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不跑鱼? 子线切线跑鱼的原因? 鱼不咬钩怎么办? 秋季鱼获 不跑鱼的鱼钩

“享受你的生活,不要与别人比较。” —康道塞

不钓大鱼的钓客

有一个人在河边钓鱼,他钓了非常多的鱼,但每钓上一条鱼就拿尺量一量。只要比尺大的鱼,他都丢回河里。其他钓客不解地问:”别人都希望钓大鱼,为什么只有你将大鱼都丢回河里呢?”

这人轻松地回答:“因为我家的锅子只有尺这么长,太大的鱼装不下。”

心灵慧语:不让无穷的欲念攫取己心,”够用就好”也是不错的生活态度。当人们在吃到饱的自助餐厅,毫无忌惮的吞食,那可真是一个可怕的景象。取自己够用的,不必贪求,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修练。
怎样才能不跑鱼? 子线切线跑鱼的原因? 鱼不咬钩怎么办? 秋季鱼获 不跑鱼的鱼钩



营养上来说,“四条腿(猪、牛、羊)的不如两条腿的(鸡、鹅),两条腿的不如一条腿的(菌类),一条腿的不如没有腿的(鱼)。

怎样才能不跑鱼?

钓友来信谈到:钓上大鱼弄不上来,怎样才能不跑鱼呢?原来笔者在中国钓鱼杂志上曾谈到过这个问题,具体问题是鱼上钩后抄不上来。上钩的鱼抄不上来,主要是没有将鱼遛乏,例如2.5千克以上的大鱼,在水中的力量很大,而且游速快,如果鱼未被遛乏,就下抄网,必会引起鱼儿的惊慌,更会凶猛逃窜。抄网在水中的阻力很大,移动不快,如先从尾部抄,则等于赶着鱼儿跑;如从头部抄,鱼会猛然掉头狂跑,说不定就在此时扯断钓线;如果硬提线,那更是适得其反,所以不将鱼遛乏,是很难抄上来,因此遛鱼是钓大鱼的重要手段。

当然,遛鱼也是有条件的,首先要有熟练的遛鱼技巧;还要有较结实的钓具;再者上钩的鱼如果太大也不易钓上来。如鱼咬钩后,钓竿根本抬不起来,这时准弄个钩折线断。鱼上钩后,第一个反应一般是向外逃窜,如果是用手竿垂钓碰上大鱼咬钩,钓手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迅速将竿抬起来,此时在人鱼之间会出现一场激动人心的争速度的竞赛;鱼得势,则抬不起竿来,定跑无疑;如人抢得先手,将竿扬起来了,就要利用竿的弹力,有可能抵挡大鱼的第一次冲击。鱼越大钓手则更应将竿立直,双手紧握竿柄,充分发挥钓竿通体的弹力。

钓竿直立的另一个好处是,鱼咬钩要线时,将直立的竿拉到向前倾斜,有数米的距离,钓手应充分利用这段很有限然而又是极其宝贵的距离,引导鱼改变游向,对鱼进行控制。具体操作方法是将竖立绷紧的钓竿偏向一侧,同时将竿尖略为一低,给鱼一个放松钓线的信号,鱼儿则会顺着钓线的牵引;做拐弯游动,如果引导成功,就是上大鱼第一个回合的胜利。

大鱼遛乏后就是抄鱼。凡到有大鱼的水域钓鱼,准备一支结实的大口抄网很有必要,有的钓手他们根据自己亲身经验,每到钓场总是“先打抄网后钓鱼”,在突然上鱼时不会出现窘境。

抄鱼,也很讲究技巧,有人提出三不抄,即:鱼不遛乏不抄,游动中的鱼不抄,鱼尾不抄。什么时间抄呢?有两种抄鱼方法,一是将鱼遛乏后躺在水面任钓手拖拽时,可请人用抄网对准鱼头下抄网抄鱼,动作要稳准快。如果只靠钓手自己抄鱼时,也是先将鱼遛乏,使之像一段木头,浮于水面,钓手一手执竿,一手将抄网斜插于水中,将鱼头牵入网中,待鱼进网后,握竿手松线,在鱼身全部进入抄网后,迅速将网口立起来,用网口硬圈别住网底,使鱼跳不出来,这时抄网不要离水,鱼在水中不会挣扎,再者鱼的重量由水托着,不会压坏抄网柄,这时握竿手可放下竿,双手提起抄网圈,提鱼上岸。最好远离水边取鱼,免得鱼儿蹦跳掉入水中逃跑。

另一个问题是:用炸弹钩钓鱼,鱼咬钩后,他们不提竿不抻线,让鱼自己去上钩,结果将鱼弄跑了。我们也听说有人主张鱼咬钩后不提线,让鱼自己被钩挂住。我不赞成这种让鱼自己往钩上挂的钓鱼方式。不少钓友有过这样的经历:提竿晚了,让鱼跑了。不论手竿海竿或拉砣,只要在鱼咬钩时及时提线,一般是不易跑鱼的,尤其是使用炸弹钩,更不易跑鱼。

当然,使用炸弹钩如果配料不妥,入水不散,使之成为一个不会炸的死疙瘩,钩仍为面团紧紧裹着,鱼咬饵团时既吸不进整个饵团,也不易中钩,再说如果真的吸入饵团,鱼感到意外它还会吐饵而去。如再加上不抻线,鱼儿更不易中钩。

http://www.diaoyu123.com/diaoyuwenda/1281.html?like



子线切线跑鱼的原因

《垂钓》2009.12期我认为,子线切线跑鱼最重要的原因,一是子线的强度不够;二是提竿方式错误。至于子线绑在钩的內侧、外侧,我认为不是子线切线的原因。

在子线绑钩用力拉紧时,容易拉伤子线,留下后患。子线用得稍微久一点,慢慢老化,尤其是出现了打结、缠绕之后,强度降低。钓到特别大的鱼时,即使是新子线,太细或者质量太差,难免切线跑鱼。

提竿方式至关紧要。有一次在公园钓大鲫鱼,天气很适宜,鱼情特别活跃,连续拉了7、8条大约350克的白鲫,还4次切断子线跑鱼。切线跑鱼的原因,是过分激动,狠劲提竿,提竿力度大、速度快(回忆过去,这样的情况曾经出现过多次)。开初怀疑是子线不够粗,就把0.4号子线换成了0.8号、1号。又经历了几次切线跑鱼,终于感悟到是提竿方式的问题。后来,注意了控制提竿的适当的力度,随时暗暗提醒自己:“轻点轻点”,就没有再出现切线跑鱼的现象了。而且几次用0.4号子线钓起来3斤左右的鲤鱼、草鱼,轻提竿慢遛鱼,稳稳当当。

绑钩子线在钩的外侧,是不是切线跑鱼的原因呢?

绝大多数人似乎已经形成了共识:子线在钩的外侧容易切线跑鱼,绑钩子线在钩的内侧才是正确的

我想,“子线在钩的外侧”与“切线跑鱼”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还需要认真的研究和确凿的证明。如前所述,切线跑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够把切线跑鱼的责任完全推给绑钩方式。如果子线切线了,未必不是子线质量的问题,未必不是提竿的问题,“子线在钩的外侧就一定会切线”还需要有确凿的证据。

老经验老办法大多数是很好的,值得尊重。但是,不能够保证,任何老经验、老传统、老办法都是绝对正确的。不应该墨守成规。

为了弄清真相,我做了实验。把一根尼龙线双折,把鱼钩挂在双折处,拉紧子线和双折的尼龙线。看到两个值得思考的现象。1,子线在钩的内侧时,子线紧贴钩柄;而子线在钩的外侧时,子线在钩柄的后方,远离钩柄。如图所示。



我使用的是4号胴突千又钩,钩柄外倾,拉紧之后子线与钩柄的最大距离是1毫米。如果钩柄不外倾,这个距离还要大。

2,双折尼龙线与钩底的接触点不同(这个接触点是鱼中钩以后的受力点)。子线在钩的外侧时,这个接触点更靠近钩尖。这时接触点与钩尖的距离是8毫米。而子线在钩的内侧时,接触点离开钩尖稍微远一点,他们之间的距离是9毫米。

这两个现象能够说明什么问题呢?

1,说明子线绑在钩的外侧,拉动子线和双折尼龙线,无论怎样拉,无论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子线都是远离钩柄的。既然任何情况下子线都是远离钩柄,也就不容易受到磨损,也就不会切线跑鱼。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拉来拉去之后,钩的内侧的子线会跑到外侧去。由内侧到外侧,当然是要在钩柄边缘磨来磨去。事实胜于雄辩,子线在钩的外侧不容易切断子线;子线在钩的内侧倒是有点嫌疑。

2,说明子线在钩的外侧更容易刺鱼。中鱼之后受力点在前述的接触点。刺鱼时,钩尖是受力点,这个点越靠近中鱼之后的受力点,应该是刺鱼更有力。为了证明这一点,我又做了一个实验。用两颗4号胴突千又钩,绑钩子线分别在钩的内侧和外侧。用一块广柑皮,把两颗钩并排着由下向上轻轻刺入广柑皮。把两根子线同样绕在手指上,稍微用力向上提拉。多次实验发现,两颗钩刺穿广柑皮之后露出钩尖的长度不相同。钩尖露出多的一定是子线在钩的外侧的那颗钩。

通过实验和分析,我明确了子线绑在钩的外侧没有什么不妥。这种绑钩方式不是子线切线跑鱼的原因。要找子线切线的原因,主要着眼点还是要集中在子线质量和提竿方式上。

http://zhangq1938.blog.163.com/blog/static/1500707200911313850931/

气压在钓鱼中的实际应用

(《垂钓》2009.12期)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气压变化对鱼情有重要影响》。我的主要体会是:一天之内,气压下降5百帕以上,鱼情不活跃,甚至不咬钩;一天之内气压上升5百帕以上,鱼情活跃,甚至咬钩近乎疯狂。

如果说这是一个规律的话,我们在钓鱼实践中可以充分应用这个规律。当然,首先要知道气压是怎样变化的。要知道实时气压,可以用气压计,没有气压计可以在网上查找;要想知道预报气压,只能够上网查找。

一, 查找实时气压的方法和实际应用

在互联网上,搜索《天气在线 中国 国家》(http://www.t7online.com/cncnakt.htm),点击“国家”-“某省”-“某市县”,能够看到“某某地区天气预报”。继续点击“天气实况”―“气压”,就看到当地几个时刻的实时气压。

知道实时气压,有利于选择出钓时机。我已经有了初步的体会。例如,看到今天气压下降厉害,就取消了明天的出钓计划,因为气压急剧下降之后不利于钓鱼之后于;看到今天气压上升很多,就决定明天抓住机会出钓,因为气压急剧上升之后好钓鱼。

2月12日早晨已经准备去钓鱼。看了看实时气压,临时改变了主意,决定不去了。因为看出,头天08-20时气压下降10百帕(听赵兴建钓友说,他们在东兴钓效很差,钓不到鲫鱼,白条却很猖獗),当天早晨又下降8百帕。急剧下降趋势,肯定很难钓到鱼。中午看,又继续下降。庆幸没有去。参看抓图。





2月13日早晨看,气压已经上升,08时比较12日20时上升10百帕。虽然气压低、当天也没有继续上升,但是处于显著上升之后,于是决定去了。钓到鲫鱼2.7 斤,其中最大的一条有1斤。比较平常钓效好得多。参看抓图。



二,查看预报气压的具体方法和实际应用

虽然查看实时气压有些好处,能够帮助我们根据昨天和今天早晨的气压推测当天的可能的气压趋势,但是总觉得缺乏预见性,不能够抓住气压急剧上升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鱼情正活跃。使用气压计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果能够提前知道气压的变化趋势有多么好啊!能不能够“未来早知道”呢?

摸索了很长一段时间,终于发现:能够做到。

1,查看预报气压的具体方法

在互联网上,下载软件“灵图UU”。在电子地图上,采用放大的方式找到你所在的县市或者乡镇(例如我找到我的所在地阆中市),并且点击“我要标注”,做出标记。



然后,采用缩小的方式,看到亚洲地图。这时,大地图上面就有了小地方的准确标记。如果没有这个标志,你很难在既无城市名又无省界国界的亚洲气压形势图上确定一个小地方的位置。



从标记目标地的那一点横向向右和竖直向下用鼠标划线,找到几个与直线相交的而且地形特殊的“点”( A,B,C),并且记在心中。如图所示。有了这几个特殊点作参照点,不难确定所在地的位置。



搜索《天气在线 中国 国家》,点击“图”-“气压”以及日期、时刻,就会看到某一天某时刻亚洲气压形势图。这个图上虽然没有国界、省界、城市,但是,能够在图上找到前面所说的两三个特殊的参照点(A,B,C)。由特殊参照点横向向左和竖直向上用鼠标划线(可以想象)。两条线的交点就是所在地的位置。这个位置上的气压就是所在地当时的气压。下图是2009年4月13日看到的第4天(17日)20时的气压形势图。可以预见到4月17日20时,阆中市的气压是1005百帕。



一天之中的不同的若干时刻(例如02时、08时、14时、20时)的不同气压就能够表明一天之内气压变化的趋势。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看到连续几天的气压变化趋势。

2,预报气压的准确性探讨。实时气压比较准确,预报的气压可能随时发生改变,不是十分准确,究竟参考价值如何?

为了了解这个情况,我记录了一段时间的一天预报气压和实时气压。预报气压是前一天记录的第二天的预报气压;实时气压是晚上查看的当天的气压。下表是3月12日-18日的实时气压(括号外)和提前一天的预报气压(括号內)。

比较一天的预报气压和实时气压,能够看出一些问题。

①,前一天的预报气压与实时气压数字相差不大。气压趋势图有很多等压线。我看到的目标地的位置往往在两条等压线之间。每两条等压线之间相差4百帕。我记录的预报气压选择的是比较低的数值,难免偏低。例如,阆中某时的气压在1017百帕与1021百帕之间,我看不出十分准确的数字,就低不就高,记录预报气压为1017百帕(实际上应该是1017-1021百帕之间)。实时气压比较记录的预报气压高1-3百帕,是十分正常的,是相当准确的(例如13日的20时,实时气压比较预报气压高3百帕)。如果实时气压比较预报气压低(例如13日的02时,实时气压比较预报气压低3百帕),说明预报有一些误差。如果实时气压比较预报气压高出4百帕(例如13日14时,高出5百帕),也是有点误差,实际误差没有5百帕只是在3百帕左右。这些误差的数字一般都不大,大约在1-3百帕。

通过比较,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前一天的预报气压基本上准确,可以作为参考。同时还发现,3天的预报气压也是误差不大,也有参考价值。

②,我们钓鱼,不只是需要了解气压是多少,更需要了解气压的变化趋势,特别要了解气压有没有大起大落。3月11日已经预先看到12日02-20时气压呈上升趋势(1017百帕-1025百帕,上升8百帕)。而12日晚上看到的实时气压也证明了当天气压确实呈上升趋势(1016百帕-1024百帕,上升8百帕),而且上升的幅度也是相同的。又如,14日预报的气压呈下降趋势(1025百帕-1017百帕,下降8百帕),也与实时气压的下降趋势(1029百帕-1020百帕,下降9百帕)相一致,幅度差不多。这说明:提前一天(甚至3天)的预报气压变化趋势相当准确,很有参考价值。

3,预报气压变化趋势的实际应用

什么天气是钓鱼的好天气?

常常听说:“春天钓鱼的好天气是风和日丽的天气”(其他的说法也很多)。种种说法不无道理。但是,有些风和日丽的日子频频上鱼;同样的风和日丽,有些日子浮漂却纹丝不动。天气看似相同,有时比较大的鲫鱼前仆后继,有时却只有小鱼闹个不停。其中的奥秘很难说得清楚。

最近两年我天天观察记录气压数据,同时,记录了钓鱼情况。逐渐对鱼情与气压变化的关系有了比较深切的认识。现在,已经确信:气压变化对鱼情有很重要的影响,气压急剧变化鱼情就要急剧变化。有些很难说得清楚的奥秘,很可能就是因为气压的急剧变化。

要想钓得爽,要想钓绩高,要想享受识破天机的快乐,就应该关注预报几天的气压变化趋势,而且善于应用这个变化趋势。

能够上网的退休族最适宜应用预报气压。主要是因为钓鱼时间宽裕,可以灵活安排,可以选择最佳出钓时机;其次,有空闲时间天天观察记录预报气压;而且,有闲心有兴趣去探究如何识破天机。

应用预报气压,就是要提前几天看到气压变化的趋势,寻找出钓的大好时机、避开出钓的不利时机。气压波动不大或者说气压比较稳定,一般可以出钓;气压急剧下降之中或者之后,最好在家休息;气压急剧上升之中或者上升之后,正是鱼情最活跃的时候,不要坐失良机。

以前面列表的3月12日-18日的预报气压为例,看看我是如何分析判断的。12日08时-20时预报气压1017-1025百帕,上升8百帕,钓鱼大好时机;12日20时-13日02时预报气压1025-1033百帕,又继续上升8百帕,夜钓好极了;13日08-20时,预报气压1037-1029百帕,下降8百帕,鱼情变坏(实时气压只是下降4百帕,有些误差,但还是下降趋势);13日20时-14日02时预报气压1029-1025百帕,又继续下降4百帕,不宜夜钓;14日08-20时预报气压1025-1017百帕,又继续下降8百帕,鱼情特别不活跃,很可能浮漂纹丝不动;15日预报气压略有下降,由于在大幅度下降之后,鱼情还是很不活跃;16-18日,预报气压变化幅度不大,没有超过5百帕,可以认为鱼情一般(下午气压略有下降,下午钓效不及上午)。

这样的分析判断是否符合实际?我相信是符合的,因为,这不是凭空想象,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经过长期的观察,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规律。

气压的变化与季节有很大关系。上述的气压变化很大,是在春季;而在夏季,气压最低而且变化微小。因此,夏季大可不必去关注气压预报。

我说的气压影响鱼情主要指的是大鲫鱼的鱼情。气压变化影响鱼情,不同品种、大小的鱼,受到的影响是不同的。例如,气压急剧下降,大鲫鱼很不活跃甚至不咬钩,而小鲫鱼好像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小杂鱼不顾忌气压变化;白鲦、鲢鱼、草鱼等等中上层鱼却比较活跃,可能是因为气压变化对水体中上层含氧量影响不大。曾经几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气压急剧下降的时候,鲫鱼难钓、白鲦猖獗,钓草鱼、钓鲢鱼却喜得丰收。

气压变化是影响鱼情的很重要的因素,但是,不是唯一的因素。气温的变化(温差)是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还有其他的种种影响因素)。有时是这个因素起突出作用有时是那个因素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单纯地依靠预报气压是不够完善的。应该抓住这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抓住温差等其它因素,综合分析,全面衡量,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钓鱼要识破天机谈何容易,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在识破天机的过程中,钓鱼人也能够享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http://zhangq1938.blog.163.com/blog/static/150070720091131366604/

大降温与小降温对钓鱼的不同影响

在《天气骤变鱼情骤变――暮春寒潮来临前后鱼情变化浅析》一文中说到了寒潮对钓鱼的重要影响。寒潮是一种大降温,

另外,有一种小幅度降温,可以叫做小降温。

降温过程对钓鱼有重大影响。大降温和小降温对钓鱼的影响截然不同。

简单谈谈大降温和小降温的区别。

1,温差幅度不同。大降温,24小时温差在10度左右;小降温温差只有3度左右。

下图是2007年3月30日-4月5日福州7天气温趋势图〔来源:中国气象影视信息网〕。1-2日气温下降10度左右。这种大幅度降温通常叫做寒潮。

下图是同年10月30-11月5日福州7天气温趋势图〔来源:中国气象影视信息网〕。从30日到3日最低气温下降,每次下降幅度不是很大,在3度左右。

2,降温前后气压变化不同。大降温前后气压有显著的变化,先降低后升高。小降温气压没有显著变化。

3,钓效大不相同。大降温前一天难钓,刚刚降温特别特别好钓,过几天又难钓〔有钓友说寒潮来临前一天特别好钓,也许是吧,我暂时还没有这种体验〕。相反,小降温前一天好钓,刚刚降温尤其是连续降温,鱼儿不适应寒冷,懒吃懒动,很难钓。春秋天气,乍寒乍暖,乍寒就难钓。

后记:2008年12月下旬,一次寒潮情况和启示。

14日,记录室外气温7-9度,气压995百帕。以后几天气温变化不大,气压逐渐下降。19日,气温7-13度,气压986-980百帕(阆中,比较福州低很多。可能四川地势高得多)。当天下降6百帕,比较14日下降最大值15百帕。21日,气温下降10-6.5度,早晨中午气压显著上升,980-994百帕。4小时变化14百帕。急剧变化显示寒潮已经来临。比较气温变化更容易观察和判断。22日,气温,3-2度,比较前一天明显下降7-8度,可以判断寒潮来临。气压998-999百帕,维持最高。可以认为,21日寒潮“先头部队”已经到来,22日大部队到达。21日和22日钓效应该好,21日最好。

老网上有几篇文章说到这次寒潮来临当天钓鱼丰收,证明了冬季寒潮来临第一天很好钓鱼(暮春寒潮来临当天好钓鱼已经证实过了)。(图片正文来自网络)提示; 请点击下面的兰色文字标题链接 ↓ ↓ 查看相关内容!

参考文章http://www.oldfisher.com/show.asp?id=101248

http://www.oldfisher.com/show.asp?id=101228

http://www.oldfisher.com/show.asp?ID=101288&page=9&pos=R#_top

http://www.oldfisher.com/show.asp?id=101251

有的说21日是寒潮来临当天,也有说是22日的。可能寒潮到达时间不大一样,有可能理解不一样。

从记录资料中,可以摸索出比较准确地抓住机遇的方法。

观察到气温变化幅度不大而气压逐渐下降,就要注意了。当气压下降比较多时(例如5百帕),更要注意了。一旦气压突然大幅度上升(10百帕以上)同时气温开始下降,寒潮就开始来临了。就要抓住这个可遇不可求的大好时机出钓。随即大降温。

没有条件观察气压变化的,可以根据天气预报和气温突然下降做出判断。

http://zhangq1938.blog.163.com/blog/static/1500707200811242454431/

鱼不咬钩怎么办? 有什么应对措施?

池中有鱼却不咬钩怎么办,作为一个垂钓者当然不能淡然置之,也不能只靠耐心地等待。要千方百计地设法让鱼咬钩,这才是一个钓鱼人应有的作为。下面就鱼不咬钩的原因分析一下,以及一些应对措施:

一、钓饵的原因。是不是钓饵的问题要经过试验才能断定.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有的钓友用惯了某种钓饵,常常总以为十分可靠,却没有考虑到在某种不同的

水域可能就不适用了。水域的不同、鱼情的不同、鱼对鱼饵的选择是有很大差别的.自己的钓饵是否适应.试用之后就明白了。

首先将自己带的各种不同的钓饵一一试用。手竿用的不同钓饵,每种试用半小时到一小时。投竿钓饵,每种可试用一个小时左右,20分钟换一次新食,自己的钓饵有可能有适用的。鱼咬钩被钓上来是最好的验证。如果自己的钓饵都不生效时,要沉住气,还可以反复地试用。若左右相邻的钓友上了鱼可以受到启发,可讨用他们的鱼饵或仿制他们的鱼饵.如果用钓友的钓饵也不咬钩,那就不是钓饵的问题。

还可以在自己的钓位附近找点蚂炸、蟋蟀,捕捉点小鱼、活虾,或找点喂鱼的饵料,进行反复试用,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钓位的原因. 钓位选择不当鱼不咬钩。选定钓位后就应在此处试试远、中、近,左、中、右的钓点。如果有鱼咬钩,就应在此处坚持。过了两个小时了还是没有鱼咬钩,更换钓位是必要的。此时换钓位应比开始选钓位时更慎重一些。要全面地观察钓域情况,或亲自走到现场勘察一下,有更好的钓位才换钓位。如果在你的两侧钓友开始上鱼了,你仍在原地坚持,改善钓饵,增添诱饵,并在工具上、技术上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解决,到时也会上鱼的。

三、水情的原因。钓位处水过深、过浅,池中的水过肥、过浑都影响鱼咬钩。晚秋的上午,特别是头天晚上气温较低时,应在水较深之处.或深浅交界处垂钓,水深约1. 5米左右为好。当太阳升起,气温上升时,再到浅水处垂钓。善于掌握气温、水温的变化,利用这一变化,使鱼咬钩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水过肥鱼不饥不易咬钩,因此手竿应用荤饵,投竿应用酸饵,臭饵,用浓味的诱饵,效果就要好一些。

水过浑则钓饵不易被鱼发现,特别是阴天或早晨光线不足时更是如此。故应用白色、黄色,或香味浓、酸味大、臭味足的钓饵。雾大,鱼是不咬钩的,只好等待雾散去。

四、干扰的原因。受到较大的客观干扰鱼是不咬钩的。如参观人多,大声说话,两侧钓友靠得过近,鱼受惊不敢靠近咬构。甩大鞭使用手竿时的“呜、呜”声也是惊走鱼群的原因。

五、气候不良的原因。鱼对气候特别是气温非常敏感,影响觅食咬钩。如天气闷热气压低,鱼是不爱咬钩的。钓鱼人要善观天气,看是否有转变的可能,如下阵雨,或起点风,就能变得好一些。如有可能,应等待天气变好,只要下了阵鱼或起点风,一小时后鱼必咬钩。天气不可能变化时,可到树荫下、水草中间,深水处垂钓。

春末冬初之际,水温已降低,如果气温再低,鱼是不咬钩的。这就要等待太阳高照、气温上升之时.在向阳避风之处、水的深浅交界之际使用荤饵就可能使鱼咬钩。已预知天气不好,不应出钓。如出钓后天气突然变坏.就应收竿回家。

六、在长久被人垂钓的水池水域,鱼是不轻易咬钩的。钓友们把这现象称之为“鱼被钓滑了”.中国钓协签·约开放的鱼池因钓鱼的人多,只要钓了一个月后鱼就慢慢地不咬钩了。水池里鱼还很多它也不咬钩.养鱼行家告诉笔者,鱼被钓怕了,投喂的饵料鱼也不敢吃.遇到这种情况时,就要看垂钓者的真功夫了.着你能否打破常规,能否利用别人不常用的钓饵,敢用别人不常用的钓法,利用别人不用的钓位,钓别人钓不到的鱼.只有这样才可能获得成功。

http://www.diaoyu123.com/diaoyuwenda/2120.html

几种垂钓鲫鱼的基础饵料和诱饵

小麦蛋白类饵:这是在雪花粉中配加小麦蛋自制成。小麦蛋自是从小麦中提取出的蛋白质,加人雪花粉,以调整其雾化性能。当钩上饵化散后,在钓钩上还残留有果冻状的麦蛋白纤维吸引鱼吸入。此类饵运用最晋及,如老鬼5号、拉丝粉等。

麦麸类饵:它是用麦麸为原料经烤制等加工而制成的各种粉饵,如九一八野战篇等,此类饵香型自然,比重、粘度可调整,使用简单方便。

雪花粉类饵:用马铃薯加工精制而成的饵料,它膨化、雾化性能好,比重较轻,是半水钓和钓花白鲢常用主饵。

虾粉:特效钓鲫添加饵,虾肉或者虾皮经特殊工艺烘干脱水粉碎制作而成。一般腥味商品饵料里面都有添加。

小米:垂钓鲫鱼必备窝料,可制作成酒米、中药米、麝香米等各种味型的窝料,对鲫鱼有特效。

http://www.diaoyu123.com/jiyuerliaopeifang/87168.html

刚立秋下了会雷阵雨明天好钓鱼吗

大雨过后很好钓的,水中氧含量高了,而且水变混,没有小鱼闹.......尽管现在已经立秋,但是天气还是很热的, 像我们这里的话,有时虽然刚下过阵雨, 但是天还是很闷热。所以这个时候也不是很适宜垂钓。真正的秋季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般下过雨后,如楼上所说,水里溶氧量高了, 鱼也有胃口吃食了,理论上此时是垂钓的黄金时段。我秋天喜欢挑下绵绵细雨的时候垂钓,尽管有些冷, 但是鱼吃口很好。.......

秋季不同时节的钓鱼天气和钓位选择

一、秋钓天气。

1、初秋。初秋出钓怎么样选择好天气和时段?这在钓者前辈们的渔谚中早有提示?如″早雾阴天细雨绵, 没有鱼儿不咬钩″;″守钓早晚(早6~9时和晚15~19时)一时,不钓中午半天″。为什么呢?因为初秋天气虽热, 但在阴天特别是在细雨绵绵的天气和早晚时段,其气温水温必然下降清凉舒适,而且光线也暗淡。这样的天气,适合变温鱼类游玩觅食之需。 它们游到此间,不仅感到舒适凉爽,而且光线暗,使鱼有安全感,即可使鱼大胆咬钩而有利于提高上鱼率。

2、仲秋。仲秋天气已趋稳定,而风和日丽不冷不热水温适度。此乃是鱼儿们生长繁殖最佳季节, 于是它们这时便到处畅游十分活跃。由于它们的活动量大,消耗体内的能量也大,因此它们就必须要大量摄取食饵来补充 。鱼们一见可食之物,绝不轻易放过而食之,因而在仲秋之际,不管天晴下雨什么天气都可全天垂钓。故此, 这时才是真正的秋钓最垂″黄金″季节,这时垂钓必获丰收。

3、晚秋。晚秋气温逐日下降水中凉,这时出钓就不能仍以初秋仲秋季节模式选择天气户外钓。 而是要″避开阴雨钓晴天,时段最好选午间″的措施方才有效。因为晚秋时的晴天和午间,在温暖的阳光照射下, 使岸边浅水区的水温回升快而相对温暖,如伴有2~3级微风吹拂,有风水则动,水动必增氧而鱼活跃。这时鱼们便会不约而同地游到这里, 到处畅游,积极摄取食饵来补充营养,以好育肥壮体,为安全越冬做好准备。因此它们食欲大振胃口开,见食就吃,呈现又一咬钩高潮。 故此,晚秋出钓只要选好天气或时段,同样能钓获丰收而乐之。

二、钓位、钓点选择

1、初秋。晴天,阳光高照水温偏高,这对既怕冷又惧热的变温鱼类,只有躲在有障碍物遮挡阳光而阴凉水域环境处, 才能避免受热之苦。因而初秋垂钓要选择有树、竹、高楼、山体等处阴凉岸边浅水区里布窝施钓。因为这些水域环境没有阳光直晒, 必然气温低水中凉而且光线暗。这不仅是追温而生的鱼们喜欢聚此避热栖身觅食的好场所,同时也是钓鱼人纳凉垂钓的好地方。 在此选点施钓人凉鱼爽,上钩率极高。

2、仲秋。仲秋气温已趋向稳定,天气显不冷不热。这时出钓选点布窝,只要水深适度,任何水域点布窝,只要水深适度, 任何水域环境均可施钓,而且钓效均佳。

3、晚秋。晚秋选位选点,不仅要在温暖的向阳岸,而且还须适当钓深点,只有如此才能多钓获鱼。

除以上三秋选位选点方法外,还有不少水域环境可钓。

(1)选择偏僻环境水域处为钓位。只要水深适度,钓效就必佳。 因为偏僻水域环境,长期无光顾,鱼们没有受过惊扰就不刁滑,咬钓也大胆,在此施钓就更容易钓获丰收而乐之。

(2)秋钓草(水草)钓绩好。鱼有四季不离草的习性。如春秋两季,鱼们要成双对地在草丛水中交尾产卵,依附水草天然温床繁殖后代。盛夏热天, 水面之草便能遮阳隔热使水凉,鱼儿们便喜欢聚此避暑乘凉。数九寒冬水面之面之草,好似绿色大被为鱼挡风御寒, 鱼们躲在下面即可字安全越冬。除此,水草丛生的水域中繁殖和聚集的各种水生物及虫虾等可食食饵丰富。同是在秋季中各种水草长势良好, 水中之草在光合作用下,还能释放出大量的氧气溶于水中。水中氧气充足,鱼在水中就更加活跃,在此下钩必晚钓获,这就是“钓鱼不钓草, 多半要白跑”这一经典名谚的来由所在。为此钓鱼人在选择钓位选点时,绝不要因怕钩挂草,拉断线,看到水面有草就避而远之。 而是要有草必钓,选择在水深0.5-1.5米深入的草隙草洞或水草前沿或稀少的花花水草空间,任意垂钓钓效均佳。

(3)选择深浅水域交界处或陡坡下面水域中(老年者不宜)垂钓也很不错。因为鱼儿胆小怕事,它们知道在此游玩觅食, 如有不测便可快速潜入深水中隐蔽逃生保安全。坡下水域没有任何干扰,可食天然食物又丰富,鱼们沿着坡壁来回游弋觅食感到安全 ,以之便成鱼道。在此下钩,就不愁钓不着鱼。关于秋钓用饵及钓具运用,仍以钓友们的习惯用法为好。钓友们只要选好天气时段, 再加上你施钓有方,用饵对口便能“饵料对了口,鱼儿钓满篓”而乐在其中。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102/21/6553214_161198506.shtml

秋季钓鱼渔获少的原因分析

一、鱼的生理需要不同———春天,鱼儿刚从冬眠或半冬眠状态中复苏,饥饿、瘦弱,雌鱼“身怀六甲”需要大量进食补充养分,准备产卵,故食欲非常旺盛,常常出现饥不择食和双鱼抢钩的现象。而秋天的鱼是在夏季水中食物多且昼夜进食的情况下生长育肥的,雌鱼一般很少孕育产卵,故摄食强度比春天差。

二、天气变化的趋势不同———春天,虽然水温不高,往往出现寒潮,但气温、水温、地温变化的总趋势是一天比一天暖和;而秋天相反,“一场秋雨一场寒”,寒潮入境冷嗖嗖,“霜降变了天”。人们可以增加衣物防寒,鱼类没有这个本领,在水温还没有降到适温下限就不愿活动,很少进食,以便节省能量准备过冬。鱼儿不肯张嘴,钓鱼者的本领高也难免会当“空军”。

三、钓场的鱼情不同———这里说的钓场,主要指湖库河溪等自然水域,而不是鱼塘,鱼塘里的鱼密度大,有的塘主还采取随钓随补充的办法,即使寒冬数九也会有鱼咬钩。但自然水域里鱼儿自繁自养有的仅春天放一次鱼苗,数量有限,钓鱼人像从大锅稀粥里捞饭粒一样,你捞他捞,秋后锅里的饭粒就不多了。加上长期对外开放,鱼越钓越猾,对饵钩可能产生警戒性的条件反射,除少数幸运钓者能钓到大鱼外,多数人钓绩平平乃属情理之中。

四、有效钓期长短不同———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春夏秋冬的时间有长有短,差别很大。拿洛阳地区来说,按气候学的划季标准,春约60天,夏约115天,秋约55天,冬约135天。但春约可延续到仲夏,而秋钓遇到阴雨和冷气流后,往往不得不提前收竿。有的地区秋天更短暂,人们还未感受到秋的韵味,冬天就降临了,秋钓鱼获当然要比春钓少。

五、水中天然食物不同———春天气温、水温较低,水生植物刚刚萌发,水生昆虫、微生物滋生不多,食物不丰盛,鱼儿到处觅食,摄取诱饵、钓饵的机会多。而秋天水中的动植物较多,岸边、树上常有蚱蜢、青虫、飞蛾、蚂蚁等落水,雨后又有各种虫类、果实、草籽、碎屑和动物粪便冲入水中,天然食物充足,鱼类有方便、安全、可口的活食,当然不愿冒着风险吞饵钩。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915/15/7633831_148465616.shtml

秋钓注意事项-秋季钓鱼技巧

秋天是第二个钓鱼的黄金季节,但并非这季中的任何时候,任何位置都好钓鱼。若要如愿,还须遵循以下方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8025.html

更多阅读

怎样才能跨省跨行转账不收手续费? 跨行不收手续费的银行

怎样才能跨省跨行转账不收手续费?——简介 大家都知道,不管是网上银行或银行柜台转账都需要手续费,仔细算下来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看看银行的收费情况:工行转账金额的1%,最低1元,最高为50元,农行同城跨行转账5000元以下收2元,5000元至5万元收3

怎样才能化好妆? 怎样才能不脱妆

怎样才能化好妆?——简介化妆是为了增加人的自然美、增添美感、和魅力!化妆是一种艺术、化妆是为了给人们一场视觉盛宴!怎样才能化好妆?——工具/原料化妆品化妆工具怎样才能化好妆?——方法/步骤怎样才能化好妆? 1、首先要知道我们自己

怎样才能让鞋子不臭_鞋子除臭方法 鞋子怎么洗才能除臭

好好的新鞋子,穿了几天就会有臭味,一旦松松鞋带,这种臭味就会扑面而来,真是令人尴尬。如何才能让鞋子保持清新呢?怎样才能让鞋子不臭!相信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怎样才能让鞋子不臭_鞋子除臭方法——防止脚臭实用小窍门: 1.自制香氛

怎样才能使夫妻性生活和谐 百度云怎样才能不和谐

在心理学家和婚姻咨询工作者的调查中,在社会机构的报告中以及在医生和律师的文章,均将性生活问题排列在其他夫妻生活的首位。  据有关人员调查表明,影响家庭生活不和睦的因素很多,但夫妻性生活的不协调则在造成夫妻矛盾的诸多因素中占

人类怎样才能不被动物吃掉?(二:科莫多巨蜥

科莫多巨蜥,这种四条腿的怪物,一看就气场强大,因为实在太大太吓人了。又叫科莫多龙,它们是最恶心的食肉动物,它们嘴巴没毒牙,毒性却是最强,因为他们吃腐肉,满嘴最毒的细菌散发着可怕的腐败味道,任何动物,包括水牛,一咬之后半天内就会败血症发作

声明:《怎样才能不跑鱼? 子线切线跑鱼的原因? 鱼不咬钩怎么办? 秋季鱼获 不跑鱼的鱼钩》为网友梦回尘间几寸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