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闻短评写作指导与训练 中考英语写作训练指导



新闻短评,顾名思义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它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们日常读报会发现,在重大新闻报道的最后往往有一个“编者按”,我想,那就应属于新闻点评的一种。既然是“点评”,我们就要针对新闻中的具体事件,旗帜鲜明地拿出我们的态度意见。点评一定要是非分明,要画龙点睛,要切中要害。怎样才能具体做到这些呢?

第一,我们要读懂新闻。通过阅读,我们要了解:①新闻报道了什么事件;②事件是因为什么而发生的,相关背景如何;③文段中指出的事件发生过程中的突出细节是什么;④事件造成的后果是什么;⑤事件的本质是什么,透过事件的表面现象,我们看到了什么社会问题。通过这样的梳理,我们就可以把新闻的脉络理清楚。

第二,选好点评的角度,切中要害,点到位。针对新闻,我们要抓住主体,抓住要害,抓住事件的本质(透过现象到本质),准确提炼观点。新闻点评一般可以概括地表述为:某某事件怎么样,折射出社会中的何种现象(或反映了社会中哪些方面存在的何种问题),对这类现象我们该怎么做。这里要注意,点评不能面面俱到,不能泛泛而谈,不能什么都想评。点评的篇幅要小,目标要集中,要切中要害。

第三,点评要精当、独到,要鞭辟入里,以理服人。针对新闻所报道的事件,我们要高屋建瓴,从理和法的角度去看待。然后旗帜鲜明、是非分明地把我们或褒或贬的态度表述出来,那样评的导向也就十分明晰了:或引导人们向善,或劝戒人们警醒,或引起人们深思……切不可凭空漫说,言不及义,无理取闹。

第四,点评要讲究艺术性。看准了问题后,我们还要选择表述的角度。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力求新颖、独到,做到生动形象、文采丰富、言简意赅、干净利落,才能使人耳目一新,切忌陈旧、老套、死板。

怎样写好新闻点评

———兼评《检察日报》专栏“新闻快评”

近读《检察日报》的专栏“新闻快评”,感到很有特色:一是配合新闻、有的放矢;二是一事一评、火力集中;三是篇幅短小、言简意赅;四是做到了每周三在第五版最右栏设一长条作为“新闻快评”园地,每期登载快评3至4条。“新闻快评”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给读者留下较深的印象。

如《井盖之惑》(11月24日),就北京今年1月至10月,三分之一的井盖失窃了,失窃数为21090个。点评说:“负有保护井盖的部门多达19个,该保护好了吧?事实却正相反——谁都有责任,意味着谁都不负责任,这正应了一句老话——鸡多不下蛋。”三四句话点评出问题的实质,特别值得相关部门的深思——何以鸡多不下蛋?

再如《500元以下:免赔》(11月3日),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11月1日正式推出机动车辆保险附加绝对免赔额等条款,其中规定“500元以下的损失免赔”,点评说:“这种德行的保险公司可不是一家两家。和他们比起来,把话说在前头‘500元以下免赔’倒是进步。”“会不会有人哪天出了事,一看损失在500元以下索赔不了,干脆撞它个狠的?”点评得很有讽刺的意味,这样的保险公司“惟利是图”的“德行”实在让人寒心!

再看12月1日的《封口费》,即企业用于堵媒体之口的钱称为“封口费”。这份钱已经成为少数财经媒体的一笔特殊收入。点评严厉地抨击:“‘有钱能使鬼推磨’,‘封口费’的出现让我们明白:有钱也能使鬼不推磨。拿了钱,对坏事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钱拿得再多一点,两只眼可以都闭上。可是,眼都闭上了,你这个媒体还有存在的必要吗?难道留着就是为了让记者收‘封口费’?”点评有独到见解,质问得相当有力。

这样结合新闻,进一步点评,既扩大了新闻的效果,又深化了对新闻提出问题的认识。激浊扬清、抑恶扬善,显示出言论的力量与作用。

像《检察日报》的“点评”这样形成制度化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专人分工,轮流点评,风格多样,有所比较,相互竞争。

当前有些媒体的点评写作的主要毛病是:新见解少、评议少,重复、引用新闻事实多;说理不精彩、不深刻;文字欠生动,欠文采。标题也缺乏评论的特色。

点评,是新闻评论的一个品种,它比短评还要简短。说得更宽泛一些,编者按、编后、编辑有话等也属点评之列。它以新闻报道为依托,从具体事实中画龙点睛地评说,旗帜鲜明地点明要害。

如何写好点评呢?

一要评在点上。点评的篇幅很小,要一语中的,要聚焦在一个焦点上,就像立靶子那样,得射中靶心。而不可分散,什么都想评。

二要评得有理。好的点评应做到导向鲜明,事理清晰,鞭辟入里,以理服人,发人深省。

三要切中要害。点评虽短,并非浅薄、平淡,不能钝刀子割肉,而要单刀直入,笔锋锐利,评得尖锐,评得有力,点到痛处。

四要评得生动。可以引经据典、谈笑风生。关键是要语言活泼、生动,多运用群众的话语,切忌知识分子腔。要讲究点艺术性,言简意赅,语言简洁,干净利落,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写好点评的第一关,是主题要选得准。点评的题目哪里来?题目满地跑,看你会找不会找。题目要选得小、集中,而不要太大、太空。选题一定要是当前最需要反映的,紧紧围绕形势的,是党和国家以及广大群众最关注的事情。要善于以小见大,从普通的生活场景、事件中反映重大的主题。12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了《人大代表王廷江参与打骂飞机乘务人员》的新闻,夜班值班编辑当即写了“及时评论”《他胆咋这么大》,连续提出7个问题,责问王廷江的“跋扈”,“特殊身份”,强调“一个好公民至少不能违纪违法”。简短的点评为百姓说了话,读来很是解渴。

第二关是引文简洁。一般来说,报道的原文都比较长,点评稿时要把握“三少、三多”,即过程叙述要少,简短的分析、结论可多;重复的例子要少,典型、有特色的事例可多;空洞的议论要少,求真务实的话语可多。同时注意,在归纳、衔接、过渡中,要忠于原意。

第三关是提炼特点。这是写好点评的重中之重。从新闻的报道中,看到了什么?应当肯定什么?应当否定什么?都要在提炼中加以明确。提炼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分析,力求做到准确、精练,使点评稿尽量反映并符合客观实际。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要善于梳理,使之系统化,综合提炼主题与观点。

第四关是恰当评价。不可拔高。要讲究实事求是,不能把话说绝对了。

希望更多的编辑、记者拿起笔来,多写点评、短评,那样你发挥的作用就更大了。

(作者系据新华社高级编辑)

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评论

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评论呢?这个问题也困扰过我很长时间,因为作为非科班出身的人进入这个领域确实很难。那么在写评论之前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学习,学习别人的评论,分析别人评论的文章。这方面可以多看报纸,报纸的评论一般比较深邃,而网络上的评论一般比较简单,观点比较鲜明,这都要学。

看报纸主要是看他们评论的结构,也就是学习他们的评论的手法,各段的衔接;而看网络评论则是努力学习他们看问题的切入点,这是培养自己对新闻的敏感性的。在报纸方面我推荐《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在网络方面我推荐网易、新浪和腾讯。

以上这些针对某个单独的评论来说的,要是想把握这个评论的趋势,建议去看看五大门户每天的新闻排行榜,以及跟贴,看新闻排行榜可以知道最近的热点是什么,看跟贴是可以获得一些新的观点。

具体到评论的操作上,一般简单的就是三段式,第一段引用已经报道过的新闻,第二段是对这个新闻的评论,第三段是总结出结论。这样的段落对初学者最合适,因为结构清晰,观点明确,只要观点有说服力就可以成功。而另一种方式就是加叙加议,这是比较难的,是一边截取原新闻,一边进行分析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对事件阐述清晰,结合紧密,但不容易把握结构,最好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再使用。

评论是原则是不要偏激,每个评论人员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你要明确自己为什么要写评论,假如你只是为了写而写,那么即打动不了别人,也只能是篇垃圾文章。记住写评论的人需要同情心、需要宽容心、需要爱心!

说到小技巧就是写评论的时候要自己先在脑子里过一遍自己的观点,要看这个观点是不是有足够的论据,是不是有与大众常说的观点不一样。我记得我写的一篇评论是评一个农民的钱不小心被粉碎成纸屑,后来银行破例给他兑换的事件的。当时很多人都认为银行正确,认为这是银行的人性化的做法。我当时的观点则是这样于法不容,站在法律的高度,凭什么破例呢?而且粉碎后基本上无法识别,那就应该依法不给予兑换,假如觉得农民可以,可以人道给予帮助,但不应该是采用破例兑换的方法,这破坏了依法办事的准则。

所以说,评论最忌讳人云亦云,你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要清楚的阐明这个观点,要少绕弯子!另外在展开论述的时候,应该举一些与这个事件相似的例子,以及这些例子的结果,来加强评论的说服力,在引用的时候,可以横向的,就是与国外、或者其它省市比,也可以纵向,与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进行比较。

要把引用做好,就要求有足够多的文化背景,可以信手拈来,这就要有足够的积累,多看书,多看书,还是多看书。把有价值的东西记录下来,而不是看过就忘记。你的知识面有多广,知识有多深刻,决定着你评论的好坏。

最后就是总结观点了,在所有的评论中都要出观点,很多的评论都放在最后,这是因为经过论述以后这样的观点或结论就显而易见了,评论员所做的就是明确的表明自己的观点。在表明自己的观点的时候最好能够引用一些名人的话,这样更有震撼力。

好的评论是震撼人心的,是能够发人深省的,切记不要为了写评论而写评论。评论员应该是高于一般编辑的,应该是有独立的思维的,应该是有爱心的。

新闻短评写作训练
高考新闻短评写作指导与训练 中考英语写作训练指导

1、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的贫困生小方在入学的第二个月,意外发现自己的就餐卡上多了一笔钱。原来,科大采用“校园一卡通”网络技术,对学生的就餐情况进行监控,若学生在食堂月均用餐60次以上,消费总额却在150元以下者,则无需申请,其就餐卡上就会多出一笔由学校“隐形”提供的补助。

材料二“这房子能住吗?”“饭能吃吗?”2月10日,30多名小学生寒假期间在老师的带领下慰问贫困生,当他们走进一名叫关鹤琳的学生家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现场捐助的770余元的爱心款能解决关鹤琳半个学期的费用,但是参观式的慰问却让关鹤琳很受伤。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所说的现象。

(2)针对上面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

(1)对贫困学生的扶助存在不同的观念和做法。

(2)答案示例1:

对贫困学生的扶助要考虑到照顾学生的自尊心。如果在给贫困学生物质帮助的同时却在客观上伤害了贫困学生的自尊心,这样的扶助会给贫困学生的内心留下阴影。科大的做法不仅是—种关爱,更体现了一份尊重。

答案示例2:

贫困学生应有平常心。作为受助学生,经济上的贫穷并不等于地位的低贱,面对他人善意的关怀与捐助,应有一颗平常心,坦然地接受,而不应有自卑心理。

2、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分)

2月14日,在长沙世界之窗,拍到的惊人一幕:一名年轻女子骑上毛主席塑像照相。一名年轻女游客在同伴的帮助下爬上毛主席雕像,并骑在雕像的肩膀上拍照。19日,网友“沉默的麻雀”在某论坛上发出题为“一个可耻的中国人”的帖子,该帖点击率已飙升至15000余人次,同时,全国各地的网站纷纷转载该帖。该女子的行为引来网友的一片讨伐之声。有人甚至提出要“人肉搜索”出这个“脑残”。从论坛发布的两张图片看,这名骑上雕像的女孩年龄在20岁左右,与她同行的一名男孩帮助她爬上雕塑,另外两名女孩则拿出手机为她拍照。

包括新华网等知名网站在内,全国各地的网站纷纷转载该帖,在网友中引起强烈反响。绝大多数跟帖网友认为,这个女孩“可怜可悲”、“太没有素质”。一位网名为“炎黄春秋”的网友在天涯社区的论坛上发帖,认为这是“国耻”,是“社会之悲哀”,“让我们对这样可耻的行为全民共讨之吧!”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要点。(3分)

(2)针对上面的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不少于100字,4分)

(1)一女子骑伟人塑像遭讨伐

(2)参考答案1:

姑且原谅骑毛主席像的辣妹。我认为,首先是公园管理部门没有尽到管理者的责任;其次,在“辣妹”的成长过程中,她的家庭、学校甚至整个社会,对她的教育缺失;还有与“辣妹”同行的伙伴,包括附近的游客,对“辣妹”的举止没有及时制。“批评辣妹,又原谅辣妹,是在倡导一种宽容的精神,同时,也是为了引起我们的深思和警惕:生活中我们应该做一个怎么样的人?”

参考答案2:

在景区的骑在伟人的塑像上照像玩,这是不文明的,极其不妥的。因为对景点的景物,不论是人还是动物塑像,或其它景物都不能任一在上面踩踏、骑坐,这是文明常识。于此大家表示愤慨是理所当然。我反对在景区骑在毛泽东塑像上玩的不文明行为。但也希望网友不要遵循文革遗风将此现象政治化,愤而斥之为脑残,去人肉搜索置其于死地而后快。

参考答案3:

对于这样地行为可以宽容,但决不可原谅。名人形象雕塑,目的是“让游客直观地了解湖南历史名人,增强民族自豪感”。对于伟人,对于名人,应该说他们就是中华的见证人,也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标志,这样财富性的宣传内容我们应该出于一种怎样的目的呢?与毛主席合影,是一种对伟人的尊重,更是体现对伟人的崇敬,似乎和毛主席在一起的意思,但骑在上面就有些有伤大雅,甚至有些龌龊的感觉,这位时尚少女的行为完全是出于“到此一游”的动机作出了这样的惊人之举,但却肤浅的很,无知的很。这样的行为可以宽容,但决不可原谅。

3、近年来,明星移民,国外产子的现象颇为常见,土生土长的中国著名演员巩俐远嫁新加坡并于上月宣誓加入新加坡国籍。章子怡早前开心地宣布已与美国富豪男友ViviNevo订婚,以及明年结婚;坦言有计划结婚及生育,她强调“即使下一代是美国人,但她永远都是中国人”。同样2006年前乒乓球国手邓亚萍,在巴黎一家医院剖腹产下一男婴。有人质问邓亚萍:为什么把孩子生在法国?中国之大,就没适合她生孩子的地方吗?分明是想混法国国籍。消息传出后,引起公众的关注,国内网友们更是掀起激烈的争论。

(1)为上面材料拟一个新闻标题(3分)

(2)有人认为这是不爱国的表现。有人认为这与爱国无关,那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1)明星移民,国外产子现象引发争论

明星名人户籍移民引争论

(2)答案示例:

不管是国外生子还是移民他乡,这与爱国无关。巩俐、章子怡加入他国国籍完全是为了爱情。邓亚萍法国生子又与爱国有何关联,爱不爱国不是拥有哪国的国籍,那是发自心里深处的情感,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就是最好的证明。再说加入外籍是她们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巩俐等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我们还是以正常的心态去看待此类现象。

答案示例:

这是不爱国的表现。巩俐此举虽属个人权利,却伤害了很多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对于明星加入外国国籍的意图,可能每人的出发点都不一样,但在国内名利双收的时候却放弃滋养自己的祖国,有一点忘记爹娘的感觉。当我们面对这样的情形时,应当记住做中国的公民是最基本的爱国表现

4.近日看到一则消息,标题是“1500硕士竞聘卖猪肉工作,据称包括海归人士”,言称如今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别说大学生就连硕士博士就业也费劲,就有那么一家天才公司此时出了招聘广告,高薪之下竟引来无数硕士征聘,一下子火了。先前就有过“北大才子卖猪肉”的新闻,也听说过放弃20万年薪回家乡种红薯的硕士农民彭焕新,都挺成功的,虽然在世俗眼光里此举动不可思议,但人家自己乐意,而且赚钱了,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是别人的事。但今天这新闻够轰动,人数众多、层层筛选、条件苛刻。对于这一消息,上至教授,下至百姓,众说纷纭。

(1)为上面材料拟一个新闻标题(3分)

(2)对上千硕士竞聘卖猪肉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述(4分)

答案:

(1)上千硕士竞聘卖猪肉

(2)答案示例1:硕士竞聘卖猪肉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如果市场有需求,就有实现的可能。一方需要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需要钱满足生活需要,好像也算得上市场经济的一种反映。改革年代,卖猪肉也需要人才,只有转变思想才能让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

答案示例2:

我为千余硕士竞聘“猪肉荣”的现象大声叫好。因为这是就业者端正心态、消除职业歧视的体现,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世上三百六十行,本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根据贡献大小和市场规律来决定薪酬。更何况该公司还要发展壮大“卖猪肉”产业,需要的是人才。正确的就业心态是认清事实,积极适应社会需求,而不是继续昂着高傲的脑袋。

答案示例3:

硕士竞聘卖猪肉,这是对国家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年寒窗,却终于学非所用。虽说学历不代表实力,但研究生卖猪肉可以体现什么学术价值,知识力量。卖猪肉这活也可能需要统计学、经济学甚至会计学。但不至于需要硕士研究生吧。倘若一个妈妈指着“卖猪肉的”告诉孩子,他是硕士时,孩子又会做何感想?我觉的正确的就业心态是认清自己,学以致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8570.html

更多阅读

敬辞谦称口诀与训练 敬辞与谦辞

敬辞谦称口诀与训练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高考在语言得体的考查中也会出现这方面的内容。由于敬辞数量比较繁多,加上现在的考生平时也不怎么接触,所以在高考中往往不能正确地运用或判断,这

2013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人物传记

2013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人物传记一、基本知识回顾:(一)文体概念及特点1.概念:传记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传记是记载人物事迹的文章,它可以由别人叙述,也可以由自己叙述,可以记载一个人的一生,也

声明:《高考新闻短评写作指导与训练 中考英语写作训练指导》为网友俺丑的有魅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