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德意志意识形态txt

王巍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博士

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研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重要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德意志意识形态》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在这样一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详细阐明表达了他们所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组成的,那么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就是以这样一部著作作为标志的。

在2013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那么这一次学习的主题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一次学习的讲话中指出:要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的趋势,更好推进各项工作。

那么总书记强调在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过程之中,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为什么要强调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呢?因为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历史这样一个过程之中,我们所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打着马克思旗号的马克思主义,它们有一些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性理解,有些是给马克思主义附加了很多错误的观点,就是实际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附加在它名下的,认为它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所以通过学习原著,通过学习经典著作,我们可以更好的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真正的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这样一个阐述和表达。

那么在这样一个学习原著和经典著作的过程之中我们有个最基本的原则,这个原则我们把它概括为叫四个分清,就是分清楚有四种关系,这个四个分清是指哪四个分清呢?第一个要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说哪些原理是需要长期坚持的,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分清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有些观点就是马恩革命导师提出来,但是随着世界历史,随着现实的变化,我们要根据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不断的对它进行丰富和发展。那么这样一些观点我们叫做结合新的理论、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和发展这样一个判断,这是第二个分清。第三个分清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比如说我们曾经一度以为马克思主义的它的核心或者说它的全部的内容,就是阶级斗争,就是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那么这个观点究竟是不是马克思本人的观点,那么我们通过经典著作可以发现,阶级斗争学说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也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最为核心的观点。阶级斗争只是为了实现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个工具,所以说对于这样一个观点,我们要对它破除教条性理解,就是长期以来教条性理解,这是第三个分清。那么第四个分清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就说有很多观点它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流传过程当中我们的敌人也好,我们的革命阵营内部也好,有时候不知不觉有意的或者无意的给马克思主义附加一些观点,那么这些观点在马克思那里根本没有提到过,所以这个观点就有损于马克思主义这样一个真正的原始的这样一个面貌,所以我们要澄清这样一些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所以说这四个分清是我们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原著、读经典,它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论。那么今天的课上我们就按照这四个分清这样一个基本的精神,基本的立场去看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样一部重要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

今天我们打算从四个问题来看《德意志意识形态》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第一个大问题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第二个大问题《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结构、理论主题和基本观点,第三个大问题《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意义,最后我们讲一个结语,就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事业。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大问题,《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我们知道马克思并不是天生就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学说之前,他还受到很多思潮,当时受到很多同时代的思想家、社会思潮的影响,他是不断的在个人思想的这个发展、变化过程之中,最终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我们知道马克思与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国,那么他的大学生涯,他首先学的是法律,我们一直认为他是一个哲学家,是一个哲学博士,但他开始是学法律,后来他接触到德国的哲学家黑格尔这个著作,他一下子就迷上了哲学,他给他父亲的一封信中这样说到,他说离开了哲学,我一步也不能前进。所以马克思迅速的转入到对黑格尔这样一个研究之中。

那么当时欧洲的这个思想界出现了这么一个很有朝气,很有生命力这样一个理论团体。这个团体由当时年龄不大,年轻的这样一批理论家和思想家、学者组成,我们称之为青年黑格尔派。他们认为是继承和发展黑格尔的学说,并且他们有一个学术的共同体,我们称之为青年黑格尔派。那么马克思和青年黑格尔派很多思想家都保持了这样一个很密切的这样一个学术联系,生活联系。

那么马克思的一个博士论文,就是1842年他获得了一个博士论文,这个博士论文题目叫做《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德谟克里特和伊壁鸠鲁都是古希腊的哲学家,马克思通过比较这两个人的学说,他得出了重要观点就是说人的自我意识、人的主体意识是最宝贵的,我们要弘扬人的主体意识,高扬人的主体意识。那么这样一个观点,这样一个学说就很显然受到当时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这一个时期就是马克思或者博士论文毕业就是1842年的时候,这个时候马克思很年轻,24岁就获得博士学位,哲学博士。那么这个时期表明马克思还处在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这样一个思想和影响之下,所以这个时期它主要的思想是唯心主义的思想。

(一)马克思思想的“两次转变”

在马克思博士毕业之后,他的思想发展过程经历了“两次转变”。那么两个转变的意思是第一次就是从博士论文时期的唯心主义转向革命民主主义和唯物主义,第二次从唯物主义转向他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共产主义转向科学社会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那么这两次转变这个过程我们简单做一个介绍。

那么博士论文之后,他的唯心主义时期很快的转向唯物主义,为什么呢?因为他博士毕业进入一个报社工作,这个报社叫做莱茵报。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发表了一些这样一个政论性文章,就是对实事的一些评论,包括和别人的一些争论,学术的一些争论,学术的一些讨论这样一个问题。那么在这样一次莱茵报的辩论之中,马克思后来回忆了,我当时认为黑格尔所说的国家,就是国家都是维护人民利益的,但是现实中的国家恰恰相反,它不仅不维护人民的利益,它还要去侵占、损害、剥夺人民的利益。

那么这样一个观点是他的一篇文章叫《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这个《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反映的是什么问题?就说当时森林中的林木就是落下来的枯枝,就是树枝枯了之后掉在地上,开始农民可以自由的去捡,捡回来当柴火烧,但是出台了一部法律叫《林木盗窃法》。就说农民在要去捡枯枝,他就是盗窃,所以马克思认为这样一部法律的发布,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利益。所以他很苦恼,他说我原来认为国家是普遍利益的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表,但是现实中它在不断的损害人民的利益。那么怎么办?他说我就要考虑到物质利益问题了,所以他就从纯粹的研究观念性的东西转向了研究物质性的东西。这个就叫做他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他逐渐的认识知道,决定这个世界,决定这个社会、历史的、这个社会发展变化的并不是观念,并不是黑格尔所说了普遍理性,而是真正现实的物质利益问题,这个是根本性、决定性的问题。所以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了唯物主义。

转向了唯物主义是不是就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呢?创建了辩证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还没有。马克思继续通过研究黑格尔的著作,他研究黑格尔的著作,首先是通过一部书叫《法哲学原理》,在《法则学原理》之中,黑格尔提出一个重要观点,他说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不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而马克思在他的一部重要著作叫《黑格尔法则学原理批判》,这样一部著作中提出,他说要把黑格尔的观点颠倒过来,他说,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市民社会类似于经济基础,不是国家的这种观念、理念决定了现实,而是现实的东西决定了国家。所以这就标志他进一步向唯物主义的这样一个方向进行转变。

马克思在批判完黑格尔之后,他又要批判一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这个哲学家叫做费尔巴哈。在1845年的春天,马克思在笔记本上写下了11条提纲,1000多个字,很简略这样一个文字,一共1000多字。那么这个11条我们现在称之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那么这个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他对费尔巴哈这个学说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他认为费尔巴哈虽然是个唯物主义者,但是他是从感性的对象出发,而不是从感性的活动出发去看待这个人,什么叫做感性的对象,就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我们是用静止、孤立的观点去看待它,而不是从活动的观点,从社会存在的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出发去看待这个东西。所以马克思说,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仍然要被超越,所以他对费尔巴哈的这个哲学进行了系统的批判。

那么写完费尔巴哈的提纲,就是1845年春天。不久,马克思就写下了《德意志意识形态》,那么这一步著作就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合写的第二部著作。那么《德意志意识形态》也是马克思两次转变,就是从唯物主义、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以及从这个唯物主义向辩证的唯物主义转变,这个过程最终大致完成的一个标志,就是这个过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大致完成了。

我们看《德意志意识形态》现在对它的一个名称,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这个原始的名称,对这个著作的名称比较长,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名称是这么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大家看这个著作题目好像很费解。那么实际上我们看,无非就是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就是对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哲学的批判,第二是对德国的社会主义的批判,就是这个《德意志意识形态》主要是完成两件事。一个是对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一个是对现代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那么这样一部著作把它理论和主题的内容,在这个题目之中体现出来了。那么我们今天重点的介绍是它对现代哲学的批判,也就是通过对费尔巴哈为代表的,现代哲学的批判来阐明自己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那么这样一部著作是马克思、恩格斯写于1845年11月至1846年8月,大致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来写作这样一部著作。

我们来看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基本的观点和基本的思想,这个马克思有一个回忆,大约在十多年之后,十四、五年之后,马克思在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回忆到,他有一段对当时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很详细的回忆:“当1845年春恩格斯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句话说的很清楚当时在布鲁塞尔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决定,因为看到自己的学说和当时德国流行的哲学思潮的学说,之间有很严重的对比。他说通过批判这样一些哲学思潮和哲学家的观点来阐明我们自己的观点,阐明马克思恩格斯自己的观点,但是他又提到了,后面接着说,本来这部书是要出版的,两厚册八开本的原稿早就送到威斯特伐利亚的出版所,后来接到通知说,由于情况改变,不能付印。没有印出来,后来怎么办呢?马克思、恩格斯他们说,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楚问题,就是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在这样一部著作之中,我们想要之前的哲学信仰做一个清理,做一个总结,同时批判一下我们理论上的对立面,他说这个任务已经完成了,我们自己弄清楚了。他说,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就是放在角落上,老鼠爱啃就啃吧。就这么一个意思,马克思在1859年对这个著作有过一个回忆。那么这样一个回忆给我们一个很丰富的信息,给我们比较好的把握《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一个基本的思想主题和这个背景有一个很好说明。

这段话说明,当时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形成自己的新世界观,就是说有了“我们自己的见解”,就和他们都不一样,但是没有全面展开把我们的见解充分的、详细的表达和阐明出来。所以说要把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之间的一个边界就是我们学说和他们要从中间要划一个界,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是唯心主义的,我们是唯物主义的,而且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所以说这样一部著作它的语言风格就显得很有特定,它都是不断在批判别人的观点,批判了费尔巴哈,批判了布鲁诺、鲍威尔、包括斯蒂娜等等,批判了很多当时的哲学家,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很多新的观点,新的见解,新的论断都是在批判别人的过程之中阐明出来的。

所以说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它是新思想是在同旧思想的批判关系中确立的。就是我们一方面要阐明新思想,一方面是批判旧思想,这两个任务是同步进行的。我既批判了别人,又阐明了自己。所以说这个对我们看这部著作,看它的语言风格有很好的把握。都是先批判别人一段,然后自己阐明一段,再批判别人一段,再阐明一段,它的语言就很有特点。这个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贯有之的这样一个观点。我们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喜欢在著作中加上批判两个字。我们知道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资本论的副标题叫政治经济学这个批判,还有我们刚才提到了叫《神圣家族》是1844年的,这部著作叫,有个副标题叫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这开始有个批判,后来有个批判的批判。我现在做的是对这个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接着批判你。所以马克思这个语言风格很富有战斗精神,所以他都用很多时候用批判这个词作为他著作的核心的这样一个风格。我们来看这部著作,刚才我们从马克思思想的两个转变来初步阐明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样一个写作背景,那么这是一个大的思想史的背景。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的直接背景

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写这部著作还有一个很直接的背景,就是当时写作不久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促使马克思和恩格斯下定决心要彻底的清算,清理当时和其他哲学家思想之间的重大差异。这一些事件很多,有代表性的有几点。一个是1845年夏天,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发表文章宣称自己是“共产主义者”。

同年8月,德国的一个杂志叫《莱茵社会改革年鉴》第1卷上,它发表了当时德国的一个思潮叫“真正的”社会主义者,这个“真正的”社会主义者是打了双引号真正的,就说明这个真正并不是真正,它是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实际上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这样一个思潮。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中也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评判这个真正的所谓的社会主义。

那么同年10月就是1845年10月,《维干德季刊》这样一本刊物,它发表了当时青年黑格尔派的青年思想家布鲁诺鲍威尔攻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神圣家族》,《神圣家族》我们知道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公共合作的写作的这样第一步著作。发表就在这一本刊物上就评判了《神圣家族》这一个观点。那么在这个刊物的同一期还发表了当时的德国的哲学家施蒂纳,施蒂纳有部重要的著作叫《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宣扬极端的利己主义,结果他这个书出了之后,很多人评判他,那么施蒂纳就在《维干德季刊》上发表了一篇辩护文章,为自己的学说辩护。那么这一系列的事件是使得当时德国思想界思潮迭起,使得各种思潮互相都上台来为自己的观点呐喊、助威。

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有必要对费尔巴哈进行批判性分析,同时进一步清算德国青年黑格尔派思想家这些哲学家的思辨唯心主义和“真正的”社会主义,这个任务就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形态》之中完成了。我们来看马克思这时候面临的是三个任务,一个是批判费尔巴哈,第二个是批判以布鲁诺·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家,第三个就是所谓的真正的社会主义。

那么在他的三类批判对象之中,马克思说最为重要的,最关键、最核心的是要批判费尔巴哈。为什么?这个里面就说到要两次转变,马克思从唯物主义转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过程的核心和关键是超越费尔巴哈的这样一种哲学。因为马克思曾经一度受到费尔巴哈非常强烈的影响,他曾经说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一度成为了费尔巴哈主义者,我们一度受到费尔巴哈很强烈这样一个影响。那么费尔巴哈的影响我们一般称之为人本学的唯物主义。什么叫人本学的唯物主义就是首先它的哲学前提是唯物主义,这个没有问题。其次它是要用人与人之间的爱,人与人之间这样一种爱的关系去构建一个新的社会,那么这种思想我们称之为人本学的唯物主义。那么这是马克思最主要的认为。

因为批判以布鲁诺·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这样一种思想,这样一种任务,它已经在《神圣家族》中初步完成了。因为《神圣家族》的观点就是要揭穿布鲁诺·鲍威尔这些人,它的一个思辨唯心主义的这样一个本质。所以说马克思把这一次置办的重点放在费尔巴哈上。

那么我们知道,《德意志意识形态形态》写作之前不久,也就是在1845年的春天,马克思就写作了1000多字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个《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个小小的提纲,虽然字数小,但是哲学内涵、思想内涵非常丰富,它主要有三大理论贡献 :一是实践的观点,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这样把我们分析问题的视角放在全面生活的实践之上,就为唯物主义开辟了一个最为重要的理论前提,就是从实践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实践的观点。第二个理论贡献是是社会关系的观点,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现象它是一起关系的总和,就说人不要把它看成孤立存在的人,不要从所谓的抽象的人性出发去看待一个人,因为人的本质并不是他固有的抽象物,他并不存在固有的本质,那么他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我们要从他的社会关系的角度出发,去看待这个人,去看待这个事物,所以这个观点是看待社会关系的观点,这也是费尔巴哈的提纲所要提出来一个重大的理论贡献。第三观点就是要改变世界的观点,这是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最后一条。

第十一条马克思用警句式的这样一句话概括他实践哲学这样一个真正的精神,这句话是这么说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哲学,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成为一个很著名的,我们现在很多时候提起马克思的名言,那么这句话在其中也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分量。

那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出了这三个贡献,一个是社会关系的观点,一个是实践的观点,一个是改变世界的观点。那么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出不久,马克思就写作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形态》。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际上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形态》思想提纲。就是说《德意志意识形态形态》是进一步通过批判的方式阐明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到了几个主要的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社会关系的观点,改变世界的观点。那么我们在阅读《德意志意识形态形态》之中,很有必要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块作为同一个时期,马克思思想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把提纲和形态这两部著作结合起来阅读,这样我们就可以从一个更好的角度来把握马克思当时这个思想发生转变的前因后果。

那么我们知道《德意志意识形态形态》这样一部著作虽然马克思、恩格斯花了很大的精力,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很遗憾,在马克思、恩格斯生前都没有能够出版。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原则很复杂,马克思也说到他这个书稿早就交到了出版社,因为迟迟都没有出版,他就说我们就不管了,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实际上这个原因是因为党内有不同的意见,就是对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形态》主要思想、基本观点争论比较多,所以在马恩生前都没有能够发表,它仅仅发表了一小节,就是第二卷的第四章。那么在恩格斯逝世以后,马恩的手稿由德国社会民主党来保管,保管之后也没有能够及时发表。

直到1924年,苏联研究员马列研究院的院长叫做梁赞诺夫,梁赞诺夫是个很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的文献学家,他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手稿非常熟悉,他整理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手稿,并且把它翻译成俄文,用俄文翻译了发表了,发表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也就是费尔巴哈讲,主要是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把它编入叫做《马克思恩格斯文库》。

那么这个形态全文发表是在哪一年?是在1932年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他们用德文,马恩原始的语言发表了全文,由收入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部分第5卷。也就是说从1845年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一直到1932年接近一个世纪之后,这个《德意志意识形态》才正式发表。1932年发表它是一个什么形态呢?

我这里举一个例子也就是很简单,就是说列宁继马恩之后最伟大的革命导师和理论家、思想家。列宁他没有看见过《德意志意识形态》,因为在列宁生前并没有出版,所以说《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是很迟的,很多第二国际的思想家都没有看到过《德意志意识形态》。

所以今天我们再一次的翻开这个著作,再一次阅读这个经典,为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两位哲人为当时精辟的思想分析、犀利的语言风格所折服。刚才我们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背景、思想背景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也就是说马克思思想经历了两次转变,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唯物主义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两次转变他的大致结束,大致完成的标志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那么我们来看既然这一著作是马克思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的标志。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结构、理论主题和基本观点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结构

那么,这部著作到底有什么样的理论观点和主要内容,下面我们看第二个问题,《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结构、理论主题和基本观点。

《德意志意识形态》共分两卷,那么第一卷叫做《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就说第一卷主要是对哲学的批判。那么这一卷又分为三章,其中第一章我们一般称之为费尔巴哈章,第一章的题目叫《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那么这一章是《德意志意识形态》最为重要的、最为核心的一章,它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系列重要原理,就是在第一卷的第一章费尔巴哈章。那么我们今天通常在市面上看见《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节选版,就是中央编译局编译出版发行的,它里面内容收入的也是费尔巴哈章,也就是第一卷的第一章。

那么第一卷的第二、三章分别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另外两个哲学家,一个叫布·鲍威尔,一个叫施蒂纳。那么第三章的内容非常多,非常膨胀,马克思重点批判施蒂纳的著作叫《唯一者及其所有物》,这本著作宣扬了极端的利己主义,马克思重点批判这一本著作,这是第一卷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对哲学的批判。

我们看第二卷,第二卷主要是对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它的名字叫《对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它这所谓的各式各样的先知显然是一个反讽的、讽刺的说法。就用先知来讽刺当时黑格尔派的青年思想家。那么这个第二卷丢失了一部分,因为这个马克思恩格斯的手稿在流传过程中有一些损失,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第一、四、五章,这三章主要批判了当时的德国的社会主义者泽米希、马特伊、格律因、库尔曼这样一些人的观点。马克思的第二卷对社会主义的批判揭示这样一个思潮,真正的社会主义用所谓的人类之爱来实现社会主义,它否定阶级斗争,它否定无产阶级的这样一种革命,把这样一种阶级斗争和革命说成是一种“野蛮的破坏倾向”。他们自称是“德国的”、“真正的”社会主义。马克思就用真正的,打双引号的来讽刺他们。在这样一种第二卷之中马克思重点批判这样一种思潮,这是第二卷。

那么我们今天讲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毫无疑问就是第一卷的第一章,也就是对费尔巴哈的批判。那么马克思为什么要对历史唯物主义阐述,阐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这样一个重要内容,放在费尔巴哈的批判,但不是放在对布·鲍威尔和其他社会主义的批判,那么这说明费尔巴哈是最为重要理论上的对手,马克思在形态的序言当中有一段话比较好的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他说:“在我们对这个运动的个别代表人物进行专门批判之前,提出一些能进一步阐明他们的共同思想前提的一般意见。这些意见足以表明我们的观点对于了解和说明今后各种批评意见是必要的。马克思就说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些一般性的意见,这些意见就是针对费尔巴哈的,就是马恩提出了一般意见,一般意见就是指着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这些东西正是批判费尔巴哈的。为什么呢?因为只有费尔巴哈才多少向前迈进了几步,只有他的著作才可以认真地加以研究。”说明了马克思恩格斯把费尔巴哈看成了自己的理论对手,他们在内心深处对费尔巴哈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为什么?说了很明显,因为只要他的著作才能够认真的加以研究。

所以说《费尔巴哈》这一章,它不仅是针对着费尔巴哈的批判,而且正面阐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般性理解,就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这个作用,所以这个费尔巴哈章可以看作整个《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总论和核心,核心在这个地方,在费尔巴哈章。

那我们看《费尔巴哈》章具体的内容,《费尔巴哈》是由四个手稿构成,这四个手稿都有它相对独立的理论主题。总体上结合了很紧密,但是分开来看它又有自己的侧重点。

手稿1:它侧重分析了分工与所有制在发展阶段上的关系,就是分工与所有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这样一个关系,阐明了现实的个人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这是第一个手稿的基本观点。

手稿2:是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进行了批判,并强调了实践的观点。它说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其实就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共产主义者,强调了用实践的观点去取代费尔巴哈所谓的感性直观的观点,这是第二手稿。

那么手稿3:阐述了支配着物质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的阶级,这个主要是论述了意识形态的观点。我们所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个意识形态的主要观点就是在第三手稿中阐明的。

那么手稿4:主要阐明了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都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就我们看费尔巴哈章的四个手稿从不同的侧面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主题

那么我们接着来看这个费尔巴哈章的理论主题就是我们所说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马克思是怎么样来论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呢?它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论述。首先是用前提来论述,你谈到唯物史观,首先有个前提,前提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说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 那么恩格斯对唯物史观有个定义?他说什么唯物史观?他说唯物史观就是“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唯物史观不是别的,就是人发展的这样一个学说,我们要知道对人的关注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独创,在整个德国古典哲学,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之前的德国古典哲学比如说,康德、黑格尔、费希特,包括费尔巴哈都是德国古典哲学的这样一些哲学家。他们有一个很重要的主题,这个主题就是对人的关注。为什么对人的关注成为他们的一个理论主题呢?因为我们知道在欧洲的中世纪神权是大于人权的,就是人是拜倒在上帝脚下的,是服从教会的这个事例。人的主体性,人的自由是不能谈的。随着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发展,对人的关注越来越成为对各个学科的一个核心的论题。我们所针对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这三个词实际上在西方,它是同一个意思,就是对人的关注,对人的关心,以人为本,对人的这样一个讨论。

但是同样对人的关注和讨论,它的内涵却并不一样。有的人关注的人,这个人是指思辨的个人,这个人并不是现实存在的,而是存在于这个哲学家、思想家的脑海之中的。是他想象中的,叫思辨的个人。还有一种人并不是现实存在的个人,它是一个类的个人,我们说人类人类。费尔巴哈就类这个概念来代替人的概念,所以说它这个类,看起来好像是人的这样一种结合、人的一种聚合。实际上类是一种超越了、超脱了这个现实的个人,一种类的概念。这个概念也并不是现实的个人一种真正的讨论,所以说是同样是讨论人,对人的理解不同就导致了它的学说的性质就反映了发生了变化,所以说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现实的个人”的首先针对“思辨的个人”。“思辨的个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人只存在它的观念之中,它并不是现实存在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所以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就对这个“思辨的个人”进行强烈的批判。

这个批判首先要归结到黑格尔,因为在黑格尔那里这个人的精神自我发展的一个环节,就是你人不是主体的,绝对精神它是主体,你是它其中的一个环节。那么这个人就变成逻辑学酝酿中的一个概念,一个符号。首先有人的观念,其次才有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是被决定的,观念中的人、逻辑中的人是决定,逻辑中的人决定现实中的人,所以说这样一种主体和客体之间,根本就颠倒。因为人的观念是由现实中的人,是它决定的。但是黑格尔觉得现实中的人是由观念中的人所决定的。这样一种主客体的颠倒,就导致了他们所说的人是什么?是思辨的个人,而不是真正现实的个人。那么这样一个观点同样在青年黑格尔派那里也有,青年黑格尔派表面上是对黑格尔的批判,实际上他们从来没有能离开黑格尔这样一个基础。

马克思这样说,“青年黑格尔派和黑格尔的论战以及相互之间的论战,只局限于他们用黑格尔哲学当中的体系中的一方面去反对他的整个体系另一个方面,或反对别人所抓住的那些方面”。就是我抓住一点就反对。你抓住A,我就抓住B,我用我的B来反对你的A。出现了一种理论上的混战,马克思和恩格斯一针见血的指出,虽然他们互相的批判很热闹,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没有一个人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他们只是在灵魂深处、观念层面这样一种辩论和较量。而真正他们所代表的学说和德国现实之间,究竟是怎么样的关系呢?他们是一无所知的。所以马克思认为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他们的这些人都是没有前提的。因为他们并不从现实存在的人出发,而是从观念中的人出发。

所以这个理论前提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马克思批判说,你们这些都是关“无前提”的人。马克思重点强调了唯物史观一定要有前提,而这个前提和之前所有的德国哲学,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完全不同,它就是现实存在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个人。

你看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样说。他说,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不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他说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共同决定的个人,所有马克思这里说的很清楚,他所说的前提不是凭空想象的,这一个现实的个人是什么?是他们有现实的活动,有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个物质条件既包括他们已有的,又包括他们所创造的,就说人们在创造物质条件的过程之中来证明自己的主体性,在现实的活动中来证明自己的主体性。这样,马克思把人从天上就拉到了地下,现实的个人就成为唯物的一个前提。因为一切历史的存在都必须以现实的个人,他的一个活动做为一个最原始的起点。

所以马克思进一步的解释到,他说为什么要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呢?因为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我们说历史是由个人,有由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但是人们要创造历史,首先要生活,所以这个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什么?是生产满足生存需要的衣、食、住及其他方面的资料,“也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那么在这里马克思进一步把唯物史观的前提,由现实的个人进一步阐明表达了现实个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

这个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资料本身,那么除了生产物质资料,它的“第一个历史活动”还 包括 “新的需要的生产”、“人口的生产”以及“社会关系的生产”。那么这样一些历史活动,共同构成了生生不息的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构成现实的人生活、生产以及他们共同共有的社会关系,这样一个丰富多彩,复杂的又不断变化的社会系统。所以说马克思唯物史观,它是有非常深厚的现实历史根基的。 它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从他们的生活出发,从他们的生产出发,从他们的社会需要出发,从他们的社会关系出发。把唯物主义史观这样一个理论大厦奠基在现实的个人之上,从而一方面它从黑格尔的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划清了界线,另一方面又和当时他们同时代的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划清了界线,这样他就达到了我们刚才所说的既批判了对手怎么样,又阐明了自己,双重目的,这就是唯物史观的原理的第一个观点,就是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

那么我们再看第二个重要观点,这个观点叫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观点。我们都知道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家,他们是从思辨、观念、意识出发,从所谓的意识出发去构造这个现实。所以他们的学说可以概括为是意识决定生活,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所以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非常简明的用一句话概括了他们的观点,他说“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那么这个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是对整个青年黑格尔派的这个思潮根本性的颠倒,因为他们所说的意识是一个根本出发点,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是现实的社会存在,青年黑格尔的出发点是什么?是构造出来的自我意识,是虚假的个人,是观念的个人。

所以马克思说,什么叫意识呢?意识并不是你们的出发点,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就是意识这个东西并不是很玄乎的东西,它就是我们对社会存在的一种反应,它是被意识到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所以说我们所说的意识无非就是现实的、个人的实际生活过程。由它所决定的,这就叫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在谈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样一个观点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另外一种理论倾向,就是把这条原理简单等同于叫经济决定论,你们不是说既然社会决定社会意识,所以经济因素决定一切社会其他的因素。所以我们说很多时候把唯物史观的理解都庸俗化的。它认为什么?唯物史观的你不是讲生活决定意识吗?不是讲现实的个人的生活资料吗?不是讲衣食住行吗?唯物史观就是讨论吃饭、睡觉,这个观点是完全不正确的。

后来恩格斯专门有一段话就是表达历史决定论这样一种批判。恩格斯是这样说的,我和马克思在任何时候都没有说过,经济因素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你看马克思和恩格斯说的很清楚,他没有说是经济决定生活,没有说是经济决定意识,他说的是社会存在,是存在决定意识,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决定社会意识,那么这个实际生活过程是一个霏凡一个社会的整体,它既包括经济因素,也包括其他的因素。经济因素只是其中最为根本的因素,但不能说是经济决定论,不能说把决定意识,决定社会意识所有的这个原因都归结了社会因素。这点是我们需要认识清楚的,不能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以我们就认为这个经济因素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这一点是需要指出来的。那么这是第二条原理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我们再看第三条唯物史观的原理,这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那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当时马克思和恩格斯用了一个词是“交往”的形式,用交往形式这个词实际上是它的内涵就是生产关系的这样一个意思,交往形式这个术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含义很多。它既包括单个人、社会团体又包括国家,这是交往的主体有个人有国家。交往的形式既有物质性的交往和精神性的交往。

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物质交往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交往,这是一切交往的基础,就是交往形式首要的是物质交往,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态中,对交往这个词还有其他的表达形式,比如说“交往形式”、“交往方式”、“交往关系”、“生产和交往的关系”等等,那么这个交往形式无非就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一直物质和精神的交换。这显然就是社会关系,因为社会主体也是多元化的,有个人、有集体、有国家。那么实际上这个交往就等同于生产关系的概念。

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很明确表达了他们对这个社会力和交往形式这样关系的一种概括。他说,“按照我们的观点,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就是说一切历史冲突根源都在两个之间的矛盾,那么这个矛盾是怎么样形成历史推动的动力呢,既然一切矛盾都根源于它,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都在这里,那么它是怎么样推动的呢?

马克思做进一步解释就是说,他说“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另一种交往形式所代替。”这句话听起来比较拗口,实际上很简单,就是说已成为桎梏就是说,原来旧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已经不能适应了,那么他们就会被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所取代,然后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又发生矛盾,那么又有更高、更新的生产关系来取代这个旧的,这样就不断的循环,不断的发展,就构成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动力和矛盾。这一点马克思就阐明了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也就是生产关系和人类历史之间的这样一种关系。那我们来看,刚才我们对唯物史观的三个基本原理,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那么在阐述完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这样一些内容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用两段来概括他们所创立的这个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唯物史观它的最为集中,最为精炼的表达,我们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么样来描述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我们来看对唯物史观的表述,这个表述刚才说了有两段。

我们来看第一段,这是马恩的原话,他说“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段话我们来看具体分析一下,他说这种历史观,就是唯物史观。第一从直接物质生产出发来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刚才我们所说的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第一个活动就是什么?就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这样一个生产,从这个最基本的前提出发,来阐明现实历史的生产的总过程,并且把同生产方式所联系的交往形式也就是交往关系,就是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历史的基础,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这样一个基础。并且从市民社会也就是经济基础这个概念出发来描述各个不同的上层建筑。从经济基础描述上层建筑,这个上层建筑包括宗教,哲学,道德等等。也就是这段话概括了,首先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的前提出发,然后阐明现实社会的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总过程,从这个总过程中间最为核心的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从这样一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同阶段的实际出发,也就是从不同的经济基础出发,得到他所在的时期的上层建筑就是宗教、哲学和道德等,而且追述他们产生的过程。这个就是马克思对他们所阐明的唯物史观的一个非常精炼的概括,这是第一次表述。

那么第二段他是这样说的,“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之上,它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所以这段话就更为清晰的表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它不是观念出发去看实践,而是从实践出发去看观念,所以马克思经常说,青年黑格尔派是从天上到地上,我们是要反过来,从地上到天上,这就是把整个的哲学颠倒过来。马克思接着说,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所谓的‘自我意识’等等这样一些‘幽灵’、‘怪影’、‘怪想’这些都是青年黑格尔派创造的词。他说只有实际地推动一切唯心主义所产生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这段话就跟刚才第一段话,表述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他讲到消灭观念的问题,就是说比如我们思想中产生了一种观念、一种思想,它并不是通过精神的批判就可以消灭了,不是我们互相之间,不是你批判我,我批判你,它就消灭了,这是不行的,它的根源在哪?在社会的关系之中,所以我们消灭这种思想、这种观念怎么样,只有先消灭产生这样一种现实的关系,才能够真正的消灭这种观念。而要消灭现实的关系,怎么样?只有通过革命的方式,通过现实的斗争的方式去完成,所以这样马克思又要唯物史观引向了共产主义学说,引向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因为旧的思想、旧的思潮怎么样消灭,只有废除掉,根除掉,产生于它社会现实,才能真正的消灭这样一种观念。刚才这两段话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比较简练的概括自己唯物史观这样一种原理。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基本观点

我们接着看,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刚才说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阐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这样一个过程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还阐述了唯物史观的观点和理论。我们从四个方面来看:第一就是世界历史理论。

这个理论大家说这个怎么能够属于唯物史观的这个观点呢?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世界历史并不是我们通常的所说的中国史、世界史,不是这个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不是历史学意义上的世界史,即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而是指整个人类共同发展的历史,也就是特别强调从各民族、各国家相互独立的历史,发展到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依赖,这样一个历史。就是说原来再中世纪的时候,各个民族国家是相互独立的,之间也有交往,但是交往是一种偶然性的,是一种零碎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整个人类历史日益呈现整体性的发展的历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全球化的思想。全球化的思想它的一个重要的开创者,全球化理论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充分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在这一步著作中,马克思分析了民族和国家怎么样从一个地域狭隘发展到整个世界联为一体的整个国家,整个世界联为一体的这样一种共同的发展这样一种过程。

我们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态中,多次使用了“普遍的”、“全面的依存关系”、“世界历史性的”、“世界历史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 “世界市场”等等,这样一些概念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世界历史的角度作出了一些不同的概括,这些概念他们所针对的是就是 “氏族的”、“民族的”、“地域性的”、“地域性意义”、“地域局限性”等这样一些概念。所以马克思、恩格斯这个世界历史思想,实际上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萌芽,一个雏形。

我们看马克思在探讨全球化,探讨世界历史理论这个过程之中,它展示了他所处的时代也就是有自由竞争,因为马克思所处的是资本主义正在发展的一个进步,处在一个上升期,在这个过程之中,世界历史在不断的推进,不断的发展,马克思展示了这样一个过程。

首先第一个方面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一个总的过程,这一点形态中做出了一个比较详细的描述,我们来看马恩是怎么描述这个过程的,他说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发展过程中越是扩大,各个民族原始的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的发展,它的这个民主国家之间的分工就消灭的越彻底。那么世界历史就诞生了,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就是封闭的状态被打破了,各个国家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联系,这个过程就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也就是从单一的民族国家独立的发展,向各个国家共同的发展这个全球一体化的思想就在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体现。马克思说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呢?这个就是大工业的发展,就是资本主义工业化。

马克思说,“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那么这一点比如说,我们中国的鸦片战争就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这个过程的一个体现,我们说新航路的开辟、新大陆的发现,资本主义向全球掠夺资源,向全球殖民活动。这个殖民活动就是这样一个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这一个过程的生动体现。我们中国的鸦片战争被迫打开国门,被迫打开国门的意义就是我们被迫融入这个世界历史,融入全球化这一个过程之中,这就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总体过程。

另一方面,马克思也探讨了在这一个转变的过程中,人的存在现实了个人的存在,也日益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马克思用了一个词叫地域性的个人,和世界历史性的个人,这是不同的。他说“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原来我们说在封建时期,在中世纪时期个人都是生活在他所在的区域,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但是在历史的过程之中,人也被迫融入到世界历史之中。

他说“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就是世界历史的发展,全球化的发展从物质角度、从精神角度都极大丰富了人之间的这样一种关系,丰富人的这样一种存在。

他说“只有这样,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的能力。”什么意思?就是在封闭的民族国家里面,人的存在是非常狭隘的,人所见到的东西,它所能够得到的这种物质资料,得到了这样一种精神生活都是非常局限,但是世界历史的打开,世界历史的发展使人的存在变得更加的丰富,使人的需要也越来越多,这使得人创造自己的能力也不断的扩大。所以人从一种非常局限的个人,转变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个人。我们说马克思一身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因为没有这样一种转变,人始终是局限在他所在很小的范围,很小的地域。它就不可能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它不可能从更多的国家,更多的民族,他们的人发生一种物质和精神的交往。就不可能更好的使人生活和存在,所以这个也是马克思所精辟的揭示出来了。就是人的存在日益存在世界历史性的存在。那么这个唯物史观的第一个重要理论,就是世界历史观理论。这个理论奠基于唯物史观之上,因为它是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的扩大,不断的发展,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人的存在,从实际历史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来看待一个现实的个人,它的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这样一个过程,所以这个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世界历史理论。

那么第二理论我们来看就是共产主义理论,这个共产主义这个词并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前就有很多思想家提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我们知道社会主义已经有500年,从莫尔的乌托邦开始一直到现在,500年。到马克思的时期也已经有好几百年这样一个时期,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一个重要的来源就是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论说也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这个共产主义的学说、共产主义的思想是随着唯物史观的建立、唯物史观的创立,它随着成熟起来。因为共产主义在很长的一个时期之内,它是一种观念上的革命,就是我们在精神上的一种独立、精神上一种向往,这就是共产主义学说。那么对共产主义的讨论究竟是应该观念层面、精神领域去讨论,是用精神的这样一种批判所能达到了吗?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一部著作中否定了这个观点。

他们说“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这段话就非常精炼的概括出了共产主义并不是一种应当,就是共产主义应该是怎么样的,应该是很美好的,它应该是自由的,应该是平等的等等,并不是这样一种应当,而是这样一种现实的活动。就是共产主义是一种理想,但是要通过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活动这样一种方式才能推动的。共产主义并不是我们通过头脑的风暴就能实现的,要通过现实的运动去实现,并且这个现实的运动要有现实的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我们现在有的前提。这个前提就是我们所说的现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现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专业一种社会结构所决定的。这样马克思就把共产党主义坚定的奠基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就是我们要实现共产主义,只有通过推动解决生产力和生产矛盾,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通过这样一个现实的方式去实现它。

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其他的一些共产主义思潮。比如说,他说,尽管共产主义的观念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是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就是你在最里面说共产主义,要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是投身到现实的运动之中,那么这样一个发展就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马克思说到,他说“对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所有问题都在于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就是我们作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作为共产主义者,他的任务就是反对、改变、改造现存的事务,通过不断的改变实现世界的变革,社会的改造,为共产主义这样的一个实现不断的推进,不断的发展,这个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它的实现条件、它的实现前提、它的实现目标作出了一个精辟的概括。

并且在这个《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还对实现共产主义之后,人们这样一种生产、生活这样一种状态作出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非常形象的这样一个描述。马克思是这样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比如说我们现在有工人,有农民等等这样一个社会分工,这样一个社会分工都没有了,没有你所限定这样一种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就说你是自由流动的,从而我可以随着自己的兴趣去做事情。

比如说大家看卓别林的电影叫《摩登时代》。《摩登时代》里卓别林演的那个工人,他就在机器的流水线上,他每天就重复做一个动作,所以至于他下了班还是会做这个动作。马克思说这种人,如果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片面发展的人,因为他被限制在他所固定的区域和范围上面,他不是自由的人,他每天只有不断重复的千百次、百万次的去重复同样一个动作。那么这样一个人显然不是自由全面发展的人,他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人,因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人是随着自己的兴趣去做事情的,马克思下面这段话非常形象,可以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这段话很形象,他的意思是什么?这个社会分工不局限与某一个身份,某一个领域,这个社会分工是一个多元化的,就是说今天我可以坐猎人,明天我可以坐渔夫,后天我可以去打猎,最后面我可以去从事批判。就说这样一种状态就是马克思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个性不断的受到张扬,不再是受到压抑的,不再是片面的,对这样一种美好的状态,马克思的一种形象的描述。所以我们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中,马克思对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对共产主义的发展过程之中的,它的一种现实的运动以及实现共产主义之后,人的这样一种自由、全面、解放、发展的这样一种美好的状态,都做出了详细的描述。而是这样一种描述都是奠基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之上,所以说共产主义和唯物史观是紧密联系结合的,说到唯物史观就包含了共产主义的理论。所以说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也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中成熟的,这个是我们谈论到第二个大的理论叫共产主义理论。

下面我们看第三重要理论就是意识形态理论。我们看《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书,它就包括德意志和意识形态两个词,那么意识形态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含义呢?这一点我们需要重点来看。我们看意识形态最早在1801年前后,法国一个哲学家叫托拉西,他是拿破仑时期的一个哲学家,他写了一本书叫《意识形态原理》,在这一本书中他用法语词首次提出了“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它的意思就是“观念学”。就是研究人的观念,研究观念这样的学说,称之为意识形态。

那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中,马克思怎么样使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个概念的呢?马克思是在不同的层次上使用的:第一,这个意识形态主要是之“德意志意识形态”,它是指马克思所批判的对象,就是“以费尔巴哈、布鲁诺·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最近的德国哲学和各式各样的先知为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就是这些人马克思都称之为德意志意识形态。显然,这个意识形态是贬义的,因为在我们中央编译局翻译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集原来的版本中,这个意识形态家,马克思称他们为意识形态家,这个意识形态家原来翻译为叫玄理想家,玄想就是幻想,幻想家,所以这个意识形态显然是带有贬义的,这是第一次含义。

那么第二层就是指一般的“意识形态”。一般的“意识形态”是指什么呢?就是指阶级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借以维护自己统治的思想体系,也就是“观念的上层建筑”。第二个一般的“意识形态”我们今天所说的,巩固意识形态。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这样一个意识形态,他就有比较接近于这样一个含义。就是指维护自己统治的这样一个思想体系就是观念的上层建筑。这个意识形态无所谓褒义或者是贬义,它就是指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是指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思想体系,那么它可以为资产阶级所用,也可以为无产阶级所用。它用于资产阶级社会就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用于无产阶级就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它就是指反映阶级的利益的思想体系,这是第二个层面。那么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他分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产生了根源和原因。

我们来看,马恩怎么样唯物史观为指导,分析了“意识形态”形成的原因,这个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在私有制条件下,“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一句话很精辟,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就是说谁掌握了物质资料,谁掌握了政治权利,那么它的思想就是这个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一个表述。因为统治阶级肯定是掌握经济基础的阶级,那么这个阶级的思想也就是上层建筑,它为他们的经济基础所决定。所以说马克思说,意识形态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是统治阶级为本阶级利益和统治进行合法性论证和辩护的观念体系。所以说在这样一个条件之下,统治阶级的思想和统治的思想,它是合二为一的,这是在私有制条件之下,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点就是造就意识形态这样一种虚假意识的认识论根源是长期存在的唯心史观。这一点是马克思所批判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家,就是说意识形态很多时候都是虚假的,并不是现实生活真实的反应,而是一种虚假的反应。但是这个虚假的反应它是有它深刻的根源的,这种根源就是唯心主义历史观,就是他们认为是观念决定现实,是意识决定存在,是精神决定生活。所以在这样一种条件之下,这个意识形态就呈现出一种独立性,视乎现实的生活是意识形态所决定的,意识形态倒不是由现实的生活所决定的,这样就把整个意识形态形成的原因颠倒过来,在这样一个条件之下,意识形态它就呈现一种虚假性。它并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它并不是对真正的物质资料、物质生产、物质生产资料的进行反映的一种观念体系。反过来,他是要决定这个物质生活资料。所以这个就是唯心史观造成的意识形态的虚假性,这是第二点。

那么第三,是马克思用唯物史观为指导证明了,他说以意识形态的真实根源,就真正产生意识形态是什么?是社会的经济生活,就是意识形态它是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它是为社会的经济生活所决定的,但是它不过是对社会的经济生活的真实的反应,而是一种颠倒的反映。就是我们所反应意识形态是由这个现实的经济生活所决定的,但是它并不是对现实的经济生活的一种正确的反应。反应有很多种,有正确的反应,有错误的反应,它都是反应,但是意识形态它是一种虚假的、错误的反应,所以说我们通过意识形态可以去捕捉到社会、生活、社会经济现实的一种变化,但是这样一种变化并不是真实的这样一种变化,而是一种虚假的变化。这也是意识形态复杂性的原因,就是它既反应现实,又不是真实的反应现实,而是虚假的反应现实。所以这样一种矛盾性、复杂性也决定了意识形态问题本身一种矛盾性和复杂性。这个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分析的意识形态形成的原因和特征。

那么我们在具体来看这个文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这样一种用法,它的一个主要的含义我们可以称之为叫 “虚假的观念体系”,就是说它是虚假的观念体系,不是真实的观念体系。虽然它是反映了社会生活,但是虚假的反映。他说,德国的哲学从天上到地下,青年黑格尔派他们是从 “天上到地上”,而我们是从地上到天上,是倒过来的,我们的意识形态在颠倒的过程之中,它的一个最根本的过程就是颠倒性。就是意识形态它是一种真正的把现实社会和观念体系的关系,把它颠倒过来,它根本颠倒了存在和意识、生活和观念的关系,不是从生产、生活和实践出发,而是从幻想的观念出发,甚至以观念代替现实。所以这样,意识形态就呈现出它的虚假性和虚伪性。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因为考虑到当时的论战,因为当时论战的对手主要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家们,是青年黑格尔派思想家,所以它就用虚假的观念提醒,去用意识形态概括他们的思想。因为他们确实是如马克思所说,他们是颠倒过来的,在他们的哲学和思想中,是现实是被决定的,是现实不是决定观念,是观念决定现实。所以这个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一个历史的勇进。

但是这一点我们要重点支出的是不能因为意识形态具有虚假性,就把意识形态等同于“错误的观念”。这一点我刚才也说到了,就是它虽然是虚假的,但是并不等于它是错误的。

因为它这样一个颠倒,一个虚假恰恰是源于社会存在,所以说你对意识形态这样颠倒性的批判必然引向对于现实社会的批判,并且最终导致对于现实社会的实践批判。

所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是要做的是什么?是要解释为什么意识形态在当时的德国是颠倒的,因为我们知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按照这样一个原理,所有的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决定的。那么它都是反应社会存在,那么为什么说意识形态是虚假的呢?就是因为虚假性产生的根源也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之中。因为社会生活本身它存在一定的颠倒性,所有意识形态也是一个颠倒了。就这样马克思把自己的设想和当时德国资产阶级,德国意识形态思想就区别开来了。就是你们的思想都是颠倒的,都是歪曲的现实,而我要找到真正的现实是什么?真正产生你们虚假意识形态的根源在哪里?这是马克思所要完成的任务。

所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样一本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除了用虚假的观念体系来概括这个意识形态的含义之外,它至少还有两种其他的含义。

其一,指统治阶级的思想,也就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所以它必定构成现存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的一部分。 我们看这段话他说,“支配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表现为思想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各种关系的表现”,这段话什么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支配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必然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你掌握了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所以你也掌握了上层建筑,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第二点就是除了统治阶级之外,还有一部分它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就是统治阶级之外的人,那么它必然就要受到统治阶级的思想,也就是主流意识形态这样一个控制,受它的这样一个支配,这是第二个意思。所以第三个意思马克思说,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就是这个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必然是服务于它的统治的,只是它在统治地位,在观念中的一种表现,所以说马克思在这里就把《德意志意识形态》进一步拓展深化为统治阶级的思想。那么这个思想应该说是非常深刻的,一直影响到我们今天对意识形态的基本概念、基本含义的一个判断。这是马克思所说的第一个占统治阶级的思想。

第二点就是马克思说这个意识形态除了这个虚假的观念体系,除了这个统治阶级的思想之外,它还指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也就是每一个领导革命的阶级都要有一个口号和观念,使它来认清使命团结群众,所以说呢,它是每一种革命得以成功的舆论基础。就是每一种革命、每一种变革之前都必须有一种意识形态作为支撑,作为基础。这就是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

马克思这样说到“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阶级的地位的新阶级,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抽象地讲,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什么意思就是新的一个阶级它要完成一个革命,它就必须要有新的意识形态作为指导。那么这个意识形态不得不把把它说成普遍利益的代表,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这样,资产阶级社会代替封建社会也是这样,特别是资产阶级社会代替封建社会他们提出了人身的平等,人都享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每一个个体都是平等的,自由的,都是享有人权的。那么这样一个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因为它有这种意识形态去凝结人心,团结群众,使大多数人凝聚在自己的旗帜之下,反对、推翻封建统治,那么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革命的新的阶级,他的意识形态就是代表全人类利益。因为无产阶级在革命之中有个口号叫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因为无产阶级是最底层、最奴役、最受压迫的阶级。你只要解放其他的阶级,才能解放自己。这样就说明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正是代表全人类,它和资产阶级不一样,资产阶级也是革命阶级,它在推翻封建王朝的之后,它是呈现出很强的革命性的。但是它在夺取政权之后,却不断的蜕变,使自己在革命时期的口号没有得到兑现,所以说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呈现出它的虚伪性。但是无产阶级作为一种崭新的革命阶级,它的意识形态正是代表了全人类的利益,代表了普遍的利益。所以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还谈到了这一点就是革命阶级的意识,是革命成功的基础,只有用这样一种意识形态去凝聚理论、凝结人心,为革命的成果提供有利的舆论基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识形态理论。意识形态理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还在其他的文本中多次阐述对意识形态问题发生见解。一直到今天我们还在谈论意识形态的时候,都有必要来重新来温习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找到这个源头活水。

下面我们接着看唯物史观基本理论的第四个方面,市民社会理论。市民社会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其中应用之一,那么什么叫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有时候又翻译成民间社会,它是指和国家相对立的,和国家和政府不同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共同体。我们现在提到了社会建设、社会和谐,这个社会很重要的领域就是指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是18世纪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所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指近代资产阶级的兴起之后,经济关系及其设施逐渐摆脱了古代的和中世纪这样一种政治共同体而具有独立的意义。

马克思最早讨论市民社会是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样一本著作中。黑格尔认为国家决定市民社会,马克思把它颠倒过来,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马克思说现代社会的诞生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分离,因为在中世纪无所谓国家,无所谓市民社会,它们都统一在宗教神学的权威之下,所以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是合二为一的。就没有说政治社会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是分开的,但是现在不一样,我们看,现代社会、现代国家它的政治生活和市民社会生活,它的领域是分开的。政治生活有政治生活的一套规则、场所、制度,社会生活有它一些自身的规律和规则,这是分开的。马克思高度强调这个市民社会,这个国家的分离是现代社会,是现代文明一个重要的标志。

所以我们看当时的欧洲思想家,它用市民社会来表述这个经济关系和财产关系,从而跟这个国家和法律这样一个政治关系、政治社会相对应。就说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政治社会就是指国家,那么市民社会是指经济关系和财产关系,这个是相对应也是相分离的。

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沿用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对市民社会概念这个术语,它当时早期是指社会的财产关系和经济关系,有的时候也指资产阶级社会。就是我们看马克思的这个市民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财产关系、经济关系所构成的社会,这个刚才我说了市民社会和国家分离这个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第二个就是特指,它的狭义概念就是指资产阶级社会。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中,市民社会的含义有多种,主要指的是一个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政治形式、意识形态的对立物,又是它的基础。就是市民社会和国家既是对立的,同时市民社会又决定国家。

我们看,马克思用两个层面来分析市民社会概念,首先是广义的市民社会概念。这一个市民社会概念就是经济基础,我们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经济基础到底是什么东西呢?马克思说这个经济基础大致等同于市民社会,市民社会的定义在这里,“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这个市民社会它既受生产力制约,又制约生产力,所以它就是一个经济基础,这就是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全部历史真正的发源地在哪?显然是在经济基础之中,这个经济基础决定了整个历史的法源。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史观也重点阐述了市民社会的重要作用,你看马克思,刚才我们引用的这段话,他说,把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市民出发来阐明意识的不同产物,这样子就很显然市民社会是一个经济基础。从市民社会出发,看道德、哲学、宗教,它既是人类历史的基础,又是产生上层建筑的根源,这就是市民社会就是广义的市民社会。

其次是狭义的市民社会,狭义的市民社会就是指阶级社会,马克思说 “真正的市民社会只是随同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这个资产阶级社会就是等同于这个市民社会,所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一句话,他说过去哲学的出发点就是市民社会,我的新哲学、新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就是人类社会。所以这样马克思就说过去的哲学奠基就是资产阶级社会是市民社会,我的新的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是奠基于人类社会,是更加广阔的,是超越了资产阶级社会一个新的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是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这样一个社会,是一个共同体的社会就叫人类社会。所以说市民社会概念也是唯物史观的内在的一种理论,市民社会主要是指经济基础的含义,同时它又是指资产阶级社会,所以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市民社会的理论也看作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理论。

刚才我们用四个方面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这样我们就把第二个部分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机构和理论主题、基本观点都做了一个阐述,我们简单回顾一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它的文本结构是分为二卷,第一卷主要批判了费尔巴哈代表的德国哲学,第二卷主要批判了德国社会主义,其中最为核心的章节是第一章的第一节,第一卷的第一章就是费尔巴哈章。那么《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主题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这个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就包括几个方面,第一,唯物史观的前提是历史的个人,现实的个人。第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接着我们又看到唯物史观的基本的理论,包括世界历史理论,共产主义理论,意识形态理论和市民社会力量,这些理论都是唯物史观的阐发过程之中,它所包括的基本理论,对我们进一步深化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那么接着我们看学习原著,学习《德意志意识形态》,它的原理和基本观点,还要进一步阐明它的当代意义,这样使它的原著我们当代社会的现实会结合的更加紧密。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意义

我们看第三个大问题《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意义。2011年春天,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强调:“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尤其要注意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哲学是基础。在我们当今的形式之下,科学分析和面临的机遇挑战,看待我们事业发展之中的出现的矛盾、出现的各种问题都离不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那么我们就用看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和我们当前所做了事业、事情,它们之间根本的联系。这样的分析过程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历史唯物主义当代的生命力和活力。

(一)物质生产的首要地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德意志意识形态txt

我们看第一个问题物质生产的首要地位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我们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唯物史观的最基本的前提就是物质资料,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活动,是第一个前提。生产力应该说是一切社会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它也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这样一个进步,马克思给生产力的首要地位是给予很高的这样一个评价。“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规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规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他说,一切自由的基础都是有限的生产力。”就是人们要取得自由,要获得进步,都不是从理想,从想象中出发的,都是从现有生产力来产生的。这样就对生产力的首要地位做出了一个基本判断。

生产力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为什么?马克思说如果不重视生产力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他说“如果没有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这个话说的很形象,就是如果没有发展,没有生产力的进步,那就只有贫困、贫穷、饥饿、饥荒,在这样一种贫困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为生活的必需品,就是衣、食、住、吃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去重新的去斗争,去搏斗。那么全面污浊陈腐的东西都要死灰复燃。这样一种景象在人类历史上并不少见,在很多国家由于在生产力的落后,由于生产力的倒退,所导致了饥荒,所导致了政治的动乱,导致人民这样一种贫困,导致了社会的变革,这是屡见不鲜的。所以说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没有其他任何一切东西的一个发展。这是唯物史观的最根本,最首要的这样一个观点。

我们看,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就反应了这个基本原理。我们党的90年一个根本的原因,根本的动力就在于不断的带领人民探索新的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凡是重视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就符合历史发展的进程;凡是背离或者忽视这一观点的,就会遭受挫折。

我们举一个例子,我们看,1956年之后就是党的八大之后,毛主席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之中,提出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这样一些等等的运动,他当时的目的是好的,是为了更好更快推动我们社会主义的发展,但是他在具体的决策过程之中,他犯了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所说的人民公社化,这个大跃进都是强调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因为当时我们的判断是生产力已经非常发达了,我们需要改造的是生产关系,不要是落后的小农经济,我们要人民公社化,用这样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这样就忽视生产力的作用,把生产关系放在前面,生产力放在后面,企图用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去推动这个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就导致了抓革命促生产,抓革命就是抓生产关系,“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这样一些理论的提出,都是我们把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是放在生产力的这样一个层面,而是放在阶级斗争的层面。阶级斗争是社会关系、生产关系一个表现,企图用这样一个阶级斗争的形式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事实证明这样一种做法是失败的,我们导致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偏离正确方向,导致一些曲折,所以这个教训我们要充分的吸收和借鉴,生产力的首要地位物质生产的基础地位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那么改革开放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后达到共同富裕。首先两句话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一个前提。没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不可能有后面人的发展,共同富裕这些都你可能。所以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由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是对唯物史观最基本的原理的回归,就是回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之上。所以邓小平后面有一句话,他说,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所以说在当代中国,最为基本的东西依然是发展,依然是生产力发展以及生产力为基础其他各个方面的发展。所以说发展仍然是我们一个核心的要务,依然是解决我们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坚持了这一点才能说我们真正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这是一个问题,物质生产的首要地位与市场经济体制确定。

(二)唯物史观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我们看第二点就是唯物史观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我们知道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它的理论根源也在于唯物史观。因为唯物史观提出社会存在觉得社会意识,只有认清了社会存在才能够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所以毛泽东在解释实事求是的时候,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就是通过研究客观存在的事物,得出事物背后的内在规律性和联系性,这个就是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个基本原理的一个中国化的表达。用中国的语言,用中国的话语去表达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所以说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是要求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解决新问题,它是根本思想武器。这个思想武器为什么是根本性,因为它就是奠基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个强大的理论基础之上。

所以邓小平对实事求是的评价是这样说的,他说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也是靠实事求是。”所以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这是唯物史观对我们的思想路线这样一种影响。

(三)“现实的个人”与“以人为本”

第三个我们看“现实的个人”与“以人为本”,我们知道“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那么“以人为本”就体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它 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现实的个人”的思想紧密联系。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并不是一个抽象的人,并不是集体的人,而是生活在现实之中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这个人就是每一个具体的个体。这个个体恰恰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前提,就是现实的个人。我们长期以来,就是对人的提法,认为提人、提人性就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抽象论,资产阶级的抽象人性论,那么这一点是不对的,那么以人为本恰恰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的一个规律。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马克思主义它的理论主题就是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们所说的阶级斗争学说只是为了实现以人为本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工具,没有这个以人为本的 目的,那么它的工具就失去了意义了。所以我们长期以来说马克思主义不讲人,马克思主义是敌视人的,马克思主义只讲物质,只讲阶级,所以这个看法恰恰是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一种背离,我们今天提出现实的个人,用这个以人为本来概括发展观,来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正是对唯物史观的一种很好的一种当代化,很好的一种中国化的表示、一种表达。那么这里我们就从三个方面,从物质生产的首要地位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唯物史观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从现实的个人和以人为本这三个角度分析了唯物史观和我们当今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间内在的关联,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基本理论都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坚持和发展。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因为它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唯物主义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那么这个是我们讲的第三个大问题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意义。

四、结语: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

下面我们讲第四个问题,也是一个结语: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我们知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些若干的一些重大的决定。那么这样一些重大的决定背后它的哲学前提、哲学思维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我们讲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存在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之中,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是从基本原理之中发展和衍生、推衍出来的,直到我们今天工作的一些基本的方法。今天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同样要以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方法论作为指导。我们下面用六个方法来分析怎么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来指导全面深化改革。

一、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和方法,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物质条件的实际,根据现实社会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国际地位,明确强调,要坚持“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知道这个生产力觉得生产关系,刚才我们说,生产力的推进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革,所以我们当代中国依然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依然是第三世界国家。我们的人均GDP还处在世界靠后的位置,那么现实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了我们依然要将发展作为我们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是重要的战略判断。坚持不改、坚持不变,恰恰是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个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一种当代的一种透视。

二,就是根据生产关系在某些方面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在某些方面阻碍了经济基础的发展,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刚才第一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因为我们的生产力的基础和结构决定了要将发展作为我们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是从一个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方面。那么第二点是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因为落后的生产力会阻碍生产关系的发展。所有我们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就是破除一些弊端,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让一切劳动资本、技术管理都能够迸发出活力,这是通过改变生产关系,是它反过来更好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第二个方面。

三,我们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全面深化的重点既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又要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强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和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我们要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切的核心,又强调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强调上层建筑要和经济基础相适应,所以我们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所以用创新的管理方式去更好的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的方面,这也是根源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四,我们要根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我们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防止市场失灵。就是市场和政府在历史唯物主义中表现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个之间它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它既要使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因为经济基础决定,又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就是强调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使两个能够辩证统一起来。这也是对应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五,强调当今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状况的性质和特点,强调改革处在“攻坚期”、“深水区”,要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以“敢啃硬骨头”的担当精神全面深化改革这样一种精神。我们知道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决定了改革的这样一个动力,改革决定了方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和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同落后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我们今天的社会的基本矛盾,所以这样的基本矛盾决定了我们要以这个矛盾作为我们的动力去不断的攻坚克难,去取得改革的这样一个成功,这是第五。

六,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我们这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个改革只能这样才能大有作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

此外除了这六点之外,比如说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摸着石头过河就强调了一种实践,我们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经验,总结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这就是实践决定理论。反过来我们通过顶层设计规划整个改革的法案,这是什么?是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所以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反复以至于无穷,这样一个过程,这两者不是割裂的,是统一起来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所以我们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立场都没有过时,它反而在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这样一个过程之中越来越呈现出它的重要作用和重要意义。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他说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就今天我们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依然要坚持,学好哲学,用好哲学,用哲学思维,用理论思维去指导我们现实社会、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所以这样才使我们的事业能够更加长远,更加长久。

那么今天我们从四个方面讲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重要哲学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它的写作背景、它的文本结构,它的理论主题,它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它的当代意义以及我们用新的历史时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就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做了一个讲解,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9351.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秦时明月》--动漫中的传统文化 历史齐文化ppt转载

收藏原文地址:《秦时明月》--动漫中的传统文化作者:未消失的传统文化--古风在近来的十几年里,随着美国和日本技术的成熟,这两个国家在动漫界一崛而起,美国的先是以唐老鸭,米老鼠等动物形象出现在人们眼前,再而以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的白雪

从《师士传说》和《卡徒》看方想的不足 师士传说txt下载

首先,我先在这里明确声明下:本人只是个普通的网络小说读者,写的有些内容若是方想大大的书迷看着不爽的话还请不要乱喷口水。那些口水精力旺盛的请绕道。如今网络小说界大抵都是惊人相似。无论结构、方式、布局都感觉和当初没太多变化

声明:《《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德意志意识形态txt》为网友超鬼般被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