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每逢大事有静气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文:徐厚瑜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出自清代帝师翁同和的一副对联。可以解释为,古今圣贤都有大气度,无论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还是面临巨大的诱惑与危险,都能做到心静如止水,泰然处之。

诸葛亮的空城计堪称每临大事有静气的典范。当马谡大意失街亭、蜀军进退两难、司马懿大军兵临城下之际,诸葛亮疏散百姓、撤走军队、留下空城,一个人在城楼上悠闲地喝酒弹琴,琴声时而舒缓时而激越,静气中蕴含着铮铮杀气,吓退了司马懿的15万大军。

“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符号,是中华民族自然作息、躬耕田畴、苦读寒窗积淀而成的做人品质和审美追求。《管子》有“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认为保持内心虚静,才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荀子》也认为,“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意谓要虚心、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礼记》的“人生而静,天之性也”的思想,发展为道德修养方法之一。周敦颐《太极图说》中的“无欲故静”,体现的就是“主静”思想。《孙子兵法》讲“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宁静才能致远。

此外,老子的“玄览”,庄子的“坐忘”等等,都把静作为做人修身识物的一个基本要求。千百年来,一个静字,教育了无数文武之士,成就了历代贤达之人,平息了屡次战火硝烟,抚慰着中华民族的创伤,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和睦,滋补着中华民族的元气,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复兴。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怎么进步,大到治党治国治军,小到立身做人为官,都需要静态观变幻、静气思良策、静心做事情。始终要做到精神镇静、头脑冷静、心态平静,要力戒浮躁、急躁、焦躁,培育静气、豪气、大气,始终做到不为诱惑所动、猝变所惊、名利所累、俗事所扰,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以无私无欲、至大至刚涵养浩然之气。

一时显静气易,一直蓄静气难。只有把静气当成一种境界去追求、一种情操去修炼、一种品质去磨砺,静气才会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行,内化于心、外化于事,成为我们立身做人、为官做事的强大人格力量。

静气需要诗书涵养。腹有诗书气自华,书是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是涵养静气的摇篮,越是博学的人,越是视野开阔、头脑冷静、静水深流,静气要靠正气支撑。无欲则刚、无欲则静。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每逢大事有静气
一身正气的人能以不变应万变、以无我超越自我,静气更需有宽广的胸怀。具有宽广胸怀的人才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平难平之愤、解难解之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平静之心处人处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8754.html

更多阅读

想你就乱乱乱头绪,不想又伤伤伤自己! 乱了头绪的经理人全集

想你就乱乱乱头绪,不想又伤伤伤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候就钻在一个牛角尖,怎么都拔不出来。没完没了的伤心,没完没了的落泪!伤了自己不说,也伤害了心底最疼爱的那个人!真的是我要求太高了吧,说的太多,太啰嗦

中菲南海之争,除开战已别无他选!

94 中菲南海之争,除开战已别无他选!2012-05-10 06:50:08浏览 686975 次|评论 70 条中菲南海之战已势成必然?战争,有时候是一种选择。但战争,有时侯是一种趋势,是一种必然,换句话说,战争,有时候是你没得选的选择!当下的中菲黄岩岛之争日益升级,

声明:《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每逢大事有静气》为网友善良是我本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