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分句子成分 语文怎么划分句子成分

1.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

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 =谓语 - 宾语 ~

定语 ( ) 状语 [ ]补语 <>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 语、状语、补语。

② 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3.(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写人、写物(写事、写物)。分析句子时,首先判断是“写人”还是“写物”。

①.写人 格式:“谁” + “干 什么”

(主语) (谓语)( 宾语)

例: 杨亚 ‖ 写 字

主 谓 宾

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 谓 宾

②.写物

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

( 主 语 ) (谓语、宾语)

例: 猫 ‖捉 鱼

主 谓 宾

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

主 谓 宾

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 他 ‖ 是学生

主 谓 宾

(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

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 画眉 唱 歌

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原句是“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①.(两只美丽的)画眉

“两只美丽”是 “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

②.[高兴]地唱

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

③.(一首)歌

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

④.歌唱得<好>

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

4.划分句子的口诀:

(1)句子成分要划对,(2)纵观全局找主谓。

(3)主前定状谓后补, (4)谓前只有状地位。

(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

示例及练习部分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答案:(鲁班)主语(是)谓语(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定语(工匠)宾语。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答案:(那个时候的)(社会)定语(生产力)主语(还)(十分)状语(落后)谓语。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答案:(鲁班)主语(接受)谓语(了)状语(一项大的建筑工程)定语(任务)宾语。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答案:(鲁班)主语(从中)状语(得到)谓语(启发)宾语。

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答案:(蔡伦)主语(出生)谓语(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补语.

语 文 语 法 知 识(一)

语 文 语 法 知 识

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 如同志、作家、父亲、主人、老李;

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森林 湖泊;

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 效率、品德、;

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春天、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

表示方位名称:上、下、东、西、里、前、内(简称方位词)

名词的语法特点

: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

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

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动作动词:表动作、行为。如,走 看 说 进行 开始

2、心理活动动词 如,想 爱 恨 怕 希望 喜欢 担心

3、使令动词:表指使、命令或请求。如,使 叫 让 派 请求禁止

4、能愿动词(助动词)如,能 会 可以 愿 肯 敢 要 应应该(跟动词、形容词等组成能愿短语。如,能够解决)

5、趋向动词 如,来去 上 进 出 回 过 开 上来 起来

6、判断动词:主要是“是”,以及同“是”相当的 “为”等

动词的语法特点:

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胖、瘦弱;

表示事物性质的:红、甜、干净、清楚、漂亮、结实;

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雪白,滚烫,亮晶晶,泪涟涟;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

表概数:几、许多;

表序数:第一、老三;

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个、只;

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

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

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②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③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

F、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三类。

1. 人称代词包括三种代词:

第一人称:我、我们、咱、咱们;

第二人称:你、你们、您、您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别人、大家

2. .疑问代词是表示疑问点的,如:谁、什么、哪里、多少。

3. .指示代词包括近指的"这",远指的"那",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合成指示代词,如:这里、那边、这阵子、那会儿

代词的语法特点:

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

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

③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

④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

⑤代词用得不恰当,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

表示范围:都、全、单、共、光、尽、净、仅、就、只、一共、一起、一同、一道、一齐、一概、一味、统统、总共、仅仅、惟独等;

表示语气:可、倒、一定、必定、必然、却、、就、幸亏、难道、何尝、偏偏、索性、简直、反正、多亏、也许、大约、好在、敢情;

表示否定:不、没、没有、别;

表示时间:刚、恰好、正、将、老(是)、总(是)、早就、已经、正在、立刻、马上、起初、原先、一向、永远、从来、偶尔、随时、忽然;

表示程度:很、极、最、太、更、更加、格外、十分、极其、比较、相当、稍微、略微、多么;

表示情势:仿佛、渐渐、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几乎、逐渐、逐步、猛然、依然、仍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

副词的语法特点:

①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

②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作补语。

③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

H、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

一般连词:和、与、并、或、及;

关联词:主要用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 而且、虽然但是。

语法特点:

①一般连词的前后两部分可以调换而基本意思不变。

②关联词的主要在复句中进行运用。

I、介词: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1.表时间:在 于 自自从 从 当 由 趁 随着 到

2、表处所:从 打 朝 向 在 沿着 顺着

3、表排除:除 除了

4、表对象、范围: 对于 和 跟同 与 替 将 把 关于 被

5、表方式、手段: 按照 依 依照 根据 以 凭 本着 用

6、表目的、原因:为 为了 为着 因 由

常用介词及其用法(顺口溜)

自、从、以、当、为、按照,

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对、向、往、朝……

用在名词、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后,修饰、补充“动”“形”要记牢。

J、助词: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起辅助作用的词。

助词可分三类:

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

结构助词:的、得;

动态助词:着、了、过;

划分句子成分 语文怎么划分句子成分
语气助词:的、了、吗、吧、呢等。

K、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如啊、嗯等。语法特点:一般独立成句,用逗号或感叹号隔开。

L、拟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语法特点: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形容词。

(2)、词类的辨别:

①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

②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很”来修饰,动词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

③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能加“很”。

④区分连词和介词,前后能互换的是连词,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

⑤区分动词和介词,作谓语中心语的只能是动词,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补充动词、形容词的是介词。

⑥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叹词往往独立成句,一般在句首。

⑦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

2、短语: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由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并列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有名+名、名+代、代+代、动+动、形+形、数量+数量。

特点:

①并列短语前后的词性一致。(名词和代词除外)

②并列短语两部分之间是平等关系,没有修饰、限制关系。

③并列短语中的词一般颠倒过来意思不变。

④并列短语中词和词之间可以直接组合,也可以借用虚词组合。

(2)、偏正短语:定义参见课本。

基本结构:

①中心语是名词时,修饰限制成分是定语,用()表示。有如下结构:形+名、数量+名、名+名、代+名

②中心语是动词或形容词时,修饰语是状语,用〔〕表示。有如下结构:形+动、副+动、数量+动、副+形。

(3)、动宾短语:动词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基本结构:动+名、动+代。

特点:①动宾短语前边的动词直接支配后边的名词、代词,后边的名词、代词受前边的动词的支配,它们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

②动宾短语中受动词支配的名词、代词,是宾语。

③宾语一般在动词后面回答“谁”、“什么”的问题。

④使用动词短语时,要注意动词和宾语意义上的配合,否则造成动宾不搭配。

(4)、补充短语:包括动补短语和形补短语两大类。

语法特点:①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是补语,用<>表示。

②这类短语的中心语在前,前后两部分是被补充和补充的关系。

③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补充说明怎么样、多久、多少等问题。

④有的补语前头常用结构助词“得”。

(5)、主谓短语:定义详见课本。基本结构:名(代)+动、名(代)+形、名(代)+疑问代词、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数量,如纸三张。

特点:

①主谓短语前边的词表示“谁”或“什么”,后面的词说明前边的词“怎么样”“干什么”或“是什么”。前后两部分是被陈述和陈述的关系。

②使用主谓短语加上语气,书面上加上标点就是一个单句,表达的意思是完整的。

(6)、介宾短语:由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介词+名词、介词+代词。

语法特点:①介宾短语在句子中作为一个整体充当句子成分。

②介宾短语在为主中心语前做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③介宾短语有时也做定语,后头必须带“的”。

(7)、“的”字短语:由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加上“的”构成。

基本结构:动词+的、形容词+的、动宾短语+的。

特点:①“的”字短语在句中相当于一个名词。

②“的”字短语一般常做主语、宾语。

3、单句:

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六种

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谓语:是对句子的主语作陈述的成分,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工具等。

补语:是谓语动词的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处所、数量、时间等。

定语:是句子中名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或限定事物的领属、质量、数量等。

状语:是句子中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时间、处所或形状的程度等。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

定语(修饰主语)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修饰宾语)宾语

(3)、分析步骤: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一分为二,分成主语和谓语,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第二步,找宾语,有的句子有,有的则没有,动词支配的对象就是宾语;第三步,压缩句子找中心语,中心语是受修饰、补充或能支配宾语的主干成分;第四步,找定、状、补语。定语到主语中心语的前边和宾语中心语的前边去找,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前面,补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常用分析单句成分的符号见课本。

(4)、句子主干:是指把定语、状语、补语压缩后剩下的部分,即由主语的中心语,谓语的中心语和宾语的中心语组成。摘取句子主干时,谓语中心词前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的句子,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中;碰到中心语是并列短语时,要把整个并列结构摘出来。

划分句子成分:

(一)知识要点

1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

2. 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

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 = 谓语- 宾语 ~

定语 ( ) 状语 [ ]补语 < >

①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 定语、状语、补语。

② 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①.写人 格式:“谁” + “干 什么”

(主语) (谓语)(宾语)

例: 杨亚 ‖ 写 字

主 谓 宾

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 谓 宾

②.写物

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

( 主 语 ) (谓语、宾语)

例: 猫 ‖捉鱼 主谓宾

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 主谓 宾

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 他 ‖ 是学生 主谓 宾

(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

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 画眉 唱 歌

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原句是 “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①.(两只美丽的)画眉

“两只美丽”是 “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

②.[高兴]地唱

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

③.(一首)歌

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

④.歌唱得<好>

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

4.划分句子的口诀:

(1)句子成分要划对,(2)纵观全局找主谓。 3)主前定状谓后补,

(4)谓前只有状地位。(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

示例及练习部分

一词性练习

(一)、标明下列各组词的词性:

坚决 决心( ) 可爱 热爱( )荣誉 光荣 ( ) 企图 意图( )

答案 答应( ) 气愤 气魄( )批语 批示( ) 残杀 残忍 ( )

诱饵 诱惑( ) 兴奋 兴趣( )安心 担心( ) 道歉 抱歉( )

安慰 欣慰 ) 感激 激动( )愉快 高兴( )

(二)注明下列句中带黑线词的词性:

1、我们马上开始这项工作。( )

2、你说应该朝什么方面考虑?( )

3、对这个学生的经历,老师们都很了解。( )

4、三十岁以上的教师都可以享受休假。( )

5、新老同学开始都需要出操。( )

(三)、区别下列句子中的"没有"(动词/副词)、"是"(动词/副词)、"的"(助词/语气词)、"了"(助词/语气词)、"一样"(形容词/助词)的词性:

1、你美国去过没有?( ) 2、 一下雪,这里就没有烧的。( )

3、 他没有工作。( ) 4、这辆车是他的。( )

5、他是个当老师的。( ) 6、 这本书是他借来的。( )

7、 他买了书就回家了。( ) 8、妹妹已经是大学生了。( )

9、 开饭了,吃了再走吧。( ) 10、脸色跟纸一样。( )

11、这支笔跟那支笔一样。( ) 12、他跟孩子一样。( )

二 短语类型练习

(一)、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

1 风俗习惯( ) 2、变化规律() 3、历史悠久( ) 4、整修一新()

5、 交头接耳( ) 6、思维敏捷() 7、废寝忘食( ) 8、前程远大( )

9、 全神贯注( ) 10、襟怀坦白() 11、挥手之间( ) 12、愚公移山( )

13、竞选州长( ) 14、销售计划() 15、色彩缤纷( ) 16、交通规则( )

17、风和日丽( ) 18、激动不已() 19、禁止吸烟( ) 20、辛勤耕耘( )

21、巍峨挺立( ) 22、不断发生() 23、气氛热烈( ) 24、继往开来( )

(二)、下列各组短语分别以哪组类型短语为主,其中不同的短语各是哪个,属于什么类型短语。

1、A、祖国万岁B、品质优良 C、天气晴和D、思想品质 E、成绩好

2、A、看了两眼 B、打扫教室 C、洗得干净 D、热了起来 E、扔出去

3、A、十分伟大 B、我的书包 C、小声地说 D、追歼敌人 E、很热闹

4、A、讲解语法 B、讲述清楚 C、种植玉米 D、制造火箭 E、听故事

5、A、用圆珠笔(写)B、对于我们 C、按照习惯 D、必然产生 E、被大雨(淋)

6、A、报纸杂志 B、调查研究 C、身体健康 D、严肃认真 E、读和写

(三)、比较判断短语类型

经济发展( ) 历史悠久( ) 描写景物( ) 市场繁荣( )

发展经济( ) 悠久历史( ) 景物描写( ) 市场的繁荣()

表达见解( ) 我的弟弟( ) 我国文学( ) 小说散文( )

表达的见解( ) 我和弟弟( ) 我国的文学( ) 小说和散文()

三 划分句子成分练习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练习:1、他非常诚恳的征求大家的意见。

2、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4、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5、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6、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7、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

8、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脸上直往下落。

9、他踉踉跄跄地从外地赶回久别的家乡。

10、我们村里的农民往冻土上铺了一层麦秸。

语 文 语 法 知 识(二)

~句子成分划分口诀~

(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二) 看全句、抓中心,缩句先找主谓宾。 主干原句有歧义,恰当带上状补定。

谓语前有状形容,定语修饰主和宾。 “的”“地”“得”要分清, 定状补、它标明。

复 句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分句是结构上类似的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复句中的各个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复句前后有隔离性语音停顿,书面上用句号或问号,叹号表示

复句组合方式

根据复句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它分为两大类:

⒈ 由单句直接组合而成的,如:

我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老师走进教室,来到讲台前,认真地讲起课来。

这样的复句靠分句间的语序来联系,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要根据上下文才能弄清楚。

⒉借助虚词组合成的,如:

我们不仅要专心听讲,还要多动脑筋。

只要坚持锻炼身体,就能增强体质。

这种复句,分句之间的联系靠虚词,而主要的虚词是连词和副词,还有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统称关联词语。这类复句由于关联词语的作用,结构显得严密。

分句之间逻辑关联的较明确,我们应根据分句之间的语义和不同的逻辑关系,正确选用关联词语,不能任意组合。

一重复句

一重复句是只有两个分句的句子。主要有八种类型:

(1.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如:

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2.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常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首先(起初)……然后……,从而。如:

①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③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3.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如:

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颈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

(4.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如:

①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②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

③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别无选择。

(5.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却、而、还是)……,但是,但,然而,只是,不过,倒,竟然。如:

①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

②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③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6.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常见的关联词语是: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要、若要、假若、如若)……就(那么、那、便、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即便、纵使)……也(还、还是)……,再……也……。如:

①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

②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续做完。

③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7.因果复句,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说明因果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常用关联词有:因为(因)……所以(便)……,由于……因而……,因此,故此,故而,之所以……是因为……。推论因果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分句由此推出结论,结论是主观判定的,不一定是事实。常用关联词有:既然(既是)……就(那就、便、又何必)……。如:

①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

②哥哥嫂嫂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

③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④由于病魔缠身,两次体检未通过,他只好第二次踏进补习班的门槛。

(8.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分为充分、必要、完全等三种类型。常见关联词语有: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不)……,无论(不管,不论)……都……。如:

①衣服只要干净整齐,越朴素穿着越称心。

②只有具备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才能昂首阔步于成功的大道之上。

③我们除非预先作了准备,这次行动绝无成功的可能。

④不管人员是不是齐整,我们都得赶往阵地。

(9.解说复句,一个分句说明一种情况,其他分句对这种情况进行解释、说明或总括。一般不常用关联词语。如:

①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地站着纺。

②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两种都是主观主义。

(10.目的复句,一个分句表示实现或避免某种目的,一个分句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常用关联词语有:为了,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如:

①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

②这段时间校卫要好好检查校园设施,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③答题之前,我们应仔细思考,省得过后又来修改。

多重复句

结构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叫多重复句。有两个层次的叫二重复句,有三个层次的叫三重复句,其余依次类推。多重复句是由一重复句扩展而成的。分析多重复句可以采用符号法和框式图解法。如:

.符号法:

①有些人背上虽然没有包袱,‖(并列)②有联系群众的长处,|(转折)③但是不善于思考,|‖(并列)④不愿多动脑筋多想苦想,‖(因果)⑤结果仍然做不成事业。

①他后来还托他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并列)②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转折)③但从此没有再见面。

(各类复句间的区别

[并列复句与承接复句的区别]

1.并列复句的分句是相互对称的,成平行的雁行式排列。其基本格式是A,B,C……,分句的排列比较自由,有时可以前后对调。如:

他一边看报,一边听音乐,一边吃饭。

小李今年十八岁,小王二十四岁,至于老陈嘛已是年过古稀了。

2.承接复句的分句排列次序是由分句所表示的时间和事理上的先后决定的,因此,分句的派顺序不能前后对调。其基本格式是A→B→C……成鱼贯式的排列。如:

见过了小李和小王,老陈便带着他们到田间去打谷子。

看过报纸,听了两段音乐,他心满意足地去吃饭了。

[承接复句与连动句的区别]

1.承接复句的分句有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标出这种停顿。连动句没有。

2.承接复句的分句可以有不同的主语,连动句只能共带一个主语。

3.承接复句在分句间可以用上关联词语,连动句则不能用。如:

过了那树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承接复句)

他上街买菜去了。(连动句)

[假设复句与转折复句的区别]

用“即使(就算、纵然、哪怕、纵使、就是)……也……”这组关联词语组合成的假设复句。含有转折意思(有的书称为转折式假设复句,有的称之为让步假设复句),它与用“尽管……还是……”这组关联词语组合成的转折复句最容易混淆,其区别是:

1.让步假设复句前后分句所说的事情都没有成为现实,“即使”表示撇开的是虚拟的事实,是做最大的假设罢了。

2.转折复句前后分句所说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尽管”所撇开的是既成事实。如:

即使明天刮风下雨,我们也要到达山顶。(“刮风下雨”说不准)

尽管今天刮风下雨,我们还是要到达山顶。(“刮风下雨”是确定的事实)

[条件复句与假设复句的区别]

相同点:前后分句的关系都是条件与结果的关系,都是没有实现的事情。

不同点:条件复句着重于条件,假设复句着重于假设。

只要记住条件复句的几种类型和关联词语就很容易区别了。如:

如果美国政府仍然一意孤行搞对抗,中国政府愿意奉陪到底。(假设复句)

只要美国政府仍然一意孤行搞对抗,中国政府就要奉陪到底。(条件复句)

修 辞

⒈比喻

⑴比喻的特点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应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成立。

⑵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温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典型的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岗。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的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还在我们党内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⑶比喻的作用

主要是或化平淡为生动;或化深奥为浅显;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冗长为简洁。

⑷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像”“仿佛”等词,但不是比喻句。如:

她的性格很像母亲。(同类比较)

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猜度)

她仿佛听见了她的心脏跳得非常厉害。(表示想象)

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徐洪刚、李向群等。(表示列举)

⒉比拟

⑴比拟的特点

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把抽象的概念当做人或物,或者把人当做物、把此物当做彼物来描写。其形式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⑵比拟的种类

①拟人(把物当人来写)。例如: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②拟物(把人当物写或把甲物当乙物写)。例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⑶比拟的作用

正确运用比拟,增加了语言的生动和形象性,可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可感受到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⒊借代

⑴借代的特点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人或事物密切相关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

⑵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的吼叫着。

②材料代本体。例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③标志代本体。例如: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绰号代本人。例如:“芦柴棒”,去烧火!

⑥专名代泛称。例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⑦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⑧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⑶借代的作用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⒋夸张

⑴夸张的特点

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漫天浮夸,要给人以真实感。

⑵夸张的种类

①扩大夸张。例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③超前夸张。例如: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⑶夸张的作用

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感情态度,增加语言的生动性。

⒌对偶

⑴对偶的特点

八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或相反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的排列在一起。

⑵对偶的种类

①按内容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对或相反的对偶形式。例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②按形式可分为工对和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均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③按结构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既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句子对偶。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⑶对偶的作用

①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

②词句凝炼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是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

③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便于传诵记忆。

⒍排比

⑴排比的特点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⑵排比的种类

①成分排比。例如: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②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⑶排比的作用

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⒎设问

设问的特点

“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例如: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⒏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打感叹号。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⑴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⑵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

辨析几种修辞手法

高考虽不强调从概念上分辨修辞格,但这并不等于连一般的理解也不需要了。不理解和掌握,怎么能正确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正误、优劣呢?又怎能谈得上按要求和语境正确运用呢?对各种修辞方法进行理解时,最好用分组比较的方法,比较出同中有何异,异中有何同。

⒈借喻和借代

区别借喻和借代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⑴借喻的本质是“喻”,虽然它的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但隐含着可比的对象(即本体)。而借代的本质是“代”,是以事物的某种特征来代指本体,并没有可比对象。

⑵借喻因为是“喻”,一般可以补进“本体”和“喻词”。借代则没有可比物,无法这样补进。

⑶借喻一般可以对未出现的本体起描写作用。借代却只能起”代“的作用,其代用的词大多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不能起描写作用。

⑷在一篇文章中,如果前面出现了“××像××”地比喻句,后文直接使用喻体,这就成了借代了。

⒉比拟和比喻

比拟和比喻的相似之处在于均涉及甲、乙两事物相比,甲、乙两事物有可“比”性。

比拟和比喻的不同在于:

⑴从意义上看,比喻的重点在“喻”,即“比方”,它突出的是两事物的相似点;比拟的重点则在“拟”,即“比作、当作”,它直接把甲当乙来描述。

⑵从形式上看,比喻的喻体往往以名词性词语的形式出现,表示一种实体。比拟中起比拟作用的部分则是描述性的,其表现形式为动词性词语或形容性词语。

⒊排比和对偶

排比与对偶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排比必须有三项或三项以上构成,而对偶仅限于上下两句;排比在字数上无严格要求,只要求结构相同或相似即可,而对偶则要求字数相等或相近,且结构完全相同;排比的各项多有相同的词语做提挈词语,而对偶的上下句一般忌用相同的词语(宽对不那么严格);排比一般只表示相近或相关的意思,而对偶则表达相对、相反或相连的意思。

⒋设问和反问

设问和反问的不同主要表现在:设问句有答或提请读者思考,往往在篇首或段首,目的是提请读者注意,且必须用问号;反问句不必答,问中已有明确答案,常常在段中或末尾,目的是加强语气,表示强烈的感情,所以有时可用叹号。

完整的句子结构是:

(定)主//[状]谓<补>+(定)宾

例如:(我们)学生||[一定][要]学<好>(专业)课程

定语用在主语前面,是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的中心语的

如:“(冬天里)的春天”

补语用在谓语的后面,是补充说明谓语中心语的

如:“辨认<仔细>”

句子成分

1、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例如:

(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

(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

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例如:

(1)什么叫信息?

(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

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

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

(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例如: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像要流下来似的〉。

7.独立成分

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原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语气等。

例如:

(1)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能不管吗?

(2)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3)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

(4)砰,砰,一阵枪声传来......

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

8、复指成分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指同一事物,作同一个句子成分。例如:

(1)先生自己也要书。

(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成为。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3)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丽的战斗--松骨峰战斗。

状——修饰全句的]+(定)主+[状]谓<动补>+(定)宾+<宾补>。

[每当有外地人来],(好客的)天津人[总是][眉飞色舞地]谈<起了>(天津的)小吃<有多么地道>

区分参见:

其一,细推敲两种概念,从回答问题入手。

宾语是动词中心语的支配对象,补语是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词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份,根据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知道宾语是动词的连带成分,它与动词之间是被涉及与涉及的关系,回答的是“谁”或“什么”一类的问题;而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边的连带成分,它与动词、形容词之间是补充和被补充,说明和被说明的关系,回答的“怎么样”的问题。例如:

(1)他打球。

(2)他打〈输〉了。

例(1)中,“球”是“打”涉及的对象,回答“什么”的问题,所以是宾语:例(2)中“输”是补充说明“打”的结果,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所以是补语。

从概念和回答不同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是区分宾语和补语的最基本方法。

其二,依词性类别判定,细辨认数量结构。

用分辨词性的办法进行对比也是判定句子成份的方法之一。宾语作为动词所涉及的对象,经常用名词、代词或其他名词性短语来充当;而补语则经常用形容词、动词、介词结构或其他动词、形容词性的词语来充当。例如:

(1)他看书。

(2)他看〈完〉了。

(3)他看什么?

(4)他看得〈很认真〉。

(5)他去新华书店。

(6)他来〈自南方〉。

以上(1)(3)(5)句子分别以名词、代词和名词短语来充当宾语,而(2)(4)(6)句则以动词、形容词或介词结构充当补语。

数量结构在句子中既可以充当宾语,也可以充当补语,这时我们就要从词的意义上去区分。

例如:他写了三篇;他唱了〈三遍〉。

前者中“三篇”指文章之类的东西,是以定语代替中心词,故而是宾语;而后者中“三遍”是指唱的次数,是补充说明“唱”这个动词的,故而是补语。

又如:他浪费了三天,他休息了〈三天〉。

以上两个句子都出现了“三天”这个“数词+时间名词”的结构,“三天”后面显然都省去了“时间”这个中心词。

这时我们要看谓语动词能否跟省略去的“时间”一词进行搭配。能搭配成为动宾结构的,说明动词后面的是宾语;如果不能,则是补语。在前一句中“浪费”可与中心词“时间”构成动宾关系,所以“三天时间”的“三天”是定语代替中心词充当宾语。在后一句中,“休息”虽然可与“时间”搭配,但构成了偏正关系,而不是动宾关系,不合句意,故而这里的“三天”是表示时段的补语。

再如:他买了二米,线长〈二米〉。

前者“二米”是“买”的对象,自然是宾语。后者“二米”是补充说明形容词“长”的,形容词具有不带宾语的特点,故而这“二米”只能是补语。此外,非动作动词“有、等于、变成”等后面所带的数量结构都是这些词所涉及的对象,所以不是补语,而是宾语。

例如:我有十个;一个变成了二个;三个加三个等于六个。这些句子中的数量结构都是宾语。

其三,用“得”、“这”二字检验,从“顺序”“结构”分析。

我们知道,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

如:

他笑得〈非常天真〉;

这花香得〈很〉;

他说得〈怎么样〉?

但是,如果“得”字不作为结构助词而作为独立词素出现时,我们就不能混为一谈。

如:

他懂得这事。

你值得学习。

这些句子中“得”字与其它词素结合而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词,故而不是补语的标志,它后面的成份是宾语。

用代词“这”可以判定“个”字的宾语和补语。“个”字是最常见的量词,通常用在名词前头。

例如:

(1)吃个西瓜。

(2)吃个〈痛快〉。

第(1)句中“西瓜”是“吃”对象,是宾语,且可以在“个”字前面加“这”字;第(2)句中“痛快”是补充说明“吃”的,不可能在“个”字前边加“这”字。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个”字前边能加“这”字的是宾语,否则即为补语。

一般说,动词后边同时有宾语或补语时,是补在前、宾在后,所以宾语和补语在动词后的位置有时也可以做为判定依据。

如:

他打了〈三次〉球。

我织〈成〉一件毛衣。

但也有些情况却恰恰相反,是宾在前、补在后。

例(1),他每天上山〈两趟〉。

当补语是量词结构时,这种顺序较为常见。

例(2):你拿杯水〈来〉吧!他撕〈下〉一张纸〈来〉。

这两个句子中前者补语是趋向动词,置于宾语之后;后者补语是合成趋向动词,两个部份分别置于宾语前头和后头。有些介词结构也可以放置在宾语之后作补语,如:这件事〈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另外,有些形式相同的短语可以通过分析结构的方法来对比判定。

例如:他跑〈下大堤〉。他摘下眼镜。这两个句子中都有带“下”字的词组,前一句“下”与“大堤”构成动宾关系,做“跑”的补语,补充说明跑的结果是下了大堤,而不是“大堤”被“跑下”;后一句的“下”与“摘”搭配成词,做谓语,“眼镜”做“摘下”一词的宾语“眼镜”是被“摘下”;再如:我希望去一次;我去〈一次〉。这两个句子中也都有形式相同的“去一次”,但根据结构分析,它在句子中充当的成份显然不同。

总之,虽然宾语和补语有难以分辨的一面,但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对待,多做对比、总结,经过反复训练,总还是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40202.html

更多阅读

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登记划分标准的通知》规定,将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为四类:步骤|方法?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

九阴真经怎么提升实力 精 九阴真经4内实力划分

九阴真经怎么提升实力 精——简介九阴真经不同于一般的网游,游戏中提升玩家实力的方法有许多种,你甚至不需要打怪升级。我们将为新手玩家解答一下如何提升你的实力,变强是有技巧的!九阴真经怎么提升实力 精——工具/原料?九阴真经九

钻石等级,怎么划分的 钻石荧光等级划分

钻石等级,怎么划分的——简介GIA:钻石4C标准的创立者,常有人疑问钻石4C标准是什么?钻石的价值主要是从钻石克拉重量(Carat)、净度(Clarity)、色泽(Color)、切工(Cut)四方面来综合考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钻石4C标准。钻石等级,怎么划分的——方法/

什么是VLAN/怎么实现VLAN/为什么要划分VLAN vlan基于什么划分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即虚拟局域网,是一种通过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技术。VLAN的划分有三种方式:基于端口(Port)、基于MAC地址和基于IP地址。通过划分虚拟网,可以把广

英语句子成分划分详解 英语句子成分 实例解析

概念句子是由词按照一定的语法结构组成的。组成句子的各个部分叫做句子的成分。句子的成分包括:主语、谓语、表语、宾语(直接和间接宾语)、宾语补足语、定语和状语。主语和谓语是句子的主体部分(在英语中,一般句子必须有主语和谓语),表语、

声明:《划分句子成分 语文怎么划分句子成分》为网友白衣点梅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