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常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全套 生化全套包括血常规吗

血尿大便常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血液、尿液和大便常规检验号称三大常规,是门诊及住院病人要做的基础检验项目,尤其是住院病人必须要做这三大常规,这是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可见三大常规检验是非常重要的项目。

第一节血液常规检验

人们到医院看病就诊时,医生一般会首先让病人去进行血液检查,其中最常做的往往是血常规检验,血液常规对很多疾病都有诊断价值,如贫血、出血、发热、头晕、耳鸣、消瘦等表现都需要进行血液常规检测。

基础知识

1.血液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两大部分组成的红色粘稠混悬液,其中血细胞占45%,血浆占55%。细胞部分也叫有形成分,也叫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成分;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含有大量的水分和多种化学成分,包括无机盐类如钾、钠、氯等电解质,球蛋白、白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类物质等。

2.血液的作用是什么?

血液的功能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人体的物质供应线,是一条条生命线。心脏将血液泵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供应全身的血液,保持血液通畅,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就供应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血液有运输、调节人体温度、防御、调节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四大功能。具体是指运进氧气,运出二氧化碳,运输脂类、营养物质,杀灭细菌,抵御炎症,缓冲,形成渗透压,参与免疫、凝血和抗凝血功能等。

3.红细胞有什么功能?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二是维持血液的酸碱度不致太高或太低。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来完成的。血液呈现红色,也正是因为红细胞里含有这种血红蛋白的缘故。血红蛋白是一种结合蛋白,由一种被称为珠蛋白的特殊蛋白质和一种含铁的色素叫亚铁血红素组成,其中珠蛋白占96%,而亚铁血红素只占4%。血红蛋白的特点是在氧分压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分压低的地方易将氧释放,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比较松。红细胞就是依靠血红蛋白的这种特性完成运输氧的作用。当血液流经肺时,在肺泡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就把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去,同时把空气中的氧携带上,随血液循环再把氧输送给全身的组织器官,并把组织器官代谢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运输到肺。但是血红蛋白只有在红细胞内才能发挥作用。如果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被释放到血浆中,就会丧失其作用。此外,血红蛋白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易与一氧化碳结合,其亲和力比跟氧的亲和力要大200多倍。而且一经结合就不易分离。煤气中毒,就是由于血液里的大部分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失去了运输氧的能力,从而造成组织缺氧,甚至机体死亡。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过少,都叫做贫血。患贫血时,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从而影响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就常表现为精神不振,容易疲劳、头痛、面色苍白等现象。

4.白细胞有什么功能?

白细胞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三大类,其中粒细胞又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白细胞的功能主要是免疫功能,凡是有微生物感染,白细胞就会对外来的物质进行攻击,将其杀死、吞噬、分解,最后清除体外。因此,发热、肿瘤、细菌感染等疾病或症状都可引起白细胞升高。

5.血小板有什么功能?

血小板主要有凝血和止血功能。当身体任何部位受伤出血时,血小板在第一时间赶到,立即舍身止血。损伤的部位有血管破裂,血小板就可以黏附在破口处挡住血液,并在其他凝血物质的支援下共同形成血液凝块堵住伤口彻底止血。因此,血小板如果减少就会发生出血,血小板增多容易发生血栓。

6.血液细胞是怎样产生的?

血液的生成就像田径场上的接力跑,参与者有胚胎的卵黄囊、肝、脾、肾、淋巴结、骨髓等。造血始于人胚胎的第3周,此阶段还没有什么器官形成,一个叫卵黄囊的胚胎组织担负起造血的第一责任。人胚第6周,人体器官形成,肝脏接着造血。人胚第3个月,脾是主要的造血器官。人胚第4个月后,骨髓开始造血,这是人体最重要的造血组织。出生后,肝、脾造血停止,骨髓担负起造血的全部责任。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它们各司其职,但都来自同一种细胞——多功能干细胞。由这种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才变为在血管里流动的各种终末血细胞。血液细胞不断衰老死亡,骨髓则不断造血,使其保持平衡,如果平衡被打破就会产生血液细胞减少或增多。如果骨髓造红细胞减少,就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如果造红细胞太多就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如果骨髓造白细胞少就是白细胞减少症,造白细胞(异常)太多就是白血病。当然,骨髓造血还受到激素和造血因子的调节,比如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雄激素等都可以影响造血功能。

7.血液常规主要检测什么?

血液常规主要检测血液中的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四大类,共有20多项指标。

8.血液常规检测的方法有哪些?

目前各医院都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液常规检验,其中有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和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与五分类的区别在于前者一般是电阻抗法,后者一般是激光法。三分类是将自细胞分成大细胞(粒细胞)、小细胞(淋巴细胞)和中间细胞(单核细胞)三类,五分类是在三分类基础上把粒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因此对临床诊断更有意义。另外,人工进行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分类在非常必要时还可以申请,尤其是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和血小板极其低下时,仪器计数超出低限而准确性差,需要人工计数更加准确。

9.血液常规检测应当注意些什么?

影响血液常规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很多,对于病人来说要注意的首先是在抽血或采指血前30分钟要避免比较强的运动比如快速上下楼梯,这样会使白细胞升高;冬季检测时要注意保暖,手指如果太凉,会使皮下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较差,血液流出不畅,可以使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检测结果都受到影响。如果采用静脉抽血检测,空腹比较好。

10.抽静脉血和采指头血做血液常规检测有什么区别?

过去一直采用扎指头或耳垂取血进行血液常规化验,现在已经淘汰了扎耳垂血的方法,目前一般医院是门诊病人用扎指头血化验,住院病人用抽静脉血化验。扎指头血比较方便,但是有不少缺点,一是人工采血的质量不易保证,有试验称采血用的20ul(微升)玻璃毛细管其采血量可以相差20%以上,二是在采血过程中容易出现微小的凝血使血小板等减少明显;三是如果消毒不好可以传染疾病。由于静脉抽血是比较大的静脉,而指头血是毛细血管流出的血,因此抽静脉血可以真正代表血液细胞的检测结果,同时静脉血可以避免上述采指头血的三个缺点。但是,如果抽血后没有按照要求对血液进行混匀,也会发生微小的甚至是明显的凝血,如果抽血不顺利的话还会发生溶血,也会使检验结果不准确。

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由于血细胞仪的使用,目前各家医院的血常规检验已经都实现了自动化,一般血常规化验单中包含的项目有20项左右,由于血细胞仪种类的不同检验项目也有一些差别。主要的检验报告项目见表l-1。

表1-1血液常规项目的正常参考值

项目

参考值

白细胞计数(WBC)

成人(4~10)×109/L(4000~10000/ml3)

儿童(5~12)×109/L(5000~12000/ml3)

新生儿(15~20)X109/L(15000~20000/ml3)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中性粒细胞0.46~0.63(46%~63%)

嗜酸性粒细胞0~0.05(0%~5%)

嗜碱性粒细胞0~0.01(0%~l%),

淋巴细胞0.24~0.47(24%~47%)

单核细胞0.01~0.07(1%~7%)

红细胞计数(RBC)

男(4.0~5.5)×1012/L(400万~550万/ml3)

女(3.5~5.O)×1012/L(350万~500万/ml3)

新生儿(6.0~7.0)×1012/L(600万~700万/ml3)

血红蛋白测定(HB)

男120~160g/L女110~150g/L新生儿l70~200g/L

血细胞比容测定(HCT)

男性0.42~0.49(42%~49%)

女性0.37~O.43(37%~43%)

血小板计数(PLT)

(100~300)×109/L(10万~30万/ul)

网织红细胞计数(Ret)

成人0.005~0.015(0.5%~l.5%)

新生儿0.03~0.06(3%~6%)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0.116~O.146(11.6%~l4.6%)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84~100/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27~32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320~360g/L

血小板比容

0.13~0.43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6.8~13.5/fl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0.155~0.180(15.5%~l8.0%)

除表中项目由于各家医院的检测设备不相同外,还有一些是通过计算得出的项目

专家解读

1.血常规20多项中,主要看哪几项?

红细胞(redbloodcell,RBC)计数,白细胞(whitebloodcell,WBC)计数,血小板(platelets,PLT)计数和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含量四项。

2.红细胞减少见于哪些疾病?

(1)红细胞生成减少:包括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常见疾病有: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伴发的贫血,或者造血原料缺乏或利用障碍引起的贫血,常见疾病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由于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素,造成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的贫血,常见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海洋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一些化学、生物因素等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3)失血过多: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急性或慢性失血,常见疾病有:外伤、手术等所致的急性失血,消化道溃疡、钩虫病等引起的慢性失血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还有各种慢性疾病或恶性病如慢性肾病、恶性肿瘤等也可致贫血,这一类贫血虽伴随着有关疾病继发,但不可忽视,有些恶性疾病就是因为贫血的症状而被诊断出来。

3.红细胞增多见于哪些疾病?

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Vaquez病);②心血管病:各种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如房间隔缺损等:③肺疾病: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纤维化等:④异常血红蛋白病;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另外,也见于呕吐、严重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等,多为暂时性增多。

4.贫血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贫血通常是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或血细胞比容低于同年龄和同性别正常人的最低值。贫血并非是一种疾病的名称,而是由许多种不同原因或疾病所引起的一系列共同症状。目前国内都按单位容积外周血中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的下限,作为贫血的诊断依据。这一正常值的下限因性别、女性是否妊娠、年龄以及居住地海拔高度而有所不同(表1-2)。

表1-2不同年龄贫血诊断标准

年龄

贫血诊断标准

新生儿期

Hb<145g/L

1~4月龄

Hb<90g/L

4~6月龄

Hb<l00g/L

6月龄~6岁

Hb<110g/L

6~l4岁

Hb<120g/L

男性成人

Hb<120g/L

女(非妊娠)

Hb<ll0g/L

1991年中华血液学杂志组织制定的国内统一的贫血诊断标准包括:男性成人血红蛋白<120g/L,女性成人(非妊娠)血红蛋白<110g/L,孕妇血红蛋白<lO0g/L。以上均以海平面计,海拔每增高l000m,诊断用血红蛋白值升高约4%。

5.如何通过红细胞系统的几项指标来判断贫血的原因?

在血常规化验单中,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corpuscularvolume,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eancellhemoglobin,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cellhemoglobinconcentration,MCHC)三项指标是根据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计算得出的。通过三项指标的分析可以对贫血的类型进行初步的掌握,见表1—3。

表1-3MCV、MCH、MCHC变化与贫血的关系

MCV叫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corpuscularvolume):是指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以飞升(fl)为单位。

MCV=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比容×1015/每升血液中红细胞个数

MCH叫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corpuscularhemoglobin):是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量,以皮克(pg)为单位。

MCH=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g)×1012/每升血液中红细胞个数

MCHC叫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corpuscularhemoglobinconcentration):是指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g/L)。

MCHC=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g)/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比容

这三个参数通常都用于各型贫血的诊断,具体应用如下表:

贫血类型

MCV

(80~100)

MCH

(27~34)

MCHC

(320~360)

常见原因及疾病

正常细胞性贫血

大细胞性贫血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急性失血、急性溶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或吸收障碍

慢性炎症、尿毒症

铁缺乏、维生素B6缺乏、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慢性失血等

6.红细胞增加原因有哪些?

红细胞增多的原因有三种:

(1)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由于原因不明的骨髓功能亢进引起,红细胞计数可达7×1012/L,同时伴有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增多。也见于良性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

(2)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由于一些引起低氧血症的疾病产生,引起红细胞代偿性增加,一般见于:①心血管病。各种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如房间隔缺损等。②肺疾病。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纤维化等。③异常血红蛋白病。由于血红蛋白的运输氧的能力降低,而使红细胞生成增多。④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皮质激素刺激骨髓生成更多的红细胞。

(3)相对性增多。主要由于大量失水引起的血浆量减少、血液浓缩,血液中的各种有形成分的浓度相对的增高。一般见于呕吐、严重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等,多为暂时性增多。

7.红细胞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红细胞减少的原因有两种:

(1)红细胞丢失增加。如失血和一些疾病,如炎症、内分泌疾病等导致贫血;还有就是破坏增加,如先天性或后天性的溶血性疾病。

(2)红细胞的生成减少。原因有二:①造血原料铁、叶酸、蛋白质、铜、维生素C等的缺乏,主要由于营养不良或者吸收不良引起;②骨髓的功能不正常,骨髓的疾病,如白血病等可抑制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一些药物和放射性等也可以影响骨髓的造血功能。

8.白细胞减少和增多各见于哪些疾病?

白细胞减少,见于伤寒、流感、风疹、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脾功能亢进等。此外,放射性物质、X线及使用某些抗癌药物、解热镇痛药也可降低。

白细胞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手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恶性肿瘤晚期、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尿毒症、酸中毒、烧伤、过敏等,此外某些药物中毒也可增高。

9.白细胞增加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白细胞增多的原因有很多,常见以下l0种。

(1)年龄:初生儿白细胞较高,一般在l5×109/L左右,个别可高达30×109/L以上。通常在3~4天后降至l0×109/L左右,约保持3个月,然后逐渐降低至成人水平。初生儿外周血白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到第6~9天逐渐下降至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以后淋巴细胞逐渐增多,整个婴儿期淋巴细胞数均较高,可达0.70(70%)。到2~3岁后,淋巴细胞逐渐下降,中性粒细胞逐渐下升,到4~5岁二者又基本相等。形成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变化曲线的两次交叉,至青春期时与成人基本相同。

(2)日间变化:在静息状态时白细胞数较低,活动和进食后较高;早晨较低,下午较高;一日之间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可相差1倍。运动、疼痛和情绪变化,一般的体力劳动、冷热水浴、日光或紫外线照射等均可使白细胞轻度增多。如剧烈运动可于短时间内使白细胞高达35×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当运动结束后迅速即恢复原有水平。

(3)妊娠与分娩:妊娠期白细胞常见增多,特别是最后1个月,常波动于(12~17)×109/L之间;分娩时可高达34×109/L。分娩后2~5日内恢复正常。由于白细胞的生理波动很大,只有通过定时和反复观察才有意义。

(4)感染:白细胞增高程度取决于感染微生物的种类、感染灶的范围、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反应能力。如感染很局限且轻微,白细胞总数仍可正常,但分类检查时可见分叶核百分率有所增高;中度感染时,自细胞总数增高>10×109/L,并伴有轻度核左移;严重感染时总数常明显增高,可达20×109/L以上,且伴有明显核左移。急性感染的恢复期可见单核细胞增多。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时淋巴细胞也增多,但白细胞总数一般仍在正常范围内,须借助白细胞分类来识别。

(5)严重的损伤或大量血细胞破坏:在较大手术后l2~36小时,白细胞常达10×109/L以上,其增多的细胞成分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急性心肌梗死后l~2天内,常见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借此可与心绞痛相区别。急性溶血反应时,也可见白细胞增多,这些可能与心肌损伤和手术创伤等所产生的蛋白分解产生及急性溶血所导致的相对缺氧等,促进骨髓贮备池增加释放有关。

(6)急性大出血:在脾破裂或宫外孕输卵管破裂后,白细胞迅速增高,常达(20~30)×109/L。其增多的细胞主要是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这可能与应激状态、内出血而一过性缺氧等有关。

(7)急性中毒:化学药物如安眠药、敌敌畏等中毒时,常见白细胞数增高,甚至可达20×109/L或更高。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慢性肾炎尿毒症时,也常见白细胞增多,均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

(8)肿瘤性增多:白细胞呈长期持续性增多,最常见于白血病,其次也可见于各种恶性肿瘤的晚期,此时不但总数常达(10~20)×109/L或更多,且可有较明显的核象左移现象,而呈所谓类白血病反应。白血病时白细胞总数增高的主要机制为白血病细胞失控地无限增殖;白血病细胞的周期延长;血中运动时间延长(正常白细胞约为10小时,白血病细胞平均为33~38小时)。恶性肿瘤时白细胞增多的机制为某些恶性肿瘤如肝癌、胃癌等产生促粒细胞生成素;恶性肿瘤坏死分解产物促进内骨髓贮备池释放;恶性肿瘤伴有骨髓转移而将骨髓内粒细胞(甚至较幼稚的粒细胞,并可伴有幼红细胞)排挤释放入血。

(9)过敏性疾患:如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食物过敏等。肠寄生虫抗原与肠壁内结合IgE的肥大细胞接触时,使后者脱颗粒而释放组胺,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某些钩虫病患者,其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白细胞总数高达数万,分类中90%以上为嗜酸性粒细胞,而呈嗜酸性粒细胞型类假白血病反应,但其嗜酸性粒细胞均属成熟型,随驱虫彻底及感染消除而血象逐渐恢复正常。

(10)肾移植术后:如发生排异反应时,于排异前期,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即增高。

(11)白血病:是由于骨髓造白细胞时恶性增殖并失去分化能力,外周血可见大量幼稚及原始白细胞。

10.白细胞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1)感染:①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布鲁氏杆菌病,粟粒型结核、严重的败血症等。②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病毒性肝炎等。③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④立克次体感染:如斑疹伤寒等。

(2)物理化学因素:①长期接触铅、汞、苯、放射线及放疗的病人。②使用影响骨髓造血的药物,如氯霉素、吲哚美辛(消炎痛)、甲硫氧嘧啶、甲苯磺丁脲(甲磺丁脲)、苯妥英钠、抗癌药等。

(3)继发于某些疾病:①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骨髓转移癌、白血病前期、骨髓纤维化。②结缔组织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Felly综合征。

(4)脾功能亢进、肝硬化、晚期血吸虫病、淋巴瘤等引起脾大,还有原发性脾性粒细胞减少症。

(5)遗传因素:如小儿遗传性粒细胞缺乏症、家庭性良性粒细胞减少症、新生儿同种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等。

(6)其他:个别种类的白血病、慢性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恶病质、营养不良、过敏性休克等。

11.如何分析白细胞分类检测结果?

人血中的白细胞包括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其中粒细胞又可以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它们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机制消除过敏原和参加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等从而保证机体健康。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起源于共同的祖细胞,即多向骨髓祖细胞(pluripotentialmyeloidpro-genitor,CFU-S)。既能增殖,又具有向不同细胞系分化的能力,平时处于静止状态。这种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数的0.5%~l.0%,血循环中也可存在很少量。

(1)中性粒细胞:由于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其增高和减低直接影响白细胞总数的变化。因此在临床检查中绝大多数病例白细胞总数实际反映着中性粒细胞变化,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变形和黏附作用以及吞噬杀菌等功能。

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反应时、手术创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肿瘤等。

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某些感染,如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一些病毒感染如流感时的白细胞亦减少,可能与内毒素抑制骨髓释放粒细胞有关。某些血液病,如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时,慢性理、化损伤:电离辐射(如X线等)、长期服用氯霉素后,可因抑制骨髓细胞的有丝分裂而致白细胞减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由于自身免疫性抗核体导致自细胞破坏而减少。脾功能亢进:各种原因所致的脾大,如门脉性肝硬化、班替综合征等均可见白细胞减少。其机制为肿大的脾中的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破坏了过多的白细胞;肿大脾分泌了过多的脾素,而此种体液因子能灭活促进粒细胞生成的某些因素。

(2)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有微弱的吞噬作用,但是基本无杀菌力,主要作用合成与释放其活性物质,吞噬其释出颗粒,并分泌组胺酶破坏组胺,从而起到限制变态反应的作用。此外,实验证明它还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患、某些传染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减少(eosinopenia)见于伤寒、副伤寒、手术后严重组织损伤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3)嗜碱性粒细胞:胞质中含有大小不等的嗜碱性颗粒,这些颗粒中含有丰富的组胺、肝素,后者可以抗血凝和使血脂分散,而组胺则可改变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它反应快而作用时间短,故又称快反应物质。颗粒中还含有缓慢作用物质,它可以改变血管的通透性,并使平滑肌收缩,特别是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而引起哮喘。近年来已证实嗜碱性粒细胞参与特殊的免疫反应,即第三者型变态反应。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很少,通常仅占白细胞的l/300~1/200。在一般白细胞分类计数中很难见到。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黏液性水肿、溃疡性结肠炎、变态反应、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嗜碱性粒细胞减少:见于速发型变态反应(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糖皮质激素过量、应激反应(心肌梗死、严重感染、出血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等。

(4)淋巴细胞:为人体的免疫活性细胞,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淋巴细胞增多见于: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百日咳时淋巴细胞常明显增多。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肾移植术后、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肉瘤白血病亦可见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型,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急性型则以原幼淋巴细胞为主,均可致白细胞总数增高。白血病性淋巴肉瘤多以原、幼淋巴细胞为主,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粒细胞缺乏症,由于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导致淋巴细胞百分率相对增高,称为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此时白细胞总数是减低的。淋巴细胞减少(1ymphopenia):主要见于接触放射线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时,当严重化脓性感染时,由于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加,导致淋巴细胞百分率降低,但计算其绝对值,淋巴细胞数量仍在正常范围。

(5)单核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3%~8%,循环血内的单核细胞并非终末细胞,它在血中的停留只是暂时的,3~6天后进人组织或体腔内,可转变为幼噬细胞,再成熟为巨细胞。因此单核细胞与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构成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而发挥防御功能。单核细胞增多见于某些感染: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等;某些血液病:如粒细胞缺乏症的恢复期,常见单核细胞一过性增多,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时可见幼单核细胞增多,成熟型亦见增多。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时除贫血、白细胞减少等之外,白细胞分类时常见单核细胞增多。单核细胞减少,意义不大。

12.血小板减少和增多各见于哪些疾病?

血小板减少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全身性红斑狼疮、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

血小板增多:可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13.血小板增加和减少的原固有哪些?

血小板增加原因:

(1)由于骨髓增生异常导致血小板增多;

(2)另外脾是清除血小板的场所,所以摘除脾脏后也可发生一过性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减少原因:

(1)血小板生成减少:多见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等。

(2)血小板破坏增多: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体外循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防患未然

1.有哪些症状需要及时检查血常规?

由于像慢性贫血和一些血液疾病是隐匿型发展的,早期的症状很轻微容易被人们忽视,所以定期进行血常规检验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如果出现面色苍白,疲乏,心悸,头晕,指甲菲薄脆弱、严重的呈扁平状,皮肤黏膜逐渐苍白或苍黄,食欲减退,儿童烦躁哭闹,精神不振,疲乏无力,毛发干燥,抵抗力低下,反复感染,口腔黏膜、肛门皮肤发炎,持续低热,皮肤黏膜及牙龈出血,创伤后出血不易止住,女性月经量增多,皮肤紫癜等情况后,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血常规了。

2.哪些情况下一定要做白细胞人工涂片分析细胞形态?

由于血细胞分析仪不能进行细胞形态的分析,对于细胞形态的检验只有通过血涂片才能进行,所以进行血涂片镜检的重要作用不能忽视。

当出现不能解释的红细胞增多或减少,淋巴细胞增多或单核细胞增多时,必须做血涂片检查,通过全血涂片染色镜检除可观察形态有无异常外(主要指核左移),还可观察中性粒细胞毒性样变(中毒颗粒)、空泡样变、杜勒氏体,疟原虫、黑热病原虫及有无变异淋巴细胞等异常情况,还有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毛细胞性白血病或非造血系统恶性细胞在骨髓中浸润等,为临床提示可能的诊断和诊断范围,并提示是否有必要做进一步检查。当自动仪器出现一个非常不可能的结果时,血涂片染色镜检可识别其是真实结果还是假象,并且血涂片在偶尔情况下,可诊断出对患者非常重要的疾病,如脾功能低下症(血涂片染色镜检可见靶形红细胞、棘细胞、Honell小体,Jolly小体),有时血涂片染色镜检是提供特异性诊断的主要依据或惟一依据。

3.怎么样才能早期发现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病人早期可出现贫血、出血、感染和脏器浸润等表现。如果出现以下临床表现应及时就诊。

(1)感染:主要表现为咽炎、口腔炎、肺炎、蜂窝织炎、肛周脓肿、肠炎、膀胱炎等。特别是肺炎和胃肠道感染可导致败血症或脓毒血症,致病人全身发热,

体温常常在38.5℃以上,是引起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2)出血:以皮肤瘀点、瘀斑、牙龈渗血、鼻出血最常见。女病人可有月经过多。部分病人还可发生内脏或组织出血,如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视网膜出血、颅内出血。

(3)贫血:早期病人的皮肤黏膜呈苍白色,尤其是手掌皮肤、口唇黏膜、睑结膜等处最为显著;病人自感疲倦、乏力、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脉率变快、呼吸急促;食欲缺乏、腹胀、腹泻、多尿;月经不调和性欲减退等。

(4)淋巴结和肝脾大:约有一半以上的白血病病人可在颈、锁骨上等处触摸到肿大淋巴结,腹部深触诊可触及增大的肝脾。

(5)剧烈头痛:病人可出现剧烈的爆炸样头痛,并可伴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视盘水肿等。还可有轻度瘫痪,甚至昏迷。

(6)骨痛: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常见,又以儿童病人居多。

白血病病人还可以有许多其他症状,这与白血病细胞的浸润部位有关。当机体出现异常的表现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走出误区

1.血细胞会在短时间内差别很大吗?

即使是健康人群,血常规检验结果也会出现波动。初生儿和成年人血液成分含量有明显不同,长时间未喝水也会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相对浓缩。以白细胞为例,在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活动和进食,早晨和下午一般不同;白细胞一日之间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问可相差1倍。运动、疼痛和情绪变化,一般的体力劳动、冷热水浴、目光或紫外线照射等均可使白细胞轻度增多。如剧烈运动,可于短时间内使向细胞高达35×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当运动结束后可迅速恢复至原有水平。由于白细胞的生理波动很大,只有通过定时和反复观察才有意义。所以遇到检验结果异常应首先排除是否由于自身的正常生理状况变化引起。由于,一些疾病起病急骤,也可以引起血细胞的急剧变化,如急性感染、急性白血病、中毒、外伤等。

2.白细胞升高就会是白血病吗?

引起白细胞增多的原因是很多,感染、情绪变化、中毒、过敏、肿瘤、损伤等,白血病只是其中的一种。所以仅仅白细胞升高是不能判断为白血病的,白血病的确诊还要依赖骨髓检查。

3.有了仪器检查就不需要人工检查吗?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技术日新月异。一般情况下,较普通的血细胞分析仪除可直接检测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小板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外,还可计算出很多参数。而更先进的全血细胞分析仪还能提供一些新的变量,如血红蛋白分布宽度,以及低血红蛋白和高血红蛋白细胞的百分率,对白细胞异常分类结果均设有灵敏监控系统,可提出特殊的警号(有的甚至还能直接检出幼稚细胞),这样可将血中幼稚细胞检查出来不会被遗漏。虽然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能捡测出这么丰富的数据(信息量),但全血涂片染色镜检仍然是一种关键性的辅助诊断方法。血涂片染色检查的重要意义在于,全血涂片染色镜检本身对仪器检出的各种数据是一种有效的质控方法,不仅对白细胞数、血小板数可以进行核对,而且可以核实成熟红细胞大小、着色等与红细胞各参数是否一致,同时还可以观察异常红细胞的有无及多少。

血涂片染色镜检是提供鉴别诊断和提示进一步必要检查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快速诊断某些特异性感染方面(如疟原虫、黑热病原虫及丝虫病等),血涂片染色镜检有其重要作用。另外,血涂片染色镜检的主要作用还在于对贫血与血小板减少症进行鉴别诊断,以及检出白血病和淋巴瘤等,并确定其特点。国际实验室血液学学会发表_r根据自动化全血细胞计数结果由实验室主动进行血涂片复查的共识标准。

4.血小板降低一定会出血吗?

首先,要看血小板减少的程度。一般来说,血小板轻度减少到(80~100)×109/L时,大多不表现为自发性出血。血小板中度减少(50~80)×109/L,可有轻度自发性出血,如皮肤黏膜有出血点、创伤后出血不易止住、女性月经量增多等。重度血小板减少(50×109/L以下),则大多会出现较明显的无诱因的自发性出血,最常见的是皮肤紫癜。更严重者血小板减少至20×109/L以下,甚至可以出现颅内出血、消化道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其次,要看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就是常说的个体差异。个体差异是指由于不同的人在身体结构(如血管的通透性)及出血耐受性等诸多方面所存在的一定差异,可以对血小板减少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比如,有的病人血小板降至50×109/L左右即可出现广泛的皮下淤血,而有的病人即使血小板只有20×109/L也无任何出血表现。当然,后一种情况即使没有自发性出血,也仍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需要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出血的准备。

5.贫血会有哪些症状?

贫血要看是哪种,不同的贫血症会有不同的症状。由于病情的轻重不同,症状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慢性贫血的早期阶段症状是比较少,而且容易被忽略的,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也会逐渐的加重。

(1)巨幼细胞性贫血:一般起病缓慢,叶酸缺乏与维生素B12缺乏共同的表现为巨幼细胞性贫血和消化道症状,而维生素B12缺乏尤其是恶性贫血病人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贫血常较严重,主要有嗜睡、衰弱、乏力、疲倦、心悸、气促、头晕、眼花、耳鸣等一般性贫血的症状。部分病人可有轻度黄疸、皮肤由于苍白伴有轻度黄疽,故呈特殊的柠檬黄色(蜡黄);厌食、消化不良、食后腹胀、腹泻、呕吐、便秘、舌炎、舌痛、舌乳头萎缩、舌面光滑(镜面舌)、舌质绛红如瘦牛肉样(牛肉舌)等,足与手指感觉异常,麻刺感、麻木、伴有本体感觉障碍,站立和行走不稳,步态紊乱。

(2)再生不良性贫血:临床表现有贫血、出血、感染及发热。由于病情进展的快慢、程度及严重性,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一般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类。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常见于儿童和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发病时常见于急诊求诊,以出血、发热及贫血为症状表现。病情常迅速恶化,病程短。临床症状以皮肤黏膜出血、内脏出血、血尿、便血、子宫出血、眼底出血及脑出血为主。其中脑出血是导致本病死亡的原因。常有严重感染及发热、肺炎、蜂窝织炎、败血症及口腔感染,这也是本病死亡之另一原因。

慢性型再生不良性贫血:成人较常见,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多见缓慢,常以贫血出现,最常见是面色苍白、疲乏、心悸、头晕、头痛、运动困难。以出血及发热者少见,若有出血其部位较少,程度较轻,以皮肤黏膜及牙龈出血常见。女性有不同程度的子宫出血。若有感染也较轻。

急性与慢性两种临床类型可以互相转化的,急性型再生不良性贫血如治疗得当,有可能病情逐渐减轻,转为慢性型。慢性再生不良性贫血有时病情加重可以转为急性型。

(3)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起病大都缓慢,一般表现皮肤黏膜逐渐苍白或苍黄。发展下去,孩子会出现食欲减退,烦躁哭闹,精神不振,疲乏无力,毛发干燥;少数孩子爱吃炉灰渣、墙皮、土块等,称为异食癖;指甲菲薄脆弱,严重的呈扁平状,有的像羹匙似的中间下凹,边缘翘起,叫做匙形反甲。患者抵抗力低下,口腔黏膜、肛门皮肤发炎,反复生病。如果长期贫血的患儿,会出现个子较矮小,体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记忆力减退,情绪和智力都会受到影响。

6.白细胞降低就一定容易发生感染吗?

血液中的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细菌入侵的巡逻兵。当细菌等异物入侵时,白细胞便进入被入侵部位,将细菌包围、吞噬、消灭,故白细胞有人体“白色卫士”之称。可见白细胞数减少,就会削弱人体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一般白细胞减少者是有易感染倾向的。

白细胞减少的病人较多,但是绝大多数病人并没有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的征象。原因是我们所做的血液检查是外周血的结果,而有些人的白细胞主要分布在内脏器官的大血管内,因此,做血液常规检测白细胞减少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减少,可能是假性减少;应进行一些试验检查,是否由于白细胞分布异常引起,而不是真正的白细胞减少。这种白细胞分布异常引起的减少不会引起抵抗力下降,当有细菌进入人体时,分布在内脏大血管内的白细胞同样可以进入感染部位消灭细菌。还有一种白细胞减少是因为骨髓释放白细胞异常引起,也不是绝对减少,同样也不会引起抵抗力下降,这些情况均可不予治疗。

第二节尿液常规检验

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

基础知识

1.正常尿量应该是多少?尿多或尿少是病吗?

一般人的正常尿量为l~2L/24小时。一般情况下,当人们饮水过多时,尿量排出也多,饮水少且出汗多时尿量也会减少。当一昼夜尿量少于400ml时称为少尿,少于100ml时称为无尿或闭尿。常见于下列情况:严重脱水、心力衰竭、各种原因所致的休克、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期、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潴留等。尿量超过2500ml时称为多尿,常见于尿崩症、慢性肾盂肾炎期间肾间质受损、慢性肾炎后期肾浓缩功能受损时等情况。

2.尿的外观和气味与疾病有关系吗?

正常尿液的色泽,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体是恒定的,故尿色的深浅随尿量而改变。正常尿呈草黄色,有芳香气味,放置以后由于尿素的分解会出现少许氨臭味。异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变化。深茶色尿见于胆红素尿,红色尿见于血尿,啤酒样至酱油色尿见于血红蛋白尿,乳白色尿见于乳糜尿、脓尿。

正常新鲜尿液,除女性的尿可稍见浑浊外,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过久则出现轻度浑浊,这是由于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尿内的黏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渐析出之故。浑浊多见于尿酸盐结晶、乳糜尿、脓尿、血尿。

3.尿液是怎么产生的?

肾是生成尿液的器官。水经过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再经过肾处理后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尿直接来源于血液。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几乎所有血浆成分,包括少量分子量较小的血浆蛋白都通过肾小球基底膜,滤到肾小球囊内形成原尿。这是尿生成的第一步。肾小球的滤过液不是都排出体外,其中大部分被肾小管重吸收。因此,把肾小球的滤过液叫做“原尿”,而经过膀胱排出的尿才叫做尿或称为“终尿”。从数量上看,两侧肾脏每分钟形成的滤液约为125ml,每天就有180L,而每分钟经肾脏最后形成的尿液约1ml,每天约为1.5l,这就是说,尿量只为滤液量的1%。从质量E看,原尿的成分与血浆成分很接近,几乎相同,但与排出的终尿有显著差异。尿的生成主要经过以下三个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水分和其他物质(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物)从肾小球滤过,而形成肾小球滤过液,即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经过肾小管,99%的水分被重吸收,还有葡萄糖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也全部被重吸收到血液中。钠离子、氯离子、水和尿素,虽然在肾小管各段均能重吸收,但主要是在近曲小管重吸收。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尿中有相当一部分物质是由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将它们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的一些成分,以及这些细胞本身产生的一些物质分泌或排泄到管腔中的。

人排出的尿,其尿量和成分之所以能维持在正常状态,均与滤过、重吸收、分泌三个过程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加,或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减弱,或肾小管的排泄与分泌功能失常,都会直接影响到尿量或尿中成分的改变。由此,对尿量的变化和尿中异常成分的分析,有助于临床诊断和对治疗情况的观察。

4.尿常规都检查哪些项目?

一般的尿常规检查包括:尿糖,尿酸碱度(pH),蛋白,尿血红蛋白,酮体(ketones,KET),胆红素(bilirubin,BIL),尿胆原(urobilinogen,UBG),亚硝酸盐(nitrite.NFT),维生素C,尿沉渣镜检等项目。由于各个医院的仪器设备的不同检查的项同也有一定的差别。

5.尿胆素是怎么产生的?

胆红素是人胆汁的主要色素,呈橙黄色。其具有毒性,可引起大脑不可逆的损害。但近年来人们发现胆红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抑制亚油酸和磷脂的氧化,其作用甚至优于维生素E。人体内的胆红素主要来自血红蛋白的分解。此时的胆红素称为自由胆红素或间接胆红索,胆红素代谢主要在肝脏中进行。胆红素进入肝细胞后,在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催化下形成结合胆红素或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溶性强,所以可随尿排出体外;在肝细胞内,可有效地排到胆汁中。

直接胆红素随胆汁排出后,进入十二指肠。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先脱去葡萄糖醛酸,再逐步被还原成无色的胆素原族化合物,即胆素原、粪胆素原及尿胆素原等。大部分胆素原随粪便排出体外,在细菌作用下或经空气氧化,粪胆素原可氧化成棕黄色的粪胆素,此即为粪便颜色的主要来源。只有少量的胆素原由尿排出,即为尿胆素原。其在与空气接触后被氧化成尿胆素,它是尿中主要的色素。尿胆素原、尿胆素和尿胆红素临床上称为尿三胆。

6.尿管型是什么?

管型是指在肾小管内由蛋白质凝固而形成的圆柱体。

管型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①蛋白尿的存在;

②肾小管有使尿液浓缩酸化的能力,同时尿流缓慢及局部尿液积滞,肾单位中形成的管型在重新排尿时随尿排出;

③具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因尿液通过炎症损伤部位时,有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等脱落黏附在处于凝结过程的蛋白质之中而形成细胞管型。如附着的细胞退化变性,崩解成细胞碎屑,则形成粗或细颗粒管型。在急性血管内溶血时,由于大量游离m红蛋白从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内形成血红细胞蛋白管型。根据管型内含物的不同可分为透明、颗粒、细胞(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血红蛋白、脂肪、蜡样等管型。还应注意细菌、真菌、结晶体及血小板等特殊管型。在正常人尿内可有少量透明及细胞颗粒管型。如管型数量增加或尿中出现其他管型时,称为管型尿。各种管型的临床意义如下:

(1)细胞管型。

①红细胞管型属病理性,表明血尿的来源在肾小管或肾小球,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或急性肾功能衰竭。

②白细胞管型属病理性,是诊断肾盂肾炎及间质性肾炎的重要证据。若尿内有较多此类管型时,更具有诊断价值,可作为区别肾盂肾炎及下尿路感染的依据。

③上皮细胞管型在尿内大量出现,表明肾小管有活动性病变。这种情况可出现于肾小球肾炎,常与颗粒、透明或红、白细胞等管型并存。

(2)颗粒管型。是由上皮细胞管型退化而来,或是由已崩解的上皮细胞的原浆黏合形成。颗粒管型意味着在蛋白尿的同时有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退变、坏死,多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及肾小管的毒性损伤。有时也可出现于正常人尿中,特别是剧烈运动之后,如经常反复出现,则属异常。

(3)蜡样和脂肪管型。是细胞颗粒管型再度退化后形成的,常反映肾小管有萎缩、扩张。多见于慢性肾病尿量减少的情况下,或是肾病综合征存在脂肪尿时。

(4)透明管型。可以出现于正常尿液中,有蛋白尿时透明管型则会增多,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

7.检查尿常规有什么要注意的?

一般情况下,留清晨第一次尿约lOOml于清洁容器内送检。尿标本必须新鲜,否则停放几小时后,细胞成分即可破坏;尿标本必须清洁;女性要清洗外阴,勿混进白带,如尿沉渣中有大量多角形上皮细胞,则可能已混进白带,宜留取清洁尿标本重检,女性还应避免月经期间检查尿常规;尿路感染者脓尿常呈间歇性,故宜多次反复检查才能下结论;在使用抗菌药物后,可影响检查的准确性。健康人在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或长时间站立后出现一过性血尿,属于生理现象。某些药物或食物也可造成假性血尿,应予以区别。

单纯的尿液检验不能作为诊断疾病的确凿依据,还应结合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以及配合血液和其他仪器的检查等。具体属于哪一类,请不要自行诊断,建议到正规医院具体咨询和诊治!

8.尿酮体是怎么产生的?

酮体由三部分组成,即丙酮、乙酰乙酸、p羟基丁酸。酮体是由于人体内脂肪大量分解而产生,正常人的能量是由糖类提供的,如果出现一些特殊情况糖不能正常利用,如糖尿病、肿瘤、饥饿等,机体就会分解脂肪作为替代能量,产生的代谢物就是酮体,并由尿液排出体外。大量酮体聚集体内可以导致酮症酸中毒。

9.亚硝酸盐是怎么产生的?

泌尿系统存在的细菌可以将尿中蛋白质代谢产物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因此测定尿液中是否存在亚硝酸盐就可以快速间接地知道泌尿系细菌感染的情况,作为泌尿系感染的筛查试验。临床上尿路感染发生率很高,并且有时是无症状的感染,在女性病人中尤其如此。诊断尿路感染须做尿细菌培养,需较长时间和一定条件,而尿亚硝酸盐定性试验可以很快地得到结果,有助于该病辅助诊断。

10.尿常规检查的方法和原理是什么?

20世纪80年代以前,尿液分析只有简单的尿蛋白和尿糖及显微镜检查结果,对临床不仅不能提供较多实验诊断数据,而且操作复杂不利于临床快速诊断。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尿液分析的方法发生了划时代的巨变,从传统的手工检测转变为自动化分析。自动化尿液分析在几分钟之内就能对健康体检和初诊病人的快速诊断提供十几项尿化学指标,有利于临床的快速诊断。目前大多数医院都采用于化学尿液分析仪加人工镜检,各型尿液分析仪(8项、l0项或11项分析)其干化学试剂条各项检测的反应原理基本相同,多数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及pH改变的原理进行检测,如葡萄糖、隐血(红细胞)、胆红素、亚硝酸盐和尿pH等检测。有的医院配备了更先进的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使结果更客观,检测效率更高,大大减轻了检验人员的工作量。

11.尿蛋白是怎么形成的?

正常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有选择滤过作用,能有效地阻止绝大部分血浆蛋白从肾小球滤过,只有极少量的血浆蛋白进入肾小球滤液。当患肾病时,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使大量蛋白质滤过到肾小球滤液中,远远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蛋白质进入终尿中造成蛋白尿。这种原因多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循环障碍、缺氧等,尿蛋白可以少量至每日数十克以上,多数>29/24h尿,通常是以白蛋白为主。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肾小球滤液中的蛋白质重吸收减少,也造成蛋白尿,常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小球间质疾病,如肾盂肾炎、镇痛药肾病、抗生素肾损害、重金属中毒、先天性多囊肾以及各种先天性肾小管疾病等。这类蛋白尿一般含量<29/24h尿,大多在19/24h尿左右,以小分子量蛋白为主,自蛋白较少。

影响蛋白滤过的因素还有:

①蛋白质分子大小。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三层结构对血浆蛋白有机械屏障作用,蛋白质分子量越大,滤过越少或完全不能滤过。

②蛋白质带电情况。正常肾小球滤过膜带负电荷,构成了静电屏障,基于同性电荷相斥的原理,带负电荷蛋白质清除率最低,而带正电荷者清除率最高,肾小球疾病时,使肾小球滤过膜带负电荷的涎酸成分明显减少,使带负电荷的白蛋白易于滤过而形成蛋白尿。

③蛋白质的形状和可变性。

④血流动力学改变。‘

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见表l-4。

表1-4尿液常规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检验项目

正常参考值

尿酸碱度(pH)

5.O~7.0

蛋白

阴性

尿血红蛋白

阴性

尿糖

阴性

酮体(KET)

阴性

胆红素(BIL)

阴性或<lOmg/L(110mg/dl)

亚硝酸盐(NIT)

阴性

维生素C(Vc)

阴性

尿胆原(UBG)

阴性

尿沉渣镜检

白细胞<5个/HP红细胞成人o~1个/HP,儿童<3个/HP

上皮细胞0至少量/HP管型0/HP或偶见透明管型

解读

1.哪些疾病可引起蛋白尿?

蛋白尿是泌尿系统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和最早能检测到的指标之一。正常人尿液中有少量蛋白质,其含量<200mg/24h,故一般尿蛋白定性方法不能检出。当尿蛋白定量>200mg/24h时,常规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称为蛋白尿。

由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而造成蛋白尿,临床上最常见,多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循环障碍、缺氧,高血压等。

由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而造成的蛋白尿,常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小管-间质疾病,如肾盂肾炎、镇痛药肾病、抗生素肾损害、重金属(汞、镉、金等)中毒、先天性多囊肾、肾髓质囊性病、海绵肾以及各种先天性肾小管疾病(如肾小管性酸中毒、Fanconi综合征)等。

2.哪些疾病会在尿中出现管型?

管型(casts)为尿沉渣中有重要意义的成分,它的出现往往提示有肾实质性损害。在剧烈运动、发热、麻醉、心功能不全时,肾受到刺激后尿中可出现透明管型。管型大量出现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肾盂肾炎、肾淤血、恶性高血压、肾动脉硬化、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出血、肾移植术后产生排异反应时、急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红斑狼疮肾炎、肾功能不全及肾淀粉样变性等疾病。

3.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尿酸碱度(pH)?

尿液正常pH5.4~8.4,尿液的酸碱度变化主要来源于人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的成分。常食用荤素杂食。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后可产生硫酸盐或磷酸盐等酸性物质,经由肾排出后可使尿液呈酸性,如果以素食为主者,植物中的有机酸在体内氧化后产生的酸性物质就较少,所以尿中排出的酸性物质就少,碱基增加而使尿液呈碱性。

尿pH值增高多见于:Ⅱ呼吸性碱中毒,某些代谢性碱中毒,泌尿系变形杆菌感染,肾小管性碱中毒,应用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

尿pH值降低多见于: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低钾性酸中毒,应用氯4-L铵等酸性药物等。

尿液酸碱度测定独立应用时往往尤明显临床意义,一般常用来与其他项目结合综合判断病人病情变化和用于监测。

4.出现尿血红蛋白多见于哪些疾病?

尿血红蛋白阳性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血尿,溶血,妊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大面积烧伤,血型不符输血,肾梗死,阵发性夜间性血红蛋白尿症,阵发性冷球蛋白尿症,药物或毒物中毒,毒蛇咬伤,毒蜘蛛螫伤,感染,溶血-尿毒症综合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皮质坏死,各种原因所致的肌球蛋白尿症等。

5.尿糖和血糖有什么关系?

正常人每天可从尿中排出微量葡萄糖,一般不超过32~93rag,尿糖定性明显阳性,则可怀疑糖尿病,应进一步查血糖以明确诊断。

一般来说,尿糖的出现及严重程度与血糖的升高是相一致的,即随着血中葡萄糖的异常升高超过肾糖阈值时,尿中才出现糖尿,尿糖检查呈阳性。就正常规律而言,当血糖超过8.9~10mmol/L。(160~180mg/dl)时,尿中才出现尿糖,尿糖呈阳性。我们常把这一血糖水平称为肾糖阈值。一般只有当血糖升高并超过肾糖阈值时,尿中才有糖尿,因此,尿糖阳性常提示着血糖的异常升高,即血糖的异常升高与尿糖的阳性程度是相一致的。但也有不一致的情况,如老年糖尿病病人及糖尿病肾病病人,因为肾糖阈值升高,即使血糖超过10mmol/L(180mg/dl)甚至l3.9~16.7mmol/L(250~300mg/dl)尿糖也呈阴性。相反,妊娠期妇女及有肾性糖尿病的尿糖亦可阴性,而有时受其他疾病影响或服某种药物时,也可出现假阳性结果。所以,不能单纯看有否尿糖就轻易诊断或排除糖尿病,还需通过血糖等进一步的检查才能确定诊断。

6.尿胆红素升高的原因?如何根据尿三胆来分析黄疸类型?

尿中出现胆红素,通常提示肝胆阻塞(表1—5)。肝细胞性黄疽见于: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阻塞性黄疸常见的病因有:毛细胆管型肝炎、胆石症、肝癌、胆管癌、胰腺癌、胆道蛔虫症等。而在溶血性黄疸时,胆红素定性一般为阴性。

7.尿中白细胞增多就是泌尿系感染吗?

如果化验结果尿白细胞阳性,是不是会以为自己患了泌尿系感染呢?其实不用紧张,尿中白细胞增多常见于泌尿系感染,但影响尿液检查的因素很多,故体检结果显示尿白细胞增多时,应从多方面分析,不能简单地作出诊断。

体检尿白细胞检验的方法有其局限性。体检时多采用尿试纸条的方法。该方法快速、简便,主要用于筛查。发现尿中自细胞增多应再次留尿复查,同时离心进行显微镜检查,以便确定诊断。正常情况下,尿液离心沉淀物中白细胞<5个/高倍镜视野;>5个为增多,称为镜下脓尿。脓尿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征时,通常考虑是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如果不伴有尿路刺激症状,应做自细胞分类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尿常见于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中性分叶核细胞尿可在急性肾炎和急进性肾炎早期见到,狼疮肾炎活动期尿中淋巴细胞增多,药物性急性间质性肾炎单核细胞增多。此外,肾移植术后l周内,尿中可出现较多的中性粒细胞,随后可逐渐减少而恢复至正常;若出现排异反应,尿中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因此尿白细胞增多不能只考虑泌尿系统感染。尿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首先取决于正确的收集标本,避免出现假阳性结果。所以,体检时应避开妇女月经期,防止经血混入尿液。另外,留尿时应先排出一部分尿,接中间一段尿比较准确,可避免女性白带、男性前列腺液等对尿液的干扰。体检前,还应清洗干净阴部。

8.尿中维生素C有何意义?

维生素C即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参与体内氧化还原过程,临床应用广泛。尿液中所含维生素C作为强还原剂,可抑制各种尿液成分检测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常常造成假阴性的检测结果,干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尿液隐血(红细胞)、葡萄糖、胆红素和亚硝酸盐检测受维生素C干扰作用最明显。由于其氧化还原反应被维生素C抑制而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阴性或弱阳性。当尿液中存在高浓度的维生素C时,一定要注意排除由其于扰作用造成的尿隐血、葡萄糖、胆红素和亚硝酸盐等的假阴性结果,一定要密切结合临床做综合性分析判断。为排除维生素C对尿液成分分析的干扰作用,以了解其真实情况,必要时在停止服用维生素C后再送尿液检查。

尿常规中维生素C的意义主要是借此判断其他一些相关结果的准确与否。维生素C是具有还原性的,但凡以氧化还原反应为检测原理的项目,都能受到维生素C的影响。如果维生素C检测为阳性,那么相关项目的结果可信性就应受到置疑。可再留取标本检测。

9.尿中出现红细胞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红细胞或仅偶尔有个别红细胞。如果经离心沉淀后的尿液,显微镜下每高倍视野有2个以上的红细胞,称为血尿。由于尿中进人血液的量不同,将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当每升尿中含有1ml以上血液时,尿则明显变红,重则呈洗肉水样或血色,称为肉眼血尿;若尿色正常,而仅镜下(显微镜下)检出红细胞达到血尿标准的称为镜下血尿。

根据血尿的伴随症状来区别不同血尿,若血尿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尤伴尿痛者,多为泌尿系感染、结石等,称为有痛性血尿;若血尿不伴尿痛,称为无痛性血尿,在肾炎、肾结核、泌尿系肿瘤中很常见,尤其年龄大的患者,出现肉眼血尿,星无痛性,应当注意进行各方面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

血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炎、结石、感染、结核、肿瘤、畸形、损伤等;②尿路邻近器官的病变:如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盆腔炎、阑尾炎等;③全身性疾病,如感染性疾病、血液病、心血管疾病等;④药物性因素,如服用磺胺药、抗凝药,或注射甘露醇等;⑤运动后血尿。

出现血尿后一般要进一步做尿三杯试验,以区分血尿来源。此外,肉眼血尿还应与血红蛋白尿相鉴别。血红蛋白尿的产生是由于溶血性疾病,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增加,超过了肾阈值,从肾小球滤过,而进入尿中。血红蛋白尿的颜色可呈红色、棕色,甚至呈黑色。与血尿鉴别主要依靠显微镜检查,血尿中含有大量红细胞,而血红蛋白尿中无红细胞,这是两者根本的不同之处。

10.酮体出现多见于什么情况?

如果出现尿酮体首先要区分糖尿病性酮体和饥饿性酮体。除了通过病史来区分外,还可以简单地通过血糖和尿糖来区分。一般单纯由饥饿引起的酮体阳性往往没有血糖和尿糖的升高,而糖尿病性酮体则同时伴有明显血糖和尿糖的升高。糖尿病性酮体在医学上又称为糖尿病酮症,多发生于血糖没有很好控制的糖尿病患者。饥饿引起的酮体多见于剧烈运动后、妊娠剧烈呕吐、饥饿、消化吸收障碍、脱水等。

11.尿亚硝酸盐阳性与疾病哪些有关?

尿亚硝酸盐阳性,提示尿中存在细菌数100000/ml以上,主要用于尿路感染的过筛试验,泌尿系统存在的细菌可以将尿中蛋白质代谢产物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因此测定尿液中是否存在亚硝酸盐就可以快速间接地知道泌尿系细菌感染的情况。另外,如果尿液在膀胱中存留时间>4小时,业硝酸盐阳性率可达80%。若尿路感染细菌不能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或尿在膀胱中存留较短,或尿中缺乏硝酸盐,也会产生阴性结果。

防患未然

1.什么情况下应该检查尿常规?

与其他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相比,慢性肾脏病表现得更为隐匿,多数患者起病时没有明显的症状。以下情况可能是早期肾病的信号,应及时就医:

小便泡沫多,长久不消失,说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质较多;尿变色,呈浓茶色、洗肉水样、酱油色或浑浊如淘米水,说明里面可能有红细胞或者白细胞;尿量过多或过少;夜尿增多,正常人在60岁以内一般不应该有夜尿,如果年轻人夜尿增加,很可能是肾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早晨起床后眼睑或脸部水肿;无明确原因的腰背酸痛等。

2.体检时检查尿常规有必要吗?

临床上通过尿常规可以查出很多疾病,如泌尿系统感染、肾结石、肾脏病变、输尿管结石、血尿、蛋白尿、糖尿病和细菌感染等。无可否认尿常规检查由于无痛无创,可以方便快捷的反映出身体的一些疾病变化,尤其是肾脏疾病和一些炎症的筛查,高档的体检设备不一定能检查出来,但是小便常规就能显出其效果。

3.怎样能预防肾脏疾病的发生?

人们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预防肾病发生,具体包括:坚持低盐、清淡饮食;平衡膳食,不暴饮暴食增加肾脏负担;适当多饮水,不憋尿;坚持体育锻炼,控制体重;避免感冒,喉部、扁桃体等有炎症时,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抗生素彻底治疗,防止链球菌感染诱发。肾脏疾病,尤其是青少年更需要注意;戒烟,避免酗酒;避免滥用药物。采取上述措施,健康人群可以预防肾病的发生,对已发生的肾病则可以防止和(或)减缓病情进展。慢性肾病病因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滥用药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高血压、高赢脂、高血糖的发生,也成为本病发生的推动力。在高血压患者中,16%患有慢性肾病;在糖尿病患者中,21%息有慢性肾病。由此可见,改变生活方式,积极防治相关疾病,能减少慢性肾病的发生、发展。

4.尿路结石怎么预防?

结石的形成,是由于尿液中一些浓度高的物质,如钙、尿酸等结晶形成,堆积至一定程度而成结石。视结石的大小和位置,病人会感到疼痛或有血尿、发炎等情况,严重的引致并发症。任何年龄的成年人均有患结石的可能,不过病人中以中年男性居多。水分摄入不足,食物搭配不合理和某些疾病因素是结石的形成原因。

(1)适当的多饮水以增加尿量,降低尿中形成结石物质的浓度,减少晶体沉积。这是预防结石生成和长大最有效的方法,亦有利于结石的排出。睡前以及半夜饮水保持夜间尿液的稀释有利于减少晶体的形成。

(2)饮食调节,注意多元化膳食。含钙结石应限制含钙、草酸丰富的食物,避免高动物蛋白、高糖和高动物脂肪饮食。食用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牛奶、奶制品、豆制品、巧克力、坚果含钙量高;浓茶、番茄、菠菜、芦笋等含草酸丰富,尿酸结石的患者不宜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

(3)保持身体健康,有病及时就医。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细菌感染也可以导致结石发生。

走出误区

1.血尿是肾脏受到损害了吗?

除了肾脏受损可以引起血尿,尿道、前列腺、膀胱、输尿管等受损均可以引起血尿。

根据血尿的来源不同,又可将血尿分为初血尿.、终末血尿、全程血尿。临床上多采用尿三杯试验来判断血尿来源。取3个洁净的玻璃杯,患者每次排尿时,分为前、中、后3段排尿,分别排入3个玻璃杯中,若第l杯中为血尿,其余2杯正常,则为初血尿,提示尿液中血来自尿道;若第1、2杯中无血尿,仅第3杯有血尿,称为终未血尿,提示病变在后尿道、前列腺、膀胱颈和三角区;如三杯中均有血尿,称为全程血尿,提示病变在肾、输尿管,或为膀胱内弥漫出血。

2.如何对尿沉渣各项细胞结果进行分析?

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尿沉渣细胞的出现。正常人特别是青少年在剧烈运动、急行军、冷水浴,久站或重体力劳动后可出现暂时性镜下血尿,这种一过性血尿属生理性变化范围。女性患者还应注意月经污染问题,应通过动态观察加以区别。

(1)泌尿系统自身的疾病;某些全身其他系统的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某些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泌尿系统附近器官的疾病,如前列腺炎、精囊炎、盆腔炎等患者尿中也偶尔见到红细胞。

(2)白细胞:尿中自细胞除在肾移植术后发生排异反应及淋巴性细胞白血病时可见到淋巴细胞外,一般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尿中自细胞增多,多发生于泌尿系统有炎症时,尤其在细菌感染时为甚,如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肾结核等;女性阴道炎或宫颈炎、附件炎时可因分泌物进人尿中,而见白细胞增多,常伴有大量扁平的上皮细胞。

(3)上皮细胞:尿中所见上皮细胞由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处脱落而进入。肾小管为立方上皮,在肾实质损伤时可出现于尿中。肾盂、输尿管、膀胱等处均覆盖移行上皮细胞。尿道为假复层柱状上皮细胞,近尿道外口处为复层扁平上皮细胞所覆盖,在这些部位有病变时,尿中也会出现上皮细胞增多。男性尿中偶尔出现前列腺细胞。

3.出现尿糖就是糖尿病吗?

认为尿里有糖就称为糖尿病,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检测尿糖一般采用尿糖试纸进行,根据试纸颜色深浅来判断尿中糖含量的高低。但是在很多种情况下,用尿糖试纸检测的结果是不准确的。因为尿中有不少物质具有还原性,如尿酸、维生素C或从尿中排出的药物比如水杨酸盐(如阿司匹林)、异烟肼、青霉素、强心苷、噻嗪类利尿药等,当它们在尿中浓度升高时,都可能造成尿糖定性试验得出假阳性结论。

另外,少数正常人在摄人大量的糖类(比如糖水、米饭等)后,由于小肠吸收过快而负荷过重,可出现暂时性尿糖;还有一种叫肾性尿糖,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疾病,这类患者无论何时尿中都有糖分,但是血糖并不高;某些正常孕妇在妊娠后期及哺乳期尿中可能有乳糖出现,也可能引起尿糖阳性。还有许多类似的情况,所以不能以尿糖作为衡量是否患有糖尿病的标准。判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就是高血糖。

4.尿中出现结晶和尿路结石有关系吗?

有些人小便会呈现出白色浑浊状,那他的尿很可能有结晶体。医学上讲盐类结晶从尿中析出并产生沉淀的现象,称为结晶尿。各种原因引起了机体失水,包括饮水量过少,可以使尿液浓缩而产生结晶尿;另外尿液酸碱度改变,偏酸或偏碱也容易使结晶体析出。酸性尿液,尿酸易形成结晶;碱性尿时,磷酸镁胺易形成结晶。尿液中常有结晶容易诱发结石,故常有结晶尿者应多饮水,多吃蔬菜,防止结石的发生。

第三节大便常规检验

大便是人体排泄物,是最容易取得的检验标本,是三大常规检验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住院病人必须进行大便常规检验,门诊病人则根据病情需要检验,目前体检则很少做大便常规。实际上,大便常规是非常重要的检验项目,尤其是大便隐血是消化道癌症筛查的非常敏感的项目之一。通过大便检查,可以发现消化道是否有炎症、出血、细菌、寄生虫等情况。

基础知识

1.正常粪便外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正常人大多每天排便一次,量为l00~300g,随进食量、食物种类及消化器官功能状态而异。摄食细粮及以肉食为主者,粪便细腻而量少,进食粗粮及多食蔬菜者,因纤维素多使粪便量增加。胃、肠、胰腺有炎症或功能紊乱时,因炎症渗出、分泌增多、肠蠕动亢进及消化吸收不良使粪便量增加。正常成人的粪便排出时为黄褐色圆柱形软便,婴儿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糊状便。久置后由于粪便中胆色素原被氧化可致颜色加深。正常粪便因含蛋白质分解产物,如吲哚、粪臭素、硫醇、硫化氢等而有臭味,肉食者味重,素食者味轻。患慢性肠炎、胰腺疾病、结肠或直肠癌溃烂时有恶臭。阿米巴肠炎粪便呈血腥臭味。脂肪及糖类消化或吸收不良时粪便呈酸臭味。

2.粪便常规中可以发现哪些寄生虫?

肠道寄生虫病的诊断多依靠在粪便中找到虫卵、原虫、包囊、虫体。找到这些直接证据就可以明确诊断为相应的寄生虫病和寄生虫感染。正常人粪便中应该没有寄生虫虫卵、原虫、包囊、虫体。

(1)可在粪便中查到的寄生虫虫卵有:蛔虫卵、钩虫卵、鞭虫卵、蛲虫卵、曼氏血吸虫卵、日本血吸虫卵、东方毛圆形线虫卵、粪类圆形线虫虫卵,姜片虫卵、肝吸虫卵、牛肉绦虫卵、短小绦虫卵、猪肉绦虫卵、长膜壳绦虫卵等。

(2)可在粪便中查出的原虫滋养体和包囊有:结肠阿米巴、痢疾阿米巴、布氏阿米巴、嗜碘阿米巴、微小阿米巴、脆弱双核阿米巴等。

(3)可在粪便中查到的各种滴虫和鞭毛虫有:蓝氏贾第鞭毛虫、入肠鞭毛虫、梅氏唇肠鞭毛虫、肠内滴虫、华内滴虫、结肠小袋纤毛虫等。

(4)可在粪便中查到的虫体和节片有:蛔虫、蛲虫、钩虫、猪肉绦虫、牛肉绦虫、阔头裂节绦虫等。蛔虫、蛲虫及绦虫等较大虫体或其片段肉眼即可分辨,钩虫虫体须将粪便冲洗过筛方可见到。服驱虫药后应查粪便中有无虫体,驱绦虫后应仔细寻找其头节。

3.粪便常规检查哪些项目?

一般的粪便常规检查包括:粪便颜色,粪便形态,粪便细胞,粪便隐血,寄生虫卵,血液,黏液等。

4.大便隐血试验检查的原理是什么?

大便隐血试验从原理上可以分为两种:化学法和免疫学方法。化学法,如邻联甲苯胺法、还原酚酞法、联苯胺法、匹拉米洞法、无色孔雀绿法、愈创木酯法等。其实验设计原理基于血红蛋白中的含铁血红素部分有催化过氧化物分解的作用,能催化试剂中的过氧化氢,分解释放新生态氧,氧化上述色原物质而呈色。此法具有高度灵敏,但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方法上缺乏特异准确性。此外化学试剂不稳定,久置后可使反应减弱。

当前发展的最快的是免疫学方法,如免疫单扩法、免疫电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斑点法、胶乳免疫化学凝聚法、放射免疫扩散法、反向间接血凝法、胶体金标记夹心免疫检验法等。此类试验由于采用抗人血红蛋白抗体具有很好的灵敏度,一般血红蛋白为0.2mg/L(0.03mg/g粪便)就可得到阳性结果,且有很高的特异性,各种动物血血红蛋白在500mg/L,辣根过氧化物酶在2000mg/L时不会出现干扰,因而无须控制饮食。免疫学的发展对便隐血检验方法改进产生了很大影响,免疫学方法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胃肠镜检查协会推荐作为粪便隐血试验的一种较为确认的方法。

3.粪便的黏液是怎么来的?

正常情况下,粪便中是有少量黏液的,但是由于其与粪便均匀的混合,所以肉眼是看不见的。病理情况下黏液可大量增多,所以若有肉眼可见的黏液,应该视为异常。小肠炎时增多的黏液均匀地混于粪便之中;如为大肠炎症,由于粪便已逐渐成形。黏液不易与粪便混匀;来自直肠的黏液则附着于粪便的表面。单纯黏液便中黏液为透明、稍粘稠;脓性黏液则呈黄白色不透明。

4.送检粪便常规需要注意什么?

用于净的竹签或木片采集约蚕豆大一块新鲜粪便,装入专门留取标本的纸盒内,写上姓名,立即送检。如大便有脓血时,应留取脓血部分,水样便要用容器留送,检查寄生虫时要在粪便各部分都留一点。查大便隐血时,留标本前3天即要禁食肉类、肝、血、大量绿叶及含铁食物,留取的大便标本不能混入尿液,也不能混入其他分泌物、泻药、钡剂和灌肠液。见表l-6。

表1-6大便常规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检验项目

正常参考值

粪便颜色

成人呈黄褐色,婴儿为黄色或金黄色

粪便形态

成形软便

粪便细胞

红细胞:0/HP;白细胞:偶见/HP

寄生虫

阴性

粪便隐血

阴性

解读

1.不同外观的粪便与疾病有什么关系?

正常成人的粪便排出时为黄褐色圆柱形软便,婴儿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糊状便。久置后由于粪便中胆色素原被氧化可致颜色加深,病理情况可见如下改变:

(1)稀糊状或水样便。常因肠蠕动亢进或肠黏膜分泌过多所致。见于各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尤其是急性肠炎、服导泻药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小儿肠炎时由于肠蠕动加快,粪便呈绿色稀糊状。大量黄绿色稀汁样便(3000ml或更多),并含有膜状物时见于假膜性肠炎。艾滋病患者伴发肠道隐孢子虫感染时,可排出大量稀水样粪便。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排出洗肉水样便。出血坏死性肠炎排出红豆汤样便。

(2)黏液便:正常粪便中的少量黏液因与粪便均匀混合不易察觉。若有肉眼可见黏液说明其量增多。见于各类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

(3)脓性及脓血便。当肠道下段有病变,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结肠或直肠癌常表现为脓性及脓血便,脓或血的多少取决于炎症类型及其程度,阿米巴痢疾以血为主,血中带脓,旱暗红色稀果酱样,细菌性痢疾则以黏液及脓为主,脓中带血。

(4)冻状便。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常在腹部绞痛后排出粘冻状、膜状或纽带状物,某些慢性菌痢病人也可排出冻状便。

(5)鲜血便。直肠息肉、直肠癌、肛裂及痔疮等均可见鲜血便。痔疮时常在排便之后有鲜血滴落,而其他疾患则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

(6)黑便及柏油样使。成形的黑色便称黑使,稀薄、粘稠、漆黑、发亮的粪便,形似柏油称柏油样便。见于消化道出血,红细胞被胃肠液消化破坏后变为正铁血红素、卟啉及硫化铁,后者刺激小肠分泌过多黏液。上消化道出血50~75ml可出现黑便,隐血试验呈强阳性反应;如为柏油样便且持续2~3天,说明出血量至少为500ml。服药用炭(活性炭)、铁剂等之后也可排出黑便,但无光泽且隐血试验阴性,若食用较多动物血、肝或口服铁剂等也可使粪便呈黑色,隐血试验亦可阳性,应注意鉴别。

(7)白陶土样便。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胆管阻塞,使进入肠道的胆红素减少或缺如,以致粪胆素相应减少或缺如。行钡餐胃肠造影术后,可因排出硫酸钡使粪便呈白色或黄白色。

(8)米泔样便。粪便呈白色淘米水样,内含有黏液片块,量大、稀水样,由于肠道受到刺激,大量分泌液体所致。见于重症霍乱、副霍乱患者。

(9)细条状便。排出细条状或扁片状粪便,提示直肠狭窄,多见于直肠癌。

(10)羊粪样便。粪便干结坚硬呈圆球状或羊粪状,有时粪球积成便条状便。常因习惯性便秘,粪便在结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被过度吸收所致,多见于老年人及经产妇排便无力者。

(11)乳凝块。乳儿粪便中见有黄白色乳凝块,亦可见蛋花汤样便,提示脂肪或酪蛋白消化不全,常见于婴儿消化不良、婴儿腹泻。

2.粪便检查中发现脂肪有什么意义?

很多人看到自己的便常规化验单上写着脂肪球不明白什么意思,其实正常人的粪便中是可以出现少量脂肪的。粪便中的脂肪成分一般为游离脂肪酸、脂肪酸盐和中性脂肪组成,它们一部分来自食物,一部分来自胃肠道的分泌、细胞脱落和细菌代射。正常情况下每天从粪便中排泄出的脂肪应该<5g,如果24小时粪便中脂肪含量超过6g或吸收率低于90%,或者镜检脂肪小滴超过25/HP,称为脂肪泻。脂肪泻一般较多见于各种梗阻性或反流性黄疸,包括先天性胆管梗阻及感染性黄疸等,患儿肠内缺乏胆汁,脂肪不能乳化;其次见于肠道疾病,如各种肠道感染、局限性回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瘘、肠管大部切除以及肠道淋巴梗阻(如霍奇金病、淋巴肉瘤、肠结核及“渗出性肠病”等)。

3.什么情况下粪便隐血会出现阳性?

当消化道出血时,血液中的红细胞被消化、分解、破坏,粪便中含有肉眼和显微镜下不能证明的出血,称为粪便隐血。粪便隐血检查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消化性溃疡、药物致胃黏膜损伤(如服用吲哚美辛、糖皮质激素等)、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钩虫病及胃癌、结肠癌等消化道肿瘤时,粪便隐血试验均常为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后当粪便外观正常时,隐血试验阳性仍可持续5~7天,此后如出血完全停止,隐血试验即可转阴。消化道癌症时,阳性率可达95%。呈持续性阳性,故粪便隐血试验常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的一个筛选指标。尤其对中老年人早期发现消化道恶性肿瘤有重要价值。此外在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粪便中隐血试验也有84%的阳性率,可作为该病的重要的佐证。

4.粪便中的黏液与哪些疾病有关?

粪便中黏液增多见于各类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急性血吸虫病等。

5.粪便中出现血液应考虑哪些疾病?

(1)大肠息肉:其主要症状是便血,便血的特点是具有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不与粪便相混。凡儿童有便血,大便次数及性质基本正常者,多为直肠息肉。结肠息肉多见于青年成人,粪便带有鲜血和黏液,可因反复出血而引起贫血。

(2)直肠、结肠癌:直肠癌便血,早期为鲜红色或暗红色,量不多,为间歇性,常有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的病史。晚期大便中常同时混有恶臭的黏液。左侧结肠癌类似直肠癌,易发生肠梗阻。右侧结肠癌以柏油样大便为主,大便隐血试验常为阳性,伴有消化不良、贫血及右下腹部肿块等体征。

(3)结肠憩室炎:多位于乙状结肠,有习惯性便秘病史,无并发症的憩室无症状,如果憩室发炎,可有黏液血便、腹痛、发热等症。

(4)肠套叠;常为黏液血便,呈果酱状,儿童多见,伴有腹痛,腹部可扪及套叠的肿块,易引起肠梗阻。

(5)痔疮:便血是内痔的常见症状,但并非每次解大便时均有便血,一般以大便干燥时为多见。出血量不等,可以是粪便带血,便后手纸带血或点滴状出血,严重者出血量较大。

(6)肛裂:可以出现便秘与便血同时发生,常有排便时肛门的疼痛,排便后疼痛可持续较久,肛门视诊即可确诊。

6.为什么有些黄疸病人尿置而大便变白?

正常人血中胆红素很少而且基本上都是游离胆红素,几乎没有结合胆红素。因为在肝内生成的结合胆红素,直接从胆道排入肠腔不会反流入血。正常人的尿中有少量尿胆素原和尿胆原,这是来自肠道中的粪胆素原和尿胆素原重吸收入血后有一部分体循环,经肾从尿排出体外。尿中无游离的胆红素,因为游离的胆红素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从尿中排出,也无结合胆红素,因为在正常人血中无结合胆红索所以尿中也就无此物质。当患阻塞性黄疸及肝细胞性黄疸时血中结合胆红素增高,经肾从尿中排出,使尿液呈深咖啡色。

正常人粪便中有粪胆素原和粪胆素。因为排人肠道内的胆红素经过还原和氧化变成粪胆素原和粪胆素,大部分从粪便排出使粪便形成黄颜色。当有某些病因使胆汁不能排入肠道时,如胆道梗阻及肝细胞病变时,肠道内则没有胆红素可变成粪胆素原及粪胆素,这时大便就成了灰白色。

防患未然

1.体检进行粪便常规化验有必要吗?

粪便一般性状检查是I临床最常用的检验之一,通过粪便检查可初步了解消化系统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以及间接判断胃肠、胰腺、肝胆的功能状况。所以体检进行粪便常规还是很有必要的。

2.什么情况下应该去医院化验粪便?

粪便常规反映了身体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所以当你出现消化系统的症状时,如消瘦,大便不规律,粪便不规则,粪便带血,腹痛等情况时就要及早就医了。

3.痢疾等各种感染性腹泻怎么预防?

痢疾是常见的、高发的肠道传染病之一,每年的4~l0月是高发季节,每年发病数居各类传染病之首。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样大便,伴有发热。中毒性痢疾可以出现高热,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俗话说“病从口入”,尤其是痢疾等肠道传染病都是由粪一口传播,所以,讲求卫生是预防痢疾最好的措施。首先就是要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生食瓜果蔬菜要洗净;其次是不喝生水,少食生冷食品;还要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消灭苍蝇等传播痢疾的害虫。有的人拉肚子不愿上医院,习惯自己随便找些抗生素来吃,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由于滥用抗生素,痢疾等多种肠道致病菌对抗生素已经明显耐药。因此腹泻一定不要用抗生素,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按医嘱服药。

4.怎么样才能够早期发现肠道肿瘤?

首先是消瘦,一个健康成人,近期体重突然下降8~lOkg或者更多,可能是恶性疾病的第一个信号。尤其是肝癌、胰腺癌、肺癌、食管癌、胃癌的可能性更大。其次是出血,人体的排便是一个机械运动,肠道中一旦出现肿瘤或者“癌前病变”,如肠道肿瘤,大便通过肠道时就会和肿瘤等发生摩擦,细胞脱落可产生少量血和分泌物。最后是大小便习惯改变,大便不通的患者用泻药效果不佳,而大便细得像铅笔样的患者有可能是结肠癌、直肠癌。此时应该就医进行认真检查。其中包括直肠指诊、直肠镜及结肠镜检查。

走出误区

1.稀糊状或水样便多见于哪些疾病?

稀糊状或水样便:常因肠蠕动亢进或肠黏膜分泌过多所致。见于各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尤其是急性肠炎、服导泻药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小儿肠炎时由于肠蠕动加快,粪便呈绿色稀糊状。大量黄绿色稀汁样便(3000ml或更多),并含有膜状物时见于假膜性肠炎。

2.痢疾有什么症状7

(1)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腹泻(除外其他原因的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可伴发热、脓血便或黏液便、左下腹部压痛。急性中毒性菌痢发病急、高热,呈严重毒血症症状。急性菌痢者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为慢性菌痢。粪便常规检查,白细胞或脓细胞≥15/HP(400倍),可见红细胞。

(2)阿米巴痢疾:腹痛、腹泻、大便量中等,带血和黏液,色暗红如果酱样、有腥臭味,右下腹部可有压痛。暴发型阿米巴痢疾起病急,中毒症状明显、高热、腹痛、腹泻,大便每日数十次,甚至失禁,大便为水样或血水样便,奇臭,可有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粪便检查,急性及暴发型粪便涂片检查可见大量红细胞、少量白细胞和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慢性型可查到滋养体和包囊,排包囊者可查到阿米巴包囊。

3.阿米巴粪便有什么特点?

阿米巴痢疾是由一种微小的原虫——溶组织阿米巴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原虫有三种形态,即大滋养体、小滋养体和包囊。当小儿抵抗力低时,吃了带包囊的食物或喝了带包囊的水时,就会得病。一般发病是缓慢的,开始是腹痛、腹泻、低热,大便次数逐渐增多,每日l0次左右,有不同程度的里急后重。大便为暗红色,果酱样。量较多,脓血与粪便不混合,有腐败腥臭,也有单纯腹泻略带黏液,镜检可见阿米巴滋养体和包囊,便培养可见阿米巴滋养体。病程一般数天至数周。急性期如果治疗不彻底,很容易复发而成为慢性。也有的是由轻度腹泻发展成慢性的。慢性期表现多样,轻的一般情况良好,只有间断腹痛、腹泻,有时为成形便,呈棕红色,有时为正常大便带少许黏液或血液,便次不多,每日2~5次。

4.粪便动力检查是检查什么?

粪便动力检查为采集患者新鲜粪便悬滴直接于暗视野显微镜下镜检,阳性可见呈鱼群穿梭状快速运动的细菌,或呈流星样运动。涂片染色镜检见到排列呈鱼群状革兰阴性弧菌。粪便动力检查是诊断霍乱的重要依据,霍乱患者的排泄物一般呈米泔水样。

尿常规

尿常规化验单是分析接受尿常规检查者的身体状况的重要依据。以下以表格来说明各指标的意义:

名称

正常

异常

酸碱度(pH)

4.6~8.0(平均值6.0)

增高常见于频繁呕吐、呼吸性碱中毒等

酸碱度(pH)

4.6~8.0(平均值6.0)

降低常见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等

尿比重(SG)

1.015~1.025

增高多见于高热、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

尿比重(SG)

1.015~1.025

降低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盂肾炎等

尿胆原(URO)

<16

超过此数值,说明有黄疸

隐血(BLO)

阴性(-)

阳性(+)同时有蛋白者,要考虑肾脏病和出血

白细胞(WBC)

阴性(-)

超过五个,说明尿路感染

尿蛋白(PRO)

阴性或仅有微量

阳性提示可能有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性病变

尿糖(GLU)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有糖尿病、甲亢、肢端肥大症等

胆红素(BIL)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肝细胞性或阻塞性黄疸

酮体(KET)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酸中毒、糖尿病、呕吐、腹泻

尿红细胞(RBC)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泌尿道肿瘤、肾炎尿路感染等
三大常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全套 生化全套包括血常规吗

尿液颜色(GOL)

浅黄色至深黄色

黄绿色、尿浑浊、血红色等就说明有问题

怎样看化验单——血生化检查(5)

2008-8-1511:37:28新闻来源:

血生化检查

总胆红素

正常情况:(5.1-17.1)umol/L

增高:急、慢性肝炎,梗阻性黄疸,血色素沉着症,肝癌,胆结石,胆管炎,肝硬化,溶血性疾病。

间接胆红素

正常情况:(1.7-13.7)umol/L

增高:溶血性疾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症.

直接胆红素

正常情况:(0-3.4)ummol/L

增高: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损害,肝癌,肝内结石,胆道阻塞.

尿素氮

正常情况:(1.79-7.14)mmol/L

增高:高蛋白饮食,少尿,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痛风,多发性骨髓瘤,利尿剂,消化道出血.

降低:妊娠,低蛋白饮食.肝功能不全.

肌酐(血清)

正常情况:男性:(44.2-133)ummol/L;女性:(70.7-106.1)ummol/L

增高:肾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肢端肥大症,巨人症.

降低:肌营养不良症,尿崩症.

肌酸

正常情况:男性:(12.96-38.1)ummol/L;女性:(26.7-70.9)ummol/L

增高:肌营养不良症,多发性肌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发热,妊娠,饥饿,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降低:甲状腺机能减退,使用苯丙酸诺龙等药物.

尿酸

正常情况:男性:(150-420)umol/L;女性:(90-357)umol/L

增高:痛风,肾功能不全,子痫及妊娠期恶心呕吐,重症肝炎,多发性骨髓瘤,慢性血液病.

血清电解质及微量元素

钠(Na)

正常情况:(134-143)mmol/L

增高:呕吐、腹泻,多尿引起的水分不足,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肢端肥大症。

降低:肾功能障碍,尿毒症,应用速尿等利尿剂,阿狄森病,21-羟化酶缺乏症,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性肝硬化。

钾(K)

正常情况:(3.3-5)mmol/L

增高:少尿,阿狄森病,类癌综合征,饥饿,慢性消耗性疾病,发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服用安体舒通、氨苯喋啶等利尿剂。

降低:钾摄入不足、呕吐、腹泻导致钾的缺失,肾功能障碍,醛固酮增多症,柯兴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服用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等。

氯化物(Cl)

正常情况:(95-105)mmol/L

增高:少尿,呼吸性碱中毒

降低:肾功能障碍,尿毒症,应用速尿等利尿剂,阿狄森病,21-羟化酶缺乏症,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性肝硬化。

钙(Ca)

正常情况:(2.25-2.75)mmol/L

增高: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骨肿瘤,应用维生素D过量。

降低:手足搐搦症,甲状旁腺机能不全,维生素D缺乏症,骨质软化症,佝偻病,慢性腹泻,阻塞性黄疸,肾脏病,急性出血性胰腺炎。

磷(P)

正常情况:(00.97-1.6)mmol/L

增高:肾功能不全,甲状旁腺机能低下,肿瘤骨转移,肢端肥大症,维生素D中毒,废用性骨萎缩。

降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吸收不良综合征,肾小管功能不全,范可尼综合征。

铁(Fe)

正常情况:(9-27)umol/L

增高:再生障碍性贫血,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降低:缺铁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感染,恶性肿瘤,肾性贫血

镁(Mg)

正常情况:(00.7-1.15)mmol/L

增高:肾小球肾炎,少尿,肌无力症。

降低:尿毒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使用利尿剂,妊娠。

铜(Cu)

正常情况:(11-22)umol/L

增高:再生障碍性贫血,胆道感染,急性白血病,肝炎,缺铁性贫血,恶性肿瘤。

降低:肝硬化,肝豆状核变性,肾功能障碍。

锌(Zn)

正常情况:(7.65-22.95)umol/L

增高: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甲状腺机能亢进,放疗后,原发性高血压。

降低:肢端性皮炎,肝炎,肝硬化,肝癌及其他恶性肿瘤,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

血清酶检查

谷丙转氨酶SGPT

正常情况:(15-40)u/ml

增高:肝炎,脂肪肝,肝脏肿瘤,肝硬化,溶血性疾病,心肌梗塞,肌肉病变.

5'-核苷酸酶(5'-NT)

正常情况:(2-17)u/ml

增高:阻塞性黄疸,肝癌

LDH

正常情况:(225-540)u/dl

增高:心肌梗塞,血液病,肌病,肾脏病,肿瘤,肝脏病

LDH1

正常情况:(24-34)%

增高:心肌梗塞,溶血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肌营养不良,肝硬化,肾肿瘤。

LDH2

正常情况:(35-44)%

增高:白血病,恶性肿瘤,间质性肺炎

LDH3

正常情况:(15-27)%

增高:白血病,恶性肿瘤,间质性肺炎

LDH4

正常情况:(0-5)%

增高:肝炎,肝癌,肝硬化,多发性肌炎

LDH5

正常情况:(0-2)%

增高:肝炎,肝硬化,肝癌,多发性肌炎

r-谷氨酰转肽酶(r-GT)

正常情况:低于50IU/ml

增高:肝内和肝外梗阻性黄疸,肝炎,肝硬化,酒精或药物性肝损害.

亮氨酸氨基肽酶(LAP)

正常情况:(27-50)u/dl

增高:胆道梗阻,肝癌,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妊娠,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磷酸肌酸激酶CPK

正常情况:男性:(8-60)u/L;女性:(14.5-40)u/L

增高:心肌梗塞,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周期性四肢麻痹,冻伤,肌萎缩,头部外伤.

降低:状腺机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服用皮质激素时.

醛缩酶

正常情况:(5-27)u/100ml

增高:心肌梗塞,急性肝炎,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黄疸,恶性肿瘤.

单胺氧化酶(MAO)

正常情况:(8-31)u/ml

增高: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甲状腺机能亢进,癌转移.

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服用糖皮质激素期间.

血清胰淀粉酶

正常情况:(8-32)u

增高:急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肝炎,胆道及胆囊疾病,消化道溃疡穿孔,腹部外伤,腮腺炎。

磷酸肌酸激酶

正常情况:男性:(8-60)u/L;女性:(14.5-40)u/L

增高:心肌梗塞,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周期性四肢麻痹,浆伤,肌萎缩,头部外伤。

降低:甲状腺机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服用皮质激素时。

酸性磷酸酶(ACP)

正常情况:(0-5)金氏单位

增高:前列腺癌,骨转移或有肝转移的恶性肿瘤,骨肿瘤,畸形性骨炎,多发性骨髓瘤,血液系统疾病,肾脏感染。

α1-抗胰蛋白酶蛋白

正常情况:(220-370)mg/dl

增高:感染性疾病,胶原病,恶性肿瘤,服用避孕药。

降低:先天性缺乏,肺气肿,小儿肝硬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肝炎,营养失调,肾脏病。

碱性磷酸酶(AKP)

正常情况:成人:(3-13)金氏单位;儿童:(5-28)金氏单位

增高:阻塞性黄疸,肝炎,肝癌,畸型性骨炎,佝偻病,软骨病,骨转移癌,骨折修复期

谷草转氨酶(SGOT)

正常情况:(8-28)mmol/L

增高:心肌梗塞急性期,肝炎,心肌炎,胸膜炎,肾炎,肺炎,肌炎。

血脂、血糖、蛋白质

胆固醇

正常情况:(2.8-6)mmol/L

增高:肥胖,糖尿病,妊娠,甲状腺机能低下,肾病,脂代谢异常

降低:甲状腺机能亢进,阿狄森病,肝硬化,长期营养不良。

甘油三脂(血清)

正常情况:(00.56-1.7)mmol/L

增高:高脂蛋白血症,肥胖症,动脉硬化症,痛风,甲状腺机能低下,柯兴综合征,糖尿病,妊娠。

降低:甲状腺机能亢进,慢性肾上腺功能不全,脑垂体功能低下,肝硬化。

脂蛋白电泳

正常情况:乳糜微粒(-);a-脂蛋白(HDL〕20%-40%,前β脂蛋白(VLDL)13%-25%,β脂蛋白50%-60%(LDL)

异常:乳糜微粒阳性,伴有甘油三脂增高为I型高脂血症;β-脂蛋白及胆固醇增高为Iia型高脂血症;β-脂惊惶失措、胆固醇、甘油三脂均高为Iib型;前β和β连成一起,伴有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增高,为III型高脂血症;前β-脂蛋白增高伴有甘油三脂增高,胆固醇正常或增高为IV型高脂血症;乳糜微粒阳性,前β-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均增高为V型高脂血症。

β-脂蛋白定量

正常情况:40岁以下者<5.0g/L,大于40岁者<6.1g/L.

增高:II型高脂蛋白血症。

血糖

正常情况:(3.5-5.5)mmol/L

增高:糖尿病,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妊娠。

降低:胰岛细胞瘤,胰外肿瘤,肝硬化,肝炎,营养不良,一过性低血糖,倾倒综合征,胰岛素等降糖药过量,甲状腺素不足。

葡萄糖耐量试验

正常情况: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血糖深度迅速上升,于0.5-1小时达到高峰,峰值不超过8.9mmol/L,于2-2.5小时恢复至空腹水平。

增高:甲状腺机能减退,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降低:糖尿病,肝脏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垂体前叶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葡萄糖耐量试验方法::在采取空腹血后,给葡萄糖100g口服,此后第1/2、1、2、3小时分别采血并测定血糖。

血清总蛋白

正常情况:(60-80)g/L

增高:总蛋白增高,脱水。

降低:血液稀释,饥饿,营养不良,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严重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糖尿病,烧伤,蛋白质吸收功能障碍的胃肠道疾患,出血。

血清白蛋白

正常情况:(35-50)g/L

增高:脱水

降低:营养摄入不足,肝硬化,烧伤,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

血清球蛋白

正常情况:(20-30)g/L

增高:感染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结缔组织病,肝硬化,疟疾,丝虫病等。

降低: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营养不良。

白蛋白

正常情况:(55-70)%

增高:脱水

降低:肾病,出血甲状腺机能亢进,营养不良,肝硬化,慢性肾炎失蛋白肠病。

α1-球蛋白

正常情况:(2-5)%

增高:结核,恶性肿瘤,各种炎症

降低:营养不良,重度肝脏损害。

α2-球蛋白

正常情况:(4-9)%

增高:结核,恶性肿瘤,各种炎症

β-球蛋白

正常情况:(7-12)%

增高: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急性炎症,甲状腺机能低下。

降低:营养不良,重度肝脏损害

r-球蛋白

正常情况:(12-20)%

增高:病毒性肝炎,慢性感染,肝硬化,多发性骨髓瘤

降低:肾病

β2-球蛋白

正常情况:血液β2M在20-39岁低于2mg/L,40-49岁低于2.5mg/L,60-79岁低于3mg/L.尿β2M低于0.3mg/L.

增高:血β2增高提示肾小球功能操作;尿β2M增高见于间质性肾炎,多发性骨髓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肝炎等。

α2-巨球蛋白

正常情况:(1.5-3.5)g/L

增高:慢性肝脏疾病,肾病综合征,使用雌激素,糖尿病。

降低:皮肤弹性过度综合征,雌激素缺乏,系统性红斑狼疮。

粘蛋白

正常情况:(7.1-8.7)g/L

增高:急性炎症,恶性肿瘤,风湿热和结缔组织病.

降低:肝炎,肝硬化,脑垂体及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甲状腺机能障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6837.html

更多阅读

GitHub中最火的开源项目及编程语言 开源的编程语言

dotcloud/dockerGitHub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流行的开源项目托管平台,目前托管在GitHub上的项目数量已经达到了1000万,而达到这一里程碑只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这足以见得开源的趋势以及GitHub的受欢迎程度。2012年8月,GitHub在每个项目主页

微量元素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微量元素检查项目

微量元素含量虽然微小,但作用却很大,它们是体内千万种酶的活性中心和激活因子的必需物质,不仅参与各种物质的代谢过程,还对内分泌、免疫、遗传、细胞分裂分化都有影响,是与健康和美容密切相关的物质。基础知识1. 什么是微量元素?人体是由

血液检查的项目及介绍 血液常规检查项目

1、血清黏度  介 绍 :  血清黏度检测同全血黏度测定相似只是方法较简单而且可避免红细胞等因素影响检测结果  正 常 值 :  相对黏度(血清流过时间/蒸馏水流过的时间).~.  临床意义 :  相对黏度>时可疑为高黏滞综合征;  相对黏

声明:《三大常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全套 生化全套包括血常规吗》为网友扑倒男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