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的前世今生 杨丽萍前世今生的轮回

白糖期货近十年回顾

注释:本篇的回顾,没有围绕白糖的供需情况来展开,而大量是一些政策性的内容,决定白糖大趋势的,还是供需,可惜本篇对于供需的探讨太少,即使提到所谓的供需,也是简单的一句“供增加”等,这样就会使基本面的研究陷入主观臆断,或者事后诸葛亮的地步,达不到回顾历史的目的。

1、2006白糖元年(新品上市,价格创新高,国家共拍卖了12次国储糖抑制糖价)



2006年1月6日,一个全新的品种——白糖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了!其间市场行情跌宕起伏,主力合约期价经历了犹如过山车般的剧烈波动,期价从年内最高点至最低点,总跌幅一度超过46%。

白糖年度关键词:1、原糖期价年初大幅上涨至25年新高;2、国储抛储原糖。

国家抛储:

3月上旬:因国家发改委及商务部联合发布第15号公告——将安排40万吨进口原糖加工后投放市场,期价承压下探延续跌势。

2006年1月5日至10月13日,国家共拍卖了12次国储糖。投放了120万吨储备糖,短时间内库存食糖巨量投放市场,基本上发挥了有效遏制期现两市糖价虚高的杠杆功能。

2、2007年(全球性食糖供应过剩,国家收储)



2007年,为了制止糖价持续下跌危及农民及制糖企业的利益,国家又进行收储重振市场信心。国储抛售食糖的价格底线为3800元/吨,而收储的底线为3500元/吨。
白糖的前世今生 杨丽萍前世今生的轮回

1-3月份:探底反弹 地方收储稳定市场。

广西收储时间:第一期收储从2007年1月25日至2007年2月28日。收储数量:第一期40万吨。收储价格:以市场一级白砂糖现货价格低于3600元/吨为收储价格启动价位。

3-7月份:冲顶回落 供应过剩引发淡季危机:

4月份:糖价加速回落,国内市场已经接近3600元的年初低点,国际糖价已创近年新低,纽约11#糖正在考验9美分的支持力度。国内外食糖供应压力都在增大,国内本年度食糖供应量已调高至1220万吨,国际市场食糖过剩量预计高达850万吨,整体供需形势难以乐观。

7-10月份:止跌反转 国家收储催生翘尾行情

7月份:糖价先抑后扬,中旬前后跌破3500元的政策底线,20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文宣布准备以3500元的价格收储30万吨,该消息的发布成为糖市牛熊转换的分界点。尽管27日的收储没有成交,但糖价还是稳定走高,特别是30日前后传闻7月销售数据重大利好,市场上购糖热情空前高涨,推动糖价一路上升到3800元以上。

10月份:新糖上市,陈糖降价促销,造成糖价整体回落,郑州期糖10月上中旬的上涨行情可以看作是7、8月冲高走势的持续,不过本次上涨不再依赖收储题材,而是借助通胀背景下商品价格整体抬高的预期发动的相对于其它产品的补涨行情。

外盘热点:

(1)ISO预测印度有可能取代巴西成为全球最大食糖生产国,2007/08榨季印度的食糖产量可以达到3315万吨(原糖值),创下了历史新高。

(2)俄罗斯:决定上调原糖进口关税,俄罗斯将从今年的12月1日起的6个月中实行季节性关税,把原糖进口关税上调至220-270美元/吨的水平

3、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南方百年一遇的冰冻灾害、三聚氰胺事件)



1-3月份:炒作冰冻天气,期价扶摇直上

2008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地区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冰冻灾害天气,影响之广、范围之大令人震惊。春节过后,白糖开盘就封涨停板,随后期价在短短15个交易日内上涨了1340元/吨。受期价上涨带动,现货价格也大幅回升,并从3500元/吨涨至4100元/吨。

3-10月份:供求关系失衡,期价飞流直下三千尺

由于甘蔗生命力顽强,在炒作尾声,市场开始关注供需失衡问题,由于主产区广西面积增加且涨势良好。从3月初一直跌至7月份的3300元/吨一线整理。8月份以后,由于美国次贷危机深化,全球商品下跌,郑糖也不能独善其身,价格短期内跌破3000,最低达到2652.

10月份: 国储收糖救市,白糖率先反弹。

进入10月中旬以后,在其他商品开始加速下跌之际,国内白糖率先反弹,其持仓大增,成交屡创天量,日成交破百万手成为常态,如主力905合约期价从2789元/吨反弹至3362元/吨,上涨了573元/吨,反弹幅度为20.5%。市场主要炒作白糖收储和对下榨季减产预期。

4、2009年(国内外产量大量锐产、量化宽松)



尽管全球经济遭遇08年百年一遇金融危机后,对2009经济走向仍持悲观态度;但新年伊始,国内外白糖便迈开强劲上涨步伐,国内在主产区广西几次下调产量,利多刺激下,期价稳步回升,到09/10榨季结束,国内白糖价格1005合约攀升至4400一带;随后横向整理。而国际白糖在印度大量减产和不断大量进口刺激下,ISE白糖价格创出27年来新高,在8月13日达到24.78。

5-7月份,郑糖高位整理后,在7月展开深幅调整,成功诱空;在国际白糖连续创出新高带动下,价格直线上涨,5月合约从4100上涨至5000以上。8月份中旬以后在国际市场调整情况下,国内白糖选择在4400——4800之间强势整理。



随着新榨季来临,国内白糖在现货供应紧张、新榨季预期继续减产和美元弱势诸多利多刺激下领先国际市场大幅上扬;主力合约1009从4500一路上涨至5500。与此同时,白糖现货价格也从4100上涨至5000,持仓放大至70万手以上。

关注热点:1、国内外市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推动商品市场看涨。2、国内白糖产量遭遇减产,推动白糖期现货价格稳定回升。

5、2010年(种植面积增加,但产量下降、消费温和增长、进口产本居高不下、QE2)

2010年年初,市场受到巴西和印度新榨季产量增加的预期,使得糖价一路走低。糖价从近5800点,一路下挫至约4700点,下跌了近20%。随后在印度出口问题迟迟不能明朗的消息刺激下,逐步出现反弹。

10月初:由于美联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出台,推升了商品资产价格,使得白糖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并且在11月初突破了历史高点,主力合约创下了7500元的历史高价。而后在发改委联合控制物价政策和国内上调准备金及加息预期的打压下,出现了快速下跌。但在通胀压力增加流动性宽裕的大背景下,市场又再次上行,大有再次突破前高的气势。

图:2010年白糖的价格走势

6、2011年(牛熊转折、唐高宗、新榨季恢复性增产、终端消费不旺,受宏观和替代牵制)

1-4月份:随着春节采购的结束白糖消费进入淡季,发改委的连续抛储和进口糖的不断到港,对市场造成压力,糖价悄然回落。但多头并不轻言放弃,3月上旬和下旬经历了两次反弹行情。

原糖期价下跌更直接从32.64高点至5月初的20.65,跌幅36.7%,进而为大量进口糖的增加埋下伏笔。

6-8月份:经过三个月的震荡寻底,多头借助下游企业提前采购的契机开始拉升,由此推动一轮牛市行情。在其 期间现货上更是出现了8000天价糖,唐高宗之名由此而来。

8月份:夏季采购提前结束加之国储糖连续拍卖,月度进口到港量持续高企,在没有供应上面的担忧之后,郑糖开始步入漫漫熊途。

图:2011年白糖的走势



7、2012年(全球供应过剩)



1-4月份:春节消费提振行情,其次2月份国家实施收储政策,主产区云南干旱,近九成地区受到干旱影响。诸多利好助推郑糖上涨的气焰。

5-10月份:旺季不旺价格下跌,面对收储政策多持观望,糖价居高不下,进而让进口糖、走私糖大行其道,严重冲击市场,价格加速下跌。

9月20日的50万吨收储政策,价格开始企稳回升。

11月份:新旧榨季过渡期,市场以陈糖销售为主,库存下降糖价短期回升。

2012/2013榨季国内食糖估产1400万吨,比上一榨季增产百余万吨。2012/2013年度全球糖产量或增加1.4%,至创纪录的1.7756亿吨;全球糖消费量或增加2.0%,至1.7138亿吨。

8、2013年(疲软、需求不振、库存大、全球糖市供应过剩或将达到1000万吨)



1-3月份:在春节的影响下,郑糖主力合约价格较稳定。

4-5月份:消费旺季提振作用减弱,进口糖数量逐渐增加,导致郑糖主力合约价格一路下行。

6-7月份:月进口量继续主导国内糖价,市场普遍担心配额外进口会打破现阶段国内供需关系,进而使得现货、期货价格出现破位下跌。7月而随着进口糖到港量增加以及进口成本进一步回落,郑糖市场再度酝酿下行。



8-9月份:原糖期价大幅反弹、食糖消费需求增加以及淀粉糖替代性减弱等因素影响,郑糖自4800元/吨附近开始反弹。

至11月中旬,郑糖一改之前的涨势,掉头向下,这主要是因为“双节”备货需求逐渐淡去、9月份进口原糖到港量巨大以及新糖开榨在即,蔗料生长情况良好。

11-12月份:郑糖期价继续下探,已跌破白糖生产成本价格,春节前夕,或将受到现货市场传统采购高峰影响,郑糖主力合约价格将有所上调,但空间或将有限。

纵观白糖全年价格走势图,上半年白糖价格呈连续下降走势,价格低点达到4792元/吨。下半年9-10月份,在下游消费旺季的提振下,白糖价格有所反弹,但幅度不大。到2013年年底,主产区糖厂开榨数量增加,糖价也随之下调,出厂价在5000元/吨上下波动,经销价略高于出厂价

9、2014年(云南产糖量创历史新高、厄尔尼诺、供应过剩库存高企)



2013/14年制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1331.8万吨(上制糖期同期产糖1306.84万吨),截至2014年8月底,本制糖期全国累计销售食糖1024.39万吨(上制糖期同期1194.58万吨),累计销糖率76.92%(上制糖期同期91.41%)。

1-3月份:受新糖上市数量的增加和现货持续下调的拖累,郑糖大幅下挫,恐慌下跌、短期底部隐现。 受巴西干旱的影响,内外盘均现大幅上涨行情。

4-8月份:创出本轮反弹新高后,维持在4700-4950之间震荡消化库存压力,上有支撑下有压力,继续区间宽幅震荡。内盘反弹高度仍需外盘主导。随外盘大幅下跌,带动内盘跌破成本价,高库存下弱势依旧。厂家恐慌抛售现货回笼资金以偿还银行贷款和甘蔗款,整个行业或将面临产业洗牌和重组。

(本文作者:棉花糖的基本面 资料整理:中科院_研究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8586.html

更多阅读

杨丽萍《艺术人生》访谈录 艺术人生杨丽萍

杨丽萍,云南洱源白族人,生于1958年11月10日。她生活在父母离异的家庭,和两个妹妹一个弟弟跟母亲过。在杨丽萍的童年记忆里,大都与贫穷与歧视有关,但她有一份大多数人少有的快乐态度,从小酷爱舞蹈的她,没有进过任何舞蹈学校,然而她凭借着惊人

50岁美女杨丽萍的养生之道(收集) 收集美女灵异者说明书

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杨丽萍,中国著名的孔雀公主,印象中的杨丽萍,简直就是仙女的代名词。小时候就知道她,但是到现在,我没觉得她和20年前的容貌有什么大的改变!而且如今她已经是50岁了,但是看上去还是那么的美丽动人,一如20岁的年轻姑娘。一

声明:《白糖的前世今生 杨丽萍前世今生的轮回》为网友欢喜爱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