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遇不可求——长寿湖手杆垂钓大板鲫1 老鬼狂拉大板鲫怎么样

一、快乐岛相遇板板大鲫鱼

3月12日清晨6点多一点,我的手机响了,朦胧中我拿起手机一看,是西野福将——“低钓”打来的电话,当听到“我4点出发的,现在就上了4条大板鲫鱼,基本都在7~8两个家的”时候,头脑立刻清醒了一半。因为前一天下午我给他打过电话:“我第二天就接参谋长的窝子!”没想到他说道就做到了,一点也不拖沓。

“低钓”自去年在关家河用“翼18尺”单挑8斤大翘壳之后,就迷上了手杆搏大物的“体力活”。特别在最近又恋上用“21尺的烈火”底钓长湖“大板鲫鱼”的“高雅”游戏,具体过程当然是与超过1斤的那种纯野生的大家伙过过招,用时髦的话讲就是与鱼“博弈”。这不仅仅是从体力运动上升到脑力的活动,更重要的就是看看谁有运气遇到那些神出鬼没的大型野生鲫鱼,并具备抓住战机的能力。所以一听到参谋长3月11日2两小时擒获12条大鲫鱼的消息后,找了个“理由”拎上家伙就“骑”着马儿来到了前两天“湿身”的地方(前两天不知怎么回事“低钓”掉入水中,差点真的低钓了~~~~)。

参谋长近年奋斗的几个老窝子“低钓”都清楚,头天晚上打了个招呼确定了下到底是哪个位置,第二天清晨6点前就来到了大石包前,果然与第一拨沿湖边觅食回游的板鲫相遇,结果打了个“重机枪”的连发——2小时左右10几条大板鲫鱼。



西野有个很好的传统,那就是内部信息特别灵通,不管是好的还是瞥的,只要对即将出钓的队友有益处,就及时沟通,所以这个“接力棒”还在低钓打连发(就是接连上鱼)的时刻就在队友内部传了个遍,到我这里还加上了一句话:“教授,你还是要亲临现场,板鲫动了,春天来了~~~~。”

喜欢玩顶级手杆的人最听不得的就是“钓板鲫”(D-banji)的季节到了,就像日本黑啦钓手玩“HERA”一样,在我国这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用轻型长节手杆(18~24尺)在天然大湖的一种豪华“钓法”,一年都难遇到一两次。特别是像我们这种上班族,听到这种消息又去不成的时候,整个人都要疯掉的。

没办法的我只好硬着头皮向老婆请假,破例在工作日出钓两天,没想到得到欣然同意,然后电话“低钓”:“我就带上钓具,饵料还没有准备,你那里有多的吗?”

“有,你赶紧来撒,~%¥#@……!”,得到的回答干脆的过了点……。

还有什么说的?带上行头就赶紧出发。结果遇到了大堵车,直到两小时后才下高速,赶到湖边小墅已经11点了。



听湫妹妹的建议先在狮子滩吃了“豆花饭”,然后拎着“低钓”的午餐(下图)直奔水边。



10分钟后,到了码头。

从高处望去,低钓的身影已见,那旁边的两个钓点就是为我准备的,而我却一眼盯上了对面那个石坎,据说那里曾经很“辉煌”。



到水边的我上进入战斗前的准备,为了抓住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战机,我牢记:“野生大鲫鱼天生喜静”,所以对面没人的位置必须马上占领!

湫妹妹不愿意孤军奋战,留在低钓旁的钓位上;而我直接去了那个多次被参谋长“提及”的石坎堆。

其实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垂钓,应该先观察后垂钓,而今天我直接选中了两个地方:一个是已经出鱼的深水窝子旁,水深3.5米~4米,从我的经验看是下水流,就是钓友的钓位在你的左手边,截了鱼进窝子的鱼道,我感觉不妙,但难驳盛情可以作为第二战场;另一个是一个浅水湾子的上水流,也就是说从左边深水游向右边浅水滩的必经之道,尽管水深只有2.2米,但今天是半个月来的第一个大晴天,气温在迅速提高,应该下午鱼会游向浅滩,而这个钓位左边没有钓手,是截住进湾子鱼道的最好位置。

再看好的钓位垂钓还是经过垂钓来证明钓手的判断,因为每次的判断都可能有失误,凡事都可能有例外,何况是在自然水域钓神出鬼没的野生大鲫鱼呢。

今天钓饵只能选线虫了,因为这里参谋长已经用了一冬,鱼儿口味已经被调了过来。玩过虫饵的钓手都知道,虫饵的比重较轻,不适合调4钓2,所以我选择了主抓体动标象(较钝)的线组搭配——调平水钓2~3,然后用鸳鸯饵:下钩线虫+上钩大腥大香的商品饵。



重庆的很多钓友朋友都知道我是比较执着的,是那种坚持竞技竿钓法中只用粉饵的早期钓手,一直不太喜欢用活饵,特别是腥味超大的线虫。尽管很多人都说线虫的肮脏,甚至有信息说“有以此为生的小贩或商家得了莫名其妙得绝症”,但也没有任何权威人士现在能证明线虫的确对钓手和鱼有害,所以我也不能主观排斥使用它,内心尽管不喜欢,但我更喜欢去“与板板鲫鱼相遇”,因为我也在探讨垂钓野生大鲫鱼过程中的“调口”中的一个不争的事实:线虫对杂鱼有巨大的“吸引力”,以至于在两湖的初春垂钓,使用线虫可以横扫一切商品饵料成为风靡山城的“第一”野钓饵。所以今年初春我在快乐岛筏钓的时候也开始尝试使用线虫,并对比大腥大香饵料,结果是除了大翘壳以外其他的鲤鲫科杂鱼更容易接受线虫,而钓手则不需要学习竞技钓法中抓“口动标像”的技巧,只抓“体动标象”,收获经常好于商品饵;而使用任何一种商品饵料在重庆的冬季和初春都很难在钓过线虫的水域再有好收成。

线组使用单线双倒刺钩的绑法,用“刮”的手法挂上线虫而不是使用线虫夹子配合橡胶圈套住线虫,因为频繁的抛竿可以通过散落的线虫形成窝子,类似商品饵的抛竿打窝法,而且效果不错。所以在我坐定抛竿20次左右的时候,一个轻微的下顿出现,我轻提黑炎18尺,水下立刻传来那熟悉的力道——沉稳+摆动,并由浅往深处游动。我再次习惯性地提竿称鱼,水下的家伙极不情愿的上浮了一些,心里开始狂喜:“大板鲫鱼来”了!

1分钟后鱼露面了,那是一条2012年初春我手杆钓上的“最大的”野生大鲫鱼(由于是第一条,我的相机没有准备好,也就没留下上钩的照片),口中含着那两颗挂线虫的鱼钩。

看来位置没选错,我马上继续抛竿,而且不再使用商品饵,上下钩全用线虫。

又过了10分钟,再一次相同的浮标语言被我抓住,同样的挣扎和力道过后,这次却钓上了一条半斤以上的“花鲹”。



有了这两条鱼入护,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而对面在深水区坚守的湫妹妹没有任何收获,包括像样的标像也没看见过。

下午1点以后,阳光逐渐穿透云层,气温开始提高,深水区水底的温度上升较慢,鱼群肯定出现了迁移,很可能不是上浮就是游向浅滩,结果导致全场出现了停口。我电话打过去询问,并提醒湫妹妹调整钓法并加快抛竿频率再试一下,结果又一个小时过去,没有效果。

为了集中兵力,电话打过去叫湫妹妹放弃她那个钓位,在我这里继续垂钓,而我需要沿湖边观察一下,看看有没有值得让我收集的信息。



首先我回到了对岸。路途中看见赵老师也在补窝子,因为这种停口是鱼游离钓点造成的,传统钓手如果不愿意走钓的时候也只有用手补窝的办法,看看能不能把鱼再引诱回来。



从高处看地形,赵老师钓点在大石包中间,钓法是“用酒米和一些特种的饵料打窝子,钓老曲蟮”(比较粗的红蚯蚓),初春钓大鲫鱼的效果很好。

看!补窝后几分钟,赵老师的长枪阵里又有鱼咬钩了。只不过这次不是大板鲫鱼,而是小翘壳。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因为鲫鱼是底层鱼,它的迁移是随日照引起的水温上升,贴着水底游向浅滩,而小翘壳是全水层鱼种,水温上升很可能就地上浮,而不必游向浅滩,所以在补窝的情况下再次随下落的窝料下沉,并咬钩。



在赵老师放鱼进护的时候,我请他把鱼获拉出水面,他欣然同意。好家伙,大板板鲫鱼好几条呢,看来比线虫来的大。



低钓的钓位在赵老师右边10几米处,钓点水深差不多。看见我过来,放下鱼竿站起身来,并在我的镜头下展示了今天的钓获——15~6条板板鲫鱼和两条斤吧的花鲹,看上去十分喜人。

优质品种——长湖板鲫,只不过个个都是圆咕隆咚的一肚子鱼蛋。



这个季节垂钓它们对板鲫的繁衍影响肯定有。

肯定会有一天,等野生鲫鱼成了稀有品种,有关部门才会出台物种保护政策,%¥#@!……!。



从交谈中我得知,今天鱼开口很早,大概天蒙蒙亮就咬钩了,而且没有小杂鱼捣乱。标像很清晰,只要有吃口,基本上都是像样的品种。最短间隔1~2分钟,上的快的那段时间平均10分钟一条。花鲹今年也比较大,一般都在半斤以上,这两条都在一斤左右,间或2~3两的黄尾鲴几条。

从低钓的钓位往对面看去,我那钓位真是一个绝佳的底层鱼必经之路,不仅适合竞技钓法,更适合走钓,因为钓位的左侧是一个长满杂草的浅水滩,是鲫鱼产卵最好场地,如果用酒米多打几个窝子,轮番垂钓收获肯定也不错。



从正面看,我的钓位



从后面看我的钓位



这就是我钓位右边的浅水滩



岸边还全是杂草



溜达了一圈后,我又回到钓位附近,此时我开始观察周围的风景,镜头再次对准了左侧的鸟岛。从我站的位置观看“白”的有点壮观,没想到鸟屁股的力量居然这么大,居然能改变一个岛的颜色!





就在我欣赏风景的时候,湫妹妹提竿刺鱼了,我赶紧调整好相机,结果鱼已经上浮并游向左边。



再来一张~~~

终于露水了,一条板鲫。



熟练的牵引,目标入护。



轻抬抄网,收获!



镜头拉近~~~



清晰可见那两颗钩,基本正口!



一把出抓不住它,@#¥%!……



可遇不可求——长寿湖手杆垂钓大板鲫(1) 老鬼狂拉大板鲫怎么样
我来拍个特写



鱼蛋清晰可见,是条MM鱼~~~~

此鱼一入护,湫妹妹再次抛竿入水,5分钟不到又逮住个大的。



三下五除二就给拎了过来!



这条大些,我估摸着上了400克——8两。

超鱼入网后也来张特写,这条没看见鱼蛋,是MM她GG。



两条鱼入护后,没想到湫妹妹又遇到难题了:标像出现了小幅的上下浮动,几次提杆都落空。从她那眼神中我读出了请求帮助的信息。

通过几分钟的观察,我认为是黄尾鲴进窝了,因为这种鱼的口裂很小,吃食的标像就是腻腻歪歪的。

毕竟湫妹妹也有好几年的钓龄了,几句话就起了作用。一条2两的黄尾鲴被钓了上来。这东西一进窝就是一群一群的,我嘱咐湫妹妹抓住每一个机会,因为很可能有超过1斤的大家伙。

钓黄尾鲴很有意思,尽管一来就是一群,但它们不会因一点点饵料停留洄游的脚步~~~。要钓好它们窝子必须做足,否则它们不会在窝子里久呆的,但湫妹妹在如何用线虫做好窝子方面没有经验,抛竿做窝频率不快,失去了几个机会后又上了一条小家伙。

此时的我耐不住性子了,将相机交给湫妹妹,接过鱼竿想自己来抓那稍纵即逝的机会。

我采用10秒读标钓法(浮标到位10秒钟没有鱼口就提竿换饵,以增加进窝的线虫数量),几次提杆后逮住一个机会,一条略大的黄尾鲴被我擒获。



从身材和嘴型上看,都称得上是条美丽的鱼儿。就在我还想多钓几条黄尾鲴的时候,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微弱的黄尾鲴吃口不再清晰。





长寿湖是不允许夜钓的,所以天擦黑就收杆,并拉起了鱼护查看:共有9条收获,估计重量6斤上下。



就这样,第一天的垂钓就这样的结束了,尽管是使用线虫才让我圆了今年第一次与长湖野生大鲫鱼相遇的梦,尽管鼻子闻不惯那腥臭无比线虫气息,但上大板鲫的心情还是挺爽的。

这天低钓以全天24尾大板鲫鱼名列第一,估计重量在15斤以上;而我尽管是半天,也收获颇丰,因为我钓的鲫鱼个头也不小。



收获是不错,但第二天的快速升温还是让我忧心忡忡,因为手头已经没有线虫了,只剩下老蚯蚓和商品饵料。因为我知道这个地方在这个时候如果不用线虫基本上就钓不到鱼了。

所以我决定离开快乐岛,第二天去关家河,因为老朋友舒七已经告诉我:“手竿钓得起来鱼了。”

二、悬念留在关家河

记得上次船头相遇一条外来物种——湘云鲫,是在天擦黑的时候擒获的,而今天是个大晴天,最高气温上升到20度以上,鱼肯定上浮的厉害,所以我感觉效果不见得好,甚至会很差,除非用线虫在老窝子而且是比较浅的草滩上会有收获……。

但愿我的感觉不对,但无数次的经验告诉我,能找到鱼群的去向才会有真正的解法,否则会在天气突变的时候毫无对策。

在舒七家的早餐永远是土鸡蛋配面条,但每每吃到都很都感到很新鲜,因为饭后要面对的是新的一天开始。3月13日那天也一样,当阳光洒在水面的时候,同样也洒在我们的脸上。对那些久违阳光的重庆城里人来讲,心情绝对是愉悦的,但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熟悉长寿湖的钓鱼人的心情此时往往是灰暗的。

水中的太阳被浆击碎,泛起的光影引起了我的注意,镜头一转就记录了下来,这种破碎的美不知道寓意着什么,我当时无法预知,因为几年来在长寿湖垂钓基本都摸到了这个规律——天气变化导致气温、气压有较大的波动的那几天,气压较低鱼肯定不好钓。



10分钟后,逐渐清晰的钓位就在前面,那是去年低钓力搏8斤大翘的地方,我希望今年再续辉煌。

根据昨天的情况分析,浅水滩肯定是鱼游动的目标地,所以根据舒七的安排,湫妹妹钓滩,而我先在深水钓位试一下~~~~。



半小时后我在这个钓位坐定,几把窝料打下去之后,就开始了典型的调4钓2,结果就在刚找到底的时候浮标突然晃动了起来,我轻抬手臂,结果扬竿不起,而且水下的阻力开始了移动!这种突如其来的状况让我似乎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水下的阻力开始变成拉力!然后就见浮标一个鹞子翻身扎入水下马上又腾空飞出水面!

我和舒七全都目瞪口呆,看着那挂在鱼钩上的4片有1cm直径大小、又白又薄的鱼鳞,我至少10秒没说出话来。

生活在长寿湖水边的渔民都知道,这种鱼鳞只有两种鱼:白鲢和翘壳。经我检查。子线上没有粘液,那几片鱼鳞肯定就是一条超过8斤大翘壳的。我马上明白了:“天哪!大翘壳就在窝里!!!

被惊了的窝子一时半会儿喂不拢来,就在我奋力挽救的时候秋妹妹打来了个电话:“钓饵料纹丝不动~~~”。



原来湫妹妹在舒七的带领下去了我左边的湾子里上次游季钓过的位置,水深2.8米。半小时的奋力抛竿做窝,没有任何效果。

……

随着太阳的上升,景色越来越美,但心情越来越差,看来在此处用简单的抛竿做窝的办法短时间没有效果~~~。



又过了一会儿,湫妹妹走了过来,说:“用探鱼器看看撒,鱼在不在深水~~~~。”这句话挺醒了我,我马上在船上安装设备,然后开始了在钓点周边的探测。

结果不出所料:“窝子里没有鱼的信息,而在深浅交界的地方鱼的信息不少,显示水深不到2米,鱼也在半水浮着,约0.8~1米的位置”。



这种让人看了就灰心丧气的信息让我钓兴大减,尽管我也按照鱼所在水层调标钓浮,但我知道那只能有小翘壳或者是花白鲢,而不是板板鲫鱼。更没想到的是钓浮也没有任何结果,看看这我这高级钓位就这样静静的漂浮在水面上,也只能给它拍张照片~~~~~,也算是个景吧。



中午时分,收拾好行头的我划船四周转了转,在探鱼器上显示整个关家河大水面的底层基本没有鱼,半水有一些信息,是些零零星星的小鱼群,看来“打杂”成绩显著,以后长寿湖就是花白鲢的天下了~@#¥%!……。

路过舒七的湾子我们得知,在浅水滩,一米左右的草边有两个钓友钓的不错,半天下来3~5斤大鲫鱼还是入了护,钓饵还是虫!

这和昨天快乐岛的情景一样,快速升温后底层鲫鱼往湾子里走,水深1~2米有可能有收获,而类似小翘壳等其他品种的小型鱼就地上浮的可能性大,但这些地方的杂鱼都被线虫调口调过去了,手头没有线虫的我只好沦落为摄影爱好者了。

告别舒七,一个靠长寿湖的环境生活的普通农民,几年来长寿湖的变化他也历历在目,特别是最近钓友收获的变化让他感到不妙,因为这一意味着他们家的未来如果再投入经营“渔家乐”前途有点迷茫,因为水中的精灵越来越少了……。

回到家,我仔细的给今天的收获拍了照片,因为很可能这么大的长湖板板鲫鱼今后就是传说了……。



看看,多漂亮的大鲫鱼,还有那肥硕的黄尾鲴和花鰺鱼,可以说简直是“艺术品”。



最大的三条鲫鱼。



一条鲫鱼一碗汤~~~~~。



三、参谋长再战快乐岛,李子远走宜家桥

自从参谋长大鲫鱼相会后,他的走钓方式基本上就代替了守钓,因为在3月17日~18日两天,在别人基本上没啥收获的时候又用浅水打窝的办法,在选定两个离岸边10几米的浅滩上提前一晚上打了酒米、饵料和线虫的混合窝子,结果在大太阳天又与20条板鲫相会,并上大鳊鱼一条、接近一斤重的翘壳一条、7~8两的花鰺两条。而前几天在快乐岛码头旁丰收低钓却因死守老窝子收获甚微。



就在气温回升的第二天,我收到李子的电话:“宜家桥出鱼了,最多的人一天30斤,1~3两的居多,也有半斤的,饵料商品饵。”

是个好消息,但我正好有事,没能闻鱼而动。李子孤身探往宜家桥,正好也遇到周末人满为患,平均5~8米一个人,收获也就急剧下降,一人一天5~6斤鱼。

四、集体转战关家河

再次失利的低钓不再留恋快乐岛,因为来自关家河的消息让他有了新的想法。

憋了半年的遇女心惊这次找了个好机会,3月18日~24日可以在家休假。

在春季基本上一个星期的假期对一个野钓爱好者来说那就是一个豪华假期!何况他已经听到了多次本军钓手与长寿湖大鲫鱼相遇的好消息,以至于电话给我,提出了一个“一定要给我留两条大的”等“非分”要求。

3月17日晚上,遇女心惊孤身来到了西瓜岛,执着的用去年的窝料提前一晚上打窝、第二天用去年的饵料配方垂钓,结果一天下来一个像样的吃口都没看见。

3月19日上午8点,我收到一个短信“保鳖成功”,电话过去得知,那是条半斤左右的板鲫,水深2米左右。然后就是一天的沉默,不像去年,收到的竟是些“哈哈,连发咯~~~”等炫耀的辞藻。

3月20日、21日两天,李子和低钓、晨泳三人也驱车进驻关家河,地点“西瓜岛附近”的浅滩。

最近关家河也经常爆出有一天10几斤大鲫鱼的消息,而且也只是线虫钓到的。所以带足弹药,在西瓜岛附近的浅滩打了好几个窝子,以备挑选之用。

结果第二天半天试钓结果:“全部窝子只有一个水深1.5米的地方出鱼,而且是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湾子里面,连续出超过3两、甚者7~8两的大鲫鱼。但是令人奇怪的事,如果抛竿偏了20~30公分,鱼就不咬钩,只要抛准了,没多久肯定上一条。

有标注的地方就是出鱼的那个位置

用小李子的话讲“斜了门儿了”,结果三个大男人,围着一个窝子轮流过瘾,这简直就是对钓鲫天堂长寿湖的另类绝妙讽刺!!!

看看下图就知道了,多么熟悉的情景,1~2年前这种图在重钓网上比比皆是,而今天却是三个大男人轮流操作2天的收获,悲哀啊。





小李子打的窝子,晨泳钓的最好。这种情况让他十分的不甘心,决定留下来再钓两天。结果迎来了22日的风雨交加,收获不佳——两天20条左右,我电话过去的时候他在帐篷里避风雨而没收摊,因为天气预报说:23日晴,10~16度,见下图,小李子把希望又放在了23日。



多么执着钓友,对长寿湖优质大鲫鱼如此痴情~~~~~~~,如果不是因为周末有比赛的话,说不定他还能坚持到25日。

3月23日清晨7:30分,我发去询问短信:“今天收获如何?”

李子回答:“还没有。”

“别的窝子呢?”我再次追问。

“不知道~”李子现在是孤军奋战,再加上竞技钓不愿意走动的特点,看来今天还是有点玄~~~。

上午11点,小李子打来了电话:“尽管不多,今晚给你送两条来煨个汤~~~,听说你感冒了。”

……,晚上8点,李子到家里来了,带来了6条野生板鲫,尽管尺寸明显小于快乐岛,但也是兄弟的一片心~~~。

五、好消息接踵而至——参谋长蹲守快乐岛再创辉煌

3月24日,降温后的第一个晴天,气温9~16度。

我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出钓,遇女心惊开着他的高尔夫R和低钓再次杀向关家河,而参谋长蹲守快乐岛。晚上我电话过去得到了第一个好消息:“参谋长一天以30尾的成绩名列快乐岛手竿垂钓第一名”。而低钓则告诉了我另一个好消息:“随着水温提高,水下的小鲹子开始疯狂吞噬线虫,所以线虫在关家河已经不太好用了,饵料今天收获还可以,鳊鱼、黄尾鲴、翘壳纷纷上钩,看来竞技钓的春天就要来了”。

上午闲极无聊上网瞎逛,碰见了四季杀手(重钓网的湖钓高手老邓),闲聊期间收获不少,特别是在找鱼方面句句是经典。谈到我最近有些发帖顾虑的时候,他鼓励我:“我们发帖是介绍经验,目的是带动大家的钓鱼技能有所提高,花了钱,多少钓点鱼回来。有人即然不领情,我就忽视他的存在。”多么耿直的相告,在他的鼓励下,我不能老想最近个人成绩不佳的窘境,将这篇钓行记录尽量详细地发出来,因为学无止境,既然想好好学野钓就不要怕钓不着~~~,山外有山很正常,何况长寿湖存在了毕竟几十年了,伴随着她有很多野钓高手都是我的老师,更不用说我才学用线虫呢。

经过这几天的春钓我归纳如下:

1.总的来讲长寿湖的杂鱼在短期内不易出现鱼丁兴旺的景象了,特别是优质大鲫鱼已经像茅台一样成为了鱼中的LV了,因为在最容易垂钓的春季也只有少数钓手能与他们相遇,而且还要腿脚勤快,或者非常熟悉它们回游规律老钓手才能得手,当然也有些运气特别好的人;

2.尽管在宜家桥等尾子段还是小鲫鱼进滩板子的黄金垂钓季节,但也因人满为患,上了10斤收获的钓手也不太多,因为就那么屁大点地方就有上百人垂钓,而且一两左右小鲫鱼偏多~~~~。

3.长寿湖中真正影响杂鱼繁衍的还是打杂打的,据说几个弯子打两天,才几百斤杂鱼,说实话如此少的产量怎么能让钓鱼的有好心情呢?

建议:实行一段时间的限渔措施,并在限渔期间开放对“鳜鱼”等凶猛鱼种的垂钓,包括被国际上公认的最环保的路亚钓法的许可,以保证杂鱼,特别是保护优质大鲫鱼的繁衍和生长。只有湖中有较多的优质野生鱼的时候,长寿湖的经济价值,包括旅游经济等吸引人的项目才能真正进入良性循环,否则就会像四川某水库一样环境好了,但对到此旅游的客人来说除了看看山、玩玩水之外,没有了让他们停留下来的理由,而开发商和某些部门挣了钱就走了,留下当地的居民慢慢承受着非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一切后果。

经分析我得到以下心得,不对敬请各位拍砖:

1.初春的水温较低,大鲫鱼等杂鱼有更喜欢活虫饵料,毕竟活饵含热量更高,鱼儿更喜爱,特别是急需补充营养的板子大鲫鱼,所以商品饵料在初春不太适合;

2.宜家桥等小河岔水浅容易随气温升高而提升水温,所以那里的鲫鱼口开得更早,更适合商品饵料的使用,所以在宜家桥等小河岔商品饵料好用而大水面则不好用就能解释得通了。

3.在3月23日李子做了个实验,拉饵钓浮拉鲹子,纯饵料没有效果,当在饵料里加了线虫以后就不同了,鲹子纷纷上钩,所以再次佐证了水温是鱼选择饵料关键因素之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7516.html

更多阅读

重庆长寿湖一日游 长寿湖风景区

重庆长寿湖一日游——简介长寿湖国家级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位于重庆市长寿区境内,因湖中岛屿排列呈现出“寿”而得名。距重庆主城区100公里,是著名的“寿星之乡”,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重庆长寿湖一日游——推荐重庆长寿湖一日

泰国公主的皇家葬礼_牛行 玛格丽特公主葬礼

4月6日我结束了泰国北部的旅行,晚上刚回到曼谷就听说9日星期一将举行泰国公主碧察叻达拉的皇家葬礼。我在曼谷参观国家博物馆时了解到泰国皇家葬礼壮观而独特,不敢奢望能亲眼目睹这个场面。这次赶上这个可遇不可求的机会,运气还真不错

可遇不可求的事 《可遇不可求的事》

从前读过冯唐的一首诗,名为《可遇不可求的事》。后海有树的院子/夏代有工的玉/此时此刻的云/二十来岁的你。午后坐在窗前看书,窗户微开,夏风徐徐,六楼望下去的学校郁郁葱葱的树木满眼翠绿,远处偶尔有犬吠声,附小的学生刚刚下课,断断续续

夏季麦窝手杆海杆组合钓法 海杆可以当手杆用吗

组合钓法其实就是在手杆的窝子里扔上一到两个炸弹钩的钓法。由于是用小麦打窝,而炸弹钩上挂的又是麦饵,因此炸弹钩频上大鱼,效果很好。今年自春末夏初以来,与几个钓友一直在水库用这种方法,取得较好战绩。这里把这种方法写出来,与钓友们交

手杆钓鱼调漂技巧 鱼钩的绑法图解大全

在铅皮座上卷上铅皮,铅皮一定要裹紧一点。要不 钓鱼 呢时候一用力铅皮就松开了 在漂座上安上 鱼漂 以后放入水中,如图所示铅皮的重量使漂沉入水中,这是因为现在漂的浮力小于铅皮重量。漂沉入水中以后把漂向上移动使水线增长,直到漂露出

声明:《可遇不可求——长寿湖手杆垂钓大板鲫1 老鬼狂拉大板鲫怎么样》为网友浅色夏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