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藿香正气散

浅谈藿香正气散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藿香正气散;组成应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1 方剂由来

依据古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中有关于藿香正气散和平胃散、不换金正气散、二陈汤的记载。藿香芳香辛温,理气而宣内外,和中而治吐泻,善辟秽恶而解表里,其虽芳香而性力平。《本草正义》中有言:“藿香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温煦而不偏于燥热,能去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之气,为湿困脾阳,倦怠无力,饮食不好,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 配二陈汤燥湿,行气,止呕;配平胃散、大腹皮燥湿健脾,除脘腹胀满;配紫苏、白芷、桔梗以解表邪,合而共达解表和中、理气化浊之功。

平胃散中,苍术燥湿健脾,厚朴除满宽胸,陈皮理气化湿,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脾胃;治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大便溏薄、肢体倦怠、苔白腻而厚等证。二陈汤中,半夏燥湿化痰、和中止呕,橘皮理气行痰,茯苓健脾利湿,甘草和中补土;治湿盛痰凝所引起的胸膈胀满、恶心呕吐、咳嗽痰多,头眩心悸、苔白腻等证。二方之立法,均重在湿,所治之合与藿香正气散有雷同之处。按由简及繁的规律分析,四者之中很可能先有平胃散、二陈汤,继而才有不换金正气散和藿香正气散。就藿香正气散而言,如将白术改为苍术,与平胃、二陈的关系更密切。若说其在平胃、二陈八种药物的基础上加藿香、紫苏、白芷、桔梗、大腹皮而成,更贴切。

2 组成主治

藿香正气散具有解表和中、理气化湿等功用,凡外感风寒、内伤湿滞饮食、头痛寒热、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肠鸣泄泻、口淡苔腻、暑月时感、水土不服均可应用。其治疗范围之广,概括了表里、上下,表有外感不正之气,里有内伤湿滞饮食,上有恶心呕吐,下有肠鸣泄泻。此表里交错、上下交乱之疾患,正是本方的治疗特点。

本方由藿香90g,紫苏、白芷、大腹皮、茯苓各30g,土炒白术、陈皮、半夏曲、姜制厚朴、桔梗、炙甘草各60g组成。上药共为粗末,每服15g,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此即“散”之由来。现代用法或为丸,或为水,或为汤剂煎服。

3 临床应用

藿香正气散于临床之用甚广,对寒湿素蕴及新感外邪而出现的寒热、胸脘满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舌苔或白或润滑或腻,脉或缓或濡细,以及湿热痢后期热去湿存、呕恶不食、脘满腹胀者,均可根据偏寒、偏湿、兼热、携食滞、气滞等随证化载应用。辨证准确,颇有疗效。

临证体会,其中紫苏的选择,凡外感恶寒重而无汗者用苏叶,胸脘胀闷者用苏梗,咳嗽痰喘者用苏子,三者兼备用全紫苏。大腹皮与槟榔,脘满胀甚者用大腹皮,胀痛倒饱、大便不爽者用槟榔,二者兼备、证重而正气不衰者可皮、子同用。白术与苍术,中满或便实者去之,湿盛、泄泻甚者用苍术,素体脾虚而湿又盛者二术同用。内热外寒或湿郁化热、湿热并重者,合葛根芩连汤加减。内伤食滞者同保和丸化载。其他,如气滞者,加香附、木香;寒偏重者,去甘草、大枣,加大生姜、半夏用量,再甚加代赭石、伏龙肝等。仅举治案,聊供参考。

案1,男,30岁。2006年7月30日来诊。

半月前患急性菌痢,经当地治疗3天即脓血便消失而停药。但脘闷,纳呆,食后腹胀满、乏力等未得改善。近周来,证见加重,少食即大腹满胀,时有恶心,咳嗽吐痰,肢体酸软,脉弦滑数,舌淡红,苔薄黄。证乃腑气不和,内有痰食湿滞、复感外邪而加重。治宜和解导滞、祛痰止嗽。

药用:藿香20g,大腹皮20g,槟榔5g,木香15g,黄连10g,半夏12g,茯苓20g,莱菔子20g,苏梗、苏子各15g,甘草6g,山楂肉30g。  连服3剂,胀微纳增,痰少咳减。又服3剂诸证消失。方中,藿香、大腹皮,化湿浊、调脾胃;配以槟榔、木香、黄连,行气宽中,消积除满;陈皮、半夏、茯苓,燥湿化痰;苏子、苏梗、莱菔子,止咳平喘;甘草、山楂调理脾胃。诸药配伍,祛痰止咳,消积化滞,使之痊愈。

案2,女,76岁。2006年9月1日来诊。

呕恶频作,滴水无存,泻痢无度,便如米泔,甫一夜即倦卧不起。晨起所下杂见赤白,腹痛下坠,周身灼热,时有谵语,高热,口干苦,舌淡红,苔薄腻显黄,脉沉细而数。素体丰实,喜食生冷,酷暑炎热,频贪寒凉。体虽健壮,但年已耄耋,不病尚可支持,一病即易入险途。拟清热解表、和中导滞剂,煎汁频饮,以冀转归。

药用:藿香30g,大腹皮15g,半夏20g,陈皮15g,苏叶15g,厚朴15g,葛根30g,黄连10g,黄芩15g,白芍30g,甘草6g,焦揸30g,生姜10g。次日热退,吐止,腹痛亦微,赤白见少,大便仍日下十余次。再投前方加苍、白术各8g,又服2剂而愈。

方中重用藿香,辛散风寒,且能芳香化浊;配以苏叶,辛香发散,助藿香外解风寒,芳香化湿浊;半夏、陈皮,燥湿和胃,降逆止呕;厚朴、大腹皮,行气化湿;用葛根生发清阳,配以黄芩、黄连、白芍,以清热治下痢;山楂,消食化积;生姜、甘草,调和脾胃;用苍术、白术,以达健脾益气之功。防暑该用什么药?对,来两盒藿香正气水吧。”“藿香正气水难喝,来一盒藿香正气丸吧……”进入盛夏,藿香正气类中成药的销路明显看好,许多市民都会买点放在家里以备不时之需。而不同的医药厂家迎合消费者的心理,也大打防暑招牌。对此,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闵存云博士指出:其实这是误解。

为什么说藿香正气类制剂不是防暑特效药?

闵存云解释说,按照中医理论,一年之中,夏至之前的温热性疾病称为温病,夏至之后的温热性疾病称为中暑。两者的基本原因都是热毒入侵人体从而导致发热等症状的出现。尤其中暑是因为暑热内侵,临床以高热、大量出汗、疲倦乏力为主要表现,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虚脱。治疗应当以清热泻火、养阴解暑为主,而藿香正气类制剂具有辛温解表、散寒、除湿的功效,属于温热药,根本不适合治疗中暑。只有那些体内以寒湿为主,同时又感受热邪,发热不明显,出汗不是很多的人才可以服用。

祛湿驱寒方为 “本色”

“藿香正气药是传统中医药的经典老方,功能相当广泛,但主要还是用来理气祛湿和驱寒,而非目前不少人误认为的解暑特效药。”据闵存云介绍,藿香正气类感冒药是在古方藿香正气散的基础上经现代工艺加工而成,藿香正气散由藿香、大腹皮、白芷、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紫苏、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具有辛温解表、散寒、除湿、止呕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体内寒湿较重,同时又受风寒外邪所导致的感冒。

夏季气候炎热,这时所产生的感冒多有热邪,不能再使用温热药,否则病情会加重。只有一向脾胃功能虚弱,或长期工作在潮湿的环境中,体内以寒湿为主的人才适用。这类人感冒时一般发热都不明显,通常症状是食欲不振、腹胀、舌苔白腻。部分因空调温度过低而导致的感冒也可以使用,因为这类患者多因经常往来于室内和户外忽冷忽热的环境中,易受寒邪侵袭。

“藿香正气类制剂用来治疗寒湿所导致的腹泻呕吐等胃肠型感冒很见效。”闵存云称,根据上述分析的配方,不难看出藿香正气类产品具有明显的燥湿作用,对于一些大便稀烂、无明显臭味的腹泻患者效果最好。但若怀疑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则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配些抗生素同时服用。活用藿香正气散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夏日炎炎,人们避暑纳凉,冷饮频进,暑热外感日见增多。医者皆以藿香正气散治之。确实藿香正气散对寒湿素蕴,及暑期新感外邪而出现寒热,胸脘胀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舌苔白腻,脉缓,或患湿热痢后热去湿存,呕恶不食,脘腹胀满者,均可服用。但人有胖瘦之别、男女老少之分,暑热外感有偏寒,偏湿,兼热之别,还有食滞,气滞之分,故临床应用藿香正气散还应随证加减。

藿香正气散主药乃藿香,其芳香辛温,理气而宣内外,和中而治吐泻,善避秽恶而解表里,藿香芳香而性平,张山雷云:“藿香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温煦而不偏于燥热,能去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之气,为湿困脾阳,倦怠无力,饮食不甘,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方中紫苏,凡外感恶寒重而无汗者用苏叶,胸闷脘胀者用苏梗,咳嗽痰喘者用苏子,三者兼备者用全紫苏。大腹皮与槟榔,脘腹胀甚者用大腹皮,胀痛大便不爽者用槟榔,二者俱备,症重而无虚者可皮、子同用。白术与苍术,症见中满或便实者去之;湿盛者二术同用。内热外寒或湿郁化热,湿热并重者可合葛根芩连汤加减。内伤食滞可与保和丸同服。症见气滞者加香附、木香。偏寒重者加干姜,甚则加附子。呕吐甚者加大生姜、半夏用量,或加代赭石,伏龙肝之类。体瘦阴虚者适当加生地、玄参、麦冬、花粉,体胖夹湿者加砂仁、白蔻仁、生薏苡仁,气虚多汗可适当加太子参,老人、小儿对症可适当减量。

另外,此方虽名藿香正气散,但临证多作汤剂应用: 加减藿香正气散 别名:加减藿香正气散

组成: 藿香、厚朴、陈皮、甘草、半夏、白术、茯苓、苏叶、干姜。

出处: 《伤寒全生集》卷二。

主治: 中寒呕吐,胸腹满闷,或鼻塞头痛,发热憎寒者。

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

加减: 头痛,加川芎、白芷、细辛;腹痛,加炒芍药、木香,砂仁;口干,加干葛;胸腹满,加枳壳、桔梗;心下满,加枳实、青皮;宿食不消,加草果、山楂、香附;酒食不化,加砂仁;呕吐不止,加姜汁;表有热,加柴胡,干葛;表有寒,加桂枝。

加味藿香正气散 别名:加味藿香正气散

组成: 藿香叶2两,紫苏叶1两6钱,粉甘葛2两,漂茅术2两,山查肉1两6钱,云茯苓2两,嫩桂尖6钱4分,广陈皮2两,大腹皮2两(洗浸),宣木瓜2两,建神曲1两6钱,白芍1两,陈香薷1两6钱,煨枳壳2两,芽桔梗2两,法半夏1两6钱(姜汁制),大麦芽1两6(炒),炒扁豆2两,粉甘草8钱,建泽泻2两(淡盐水炒),猪苓块2两。

出处: 《寿世新编》卷上。

主治: 寒热杂感,吐泻胸满腹胀,头痛或口渴,霍乱转筋,小便赤热者。

用法用量: 每服2-3钱,小儿量减。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外用生姜捣汁1盏,和白水为丸,或将腹皮、生姜2两,煎水搓丸,如梧桐子大。

藿香正气水是夏季常用解暑药物,主要由藿香、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甘草、紫苏等中药组成,具有散寒化湿、和中祛暑的作用,常用来治疗脘腹胀痛、呕吐腹泻以及胃肠型感冒。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其还有很多新的用途,尤其是在治疗皮肤瘙痒等皮肤病方面尤为显著,现将藿香正气水新的用途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小儿痱子:痱子是婴幼儿及小儿常见病,多发于夏季,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痱子融合导致脓疮,从而继发感染。用藿香正气水治疗小儿痱子,效果较好。可取藿香正气水1支按比例加冰凉水或生理盐水稀释,稀释浓度为:不满3个月者,药液与水比例为1:3;4~12个月者,药液与水比例为1:2;超过1岁者,药液与水比例1:1。用药之前先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擦干,然后用消毒药棉蘸取药液涂擦患处,每日2~3次。

夏季皮炎:系因持续的高温、 高湿度的外环境,加上皮肤出汗多又没有及时清洗所致的皮肤炎症。藿香正气水有消炎止痒作用,取藿香正气水数滴,涂擦患处,。每天早晚各涂1次,连涂2~3天,即可见效。

皮肤瘙痒症:夏季因天气炎热、蚊虫叮咬,常患皮肤瘙痒症。因藿香正气水有抑菌消炎和祛暑解表、化湿醒脾的作用,可将其直接涂擦瘙痒处,一日3~5次,也可内服,连用数天可见效。

手足癣:现代医学认为体癣为皮肤癣菌感染所致,而藿香正气水中的藿香、紫苏、白芷等对癣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用藿香正气水数滴直接涂擦患处,一日3次,连用3~5日可见效,若配合口服藿香正气丸则效果更佳。

白癜风:中医认为风湿二邪侵入毛孔,以致气血瘀滞,毛窍闭塞而成;而藿香正气水有芳香通窍,促进“气行、化湿”的作用;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血行则淤散。用法为:先用清水洗净患部,再用纱布蘸药涂擦患处,反复涂擦致皮肤微红为止,一日多次。

晕车症:藿香正气水预防晕车病效果良好。可在乘车、船前15分钟取藿香正气水1支(10ml),倒于纱布(4-5层厚)浸透,立即敷于脐中,胶布固定或覆盖烧伤止痛胶布,一般可维持疗效4-5小时。

解醉酒:醉酒的人出现嗜睡、呕吐、头晕等症状,可口服1支藿香正气水可止吐顺气和醒酒。

眶上神经痛:用藿香正气水数滴,涂在两侧太阳穴和两手合谷穴处,每日早晚各1次,连用2~3天,疼痛即可缓解或消失。

藿香正气散

(温化芳淡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大腹皮 白芷 紫苏 茯苓去皮各一两 半夏曲 白术 陈皮去白 厚朴去粗皮,姜汁炙 苦桔梗各二两 藿香去土三两 甘草炙二两半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欲出汗,衣被盖,再煎并服。

【主治】暑湿挟秽,头痛身热,脘闷呕恶,肢懈纳钝,便泄溺涩,甚则霍乱吐泻,满腹而痛。舌苔白腻或兼灰滑。脉右涩而糊者。

【方论选萃】

明·吴昆:内伤、外感而成霍乱者,此方主之。内伤者调其中,藿香、白术、茯苓、陈皮、甘草、半夏、厚朴、桔梗、大腹皮,皆调中药也,调中则能正气于内矣;外感者疏其表,紫苏、白芷,疏表药也,疏表则能正气于外矣。若使表无风寒,二物亦能发越脾气,故曰正气(《医方考》)。

明·戴元礼:肥人多中,以气盛于外,而歉于内也。肺为气出入之道,人肥者必气急,气急必肺邪盛。肺金克肝木,胆为肝之腑,故痰涎壅盛,治之必先理气。中后气未尽顺,痰未尽降,调理之剂,当以藿香正气散和星香散服,此药非特治中风之证,中气、中恶、霍乱尤宜(《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清·汪讱庵:此手太阴、足阳明药也。藿香辛温,理气和中,辟恶止呕,兼治表里为君。苏、芷、桔梗,散寒利膈,佐之以发表邪;厚朴、大腹,行水消满,橘皮、半夏,散逆除痰,佐之以疏里滞。苓、术、甘草,益脾去湿,以辅正气为臣使也。正气通畅,则邪逆自除矣(《医方集解》)。

清·徐大椿:脾胃不调,感冒暑湿,中气不能运化,故身热不解,腹满吐泻焉。藿香快胃祛暑,苏叶解表散湿,大腹绒泻滞气,冬白术健脾元,厚朴散满除湿,半夏醒脾燥湿,陈皮利中,茯苓渗湿邪,白芷散阳明之湿,桔梗利太阴之气,甘草甘缓中州,姜、枣调和营卫也。此调中散邪之剂,为感冒暑湿之耑方。其治不服水土亦强,扶土胜湿之义(《医略六书·杂病证治》)。

清·张秉成:夫四时不正之气,与岚瘴、疟疾等证,无不皆由中气不足者,方能受之。而中虚之人,每多痰滞,然后无形之气,挟有形之痰,互结为患。故此方以白术,甘草补土建中者,即以半夏、陈皮、茯苓化痰除湿继之。但不正之气,从口鼻而入者居多,故复以桔梗之宣肺,厚朴之平胃,以鼻通于肺,而口达乎胃也。藿香、紫苏、白芷,皆为芳香辛散之品,俱能发表宣里,辟恶祛邪。大腹皮独入脾胃,行术散满,破气宽中。加姜、枣以和营卫,致津液,和中达表。如是则邪有不退,气有不正者哉?(《成方便读》)。

清·何秀山:吾绍地居卑湿,时值夏秋,湿证居十之七八,地多秽浊,人多恣食生冷油腻,故上吸秽气,中停食滞者甚多,方以藿、朴、二陈温中为君;臣以白芷、砂仁,芳香辟秽;使以苏梗、苓皮,辛淡化湿,合而为温化芳淡,湿滞挟秽之良方。惟温热暑燥,不挟寒湿者,不可妄用(《通俗伤寒论》)。

近代·何廉臣;此乃消暑和中,利湿辟秽之剂。方用藿、朴、陈、苓为君,消暑气以导湿滞;臣以苏梗,半夏和中调胃;佐以白芷,芳香辟秽;使以砂仁理气疏中。然必其人阳虚多湿,湿郁暑微者,始为适当。

叶案引用颇多,以治温热寒湿等症。吴鞠通新定其名,一加减正气散:藿香梗二钱 厚朴二钱 光杏仁二钱 茯苓皮二钱 广皮二钱 六神曲一钱五分麦芽一钱五分 绵茵陈二钱 大腹皮一钱 为苦辛微寒法,治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等症。二加减正气散:藿香梗三钱 广皮二钱厚朴二钱 茯苓皮三钱 木防己三钱 大豆卷二钱 川通草二钱 生苡仁三钱为苦辛淡法,治湿郁三焦,脘闷便溏,脉糊舌白,一身尽痛等证。三加减正气散:杜藿香三钱 茯苓皮三钱 厚朴二钱 广皮二钱 苦杏仁三钱滑石五钱 为苦辛寒法,秽湿着里,脘闷舌黄,气机不宣,久则酿热等症。四加减正气散:藿香梗三钱 厚朴二钱 茯苓三钱 广皮一钱五分 草果一钱炒查肉五钱 六神曲二钱 为苦辛温法,治秽湿着里,脉右缓,舌白滑,邪阻气分等症。五加减正气散:藿香梗二钱 广皮一钱五分 茯苓三钱厚朴二钱 大腹皮一钱五分 生谷芽一钱 苍术二钱为苦辛温法,为秽湿着里,脘闷便泄等症。此五法,均用正气散加减,而用药丝丝入扣。叶氏可谓善用成方,精于化裁者矣(《重定通俗伤寒论》)。

【近代验证】

例一 韩玲娣治急性胃肠炎案(选自《河南中医》1984.6)

赵某某,女,47岁,1981年8月9日初诊。患者昨晚食剩菜后,感到胃脘不适,恶心嘈杂。夜间忽呕吐大量胃内容物及清水,继之腹痛腹泻,泻下稀粪清水。四肢清冷,胃脘胀闷。舌苔白腻,脉沉细无力。脉症合参,系寒湿郁阻表里、寒热互结,痞塞三焦,清浊不分,吐泻交作。治宜芳香化浊,散寒燥湿。

处方:半夏10克 川朴9克 云苓15克 藿香12克 白蔻10克 陈皮12克 茵陈12克 佩兰10克 车前子12克(布包) 甘草6克川连6克 元胡9克

水煎服。配合针灸:取上中下三脘,合谷(双),足三里(双),服药二剂后,吐泻不止,恶心,腹疼减轻,仍有胃脘痞满,不思饮食,以原方去元胡,加白术10克,又进二剂,病告痊愈。

例二 韩玲娣治夏月感冒案(选自《河南中医》1984.6)

王某某,女,32岁,1981年8月5日初诊。患者发热,头痛如裹,恶心欲呕,胃脘不适,肢节酸痛沉重。曾先后服西药及中成药等,治疗月余,症状不除,遂来门诊求治。观其舌苔白腻,查其脉浮缓而滑,此乃暑月感冒,寒湿郁阻表里,治用藿香正气散加减。

处方:藿香10克 半夏9克 川朴9克 茯苓15克 白芷12克 苏梗12克 荆芥9克 防风9克 柴胡9克 枳壳10克 羌活6克 甘草6克生姜3片为引

服药三剂后,汗出虽多,但发热头痛已解,时有咳嗽,吐痰,干呕。以上方去荆芥、防风、羌活,加陈皮10克,砂仁6克,杏仁9克,川贝9克,三付后,病告痊愈。

【按语】

薛生白《湿热论》中,于湿热初起,蕴于上、中二焦,尚未化火之际,以藿香正气、太无神术二方去苏、芷之疏散,甘草之滋湿,加入杏仁、枳壳、郁金,轻苦微辛,开通上中二焦气分;佩兰之芳香逐秽;复以六一散甘淡渗湿,导湿热下行。

附方一

太无神术散:藿香、石菖蒲、苍术、厚朴、陈皮、甘草,水煎,温服。治感山岚瘴气,憎寒壮热,一身尽痛,头面肿大,痄疟时毒。

又《和剂局方》另有不换金正气散,即于藿香正气散方中,裁去紫苏、白芷、桔梗、大腹皮、茯苓,其疏散解表之功,较藿香正气散原方为差,而理气化湿之功更胜一筹,可谓善于古方而又用心化裁。

藿香正气汤

(温中化浊法)

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

杜藿梗三钱 薄川朴一钱半 新会皮二钱 白芷二钱 嫩苏梗一钱 半夏三钱 浙苓皮四钱 春砂仁八分(分冲)

【主治】湿滞挟秽。

【方论选萃】

清·何秀山:吾绍地居卑湿,时值夏秋,湿证居十之七八,地多秽浊,人多恣食生冷油腻,故上吸秽气,中停食滞者甚多。方以藿、朴、二陈温中为君;臣以白芷、砂仁芳香辟秽;佐以苏梗、苓皮辛淡化湿。合而为温化芳淡,湿滞挟秽之良方。惟温热暑燥,不挟寒湿者,不可妄用(《通俗伤寒论》)。

醉香玉屑丸

(苦温化湿法)

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

生苍术一钱 川厚朴一钱 炒陈皮一钱 炙甘草五分 鸡内金一钱五分 砂仁壳五分 丁香柄四分

米糊丸,每服三钱。

【主治】休息痢。

【方论选萃】

明·徐春甫:夫痢疾滞下,实由湿热郁久,余积停滞,而后滞下之疾作焉。利须通因通用之法,以涤去肠胃积滞,然后调和胃气则可愈矣。若不疏涤,便须止之,虽愈必发,此其所以为休息痢者是也(《古今医统大全》)。

近代·何廉臣:恣食瓜果,致痢久不愈而成休息者,余亦数见不甚少。然小儿为最多,年壮者少。醉香玉屑,确是对症之验方,叶氏曾用之以奏功,说见陆定圃《冷庐医话》(《重订广温热论》)。

【按语】

此方从平胃散脱胎者也。去半夏之泄降,以泻下之病毋须通降之味也;加鸡金、砂仁、丁香柄消积化滞,以无积不成痢也。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通阳化饮法)

汉·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术 甘草炙各二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主治】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并治短气有微饮;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者。

【方论选萃】

明·许宏:大吐则伤阳,大下则伤阴。今此吐下后,阴阳之气内虚,则虚气上逆,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若脉浮紧者,可发汗。今此脉沉紧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此阳气外内皆虚也。故用茯苓为君,白术为臣,以益其不足之阳。经曰:"阳不足者,补之以甘"是也。以桂枝为佐,以散里之逆气,以甘草为使,而行阳气,且缓中也(《金镜内台方议》)。

清·吕震:按心下逆满,乃伏饮搏膈。至于气冲头眩,则寒邪上涌,助饮为逆,饮本阴邪,故脉见沉紧,脉沉不宜发汗,误汗则阳益不支,而身为振摇。故以桂枝、茯苓,扶阳化饮;而加白术、甘草,伸太阴之权,以理脾而胜湿,脾乃能为胃行其津液,而膀胱之气始化也。

《金匮》用此方以治痰饮,其一曰,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又曰,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盖治痰饮大法,当以温药和之。温则脾阳易于健运,而阴寒自化。白术、茯苓虽能理脾而胜湿,必合桂枝化太阳之气以伐肾邪,而通水道,方能取效(《伤寒寻源》)。

清·王旭高: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此治痰饮要诀。《金匮·痰饮篇》云:"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尤在泾《金匮心典》曰:"气为饮抑则短,欲引其气,必蠲其饮。饮,水类也。治水必自小便去之。"

凡水邪作悸,茯苓为必用之药,人皆知之,而仲景之方,皆佐以桂枝者,何也?盖下焦肾水,必挟肝邪而后上逆,惟桂枝能伐木,而又可扶阳散寒,故必用之也。余友陆觐扬云:"治心下悸宜用桂枝,脐下悸宜用肉桂。"其说甚是,姑志之(《王旭高医书六种》)。

明·赵以德:苓桂术甘汤主饮在阳,呼气之短;肾气丸主饮在阴,吸气之短。盖呼者出心肺,吸者出肝肾。茯苓入手太阴,桂枝入手少阴,皆轻清之剂,治其阳也;地黄入足少阴,山萸入足厥阴,皆重浊之剂,治其阴也(《金匮要略方论集治》)。

日人·浅田栗园:此方与苓桂甘枣汤仅异一味,而证不相近。彼云脐下悸欲作奔豚,乃其证轻,而停饮下焦者也;此云心下逆满,起则头眩,乃其证稍重,而停饮中焦者也,足以见其别矣。

【近代验证】

例一 刘赤选治惊悸(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李某某,女,40岁。

初诊:1973年6月8日。

主诉:患者素有高血压(140~160/90~120毫米汞柱)。经常头晕眼花,近日心前区痛(每日发作数次),伴有气短,惊悸,后头脑痛,腰痠痛,肢体浮肿,大便带泡沫,小便短少。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心肌劳损。

诊查;舌淡苔少,脉细而弱。

辨证:此属心脾阳虚,痰饮停积。

治法:治宜温阳补气,消痰利水。用苓桂术甘汤加味。

处方:桂枝12克 白术15克 茯苓18克 炙甘草9克 党参15克 当归12克 三剂

二诊:6月21日。前症稍觉减轻,惟浮肿未消,并见呕吐。用苓桂术甘场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处方:枝枝12克 白术18克 法半夏12克 生姜18克 茯苓24克 炙甘草9克 三剂

三诊:6月25日。惊悸、心痛次数均减少,浮肿消失,呕吐亦止。但仍觉头晕、眼花、头痛、腰痠,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此属痰饮已去,惟心脾气虚,肝风内动。治宜补益心脾,养神熄风。用苓桂术甘汤加味。

处方:远志9克 桂技18克 白术18克 茯苓24克 炙甘草9克 天麻9克 三剂

药后诸症消失,血压下降。

例二 张之亮治寒咳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张某某,男,65岁。

初诊:1973年11月12日。

主诉:身体瘦弱,纳食量少,气候温和咳嗽较轻,气候渐寒则咳嗽逐渐加剧,心跳,气短,胸闷,多稀痰。

诊查:脉弱,舌质色谈。

辩证: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

治法;宣肺健脾,平嗽却痰。方选苓桂术甘二陈场合剂,加桔梗、紫苑、全瓜萎。

处方;茯苓15克 桂技12克 白术12克 制半夏10克 陈皮6克 全瓜蒌12克 桔梗10克 紫苑12克 炙甘草4克

二诊:服药三剂后,咳嗽减轻,痰少,气平。上方制半夏改用法夏,去紫苑。

又服药三剂后,症状基本消除。

例三 赵锡武治头晕案(选自《赵锡武医疗经验》)。

史某某,男性,39岁,职员。

头晕已十年余,曾在某院疗养二年,当时诊为神经衰弱,休息达二年之久。嗣后每年有l-2个月头晕,呕吐加剧。就诊前夕,去北京宣武医院检查神经系统,无特殊异常,故来本院就诊。当时头晕为甚,晕剧呕吐,食欲不振,有手足麻木、耳鸣等证。血压130/80mmHg,脉弦细,舌苔白,舌质边有齿痕。西医诊断为美尼尔氏征。脉证参伍,乃水邪上逆,肝阳不潜所致。拟温阳利水,苓桂术甘汤、泽泻汤化裁。

云茯苓15克 白术12克 桂技9克 甘草9克 生龙骨30克先煎 泽泻15克 生姜6克 大枣5枚 生牡蛎30克先煎 陈皮9克 半夏12克钩藤12克

服七剂后,复诊头晕欲吐等症已大减,仅感体痛,乏力。治用前方佐以疏风通络之品。加防己、秦艽,再进七剂。嗣后相隔一月,头晕欲吐复作,但较前有所减轻,即又投入首方十付而愈。

盖美尼尔氏征的眩晕,并非为风痰之邪,实为水饮内阻,阳应风化所致,着重脾胃,故治当温阳蠲饮,健脾利水为法。

【按语】

经云: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此言水津之输布,全赖脾土之转运也。思虑劳倦,脾土乃伤,中运不力,水精未能四布,聚饮成痰,书所谓"脾为生痰之源"是矣。方用白术、茯苓、甘草,崇土以助其运;桂枝通阳化气,使水饮从小便而去也。"病痰饮者,当以温药治之",太阴湿土,得阳始运,此之谓也。

实脾饮

宋·严用和《济生方》

厚朴去皮,姜制,炒 白术 木瓜去瓤 木香不见火 草果仁 大腹子 附子炮,去皮脐 白茯苓去皮 干姜炮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右呋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治阴水肢体浮肿,色悴声短,口中不渴,身重纳呆,便溏溲清,四肢不温。舌苔厚腻而润,脉象沉细者。

【方论选萃】

宋·严用和:水肿为病,皆由真阳怯少,劳伤脾胃,脾胃既寒,积寒化水。盖脾者土也,肾者水也,肾能摄水,脾能舍水,肾水不流,脾舍湮塞,是以上为喘呼咳嗽,下为足膝肤肿,面浮腹胀,小便不利,外肾或肿,甚则肌肉崩溃,足胫流水,多致不救......治疗之法,先实脾土,脾实则能舍水,土得其政,面色纯黄,江河流通,肾水引矣,肿满自消......

元*朱丹溪: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先以五皮散,或四磨饮,添磨生枳壳......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小便少,不涩赤,此属阴水,宜实脾饮,或木香流气饮(《丹溪心法》)。

清·喻嘉言:按治水以实土为先务,不但阴水为然。方下所云治阴水发肿,用此先实脾土,然则其后将用何药邪?俨然阴水当补,阳水当泻之念,横于胸中,故其言有不达耳。夫阴水者,少阴肾中之真阳衰微,北方之水,不能蛰封收藏,而泛溢无制耳。倘肾气不温,则真阳有灭顶之凶矣。实土以堤水,宁不为第二义乎?方中不用桂,而用厚朴、槟榔,尚有可议耳。

清·汪讱庵:此足太阴药也。脾虚故以白术、苓、草补之;脾寒故以姜、附、草蔻温之;脾湿故以大腹、茯苓利之;脾满故以木香、厚朴导之。然土之不足,由于木之有余,木瓜酸温,能于土中泻木,兼能行水,与木香同为平肝之品,使木不克土而肝和,则土能制水而脾实矣!经曰:"湿胜则地泥,泻水正所以实土也。"

【近代验证】

例一 刘福华治阴黄案(选自《湖南中医杂志》1989.1)

张某某,男,31岁。

因纳呆,厌油,目黄,尿黄1院。西医诊断为病毒性肝炎(瘀胆型),经用肝太乐、肌苷、静推高渗葡萄糖、静滴能量合剂、复方氨基酸,输血,口服强的松、消炎利胆片及中药茵陈蒿汤加味,治疗50余日,病情日趋恶化,黄疸指数高达99单位,血清总胆红素342umol/L,1分钟胆红素129umol/L,谷丙转氨酶2967.3nmol·s-1,患者骨瘦如柴,周身瘫软,卧床不起,目黄,面及周身肤色晦暗,全身瘙痒,下肢欠温,语声低微,牙龈渗血淡红,口淡不渴,水米少进,强食则脘腹痞满,时或呕恶,有胁下隐痛绵绵,大便数日1行,质稀色灰白,小便清长。舌体胖,质暗淡,苔白滑,脉沉细迟弱。证属阴黄。病为寒湿内阻所致,治拟温化寒湿,健脾和胃,少佐活血化瘀之品。用实脾饮加减。

处方:黄芪30克 附片、白术各10克 茯苓15克 五味子6克 木瓜15克 萆薢12克 桂枝8克 山楂11克 厚朴6克白花蛇舌草、败酱草各30克 赤芍、炙甘草各10克

二诊:药进3剂,面色转华,精神稍佳,瘙痒及牙龈出血皆止,纳谷转香,大便成形。继服11剂,黄疸退净。守方调治1月,病愈出院。

【按语】

肾为胃关,关门不利则聚水而成肿,或脾不能散精归肺,肺不能四布水精,三焦决渎之道不利,亦水积而成肿。故水肿一证,以肾为本,肺为标,脾为制,三焦为道路也。严式此方,治阴水肢体浮肿法也。盖肾为胃关,从阳则开,从阴则关,肾中无火,关门但阖不开,故聚水而成肿也。实脾饮方,乃附子理中加味者也。水为阴邪,非温不化,附子、干姜辛温大热,温煦脾肾阳气,以治其本;白术、茯苓、甘草、崇土制水;厚朴、草果温脾化湿,助中土四布水精之用耳。大腹、木香行气以化湿。有主有从,知标与本,故治阴水水肿,用多且广矣。

第叁节 清利湿热剂

三仁汤

(辛淡轻开法)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杏仁五钱 飞滑石六钱 白通草二钱 白蔻仁二钱 竹叶二钱 厚朴二钱 生苡仁六钱 半夏五钱

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

【主治】湿温。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者。

【方论选萃】

清·吴鞠通:湿为阴邪,自长夏而来,其来有渐,且其性氤氲粘腻,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一凉即退,故难速已。世医不知其为湿温,见其头痛恶寒,身重疼痛也,以为伤寒而汗之,汗伤心阳,湿随辛温发表之药蒸腾上逆,内蒙心窍则神昏,上蒙清窍则耳聋、目瞑、不言。见其中满不饥,以为停滞而大下之,误下伤阴,而重抑脾阳之升,脾气转陷,湿邪乘势内渍,故洞泄。见其午后身热,以为阴虚,而用柔药润之,湿为胶滞阴邪,再加柔润阴药,二阴相合,同气相求,遂有锢结而不可解之势。惟以三仁汤,轻开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温病条辨》)。

李畴人:杏仁、蔻仁、厚朴、半夏之苦辛,开泄上、中焦之湿热而除满开痞;滑石、通草、薏仁、淡竹叶之甘淡,分渗以宣利下焦,使湿热从小便而化。甘澜水,以活水置器内,杓扬数百遍,取甘淡轻扬不助肾邪,速于下降耳。此乃苦辛淡宣利三焦湿热之留痹者也(《医方概要》)。

近代·秦伯未:三仁汤为湿温证的通用方。它的配合,用杏仁辛宣肺气,以开其上;蔻仁、厚朴、半夏苦辛温通,以降其中;苡仁、通草、滑石淡渗湿热,以利其下。虽然三焦兼顾,其实偏重中焦(《谦斋医学讲稿》)。

晚近·丁忠信:湿为阴邪,其来以渐,留恋难散,故汗下不能,攻下无济,既不可辛散燥夺,又不可苦寒直折,本方用杏仁辛温以开上焦;蔻仁芳香以宣中焦;苡仁淡渗以利下焦;稍佐辛燥之半夏、厚朴;清疏之滑石、通草、竹叶等,利湿而不伤阴,清热而不损阳。使清升浊降,邪从三焦而解。为夏秋间湿温症湿重于热之常用方剂。

近代·何廉臣:此轻开上焦,宣化肺气之方也。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故以三仁开肺宣气为君;臣以半夏、川朴,化湿中气滞;佐以滑石、通草,泄湿中之气热;使以竹叶,轻宣肺气,清利膀胱也。凡湿温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者,此方最为稳效。若见其头痛恶寒,身重疼痛,以为伤寒而误汗之,汗伤心阳,湿随辛温发表之药,蒸腾上逆,内蒙心窍则神昏,上蒙清窍则耳聋,目瞑不言,见其中满不饥,以为停滞而大下之,误下伤阴,而重抑脾阳之升,脾气转陷,湿邪乘势内渍故洞泄。见其午后身热,以为阴虚而误用柔药润之,湿为胶滞阴邪,再加柔润阴药,二阴相合,同气相求,遂有固结而不可解之势,故湿温症较诸温病尤为难治(《重订通俗伤寒论》)。

【近代验证】

例一 陈达夫治右眼火疳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陈某某,女,32岁。

主诉:七日前突感右眼红赤疼痛,且无眼屎。右侧头重痛。自用0.5%醋酸可的松眼液及新霉素眼液点滴,其症未减而来院诊治。西医诊断为右眼结节性巩膜炎。

诊查:自觉近日来膝、踝关节困重,有游走性疼痛感,口淡无味,食纳欠佳,胃脘痞闷。苔白腻,舌质淡,脉濡。双目视力1.5。右眼外眦部白睛与黑睛之际9钟位处有黄豆大小暗红色隆起,周围有赤脉纵横,压之疼痛。血沉5毫米/小时,抗"O"正常。

辨证:太阴风湿,肺热郁滞。为右眼火疳。

治则:祛风除湿,清肺活血通络。以三仁汤加减。

处方:制川乌6克(先煎半小时) 黄芩10克 苡仁30克 杏仁10克 蔻仁10克 滑石15克 厚朴10克 通草10克 红花10克桃仁5克 威灵仙10克

服药六帖,右眼外眦处白睛隆起稍平,赤脉减少,胃脘痞闷,膝踝关节困痛减,饮食增加。再继续服药二十帖,则眼痛及诸证愈。

例二 祈士华治失眠案(选自《陕西中医》1985.11)

张某,男,47岁,干部。

失眠3年,精神萎靡,心烦不安,头晕昏沉。常服养血安神剂,终不见效。询之口干欲饮,饮后腹胀,口干益甚,溲少心悸。舌胖质红,苔白润,脉濡数。证属湿热上扰心神。

拟三仁汤加远志12克,熟枣仁30克。

二诊:服3剂后,腹胀口干消除,入眠安然。继服6剂以固疗效,随访4年,未见复发。

【按语】

吴氏此方,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套出。叶案湿门、冯性案,湿阻气分,舌白头胀,身痛肢疼,胸闷不食,溺阻。处方:飞滑石、杏仁、白蔻仁、大竹叶、炒半夏、白通草,取辛开气痹,淡渗利湿之意。吴氏增入厚朴、生苡仁二味,增其辛开淡渗之力焉。

附方一

黄芩滑石汤

(苦辛淡法)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黄芩三钱 滑石三钱 茯苓皮三钱 大腹皮二钱 白蔻仁一钱 通草一钱 猪苓三钱

水六杯,煮取二杯,渣再煮一杯,分温三服。

【主治】内蕴水谷之湿,外感时令之湿,脉缓身痛,舌淡黄而滑,渴不多饮,或竟不渴,汗出热解,继而复热者。

【方论选萃】

清·吴鞠通:湿热两伤,不可偏治。故以黄芩、滑石、茯苓皮清湿中之热;蔻仁、猪苓宣湿邪之正;再加腹皮、通草,共成宣气利小便之功,气化则湿化,小便利则火府通而热自清矣(《温病条辨》)。

近代·程门雪:湿温病程长,缠绵起伏,绝大多数在气分逗留,盖湿遏卫分,为时极短;邪入营血,证势危重或急转直下,或经治向愈,为时亦短。惟有湿热混合,始终在气分留连,身热有汗不解,势起起伏不定,苔腻胸闷,小便短赤,渴喜热饮,或渴不欲饮,脉象濡数者,惟有苦寒清热,淡渗利湿一法,始与病机相契,盖寒能泄热、苦能燥湿,且淡渗利湿,不致于助热,如杏仁滑石汤、黄芩滑石汤之例(《书种室歌诀二种》)。

【近代验证】

例一 刘云鹏治带下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余某某,女,35岁,已婚。

初诊:1985年6月24日。

主诉:近一年来,带下最多,色黄,有臭气;自觉逐渐消瘦,胸闷心慌,腹胀,纳谷不馨,肢软大力。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前四五天腰及小腿两侧胀痛,经量中等,色略暗,末次月经6月18日来潮,现已净。妇科检查提示患有"双侧附件炎"。

诊查:脉滑数而急(124次/分),舌红,苔黄腻。

辨证:证属湿热郁阻三焦。

治法治宜苦辛淡法,除湿清热止带。方用黄芩滑石汤加味。

处方;黄芩9克 滑石24克 猪苓9克 茯苓皮12克 大腹皮9克 白蔻仁9克 通草6克 竹叶9克 厚朴9克 黄柏9克 苍术9克四剂

二诊:7月2日。服上方药四剂后,白带稍少,胸闷腹胀稍轻;仍肢软,脉弦数(102次/分),舌淡红,苔黄腻。守上方,继进药。五剂。

三诊:7月12日。服上方药五剂后,精神好转,白带减少,胸闷腹胀大减。又见少腹两侧隐痛,偶有身上跳痛。脉弦数(92次/分),舌红,有瘀点,苔薄黄。证属湿热渐清,惟现肝脾不和,此为经前症状。洽宜疏肝理脾,活血化瘀。方用四逆散加味。

处方:柴胡9克 枳实9克 赤白芍各15克 甘太子参30克 败酱草30克 鸡血藤15克 泽兰 益母草各15克 六剂

随访:八月底患者来诊他病时,反映白带减少,不作臭气。腰腹疼痛较前好转。

【按语】

主题:藿香正气散
吴氏此方,从叶氏《临证指南医案》套出,叶氏医案湿门某案,脉缓身痛,汗出热解,继而复热。此水谷之气不运,湿复阻气,郁而成病。仍议宣通气分。热从湿中而来,徒进清热不应。黄芩、滑石、茯苓皮、大腹皮、白蔻仁、通草、猪苓、案既述得明白:热从湿中来,徒进清热不应。湿遏热伏显然,故以辛宣,苦泄,淡渗之法,上下分消。

藿香左金汤

(苦辛甘淡法)

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引《霍乱论》

杜藿香三钱 吴茱萸二分 小川连六分 广皮二钱 姜半夏一钱五分 炒枳壳一钱五分 炒车前一钱五分 赤苓三钱 六一散四钱 细木通一钱建泽泻二钱 猪苓一钱五分

先用鲜刮淡竹茹五钱、炒香枇杷叶一两,井、河水各一碗,煎至一碗,分二次服。服后毋多饮茶,多饮则连药吐出,不得药力矣。切宜忍耐。

加减法:舌赤营热,加广郁金三钱,苏丹参三钱,去吴萸、半夏;热闭昏烦,加行军散二分,鲜石菖蒲汁四勺;气冲呃逆,加母丁香五分,柿蒂三十个;脘腹痛甚,加炒延胡索一钱五分,紫金片四分;若转筋甚,加酒炒木瓜一钱五分、生苡仁六钱、原方去竹茹、枇杷叶,用丝瓜络、宽筋草各一两、煎汤代水;若泻止,呕数日不止,加绢色旋覆花三钱、代赭石四钱、原方去二苓、滑、泽、车前、木通;若渴甚烦热,加生石膏六钱、西瓜汁一瓢、原方去萸、夏、藿、枳、二苓、滑、通;若吐蛔多,加乌梅肉五分、胡黄连六分、炒川椒二分

【主治】吐泻转筋,痞痛肠府,烦渴吐蛔,眶陷失音,手足厥冷,爪甲紫,脉微或伏者。

【方论选萃】

近代·何廉臣:夏秋霍乱,多因湿遏热伏,兼饮食过饱而发,亦有触秽恶而发者。此方化滞通痞以止呕,分利小便而止泻,为夏秋热霍乱正治法。惟黄连、吴萸分两,随湿热轻重配合为要(《重订广温热论》)。

【按语】

此左金、温胆、猪苓三方之复方也。以治夏秋霍乱,湿遏热伏,吐泻转筋等证。左金辛苦泄降,加藿香芳香辟秽,降逆止呕;温胆汤和胃化湿,消滞通痞;猪苓去阿胶,加木通,分利水湿,利小便所以实大便。为复方多用之范例也。夏秋间伤暑饮冷,伏暑晚发,最多是证,不以霍乱为限也。

附方一

蚕矢汤

清·王孟英《霍乱论》

晚蚕砂五钱 生苡仁 大豆黄卷各四钱 陈木瓜三钱 川连二钱,姜汁炒 制半夏 黄芩酒炒 通草各一钱 焦栀一钱五分陈吴萸三分,泡淡

地浆或阴阳水煎,稍凉徐服。

【主治】治霍乱转筋,肢冷腹痛,口渴烦躁,目陷脉伏,时行急证。

【按语】

此夏秋间热霍乱正治法也。黄连、吴萸、半夏、黄芩,辛苦通降,乃泻心汤之余绪;豆卷、山栀轻清透邪;苡仁、通草,甘淡驱湿;蚕砂祛风利湿,木瓜土中泻木,治霍乱转筋,尤为要药。其构思之巧,选药之精,堪与经方媲美焉。 连朴饮

(苦辛通降、燥湿清热法)

清·王孟英《霍乱论》

制厚朴二钱 川连姜汁炒 石菖蒲 制半夏各一钱 香豉炒 焦栀各三钱 芦根二两

水煎温服。

【主治】治湿热蕴伏而成霍乱。兼能行食涤痰。

【方论选萃】

近代·程门雪:如湿温壮热无汗,或汗出不彻,胸中烦闷,脘腹痞满,口渴喜热饮,小溲黄赤,舌苔黄腻,则为湿热兼重,郁阻脾胃,须透邪化湿清热并重,以王氏连朴饮最为的对。方中豆豉配山栀,轻清透邪,清宣郁热;黄连配半夏,苦辛通降,化湿清热,厚朴配芦根,苦温燥湿,甘寒清热并用,犹如苍术白虎汤中,苍术、石膏同用相仿佛。石菖蒲芳香化浊。全方苦辛通降,燥湿清热,兼以透邪。诚为湿温邪在气分,湿热并重,表里兼治之良方。

【近代验证】

例一 李振华治湿温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胡某某,男,24岁。

初诊:1984年8月。

主诉:1984年7月下旬,因饮食不洁而引起发热,体温10℃,曾在某医院接"上感"治疗未效,又按"急性胃肠炎"治疗亦不效。1984年8月收住天津医院中医科。

诊查;患者发热,白昼热不扬,夜间加重,高达39℃,恶寒,无汗,身重痠楚,口干不欲饮,恶心呕吐,心烦懊恼,脘闷纳呆,腹痛拒按,大便日2-3次,呈水样便,无里急后重。舌红苔白腻,脉濡略数。化验检查:白血球不高;大便常规:粘液便,脓球3~4,红血球0-1;余无异常。

辨证:证属湿热中阻,复感外邪。

治法:治以清热化湿兼以疏解为法,仿王氏连朴饮化裁。

处方:川黄连6克 川厚朴10克 炒栀子10克 豆豉10克 生薏米18克 缩砂仁10克 云茯苓15克 香薷10克 忍冬花24克青连翘12克 六一散15克(布包) 羚羊粉0.9克(分吞)

一诊;上方药连进五剂,体温下降至37.6℃,已不恶寒但表情淡漠,腹微病,大使日五次,为稀便。稍有恶心但未吐,懊恼已除,口干身重痠楚均有好转,仍或纳呆胸闷。舌淡红,苔薄白略腻,脉弦细略数。热势已敛,湿邪仍盛,依原方会香薷、羚羊粉,加霍香梗12克。此时血培养回报为伤寒杆菌。

三诊:上方药继服一周,体温已恢复正常,腹痛腹泄止,食欲佳,诸症悉平。唯近日来时感心悸头晕,睡眠不佳。舌淡红,苦薄白。脉弦细稍数。系心阴不足,心营余热所致,以生脉散加味调理善后。

处万:太子参15克 天麦冬各10克 五味子10克 生地10克 肥玉竹30克 茯神木12克 柏子仁12克 当归15克 紫丹参12克粉甘草5克

服上方药两周,体温一直正常,心悸除,睡眠安,精神好,食欲增,复查血培养无细菌生长,病获痊愈。

【按语】

湿为粘腻之质,热为氤氲之气,湿热混合,如油入麫,则湿中有热,热中有湿,难解难分。王氏此方,取厚朴、半夏之味辛性燥气温者,宣化湿浊,配豆豉之宣透,菖蒲之芳香,疏豁气机,气化湿亦化矣;川连、山栀,皆苦寒之品,寒能泄热,苦能燥湿。妙在豆豉配山栀,轻清透芳,菖蒲之芳香化浊,犹西风乍起,湿浊阴霾一扫而光也。半夏伍川连,辛开苦降,以复脾胃升降之用;厚朴之苦温燥湿合芦根之甘寒清热,化湿而不伤湿,清热而不妨湿。其构思之巧,配伍之精,非识验老到者,不能为也。凡湿温瘧痢,杂病痛泻腹胀,脘痛噫嗳等属于湿热内蕴者,咸可取用,不以霍乱为限也。

附方一

燃照汤

清·王孟英《霍乱论》

草果仁一钱 淡豆豉三钱 炒山栀二钱 省头草一钱五分 制厚朴醋炒 半夏各一钱 酒炒黄芩一钱五分 滑石四钱

水煎,凉服

【主治】暑秽挟湿,霍乱吐下,脘痞烦渴,外显恶寒肢冷者。

【按语】

此治暑秽挟湿,湿重暑微之法。豆豉、山栀,轻清透解,祛邪外达;厚朴,草果,苦温化湿,辟秽化浊;半夏、黄芩,取法泻心,苦辛通降;省头草芳香化浊,滑石甘淡利湿,上下分消其势。温热治法,推重叶、薛、吴、王,非偶染焉。

昌阳泻心汤

(辛开苦降法)

清·王孟英《重订霍乱论》

石菖蒲 黄芩酒炒 制半夏各一钱 小川连五六分,姜汁炒 苏叶三四分 制厚朴八分 鲜竹茹 枇杷叶各二钱 芦根一两

天雨水急火煎,徐徐温服。

小便涩者,加紫苑。

【主治】治霍乱后,胸前痞塞,汤水碍下,或渴或呃。

【方乱选萃】

清·王孟英:此泻心汤证也,何必另立方治。以暑热秽浊之邪,与伤寒不同,故五泻心皆有园柄方凿之格,漫为引用,岂徒无益已哉。兹以菖蒲为君,辛香不燥,一名昌阳者,谓能扫除浊邪,而昌发清阳之气也。合诸药以为剂,共奏蠲痰泄热,展气通津之绩,已历验不爽矣(《温热经纬》)。

近代·何廉臣:此方除痰泄热,宣气通津。专治暑秽夹痰,酿成霍乱,胸痞心烦,身患谵语,或渴或呃,或吐酸吐苦,汤下碍下,小便涩秘等症(《重订广温热论》)。

【按语】

王氏此方,实从《伤寒论》泻心汤演绎变化而来。黄芩配半夏,黄连配干姜,此仲景用药之例。此治暑热秽浊,干姜非其所宜,故以厚朴易之,而其辛苦泄降之法,药虽变而法不变;复以石菖蒲芳香化浊,紫苏叶辛芳疏达,化胃浊,畅气机,升清阳;竹茹、枇杷叶皆微寒之品,清胃热而止呕逆。芦根甘寒,以为清热生津之用。其用药之精当,程师屡加赞扬,非溢美之词也。

清热渗湿汤

(苦泄淡渗法)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

黄柏二钱,盐水炒 苍术 生白术各一钱五分 泽泻 黄连酒炒各一钱 甘草五分

水二钟,煎八分服。

老人、虚人加肉桂少许;气虚喘乏加人参;脉虚合生脉散;内伤生冷加炮姜。

【主治】治夏月湿热困顿,烦渴泄泻溺赤。

【方论选萃】

清·张石顽:此本二妙合五苓之半,加黄连、甘草以燥夏令之湿热,良可法也(《张氏医通》)。

清·顾松园:此清热祛湿,亦夏月之尤宜也(《医镜》)。

清·喻嘉言:昌阅此一方,甚合鄙意。以夏月所受之湿,为湿热暑湿,而群方所主之药,多在寒湿风湿,殊不慊耳(《尚论篇》)。

【按语】

张石顽《张氏医通》载清热渗湿汤,黄柏三钱、盐汤炒黑,苍术去皮、同芝麻炒,生白术,茯苓,泽泻,黄连酒炒各一钱,炙甘草五分,生甘草三分,竹叶十片,水煎热服,以小便利为效。老人、虚人加肉桂少许;气虚喘乏加人参;脉虚合生脉散;内伤生冷加炮姜。本方多竹叶、生甘草,且重用黄柏,其泻火清热之力,较本方为尤胜。近代·沪上名医朱南山先生另有清热渗湿汤方,用治皮肤湿癣搔痒,疹、疱、瘰诸证。方用鲜生地60克、淡竹叶12克、焦山栀12克、川黄柏4.5克、茯苓皮9克、冬瓜皮9克、五加皮9克、连翘6克、野菊花9克、赤芍6克、板蓝根15克、芦根2尺、灯芯五扎,与本方名同而实异,此治夏月湿热困顿,彼治湿热蕴阻皮肤,故用药不同如此。笔者用治糖尿病久湿热内蕴者,尚觉合度。

二妙散

《丹溪心法》

黄柏乳润一宿 苍术泔浸七宿

上二味,等分为未。空心酒服三钱。

【主治】湿热为患,腰膝疼痛,不能行动。

【方论选粹】

明·李中梓:湿性有就下之义,故其病在中半以下。湿则生热,湿热相搏,其痛乃作。黄柏味苦,苦胜热,且能下行,故以为君。苍术性燥,燥胜湿,且能辛散,故以为臣。黄柏可去热中之湿,苍术可去湿中之热,两者相绾,各有妙用,故曰二妙(《删补颐生微论》)。

清·吴昆:湿热腰膝疼痛者,此方主之。湿性润下,病则下体受之,故腰膝痛。然湿未尝痛,积久而热,湿热相搏,然后痛。此方用苍术以燥湿,黄柏以去热。又黄柏有从治之妙,苍术有健脾之功,一正一从,奇正之道也(《医方考》)。

清·王晋三:二妙散,偶方之小制也。苍术生用入阳明经,能发二阳之汗;黄柏炒黑入太阴经,能除至阴之湿。一生一熟,相为表里,治阴分之湿热,有如鼓应桴之妙(《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徐大椿:湿热下注,腰膂不能转枢,故机关不利,腰中疼重不已焉。苍术燥湿升阳,阳运则枢机自利;黄柏清热燥湿,湿化则真气得行。为散酒调,使湿热运行则经气清利,而腰府无留滞之患,枢机有转运之机,何腰中疼重不痊哉?此清热燥湿之剂,为湿热腰痛之耑方(《医略六书·杂病证治》)。

清·张秉成:治湿热盛于下焦,而成痿证者。夫痿者萎也,有软弱不振之象,其病筋脉弛长,足不任地,步履歪斜,此皆湿热不攘,蕴留经络之中所致。然湿热之邪虽盛于下,其始未尝不从脾胃而起,故治病者必求其本,清流者必洁其源。方中苍术辛苦而温,芳香而燥,直达中州,为燥湿强脾之主药。但病既传于下焦,又非治中可愈,故以黄柏苦寒下降之品,入肝肾直清下焦之湿热,标本并治,中下两宜。如邪气盛,而正不虚者,即可用之(《成方便读》)。

【近代验证】

例一 于世良治坐骨神经痛案

白某某,女,50岁。1977年5月20日初诊。腰痛连及左腿已有半年,近20余日来疼痛加重。某院诊断为坐骨神经痛,曾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病起淋雨之后,腰腿疼痛,弯屈受限,生活勉强自理,小便时黄,大便如常,口苦。舌苔黄腻,脉弦紧。证属寒湿侵袭,久郁化火,气血瘀滞,治以清热燥湿,佐活血通络之品。

拟二妙散加味:苍术、秦艽各12克 黄柏、乳香、没药各10克 当归、丹参各18克 牛膝15克

5剂后腿痛消失,腰痛亦大减,生活已能自理。守原方再服5剂,隔日1剂。一年后追访,病未复发。

例二 于世良治肾盂肾炎案

苏某某,女,65岁。

1974年9月初诊。突然发热,头痛,腰痛,小便淋沥带血。某院诊断为肾盂肾炎,住院治疗20余日症状缓解出院。出院2周后,病又复发。证见头痛而晕,四肢无力,心烦易怒,夜寐不安,口苦恶心,不渴,腰腿酸重,小便急迫疼痛有血。舌尖红、苔黄厚,脉弦细而数。验尿:蛋白++,红细胞遍视野,脓细胞++。证属湿热之邪下迫膀胱。治以清热燥湿,凉血解毒。

拟二妙散加味:苍术、黄柏各10克 蒲公英30克 滑石20克 鲜茅根60克 甘草6克

复诊后略为增减,共服20剂,自觉症状消失,验尿已正常。3年后随访,未复发。

例三 叶熙春治冲任失调案(选自《叶熙春医案》)。

马女,32岁,四月,杭州。

冲任失调,每次经行衍期,湿火下注,带下赤白,腰酸两腿重滞,食少,神倦乏力。脉象弦滑,舌苔薄黄。二妙散加味。

炒苍术二钱 炒黄柏钱半 飞滑石三钱包 炙橒白皮三钱 赤苓四钱 川萆薢三钱 苡仁四钱 炙海螵蛸四钱 炒赤芍二钱 炙地榆三钱 炙侧柏叶三钱丹皮二钱

二诊:带下赤白已除,腰酸腿重不若前甚。胃气渐振,原法加减。

炒苍术二钱 炒白术二钱 炒丹参三钱 炒芡实四钱 炒苡仁四钱 炒白芍二钱 炙地榆三钱 川萆薢三钱 赤苓三钱 新会皮二钱炒当归三钱

【按语】

清邪中上,浊邪中下,亦阴阳升降之理也。湿从下受,流入关节,腰膝重着,湿郁化热,则关节或肿或痛。湿为粘腻之邪,重浊之质,非温不化。方取苍术之苦温,以温能化湿,苦能燥湿也;配以黄柏之苦寒,以寒能泄热,苦能燥湿也。其配伍之精当,允称上乘焉。

附方一

加味二妙散

《医略六书》

苍术一两,炒 黄柏二两盐水炒 龟版二两盐水炒 萆薢二两 知母二两,盐水炒

上为散。每服三钱,人中白煎汤调下。

【主治】阴内生疮,脉和者

【方论选萃】

某某:湿热内甚,浸淫不化而下注阴中,故阴内生疮焉。苍术燥湿强脾以治疮,黄柏清热燥湿以存阴,知母清热壮水,萆薢利湿分清,龟版滋阴壮水,以清湿热下注之源也。人中白汤调下,使小便清利,则湿热自化,而经府清和,何阴内生疮之患哉?(《医略六书》)。

附方二

三妙丸

(补肝肾、清湿热法)

明·虞抟《医学正传》

黄柏四两,切片,酒拌,略炒 苍术六两,米泔浸一二宿,细切,焙干 川牛膝二两,去芦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

【主治】湿热下流,两脚麻木,或如火烙之热。

【方论选萃】

清·张秉成: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若肝肾不虚,湿热决不流入筋者。牛膝补肝肾,强筋骨,领苍术、黄柏入下焦而祛湿热也(《成方便读》)。

第肆节 利水渗湿剂

壹、 利水通淋剂

八正散

(泻火通淋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车前子 瞿麦 萹蓄 滑石 山栀子仁 甘草炙 木通 大黄面裹、煨、去×、切、焙各一斤

右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心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主治】治大人、小儿心经邪热,一切蕴毒。咽干口燥,大渴引饮,心悸面热,烦躁不宁,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疮,咽喉肿疼。又治小便赤涩,或窿闭不通,及热淋、血淋。

【方论选萃】

元·朱震亨:小便不通,有热、有湿、有气结于下。宜清、宜燥、宜升。有隔二、隔三之治。如不因肺燥,但膀胱有热,则泻膀胱,此正治也。如因肺燥不能生水,则清金,此隔二;如因脾湿不运而清不升,故肺不能生水,则当燥脾健胃,此隔三(《丹溪心法附余》)。

清·汪讱庵:此手、足太阳,手少阳药也。木通、灯草,清肺热而降心火。肺为气化之源,心为小肠之合也;车前清肝热而通膀胱。肝脉络于阴器,膀胱津液之府也;瞿麦、萹蓄,降火通淋,此皆利湿而兼泻热者也;滑石利窍散结,栀子、大黄苦寒下行,此皆泻热而兼利湿者也;甘草合滑石而为六一散,用梢者,取其径达茎中,甘能缓痛也。虽治下焦而不专于治下,必三焦通利,水乃下行也(《医方集解》)。

清·徐大椿:热结膀胱不能化气而水积下焦,故小腹硬满,小便不通焉。大黄下郁热而膀胱之气自化,滑石清六腑而水道闭塞自通,瞿麦清热利水道,木通降火利小水,萹蓄泻膀胱积水,山栀清三焦郁火,车前子清热以通关窍,生草梢泻火以达茎中。为散,灯心汤煎,使热结顿化,则膀胱肃清而小便自利,小腹硬满自除矣。此泻热通闭之剂,为热结溺闭之耑方(《医略六书·杂病证治》)。

清·费伯雄:此方治实火下注小肠、膀胱者则可。若阴虚夹湿火之体,便当去大黄,加天冬、丹参、丹皮、琥珀等味,不可再用大黄以伤其元气(《医方论》)。

清·张秉成;夫淋之为病,虽有多端,其辨别不过虚实两途。若有邪而实者,其来必痛,或湿热,或瘀血,有邪证、邪脉可据者,悉从膀胱、溺道而来;若不痛而属虚者,由肾脏精道而来。盖前阴虽一,内有两窍,一为溺窍,一为精窍。故淋之一证,无不出于肾与膀胱也。然膀胱一腑,有下口而无上口,其水皆从大、小肠之分别清浊,而下渗为溺,则知湿浊瘀血,亦由此处而渗入膀胱为病焉。故此方以大黄导湿热直下大肠,不使其再入膀胱,庶几源清而流自洁耳。其既蓄于膀胱者,又不得不疏其流。以上诸药,或清心而下降,或导浊以分消,自然痛可止、热可蠲,湿热之邪尽从溺道而出矣(《成方便读》)。

【近代验证】

例一 治血淋阴肿案(选自《全国名医验案类编·尹性初诊》)。

病者某,武昌电报局执事。

原因:热毒侵入血室,遗入膀胱。

症候:小便涩痛,尿血,阴茎肿大,皮破水流。花柳科所谓下疳是也。

诊断:毒侵血室,遗于膀胱,郁结不能渗泄故也。疗法:仿八正散之旨,清热渗湿,解毒行瘀。

处方:萆薢三钱 栀子三钱 车前子三钱 瞿麦三钱 萹蓄三钱 升麻一钱 西大黄二钱 金银花二钱 生甘草梢一钱 琥珀末一钱冲另用黄连末三钱,甘草末三钱,白蜜调搽。

效果:服四剂,肿消大半;再眼四剂而愈。

例二 史道生治下疳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崔某某,男, 37岁。

初诊:1983年3月。

主诉:不慎将龟头戳破,因而发炎,龟头及阴茎红肿,继而溃破溢脓,今已月余。曾注射大量抗生素未愈。

诊查:发热、体温38o已阴茎溃烂,溢脓,痛如火燎,口干而苦,小便黄赤。两侧腹股沟可扪及肿大之淋巴结,脉数,舌苔黄。

辨证:此由肝肾湿热,染毒而成。

治法:治宜清热解毒,泄火利湿。

处方;萹蓄12克 瞿麦12克 生栀子9克 车前子9克 木通6克 大黄9克 牡丹皮9克 盐炒黄柏9克 泽泻9克 竹叶心6克 滑石30充甘草梢6克

洗药:羌独活各9克 荆防各9克 白芷9克 苦参12克 威灵仙9克 生艾叶30克 葱须根七个

煎后熏洗患处,日三至五次。

服药后二便通利,热已退,肿消痛平,溢脓亦缓。以原方去大黄、竹叶心,加银花30克继服。共服药六剂,熏洗二剂,痊愈。

【按语】

此治心经客热,一切蕴毒,又治窿闭及热淋、血淋药也。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移热于小肠,则癃溺血,心经热盛,则上为口糜。山栀苦寒,性善曲屈下行,清三焦浮游之火,木通苦寒,泻火府而利小便,大黄苦寒沉降,亦泻火通府之要药,三者相得,泄热通府;瞿麦、萹蓄、车前子皆利水通淋要药,滑石滑利通窍,配合甘草而成天水散,取其清利下焦湿热之用耳。本方以渗利见长,素体阴虚,或久病渗利太过者,非其所宜矣。

萆薢分清饮

元·朱震亨《丹溪心法》

益智仁盐水拌一宿、炒 乌药 石菖蒲盐水炒 川萆薢 一方有甘草梢、茯苓

等分为散,每服四钱,入盐一捻,水煎热服。

【主治】治真元不足,下焦虚寒,小便白浊,频数无度,漩白如油,光彩不定,漩脚澄下,凝如膏糊。

【方论选萃】

明·吴昆:膀胱者,水渎之区也,胃中湿热乘之,则小便浑浊,譬之湿土之令行,而山泽昏瞑也。陶隐居曰:燥可以去湿。故萆薢、菖蒲、乌药、益智,皆燥物也。可以平湿土之敦阜。湿土既治,则天清地明,万类皆洁矣,而况于膀胱乎!(《医方考》)。

清·张石顽;精通尾膂,溲出膀胱,泾渭攸分,源流各异。洋溲便之不禁,乃下焦阳气失职,故用益智之辛温以约制之,得盐之润下,并乌药亦不致于上窜也。独是胃中浊温下渗,非萆薢无以清之,兼菖蒲以通九窍、利小便。略不及于收摄肾精之味,厥有旨哉?(《张氏医通》)。

清·汪讱庵:此手足少阴、足厥阴阳明药也。萆薢能泄阳明、厥阴湿热,去浊而分清;乌药能疏邪逆诸气,逐寒而温肾;益智脾药,兼入心肾,固肾气而散结;石菖蒲开九穷而通心;甘草稍达茎中而止痛,使湿热去而心肾通,则气化行而淋浊止矣。此以疏泄而为禁止者也(《医方集解》)。

清·费伯雄;凡淋证,皆由于湿热。小便频数,其为肾虚夹热可知,但当于滋肾中加清利之药。若乌药、益智仁之温涩,是反行禁锢而非分清。解者谓此以疏泄为禁止,吾不谓然(《医方论》)。

【按语】

淋与浊,实为二证,证因有异,治不同法。一代宗匠叶天士言之最最确凿。"淋属肝胆,浊属心肾"是以萆薢分清饮二方,《丹溪心法》方重在治肾,用药偏于温摄佐以分利;《医学心悟》方侧重治心,苦先入心,小肠火府非苦不通,故用药旨在苦泄,分利仅为佐使耳。可见之病首须识证,认证无差,方与病合,方能药到病除焉。

萆薢分清饮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

川萆薢二钱 黄柏炒褐色 石菖蒲各五分 茯苓 白术各一钱 莲子心七分 丹参 车前子各一钱五分

水煎服。

【主治】湿热渗入膀胱,渐成白浊。

【方论选萃】

清·程钟龄:浊之因有二种,一由肾虚败精流注;一由湿热渗入膀胱。肾气虚,补肾之中必兼利水,盖肾经有二窍,溺窍开则精窍闭也;湿热者,导湿之中,必兼理脾,盖土旺则能胜湿,且土坚凝,则水自澄清也。补肾,菟丝子丸主之;导湿,萆薢分清饮主之。

五淋汤

(滋养清化法)

清·顾松园《顾松园医镜》

生地 二冬 知母 黄柏 甘草梢 牛膝 车前 茯苓

【主治】淋症。

【方论选萃】

清·顾松园:生地壮水滋阴,血淋多用;二冬清肺气,化及州都,小便自然顺利;知母泄膀胱、肾家之火,又能利水;黄柏利水窍涩痛;甘草梢止茎中作痛;牛膝治小便不利、茎中痛甚者立效,血淋更宜;车前开窍通淋;茯苓渗湿利水。此方通治五淋,须随症活法加减用之。(《顾松园医镜》)

石苇散

(利血通淋法)

宋·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芍药 白术 滑石 葵子 瞿麦各三两 石苇去毛 木通各二两 王不留行 当归去芦 甘草炙各一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煎小麦汤调下,食前,日二、三服。

【主治】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宣,出少起数,脐腹急痛,畜作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便出砂石者。

【按语】

此方从《集验方》石苇散脱胎者也,以木通易车前,古之通草,即今之木通,取其通利血脉;加王不留行,取其通血脉治诸淋之用也。归、芍和营,术、草补中,恐渗利太过,耗气伤血耳。两方一治实,一兼顾其虚,正教人以法程焉。学者神而明之可也。

石苇散

(滑窍通淋法)

唐·王焘《外台秘要》引《集验方》

石苇二两、去毛 瞿麦一两 滑石五两 车前子三两 冬葵子二两

上为散,每服方寸匕,一日三次。

【主治】淋,小便不利,阴痛。

【方论选萃】

明·吴昆:砂淋者,溺出砂石也,此以火灼膀胱,浊阴凝结,乃煮海为盐之象也。通可去滞,故用石苇、瞿麦;滑可去着,故用滑石、车前、冬葵(《医方考》)。

清·徐灵胎:湿热蕴蓄膀胱,其气不得施化而结成砂石,故小便涩痛,淋沥不出焉。石苇通淋,涤小肠之结热;葵子滑窍,利膀胱之壅塞;瞿麦清心通淋闭;滑石通窍化砂石;车前子清热利水而快小便也。为散,白汤调下,使热结顿化,则砂石自消而小便如其常度,安有涩痛胀闷、淋沥不止之患乎!此滑窍通淋之例,为砂淋胀闷涩痛之专方(《医略六书》)。

【按语】

《诸病源候总论》有云:"肾虚而膀胱热,酿为石淋"。吴氏所谓"煮海为盐之象也。"《集验》此方,以石苇为君,取其清肺火、通膀胱,源清则流自清也;瞿麦破血热而利小便;车前子除湿热而利水道,通尿管涩痛;滑石、葵子,滑利通窍,使砂石从小便而去。方意简洁明了,亦经方之例也。

神效琥珀散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

琥珀 桂心 滑石 川大黄微炒 腻粉 冬葵子 木通 木香 慈石火煅、酒淬七次,细研,水飞各五钱

研为细末 每服二钱。

【主治】石淋,小便涩痛,频下沙石。

【按语】

此治石淋之方也。琥珀、川大黄,疏瘀通淋,为石淋要药;木通苦寒泻火,以小肠火府,非苦不通也;滑石、冬葵子滑利通窍,利水通淋,磁石质重趋下,引砂石从小便而去,稍佐肉桂者,恐寒凉太过,有碍下焦气化耳,腻粉乃录、盐煅炼而成,令人长其毒烈,可去而不用。

瞿麦汤

唐·王焘《外台秘要》引《古今录验》

瞿麦三两 甘草三两 滑石四两 葵子二合半 石苇三两,去毛令尽

上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主治】伤寒热甚,小便不利。

【按语】

此清热通淋之法。方中瞿麦苦寒,入足太阳、手少阴两经,破血热之壅结,利小便,去目翳;石苇甘苦微寒,入足太阳、手太阴气分,通膀胱而清肺火;冬葵子甘淡寒滑,入足太阴气分,滑肠达窍,通利二便;滑石、甘草甘淡驱湿,使邪从小便而去,乃天水散之先着。凡湿热蕴结膀胱,热病之后,余热未结,水湿潴留者,用之无不合辙。

海金砂散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

海金砂 肉桂 甘草炙各二钱 赤茯苓 猪苓 白术 芍药各三钱 泽泻五钱 滑石七钱 石苇一钱,去毛

研为细末,每服三钱,清水一盏,加灯心三十茎,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时温服。

【主治】治诸淋涩痛。

【按语】

此方从五苓散脱胎者也。白术、赤苓、猪苓、泽泻、肉桂,即五苓散之制也,以肉桂易桂枝,温膀胱之气化耳,石苇、海金砂皆治淋之要药,滑石甘淡驱湿,滑利通窍;白芍、炙草酸甘化阴,补中缓急,恐渗利太过,伤其阴耳。

火府丹

(泄热通府法)

明·朱×《普济方》引旅舍方

生干地黄四两,焙 黄芩去黑心 木通锉各二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后温米饮送下;大段热燥,新汲水送下。小儿化破服,丸散临时加减。

【主治】上焦热结,心肺壅滞,面赤心松,口干头昏。

【方论选萃】

明·朱×:生地黄气味苦微甘微寒,入手足少阴;木通气味苦平,入手太阳,能泄丙丁之火;黄芩气味苦平,手足少阳,阳明,此因邪火内伏,致神识如惊,小便短涩。心与小肠相为表里,小肠为火府,非苦不通,泄其府则脏自安矣(《本事方释义》)。

【按语】

经云"南方色赤,入通于心"心与小肠相表里,故小肠名火府。此方乃导赤散之变也。生地补心体,木通泻心用,导赤散之制也,以黄芩易竹叶,谓其方治心肺壅热也,黄芩泻肺火,《本草》已详言之矣。

小便饮子

庞安常《伤寒总病论方》

童子小便 鲜生地汁 生藕汁各一杯 生川柏浸汁两瓢

【主治】

童便四草汤

(养阴逐湿法)

近代·何廉臣《重定广温热论》引樊开周方

鲜茅草根 鲜车前草各一两 鲜三白草三钱 鲜荸荠草二钱 莹白童便一杯 广郁金磨汁四匙

和匀,作两次分冲。

【主治】

第肆节 利水渗湿剂

二 利水消肿剂

禹余粮丸

蛇含石三两,以新铁×盛,入炭火中烧,石与×子一般红,用钳取蛇黄倾入醋中,候冷,研极细末用 禹余粮三两真針砂五两,以水淘净炒干,入余粮一处,用米醋二升,就×内煮,醋干为度,后用×并药入炭中中,烧红钳出,倾药净×上,候冷研细。

以三物为主。其次量人虚实,入下项药:

羌活 川芎 木香 茯苓 牛膝 桂心 白豆蔻 大茴 蓬× 附子 干姜 青皮 三棱 白蒺藜 当归酒浸一宿各五钱为末,入前药拌匀。以汤浸蒸饼,×去水,和和再杵为丸,梧子大。

食前温酒白汤任下三十丸至五十丸。最忌盐,一毫不可入口,否则发疾愈甚。

【主治】治水肿寒积。

【方论选萃】

清·叶天士:凡病皆本乎阴阳,通表利小便,乃宣经气利府气,是阳病治法;煖水脏温脾胃,补土以驱水,是阴病治法。治肺痹以轻开之;治脾必佐温通;若阴阳表里乖违,脏真日漓,阴阳不运,亦必作胀,治以通阳,乃可奏绩,如局方禹余粮丸(《临证指南医案》)。

清·王晋三:禹余粮丸用三物治肝脾胃之药为主者,以水病莫不本之三脏也。蛇黄得蛇性之走窜灵异,能内走脏腑,外彻皮肤。禹余粮入阳明血分之重剂,同针砂醋制,即于胃中辟肝经客贼之气,佐之羌活、川芎以开鬼门,三棱、蓬术以洁净府,蒺藜、豆蔻、木香、茴香、陈皮、青皮去菀陈莝,理则然也,而诸品之药,犹为力绵不及,未能开辟重阴。《经》言三阴结谓之水。三阴、肺脾肾也。若肺之治节不行,脾之健运失常,肾之关门不利,则膀胱之水日益泛滥,占据肢体,重阴坚垒,设非姜、桂、附之大力,斩关夺门,焉能重云见×而肿胀潜消耶。再使以当归、牛膝,导姜、桂、附下行入络,而奏驱阴功绩,更为劲捷。统论全方,不用逐水之药,不蹈重虚之戒,斯为神治也。

【按语】

水肿胀满之法,历来方书,漫无统旨。叶天士以阴阳分治,则纲领在握矣。其谓:"阳病治法,不外轻开,温通;阴病治法,须以通阳。"此方一名大针砂丸,治阴病水肿寒积方也。干姜、桂心、附子为君,大温大热之品,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也。臣以蓬术、三棱、豆蔻、木香、青皮,疏理气机,气化则水自化也;当归、川芎、蒺藜疏瘀以行水,以水饮停蓄之处,必有留瘀为患焉;佐以牛膝、茯苓,导水下行;是以羌活祛足太阳膀胱经之阴寒,茴香温命门而暖丹田。要在针砂、禹余粮、蛇含石三味:针砂治黄疸,平肝气,善治积聚肿胀;禹余粮入阳明经血分,治癥瘕肠泄下利,蛇含石入足厥阴两经,其性与代赭石不甚相远,取其质重下趋,以为镇慑之用耳。药味虽众,条理井然,显然有制之师焉。

五苓散

(通阳利水法)

汉·张仲景《伤寒论》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右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主治】脉浮小便不利,热微消渴者。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

【方论选萃】

金·成无己:苓,令也,号令之令矣。通行津液,克伐肾邪,专为号令者,苓之功也。五苓之中,茯苓为主,故曰五苓散。茯苓味甘平,猪苓味甘平,甘虽甘也,终归甘淡。《内经》曰:淡味渗泄为阳。利大便曰攻下,利小便曰渗泄。水饮内畜,须当渗泄之,必以甘淡为主,是以茯苓为君,猪苓为臣。白术味甘温,脾恶湿,水饮内畜,则脾气不治,益脾胜湿,必以甘为助,故以白术为佐。泽泻味咸寒,《内经》曰:咸味下泄为阴,泄饮导溺,必以咸为助,故以泽泻为使。桂味辛热,肾恶燥,水畜不行则肾气燥,《内经》曰: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散湿润燥,故以桂枝为使。多饮暖水,令汗出愈者,以辛散水气外泄,是以汗润而解也(《伤寒明理论》)。

明·许宏:发汗后,烦渴饮水,脉洪大者,属白虎汤;发汗后,烦渴饮水,内热实,脉沉实者,属承气汤;今此发汗后,烦渴欲饮水,脉浮,或有表,小便不利者,属五苓散主之。五苓散乃汗后一解表药也,此以方中云覆取微汗是也。故用茯苓为君,猪苓为臣,二者之甘淡,以渗泄水饮内蓄,而解烦渴也。以泽泻为使,咸味泄肾气,不令生消渴也;桂枝为使,外能散不尽之表,内能解有余之结,温肾而利小便也。白术为佐,以其能燥脾土而逐水湿也。故此五味之剂,皆能逐水而祛湿。是曰五苓散,以其苓者令也,通行津液,克伐肾邪,号令之主也(《金镜内台方议》)。

明·吴昆;水道为热所秘,故令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则不能运化津液,故令渴。水无当于五味,故用淡以治水。茯苓、猪苓、泽泻、白术,虽有或润或燥之殊,然其为淡则一也,故均足以利水。桂性辛热,辛热则能化气。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此用桂之意也,桂有化气之功,故并称曰五苓。浊阴既出下窍,则清阳自出上窍,又热随溺而泄,则渴不治可以自除。虽然,小便不利亦有汗、下之后内亡津液而致者,不可强以五苓散利之,强利之则重亡津液,益亏其阴,故曰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师又曰:太阳随经之邪,直达膀胱,小便不利,其人如狂者,此太阳之邪不传他经,自入其府也,五苓散主之。亦是使阳邪由溺而泄耳(《医方考》)。

清·张石顽:此两解表里之药,故云复取微汗。茯苓、猪苓味淡,所以渗水涤饮;用泽泻味咸,所以泄肾止渴也;白术味甘,所以燥牌逐湿也;桂枝味辛,所以散耶和营也。欲兼温表,必用桂枝,专用利水,则宜肉桂,妙用全在乎此。若以其辛热而去之,则何能疏肝伐肾,通津利水乎?(《伤寒缵论》)。

清·赵羽皇:人身之水有二:一为真水,一为客水。真水者,即天乙之所生;客水者,即食欲之所溢。故真水惟欲其升,客水惟欲其降。若真水不升,则水火不交而为消渴;客水不降,则水土相混而为肿满。五苓散一方,为行膀胱之水而设,亦为逐内外水饮之首剂也。盖水液虽注于下焦,而三焦俱有所统,故肺金之治节有权,脾土之转输不怠,肾关之开合得宜,则溲溺方能按时而出。若肺气不行,则高源化绝;中州不运,则阴水泛流;坎脏无阳,则层冰内结,水终不能自行。不明其本,而但理其标,可乎?方用白术以培土,土旺而阴水有制也;茯苓以益金,金清而通调水道也;桂味辛热,且达下焦,味辛则能化气,性热专主流通,州都温暖,寒水自行;再以泽泻、猪苓之淡渗者佐之,禹功可奏矣。先哲有曰:水之得以安流者,土为之堤防也,得以长流者,火为之蒸动也;无水则火不附,无火则水不行。旨哉言乎(《古今名医方论》)。

清·柯韵伯:凡中风、伤寒,结热在里,热伤气分,必烦渴饮水。治之有二法:表症已罢,而脉洪大,是热邪在阳明之半表里,用白虎加人参清火以益气;表症未罢,而脉仍浮数,是寒邪在太阳之半表里,用五苓散饮暖水,利水面发汗。此因表邪不解,心下之水气亦不散,既不能为溺,更不能生津,故渴;及与之水,非上焦不受,即下焦不通,所以名为水逆。水者肾所司也,泽泻味咸入肾,而培水之本;猪苓黑色人肾,以利水之用;白术味甘归脾,制水之逆流;茯苓色白入肺,清水之源委,而水气顺矣。然表里之邪,谅不因水利而顿解,故必少加桂枝,多服暖水,使水精四布,上滋心肺,外达皮毛,溱溱汗出,表里之烦热两除也。白饮和服,亦啜稀粥之微义,又复方之轻剂矣。本方非能治消渴也,注者不审消渴之理及水逆之性,称为化气回津之剂,夫四苓之燥,桂枝之热,何所恃而津回?岂知消渴与水逆不同,消字中便见饮水多能消,则不逆矣。......又云;渴欲饮水者,以五苓散救之。可知用五苓原是治水,不是治渴,用以散所饮之水,而非治烦渴、消渴之水也。且本方重在内烦外热,用桂枝是逐水以除烦,不是热因热用;是少发汗以解表,不是助四苓以利水。其用四苓是行积水留垢,不是疏通水道。后人不明此理,概以治水道不通。夫热淫于内者,心下已无水气,则无水可利,无汗可发,更进燥烈之品,津液重亡,其能堪耶(《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

清·罗美:伤寒之用五苓,允为太阳寒邪犯本,热在膀胱,故以五苓利水泻热。然用桂枝者,所以宣邪而仍治太阳也。杂症之用五苓者,特以膀胱之虚,寒水为壅,兹必肉桂之厚以君之,而虚寒之气始得运行宣泄。二症之用稍异,不可不辨(《古今名医方论》)。

清·汪讱庵:此足太阳药也。太阳之热,传入膀胱之腑,故口渴而便不通。经曰淡味渗泄为阳,二苓甘淡入肺而通膀胱为君;咸味涌泄为阴,泽泻甘咸入肾、膀胱,同利水道为臣;益土所以制水,故以白求苦温健脾去湿为佳;膀胱者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故以肉桂辛热为使,热因热用,引入膀胱以化其气,使湿热之邪皆从小水而出也(《医方集解》)。

清·沈金鳌:业师孙庆曾先生尝谓余曰:肿胀门惟水病难治。其人必真火衰微,不能化生脾土,故水无所摄,泛滥于肌肉间。法惟助脾扶火,足以概之,而助脾扶火之剂,最妙是五苓散。肉桂以益火,火暖则水流;白术以补土,土实则水自障;茯苓、猪苓、泽泻以引水,则水自渗泄而可不为患。每见先生治人水病,无不用五苓散加减,无不应手而愈如响应者(《杂病源流犀烛》)。

清·王晋三:苓,臣药也。二苓相辅,则五者之中,可为君药矣,故曰五苓。猪苓、泽泻相须,藉泽泻之咸以润下,茯苓、白术相须,藉白术之燥以升精。脾精升则湿热散,而小便利,即东垣欲降先升之理也。然欲小便利者,又难越膀胱一腑,故以肉桂热因热用,内通阳道,使太阳里水引而竭之,当知是汤专治留着之水,渗于肌肉而为肿满。若水肿与足太阴无涉者,又非对证之方(《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吴谦等:是方也,乃太阳邪热入府,水气不化,膀胱表里药也。一治水逆,水入则吐;一治消渴,水入则消。夫膀胱者,津液之府,气化则能出矣。邪热入之,与水合化为病。若水盛于热,则水壅不化,水蓄于上,则水入则吐,乃膀胱之气化不行,致小便不行也。若热盛于水,则水为热灼,水耗于上,故水入则消,乃膀胱之津液告竭,致小便无出也。二证皆小便不利,故均得而主之。若小便利者,不可用,恐重伤津液,以其属阳明之里,故不可用也。由此可知五苓散非治水热之专剂,乃治水热小便不利之主方也。君泽泻之咸寒,咸走水府,寒胜热邪;佐二苓之淡渗,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则水热并泻也;用白术之燥湿,健脾助土,为之堤防以制水也;用桂之辛温,宣通阳气,蒸化三焦以行水也。泽泻得二苓下降,利水之功倍,则小便利,而水不蓄矣。白术借桂上升,通阳之效捷,则气腾津化,渴自止也。若发热不解,以桂易桂枝,服后多服暖水,令汗出愈。是知此方不止治停水小便不利之里,而犹解停水发热之表也。加人参名春泽汤,其意专在助气化以生津。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治湿热发黄,表里不实,小便不利者,无不克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清·王士雄;仲圣于霍乱分列热多、寒多之治,皆为伤寒转为霍乱而设,故二"多"字,最宜玩味。所云热多者,谓表热多于里寒也;寒多者,里寒多于表热也,岂可以热多二字,遂谓此方可治热霍乱哉?沈果之云:其用桂者,宣阳气,通津液于周身,非用之以通水道下出也;用泻、术、二苓,以通三焦之闭塞,非开膀胱之溺窍也。如果热入而渴,复用桂、术以温液耗津,又加苓、泽以渗之,是热之又热,耗之又耗,速之毙矣。余谓观此则多饮暖水汗出愈之义益明,故霍乱无阳气郁遏身热之表证,无三焦闭塞气化不宣之里证,而欲饮水者,切勿误解热多为热证,而妄援圣训,浪投此药也(《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清·费伯雄:湿为地之气,其中人也缓,其入人也深,其为病也不可以疾而已。坐卧卑湿,汗渍雨淋,此湿之自外来者也;多食浓腻,过嗜茶酒,此湿之自内生者也。治湿必先理脾,脾土健运,始能渗湿,此定法也。又须分利,使浊阴从下而出,亦定法也。五苓散,仲景本为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表里有病者而设,方中宜用桂枝,不可用肉桂,后人遂通治诸湿腹满,水饮水肿,呕逆泄泻,水寒射肺,或喘或咳,中暑烦渴,身热头痛,膀胱热,便秘而渴,霍乱吐泻,痰饮湿疟,身痛身重等症。总之,治寒湿则宜用肉桂,不宜用桂枝;若重阴生阳,积湿化热,便当加清利之药,并桂枝亦不可用矣。至加减之附方,各有宜称,亦当细细参之(《医方论》)。

清·吕震:此治太阳表病不解,邪陷入府,凡渴而小便不利者宜之,亦两解表里之法也。以其有表证,故用桂枝主表化气,以其有里证,故用苓、泽主里而利水,水不下趋,势必上泛,故用白术奠安太阴,以土制水。此方不宜汤而宜散,以散能逗留中焦,通调水道,更借多服暖水之力,使水精四布,上输下注,热解津回,则小便利而渴自止矣(《伤寒寻源》)。

近代·何廉臣:风寒虽由外受,而外受之中,当辨上受下受之不同。风寒上受,邪从火化者多;风寒下受,邪从水化者多。此证邪从下受,故见症与寻常风寒不同,以其表里同病也。此方重在桂枝,温化肾气以宣通太阳经气为君,因肾与膀胱相表里也;臣以茯苓、白术,宣通中焦以化痰涎而止吐水;佐以猪苓、泽泻,淡渗利水以助苓、术之用,庶内肾气化而膀胱之气亦化,而太阳经气乃转逆为顺矣。余遇此证,每合小半夏汤(用鲜生姜一钱姜半夏三钱)通阳宣气,和胃止呕。盖肾为胃之关,关门不利,故聚水。加以温胃通阳,故奏功尤速。凡气不化津上渴下泻,小便不利,脉弦舌白,由于脾肾阳郁者,此方投无不应。至若风寒上受,虽多从火化,然尚为风寒郁热,初治必须辛散。轻则苏叶、薄荷;重则桂枝、生姜。《内经》所谓"火郁则发之。"也(《重订通俗伤寒论》)。

【近代验证】

例一 周筱斋治交肠病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李姓妇。

主诉:观剧归来,如厕,忽有稀粪自前阴出,惊异非常,星夜来诊。

辨证:知为交肠病。想系忍溲气胀,fu肠损伤,清浊混淆所致。

治法:为疏五苓散全方。两投竟获效果。

例二 刘渡舟治水痫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王某某,男,18岁。

主诉:患癫痫,虽屡用苯妥英纳等抗癫痫药物,不能控制发作。自述发病前感觉有一股气从下往上冲逆,至胃则呕,至心胸则烦闷不堪,上至头则晕厥,不省人事。少顷,气下行则苏醒,小便少而频数。

诊查:其脉沉,舌淡嫩,苔白润滑。

辨证:太阳膀胱蓄水,水气上逆,冒蔽清阳之"水痫"。

治法:利水下气,通阳消阴。

处方:茯苓30克 泽泻12克 猪苓10克 白术10克 桂枝10克 肉桂3克

服药三次,病发次数见减,小便通利,继服药六付,病除。

【按语】

程门雪夫子有谓"太阳病之五苓散证,口渴小便不利,而以脉浮发热为主,少阴病之猪苓汤证,亦口渴小便不利,而以心烦不得眠为主。"同为口渴小便不利,有阳不化气,真阴不足之辨,可谓别具×眼。又谓"五苓散证水不化,故小便不利,津不升故口渴欲饮水也。五苓散之功,在温通气化,生津散水,祛邪利小便。寥寥数语,五苓散制方之旨,洞达无遗矣。

猪苓汤

(育阴利水法)

汉·张仲景《伤寒论》

猪苓去皮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碎,各一两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主治】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

【方论选萃】

宋·成无己:此下后,客热客于下焦者也。邪气自表入里,客于下焦,三焦俱带热也。脉伏发热者,上焦热也;渴欲饮水者,中焦热也;小便不利者,邪客下焦,津液不得下通也。与猪苓汤利小便,以泻下焦热也(《伤寒明理论》)。

明·许宏:猪苓汤与五苓散二方,大同而异者也。但五苓散中有桂、术,兼治于表也;猪苓汤中有滑石,兼治于内也。今此脉浮发热,本为表;又渴欲饮水,小便不利,乃下焦热也。少阴下利不渴者为寒,今此下利渴,又咳又呕,心烦不得眠,知非虚寒,乃实热也。故用猪苓为君,茯苓为臣,轻淡之味,而理虚烦,行水道;泽泻为佐,而泄伏水;阿胶、滑石为使,镇下而利水道者也(《金镜内台方议》)。

明·吴昆:伤寒少阴下利而主此方者,分其小便而下利自止也。伤寒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而主此方者,导其阳邪由溺而泄,则津液运化,而渴自愈也。又曰:猪苓质枯,轻清之象也,能渗上焦之湿;茯苓味甘,中宫之性也,能渗中焦之湿;泽泻味咸,润下之性也,能渗下焦之湿;滑石性寒,清肃之令也,能渗湿中之热。四物皆渗利,则又有下多亡阴之惧,故用阿胶佐之,以存津液于决渎尔(《医方考》)。

明·方有执:猪苓、茯苓从阳而淡渗,阿胶、滑石滑泽以滋润,泽泻咸寒走肾以行水。水行则热泄,滋润则渴除(《伤寒论条辨》)。

清·吕震:同属渴欲饮水,小便不利之证,太阳从寒水化气,故宜五苓散,主桂枝、白术之甘温,以宣阳而输精;阳明从燥土化气,故宜猪苓汤主滑石、阿胶之凉降,以育阴而利水。但利小便,还宜相人之津液,若阳明汗出多而渴者,是津液已虚,便不宜重虚其津液也。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何以亦主猪苓汤?盖咳、渴、呕、烦不得眠,得之下利之后,是阴津下迫,阳邪上逆,主猪苓汤育阴利水,正以少阴肾与太阳膀胱,一脏一府,相为表里,急引少阴之邪,从府而解,则下利得止,而热去津回矣(《伤寒寻源》)。

清·柯韵伯:阿胶味厚,乃气血之属,是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泽泻气味轻清,能引水气上升,滑石体质重坠,能引火气下降,水升火降,得既济之理矣。且猪苓阿胶,黑色通肾,理少阴之本。茯苓滑石白色通肺,滋少阴之源。泽泻、阿胶咸先入肾,培少阴之体。二苓、滑石淡渗膀胱,利少阴之用。五味皆甘谈,得土中冲和之气,是水位之下,土气承之也。五物皆润下皆滋阴益气之品,是君火之下,阴精承之也。以此滋阴利水而升津,诸证自平矣(《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

清·赵羽皇:方中阿胶质膏,养阴而滋燥;滑石性滑,去热而利水。佐以二苓之渗泄,既疏浊热而不留其壅瘀,亦润真阴而不苦其枯燥,是利水而不伤阴之善剂也。故利水之法于太阳用五苓者,以太阳职司寒水,故加桂以温之,是暖肾以行水也。于阳明、少阴而用猪苓者,以二经两关津液,特用阿胶、滑石以润之,是滋养无形以行有形也。利水虽同,寒温迥别,惟明者知之(《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清·汪讱庵:此足太阳、阳明药也。热上壅则下不通,下不通热益上壅。又湿郁则为热,热蒸更为湿,故心烦而呕渴,便秘而发黄也。淡能渗湿,寒能胜热,茯苓甘淡,渗脾肺之湿,猪苓甘淡,泽泻咸寒,泻肾与膀胱之湿;滑石甘淡而寒,体重降火,气轻解肌,通行上下表里之湿;阿胶甘平润滑,以疗烦渴不眠。要使水道通利,则热邪皆从小便下降,而三焦俱清矣(《医方集解》)。

清·周扬俊:热盛膀胱,非水能解,何者?水有止渴之功,而无祛热之力也。故用猪苓之淡渗与泽泻之咸寒,与五苓不异。而此易白术以阿胶者,彼属气,此属血分也;易桂以滑石者,彼有表,而此为消暑也。然则所蓄之水去,则热消矣,润液之味投,则渴除矣(《伤寒论三注》)。

清·王晋三:五者皆利水药,标其性之最利者名之,故曰猪苓汤,与五苓之用,其义天渊。五苓散治太阳之本,利水监以实脾守阳,是通而固者也。猪苓汤治阳明、少阴热结,利水复以滑窍育阴,是通而利者也。盖热邪壅闭劫阴,取滑石滑利三焦;泄热救阴淡渗之剂,唯恐重亡其阴,取阿胶即从利水中育阴,是滋养无形以行有形也。故仲景云:汗多胃燥,虽渴而里无热者,不可与也(《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唐容川:此方专主滋阴利水,凡肾经阴虚,水泛为痰者,用之立效。取阿胶润燥,滑石清热,合诸药皆滋降之品,以成其祛痰之功。痰之根原于肾,制肺者治其标,治肾者治其本(《血证论》)。

清·张秉成:治太阳病里热不解,热传阳明,渴欲饮水,小便不利,恐津液内亡,转成胃实之证,以及湿热伤阴,须补阴利湿,并用为治者。夫太阳、阳明,其位最近,且论传变之次第,亦皆太阳传入阳明。阳明者,胃也。胃者,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但阳明一经,最虑者亡津液,津液一伤,即成胃实不大便之证,故仲景治阳明,处处以存阴救阴为务。如此之证,热在膀胱,久而不解,则热伤津液,于是渴欲饮水;传胃之象已形,而小便仍不利,膀胱之邪,依然不化,若不先治其本,则热势终不得除。故以二苓、泽泻分消膀胱之水,使热势下趋;滑石甘寒,内清六腑之热,外彻肌表之邪,通行上下表里之湿。恐单治其湿,以致阴愈耗而热愈炽,故加阿胶养阴熄风,以存津液,又为治阴虚湿热之一法也(《成方便读》)。

清·周禹载:热盛膀胱,非水能解,何者?水有止渴之功,而无祛热之力也。故用猪苓之淡渗,与泽泻之咸寒,与五苓不异,而此易术以胶者,彼属气,此属血也,易桂以滑石者,彼有表,而此为消热也。然则所蓄之水去,则热消矣,润液之味投,则渴除矣(《伤寒论集注》)。

清·王旭高:此即五苓散去桂、术,加阿胶育阴,滑石滑热,以治阳明、少阴二经之水热,寓育阴于利水之中,为利小便之润剂,与五苓散利水虽同,寒温迥别,惟明者知之(《王旭高医书六种》)。

现代·岳美中:若湿热踞于下焦,灼伤阴络尿血者,苦寒清利之品非所宜,若勉为其用,必更损阴液。此时应以猪苓汤治之。二苓甘平,泽泻、滑石甘寒,清利湿热而不伤阴,阿胶养血止血,而不碍清利。猪苓汤能疏泄湿浊之气,而不留其瘀滞,亦能滋润其真阴,而不虑其枯燥。虽与五苓散同为利水之剂,一则用术、桂暖肾以行水;一则用滑石、阿胶以滋阴利水。日本医生更具体指出,淋病脓血,加车前子、大黄,更治尿血之重症。从脏器分之,五苓散证病在肾脏,虽小便不利,而小腹不满,决不见脓血;猪苓汤证病在膀胱、尿道,其小腹必满,又多带脓血(《岳美中医案集》)。

【近代验证】

例一 章次公验案(选自《章次公医案》)。

夏某某,男。

此下焦湿热,其热弛张起伏,小溲如浊涕,兼有红色,但不痛,舌红,脉细数。处方以猪苓汤为骨干。

陈阿胶24克烊冲 猪苓9克 赤茯苓9克 泽泻9克 飞滑石12克 马鞭草9克 瞿麦穗9克 冬青子9克 旱莲草9克 杭白芍12克生侧柏叶30克

二诊:药后小溲之红白粘液,始则增多,继则减少,起伏之热亦不若往日之剧。再拟清利湿热之剂,亦尿道消毒之意。

柴胡9克 生侧柏叶30克 苦参片6克 黄柏4.5克 生苍术9克 淮牛膝12克 白芍9克 紫花地丁12克 马鞭草15克 凤尾草15克毕澄茄9克 生甘草3克

例二 叶熙春验案(选自《叶熙春医案》)。

李某某,男,30岁,五月,杭州。

阴虚夹有湿热,下注膀胱不化,乃致迫血下行,尿血数月于兹,稍劳则血来更多,腰腿酸软,神疲乏力。脉象细数,苔薄黄。以猪苓汤加味。

粉猪苓三钱 泽泻三钱 茯苓四钱 阿胶四钱 飞滑石四钱包 盐水炒大生地六钱 小蓟炭三钱包 粉丹皮三钱 鲜茅根一两 淡竹叶三钱藕节炭三钱

二诊:前进猪苓汤合小蓟饮子之法,尿血显减,溲水渐清,腰酸腿软亦差,惟神疲无力依然。脉、苔如前。再宗前方增损续进。

猪苓二钱 白茯苓三钱 泽泻二钱半 飞滑石四钱包 阿胶四钱 小蓟炭三钱包 丹皮二钱 盐水炒细生地五钱 盐水炒杜仲五钱 潼蒺藜三钱盐水炒桑椹子三钱

【按语】

凡治少阴病,邪从寒化者,有四逆、白通、通脉四逆等法,邪从热化者,有黄连阿胶汤、猪苓汤、猪肤汤等法。故《伤寒论》少阴篇,黄连阿胶汤治上,猪苓汤治下,猪肤汤治上,猪苓汤治下,程师门雪于此洞达无遗。其谓:"猪肤汤治上,猪苓汤治下,均相对者也。猪肤汤证及此猪苓汤证之下利,均热利也,治分辨之,下利不止者,当利小便,此原之之言也。而分寒热两种,寒下利用白通汤分利,热下利用猪苓汤分利。此方用法,虽见下利,必下利稀少短赤,舌质光红、其红如红纸虽经水渍者,即晦淡于红是也,与热盛之光绛鲜红大异也,临证时须分辨之。若见此舌及小便短少,更有心烦不得眠见象,则可无疑,投之必合矣。少阴肾与膀胱相表里,此方以阿胶一味育肾阴,而以猪、茯、泽、滑四味利膀胱水热,此为表里并顾之法。太阳又与少阴为表里,太阳犯本而见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即此方以阿胶、滑石易桂枝、白术,利水虽同,寒温迥别。一治太阳,故主桂、术温化通阳利水,一治少阴,故用胶、滑育阴泻热利水,知二方用意之不同,则于仲师制方微旨,思过半矣。"

五皮饮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五加皮 地骨皮 生姜皮 大腹皮 茯苓皮各等分

右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稍热服之,不拘时候。切忌生冷油腻坚硬等物。

【主治】治男子妇人脾气停滞,风湿客搏,脾经受湿,气不流行。致头面虚浮,四肢肿满,心腹膨胀,上气促急,腹胁如鼓,绕脐胀闷,有妨饮食,上攻下疰,来去不定,举动喘乏,并皆治之。

【近代验证】

例一 刘云鹏验案(选自《妇科治验》)。

陈某某,女,28岁,已婚。沙市棉纺织印染厂工人

初诊:1978年11月1日。

患者现孕九月,两月前,下肢始肿,肿势逐渐加重。近月来四肢及下半身开始起小红疹。时隐时现,隐时无明显感觉,发时疹处奇痒难忍,甚至搔抓破皮亦难解痒,四肢到处可见抓痕,又感口干苦,欲饮冷,小便短。脉沉弦滑,94次/分。舌质淡红,舌苔白。

治法:证属风湿邪阻久化热,湿热化毒生风。治宜清热利湿,解毒祛风。

方药:五皮饮合二妙散加减。

陈皮9克 大腹皮9克 桑白皮9克 茯苓皮9克 甘草3克 白藓皮9克 稀蔹草15克 地肤子9克 荆芥9克 金银花15克 连翘12克苍术9克 黄柏9克 苦参9克 共四剂。

随访:患者服上方后,下肢肿明显消退,身痒止,红疹未再复发。

【按语】

此水肿治标之方也,皆甘淡之味,取其以皮治皮之意耳。然用之确有效验。

防己黄芪汤

(实卫利湿法)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

防己一两 甘草半两,炒 白术七钱半 黄芪一两一分,去芦

右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差。

【主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腹痛加芍药。

【方论选萃】

·程林:防已疗风肿水肿,故以为君,白术治皮间风水结肿,故以为臣,生姜主逐风湿,故以为佐,三味去风行湿也。风湿去,则荣卫虚,黄芪、大枣、甘草为使,用以养正除邪,调和营卫,为治风湿之缓剂(《金匮要略直解》)。

·魏荔彤:防已宣风除湿之品,一味而外,尽属补中燥土固表之药。芪、术、甘、枣内治者多,防己、生姜外治者少,而防已大不同于麻黄之用,除湿驱风,而全无解散之性,可见此症汗出恶风,虚寒之象已露,即不敢妄为发汗,以亡其久弱之阳矣。凡在湿家内因寒湿者,可以概以此为例乎(《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清·钱天来:脉浮汗出恶风,似乎风邪在表,应用桂枝,而仲景又侦知其卫气已虚,皮肤不密,毛孔不闭,所以汗出恶风乃湿家之表虚者,故用防己利水,以黄芪固表,白术、甘草燥湿补中而已,皆因其表气已虚,卫阳不固,并微似汗之桂枝亦不轻用矣,非用意渊深而能制方若是耶。

清·尤在泾:风湿在表,法当从汗而解,乃汗不待发而自出,表尚未解而已虚,汗解之法,不可守矣。故不用麻黄出之皮毛之表,而用防已驱之肌肤之里。服后如虫行皮中及腰以下如冰,皆湿下行之征也。然非芪、术、甘草,焉能使卫阳复振,而驱湿下行哉(《金匮要略心典》)。

清·汪讱庵:此足太阳、太阴药也。防已大辛苦寒,通行十二经,开窍泻湿,为治风肿、水肿之主药;黄芪生用达表,治风注肤痛,温分肉实腠理,白术健脾燥湿,与黄芪并能止汗为臣;防已性险而捷,故用甘草甘平以缓之,又能补土制水为佐;姜、枣辛甘发散,调和营卫为使也(《医方集解》)。

清·黄元御:风客皮毛,是以脉浮;湿渍经络,是以身重;风性疏泄,是以汗出恶风。防己黄芪汤,甘草、白术补中而燥土。黄芪、防已发表而泄湿也(《金匾悬解》)。

清·陈元犀:恶风者,风伤肌腠也;身重者,湿伤经络也;脉浮者,病在表也。何以不用桂枝、麻黄以发表祛风,而用防已、黄芪以补虚行水乎?盖以汗出为腠理之虚,身重为土虚湿胜。故用黄芪以走表塞空,枣、草、白术以补土胜湿,生姜辛以去风、温以行水。重于防己之走而不守者,领诸药环转于周身,使上行下出,外通内达,迅扫而无余矣(《金匮方歌括》)。

清·费伯雄:去风先养血,治湿先健脾,此一定之法。此症乃风与水相乘,非血虚生风之比,故但用治风逐水健脾之药,而不必加血药,但得水气去而腠理实,则风亦不能独留矣(《医方论》)。

清·张秉成:此治卫阳不足,风湿乘虚客于表也。风湿在表,本当以风药胜之,从汗出而愈,此为表虚有汗,即有风去湿不去之意,故不可更用麻黄、桂枝等药再发其汗,使表益虚。防风,防己二物,皆走表行散之药,但一主风而一主湿,用各不同,方中不用防风之散风,而以防已之行湿。然病因表虚而来,若不振其卫阳,则虽用防己,亦不能使邪退去而病愈,故用黄芪助卫气于外,白术、甘草补土德于中,佐以姜、枣通行营卫,使防已大彰厥效。服后如虫行皮中,土部之湿欲解也。或腰以下如冰,用被绕之,令微汗出瘥,下部之湿仍从下解,虽下部而邪仍在表,仍当以汗而解耳(《成方便读》)。

清·王晋三:汉防己太阳经入里之药,泄腠理,疗风水。通治风湿、皮水二证。《金匮》汗出恶风者,佐白术,水气在皮肤中聂聂动者,佐桂枝,一以培土,一以和阳,同治表邪,微分标本(《绛雪园古方选注》)。

【近代验证】

例一 刘殿青治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案(选自《陕西中医》1993.1)

吴某,女,35岁。

风湿性心脏病史多年。近月来,自觉心中空虚,惕惕易动,面部及下肢轻度浮肿,畏寒自汗,周身酸重,气短懒言,纳少,眠差。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微腻,脉细弱。证属久病正虚,风湿滞留,心阳耗损,心失所养。

治宜固表祛风化湿,温阳养心定惊。取防己黄芪汤加味。

处方:防己 桂枝 白术 附子 茯苓 泽泻各10克 黄芪50克 薏苡仁 牡蛎各30克 甘草 生姜 大枣各6克 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5剂后,心中空虚悸动好转,浮肿减轻,惟仍心慌气短,眠差乏力,于上方加党参、枣仁各15克,再服5剂。

三诊:诸症好转。守原方连服30余剂,诸症大减。后用防己黄芪汤送服归脾丸以善其后,随访3年,病情稳定。

例二 刘殿青治慢性结肠炎案(选自《陕西中医》1993.1)

王某,男,54岁。

腹泻10余年,每因受寒或食生冷腥物发作。曾经西药多次治疗未愈。日前因受风寒加之饮食不节,腹泻稀便又起,日4~5次,肠鸣腹痛。伴恶风怕冷,纳少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证属卫虚脾弱,风湿外袭,湿邪内盛,运化失健。治宜祛风化湿,固卫健脾。取防己黄芪汤加味。

处方:防己 桂枝 白术 茯苓 泽泻各10克 黄芪30克 薏苡仁15克 砂仁3克(后下) 煨姜 大枣各6克

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5剂后,恶风怕冷已除,腹泻次数减少,继用前方去桂枝服10剂。

三诊:诸症消退,后用上方研末蜜丸,巩固2个月,随访2年未发。

【按语】

此治风湿,风水表虚自汗法也。方中黄芪、白术、甘草,皆甘温之味,益气固表;防己味苦辛性寒,祛风胜湿,利水消肿。以故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用之;风水脉浮,身重、汗出不恶风者亦用之。盖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肥腠理,卫外以为固者也。气虚卫疏,腠理不固,风湿袭入经络,而为风湿痹痛;风邪外薄,肺气痹阻,不能通调水道,则为风水浸滛。病之标虽异,病之本则一也。故治法相同如此。

附方一

防已茯苓汤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防己 黄芪 桂枝各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

水煎,分三次服。

【主治】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

【方论选萃】

明·赵以德:此证与风水脉浮用防已黄芪汤同,而有浅深之异。风水者,脉浮在表,土气不发,用白术、姜、枣发之。此乃皮水郁其荣卫,手太阴不宣,金郁者泄之,水停者以淡渗,故用茯苓易白术;荣卫不得宣行者,散以辛甘,故用桂技、甘草以易姜、枣《内经》云:肉蠕动,名日微风。以四肢聂聂动者,为风在荣卫,触于经络而动,故桂技、甘草亦得治之也(《金匾玉函经二注》)。

徐彬:皮水......四肢聂聂动,以申明水气在皮肤中之状,而后皮字义晓然矣。药亦用防已黄芪汤,但去术加桂、苓者,风水之湿在经络近内,皮水之湿在皮肤近外,故但以苓协桂渗周身之湿,而不以术燥其中气也。不用姜、枣,湿不在上焦之荣卫,无取乎宣之耳(《金匮要略论注》)。

沈明宗;此邪在皮肤而肿也。风入于卫,阳气虚滞,则四肢肿。经谓结阳者,肿四肢,即皮水也。皮毛气虚受风而肿,所谓水气在皮肤中,邪正相搏,风虚内鼓,故四肢聂聂动,是因表虚也。盖肺与三焦之气同入膀胱而行决渎,此肺虚抑郁不入膀胱,而水亦不行,则当使小便利而病得除。故用防已、茯苓除风湿而宣水道,以黄芪补卫而实表气,表实则邪不能容。甘草安土而制水邪,枝枝以和营卫,又行阳化气,而实四末。俾风从外出,水从内泄矣。《张仲景金匮要略》)。

清·尤怡:皮中水气,浸淫四末,而壅遏卫气,气水相逐,则四肢聂聂动也。防已、茯苓善驱水气,桂枝得茯苓,则不发表而反行水,且合黄芪、甘草,助表中之气,以行防已、茯苓之力也.(《金匾要略心典》)。

清·王晋三:汉防已,太阳经入里之药,泄腠理,疗风水,通治风湿、皮水二证。《金匮》汗出恶风者,佐白术;水气在皮肤中聂动者,佐桂枝。一以培土,一以和阳,同治表邪,微分标本。盖水湿之阳虚,因湿滞于里而汗出,故以白术培土,加姜、枣和中,胃不和再加芍药;皮水之阳虚,因风水泄于表,内合于肺,故用桂枝解肌散邪,兼固阳气,不须姜、枣以和中也。黄芪汤方下云:服药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可知其汗仅在上部而不至于下,即用白术内治其湿,尤必外用被围腰下,接令取汗,以通阳气也。余治太阳腰髀痛,审证参用两方,如鼓应桴,并识之。"(《绿雪园古方选注》)。

清·王泰林:水在皮肤,卫阳必虚而汩没,故用枝枝宣卫阳以解肌,君茯苓泄皮中水气。黄芪益卫气,生用亦能达表,治风注肤痛。汉防已大辛苦寒,通行十二经,开腠理,泄湿热。此治皮水之主方也。里无水气,故不须白术以固里(《王旭高医书六种·退思集类方歌注》)。

【近代验证】

例一 秦伯未治皮水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主诉:浮肿不消已一年,时轻时重,用过西药利尿剂,也用过中药健脾、温肾、发汗、利尿法等,效果不明显。故应邀会诊。

诊查:当时诊见:全身浮肿,腹大腰粗,小溲短黄。脉象弦滑,舌质嫩红,苔薄白,没有脾肾阳虚的证候。进一步观察,腹大按之不坚,叩之不实,胸膈不闷,能食,食后不作胀,大便一天一次,很少矢气。

辨证:说明水不在里面在肌表,断为皮水。

治法:用防己茯苓汤化裁治之。

处方:汉防己15克 生黄芪15克 带皮茯苓15克 桂枝6克 炙甘草3克 生姜二片 红枣三枚

服药两剂后,小便渐增,即以原方加减,约半个多月症状完全消失。

例二 海崇熙治慢性水泻案(选自《国医论坛》1989.11)

彭某某,男,23岁。

去秋贪食瓜果患泄泻,愈后屡有反复。诊见:面目虚浮,足胫水肿,日泻3~5次,无腹痛及脓血,便呈水样,尿短少。舌淡胖,苔白,脉濡缓。证属脾胃不健,输泄无权,水湿内聚为患。治宜培补中洲,分利水谷。

处方:防己 桂枝 黄芪 茯苓 车前子各10克 土炒陈皮 炙甘草各6克

二诊:上方服5剂,小溲转清长,大便渐实,便次减少。继服5剂,水泻止,肿胀消,食增病愈。后随访1年,未见反复。

【按语】

此即防己黄芪汤方,去白术加桂枝、茯苓者也。黄芪、甘草,益气固表,防己利水消肿,即防己黄芪汤之制。《伤寒论》治心下悸,每每桂枝、茯苓同用,盖取其通阳化水焉。经方之变道如此,学者最须留意焉。

鲤鱼汤

(崇土制水法)

唐·孙思邈《千金方》

鲤鱼一头,二斤 白术 生姜各五两 白芍 当归各三两 茯苓四两

右六味,×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鱼熟,澄清取八升,内药,煎取三升,分五服。

【主治】治妊娠腹大,胎间有水气。

【方论选萃】

清·张石顽:此方专主脾气不化,而水溢胞宫,故用鲤鱼专行利水;苓、术专行燥湿;归、芍专行护胎;生姜专行辛散,使周身之枢机利而水自除矣(《张氏医通》)。

清·吴仅洛:按此方用归、芍以养血;苓、术以实脾;姜、橘以和胃。止用鲤鱼汁以利水,绝不杂用利水之药,走气伤阴,暗损胎元,且制小其服,以缓治之,深为有见(《成方切用》)。

近代·程门雪:胎前肿满名子肿,一名子气,一名琉璃胎,则肿而光亮如水晶是也。若但两脚肿,则又曰皱脚,名虽多般,症实一也。肾为胃关,关门不利则聚水而成肿。故水肿症以肾为本,肺为标,脾为中,三焦为道路也。此有形之水气病,有胎如此,即无胎及男子杂病亦均如此也。若无形之气,则惟胎前为多,以腹中骤增一物,则大气生降之道路窒塞,此气滞而肿也,故又以子气名之,斯二者乃大纲也。《千金》鲤鱼汤治妊娠浮肿,小便赤涩。归、芍、茯苓、白术、橘红、鲤鱼一尾,去鳞、肠,白水煮熟,去鱼用汁一盏半,入生姜三片,煎药一盏空心服,胎水即下,如未尽除,再合一服。

【按语】

水之标在肺,水之本在肾,水之制在脾。风水浸滛,上漫高原,肺气痹阻,其治在肺;元阳式微,气不化水,关门不利,其治在肾;土虚不运,水湿濡滞,土不制水,其治在脾。治有形之水,方法不逾此三者也。《千金》此方,重用术、苓,即崇土制水法也。鲤鱼消水肿,生姜散水气,当归、白芍以护胎元耳。

天仙藤散

(益气健脾、和营疏气法)

宋·陈沂《素庵医要》

天仙藤 香附 陈皮 甘草 乌药 茯苓 白术 大腹皮 人参 紫苏 当归 杏仁 厚朴 白芍

【主治】子气。

【方论选萃】

宋·陈沂:妊娠三月,两足自脚面渐肿至腿膝,步行艰辛,以致胸膈喘闷,饮食减少,似水气状,脚趾间有黄水出者,谓之子气,亦名胎肿。此系素有风气,或冲任二经有血风,未可妄投汤药。或分娩后肿渐退者,巩将产时脾胃久虚,难以努力,必有不测预服天仙藤散(《陈素庵妇科补解》)。

明·陈之昭:妊娠胎水肿满,头足偏身皆肿,此乃脾饮聚湿,脾虚不能制水之故。症自脚面肿至腿膝,然止在腰以下,乃气滞下焦,非水症也。故前症名曰子水,此症名曰子气。前症立于行水,兼用利气消胀之药,此症主于顺气,更加祛风宽中之品,而健脾养血安胎,其致一也。头面以上属三阳,腿膝以下属三阴,三阴经虚寒湿乘虚而入,阳气衰少,不能运行至于下焦,且脾主四末,土虚受湿则为腹中,兼冲任二经之血风,风挟寒湿渍于肌肤......是方四君补正气,归、芍养胎血;附、陈、乌、腹利气消胀;杏、朴扶膈温中;天仙佐之;紫苏主治妇人血风之气。肿消之后,当用四物、四君、杜仲、远志、山药、木香之属,峻补气血。

【近代验证】

例一 傅宗翰治水肿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夏某某,女,40岁。

初诊:1981年12月10日。

主诉:经常面浮足肿已三年余。曾住×院,血尿、大便常规及胸透、肝功、肾功、心电图、I131 甲状腺机能试验均属正常围,妇科检查亦无异常发现,诊断为"特发性浮肿"。

诊查:患者面足浮肿,下肢按之没指,其肿常随体位变动而增减.躺卧则尿量增多。周身关节肌肉困楚,肢端麻木.腹部微胀。大使欠扬。口干饮水不多,平素常服避孕药,脉濡带弦,苔薄滑。

辩证:综合脉症及病史,乃系肝郁失调,不能为脾疏世。治法:议方疏肝以助泄,和脾以运湿。

处方:天仙藤12克 香附10克 陈皮5克 甘草3克 苏叶4克 槟榔5克 制稀蔹6克 木瓜5克 丹参6克 白术6克 五帖

二诊:1981年12月17日。特发性浮肿,用天仙藤散法施治,着重疏肝和脾化气利湿,药后周身痠痛渐缓,汗泄甚多,旋即肿消,大便艰解,苔薄脉弦,此气开湿动,肝气疏泄调达之象。前法踵进。原方中苏叶易苏梗5克,加郁李仁5克。再服五帖。

【按语】

香附散、天仙藤散二方,同治妊娠子气肿满,而用药迥异,香附散中,重在理气,于气机不畅,导致水湿潴留者,最为对证。天仙藤散,则于四君,归、芍等益气养荣之中,复入香附、乌药、紫苏、腹皮,则寓泻于补,于气血素虚,而又气机不行,水湿停滞者,始为合辙。二方一治气实,一兼治虚,正教人以法程焉。

香附散

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引陈景初方

天仙藤炒 香附炒 陈皮 甘草 乌药各等分

为末,每服五钱,加生姜、木瓜、苏叶各三片,水煎服,日三次。

【主治】妊娠水气,腿足浮肿,喘闷不安,或脚缝出水。

【方论选萃】

近代·程门雪:此方原名香附散,宋朝陈景初制,李伯时更名也。胎前子气要方,后人多遵用之,实则唯气肿此方乃对证耳。本方专从理气着手,意谓气得通调则肿可自愈也。故子肿属气胀者最为相宜,诸药皆调气之品,似与香苏饮,抑气散相类(《书种室歌诀二种》)。

【按语】

程师门雪云:妊娠三月后,两足自脚背渐肿至腿膝,步履艰难,喘闷碍食,状似水气,甚至足趾间出黄水,谓之子气。张山雷不信天仙藤散之能治喘闷肿满,认为足趾出水,为水之泛滥,岂调气能效?余谓气停则水停,水化则气化,本方固治气,亦能治气不行而停水者,如不信,诚观鸡鸣散(《证治准绳》方:槟榔、陈皮、木瓜、吴萸、紫苏、桔梗、生姜)之能治脚气肿满,与非岂非一法耶。

全生白术散

(崇土制水法)

宋·王×《全生指迷方》

白术一两 橘皮 大腹皮 茯苓 生姜各五钱

上为末。每服一方寸匕,食前服。

【主治】治妊娠面目浮肿,并可渗湿止泻。

【方论选萃】

近代·程门雪:胎前肿满名子肿,一名子气,一名琉璃胎,肿而光亮如水晶者是也。若但两脚肿者,名皱脚,名虽多般,症实一也。肾为胃关,关门不利则聚水而成肿,又或脾不能散精行肺,肺不能四布水精,三焦决瀆之道不通,亦水积而成肿。故水肿症以肾为本,肺为标,脾为中,三焦为道路也。此有形之水病,有胎如此,即无胎及男子杂病亦如此也。若无形之气则惟胎前为多,以腹中骤增一物,则大气生降之道窒塞,此气滞而肿也,故又以子气名之,斯二者及大纲也(《书种室歌诀二种》)。

【按语】

此崇土制水法也。白术、茯苓悦脾和中,复脾土散精归肺之用;橘皮、腹皮疏理气机,气行水亦行也;生姜散水气,以为佐使。

第伍节 祛风胜湿剂

巴戟天汤

(温补元阳、祛风胜湿法)

清·张石顽《张氏医通》

巴戟天二钱,去心 附子炮 五加皮酒洗 石斛 甘草炙 茯苓 当归各一钱半 牛膝酒炒 川萆薢盐酒炒,各钱半 肉桂 防风 防己酒洗,各五分生姜三片

水煎,空心温服。

【主治】冷痹脚膝疼痛,行步艰难。

【按语】

此治寒痹脚膝疼痛,行步艰难法也。方中巴戟、附子、肉桂温补下元,当归、牛膝、五加皮滋养肝肾,壮筋健骨;防风、防己、茯苓、萆薢、生姜祛风胜湿,石斛、甘草和中益肾,虑温热辛散之味,耗津伤液耳。

地龙汤

(辛温散寒、益气治血法)

清·张石顽《张氏医通》

地龙焙干 肉桂各五分 桃仁十粒,研 羌活二钱 独活 甘草炙 黄芪姜酒炒,各一钱 麻黄六分 苏木八分 当归梢钱半

水煎,食远热服。

【主治】瘀积太阳经中,腰脊痛不可忍。

【按语】

此方辛温散寒,活血通瘀,颇有深意。麻黄、羌、独辛温散寒,祛太阳在经之邪;黄芪、当归、苏木、桃红、地龙益气养血,疏瘀和络,乃补阳还五汤之先着;肉桂温和气血,以助散邪祛瘀之功。立从标本,精细周密如此,学者须留意焉。

防己汤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益气运脾、散寒胜湿法)

防己 茯苓 白术 桂心 生姜各四两 乌头七枚 人参二两 甘草三两

为粗末,苦酒和水煎,分四次(昼三夜一)服。

【主治】厉节风,四肢疼痛不可忍。

【按语】

此寓泻于补,治寒痹痛不可忍法也。乌头辛温雄烈,祛寒止痛,走而不守;肉桂辛温大热,守而不走,助乌头温散之力;参、术、苓、草,益气扶脾,复中土四布水精之用,气血周流不息,不治痹而痹自已矣。防己、生姜,祛风胜湿,以为乌、桂之辅佐耳。

蠲痹汤

宋·杨惔《杨氏家藏方》

(益气和营、祛风宣痹法)

酒当归 羌活 姜黄 白芍药 炙黄芪 防风各一两半 炙甘草半两

为粗末,每服半两,加生姜五片,水煎,不拘时服。

【主治】风湿相搏,身体烦疼,项臂痛重,举动艰难,及手足冷痹,腰腿沉重,筋脉无力。

秦艽散

唐·王焘《外台秘要》引《集验》

秦艽 桔梗 人参 茯苓各四分 白术十四分 干姜 桂心各五分 防风 煅牡蛎各六分 附子 黄芩 杜仲 细辛 甘草各三分椒子二分

研为散,每服方寸匕,温酒调下,日二次。

【主治】风冷虚劳,腰脚疼痛。

三痹汤

明·薛己《校注妇人良方》

(益气养血、祛风宣痹法)

杜仲(姜汁炒) 防风 桂心 细辛 人参 茯苓 当归 炒白芍药 炒黄芪 牛膝(酒浸炒) 炙甘草各五分 秦艽 生地黄 川芎独活各三分

加生姜,水煎服。

【主治】气血凝滞,手足拘挛,风痹等症。

【按语】

经以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病久入深,留而不去,势必化热化燥,未免耗气伤血。故治痹症日久邪入血络者,须标本兼顾此法。此方羌、独、防风、细辛辛温散寒,祛邪外出;归、芍、地、芎、参、芪、苓、草,乃十全大补汤之制,旨在补养气血;牛膝、杜仲,补益肝肾,壮筋健骨。痹症日久,气血耗伤者,用之最为合辙。

四斤丸

(又名虎骨四斤丸)

宋·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木瓜 牛膝 天麻 肉苁蓉各一斤 炮附子 虎骨(酥炙)各二两

前四味以无灰酒五升浸,取出焙干,再入附子、虎骨,共为细末,打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空腹煎木瓜酒或淡盐汤送下。

【主治】肾经不足,下攻腰脚,腿膝肿痒,不能屈伸,脚弱少力,不能踏地,脚心隐痛,行步喘乏,筋脉拘挛,腰膝不利,及风寒湿痹,脚气缓弱。

【按语】

此温补下元之方也,兼治痹症邪少虚多。附子、苁蓉、虎骨、牛膝,温补下元,壮筋健骨;木瓜舒筋,天麻祛风,合符邪少虚多治法。

《金匮要略诠解》--刘渡舟

14、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诠解]

本条是论述湿痹的证治原则。湿邪伤于太阳之表,而见一身、关节、烦疼;若脉浮细者,为湿在于外,应当用汗解之。若其人小便不利,而大便反快,脉又沉细者,病名叫“湿痹”,忌汗,而应利其小便,以使湿邪得去。

[选注]

《医门法律》:“湿流关节之痛,脉见沉细者,则非有外风与之相搏,只名湿痹。湿痹者,湿邪其身中之阳气也。利其小便,则通行无碍,而关节之痹并解矣。”

15、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诠解]

本条是论湿郁发黄的辩证。湿家之为病,湿盛于外者,阳必郁于内,湿盛于外,则一身尽疼,阳郁于内,则发热,湿热郁于肌肉之间,则

身色如烟之熏黄而带黑。

[选注]

《医宗金鉴》:“湿家,谓病湿之人,湿之为病,或因外受湿气,则一身尽痛,或因内生病,则发热身黄。若内外同病,则一身尽痛,发

热,身色如熏黄也。湿家之身痛发黄,不似伤寒之身痛发黄者,以无六经之形证也。”

16、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复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诠解]

本条是论述湿家误下的变证。湿家头汗出,为上有湿下有热,蒸而使然,非阳明内实之热,蒸而上越之比。背强者,乃湿家重着之强,非风寒拘急之强。欲复被向火,乃湿盛狎阳,阳受伤则恶寒。此证如误以阳旺内越之头汗而误下,则湿从寒化,如寒邪入于肺,则胸满,寒邪入于胃,则为哕,寒邪入于膀胱,则气化不行,而小便不利。至于舌上白滑之苔,乃误下而热陷于下,寒聚于上之故。胸中有寒,则不欲饮,下有热,而口中干燥,此乃为津液不化之咎。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寒湿居表,阳气不得外通而但上越,为头汗出,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是宜驱寒湿,以通其阳,乃反下之,则阳更被抑,而哕乃作矣;或上焦之阳不布,而胸中满;或下焦之阳不化,而小便不利,随其所伤之处而为病也,舌上如胎者,本非胃热,而舌上津液燥聚如胎之状,实非胎也,盖下后阳气反陷于下,而寒湿仍聚于上,于是丹田有热而渴,欲得饮,胸上有寒而复不能饮,则口舌燥烦百津液乃聚耳。”

17、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云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诠解]

本条亦论湿家误下的死证。湿家误下变证百出,至其甚者,而又有死证,医者亦不可不知。湿家如邪在表当发汗,邪在里当利小便,敬非湿热蕴结成实,则未可用之。如误用,则无的放矢,必先伤正气,额上汗出微喘,乃重伤阳气,孤阳上越,故额上汗出而微喘,若脾阳大伤,清阳不升,则下利不止,此乃阴阳离决之象,其预后不抱乐观。若其人小便利者,而见于下后额汗而喘,反映了阳离而上行,阴孤而下走,故亦主死。

[选注]

《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此总言湿证而无下法也。上节言误下变证,为寒热郁结,此节言误下伤肾,则小便自利气喘而死。误下伤脾,则大便下利不止而死。观仲景方,皆是补土以治湿,则知湿家断无下法也。”

18、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者,法当汗出百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故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诠解]

本条是论述风湿治疗原则。外感风湿,困于肌肤,流走关节,气血运动不畅,故一身疼痛。此证当以汗法而散风湿之邪,则其病可愈。假如正值天气阴雨不止,湿气较盛之时,则发汗法便无效,为什么?由于天气阴雨不止,天、人之湿必重。风为阳邪,容易表散,在,则湿为阴邪,难以骤除,故发汗风气虽去而湿邪仍在,其病不愈。治风湿之法,应该温阳解表,使阳气伸展,营卫流行,微似汗出,则散漫粘滞之邪,方能缓缓排出体外。

[选注]

《医门棒喝·伤寒论本旨》:“若治风湿者,必通其阳气,调其营卫,和其经络,使阴阳表里之气周流,则其内湿随三焦气化,由小便而去,表湿随营卫流行,化微汗而解,阴湿之邪既解,风邪未有不去者,此治风湿与治风寒不同者。虽寒湿同为阴,而寒清湿浊,清者易散,浊者粘滞,故发汗大有区别也。”

19、湿寒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诠解]

本条是论述头中寒湿的证治。雾露之湿为清邪,伤于身半之上,湿邪外束,故头疼、鼻塞、上半身疼。寒湿外束,肺气上逆,则喘;湿邪弥漫,扰于心中,故心发烦,其人面黄而身不黄,为湿在上之候。正邪牙争,阳气向外,故发热,脉大。腹中和为无病,故自能饮食,可知湿邪此时并未传里。治宜宣散寒湿,通利气机。如用瓜蒂为细末,搐鼻流出黄水,可使阳气宣利,盘出在寒湿,则诸证可愈。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寒湿在上,则清阳被郁。身疼、头痛、鼻塞者,湿上甚也;发热、面黄、烦、喘者,阳上郁也;而脉大,则非沉细之比,腹和无病,则非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之比。是其病不在腹中而在头。疗之者宜但治其头而毌犯其腹。纳药鼻中,如瓜蒂散之属,使黄水出则寒湿去而愈,不必服药以伤其和也。”

20、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白术四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

[诠解]

本条是论述寒湿在表的证治。平素湿盛的人,又外感风寒湿邪,邪留肌肉,卫阳被郁,故见恶寒,发热,无汗,身体疼痛剧烈,不得安静等证。

治以麻黄加术汤。麻黄汤散风寒湿邪,麻黄得白术,虽发汗而致过汗。白术得麻黄,能表里之湿,适合病情,取其微微汗出而解。如用火攻发汗,则大汗淋漓,风寒虽去,湿邪仍在,病不能除。或火热内攻,湿热相合,可能引起湿热内郁这黄疸。或火热内盛,迫血妄行,而为衄血等变证,应加注意。

[选注]

《医宗金鉴》:“湿家外证,身痛甚者,羌活胜湿汤;内证发黄甚者,茵陈五苓散。若惟全身烦疼而不发黄者,则为外感寒湿,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寒湿两解也。慎不可以火攻之者,谓不可以火劫大发其汗,必致变也。”

[病案举例]

单姓,女,37岁。时值初冬,因雨淋透衣襟,归后即发热恶寒,周身疼痛而重,少汗,头痛如裹。脉浮而紧,苔白而滑。证属风寒夹湿外侵,邪在太阳。治宜发汗解表,除湿散寒。主拟中术汤加味:麻黄6克,桂枝6克,杏仁10克,甘草4克,苍术12克,生姜3片。大枣3枚。

服药4剂,汗出表解,身痛解除,症状消失。治用原方去麻黄、调和脾胃,注意饮食起居。(摘自《辽宁中医杂志》9:18,1980)

21、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伤风,或内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方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上剉麻豆大。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诠解]

本条是论述风湿在表的证治。病人出汗时感受了风寒,或长时间贪凉感受寒湿,汗液留于皮内,变成湿邪,留著肌腠,以致全身疼痛发热。在日晡时,为阳明主气,当其旺时,正邪相搏则症状加剧。

治以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方中麻黄散寒湿;杏仁利肺气以助治节;薏 仁利湿健脾;甘草和中胜湿。

[选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内经·太阴阳明篇》论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外合肌肉,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所以风湿客之,则一身肌肉尽痛。夫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生,属少阳,日中阳气隆,属太阳,日西气门内闭,属阳明,是故阳明之气主乎申酉,所以日晡所剧也。”

21、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伤风,或内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方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上剉麻豆大。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诠解]

本条是论述风湿在表的证治。病人出汗时感受了风寒,或长时间贪凉感受寒湿,汗液留于皮内,变成湿邪,留著肌腠,以致全身疼痛发热。在日晡时,为阳明主气,当其旺时,正邪相搏则症状加剧。

治以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方中麻黄散寒湿;杏仁利肺气以助治节;薏 仁利湿健脾;甘草和中胜湿。

[选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内经·太阴阳明篇》论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外合肌肉,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所以风湿客之,则一身肌肉尽痛。夫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生,属少阳,日中阳气隆,属太阳,日西气门内闭,属阳明,是故阳明之气主乎申酉,所以日晡所剧也。”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防己黄芪汤〕方

防己一两 甘草半两,炒 白术七钱半 黄芪一两一分,去芦

上剉麻豆大,每抄五钱七,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下,温令微汗,差。

〔诠解〕

本条是论述风湿表虚的辨证论治。风湿伤于肌表,故脉浮身重,卫阳素虚,而不固表,故汗出恶风。

治以防己黄芪汤,益卫气以祛湿邪。方中防己宣肺散风,通行经络,驱散湿滞,黄芪甘温扶虚,固秘卫阳止汗。黄芪合防己,又能善行肌表之水气,白术、甘草健脾化湿,扶正祛邪: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以胜湿邪。方后自注有风湿闭塞肺气之喘者,加麻黄宣散风湿;湿邪困于脾胃作痛者,加芍药和脾气,利血脉止痛,水湿聚于下焦而又上冲者,加桂枝下气温化水湿之邪。寒湿凝聚而痹不通者,加细辛以散陈寒与痼冷。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风湿在表,法当从汗而解,乃汗不待发而自出,表尚未解而已虚,汗解之法不可守矣。故不用麻黄出之皮毛之表,而用防己驱之肌肤之里。服后如虫行皮中,及从腰下如冰,皆湿下行之徽也。然非芪、术、甘草,焉能使卫阳复振,而驱湿下行哉?”

〔病案举例〕

张××,男,35 岁,农民,于1978 年4月8日诊治。

患者近期多次冒雨劳动,以致发热,关节酸痛,经服A.P.C 、抗菌素治疗,热退,余症依然。面色萎黄,头重神疲,倦怠嗜卧,骨节酸楚,重滞难移,肘膝关节尤甚,汗出恶风,胃纳欠佳,舌苔白腻,脉濡。检查:肘、膝关节肿胀活动受限,血沉34毫米/小时;抗链“O”测定1250单位。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此属表虚夹湿之着痹,治以防己黄芪汤加减;黄芪、白术、宣木瓜各10克,汉防己15克,薏苡、徐长卿、茯苓各2O克,滑石30克,通草5克,水煎服。服五剂后,诸证均减,连服一个月后,血沉,抗链“O”均已正常。(摘自《吉林中医药》2:18,1981 )

23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白术附子汤]方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半,切  大枣六枚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词解〕

其人如冒状:冒、眩冒即头晕。

〔诠解〕

本条是论述风湿兼阳虚的证治。外感风寒湿邪,八九日不解,邪仍在表,故脉浮,其人不呕不渴,反映邪未传少阳、阳明而未人里。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病,如留于肌表,风湿邪胜,表阳复虚,故脉浮而按之虚.湿盛痹着气血不利,故脉又涩.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湿留关节之候。

治宜桂枝附子汤,温经助阳,以散寒湿。方中桂枝散风寒,温通经络,温化湿邪;附子温阳化湿,温经通痹;生姜散风寒湿邪;甘草、大枣补脾胃,而调和营卫。

服桂枝附子汤后,阳气通达,气化已行,湿邪减少,故见大便已实,小便通利。宜用白术附子汤,即桂枝附子汤去桂枝加白术而成,以奏温经复阳,行化表湿之功。

服白术附子汤第一服时,可出现周身如痹,反映药力已行,再服,以至三服都尽,其人头目如冒而似眩瞑,不用责怪,这是附子与白术的药力逐除水湿之邪未尽的表现。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者,邪在表也;不呕不渴,里无热也,脉浮虚而涩,知其风湿外持而卫阳不正。故以桂枝汤去芍药之酸收,加附子之辛温,以振阳气而敌阴邪。若大便坚,小便自利,知其在表之阳虽弱,而在里之气犹治,则皮中之湿,自可驱之于里,使从水道而出,不必更发其表,以危久弱之阳矣。故于前方去桂枝之辛散,加白术之苦燥,合附子之大力健行者,于以并走皮中而逐水气,亦因势利导之法也。”

〔病案举例1〕

梁××,男,成年。素易感冒, 1975年8月,忽觉恶凤,微汗出,周身筋肉痠痛沉重,.卧而难以转侧,四肢关节屈伸不利,无头痛项强,口渴呕吐等症,二便调,口淡,舌淡苔白,脉浮虚,体温38 . 5 " C 。前医以三仁汤加减治疗未效而转诊,笔者认为,此证为阳虚之体,感受风寒湿,为痹证之初。正如《伤寒论》所说:“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故投以桂枝10克、熟附子12克、生姜三片、大枣六枚、炙甘草6克,服三剂,诸证消失而愈。

〔按〕桂枝附子汤,源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一书,属辛温之剂,原药物为:桂枝、炮附子、生姜、大枣,炙甘草。它的作用为;桂枝祛风,配附子温阳行湿,甘草,姜、枣和中养胃,有驱风除湿,和中养胃之效,而风寒湿邪侵袭体表,卫阳与之抗争,必见发热,一般多因此而不敢用桂、附。家属因顾虑病情加重,在煎药时减水附子一半,不料病者服药后,诸证减轻,体温亦减。余下两剂,即放心使用,药完病愈。由此可见,发热并不是不能使用桂、附。只要谨守病机,求其根本是关键,如有阳虚脉证而用之,即能达到效果。(摘自《新中医》2 ; 30 , 1980 )

〔病案举例2〕

患者黄××,男,62 岁,农民,1979 年12月18日初诊。患习惯性便秘已多年,平时 4~5日大便一次,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则大便干结如羊矢。但虽便秘,腹部常无所苦,故未坚持治疗。近因连日阴雨,气候寒冷,三天前因劳动不慎跌入水中,第二日开始恶寒发热,全身痠痛,经自服紫苏姜酒后,恶寒己差,但全身痠痛未减,特别腰以下肌肉骨节疼痛难忍,以致坐卧不安,因而来诊。诊得舌苔白厚而润,舌质淡红,脉弦缓。因询及二便情况,获知患有习惯性便秘,现已三日未通大便,小便稍黄,因而联想到《伤寒论》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证与此很相似,不妨一试,遂处该方1剂(白术60克、附子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红枣5克)。第二日复诊,恶寒已罢,身痛减轻,大便通,量多,再 1 剂,痊愈。(摘自《福建中医药》1 :37,1981)

24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为妙。

〔诠解〕

本条是论述风湿病阳气虚的辨证论治。病人感受风寒湿邪,三邪盛于关节体表,而阳气复虚,故见骨节疼痛,而又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阳虚不能固表则汗出短气,寒湿盛而阳不化,故又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此乃阳虚而邪气盛的反映。

治宜甘草附子汤,助阳温经,益气化湿。方中甘草、白术健脾化湿.附子、桂枝温阳通气,宣行营卫,化湿散风。本方扶正祛邪,补中有发,温阳益气,对风湿性心脏病起到正邪兼顾的作用。

〔选注〕

《医宗金鉴》“风湿相搏,身体烦疼重着,不能转侧者,湿胜风也。今掣痛不可屈伸,风胜湿也。掣痛不可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恶风不欲去衣,皆风邪壅盛也。小便不利,湿内蓄也。身微肿者,湿外搏也。以甘草附子汤微汗之,祛风为主,除湿次之也。此上二条,皆详风湿之义,以明风湿之治也。”

〔病案举例〕

宫××,女,47 岁,1973年8月来诊。主诉:久病腰疼,二个月前继发功能性子宫流血,经刮宫血止。但身体逐渐虚弱多病,周身关节疼痛。初为走窜,近一个月痛有定处,手背及腕关节肿痛。继而肌肉隐有红色斑片,掣痛不得屈伸,触之则痛剧,夜重有碍睡眠。汗出渗透衬衣及被单,恶寒喜暖,头晕乏力。尿涩,尿道痛。面色晦暗,痛苦病容,舌苔薄白而燥,脉象弦。诊为气血不充,寒湿侵袭脉络,郁久化热。治则,补气养血,疏风散寒,清热利湿。

方药:党参40克 二术各15克 附子15克 桂枝20克 白芍20克 当归30克 川芎15克 红花15克 防己15克大艽20克 甘草15克 滑石2O克 元柏15克 仙遗粮40克,水煎服。上方连服 4 剂,手腕肿痛,尿涩减轻。但周身疼与夜汗解,仍按上方加芪、龙、牡等品,连服数日不效。遂忆及甘草附子汤所主诸症与本症相似,遂改用本方.桂枝50克附子15克 白术25克 甘草25克 水煎分两次服。一剂疼止得寐,汗出大减,连服3剂,痊愈出院。(摘自《辽宁中医杂志》6 : 15 , 1980) 健脾解表法-----------内湿易招外湿

刘氏认为:辨病必须辨证,辨证必须了解其人素质,或云“解表无必要健脾”,此乃就一般而言。如病久脾虚,非健脾则无以为发表之地,此仲景用桂枝汤啜热粥即其义也。况屡表而寒不解,屡清而眼尚红,岂不考虑“始传热中,末传寒中”之变乎?

龙某某,男,56岁,住长沙市。据述2个月前往返于滨湖水灾区,患上当时流行的“红眼病”,经西医院眼科治疗,抗病毒、滴眼药,虽获好转,但未根治,近两周以来因劳累受寒,病复发而加重,仍用前法治疗效不明显。因请中医面诊,诉头重恶寒,四肢倦困,两眼结膜暗红成片,翼状胬肉侵及角膜,沙涩难开,无眵泪冷,眼胞不肿不红,口不渴,二便如常,舌质淡红而胖,苔薄白,脉弦小。据脉证分析,此属“寒沙眼”,所谓“眼疾无表不发”是也。方用明党参12克、苏叶10克、荆芥穗5克、防风10克、苍术10克、藿香6克、晚蚕砂12克、夜明砂6克、白蔻3克、蒺藜10克、蝉蜕5克,每日1剂连续5剂。

复诊:身得微汗而全体舒松,头如脱帽,两眼结膜潮红及翼状胬肉已消失90%。症见舌苔白腻,纳化不佳,易方以六君子汤加苍术、藿香、白蔻、夜明砂、晚蚕砂、鸡金、麦芽,10剂。眼结膜黑白分明,愈后未复发。

辨病必须辨证,辨证必须了解其人素质,得以审证求因。本例形肥多湿,往来于蒙蒙细雨中,内湿易招外湿,兼之表寒郁遏,邪走空窍,治以辛温解表,淡渗利湿,全身微汗不使如水淋漓,则寒去湿也去,此“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也。观于此,“火郁则发之”,切不可见热投凉,此案是从整体以改善局部。

======================

解表祛湿

本法适于表里俱湿之证。患者素体多内湿,加之外感湿邪,即成表里俱湿之证,症见恶寒发热,周身痛楚,腰痛等。《时病论》云:“倘或连朝风雨,人冒之者,即患身痛,腰痛,恶寒发热,此邪由太阳之表,而入于少阴之里,即《内经》所谓雨气通于肾也,宜乎表里双解。”方用二活同祛法(《时病论》)。雷氏说:“两感表里之湿证,此法堪施。其中羌活、防风散太阳之表湿,独活、细辛搜少阴之里湿,苍术燥湿气,生姜消水气,盖恐诸药辛温苦燥,故佐甘草以缓之。”兼腹痛泄泻者,加煨葛根、木香。 关节疼痛,行动困难

长春中医学院教授 肖永林

王X X,男,39岁,1979年9月来诊。

该患于2个月前开始膝关节疼痛,渐至踝、髋,以至四肢各关节皆痛。本人为农村大队赤脚医生,中医、西医皆略通晓。先用西药,后用中药,疗效不佳,且反越来越重。故柱拐前来求治。

询其病程经过,言于2个月前(夏季)常于河水中野浴及捕鱼。一日,正值阴雨天,回家后当晚即觉两腿发滞,沉重不灵,行动略感不便。初起尚未在意,以后日甚一日,两膝关节处开始疼痛,且见肿胀。当即服用炎痛喜康,初用效果很好,数日后效果越来越差。疼痛自膝部延及踝、足趾、腰髋以及上肢诸关节。

又服用大、小活络丹,风湿骨痛片,外贴风湿止痛膏等效也不显。自己用了几剂独活寄生汤,同时服用虎骨酒,不但不效,反而愈来愈重。现在行路已很困难,必须柱拐蹒跚而行。

视其舌象,见其舌质红,舌苔黄白相兼,厚而粘腻。心中顿觉恍然,知其证系湿热为患,乃湿热痹证。细询其症情,果然关节疼痛之处(特别是膝关节)不唯肿胀沉重,且有热感。筋脉拘急,行动不便。心中烦热,口中粘腻,渴而不欲饮,痞闷不饥,食欲减退,食后作胀。小便赤涩而热。患者自觉全身沉重懒堕,

发热,时有汗出。综观诸症,其为湿热痹已无异。为其书(温病条辨)之宣痹汤与三妙散加减,以清利湿热,疏通经络。

药用:栀子15g,连翘15g,滑石30g,蚕砂10g,苍术20g,薏苡仁50g,黄柏15g,牛膝15g,汉防己15g,片姜黄15g,赤小豆50g(自备)。

2剂后,觉关节疼痛减轻、筋脉舒展、活动灵便,心中烦热及关节之热感皆轻,小便已不如从前之赤涩而热,舌苔也渐化。效不更方,又3剂后,效果更为明显。又自己连服5剂,诸症全消,行动灵便,食欲增加,舌苔完全退净,一切恢复正常。

====医生甲 请老师谈一下诊治此患之思路。

====老师 对于这一患者的症情分析判断,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首先,此患者之病起于夏秋之季,且其在经常与水接触(野浴、捕鱼)之后而发病的。这样,就很明显地告诉人们,其病很有可能得之于水湿之邪从外而受。

其次,在治疗上,患者本人曾用过一些药物。从其所服用过的汤剂及中成药来看,大抵皆系辛温燥烈窜通,以祛风、散寒、燥湿、通经活络为主要功能的药物。服后效果不显,而反加重。这又给人们提供了进一步的线索,此痹证非为风寒湿痹,可能为热证。盖以辛热之品治寒,其病当减。今不减而反重者,则恐为以热助热,故可测知其证为热证之可能性较大。

再次,从患者之症情来看,其痛处肿胀而热,全身发热,心烦,尿赤涩而热,口渴而不多饮,苔黄白粘腻,皆系一派湿热之象,则知其病为湿热痹证无异。故敢直投苦寒清热,淡渗利湿之剂,患者服后,果如预想的一致,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此证的分析判断,是从发病季节、受邪之原因、临床症情之表现,再结合所用之药的效果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而得出的结果。

====医生乙 如老师所言,此证系湿热痹证。为何其人按风寒湿痹治疗呢?

====老师 关于这一问题,我考虑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从理论上来看,《内经》在论述痹证的成因和辨证时讲道,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素问·痹论》)《医宗金鉴·内科心法要诀》是东北农村中医必读之临床书籍。其在痹证的论述上基本原于《内经》而编写为歌诀的。"三痹之因风寒湿,五痹筋骨脉肌皮。风胜行痹寒痹痛,湿胜着痹重难支",是很多中医都已烂熟于胸中的。且其所列方剂,皆以除湿祛风散寒为主。作为一名初入中医门径的农村医生,其在辨证用药上的思路,大抵难于超出于此范围。二是,从痹证之偏于寒者(或风寒、或寒湿)随处可见。对于医生来讲,早已习以为常。对于湿热痹证,偶或有之,或遇而未识,或疏而忽之,或从所未见。三是,从现在中药市场来看,治疗痹证的中成药很多,但不论是古代保留下来的有效品种,还是最近几十年各地新研制出来的新药,其剂型尽管丸、散、片、膏、酒、胶囊、注射液等应有尽有,但其所应用的药物大抵不外祛风除湿散寒之药,如羌活、独活、桂枝、防风、防己、川乌、草乌、附子、乌梢蛇、白花蛇、贯筋、穿山龙、地枫、年健、寄生、川断、天麻、秦艽、五加皮、虎骨、豹骨等;活血通络止痛之品,如当归、川芎、赤芍、红花、没药、乳香、土虫、牛膝、马钱予、地龙、姜黄、元胡等;也有的加一些补气养血、滋阴益阳、强筋壮骨之品。其所主治之证,大致皆以风寒湿痹为对象,而治疗湿热痹证的中成药,基本没有。基于以上原因,就难免在痹证的辨证治疗中,其思路囿于风寒湿痹,而少想到湿热。所以此患者当服完2剂中药之后来复诊时,对于奏效之迅速感到惊奇。当我给他讲了关于湿热痹的辨证特点和治疗原则、用药规律之后,非常高兴,因为既给他治好了病,又学到了新的知识。

====医师丙 请老师谈一下湿热痹证之病机、辨证和治疗用药情况。

====老师湿热痹证之原因,大抵缘于感受湿邪。其人或因冒雨、或因涉水、或因沐浴,或坐卧湿地,或于水中劳作,或居处阴暗潮湿,或夜晚清晨涉行于雾露之中,皆可导致湿邪从外感受。因湿性重浊,往往先从下受,故下肢最易受病。外邪中人,又多以人体之气先虚为凭依。故其人或先七情内伤,气机失调;

或脾胃气虚,湿饮内停;或肾阳不足,不能化气而水湿留滞,皆为外湿内犯预伏了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若外湿内侵,内湿为合,内外合邪,则湿病易患。湿邪内郁,则阳气之宣达受阻,于是气机郁滞而化热,遂成湿热证。湿热着于关节,痹于肌肉,经络受阻,失于宣通,故出现痹痛。

其与寒痹(或风寒,或寒湿)之区别在于:寒痹证之关节处发凉而痛,得热则痛缓,遇寒则痛增;湿热痹证,其关节处多肿胀而热痛(或红肿),得凉稍减,遇热加重。寒痹证身不热,无汗出、口渴、心中烦热之感;而湿热痹证则发热,时有汗出,多心中烦热而渴。寒痹证小便多清长而通利;湿热痹证小便多短赤

而涩滞。寒痹证多饮食如常;湿热痹证多脘腹痞闷而食少。寒痹证其口中多和;湿热痹证其口多粘腻或苦。寒痹证者舌象大致如常人;湿热痹证舌多红赤,苔或白或黄,或黄白相兼,或灰,但其苔多粘腻而厚。寒痹证服温热药或药酒则痛减;湿热痹证跟上药则局部及全身症情加重。如果我们稍加注意,两者之辨认多不困难。

湿热痹证,由于湿热蕴结,留滞经络,故治疗时应以清利湿热、疏通经络为法。因而,常将清热药与祛湿药结合应用。但一般来讲,应以祛湿药为主,而以清热药为辅。因热邪与湿邪相合,湿邪之留去与否,对湿热之能否清利起到主导作用。盖热邪之在人体,常以湿邪为依凭。如湿邪不去,则热邪与之搏结而不

易清除;反之,若湿邪尽去,则热邪无所依而易清除。故在治疗湿热邪气留恋时,皆以祛湿为主。欲除湿邪,必用宣通三焦气机之法,即开宣上焦肺气,畅达中焦脾气,渗利下焦膀胱之气。三焦气机通畅则水湿之邪自去,如《温病条辨》之宣痹汤,即以杏仁宣降肺气,盖肺为水之上源,气化则湿自化;以半夏、蚕砂燥湿健脾,使中气宣展,自能化湿;以薏苡仁、滑石、赤小豆淡渗膀胱之气而利尿。再加防己之宣通经络而利水湿,则湿邪自无容留之地。在祛湿的同时,加连翘、栀子以清湿中之热。在用药上,既重用祛湿之药,又不可专于祛湿,必须祛湿与清热之品相结合,才能收到湿去热清的效果。如果专于祛湿或专于清热,均失之偏颇,那样只能形成"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的局面。

治疗湿热痹证,以宣痹汤之药物组成为最佳而不驳杂。其次,二妙散(苍术、黄柏《丹溪心法》方)、三妙丸(即二妙散加牛膝《医学正传)方)、四妙丸(即三妙丸加薏苡仁(成方便读)方)也为对证之方。其他如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朱丹溪方),其方中虽有苍术、防己、黄柏、龙胆萆等清热祛湿之品,但方中又杂以羌活、南星、桂枝、威灵仙、白芷等辛温药物,对于湿热痹证难免有辛温助热之虞。

如前面所讲过的,其他治疗痹证之方剂及市售之古今各种中成药,大都不适宜于湿热痹证。特别是一些药酒,更当忌用。盖药借酒力,以通经络宣气血,对于寒痹之类,确有一定效力,而对于湿热痹证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因酒质阴而用阳,本于水而性热,既能助热又能增湿,故不宜于湿热痹。

舌诊

古人说:舌为心之苗,舌为脾之外候。望舌是把舌面划 分为几个部位以候脏腑。它的分法有二:一是以胃经划分: 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此法适用于胃肠疾 病。二是以五脏划分,舌根属肾,舌中属脾(胃),舌尖属心 (肺),舌边属肝(胆)。

望舌主要是观察舌质与舌苔的变化。全舌的肌肉脉络组 织,统称舌质;舌面上所生的一层苔状物,称为舌苔。

l.舌质的望诊:舌质望诊主要是观察神、色、形、态的变化。

(l)舌神是看舌质的荣枯。荣,就是舌质有生气、有光彩,虽然有病也较为顺利;枯是失去光泽,没有血色、没有生气,这是严重的疾病。

(2)正常的舌色是深浅适中、鲜而润泽的淡红色。色不正常,就是病态。色较正常更红的,多属热证、实证,红而干的是胃津已伤;色较正常淡的是寒证、虚证。舌淡红,光而无苔,是气分和阴分两亏的征象;舌质鲜红,在温病是象,在虚劳则主阴虚。

舌质绛色(深红色),多见于温病邪热传入营分;全舌鲜绛,是心包络受邪;舌尖独绛,是心火盛;若绛色而似千,手摸之觉有津液的,是津亏而湿热上蒸,或有浊痰;舌绛而上有粘腻,似苔非苔,是中焦挟有秽浊的证象。

舌质紫色,有寒热之分。色深紫干枯属热,色浅湿润属寒。紫色深而遍布全舌,是脏腑热极;全舌淡紫而带滑多是寒证,紫暗而湿润,多有瘀血。

舌质蓝色,是气血两亏的重症。蓝色微而不满布全舌,是温疫,或湿温热邪不解。全舌蓝色而有苔,是脏腑已受损伤;若全舌蓝而光无苔的,则是气血亏极的不治之症。

舌色见全黑,是血已败伤的现象。大致舌黑而润多属虚寒,舌黑而干焦多属火热。

(3)观察舌形,主要是分辨老嫩、芒刺、裂纹、胀瘪(bie)。老是舌质坚敛苍老,不论舌苔的白、黄、灰、黑,病多属实。嫩是舌质浮胖娇嫩,或舌尖边有齿印,不论有何种苔色,病多属虚。舌上有芒刺高起,是热邪内结的现象。舌有裂纹是热盛,或是血虚而阴不足。舌胖大而肿为胀,病多属血分,或是痰饮,或是湿热内蕴。舌薄而瘦为瘪,舌瘦薄嫩色淡红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若瘪而红绛,是阴虚热盛,津液大伤。

(4)舌态的诊断,可分软、硬、战、痿、歪、舒、缩、吐弄等八种:

凡舌体柔软、灵活而红润,多为有胃气,有病亦较轻。舌头强硬,每并见言语蹇涩,外感病和杂病都会发生这种舌象。舌头战动不定叫舌战,多见于虚证和肝风。舌软不能自如掉动为痿,多属热灼阴伤;久病见舌绦而痿,是阴亏之极。舌偏斜为歪,多见于中风病人。舌头伸长,是舌的筋肌舒纵所致,凡舌伸而不能缩,干枯无苔的,是死候;伸而能缩,舌体津润的尚可挽救。舌体收紧而不能伸长为缩,凡舌短缩强硬,神昏谵语、多属危重之症。舌伸长而弛缓为吐舌;舌微出口外,随即收入口内,或舌舔唇上下左右的为弄舌,两者多属心脾有热,均是重症危症。

2.舌苔的望诊,舌苔的生成,一是由胃气所生,二是为邪气上升,三是饮食积滞所成。正常的舌苔,由胃气形成,薄白而清净,干湿适中,不滑不燥,或略有薄淡黄苔。诊察舌苔,一般分苔形与苔色两个方面。

(l)苔形:应分真假、有无、偏全、变化、厚薄、润燥、腐腻等各类:

舌苔坚实的密着于舌面,象从舌面上生出而有根的,叫做真苔,是病邪汇结的表现。凡病的初期、中期,舌苔有根比无根的为深、为重;后期舌苔厚而无根,比之有根的为恶。但有的舌面上一层厚苔,看上去像似无根,其下却已生出一层新苔的,则是疾病好转的现象。

假苔是舌苔不着实,好像涂在舌上的一样,不象从舌上生出而无根的就是。一是常于饮食之后即退去,是里虚或无病;二是有苔有色,擦之即去,病较轻浅;三是久病胃气虚乏,不能接生新苔。一般假苔,多与过服寒药、热药有关。

病本无苔而忽然有苔,是胃浊上泛,或属热邪渐盛;病本有苔而忽然退去,是胃阴千涸,胃乏生发之气。观察舌苔分布的或偏或全,可以诊知病变所在。苔满布全舌称全,苔偏于左、右、内、外等一侧的称偏。全苔满布,是邪气散漫。偏于一边,是邪在半表半里,舌心无苔,是阴虚、血虚或胃气伤所致。

舌苔的变化,随时反映着疾病的变化。如温病发病之后,舌苔往往由白转黄;黄苔退后,又复生白苔,这是疾病向愈的现象。若病势发展,或由误治,舌苔可由白或黄而变老黄或黑色。如果苔退急骤,变为无苔,是邪气内陷,正不胜邪的现象。舌苔的真退真化,必先由化而后才退,由密而渐疏、由有而渐无,这是真退。如果满舌厚苔忽然退去,舌底仍留污质腻湿,这是假退。一二天里,仍然要继续生出厚苔。

舌苔薄的,多为疾病初期,病情轻浅;舌苔厚的,多显示邪已入里,病情较深或里有积滞。舌苔润泽,表示津液未伤;舌苔千燥,是津液已耗。舌苔如腐渣,揩之可去,是阳气有余,能化胃中浊腐之气上升。舌苔粘腻,中心稍厚,边薄光滑,多是阳气被阴邪所抑,必有湿浊痰饮,或食积顽痰。大抵观察舌苔的厚薄,可知邪气的深浅;苔的润燥,可知津液的存亡;苔的腐腻,可知肠胃之湿浊。

(2)舌苔的颜色,主要有白、黄、灰、黑等分别。

白苔,是最常见的舌苔。主风寒湿邪,主表证。白而薄滑,同时又有发热恶寒、脉浮头病,多属外感风寒。白苔厚滑,同时又有寒热、骨节疼痛的,这是外寒引动内湿之症。白苔粘腻,又见发热、头痛、身疼而口不渴的,这是湿邪在气分。白苔薄而干的,多为肺津巳伤。白苔如积粉,多为疫症初起,邪入膜原等。

黄苔,主里,主阳明热邪,热在气分。黄苔薄而滑,多为风已化热,尚未伤津;没有头痛恶寒的,邪已初入阳明。黄苔而厚滑的,是胃有湿热。黄苔微粘腻,口不渴饮,多为湿邪结于气分;痰湿食滞,亦多见此苔。黄苔薄而干,表明肾的津液已伤。舌苔黄厚干燥,是胃热伤津;若老黄而燥裂,则属热圾。黄苔而淡,舌质胖嫩,津润而冷,多为脾虚有湿。

灰苔,主三阴寒证或热证。舌苔灰黑而润滑,常见腹痛吐利、手足指趾冷、脉沉细;舌苔灰干,而舌质深红,多为热炽津伤。

黑苔,主病多危重。黑苔润滑,舌质不深红的,是阳虚寒证。黑苔如涂淡墨水,肢冷脉微,不论是润是燥,都属虚证。黑苔薄而不润,舌质鲜红的,是阴分不足。黑苔而燥,是津枯火炽。舌中心黑苔而燥,并连牙龈唇口都黑的,是胃将败坏。舌根见黑苔而燥,是热在下焦。

除了上述各种常见苔色外,另外还有兼色舌苔。如白兼黄苔、白兼灰苔、白兼黄黑苔、黄兼灰苔、黄兼黑苔等等,都有相应的各种病症,主要以合参四诊,分别寒热虚实,这里就不一一加以叙述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8165.html

更多阅读

藿香正气水的功效及副作用 藿香正气水可以退烧吗

藿香正气水的功效及副作用——简介 藿香正气水是家中常备的中成药,以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头痛头晕等症。其实,藿香正气水的功能远不止这些,它还有很多其他妙用!藿香正气水的功效及副作用——工具/原料

用藿香正气水给孩子退烧 有藿香正气水退烧方法

用藿香正气水给孩子退烧——简介 孩子发烧是让家长最头痛的一件事,用美林吧,最近都在传美林对儿童肾脏功能有影响,怎么办呢?朋友圈疯传用藿香正气水贴敷肚脐可以为孩子退烧。笔者的儿子三岁半,最近发烧39.4度,用了这个方法,安静的睡了一夜,

治疗湿疹 藿香正气水治疗湿疹

〖鱼腥草治阴囊湿疹〗此方简单易于操作,用药方法如下:先将水一斤烧开,再放入鲜鱼腥草100克(干草减半),煎3一5分钟。冷却后,用纱布蘸药液洗患处,每日1一2次,可根据病症连续洗7一10天。一般经治疗后,可见局部干燥,渗出液停止或减轻,瘙痒日渐消失。

藿香正气水的功效与作用 藿香正气水治疗湿疹

藿香正气水的功效与作用——简介藿香正气水由水煮及酒浸制而成,对酒精过敏者或肠胃功能不好的患者,应慎用或改用其他剂型,如藿香正气胶囊或藿香正气滴丸。由于霍香正气水药效比较峻猛,小儿和年老体虚者服用时应有医生指导。 藿香正气水

罗大伦: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丸治寒湿2011-06-22

【1】一回到北京,我就被闷热的空气来了一个下马威,只见整个北京城笼罩在一片暖暖的雾气中,来到室外,立刻身上就开始出汗,这叫一个湿热啊。这些日子,全国其他地方可能也是雨水偏多,很多朋友反映,周围的环境感觉非常的不舒服。结果,患病的朋

声明:《主题:藿香正气散》为网友黑夜王子高泽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