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
1、湿癣.用芦荟一两、炙甘草半两, 共研为末, 先以温浆, 水洗癣, 擦干后敷上药末, 有奇效.
2、小儿脾疳.用芦荟、使君子, 等分为末, 每服一、二钱, 米汤送下.
3、虫牙.用芦荟研末敷上.
来自http://cyao.org/2/a4/003.htm
1. 治疗痤疮:芦荟叶汁5克,雪花膏100克,研匀,作面脂用,涂擦面部,日2-3次,有人用该方治疗140例,有效率97%,仅4例无效。
2. 治鸡眼:摘取一小段芦荟叶子,用小刀将其纵向剖成两片,以胶液部分贴在鸡眼上,然后用纱布或胶布固定。早晚各换一次,换时,取下已干枯的芦荟叶,将鸡眼附近的皮肤洗净,若发现鸡眼向上浮起,就用刀片将浮起部分削去,再贴上新鲜的芦荟叶。如此反复,约需一星期,鸡眼就会自动脱落。
3. 治轻度烫伤:鲜芦荟叶用冷开水洗净挤汁遍涂患处,日2-3次。
来自 http://bbs.i918.cn/thread-569109-1-1.html
【补充】∶芦荟
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植物芦荟Aloe barbadensis Miller及好望角芦荟Aloe ferox Miller的叶汁经浓缩后的干燥物.主产于非洲, 我国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亦有栽培.全年可采, 割取植物的叶片, 收集流出的液汁, 置锅内熬成稠膏, 倾人容器, 冷却凝固后即得.入丸剂用.
【性味归经】苦, 寒.归肝、大肠经.
【功效】泻下, 清肝, 杀虫.
【应用】
1.用于热结便秘.本品苦寒降泄, 既能泻下通便, 又能清肝火, 除烦热.治热结便秘, 兼见心、肝火旺, 烦躁失眠之证, 常与朱砂同用, 加更衣丸.
2.用于肝经实火证.本品有较好的清肝火作用.适用于肝经火盛而便秘溲赤、头晕头痛、烦躁易怒、惊痫痛抽搐等证.常与龙胆草、栀子、青黛等同用, 如当归芦荟丸.
3.用于小儿疳积.本品既能泻下、清肝, 又能杀虫疗疳.亦治虫积腹痛、面色萎黄、形瘦体弱的小儿疳积证.可与健脾, 驱虫药配伍应用.
此外, 取其杀虫之效, 可外用治疗癣疮.
![芦荟治病的偏方 三九养生堂偏方治病](http://img.aihuau.com/images/31101031/31042937t014c3b9ccffa120137.jpg)
【用法用量】入丸散服, 每次1~2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因为芦荟是一种寒凉泻下的药,所以脾胃虚寒、容易拉肚子者,以及月经来潮、妊娠、腹痛、痔疮便血者不要服用。服大量时能使肠壁和盆腔充血而发生腹痛的情形。
备述
1.《药性论》:“杀小儿疳蛔.主吹鼻杀脑疳, 除鼻痒.《开宝本草》:‘主热风烦闷, 胸膈间热气, 明目镇心, 小儿癫痫惊风, 疗五疳, 杀三虫及痔病疮疾, 解巴豆毒.”
2.本品含芦芬大黄素甙、对香豆酸、少量α—葡萄糖、多种氨基酸等.并含微量挥发油.芦荟蒽醌衍生物具有刺激性泻下作用, 伴有显著腹痛和盆腔充血, 严重时可引起肾炎.其提取物有抑制肉瘤—180和艾氏腹水癌的生长, 并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抑制作用.水浸剂对多种皮肤真菌和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国外报道, 美国以芦荟为原料做成的食品为健身补品, 饮用芦荟汁可以预防感冒及扁桃腺炎;日本、美国有人以芦荟制成芦荟膏对皮肤粗糙、雀斑、肿疮都有疗效.
3. 若使用时只用叶肉,则腹泻的副作用便会减少,但是也失去了中药使用芦荟以泻肝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