政使司

经历 一人 正七品 通政使司经历司

知事 一人 正八品 通政使司

大理寺

卿 一人 正三品

左少卿 一人 正四品 大理寺

右少卿 一人 正四品 大理寺

左寺丞 一人 正五品 大理寺

右寺丞 一人 正五品 大理寺

司务 二人 从九品 大理寺司务厅。

寺正 一人 正六品 大理寺左寺

寺正 一人 正六品 大理寺右寺

寺副 一人 从六品 大理寺左寺

寺副 一人 从六品 大理寺右寺 后革

评事 四人 正七品 大理寺

詹事府

詹事 一人 正三品 詹事府

少詹事 二人 正四品 詹事府

府丞 二人 正六品 詹事府

主簿 一人 从七品 詹事府主簿厅

录事 二人 正九品 詹事府

通事舍人 二人 从九品 詹事府

大学士 一人 正五品 詹事府左春坊

左庶子 一人 正五品 詹事府左春坊

左谕德 一人 从五品 詹事府左春坊

左中允 二人 正六品 詹事府左春坊

左赞善 二人 从六品 詹事府左春坊

左司直郎 二人 从六品 詹事府左春坊

左清纪郎 一人 从八品 詹事府左春坊

左司谏 二人 从九品 詹事府左春坊

大学士 一人 正五品 詹事府右春坊

右庶子 一人 正五品 詹事府右春坊

右谕德 一人 从五品 詹事府右春坊

右中允 二人 正六品 詹事府右春坊

右赞善 二人 从六品 詹事府右春坊

右司直郎 二人 从六品 詹事府右春坊

右清纪郎 一人 从八品 詹事府右春坊

右司谏 二人 从九品 詹事府右春坊

洗马 一人 从五品 詹事府司经局

校书 二人 正九品 詹事府司经局

正字 二人 从九品 詹事府司经局

翰林院

学士 一人,正五品 翰林院

侍读学士 二人 从五品 翰林院

侍讲学士 二人 从五品 翰林院

侍读 二人 正六品 翰林院

侍讲 二人 正六品 翰林院

五经博士 九人 正八品 翰林院

典籍 二人 从八品 翰林院

侍书 二人 正九品 翰林院

待诏 六人 从九品 翰林院

孔目 一人 未入流 翰林院

史官修撰 无定员 从六品 翰林院

编修 无定员 正七品 翰林院

检讨 无定员 从七品 翰林院

庶吉士 无定员 未入流 翰林院

国子监

祭酒 一人 从四品 国子监

司业 一人 正六品 国子监

监丞 一人 正八品 国子监绳愆厅

五经博士 五人 从八品 国子监博士厅

助教 十五人 从八品 国子监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堂

学正 十人 正九品 国子监

学录 七人 从九品 国子监

典簿 一人 从八品 国子监典簿厅

典籍 一人 从九品 国子监典籍厅

掌馔 二人 未入流 国子监掌馔厅

衍圣公 正二品 孔氏世袭

教授 从九品 教授司 孔、颜、曾、孟四氏

太常寺

卿 一人 正三品 太常寺

少卿 二人 正四品 太常寺

寺丞 二人 正六品 太常寺

典簿 二人 正七品 太常寺典簿厅

博士 二人 正八品 太常寺

协律郎 五人 正八品 太常寺

赞礼郎 三十一人 正九品 太常寺

司乐 三十四人 从九品 太常寺

奉祀 一人 从七品 天坛、地坛、朝日坛、夕月坛、先农坛、帝王庙、祈谷殿、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显陵、康陵、永陵、昭陵各祠祭署,俱一人

祀丞 二人 从八品 天坛、地坛、朝日坛、夕月坛、先农坛、帝王庙、祈谷殿、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显陵、康陵、永陵、昭陵各祠祭署,俱二人

吏目 一人 从九品 太常寺牺牲所

提督四夷馆

少卿 一人 正四品 提督四夷馆

光禄寺

卿 一人 从三品 光禄寺

少卿 二人 正五品 光禄寺

寺丞 二人 从六品 光禄寺,

典簿 二人 从七品 光禄寺典簿厅

录事 一人 从八品 光禄寺大官、珍羞、良酝、掌醢四署,各

署正 一人 从六品 大官、珍羞、良酝、掌醢四署,各一人

署丞 四人 从七品 大官、珍羞、良酝、掌醢四署

监事 四人 从八品 光禄寺

大使 一人 从九品 光禄寺司牲司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光禄寺司牲司 后革

大使 一人 从九品 光禄寺司牧局 嘉靖七年革。

大使 一人 未入流 光禄寺银库

太仆寺

卿 一人 从三品 太仆寺

少卿 三人 正四品 太仆寺

寺丞 四人 正六品 太仆寺

主簿 一人 从七品 太仆寺主簿厅

大使 一人 未入流 太仆寺常盈库

监正 一人 正九品 太仆寺牧监 后革

监副 一人 从九品 太仆寺牧监 后革

录事 一人 未入流 太仆寺牧监 后革

群长 一人 未入流 太仆寺群 后革

鸿胪寺

卿 一人 正四品 鸿胪寺

左少卿 一人 从五品 鸿胪寺

右少卿 一人 从五品 鸿胪寺

左寺丞 一人 从六品 鸿胪寺

右寺丞 一人 从六品 鸿胪寺

主簿 一人 从八品 鸿胪寺主簿厅

署丞 一人 正九品 鸿胪寺司仪署

署丞 一人 正九品 鸿胪寺司宾署

鸣赞 九人 从九品 鸿胪寺

序班 四十八人 从九品 鸿胪寺

尚宝司

卿 一人 正五品 尚宝司

少卿 一人 从五品 尚宝司

司丞 三人 正六品 尚宝司

六科

吏科都给事中 一人 正七品 吏科

户科都给事中 一人 正七品 户科

礼科都给事中 一人 正七品 礼科

兵科都给事中 一人 正七品 兵科

刑科都给事中 一人 正七品 刑科

工科都给事中 一人 正七品 工科

吏科左给事中 一人 从七品 吏科

吏科右给事中 一人 从七品 吏科

户科左给事中 一人 从七品 户科

户科右给事中 一人 从七品 户科

礼科左给事中 一人 从七品 礼科

礼科右给事中 一人 从七品 礼科

兵科左给事中 一人 从七品 兵科

兵科右给事中 一人 从七品 兵科

刑科左给事中 一人 从七品 刑科

刑科右给事中 一人 从七品 刑科

工科左给事中 一人 从七品 工科

工科右给事中 一人 从七品 工科

给事中 四人 从七品 吏科

给事中 六人 从七品 礼科

给事中 八人 从七品 户科

给事中 十人 从七品 兵科

给事中 八人 从七品 刑科

给事中 四人 从七品 工科

中书科

中书舍人 二十人 从七品 中书科

行人司

司正 一人 正七品 行人司

左司副 一人 从七品 行人司

右司副 一人 从七品 行人司

行人 三十七人 正八品 行人司

续前:

钦天监

监正 一人 正五品 钦天监

监副 二人 正六品 钦天监其属,主簿厅,

主簿 一人 正八品 钦天监主簿厅 春、夏、中、秋、冬

官正 五人 正六品 春、夏、中、秋、冬各一人

五官灵台郎 四人 从七品 钦天监

五官保章正 一人 正八品 钦天监

五官挈壶正 一人 从八品 钦天监

五官监候 二人 正九品 钦天监

五官司历 二人 正九品 钦天监

五官司晨 二人 从九品 钦天监

漏刻博士 一人 从九品 钦天监

太医院

院使 一人 正五品 太医院

院判 二人 正六品 太医院

御医 十人 正八品 太医院

大使 一人 未入流 太医院生药库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太医院生药库

大使 一人 未入流 太医院惠民药局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太医院惠民药局

上林苑监

左监正 一人 正五品 上林苑监

右监正 一人 正五品 上林苑监

左监副 一人 正六品 上林苑监

右监副 一人 正六品 上林苑监

左监丞 一人 正七品 上林苑监

右监丞 一人 正七品 上林苑监

典簿 一人 正九品 上林苑监典簿厅 良牧、蕃育、林衡、嘉蔬四署,各

典署 一人 正七品 良牧、蕃育、林衡、嘉蔬四署,各一人

署丞 一人 正八品 良牧、蕃育、林衡、嘉蔬四署,各一人

录事 一人 正九品 上林苑监

五城兵马指挥司

指挥 各一人 正六品 中、东、西、南、北五城兵马指挥司

副指挥 各四人 正七品 中、东、西、南、北五城兵马指挥司

吏目 各一人 未入流 中、东、西、南、北五城兵马指挥司

顺天府

府尹 一人 正三品 顺天府

府丞 一人 正四品 顺天府

治中 一人 正五品 顺天府

通判 三人 正六品 顺天府

推官 一人 从六品 顺天府

儒学教授 一人 从九品 顺天府

训导 一人 未入流 顺天府

经历 一人 从七品 顺天府经历司

知事 一人 从八品 顺天府

照磨 一人 从九品 顺天府照磨所

检校 一人 未入流 顺天府

武学

教授 一人 从九品 京卫武学

训导 一人 未入流 武学

僧录司

左善世 一人 正六品 僧录司

右善世 一人 正六品 僧录司

左阐教 一人 从六品 僧录司

右阐教 一人 从六品 僧录司

左讲经 一人 正八品 僧录司

右讲经 一人 正八品 僧录司

左觉义 一人 从八品 僧录司

右觉义 一人 从八品 僧录司

导录司

左正一 一人 正六品 导录司

右正一 一人 正六品 导录司

左演法 一人 从六品 导录司

右演法 一人 从六品 导录司

左至灵 一人 正八品 导录司

右至灵 一人 正八品 导录司

左玄义 一人 从八品 导录司

右玄义 一人 从八品 导录司

神乐观提点 一人 正六品 导录司

知观 一人 从八品 导录司 嘉靖中革

龙虎山正一真人 一人 正二品 导录司

阁皁山灵官 一人 正八品 导录司

三茅山灵官 一人 正八品 导录司

教坊司

奉銮 一人 正九品 教坊司

左韶舞 一人 从九品 教坊司

右韶舞 一人 从九品 教坊司

左司乐 一人 从九品 教坊司

右司乐 一人 从九品 教坊司

王府长史司

左长史 一人 正五品 王府长史司

右长史 一人 正五品 王府长史司

典簿 一人 正九品 王府长史司

审理正 一人 正六品 王府长史司审理所

副 一人 正七品 王府长史司审理所

典膳正 一人 正八品 王府长史司典膳所

副 一人 从八品 王府长史司典膳所

奉祠正 一人 正八品 王府长史司奉祠所

副 一人 从八品 王府长史司奉祠所

典乐 一人 正九品 王府长史司奉祠所

典宝正 一人 正八品 王府长史司典宝所

副 一人 从八品 王府长史司典宝所

纪善 二人 正八品 王府长史司纪善所

良医正 一人 正八品 王府长史司良医所

副 一人 从八品 王府长史司良医所

典仪正 一人 正九品 王府长史司典仪所

副 一人 从九品 王府长史司典仪所

工正 一人 正八品 王府长史司工正所

副 一人 从八品 王府长史司工正所 以上各所副官,嘉靖四十四年并革。

伴读 一人 从九品 王府长史司

教授 无定员 从九品 王府长史司

引礼舍 二人 未入流 王府长史司

仓大使 一人 未入流 王府长史司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王府长史司

库大使 一人 未入流 王府长史司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王府长史司 仓、库副使后俱革。

郡王府

教授 一人 从九品 郡王府

典膳 一人 正八品 郡王府

镇国将军府

教授 一人 从九品 镇国将军府

承宣布政使司

左布政使 一人 从二品 承宣布政使司

右布政使 一人 从二品 承宣布政使司

左参政 无定员 从三品 承宣布政使司

右参政 无定员 从三品 承宣布政使司

左参议 无定员 从四品 承宣布政使司

右参议 无定员 从四品 承宣布政使司

经历 一人 从六品 承宣布政使司经历司

都事 一人 从七品 承宣布政使司

照磨 一人 从八品 承宣布政使司照磨所

检校 一人 正九品 承宣布政使司

理问 一人 从六品 承宣布政使司理问所

副理问 一人 从七品 承宣布政使司理问所

提控案牍 一人 未入流 承宣布政使司理问所

司狱 一人 从九品 承宣布政使司司狱司

库大使 一人 从九品 承宣布政使司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承宣布政使司

仓大使 一人 从九品 承宣布政使司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承宣布政使司

大使 各一人 从九品 杂造局、军器局、宝泉局、织染局

副使 各一人 未入流 杂造局、军器局、宝泉局、织染局

提刑按察使司

按察使 一人 正三品 提刑按察使司

副使 一人 正四品 提刑按察使司

佥事 无定员 正五品 提刑按察使司

经历 一人 正七品 提刑按察使司经历司

知事 一人 正八品 提刑按察使司

照磨 一人 正九品 提刑按察使司照磨所

检校 一人 从九品 提刑按察使司

司狱 一人 从九品 提刑按察使司司狱司

行太仆寺

卿 一人 从三品 行太仆寺

少卿 一人 正四品 行太仆寺

寺丞 无定员 正六品 行太仆寺

主簿 一人 从七品 行太仆寺

苑马寺

卿 一人 从三品 苑马寺

少卿 一人 正四品 苑马寺

寺丞 无定员 正六品 苑马寺

主簿 一人 从七品 苑马寺

监正 一人 正九品 苑马寺牧监

监副 一人 从九品 苑马寺牧监

录事 一人 未入流 苑马寺牧监

圉长 一人 从九品 苑马寺各苑

都转运盐使司

都转运使 一人 从三品 都转运盐使司

同知 一人 从四品 都转运盐使司

副使 一人 从五品 都转运盐使司

判官 无定员 从六品 都转运盐使司

经历 一人 从七品 都转运盐使司经历司

知事 一人 从八品 都转运盐使司

盐课提举司

提举 一人 从五品 盐课提举司

同提举 一人 从六品 盐课提举司

副提举 无定员 从七品 盐课提举司

吏目 一人 从九品 盐课提举司

库大使 一人 未入流 盐课提举司

副使 一人 未入流 盐课提举司

市舶提举司 提举 一人 从五品 市舶提举司

副提举 二人 从六品 市舶提举司

吏目 一人 从九品 市舶提举司

地方官



知府 一人 正四品 府

同知 无定员 正五品 府

通判 无定员 正六品 府

推官 一人 正七品 府

经历 一人 正八品 府经历司

知事 一人 正九品 府

照磨 一人 从九品 府照磨所

检校 一人 未入流 府

司狱 一人 未入流 府司狱司



知州 一人 从五品 州

同知 无定员 从六品 州

判官 无定员 从七品 州

吏目 一人 从九品 州



知县 一人 正七品 县

县丞 一人 正八品 县

主簿 一人 正九品 县

典史 一人 未入流 县

巡检司

巡检 从九品 巡检司

副巡检 从九品 巡检司

明代锦衣卫木印东厂、西厂和锦衣卫是明代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这三个司法机关以外设置的直接听命于皇帝,执掌“诏狱”的特务机构。

锦衣卫,皇帝的侍卫机构。前身为太祖朱元璋时所设御用拱卫司。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设大内亲军都督府,十五年设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

西厂在明朝历史上只短期存在过,明宪宗成化年间成立了一个新的内廷机构——西厂。其势力甚至超过了老前辈东厂

西厂仅仅成立5个月就被撤销,只相隔一个月 宪宗又恢复西厂。明武宗继位后,大太监刘瑾掌权,宦官势力再度兴起,西厂复开,刘瑾倒台,武宗才下令撤销西厂。西厂作为一个临时产品,就这样在历史上永远地消失了。

锦衣卫的首领称为指挥使(或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很少由太监担任。属于外臣。而东厂、西厂的首领是宦官,即内臣。

在与锦衣卫的关系上,东厂后来居上。由于东厂厂主与皇帝的关系密切,又身处皇宫大内,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锦衣卫向皇帝报告要具疏上奏,东厂可口头直达;皇帝还赋予东厂督主以监督锦衣卫人员的权力。东厂和锦衣卫的关系,逐渐由平级变成了上下级关系 。在宦官权倾朝野的年代,锦衣卫指挥使见了东厂厂主甚至要下跪叩头。

东厂、西厂与锦衣卫共同点是 监视、侦查、镇压官吏的不法行为。即“巡查缉捕”

总之,出于专制政权的内部需要,皇帝需要一个独立于官僚机构之外的势力供自己使用,东厂、西厂与锦衣卫都是这样的机构。

清代官职

大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都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

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

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

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

五品典仪、印物章京、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

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

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

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

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

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

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

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

钦天监灵台郎、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

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

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

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

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

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

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

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

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

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

茶引批验所大使、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

牐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附注说明: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集各种权力于一身的皇帝,总结历史上各朝代的经验,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分化大臣权利,以防权臣篡位,建立了一套有别于以前各朝的官制。

内阁:

明朝时为了进一步集权而不设宰相、中书省等机构,宰相的权利转移到内阁,由内阁来处理国家政务。清朝继承了这一做法,内阁的首辅大学士以及协办大学士都被称为中堂,即宰相的别称,但实权则由军机处掌握,在军机处任职的官员称为军机大臣,统称大军机,军机大臣的僚属称为军机章京,又称小军机。

中央行政机构:

清朝沿袭明朝传统,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各部长官(管部的大学士及尚书、侍郎等)称堂官,部下属各司的郎中、员外郎、主事以及主事一下的七品小京官称为司官。

在六部之外和六部并立的中央行政机构有: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国子监、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理藩院、宗人府、詹事府、内务府。

军事系统:

清朝军队主要分八旗和绿营两个系统。八旗又分京营和驻防两部分,京营中侍卫皇帝的称为亲军,由侍卫处(领侍卫府)领侍卫内大臣和御前大臣分掌,而御前大臣持掌乾清门侍卫和皇帝出行随扈,权位尤重。其他守卫京师的有骁骑营、前锋营、护军营、步兵营、健锐营、火器营、神机营、虎枪营、善扑营等。骁骑营由八旗都统直辖;前锋营、护军营、步兵营各设统领管辖;健锐营、火器营、神机营由于都是特种兵,设掌印总统大臣或管理大臣管辖;虎枪营专任扈从、围猎等,设总统管辖;善扑营则专门练习摔角。

驻防八旗驻扎于全国各重要之地,视情况不同设将军、都统、副都统、城守尉、防守尉等官。内地将军等只管军事,而驻扎边疆的将军等要兼管民政。清朝的将军是满官的称号,战时则任命亲王为大将军。

绿营即汉兵,驻扎京师的称巡捕营,归步军统领管辖。绿营的建制分标、协、营、汛几级,标又分为督标、抚标、提标、镇标、军标、河标、漕标等,分别由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八旗驻防将军、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统率。督标、抚标、军标、河标、漕标都是兼辖,实际各省绿营独立组织为提标、镇标,提督实为一省的最高武官,总兵略低于提督。总兵以下,副将所属为协,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所属为营,千总、把总、外委所属为汛。

行宪机构:

清朝沿袭明代设监察院,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为监察院长官,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则为总督、巡抚的加衔。

地方行政:

清沿袭明制,大致分省、府、县三级,总督、巡抚为掌握行政、军事、监察大权的高级地方官员,布政、按察两使为督、抚的属官。与督、抚平行的有驻防将军和提督学政,不过驻防将军只管八旗驻军;提督学政只管学校与科举考试,其权力不能与督、抚相比的。省以下有道的设置,道为监察区性质,不算正式行政区。道主要有分守道和分巡道两种,兼兵备衔,另有一些不属布政、按察二司的道,如海关道、管河道、督粮道、盐法道等。省以下为府,设知府、同知、通判等官,与府平行的有直隶厅,设同知、通判。府以下为县,设知县、县丞、主簿等官,与县平行的为散厅,设置同直隶厅。在少数民族地区则设专门机构管理,即土司,一般分为两种:一种由军事部门管辖,如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等,长官为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另一种是由行政部门管辖,也设府、县等,官员称土知府、土知县,通常由少数民族头人担任。

注:

1、以上均为正俸,京官例支双俸。又每正俸一两兼支米一斛。大学士、六部尚书、侍郎,俸米再加倍支给。

2、王公百官补服均为石青色,朝服、蟒袍为石青色或蓝色。

3、风宪官(御史)补服绣獬豸。

4、武官又有养廉银,如提督880两,下至把总100两。

5、清代官服制度:清代文武百官品服有朝冠、吉服冠、朝服、补服、蟒袍等。品秩差别主要看冠服顶子、蟒袍以及补服的纹饰。朝冠顶珠见上表;吉服冠与朝冠大体相同,冠后插有翎枝,其制六品以下用蓝翎,五品以上用花翎;百官蟒袍,一品至三品绣五爪九蟒,四品至六品绣四爪八蟒,七品至九品绣四爪五蟒;补服,自亲王以下皆有补服,其色石青,前后缀有补子,文禽武兽。贝子以上王亲用圆形补子,其余用方补;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及科道、侍卫等职,均需悬挂朝珠,朝珠共108颗,旁附小珠三串(一边一串,一边二串),名位“记念”。戴法男女有别,两串在左为男,两串在右为女。另有一串垂于背,名“背云”。

按:汇集资料或有不尽之处,各位文友见谅,我们可以粗略了解中国封建王朝集权的发展和官职设立大概情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6364.html

更多阅读

历代LINHOF相机简介1_dadaliumindada linhof 220

历代LINHOF相机简介LINHOFM 679类型:可进行各种调整的,小巧而结实的中等幅面照相机系统。光学工作台可配用不同制造厂家的中等幅面标准胶卷后背(幅面为6×6- 6×9cm),以及数字成像用的各种数字后背。制造:从1997年开始。特征:按非直接运动

陈玉屏: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民族政策

原文标题:儒家民族观的基本内容和历代王朝民族政策遵循的基本原则  汉代儒术独尊之后,随着强势的汉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的广泛传播,中华各民族先民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儒家思想的薰染,儒家思想在其后二千年中成为历代王朝实施统治的指导思想

中国历代王朝概述之“唐” 中国历代王朝表

公元618年五月,唐高祖李渊自立为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之后的几年唐朝致力于对全国的统一战争。625年,突厥颉利可汗率军南侵,张瑾在太谷与突厥军队激战,唐全军覆没。626年六月,秦王李世民有预谋地安排尉迟敬德、长孙无忌、侯君集等人,率精

精辟!中国历朝 一句话说透 中国历朝历代顺序

如果把中国历史简略回顾了一下,会发现有那么几句话,或许来自历史,或许来自小说,或许来自文学作品,或许来自传说,却是精辟地概况出了一个时代。1. 春秋战国——“位尊而多金”出处:苏秦之嫂。背景:苏秦贫困时饱受嫂嫂的清白眼,后做了六国之相,

中国历代王朝皇帝表 大宋王朝历代皇帝

第一代首任黄帝姬轩辕首都有熊(河南新郑)第二代长子姬玄嚣生子蟜极次子姬昌意帝子第2任姬己挚BC2598年—BC2515年第三代姬蟜极第3任玄帝姬颛顼BC2515—BC2437年第四代第4任俈帝姬夋BC2437—BC2367年姬穷蝉生子敬康第五代第5任姬挚BC2

声明:《中国历代王朝官职简介 中国历朝历代官职》为网友思想越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