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号核动力航母
企业号核动力航母
中国18号核动力航母
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
研制历史
20世纪80年代,苏联开始研制配备固定翼水平起降舰机(苏一27K)的第三代航母——库兹涅佐夫号航母 和瓦良格号航母 ,同时开始酝酿建造第四代大型核动力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 涅夫斯基工程设计局于1984年12月开始设计第四代重型载机巡洋舰,计划号码为“计划1143.7”。在1986年完成了初步的设计。1988年11月25日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厂负责建造,名为乌里杨诺夫斯克的“定单107”移动至造船台。在动工的同一天,“瓦良格号”航空母舰也同时下水。
但由于苏联解体的原因,1991年11月彻底停工,由乌克兰所有。停工前实际完成45%,当时其同级2号舰也已经开始开工建造(但没有命名)。1992年2月4日,俄罗斯和乌克兰政府联合决定,为给建造出口船腾出0号船台,将“乌里扬诺夫斯克”舰拆解为废钢。从此,苏联发展了30多年的航母制造工业划上了句号。
弹射起飞装置
http://mil.sohu.com/20121025/n355656894_1.shtml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首次使用弹射起飞装置,它不但代表了苏联海军的高峰时代,而且也是苏联工程科技人员对航母关键技术掌握的终极展示。“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防护设计、反应堆、弹射器发展情况、阻拦降落及相关系统代表着前苏联航母建造的最高水平。 苏联曾经在二战前引进过德国的蒸汽弹射滑架系统,拥有过短暂的弹射技术应用的经验,但是这些所努力因二战的爆发而被全部中断,所以在航母弹射器技术上的积累几乎为零。
1982年,苏联开始研制航母弹射器。当时苏联对弹射器的官方称谓为“助推设备”,研制这一“助推设备”的任务被交给了一个工厂。为了验证相关的技术问题,该工厂制作了1:10的弹射器模型,1983年中期开始建造第一台实物弹射器。
经过几年的努力,最终在1986年将这台弹射器安装到了“尼特卡”航母陆上试验系统。在“尼特卡”系统上连续2年进行了各种试验,中间也进行了改进和调整后,弹射器最终于1988年通过了国家跨部门的联合验收试验。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 乌里扬诺夫斯克有2号舰](http://img.aihuau.com/images/31101031/31035954t019aba658167978fbb.jpg)
后来几经争论,最终决定在“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上装备2部弹射器,但是由于没有任何弹射试飞,所以对该型弹射器到底性能如何不被世人所知。
电子信息及相关系统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配备了各型当时先进的雷达电子侦测设备,包含“神话”卫星侦察系统。“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作为苏联海军第一艘具备攻防兼备作战能力的航母 。不但配备了威力巨大的舰载武器 ,而且其搭载的大量舰载航空兵力量在弹射器的帮助下,能真正执行远距离攻击作战。
技术参数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重型防空巡洋舰
排水量:80,000-85,000吨(满载),60,000吨(标准)
舰员:2300名船员;1500名飞行组员
尺度:332x75x11.6米
动力:蒸汽轮机,4座KN-3核反应堆,4轴,200,000马力,航速30节;
武器:12座SS-N-19舰舰导弹,SA-N-12舰空导弹,8座CADS-N—1进程防空系统,8座AK-630自动防空速射炮
载机:70架,含27架Su-33战斗机或米格-29战斗机,10架Su-25攻击机,4架Yak-44垂直起降飞机,15到20架KA-27直升机。
解体拆卖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付不出钱,乌克兰拿不到钱,就在双方争论不休的时候,西方国家开始出面打破这个僵局。
一家挪威的造船公司向尼古拉耶夫船厂下了建造6艘大型商船的订单。这些商船很大,以至于只能在尼古拉耶夫船厂的建造“乌里扬诺夫斯克”的零号船台建造。由于订单急且定金丰厚,要空出船台来造商船。
此时,一家美国废旧钢铁回收公司,由副总裁亲自带队,说要收购废旧钢铁,而且开价一吨450美元,该价格大大高于当时国际废钢铁的收购价格。于是,尼古拉耶夫船厂做出了唯一可能做出的选择,把这艘完工40%的苏联海军第一代核动力航空母舰彻底解体。
就在解体工作基本结束但还没有完全完成的时候,这两家公司都变卦了,挪威船厂那边通知尼古拉耶夫船厂,由于市场环境影响,原来的订单取消违约金照赔。美国收购旧钢铁的公司派来了一个新的代表,说不了解国际市场废钢铁的行情,开价过高,价格应为150美元,不是450美元。
由于航母已经解体,尼古拉耶夫船厂只能以150美元一吨的价格贱卖。
传中国获得其图纸
对于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谋划发展航空母舰的中国海军来说,早就制定了一份长期发展计划。据美国军事专家理查德·费舍尔透露,早在“瓦良格”号航母被中国购入的2002年,前苏联唯一一艘计划建造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的图纸落入中国手中。
因此,中国完全有可能以“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图纸作为参考,设计中国自己的核动力航空母舰。由于“瓦良格”号和“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在结构上类似,中国完全可以作为最佳的设计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