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姐》京剧 2002年 张火丁北展交响乐队京剧《江姐》全剧! 张火丁梁祝全剧



京剧电影《江姐》剧情介绍

http://yule.sohu.com/2004/04/26/79/article219957902.shtml

1948年春,我国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战略反攻。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重庆,已是一派“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我地下党员江姐带着省委的重要指示,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奔赴川北革命根据地。在途中,她突然听到丈夫——华莹山中队政委彭松涛同志牺牲的消息,抑制内心的悲痛,毅然直上华莹山,见到了游击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率领游击队展开了

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国民党反动派四处通缉江姐。江姐在群众的掩护下,和同志们一道又一次拦住敌人的军车,缴获大批武器弹药,打击了反动派的嚣张气焰。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在重庆中美合作渣滓洞集中营里,面对敌人沈养斋的威逼利诱,面对敌人的各种酷刑,江姐大义凛然,义正词严地痛斥敌人的罪行,表现出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与崇高精神。重庆解放前夕,敌人在逃跑前,策划屠杀被捕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的阴谋。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为配合我军胜利进军,江姐在集中营组织和领导越狱斗争。在这生死的紧急关头,敌人要害死江姐。为了不暴露越狱计划,保护同志们,江姐毅走向刑场。山城解放了,五星红旗在新中国的上空飘扬,它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

西安电影制片厂、北京北奥广告公司、北京宝石影业投资公司联合摄制

编剧:阎肃

导演:张元

摄影:张健

张火丁北展交响乐队京剧《江姐》全剧!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EKvwKzhgV9Q/129:57



京剧整本《江姐》张火丁王晶华关栋天剧场版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4qQY-9mvQ3Y/134:01



青春版现代京剧江姐周婧国家京剧院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0JFc-6eCWU/141:11



歌剧电影江姐1978年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cp4uoJcthc116:02



张元执导京剧电影《江姐》

http://www.southcn.com/ent/movie/200210290773.htm

南方网讯取材于着名革命历史小说《红岩》主人公之一江姐的有关段落,首次以京剧形式搬上电影银幕的张元新作《江姐》,今天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11月将在北京等地陆续上映。这部由着名京剧演员张火丁领衔、中国京剧院重新组合全新班底演出的新片究竟会不会像去年京剧公演时那般轰动,大家拭目以待。

■剧情梗概

解放前夕,江姐与游击队一道开展革命斗争。丈夫的就义,愈加坚定了她的革命决心。与游击队汇合后,江姐和双枪老太婆等乔装改扮,智劫敌人军火。由于甫志高的叛变,党的联络站遭到敌人包围。江姐在保护同志和机密文件的过程中,不幸被捕。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国民党特务沈养斋等人夜审江姐,软硬兼施,使出各种酷刑,江姐宁死不屈。在江姐准备帮助渣滓洞里的牢友们越狱的时候,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也传到了牢房里。江姐决定牺牲自己以保全越狱计划的成功。

■主角简介

京剧表演艺术家张火丁学习继承程派艺术风格传统,成功地演出了《玉堂春》、《断桥》等剧目,并多次获奖,应邀赴港、澳、台献演,好评不断。接受江姐的饰演任务后,张火丁的演绎已得到导演的赞扬。

■江姐小传

江竹筠(1920-1949),女,又名江竹君、江志伟,四川自贡人。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秋,江竹筠和丈夫赴川东打游击。丈夫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江竹筠路过城门时见到丈夫的头颅,心如刀绞但坚持继续战斗。后因被叛徒出卖被捕,敌人多次对她进行拷问,但她始终坚贞不屈。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务秘密枪杀,然后被用镪水毁尸灭迹,时年29岁。

重庆刚解放时,江竹筠的入党介绍人罗广斌发表了《江竹筠烈士小传》。1951年纪念建党30周年时,杨益言发表了以江竹筠为题材的《圣洁的血花》征文。此后,罗广斌、杨益言以3年的艰苦创作写出以江竹筠烈士为原型的长篇小说《红岩》。继而江姐被搬上了舞台。歌剧《江姐》,于1964年公演,很快轰动全国。在长达35年间,该剧前后共演出460余场,被赞誉为中国歌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电影主要唱段

《红梅赞》: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

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

高歌欢庆新春来!

《绣红旗》:

线儿长长针儿密,

含着热泪绣红旗,

热泪随着针线走,

绣出一片春消息。

春光如海润大地,

绿荫满树花满畦。

平日刀丛不眨眼,

今日心跳分外急。

多少鲜血染红你,

捧在手中现晨曦。

千分情思万分爱,

化作金星绣红旗。

幻入花海人群,

铁栅分崩,天高地阔。

《告别战友》:

不要用哭声告别,

不要把眼泪轻抛。

青山到处埋忠骨,

含笑从容对屠刀。

……

作者:记者谢晓实习生伍洁敏

来源:南方网-南方都市报

时间:2002-10-2914:42:55

张元:请相信我的真诚

http://www.sdgb.cn/41028.aspx

昨天下午2点,张元导演的京剧电影《江姐》在政协礼堂举行了首映式。礼堂内座无虚席,王金璐、李世济等京剧名角前来捧场。在放映过程中,几乎每一个精彩唱段过后都有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尤其是饰演江姐的着名京剧演员张火丁的《红梅赞》极具感染力。多少年久违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重又激荡在人们心中,也不得不让人感叹京剧的魅力和革命情怀的感染力。

■请相信我的真诚京剧电影《江姐》自拍摄以来一直备受瞩目,一方面因为这是近年来的第一部京剧电影,另一方面就是这部电影的导演张元多年来被冠以先锋导演和地下导演之名,实在与这样一部主旋律题材的影片反差太大。因此也引发各种议论和猜测,有表示惊讶和不理解的,有说这又是一部投欧洲电影所好的作品,更有说张元在作"革命秀"的。对此,张元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家应该相信我的真诚。张元说:"我是非常严肃、非常认真地在做这部电影,我们小时候曾经是那样地被英雄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感染着,我相信这些东西已经进入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体。我希望这部影片能重新唤起那样一种激情,人要有理想,要有信仰。我很少会被自己的电影所感动,但在我看到江姐说'怕死不做共产党'时,我一下就热泪盈眶了。我要把这种感动告诉现在的人,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英雄,什么是革命,什么是革命浪漫主义。当然,我也想让他们关注京剧,关注革命现代戏,这就是我做这个电影的动机。"张元还说,"我是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我热爱共产党,平等和自由是我终生奋斗的目标,在《江姐》里你能看到这些。"

■我相信年轻人会喜欢《江姐》今年6月,张元曾随中国京剧院赴科隆艺术节进行演出,受到热烈的欢迎。但同时大部分欧洲人都非常不理解共产党人的信仰和英勇赴死的行为,他们问,共产党人马上就胜利了,江姐为什么会不妥协?于是张元就跟他们讲,共产党人的革命观、坚定的信仰等等,欧洲人还是不理解。张元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一个比喻:江姐在中国人心中的位置就像圣女贞德在你们心中的位置。于是欧洲人释然。张元说,其实欧洲人有误解,但他们一旦明白了,就特别喜欢,现在又有很多电影节和艺术节在邀请这部电影。其实国内很多年轻观众也是这样,他们是不知道京剧和那些革命先烈,但现在所有参与我这部电影的年轻人都喜欢上了京剧,接受了影片中的英雄主义。我这部影片是拍给年轻人的,我也相信他们一定会喜欢。从各个方面来看,这部革命题材的京剧电影在票房上也会有比较乐观的前景,这部电影预计下个月正式发行和上映。

■《江姐》不玩"表现"、"解构"对张元拍摄电影《江姐》表示惊讶的人,在确定张元真的在做这件事后,便马上会想到,这个先锋惯了的张元一定会玩些新花样出来,比如革命文艺符号,"政治波普"或者进行现代解构,或者是表现主义手法。张元说:"京剧《江姐》本身已经够'表现'、够'解构'的了,我没必要还玩这些小儿科的手段,我只要更光彩地把它呈现出来就可以了。"但张元也不承认这部京剧电影只做了记录的工作,"我的镜头就是我的视角,这是我理解和强调的江姐,还真不是完全的记录。"在人们的印象中,革命戏剧都是浩然正气,革命人物都是气宇轩昂,但电影《江姐》选用程派传人青衣张火丁饰演江姐,而程派一向有婉约悲切的特点,以此来演绎革命人物江姐,更使人物显现人性化的特征。(杭程魏彤)

打造京剧现代戏《江姐》

《江姐》(京剧)2002年 张火丁北展交响乐队京剧《江姐》全剧! 张火丁梁祝全剧
http://read.dangdang.com/content_668852?ref=read-2-D&book_id=2173

在创演程派《白蛇传》成功之后,张火丁并未停下探索的脚步,她知难而进,成功打造了京剧现代戏《江姐》,并拍成了电影,获双丰收。京剧《江姐》不仅是程派首部现代戏,而且也是京剧史上首部流派现代戏。

首部流派现代戏

程砚秋生前创造了十分精美的艺术,成为中国京剧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但他也留有遗憾。他生前就有排现代戏的愿望,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愿望未能实现。程派的经典剧目都是传统戏,现代戏是个空白。着名作家刘绍棠曾对张火丁说,程先生曾经想移植《白毛女》,火丁啊!我觉得你能了却程先生的心愿。刘绍棠对自己的期待,令张火丁十分感动。其实张火丁早就有排一出现代戏的念头,只是觉得时机尚未成熟,尤其是未能觅得适合自己艺术特色的题材。她一直在寻找题材和机遇。

2001年,在建党80周年之际,张火丁决定排演现代京剧《江姐》,得到院领导的鼎力支持,塑造英雄江姐,打造艺术精品,弘扬程派艺术,张火丁又向一个新的"艺术堡垒"进军了。

1964年,由空政歌舞团排演的歌剧《江姐》一经问世,便在全国引起了轰动,随后全国多种剧种移植了它,惟独京剧没有。因为京剧格律要求严格,各种行当繁杂,移植起来十分困难。当张火丁要用京剧程派来移植歌剧《江姐》的消息披露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反响。当时多数业内人士认为不可行,只有少数人认为可行。虽然反对的声音盖过支持的声音,但并没有动摇张火丁移植《江姐》的信念。

用程派艺术移植《江姐》,还是有优势可言的。《江姐》是反映地下斗争的,这类题材的表现形式与程派艺术有质的相融性。江姐这个人物的外在比较收敛,但很较内劲。程派戏的内部张力越大,观众越觉过瘾;江姐这个人物除了具有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气质典雅、性格坚毅,而且江姐的"雅"是雅俗共赏的"雅",这种特有的气质与张火丁十分相近。

要打造艺术精品,必须要走"强强联合"之路。中国京剧院领导层对排演好《江姐》十分重视,特地从四川聘来着名导演谢平安,唱腔由着名琴师万瑞兴设计。万瑞兴自20多岁时就设计唱腔,现在已是60多岁的花甲老人了。40余年的艺术积淀,自然会迸发出艺术的火花,《江姐》的唱腔设计是集中了他一生的精华,是他艺术的一个至高点。万瑞兴的艺术理念和艺术思路很对路,"设计的是人物,不是流派".作为一部现代戏来说,这个艺术思路是完全正确的。万瑞兴倾情于《江姐》,成功地完成了唱腔设计。张火丁由外地演出归来后,她在听了第一遍唱腔后,就极度兴奋,万瑞兴的唱腔设计确实很精彩,很符合程派艺术特色。院长吴江对唱腔的设计也十分满意。他激动地说:"听完唱腔就感觉这出戏成功一半啦!"现代戏的唱腔设计比传统戏难度更大一些。因为它不能照搬传统戏,既要符合京剧这种程式,又要体现时代特色,同时要与人物的自身气质紧密相联。万瑞兴在唱腔的设计上确实显示了他不俗的艺术功力。

创新的"牵头者"

歌剧《江姐》的原创者、着名剧作家阎肃,亲自执笔撰写剧本,为张火丁度身定制京剧版《江姐》。

张火丁在排演《江姐》时,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江姐是一个英雄人物,在中国老百姓中间的影响极其广泛和深远。自己用京剧艺术来表现这个英雄人物,毕竟是第一次。要使江姐这个英雄人物不仅要在京剧舞台上呈现出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而且要使她人性化,与观众的距离拉近,使观众在看了演出后,感到江姐这个人物可敬、可亲、可爱、可信。这就要求演员不仅要有艺术功力,而且要"吃透"江姐这个人物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为了更好地把握江姐这个人物,张火丁对《红岩》这部书研读了好几遍,一开始怎么也找不到感觉。随着读书的深入,江姐这个艺术形象在张火丁的心目中"活"了起来,此时张火丁的感觉也越来越好了。慢慢地,她的艺术理念与江姐的艺术形象有机地融合到了一起。谢平安导演对张火丁说,《江姐》是正剧,追求完全浪漫式的感觉,所有的细节都应是最美的。这也正是张火丁心目中的江姐形象。可以说导演、唱腔设计与张火丁不谋而合。这种艺术理念上的默契,为《江姐》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出戏的成功,导演的作用举足轻重。谢平安在中国戏剧界大名鼎鼎,他执导的《死水微澜》、《中国公主图兰朵》等早已闻名遐迩。他执导的秦腔《迟开的玫瑰》曾夺得文华大奖。由他来亲手"炮制"京剧《江姐》,当是众望所归。这位名导演具有独特的导演方式、新颖的导演手法、先进的艺术理念,从而提升了京剧《江姐》的艺术含量。

在我国的京剧史上,还没有一出流派现代戏。当年的样板式几乎是一个模式,并没有形成流派。如今张火丁要唱程派现代戏,其难度自然不会太小。要使《江姐》与程派风格有机地融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非经过一番"脱胎换骨"的再创造不可。京剧有自己严格的唱腔格律,歌剧中的唱词必须要根据京剧的唱腔格律去进行修改。京剧的表演程式与歌剧也是迥然不同的,必须要体现出京剧的表演程式。如今时光进入了21世纪,京剧《江姐》也要与时俱进。不仅在形式上要有现代感,而且在唱腔和节奏上都要有现代感。否则,形式陈旧,缺乏创新,便很难吸引观众。说到底,这种移植就是一种再创作,其难度可想而知。

2001年6月14日,京剧程派《江姐》在北京人民剧场进行彩排。第一次亮相的《江姐》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张火丁用程派艺术塑造的江姐,再现了江姐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无论从气质到表演,张火丁都演活了江姐,这个艺术形象得到观众的普遍认可。像在歌剧中的《绣红旗》和《不要用哭声告别》等唱段,经过张火丁用程腔唱出后,可谓韵味浓郁,别具特色。一段《春蚕到死丝不断》唱得高昂挺拔,响遏行云,动人心弦。用优美的[四平调]演绎的《红梅赞》不仅唱出了革命者的情怀,而且唱腔委婉细腻、清新雅致、美不胜收。

在《江姐》彩排结束后,《北京晨报》组织戏迷和专家对京剧现代戏《江姐》进行了评述。

一位戏迷在发言中说,京剧《江姐》蕴涵了中国京剧院众多艺术家的才华,是一次比较成功的京剧艺术再创作。京剧艺术就应该理直气壮地弘扬我们祖国的优秀传统,讴歌我们党的光辉事业。一位身患重病的戏迷说:"我这辈子就喜欢听京剧,我希望把京剧艺术发扬光大,这次看了京剧现代戏《江姐》,又受到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学到了革命前辈的献身精神。"一位五十多岁的女观众看了《江姐》后很激动。她说,我们这一代人是唱着《红梅赞》长大的,江姐的形象和《红梅赞》早就深入人心,这次中国京剧院排演京剧现代戏《江姐》,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很不容易,很成功。一位音乐教师说:"京剧《江姐》走出了过去的程式化,又有很大的创新。"

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应邀参加了这次座谈,他说,中国京剧院是中国京剧界的"国家队",老一代的艺术家曾经为我们留下许多经典的保留剧目,《江姐》也应该是我们为后人留下的代表作,这部戏的牵头者就是张火丁。这次再推出现代戏《江姐》,在唱腔、舞台以及综合其他剧种等方面都有一些新的尝试,这样做,对京剧艺术和民族艺术今后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一向对张火丁艺术十分关注的程派表演艺术家张曼玲女士谈了自己对《江姐》的看法。她说:"京剧要继承传统,但更重要的是发展,《江姐》就是一个好的例子。张火丁的表演、唱功都非常到位,特别是江姐的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京剧表演艺术家茹元俊在离休之后轻易不参加座谈会这样的场合,但他欣然到场。他说,这是我离休多年后,第一次在不演戏的情况下与观众见面。以往演戏时只知道戏演好了,观众叫好了,那就对了。今天听到观众的谈话,深受教育,他们的要求并不仅是唱得好,还要更加全面和深刻。很多具体的意见,我这样的专业人士是讲不出来的。《江姐》的歌剧、话剧、电影都早就为人所熟知,而京剧《江姐》还是第一次搬上舞台,尤其是用程派演唱。程派演唱讲究含蓄,表现江姐这样的形象难度相当大。张火丁的《锁麟囊》、《荒山泪》都非常传统,而她的现代戏则在艺术思想上有大胆的突破。

座谈会期间,张火丁和剧组的全体人员还听取了观众的意见。

成功塑造英雄江姐

2001年6月29日,京剧《江姐》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正式演出,借以向建党80周年献礼。当饰演江姐的张火丁出场后,立即吸引了观众,一个坚毅、果敢、沉着、机智、亮丽的江雪琴跃然台上。这就是英雄江姐,这就是人们心目中的江姐。无论是从形象到气质,张火丁太"形似"和"神似"了。特别是面对敌人的刑讯逼供,张火丁表现出江姐大义凛然、英勇不屈的英雄气概,看来令人荡气回荡,热血沸腾。"不要用哭声告别,不要把眼泪轻抛,青山到处埋忠骨,含笑从容对屠刀。脸不变色心不跳,胸中万杆红旗飘。回首平生无憾事,只恨不能亲身投入席卷大地滚滚春潮。到明日庆解放,红日高照,请代我向战友亲切问好!"这段唱腔经张火丁用程腔唱出后,真是委婉动人,酣畅淋漓,听者无不为之动容。武丑泰斗张春华在听到这段唱腔之后,也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段唱腔虽然有"悲情"的色彩,但通过张火丁的演唱后,使观众感受的不是"悲情",而是悲壮,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一种面对死亡毫不畏惧、乐观向上的博大情怀。从美学的角度来说,这段唱腔优美动听,革命者的情怀通过这美妙动人的唱腔传达给观众,使观众在享受到悦耳唱腔的同时,又从中汲取了一种精神力量。

"线儿长长针儿密,含着眼泪绣红旗。热泪随着针线走,绣出一片春消息。春光如海润大地,绿荫满地花满畦。平日刀丛不贬眼,今日心跳分外急。多少鲜血染红你,捧在手中显晨曦,化作金星绣红旗。"这段唱腔是全剧的中心唱腔之一。对于歌剧的演唱,作为年龄大一点的观众已经是耳熟能详了。但这段唱腔经张火丁用程腔演唱出来之后,别有一番韵味。这段唱腔委婉细腻,情感丰富,不仅很好地展示了程派唱腔艺术清脆似笛、和婉如箫的艺术特色,而且充分表达了一个革命者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对未来美好的向往。江姐一边与狱友们飞针走线,一边唱出了一个革命者的情怀。这段唱腔同样十分优美动听,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含量。

在京剧《江姐》的整出戏中,张火丁用程派艺术演绎了江姐这个英雄人物的艺术形象。她将江姐对敌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对待革命同志无限关爱的精神、别离亲人的一腔真情;英勇就义的视死如归精神……一个充溢着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英雄人物活脱脱地"立"在了京剧的舞台上。

张火丁成功演出程派现代戏《江姐》,也是经过艺术积累的,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张火丁最早接触现代戏唱腔是在《北国红菇娘》中饰演抗联女战士杨贵珍。她演唱的那段"一家人……"唱腔就出手不凡,被选为建国以来现代戏经典唱腔。后来她又在现代戏《绝路问苍天》中饰演祥林嫂。剧中有一段长达26分钟的唱腔,也是十分精彩。应当说《北国红菇娘》、《绝路问苍天》这两出戏,是张火丁步入现代戏的"奠基之作".正是有了这个"基石",才使得张火丁在排演《江姐》这出大戏时有了底气。这两出戏使张火丁有了演出现代戏的艺术积淀。这种艺术积淀对于张火丁是十分重要的。"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基石"是盖不起"大厦"的。张火丁是按照艺术规律进行创作和创造,这也是她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江姐》搬上银幕

2001年6月30日晚,第二场《江姐》仍在长安大戏院演出,这时台下有两位特殊的观众,一位是北京宝石影业公司的总经理石雪,另一位是电影导演张元。两位电影从业者在看完京剧《江姐》后,心中荡起阵阵涟漪,久久难以平静。真想不到程派《江姐》如此好看,尤其是剧中江姐的扮演者张火丁,将江姐演活了,将这个英雄人物塑造得十分饱满。无论从形象到气质,张火丁都演活了江姐。两人不谋而合,决定把京剧《江姐》拍成电影。张元作为一名京剧爱好者,对拍摄京剧《江姐》心情更加迫切。张元认为京剧《江姐》艺术含量很高,不仅唱腔优美动听,而且主角张火丁的表演出神入化,很见功力。她塑造的江姐就是人们心目中的江姐。如果能将京剧《江姐》运用电影的艺术形式把它保存下来,既能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也能弥补京剧电影继样板戏之后近30年的空缺。

当张元导演将心中的设想与中国京剧院负责同志交流后,很快得到院领导的支持,决定在2001年末进行电影《江姐》的前期筹备工作,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和北京宝石影业公司合拍。由于影片受到时间的限制,京剧《江姐》要拍成电影,就需要"瘦身".京剧电影保留了江姐码头被盯、江姐丈夫彭松涛就义、智劫军车、江姐被捕、夜审江姐、绣红旗、就义等,一共七场戏,时间在一个半小时左右。

张元是一位对艺术水准要求十分高的导演。他为了将京剧电影《江姐》拍成精品,将《江姐》原舞台演员作了大幅度的调整。由上海京剧院的着名老生关栋天饰演沈养斋,北京?剧院的着名老生杜镇杰饰演彭松涛,江苏省京剧院着名花旦龚苏萍饰演杨二嫂,上海京剧院着名麒派老生陈少云饰演华子良,中国京剧院着名小生演员宋小川饰演甫志高,着名老旦演员王晶华饰双枪老太婆。这个演出阵容真称得上是名家荟萃,无疑会提高这部京剧艺术电影的水准。

对于张火丁来说,拍摄电影是一项新的艺术门类的尝试。舞台剧和电影艺术虽然有某些相融之处,但其表演形式和手段还是有些区别。但张元导演在组织拍摄时,十分尊重舞台规律,使得张火丁表演起来并不陌生,而是游刃有余,很快便进入角色。在拍摄中,张火丁体会到了在舞台上未能体会到的感觉。那就是加深了对人物的连贯性,舞台上的表演往往是一气呵成。电影表演则是分镜头,也就是分阶段的去表演人物的感情,这就要求演员的感情要有连贯性。这对于一名舞台演员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张火丁一开始不太适应,感情一下子入不到戏里去。但张火丁悟性极强,很快找到了"门径",表演起来也就比较洒脱自如了。

赴德国科隆演出

电影《江姐》封镜之后,《江姐》剧组受德国戏剧节主席贝尔哈斯的邀请,参加于2002年6月21日在德国科隆举行的世界戏剧节。那么,贝尔哈斯是如何了解《江姐》的呢?原来是贝尔哈斯在看了电影《江姐》拍摄片断后,被剧中的精彩表演所吸引,遂作出邀请《江姐》剧组参加世界艺术节的决定。

2002年6月19日,《江姐》剧组一行45人由北京飞抵德国科隆。世界戏剧节是德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国际戏剧节,每三年在德国的不同城市举行。参加这次戏剧节有17个国家的40多部作品,涵盖了150个故事,有来自全世界的400多位演员、戏剧家、导演、设计师和剧作家。这是一个世界性的戏剧盛会。这次承办世界戏剧节的城市科隆,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都市,遍地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该城市的象征-科隆大教堂,每天有大批游客为了瞻仰大教堂而来到科隆,科隆这座城市的知名度由此可见一斑了。

2002年6月21日,世界戏剧节在科隆隆重开幕。当晚8点在科隆最豪华的科隆剧院上演了首场《江姐》。这是京剧程派现代戏首次走出国门,也是京剧现代戏首次在欧洲上演。

嘈杂的后台在开演前20分钟已是一片寂静,所有演员都在酝酿着情绪进入到自己的角色之中。演出一幕接着一幕,观众的情绪也随着剧情在升温。当演到《绣红旗》时,整个舞台上下一片漆黑,只有台中央的一缕霞光。江姐身穿蓝色旗袍外披红色毛衣在霞光中绣着红旗,同时用委婉的程派唱腔充满激情地唱出一个中国伟大女性的柔情和一名共产党员的英雄气概。当江姐唱到"春光如海润大地,绿荫满树花满畦"时,台下突然响起了掌声,看来观众是被这段优美悦耳的唱腔所打动了。因为在欧洲演出都是在谢幕时才鼓掌的。这时的观众已经被剧情所吸引,被优美动听的唱腔拨动了心弦,他们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提前报以热烈的掌声。江姐这位中国的女英雄,这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共产党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剧场的观众。

当江姐即将被押赴刑场的时候,沈养斋对江姐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江姐豪情满怀地回答:"如果有千万次,我也会毫无保留地献给我们的党!"一种面对死亡威胁,大义凛然、英勇不屈的革命者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台下的观众显然又被这个动人的场面所感染了,雷鸣般地掌声在剧场回荡。

演出获得空前成功,《江姐》剧组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谢幕长达20多分钟。大幕一次次升起,又一次次地落下,台下的观众仍然不肯离去,他们依然沉浸在令人荡气回肠的剧情中……本届艺术节主席贝尔哈斯特意到后台去看望演员,并十分动情地说:"演出太精彩了!没想到50年前中国妇女就有这么崇高的境界,太伟大了!太感人了!"张元导演也被现场的氛围所感动,并对剧组的表演大加赞赏:"一点纰漏都没有,非常成功!"

《江姐》能在德国这样一个国家产生轰动效应,这使剧组人员始料不及的。真正的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中国京剧艺术的魅力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令每名京剧艺术工作者感到骄傲和自豪。

"从骨子里像江姐"

2002年10月29日,由程派传人张火丁领衔主演的京剧电影《江姐》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首映式,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北京市等有关方面领导同志及诸多的京剧界、影视界艺术家们参加了首映式,并同创作人员一同观看了影片。

运用电影艺术特长,通过特写镜头和电影音乐、更加充分地展现了张火丁的唱功和表演技艺的特色。光线、动作和画面拍摄的角度都十分精细。京剧电影《江姐》更增加了京剧艺术的完整性,人物塑造更加完美,艺术内涵更加丰富。在电影放映期间,不时地爆发出一阵阵热烈地掌声。为电影人物的表演鼓掌,这种场面是极为少见的。京剧电影《江姐》的问世,是继革命样板戏电影之后,第一出搬上银幕的京剧现代戏。京剧电影《江姐》与样板戏电影的区别是时代不同,其艺术理念和艺术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但在艺术上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艺术含量很高,都堪称京剧电影艺术的经典之作。

张火丁的演唱为何能打动青年观众?在于张火丁的演唱艺术达到了一种很高的境界。这种既优美又有穿透力的行腔,做到了将传统与现代的紧密结合。张元在评价张火丁的演唱时说,张火丁的声音或者说演唱不亚于欧洲歌剧,也不亚于流行音乐,这样的精美艺术应该推荐给大家。

有不少熟悉张元的人,听说张元拍了一部京剧电影《江姐》,不少人都报以怀疑的态度,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崔永元是张元的好朋友,他听说张元拍了京剧电影《江姐》,在拍摄期间专门到影棚里探班,看看导演是不是张元。结果"验证"就是好朋友张元所拍摄的《江姐》时,他方才释然。

在剧中饰演叛徒甫志高的宋小川在谈起电影《江姐》时,有一番比较独到的见解:

京剧电影《江姐》跟过去的样板戏并不相同,也并不是以前的样板戏的程式化,样板戏的表演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它是从电影、从京剧的手法入手的,而且它是通过电影手段去控制的……我觉得样板戏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江姐》这个电影不能和样板戏相提并论,它有它的独到之处。《江姐》和样板戏完全不是一码事,它们各有所长,《江姐》有它的所长,它超越了时空界限,而且那个年代的样板戏是那个年代的产物,两者没有本质上的联系。

宋小川对电影《江姐》的见解是很到位的。京剧电影《江姐》和样板戏不能类比,虽然都是革命题材,都是现代戏,都在艺术上有所创造,都是艺术精品。但是因为时代的不同,以及艺术理念上的差异,所创造出的艺术自然会有较大的差别。与革命样板戏的电影相比较,京剧电影《江姐》更加生活化和人性化,与时代贴得更紧,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了新的突破。

说到宋小川,就不能不特述一笔。宋小川与张火丁乃是多年的搭挡。在张火丁出演的一系列程派名剧中,与张火丁搭挡的,主要是宋小川。

宋小川,中国京剧院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人才研究协会会员,1961年2月2日生于北京。1973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初学武生后改小生,师承江世玉、李德斌、付德威、李金鸿、叶少兰、金桐、黄定、衡和华、杨明华等,在校期间学习演出了《雅观楼》、《岳家庄》、《罗成叫关》、《奇双会》、《连环记》、《白门楼》等剧目,1982年毕业分配到中国京剧院。

宋小川扮相俊朗,嗓音清脆圆润宽厚,文武兼备,表演潇洒自然大方,是一位难得的小生演员。在纪念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王瑶卿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与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同台演出了京剧《柳荫记》,他在剧中扮演梁山伯,获得成功,引起了戏剧界的关注。1987年拜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为师,成为叶派大弟子。同年在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中荣获最佳表演奖。1994年在凯华杯全国歌戏双栖明星广播电视大奖赛中荣获金奖。2000年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优秀青年京剧演员评比展演中荣获一等奖。他曾先后多次随中国京剧艺术家演出团赴香港演出,并先后出访了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匈牙利等国家,与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杜近芳、方荣翔、李宗义、王晶华、刘长瑜、李维康、张学津、马长礼、杨春霞等同台演出了《群英会》、《龙凤呈样》、《谢瑶环》、《玉堂春》、《苏小妹》、《穆桂英挂帅》、《白蛇传》、《四郎探母》、《桃花村》、《赵氏孤儿》、《西厢记》、《望江亭》、《凤还巢》、《佘太君抗婚》等剧目,并自己主演了《吕布与貂蝉》、《周仁献嫂》、《陆文龙》、《平贵别窑》、《罗成叫关》等小生戏。

近年来,他曾参加过多部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工作,如《大汉天子》、《琉璃厂传奇》、《曹雪芹》、《朱元璋》、《司马迁》、《西施》、《戏说乾隆》、《霍女》、《梦中情》、《乐?公主》、《陆游》等,在电影《霸王别姬》中特邀担任香港着名歌星、影星张国荣的京剧化妆师,在京剧电影《江姐》中扮演甫志高并担任副导演,特别是在电视剧《大宅门》中扮演的万筱菊,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宋小川先后与张火丁同台演出了《锁麟囊》、《春闺梦》、《白蛇传》、《江姐》、《梁祝》、《鸳鸯冢》等剧,两人珠联璧合,配合默契,其演技出神入化,将剧中人物塑造得生动传神,是菊苑一对难得的"黄金搭挡".

京剧电影《江姐》产生了比较强烈的轰动效应,作为领衔主演张火丁来说,应当是最大的亮点。正是由于她精彩的表演,才提升了这部影片的艺术含量。当然,剧中所有的演员都表演得很到位很精彩。如果说张火丁是一朵红花,其他演员就是绿叶,真正做到了红花绿叶两相映。

张火丁成功塑造了江姐这个英雄人物,并使她具有现代感,能被当代人所接受,所热爱,并非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张火丁把江姐演得很内在,很抒情,很投入,也很美。着名主持人白燕升在看了《江姐》后,对张火丁的评价是"从骨子里像江姐".张火丁找到了正确的艺术理念,自然就会容易和江姐这个人物融为一体。有人说张火丁的个人气质很像诗,隽永缅邈,气定神闲,演江姐这个人物太适合了。张火丁能成功塑造江姐这个英雄人物,除了她"骨子里像江姐"外,更重要的是她演出了江姐的神采和内涵,演出了她的英雄气,使江姐这个人物"活"在了舞台和银幕上。

在唱腔艺术上,张火丁在《江姐》一剧中有新的突破。《江姐》中的唱腔十分优美动听,尤为戏迷所喜爱,在全国第三届电视戏迷票友大赛上,有四名戏迷和票友演唱了京剧《江姐》中的唱段,进一步说明了《江姐》唱腔艺术的魅力。《江姐》一剧中的唱腔艺术是"程腔张韵"的生动体现,也是张火丁对程派唱腔艺术的一种发展。记得白燕升曾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着名电视体育主持人黄健翔向白燕升要《江姐》中《绣红旗》的曲谱,他是替远在南京的妈妈索要。黄健翔的母亲是戏迷,她唱《绣红旗》这段唱,是为了参加区里的京剧比赛。白燕升说:"那段时间,我接到的观众来信里,有不少人都表达了对张火丁演唱的《红梅赞》、《绣红旗》等唱段的喜爱。我很受触动,在当今,一出新戏,一出现代戏上演后的两三年时间里,核心唱段能够流传,能够传唱,令人叹服。"的确,京剧《江姐》在张火丁的演绎下,艺术含量极高,尤其在唱腔艺术上富有创造力,是唯美艺术的典范。

京剧电影《江姐》首映式结束后,引起了媒体的普遍关注。中央电视台"艺苑风景线"对张火丁和导演张元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专访。着名程派表演艺术家李世济在观看电影《江姐》之后,十分激动,"程派过去没有这样的现代戏,程派没有这样的电影,我们要把程派这个京剧艺术的瑰宝传承下去。"这位老艺术家动情地说。京剧《江姐》和京剧电影《江姐》,成为中国京剧艺术的奇葩,也成为张火丁艺术上的一座里程碑。

在京剧现代戏的百花丛中,张火丁主演的京剧现代戏《江姐》是一颗绚丽多彩的艺术明珠。在纪念中国电影百年的活动中,2005年10月23日,《新周刊》"粉墨春秋榜"颁奖典礼暨大型记录片《粉墨春秋》发布会在上海东金贸易中心举办。在这场融合了国粹艺术精神与现代时尚气质的派对上,主办方共颁布了粉墨春秋榜之梨园至尊大奖、国粹传承大奖、荣誉国宝大奖、传统推动大奖和未来之星大奖共5个奖项。谭元寿世家捧起了梨园至尊大奖,着名程派青衣、在《江姐》中饰演江姐的张火丁和《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扮演者童祥苓荣获国粹传承大奖。102岁的着名票友钱培荣、101岁的京剧界"活辞典"张古愚、96岁的着名京剧坤伶皇后新艳秋、93岁的着名老生王琴生当之无愧地获得荣誉国宝大奖。刘曾复、黄宗江、管仲连荣获传统推动大奖。熊明霞、金喜宝、安平荣获未来之星大奖。张火丁能获得国粹传承大奖,是因为她在京剧现代戏《江姐》中成功饰演了江姐这个英雄人物。《江姐》作为我国第一部流派现代戏,艺术含量很高,在程式、唱腔、舞美等方面都有突破和创新。



青春版京剧《江姐》登陆沈阳

——这个江姐不一般



从话剧、歌剧、电影到京剧,"江姐"这个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形象已经无数次被人们在艺术的舞台上演绎,她的光辉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也许很多人看过了话剧、歌剧和电影中的江姐形象,但在京剧舞台上的江姐会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呢?"现代京剧《江姐》、《红色经典·名家名段演唱会》"将分别于6月24日、25日晚7时在辽宁大剧院上演。届时,这场由国家京剧院排演的青春版京剧《江姐》将会告诉沈阳的观众:这个"江姐"不一样!

国家京剧院院长宋官林说,在京剧《江姐》的舞台上,京腔京韵中,观众会看到江姐作为女性柔情的一面。在江姐的丈夫就义牺牲时,江姐作为人妻,难掩悲伤心碎;在母亲面前,江姐作为人女,也会吐露女儿心事。"江姐牺牲时也就29岁,原型的照片很年轻。以前的电影、歌剧,通常把江姐塑造得很成熟、稳重。我们这次希望江姐能够青春靓丽、光彩照人。"周婧表示,青春版"江姐"的特色是柔中带刚。

"周婧是程派唱腔,但我们希望年轻人能突破流派的框框,不演流派,演人物。"国家京剧院三团团长张建国表示,希望后起之秀不要局限于模仿前辈,而要用自己青春的朝气,令人物更加鲜活。剧院特别邀请了张曼玲、王晶华、万瑞兴等老艺术家给青年演员"说腔"、"抠戏",使这批青年演员的表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这批年轻演员的演出并未让这出经典剧目失色,反而增加了许多新的亮点。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朝气蓬勃是青春版《江姐》的一大亮点。

宋官林也说,音乐是《江姐》的成功之处,此次青春版在原有音乐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补充和提高。人物性格方面,为了能和当下观众的审美情感产生共鸣,令人观后产生一种新意,在表现爱国奉献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同时,突出江姐作为一名女性的性格特征,展现其柔美的一面。舞台布景方面,随着舞台艺术多样化发展,科技手段在艺术表现上的应用将在青春版《江姐》中提供广阔空间,为青春版《江姐》的复排注入了新的活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8713.html

更多阅读

绝对经典:《梁祝》音乐全套

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 微信号:gxjhshys这里是40万读者的传统文化与生活艺术共享乐园主编私人微信:gxjcyshys1959年5月27日,由何占豪、陈钢作曲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上海兰心大戏院首次公演,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这支中国有史以来最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赏析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无损

《梁祝》欣赏网址:http://365qinhang.com/Upload/Product/200842361593229.wma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由陈刚、何占豪创作于1959年,首演《梁祝》的是当年年仅18岁、还在上海音乐学院上学的俞丽拿,演奏一举成名。俞丽拿演奏的小提琴协奏

声明:《《江姐》京剧 2002年 张火丁北展交响乐队京剧《江姐》全剧! 张火丁梁祝全剧》为网友小给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