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尼克尔镜头 一篇很值得一看的文章 尤其新入坑者_尼康D300S论 尼康d300s使用教程

解读尼克尔镜头

常常在贴中看见一些新手问及相机镜头配置的问题,特转一贴。

该文章从镜头讲起,谈到了变焦和定焦,对镜头成像的评价,镜头的配置等诸多方面,对我们尤其是新手应该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文章虽然长

了点,但值得一看。特转帖,希望大区版主能将此贴置顶,这里面确实有不少值得学习的知识。

其中对一些文字做了修改,因为该文章是写于08年,所以其中的价格是当时的价格,也是仅供参考。

-----------------------------------------------

当你真的变成了一个摄影的发烧友或爱好者,会发现,玩单反的一个很大的乐趣,在于配镜头,换镜头:各种各样的镜头,不仅在自己的相机上换来换取,也更多地在脑子里换来换取!经常琢磨什么样的配置,是合理的配置,才能拍出亮眼的照片。网上评论更是无数。道理大家都知道,狗头到了行家手里,片子照样亮丽;可是大多数人,总觉得片子的质量和镜头的质量关系更大,谁让那些高手天天拿着好镜头(牛头)啊,不买几个牛头不过瘾,不能安心摄影。

话又说回来,除了公家出钱或是自己有影楼业务,凡是自己出钱的,都希望能把刀用到刀刃上,也不能每个牛头都买。于是到底什么样的镜头应当抱回家,便是一个非常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这样,我们首先明确问题:自己花钱(不花冤枉钱),能有一个decent(拿的出手)的镜头组合,能拍照所有的场合(业余者的梦想),能安心提高摄影水平(节约时间是一个现实问题)。

转换到镜头语言,至少从广角到长焦,光圈有至少1.4到2.8,镜头至少有牛头,至少要有水旺旺的大眼睛。

网上有很多很好的镜头配置的评论,本文是从另一个角度和网友分享经验.和90%摄影网友不一样的地方,笔者的本职工作和镜头的光学设计制作有很大关系,也曾经和NIKON的seniorsales(高级销售人员)谈过3小时(但是没有谈镜头)。可以从器材设计制作销售的角度有一点发言权。

从商业角度来讲,尽管NIKON的照相机和镜头,满街都是,给人感觉一定是挣了很多钱;但是,NIKON最挣钱的不是这些,而是INTEL,AMD制造的芯片用的光学精度要求极高的光学光刻机,大家一定很吃惊吧。CANON也一样。在那个行业里,蔡司还不行。(不能随排迷信蔡司镜头)。

换句话,Nikon投入的人力在镜头上设计的,不会很多很多,一方面也是因为镜头的光学设计比较经典。这样的话,镜头的价格极大的依赖于材料成本和制作成本和新技术。学过商学院的人或搞商业运作的,应当明白我说的。

大家大概明白了我的意思,我们如果知道NIKON如何计算镜头的制作成本,那就买那个费力气的又相对便宜的和适合自己特殊需要的。NIKON的工程师自然知道,用料讲究制作费力的镜头,是为了更好的成像。很多网友自己作评测,搞得很复杂,费时间,结果还不一样,还吵架。

知道我下面的公式,自然就知道那个镜头的成像好了,也就不瞎吵了。

镜头里光学的东西很复杂(我学了十几年),我就告诉大家结论好了:除了千锤百炼的设计(50/1.8)以外,

(1)ED镜片越多,色彩越锐利鲜艳,非球面镜越多,广角变形越小。(如果是学术角度的话,不一定对,这里只是简化一下)

(2)ED镜片越多越贵,非球面镜越多越贵

(3)光圈叶片越多,越贵

(4)尺寸越大,越贵

(5)金属料,自然比塑料好

首先,以此来作镜头成像的评价。

(1)著名的XZP(70-200/2.8),5片ED镜片(最多的),公认的颜色艳丽,锐利,长焦,不需要非球面镜校正变形,77mm大眼睛,金属用料,真是没缺点(重,大,D3上的议论),按我的公式,成像色彩锐利无人能比,没意见吧。买不买,有钱当然买,有货当然买。($1700US)

(2)80-200/2.8,3片ED镜片,($900),好多人拿这个和XZP在色彩成像上比,大家明白了吧,还是有差距呀

(3)24-70/2.8,3片ED镜片,3片非球面镜,用料十足,仅次于XZP,因为加了nano镀膜(没什么了不起)和较长焦距(畸变更容易控制),比17-55成像更好,$1700,但是同样的材料,比17-55贵了500美金,有些过了,要等等。

(4)28-70/2.8,2片ED镜片,1片非球面镜,以前的best,但是用料不足,无法和17-55在数码上对抗,退出舞台。

(5)17-55/2.8,3片ED镜片,3片非球面镜,用料十足,仅次于XZP,在这个焦段,公认的颜色艳丽,但是饱受争议,都是DXformat惹得祸$1200.

(6)17-35/2.8,2片ED镜片,3片非球面镜,因为焦段比17-55小,因此同样3片非球面镜,对畸变的控制超17-55,但是只有2片ED镜片,颜色不如17-55

(7)18-70mm,3片ED镜片,1片非球面镜,很多人吃惊它优异的色彩和锐利,3片ED镜片,和17-55一样,颜色很好,所以有人觉得和17-55差不多(可怜的17-55),但是非球面镜在这么大的焦段少了,所以在广角有明显的畸变。$300.没钱一定要买。颜色如同17-55,比17-35还好,就是畸变不好。

(8)18-135,1片ED镜片,2片非球面镜;只有一片ED,色彩不如17-55,17-35,很多人说他干涩,没错吧,但是相对来说,畸变的控制要好($300)

(9)18-55,1片ED镜片,1片非球面镜;除了kenRockwell说它好,没人说它好。

(10)18-35,1片ED镜片,1片非球面镜;著名的银广角,和18-70相比,在DXformat没什么优势,除了77mm以外的大眼睛和相应的畸变控制。

(11)12-24/4,2片ED镜片,3片非球面镜;才是数码时代的银广角,3片非球面镜来控制畸变。($900)

(12)14-24/2.8,2片ED镜片,3片非球面镜,带nano镀膜。才是数码时代的金广角。$(1600),偏贵。

(13)18-200mm,2片ED镜片,2片非球面镜;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坏,自然最好作旅游头了。不能出最好的色彩,也不能出最好的畸变控制。

(14)24-120mm,2片ED镜片,2片非球面镜;在胶片上和18-200一样;目前很冷。

我想现在大家对变焦的镜头的评估,有了理论根据了,很多争论可以结束了吧。只要记住镜头的ED数和非球面镜数,性能价钱就很容易评价了。

对17-55/2.8,目前的处境很不幸,但是和24-70or17-35相比,从用料上而言还是很值得的,相对便宜。但是18-70对其伤害最大,色彩竟然不分上下,加上便宜的50mm镜头带来的大光圈,和别的定焦广角存在,加上人们对未来全副的期待,得到不幸的待遇。实际上,对所有的DXDSLR而言,17-55无疑是最好用的变焦。目前美国的价钱$1200,我估计很快就会缺货的。对照一下70-200的XZP或24-70,待遇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大家一定奇怪这个方法很实用,因为对成像的分析,最简单最重要的是这样了,如果有人想亲自设计镜头,有很多软件,ZEMAXOSLO,

也可以试试。试试就知道ED镜片和非球面镜的重要性;有两个原因,光学设计上,能少用镜片就少用,产品上,也是能少用就少.讲的稍微多点,镜头的设计,大致都定了,没什么了不起,中国人也可以很棒(和一些光学老院士谈过,国内主要是材料,研磨技术的问题);

镜片多了的坏处是,镜头间的来回反射,引起所谓的鬼影炫光麻烦,所以遮光罩能带上,就带上,你不知道设计师很下功夫的;看看70-200的遮光罩很长,17-55的也很长。所以,镜片能少最好,如果少不了,一定是为了性能。做过产品的人知道,多一个零件,不知到会带来多少麻烦,不要说贵的了。

试试我们的理论,我们看一个值得推荐的镜头,16-85VR,2片ED镜片,3片非球面镜,带VR,构件和17-35,14-24,12-24一样,才640$,所以大家不要奇怪它卓越的光学性能,PHOTOZONE认为和17-55一个水准,一半的17-55的价钱,还有VR。如果大家还没有镜头的话,可以买这个。一个美国摄影者问我为何16-85这么贵,听我这么一讲,马上就买。PHOTOZONE也没讲清楚为什么。

我的ED,非球面镜理论,是用来作成像的评价,应当是很准的,但是和价钱是没直接关系的。但是好像和镜头的售价有关,里面涉及到

NIKON的定价策略。先声明一下,本人从来没在Nikon、CANON工作,如果无意歪打正着说出NIKON的定价策略,那见谅了。本人写此文,实在是感谢那些论坛上贴好文章,好照片的摄影爱好者,和我一样的发烧友分享的。

镜头的材料,特别是研磨,很有学问,基本上是高质量成像的保证。镜头越大,越难(哈勃望远镜就是大镜片研磨出了问题)。77mm的镜头,应当比67、62、52mm,难多了,玻璃的比压模的难,不用说高档玻璃了。材料均匀性,纯度的问题,我们中国好像总是方面有差距。

牛头的镜片,那是狗头不能比的。蔡司的做工,也是最好的之一,可以注意到蔡司不太作大眼睛那,能把小眼睛做好就不容易。

镜头的价钱,很多时候还是做工。10$的TIMAX和一万美元的Cartier一样走时准确,但做工是不一样的。牛头的作工,那是狗头没法比的。

如同瑞士手表。但是狗头的成像,很多时候和牛头不分上下。如果你会用的话。

很多人问定焦,从设计的角度来讲,定焦基本上停顿,NIKON/canon都是全力推变焦。和变焦相比,在小于50mm处,定焦基本上落下风,这都是非球面镜的功劳,有时候简直不敢相信广角定焦的处境,大于50mm,有很多名头。因为定焦的设计实在是很容易集中力量,现有的设计都是经典,很难有突破,质量都在镜片上的制作,突破都在作工上。还好,蔡司,真是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优良的作工硬是将广角定焦的水平提到新地步。大于50mm的定焦,和变焦百花齐放;大于200mm,都是定焦的天下。这是nikon镜头明显的趋势。如果想知道物理原因的话,那是因为ED镜片和非球面镜的成本在广角端成本低表现明显,同时在长焦处的光学要求高。

从理论上说,变焦无法超越定焦;但是实际上NIKON/CANON定焦不上进,搞得一个17-55(24-70)/70-200两个变焦镜头,基本上通吃。

定焦基本上靠大光圈,相对便宜或者特殊应用取胜。

现在数据说话,简单其间,笔者从PHOTOZONE提取分辨率最大值(即使在不同的光圈下),来得出镜头的分辨能力,表中第一列是镜头名,第二列是工作焦距,第三列是分辨率

在24mm,如果不是蔡司的话,NIKON中24-70最好

16-85242211

17-35242236

17-55242160

18-70182141

18-70242110

18-135182223

24-70242319

N24/2.8242234

N20/28202161

ZF25/2.8242325

在40-55mm,nikon中24-70最好,但是注意最便宜的50/1.8很不错

16-85502137

17-55552089

18-70402074

24-70402281

50/1.8502250

在70-85mm,70-200mm,最好

16-85852147

18-70702053

18-135702128

24-70702212

85/1.4852176

70-200702296

笔者无意给出一个结论,定焦好还是变焦好,只是希望数据说话,如果不考虑钱的话,从12mm到200mm,基本上都是变焦的天下,但是105,85,50mm和蔡司的除外。蔡司是凭实力比拼,105,85mm是特殊应用,50mm的性价比无人能比。一个50mm的50/1.8成像和$1700的24-70在50mm的焦距处,可以相提并论,还有比24-70更大的光圈,无论如何都要有。笔者经常看着50/1.8,感慨万千!我想很多人都会有同感。

另外一个名头是,NIKON85/1.4,是一个”legend”,光学设计的传奇,这个头比的不是1.4,而是焦外,焦外如丝绸,笔者对它的设计很是着迷,如果那位DX有它的设计资料,请上传。如果有钱的话,一定要有。蔡司的头基本上所有的都比同类的NIKON贵,除了这个头以外。

可见此头的价值。当然我也有。

笔者提出的ED/Asphericlens理论和总结的PHOTOZONE数据,主要是为了方便镜头的了解,选取,购买。在此用来分析镜头的配置之前,还是补一下定焦的优点,很多变焦爱好者忽略的,因为一个焦距,定焦可以很容易让摄影者了解镜头的性能,特别是透视关系,最佳工作范围,更容易集中精力作图,因此很多人总觉得定焦照片好。这也是笔者唔出来的。

下面我们谈配置。

用什么样的镜头,取决于很多情况。因此本文注重购买者的定位,业余发烧友,不靠摄影挣钱,自己认真地花钱,喜欢摄影,享受生活。换句话,认真的人,不论穷人富人,认真的业余就会出片子。

第一种:只需要一个镜头的,不喜折腾的,就想老老实实拍片

1.$100预算,就50/1.8,不会错了。小小的眼睛,成像和24-70,17-55等大眼睛不相上下,还有更大的大光圈。人文,旅游,暗光,风景通吃,DXformatorFullFormat通吃,内行看见了一定会想,这人没准是高手。不建议50/1.4,成像不如50/1.8,最小光圈不如50/1.8,要省钱,一省到底吧。轻便,好用。用的是人类光学设计百年的精华。

2.$300的预算,就18-70,三片ED片,色彩如17-55好,锐利,缺点是非球面镜用的少,畸变大,光圈小。广角端,最好从24mm用,是$300美金左右镜头做工最好的,最划来的。笔者认为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划来的镜头,是因为它是最早一批NIKON打市场的。和一个18-135比,后者多了55mm,还买一个价钱。如果不是太关心做工,18-135也好。那是D200的挂机头,公认的最锐利的DX版的镜头,如前所述,颜色干点,但是旅游方便。风光头。

3.$600的预算,就16-85VR,如前所述,光学性能和17-35,17-55等牛头不分上下。做工也好,不是大眼睛,光圈小了点,但是VR可以给至少3stop,除了暗光活动的没法子,颜色涩点,所有的光学性能比17-55好。16mm的广角比17宽,如果只追求成像的,16-85VR,基本上就是合适的选择。推荐。不建议18-200,多出来的长焦,太软,还不如不要。

4.有钱人,DXformat,17-55;FXformat,24-70.人文,旅游,暗光,新闻,人像通吃。拿在手里沉点点的,77mm的大眼睛,精致的做工,心里舒服。一个专业的万能头,什么都好。关于17-55,多说两句,因为争议很大,笔者认为17-55的未来生存空间,在于只想拥有一个镜头的人(DX)。17-55的问题,如前所述,本来是用来作DX上的28-70,但是因为DXformat的原因,出类拔萃的17-35,28-70,有名的定焦头50,35,24,20,都进来竞争,所以处境艰难。尽管它仍是DX上最好的最有用焦段的变焦头,一流的用料做工,但是笔者认为17-55的设计出了问题,没有达到要求:它没有做到真正的出类拔萃。NIKON的设计师当时没有很好地理解DXformat.这是我想了很久的问题得出的结论,大概很多人都会同意我,这是对17-55最公正的评价。想想,过去的17-35,28-70,70-200,那个狗头敢叫板。现在18-70,有人说和它差不多,16-85,测试比他强。尴尬。见下表:

在16-18mm处

16-85162226

17-35172244

17-55172200

18-70182141

18-135182223

在24mm处

16-85242211

17-35242236

17-55242160

18-70242110

24-70242319

N24/2.8242234

ZF25/2.8242325

在50mm处

16-85502137

17-55552089

50/1.8502250

每个焦段单独较量,没有17-55胜利的,17-55是个全能冠军,但是没有赢得一项单项。所以我说,如果只要在DX上拥有一个镜头,那就是它。或者说,是Cartier手表,就是点慢,你要不要它?如果是全能冠军,我还是要的,只要价钱合理。但是有一点,它不是legend,不是传奇。这决定了它的命运。

第二种:多镜头组合

讲之前,先交待一下,算下来,sofar,笔者在镜头相机上的花费在一万美金左右,因为浪费了时间和金钱,其间深感一个简单的理论指导,很需要。笔者谈过的镜头都用过,大多数都有过。

例外一个笔者深入研究的原因,是笔者简直不敢相信,发现变焦在14-200mm,基本上一通天下。因此真的拿出NIKON的一个个镜头结构图研究。发现ED和ASPHERINCLENS对变焦的性能贡献极大。才得出这样的经验理论。一定不完善,所以才应用PHOTOZONE的MTF数据来说明问题。笔者是一个一个将PHOTOZONE的数据输到电脑里的。仔细分析的。

需要强调的是,这是针对变焦的,和定焦没有太大关系。因为NIKON、CANON硬是将ED/AsphericLens的成本搞下来,那个时候,定焦拼的是设计,做工,用不起这些镜片。但是这个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变焦头的性能。ED/ASPheric镜片对画面的提升,说明了新材料的引入,有效的提高镜头的成像品质。这和¥10的电子表,和手工的瑞士手表,对可以起到同样精确的地步。

另外,笔者从未接触过除NIKON,蔡司以外的镜头,因此笔者的理论主要是用来理解NIKON,大概只能用在NIKON的上面。

每个定焦头都有优点,但是总体上说,如果不是蔡司几个新的定焦头的横空出世,那是全盘退守到特殊领域。85/1.4,拼的是焦外(分辨

率所以还不如85/1.8),105搞微距,还有DC,PC之类的头,那不是我们玩的。音响发烧友还记得真空管吧,大多数定焦头的摄影者,没有意识到为什么他们的照片比变焦好的原因是,他们很好的用了定焦,用多了,对镜头很熟悉,功夫下到了,自然好。变焦,如果如懒人那样用,光靠手指头,那是没法和定焦比的。这是笔者另一个很重要的强调点,认真再认真,有益于下面多镜头的选择。

成像质量和镜头价钱没那大的关系,在NIKON里,50/1.8在自己的焦段所向披靡,才$100.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快速了解镜头,选择镜头,使用镜头,然后好好向网坛上出好片的艺术家学习,出好片,是笔者写此文的愿望。买牛头就是买瑞士手表,特别是Cartier(不俗的珠宝)。

我们来看多镜头组合。

再次重申一次,笔者摄影是业余的(文章写的不好,理解不对的地方,多多见谅),光学是天天受熏陶,发烧是真的。进入到多镜组合,那是进入到一个要花钱的地步,玩单反摄影的人,有钱人多,但是艺术家也多,这里就要谈品味了。谁让摄影和艺术沾光!

我想品味,就是知道什么是最好的。不论多少价钱,你知道在你手里的是最好的,因为知道是最好的,所以会有一种满足,一种从容。发烧,就是追求一种完美的感觉。玩过音乐发烧的人,会有类似的感受。之所以镜头精益求精,那也是对完美的追求。Nikon有很多偏门的镜头,笔者不讨论了。镜头还是要用的。

笔者不建议所谓的17-35,24-70,70-200的配置,很多人认为那是最好的,笔者认为那可能是最贵的,最重的(小于200mm的焦段),是误导。如果是公家的例外,自家的话,金钱味道如三个镜头的重量一般,太重,像镶满了钻石的劳力士。笔者还是喜欢不带钻石的Cartier的感觉。因此建议最多拥有其中的两个。如果你说三个头都有,除了知道你有钱,你的品味无从谈起。
解读尼克尔镜头 一篇很值得一看的文章 尤其新入坑者_尼康D300S论 尼康d300s使用教程

器材发烧友,有收藏的味道。那么我来推荐一下笔者认为NIKON做的最好的牛头,70-200/2.8.或者说,有那么一点legendary传奇色彩的头。如上所说,有5片ED,按我的说法,成像色彩最好。新版的24-70,有nano镀膜,但是3个ED,70mm处,还是XZP胜。之所以说有点传奇色彩,实在是因为问世以来,没人说成像上什么太大的缺点。D3上的事情,只是对个别人有影响。笔者看到一副漫画,一个人抱着XZP睡觉,深有感受。做工一流,成像一流,大大的眼睛。在70-200焦段,有很多有名的定焦头,但是NIKON用上了所有的,包括VR,愣使XZP站住了脚。建议拥有。XZP在美国经常缺货。

关于24-70,17-55,如前所述,那是很适合就玩一个镜头的人。那是最佳选择。但是想玩的更好,笔者认为最好在这个最常用的焦段放弃这两个牛头,因为经验告诉我,在广角端和长焦端,经常出好片,几率远远大于24-70、17-55.如果明白这个,水平会上升很大的。

因此,先建立个工作平台(不到$750),先练兵,笔者天天带着50mm.

(1)对DX,用16-85VR+50/1.8。16-85VR,两ED+3ASPHERICLens,结构材料如17-35,14-24,12-24这些名头,外加VR超过2.8光圈,在用50/1.8弥补大光圈事实上胜过17-55,,和24-70差不太多。你知道手里拿的是目前在DX上成像最好的头,和那个人类镜头设计上最好最简单的名头。这样的组合,到那都方便。16-85是新头,我认为是NIKON市场定位清晰,积攒了很多DX经验的结晶。

(2)对FX,用24-120VR+50/1.8.24-120VR,两ED+2ASPHERICLens,是这个波段的合理。美国的一个著名园林摄影师大多数,好照片都是用它拍的。

然后,在长焦端和广角端,慢慢收集名头。先收集长焦的,在收集广角的。因为长焦容易点,广角要求高。

(3)长焦端,70-200/28,不会后悔的选择。如前所述,NIKON做的最好的镜头。85/1.4,最好的bokeh背景。这两个头,都有些传奇色彩。8514另外一个优点,光圈大,暗光摄影,拍摄舞台,不会让人误解认为是恐怖分子,(在美国,是XZP的一个问题)。注意了,这两个头,无所谓DX或FX,英雄风范。将近$3000.

(4)广角端,多用于风光,不建议大光圈。最近蔡司的18mm新头,是3.5的光圈。如果是高手,12-24/4比较好,如果像我一样的业余,建议先用16-85对付一阵子。14-24/2.8,那个样子不太接受。个人觉得NIKON的广角定焦比较混乱,一方面被自己的变焦冲击的狼狈,另一方面被蔡司的头冲击的一败涂地。尽管大家不太相信MTF,但是我是信的,那几个数据看了都不用争论,几个NIKON广角定焦,我是NIKON的设计师的话,压力会很大。因为在广角端,蔡司的手动聚焦的缺点,反而是优点了。如前所述,定焦头,NIKOn不思进取,但NIKON目前一定在努力夺回市场,不久会有新头的。因此建议等等,目前需要处理一下手里的几个广角定焦头。

关于光学成像的评价,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测量方法,这是引起争议的主要原因。笔者知道几个美国朋友正在出去开一个测量MTF的公司。希望

他们成功,可以消除很多争论。但是争论也是一种乐趣。

关于镜头的设计,关键在于一个出发点,这需要很有经验的人,然后交给计算机。算得是很准的。但是好的设计,需要对工艺的理解。镜片的研磨,经常在大规模生产的时候出问题,NIKON的长处在于擅长将高质量的研磨技术,规模化。

镜头还是传统产业,利润不高,笔者天天见面打交道的人,设计的镜头买$4000.哈哈!一个日本的1mm直径的球面镜还要好几美金。这方面NIKON还是厚道的。

最后笔者评述一下目前NIKON的产品策略和其中值得表扬的理念。

笔者的ED/Asphericlens理论,是为了便于对nikon变焦镜头理解,在一个的设计理念风格,一样的质量管理,应当从成像质量是可比的。用这个,可以知道手里的头优点在那里,然后用在其长处。(蔡司,CANON,SIGMA,等,不可比)。

定焦和变焦之争,有点脑子的,都不难得出结论,定焦理论上是最好。但是,NIKON,CANON不遗余力,逆流而上,硬是让变焦达到了一个和定焦可比的地步,如果是如果有人疑惑我对定焦变焦现状的评论,就是疑问NIKON做事疯了。

如前所述,70-200,是变焦里面的精品,一方面得益于人类百年来的设计精华,伽利略时候就设计望远镜了。另一方面,工作在一个艺术表现力很强的焦段,最后是因为长定焦很重,因此变焦的优点表现的很明显,一个70-200,相当于好几个长定焦。因此,用料最充分,做工好,用尽全力,VR,2.8光圈,做出了的东西,自然最好,是明智的商业决定。NIKON的钱,你的钱,全部用在刀刃上。

17-55(24-70),全能冠军,但是没有做到出类拔萃,很遗憾。这个焦段实在是竞争激烈。我是NIKON老板的话,对此应当是不满意的。我们满意不满意,是另一会事了。17-35,14-24和广角端,我个人认为,NIKON的产品定位,出现重大问题,NIKON的钱,你的钱,都没有用到位。有人敢想不敢说,我来说好了,根本就不需要2.8恒定光圈,也不需要AFS。因为广角大多数用在风光,都是小光圈,这里面应当利用此特征,收口径,出精品。

NIKON后期可能意识到了,推出了12-24/4的小光圈,放弃了28/1.4的名头,但是可能因为和CANON你有我也要有的愚蠢想法,没法放弃从12-200的恒定光圈变焦的产品策略。结果是,17-35,和17-55焦短重复,14-24,难看的大头,美学上不接受,不管广角定焦的死活,咄咄逼人的广角变焦,把自己的定焦逼上绝路,但是结果都没有做到出类拔萃,蔡司最新的18mm,光圈才3.5,不是变焦,不是2.8,还是手动,行家看了,就知道功夫全用在镜头设计和用工上,结果是不说了。我想NIKON是该好好反省的。镜头是要用来满足人民需要的,风光片,需要的是CORNERtoCORNERsharpness,对清晰度要求极高。

关于NIKON,已经从一个制作镜头相机的,演变成一个很复杂的公司,大家要非常小心全副和DX的争论。这里笔者大概分析一下NIKON和CANON上的市场策略。

如前所述,NIKON从光刻机市场上利润惊人,一台机子,可以高达上亿,因为数字相机对芯片的大小要求大,需求量很大,因此非常符合半导体芯片的利益,目前是8英寸和12英寸的芯片,如果懂得话,可以算一下,一片出不了几片,这是成本的巨大障碍。如果需求大的话,半导体芯片厂可以买更多的光刻机,买更多的光刻机,NIKON获利越多。目前400mm的厂子还没有建好,因此全副的价钱还下不来。这方面,canon比NIKON显得商业气息很重,急不可耐。但是45nm,65nm的光刻机的需求,NIKON和CANON已经很高兴了。

所以,从商业运作上,从自己的利益上,NIKON,canon需要刺激消费者对全副的需求,自己可以获利更多。这也无可非议,只是大家注意的了。

下面是笔者最想讲的,大家应当感受到,NIKON内部,有一股极强的技术力量和顽强的理念,坚定不依的走变焦路线,全力攻取定焦的最后法宝,大光圈。那手段就是全副了。这一点笔者极为欣赏,你说定焦强,我变焦就是要打败你。首先用VR,现在用全副上的特点,可以用高的ISO,来取代大光圈的优点。这一点,大家可以看到,NIKON没有将分辨率例如24MP,仍是12MP,把ISO放到首位。相比Canon的24MP相机,canon显然是把力量放错了地方。NIKON12MP的D3,也是告诉大家,12MP目前是足够了。

尽管网上很多人,不认可变焦超过定焦,认为不可能,但是NIKON的技术领导层面,就是相信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变焦就是要超过定焦。笔者对此再次表扬,非常欣赏。

蔡司,对目前定焦的贡献,对完美的追求,非常欣赏。

从镜头讲起,一直到变焦和定焦,摄影无非是一种对美好的追求,一种对极致的追求。人生也一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8882.html

更多阅读

尼康D5000使用技巧指南 精 尼康d5000说明书

尼康D5000是尼康首款带有旋转屏的单反相机,搭载2.7英寸23万像素显示屏,方便了LiveView实时取景功能的使用。升级后的CMOS传感器为1230万像素,实力与D90相当,而11点自动对焦的加入,无疑弥补了前辈D60三点对焦的弱项。而作为今年的新机,视频

值得一看的几部印度电影 值得看的印度电影

印度电影,最有特点的就是,每部电影都有传统的歌舞表演,很特别的宝莱坞风格,印度电影不止剧情精彩,歌舞也不错哦。下面我给大家推荐几部绝对值得你用心去看的印度宝莱坞电影! 本人发布电影收集,纯属个人爱好,绝对不含有广告,所做的超链接只为

推荐一本非常值得一看的好书 值得看的好书推荐

瑞士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张维为教授著的《中国触动全球》,的确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书。由于作者特殊的经历(见书内作者介绍),他曾去过全球106个国家,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作者以亲身所闻所见,对比地探讨了我国的改革、民主、

声明:《解读尼克尔镜头 一篇很值得一看的文章 尤其新入坑者_尼康D300S论 尼康d300s使用教程》为网友桀骜如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