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灵山县历代名人 广西省灵山县

黄文法



黄文法(1917-1946),灵山县附城镇(今灵城镇)人,中国共产党灵山县早期的负责人和武装斗争指挥员之一。曾任中共附城支部书记、中共灵山特别支部临时负责人、灵山人民武装部队莫平凡大队的政治委员,1946年9月28日,在六炉山激战中壮烈牺牲。时年29岁。

苏显枢

发布时间:2009-07-17 11:47:51 内容来源:灵山县志访问量:2150次

苏显枢(1919~1982),灵山县文利镇香山村人。1945年3月在文利香山率队起义,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四支队第十一团团长等职,是解放战争时期合灵地区一位作战勇敢的指挥员。

苏显枢少时家贫,只读过几年小学。1931年投军,先后在广东独立二师、十九路军新兵团当过兵。1935年,退伍回乡耕田。1940年3月,日军侵犯灵山,他组织本地青年农民参加抗日自卫队,在武利三里江桥头他率领50多名自卫队队员抗击日军,激战3个多小时。日军退出灵山后,中共合浦中心县委先后派出共产党员何正四、岑焕祥、招玉荣等到香山小学任教,以教师身份为掩护,秘密开展地下工作。苏显枢在他们的教育下,开始接受进步思想,投身革命斗争。1943年1月后,他按照该地区中共地下组织负责人岑焕祥的指示,先后任国民党维安等乡乡队附。1945年3月18日,在南路人民抗日游击队合浦大队政委陈明景的领导下,他率领香山等村抗日自卫队30余人,携带机枪一挺,长短枪30多支举行起义,加入革命队伍,编为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灵南中队,任中队长,岑焕祥任指导员,转战合灵边地区。6月,率队参加由灵山大队、小江大队联合组成的“西征”,计划取道灵山经钦东去十万大山建立革命根据地。6月未,西征受挫,率队转回合灵边坚持革命斗争。8月,在武利江下游谷埠河段活捉国民党国防部二厅广东南路情报特务林友东等3人,缴获电台2部,美制手枪2支,钞票150万,物资一批,并处决了这3个特务。

抗日战争胜利后,苏显枢领导的灵南中队改称为合浦人民武装大队灵南中队。1945年9月,他率队先后四打升平,直取乌家、上洋,并指挥了涠洲海战。194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春,灵南中队奉命改编为南路人民解放军独立一营,任营长,与莫平凡领导的南路人民解放军直属二营挺进十万大山,5月回师。6月,独立一营奉命编入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二十四团,任副团长,东进廉江、遂溪,后转回合灵边坚持游击战争。1947年10月,合灵南区军政府成立,任副主席。1949年8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四支队第十一团团长,参与指挥著名的那丽攻坚战和武利江伏击战。1949年12月初,配合南下解放大军解放合灵地区。1950年4月,部队整编,改任广东省南路公安处治安科科长。1951年11月后,先后任合浦军分区二十四团一营和广西军区暂编一营营长。1953年3月转业,先后在北海市工商局、钦廉海员工会、北海市农场等单位担任领导工作。1982年4月病逝于北海市,终年64岁。

苏世炘

发布时间:2009-07-18 00:33:19 内容来源:灵山县志访问量:2230次

苏世炘,1919年12月生,灵山县文利镇香山村人。1934年廉州中学初中毕业后入广东省立勷勤大学附设高中部就读,1942年考入中山大学文学院,1947年夏毕业获法学士学位。

在勷勤大学附设高中读书期间,参加编印地下《抗日救亡周刊》;在中山大学学习期间,参与编印期刊《海天新潮》。毕业后任职于中国资源委员会广东矿产处,常在《持平日报》、《广州商报》发表有关广东粤北钨矿的文章。后返回灵山,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活动。任灵山筹建中的“民众抗敌御侮救亡会”宣传组副组长,这期间,曾任武利小学校长,后又到香山小学任教,还介绍一批进步青年在香山、文利、升平等几间小学任教,避免了国民党合浦县当局的追捕。曾协助萧祖震筹办武利中学,还曾任教于灵山中学。解放初任广东省人民检察署秘书科长兼《人民检察参考资料》编辑和总务科长、省直属机关干部中学教员兼语文科组长。1962年调广东省教育厅编写中、小学课本和教师参考用书,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1年调广州市教育局工作。后又借调到共青团广州市委青年运动史办公室编辑,负责编写广东省立勷勤大学30年代学生运动史和广州“四华路惨案”、“永汉路双十惨案”史。1982年受聘出任国务院侨办主任廖承志倡议的《科技导报》副社长兼副主编。在此期间,撰写《香山草庐诗文集》和《六峰山诗草》两本著作,后来还写了天胜村诗草《岁月留迹》,1983年被选为中山大学广州校友联谊会副会长。1986年应中共灵山县委邀请,随同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四支队司令员符志行、副司令员莫平凡一起乘飞机到南宁转返灵山参加“纪念灵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座谈会”。1992年和1994年,两次应中山大学香港校友联谊会会长曾宪梓之邀赴港参加庆典活动和孙中山思想研讨会。1995年8月,荣获美国诺贝尔学院授予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96年8月,受孙中山先生孙女孙穗芳委托,在广州地区代发行她的著作《我的祖父孙中山》一书。1997年7月第三次应邀赴香港参加中山大学校友庆祝香港回归祖国暨国际叙会。1997年9月又受孙中山先生孙女孙穗芳委托将《国父手书建国大纲》在国内交由出版社印刷发行。

1997年至2000年,苏世炘是灵山县在穗工作人员经验交流会会长。

仇效忠

发布时间:2009-07-18 11:33:41 内容来源:灵山县志访问量:2915次

仇效忠(生卒年不详),灵山县宋太练(今太平镇)官塘村人。出生于清乾隆年间。少年时勤奋好学,嘉庆十二年(1807年)丁卯科乡试考取举人,充任正白旗觉罗教习,历主广东南海、惠州、东莞、宝安、阳江等地讲席。

道光六年(1826年)丙戍科上京会试考取进士,参加殿试三甲,钦点翰林,授职翰林院庶吉士,亦称太史,故家乡大门有“太史第”的门匾,历任国史馆誊录,封授朝议大夫。

接着,朝廷派他到地方为官,曾任贵州省定县知县,以政绩好先后升迁贵州兴义府、石阡府、怀仁府知府。效忠从政多年,廉明正直。当他在兴义府离任时,接替他的张某鱼肉人民,致怨声载道,纷份要求仇效忠回任。朝廷明查暗访,果如百姓所言,遂任仇效忠回任兴义府知府。当地名士、百姓闻悉,互相道贺,并于府门、城门以及百姓住户纷纷贴上“仇府回来天有眼,张官不去地无皮”的迎联。效忠回任,即日视事,复查旧案,发现一姓黄的钦州小董人被判为死刑,待批下即行刑。而黄某还不知犯了什么罪。效忠复查后,发现原判为勒索财物不得而枉判黄为死刑的,于是马上撤消原判,把黄某释放回家。至今黄某后代人,嘱子报孙,非当年仇效忠明察,没有他们子孙今日,还对仇家后代铭记、恩报。

效忠多年在外为官,当他告老回乡省亲时,父母问他:“儿一生为官所得几何?”效忠曰:“为民而乐事赚得两袖清风。”效忠为官简易公平,体恤士民,治内政通人和,安居乐业,深受百姓拥戴,有卓著政声。

肖祖震

发布时间:2009-07-19 00:19:55 内容来源:灵山县志访问量:2367次

肖祖震(1909~1953),字电生。灵山县武利镇武利街人,是灵山留学法国的知识分子。曾任灵山县参议员,中华民国第一届国民代表大会代表。

肖祖震家庭生活富裕,其父肖镜轩,是县里有名望的绅士、武利圩的富商。祖震小时就读于武利小学,后考入合浦廉州中学、广州中山大学学习。民国17年(1928年),赴法国巴黎留学,毕业于巴黎新闻学院。民国24年回国,任中山大学法学院新闻系教授,兼任广州《国民日报》编辑,率先引进先进的法国卷筒印刷机代替落后的旧印刷机,大大提高了印报质量和印报速度。民国25年秋,他还创办《持平日报》,自任社长兼总编辑,悉心发展新闻事业。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广州沦陷期间,他返回家乡武利镇襄助其父经商,并利用业余时间书写和张贴街头快报宣传抗日。民国32年,他着手创办武利中学;在各乡绅的支持协助下,民国33年6月,与其父肖镜轩(灵山县参议员)共同捐款30万兴建武利初级中学校舍,创钦廉各地捐资兴学的最高纪录。县政府把他们捐资兴学的情况转呈中央,肖镜轩父子即受到国民政府的明令嘉奖。当年,武利中学招生开学,肖祖震任首任校长,为灵山教育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极得乡人称颂。民国36年夏,他参加灵山县全国国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竞选,经全县选民选举,结果当选为灵山县中华民国第一届国民代表大会代表。民国37年5月,他赴南京出席全国第一次国民大会代表会议,参与讨论通过中华民国宪法和选举中华民国总统、副总统。1953年病逝,终年44岁。

莫燕忠

发布时间:2009-07-20 10:50:47 内容来源:灵山县志访问量:2983次

莫燕忠,1919年6月生,灵山县武利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2年考入广东省立第一中学(后改名广雅中学),1936年在学校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中国青年同盟,参加学生抗日运动。1938年1月到陕西安吴青训班(中共直接领导的学校)学习,结业后到山西参加抗日游击队。5月到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大大提高了政治觉悟,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派回安吴青训班任研究员、班部秘书(兼教员)。1940年撤回延安,任毛泽东青年干部学校指导员、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班主任、办公室主任,带领青年和边区的一些区乡干部进行政治和业务学习,参加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为渡过最困难时期而努力工作,因而在1943年和1944年被评为模范工作者。1946年到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处工作,任干事、副科长。在撤离延安时,负责带领一批革命老人和烈士子女渡过黄河,顺利到达西柏坡。这时一面工作,调配和培训一批南下干部,一面参加中央土改工作团,在驻地进行土改,并有机会参加全国土改工作会议。

1949年夏秋,带领中央机关1000多名广东籍的干部随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叶剑英南下。广州解放后,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组织部干部科长,为接管广东省和广州市调配了一批领导干部。1951年任中共遂溪县委书记,进行土改试点。1952年任广东省人事厅副厅长。1953年任中共海南区党委组织部长、区党委副书记,主要进行土改、整党和调配各级领导干部。

1956年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外交贸干部处副处长。1957年到外交部,先任驻越南大使馆政务参赞,除参与对越友好工作和援越工作外,主编了《越南民主共和国》一书公开发行。1960年任外交部党委办公室主任、部机关党委书记,1962年任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政务参赞,参与了刘少奇主席和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多次到印尼访问的接待工作,为发展两国友好关系作出自己的贡献。1965年“930”事件(指印度尼西亚反华排华)后,两国关系陡然恶化。

1966年莫燕忠回国参加“文化大革命”。1969年下放江西干校。1973年任外交部领事司副司长。1977年任驻缅甸大使,当时“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缅方对我国疑虑仍大。因此,国务院第一副总理邓小平于1978年1月出国访问时,首先访问缅甸,充分阐述了我国睦邻友好政策和华侨政策,受到缅甸特别热烈的欢迎。使馆配合各方面工作,较好地完成任务。以后,在任期4年多时间里,每年两国都有一位领导人互访,不断增强和发展两国友好关系,对整个东南亚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1982年任驻菲律宾大使,当时菲律宾、美国因美国军事基地设在菲律宾问题进行谈判,菲受到美国很大压力,而在政治上、经济上却有利于我,使馆及时建议,抓紧时机做菲的工作,推动了菲领导人访华,增强了菲反抗美国压力的决心;同时也利用时机,第一次使菲爱国华侨和亲台的华侨聚坐在一起,这些都获得菲政界和华侨的好评。在离任时,马科斯总统为了表彰莫燕忠对发展两国关系作出的贡献,特授予他“施加顿猷长”勋章。

1984年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参与和领导了对侨务政策的拨乱反正,落实侨务各方面的政策,特别是所谓“海外关系”的侨务政策,调整改革机构等。1986年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顾问,领导党史资料小组和协助国外侨务工作。1994年离休,副部级。

邓业兢

发布时间:2008-12-08 03:55:21 内容来源:灵山县档案信息网访问量:2544次



邓业兢(1922~1946),灵山县仙山乡(今新圩镇)萍塘村人,中共灵山县早期负责人和武装斗争指挥员之一。任中共灵山县特别支部委员会宣传委员。,任中共萍塘支部书记。先后任广东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灵山大队第三中队长和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三支队灵山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1946年5月8日,邓业兢率领武工队9名队员在白木村开展地方工作,遭国民党保一团包围,因寡不敌众,弹尽被捕。同月31日,被国民党灵山县当局枪杀于县城东郊云头岭。时年24岁。

梁振威

发布时间:2008-12-08 03:54:26 内容来源:灵山县档案信息网访问量:3433次



梁振威(1888-1947),原名梁式荣,灵山县冠中乡(今新圩镇)官屯村人,灵山县人民武装部队梁振威独立大队、灵山人民自卫大队大队长,历经战阵,英勇善战,敢打收拼,屡立战功,是有名的军事作战指挥员。1947年11月14日,在城东南咸水麓根据地遭国民党县保警包围,激战中壮烈牺牲,时年59岁。牺牲后被国民党灵山县保警大队抬尸回县城示众。

邓业懋

发布时间:2008-12-08 03:54:33 内容来源:灵山县档案信息网访问量:3209次



邓业懋(1916-1945)又名陈浩、侯启荣。灵山县仙山乡(今新圩镇)萍塘村人,是灵山县早期的中共党员和钦县武装起义领导人之一。1945年2月,在小董武装起义中任钦县人民抗日解放军参谋长。3月10日夜,被国民党钦县当局秘密枪杀于钦州牛圩坡,时年39岁。

黄式高

发布时间:2008-12-08 13:54:44 内容来源:灵山县档案信息网访问量:2868次



黄式高(1920-1947),灵山县平山乡(今平山镇)灵家村人。194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灵山抗日武装起义的主要组织者,曾任广东省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灵山大队中队长、大队长等职,是灵山革命武装斗争早期的领导人、文武兼备的军事指挥员之一。 1947年5月9日,在龙渊五指岭下的石山脚村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27岁。

朱统鉴

发布时间:2009-08-28 23:20:10 内容来源:钦州市群众艺术馆访问量:1960次

朱千岁姓朱名统鉴,明皇朝后裔,因明朝被覆灭,随着南明桂王转战华南,桂王封他为镇国将军。清顺治四年,他率兵进驻灵山和合平浦一带,被封兼任灵山县知县(在任共八年)。朱千岁施以仁政,得到百民的拥护和爱戴。

那时灵山地方正流窜着一股土匪,贼首姓闭,平日不事生产,专门以抢劫百民为生,被朱千岁派兵剿捕,使得匪众东躲西避,生活无着,因此对朱千岁恨之入骨,便找到他的义死党,为那些贼首姓黎,带着匪徒来,合起来约有百人,定下毒计,明里攻打城楼,暗中行刺朱统鉴。匪众在西城外陡坡遮掩处挖地道。

朱千岁住近西城门口内侧的“大云寺”(后来改称“中山纪念堂”,戏院,“朔料厂”)朱千岁在寺内的大板台上设置台凳办事。匪众所挖的地道穿过城墙底下,直通到“大云寺”大木板台下。闭贼与黎贼在破旧穿孔的台板处。看见朱统鉴正在坐凳办事,闭贼即以铁矛向上戳,企图戳他的肛门而刺入内脏伤其性命。但贼心怯,铁矛虽经大台板与坐凳而有偏差,戳中他的臀部旁侧。朱千岁被刺着,大叫一声,一伸手从办事台底下取出原来按放的一把单刀,忍痛跃上屋梁,向下快看,只见两贼撞破台板,跳到板台上。朱千岁喝声“杀”如风飞下,一刀把闭贼的头砍下,挥刀斩向黎贼,随着黎贼头颅跌下的同时,黎贼的铁矛以刺中了他的心胸,朱千岁当场牺牲。

此时众士兵和朱夫人都闻声赶到。朱夫人命抢救千岁爷,把贼匪头颅那去挂在城楼处,号令示众。地道内的匪徒已经逃跑。朱夫人命谢天封将军率兵出城追杀余匪。

清顺治11年6月26日,朱千岁的尸首收殓放入灵柩(棺材),由朱夫人率同谢天封将军以及众士兵护送,到离县城东北约三华里乌江(后称郁麓江)桥旁岭下。这时临近黄昏,突然电闪雷鸣,乌云密布,风雨交加,绑着灵柩的麻绳断了,灵柩落地,众人在附近避雨休息。

第二天早辰,发现有千万只蚂蚁卸泥把灵柩盖过了。朱夫人道:“不用在把灵柩扛走,应该顺从天意,就地把坟再盖好修好吧!”众人依言把工作做好。

后人为了缅怀朱千岁生时对灵山人民的功德,在山坟处建造庙宇一座,两边各有廊屋三间,庙后中上大榕树,总称“千岁坟”,享受人间祭祀,至今遗址尚存,香火鼎盛,百世留名,永垂不朽。(吴作禄收集整理)

-----------------------------------------------------

以下是相关文章(来自红豆社区)

朱千岁,名统鉴,号梅园。千岁是他死后邑人对他的尊称。据民国三年出版的《灵山县志》载:朱统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封为端隐王)的后代,世居江西石城宁府,在明朝后期被封为镇国将军。碑载,其生于明末甲申年正月十五日,按此推算,就为万历十二年(1584年)。

1644年,也就是甲申年,清顺治即皇帝位。不久,清军大举南下,明皇室人员被迫流散各地,朱统鉴也随朱由榔等来到广东肇庆。朱由榔当上了永历皇帝后,认为灵山地处粤西,北控西江,南向廉州北海,是一个政治军事要地,因而钦定朱统鉴来灵山负责军事、政治重任,正是“永历皇帝亲点我,点我知县坐灵山。”1647年即永历元年初,也是清顺治四年初,朱统鉴来到灵山,执掌灵山县的军政要务。那时,明朝最后一任的灵山知县连城璧已升迁他处。他到任后,把全县二十二个里(一里相当于现在的一个镇)治理得井井有条,得到灵山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清军于1646年冬先后攻破广州、肇庆后,次年也派兵攻下并接管廉州府,委派石中玉为灵山县知县。石中玉于顺治四年五月间与随从数人来到灵山。可是朱统鉴在县里坚守城池,石中玉不得入城就任,于是暂住于城外附近的鸟官塘。不日,邀请朱统鉴前往其住所洽谈政务。朱得知石中玉并无兵马前来,只有几个随从,他也不怕,只带了手下数人欣然前往,石不得不以礼相待,但说到要移交政权,由石接任知县,朱统鉴坚持不让。朱说这是大明江山,一寸也不能让给别人。会谈不欢而散。石中玉只好向其上司汇报,正是“石爷人好心不好,暗写文书我反蛮。”廉州知府接到石中玉的文书报告后,即派出汤督师率领兵马来灵山,打算以武力解决。朱统鉴见大队清军人马来势汹汹,只好撤出县城。于是清军入城,石中玉也随军入城,打出清朝旗号,号召民众削发。汤督师找不到朱统鉴,却把其两个来不及撤退转移的妻妾扣下,然后班师回廉州府,留下石中玉在县里主持县政。

朱统鉴得知汤督师走了,还把自己的两个妻妾带走,怒不可遏,听从谋士薛官三建议:只有建立一支武装队伍,腰板才硬,文的不行,就要以武来解决。于是,立即出榜招兵。朱统鉴昔日手下的旧部兵将闻讯,纷纷前来投靠。个把月时间,就招募得数百人的队伍,分设五营。经过短暂的集训,于七月初,即率众攻下灵山县城,把知县石中玉杀了。

为了救回妻妾,朱统鉴带上得胜之师,浩浩荡荡杀向廉州府。经三日行军,抵达廉州,在城外的飞云岭下扎营,把廉州府城团团围住。据新版《合浦县志》记载:朱统鉴自顺治四年七月十五日率兵攻打至十月十五日城破,救回妻妾,喜不胜言。在府城里,杀将留兵,杀官留民,安抚百姓,然后班师回灵。

回到灵山。由于每天需要开销不少的粮饷马料,这区区小县实在无力担负如此重荷。而此时的上司永历皇帝又去向不明,故得不到上司拨给的粮饷。因此,兵将渐渐产生怨言。有的竟打着朱的旗号,在附近村庄抢掠民财,以充军饷。群众对此极端反感,朱的名誉有所影响。正是“五营打败我江山,扌罗我朱爷来抵当。”

顺治四、五年,清军取得了省、府和大部分县的政权以后,对朱统鉴在灵山坚持明朝的政令誓不罢休。于是在顺治五年(1648年)3月,即派来大批清军前来围攻,因而有“挞子到城三月三,扎在灵山三海岩”之说。不久,清军攻城,一些曾被五营兵马掳掠过的村民也投靠了清军,加入攻城的队伍。清兵从西门入,五营兵马不听约束调遣,顿作鸟兽散,就连警卫朱统鉴的兵将也不知去向。清军一直攻到县衙门,朱统鉴闻讯,提刀刚出大堂,即被一颗钢铁丸弹射中胸膛,他手执钢刀,负痛跃上中堂斩了三条桁木才倒下。当时仅有薛公和妻妾在场,即找来熊胆灌服无效而亡。清军见朱统鉴死了,也不去追查过问。朱部将谢天封将其尸体收敛,妻妾请来僧道,“七七”修斋超度圆满,打算运回江西老家安葬。起运那天,县城及城郊百姓许多人来送行。大家悲悲啼啼,久久不愿离去。

当时,负责扛抬朱统鉴灵柩的几个人,扛抬到大路边时,天色突变,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缆断金棺重如山。”扛不起,几个人随即走散避雨。次早雨停,大家赶来意欲继续起行。岂知,经一夜风雨,蚂蚁竟衔泥把朱统鉴的棺材盖过了半边。众人叹为天意,说是朱统鉴不愿回老家,想留在灵山,继续为灵山人造福。于是大家顺水推舟就地埋葬,即成今天的千岁坟。该坟地正是“来龙便见皇帝岭,面前正对马鞍山”、“沙洛木根罩墓堂”。据说是一穴风水宝地。

朱统鉴既已葬在灵山,原来打算护送其棺柩回原籍的妻子,只好独自回去。留下的小妾,经人介绍嫁给鸟官塘的一个中年汉子。成婚那晚,新郎步入新房,双手撩开蚊帐,却见朱统鉴端坐床中,手持宝剑,怒目而视。新郎被吓得魂飞魄散而倒下,不几日就呜呼哀哉。又下嫁钦州平吉的颜漂官,但时过不久,颜郎也死了。最后找到过去曾为朱统鉴作马伕的郭大哥结为夫妻。不到半年,产下二子,是为朱统鉴的遗腹子。后来长子取名朱石,次子取名朱和,均在钦州定居,现其后裔在钦州一带已繁衍成大族。

朱统鉴死后,民众皆尊称其为千岁公。若遇天旱,村民纷纷到朱统鉴坟前祈雨,据说无不灵验。县志载:咸丰七年贼陷灵山县城,官兵每出队接战,都见神助,所向披靡,贼反而自相践踏,人们一时以为将军显圣。贼恶其灵异,率党抵墓挖掘,率以无所获而止。过去清朝官员来灵山接任,必先到其墓前,燃香秉烛拜祭之后才入城。多年来,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各地许多师道都来这里做“功德”,庆贺其诞辰,祈求朱千岁保祐地方风调雨顺,热闹非凡。

张瑞生

发布时间:2009-04-12 06:36:28 内容来源:网络访问量:1347次

张瑞生少将。广西灵山人。中央军校南宁分校毕业。曾任整编第7师171旅513团团长,1949年春任第7军171师少将刘月鉴

发布时间:2009-04-12 06:05:18 内容来源:网络访问量:1427次

广西灵山县历代名人 广西省灵山县
刘月鉴少将。广西灵山人。中央军校南宁分校毕业。曾任整编第7师172旅516团团长,1947年12月任整编第7师172旅副旅长,1948年12月任第7军172师师长,1949年10月10日在衡宝战役中被俘。1975年12月15日获特赦。

师长,10月在衡宝战役中被俘。

何文初

发布时间:2009-04-03 22:39:05 内容来源:灵山县志访问量:2911次

何文初(1920—1946),灵山县陆屋镇水茫口村人。曾任国民党申安乡乡长。

他家庭较富裕,个子高大,性格豪放,富有正义感,是当地的知名人士。他毕业于广东省立钦州师范。抗战爆发后,回到陆屋经商,后在共产党员王文昆、朱守刚和进步青年何贤宗、符隆栋等的影响下,思想进步,拥护共产党的主张。他在陆屋镇开设的中兴庄铺号是当时中共地下组织的秘密联络点和订购《新华日报》的地方。

1942年,中共灵山县地下组织动员他出任国民党申安张乡乡长。他安排和掩护了一批中共党员和进步青年到该各村任小学教师(其中有桂东南撤来的9人)。1944年,根据上级指示,积极筹集粮款和武器,成立申安乡抗日自卫队,掌握武装,为武装起义作准备。1945年2月16日,灵山起义部队转移至钟灵时,他率领乡公所全体人员及抗日自卫队近30人枪加入起义队伍,曾参加钟灵、谷埠、伯劳等多次战斗,后被派回陆屋活动。他意志坚强,作战勇敢,经受艰苦考验。1946年9月,随莫平凡大队行动,于28日在檀圩附近的六炉山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26岁。

谢文轩

发布时间:2009-04-03 21:39:06 内容来源:灵山县志访问量:2554次

谢文轩(1915—1946),灵山县新圩镇古文水人。他在年轻时代开始接触进步思想,在共产党谢以燕的教育鼓励下,1944年秋,他带了一支步枪参加抗日自卫队。1945年11月28日,南路人民解放军老一团到达古文水,他受到很大的鼓舞,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12月4日,他带了一支手枪同爱人一起参加灵山革命队伍。当时部队装备较差,为了更好有力地打击县当局,他回到家里耐心地做好两个弟弟的思想工作,毅然把兄弟三人共有的80箩租谷的田产(约10多亩)卖掉,得款折谷7万多斤,全部交给部队购买武器,后经刘瑞生、江浩声等人从横县校椅买回轻机枪2挺(其中一挺是塘排村群众捐款购买),装备了部队。此后,他夫妻俩随莫平凡大队活动。谢文轩不怕艰苦,作战勇敢。1946年9月28日,在檀圩附近的六炉山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1岁。

刘瑞生

发布时间:2009-04-03 21:06:29 内容来源:灵山县志访问量:2826次

刘瑞生(1900—1946),又名刘珍,灵山县新圩镇塘排村人。曾任第三支队第二中队副中队长。

他曾在国民党军队当过上尉连长,1937年参加过上海“八一三”抗战之役,获上海突围证章。1945年2月底,刘瑞生和刘宪到佛子大垌口加入灵山起义队伍后,不久他任广东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三支队灵山大队第二中队副中队长。

刘瑞生加入灵山人民武装部队后,英勇机智,顽强战斗,在大垌口战斗、沙塘水突围、鸡梨岭战斗以及西征路上的历次战斗中,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1946年8月18日,为了开辟新区,扩大根据地,部队开进罗阳山下的山猪窦(今平山镇山秀村)活动,遭到国民党灵山县第二警察大队长宁师煊率本部和曹振甫独立中队共三四百人的围攻。19日上午,刘瑞生奉命率队争夺观音制高点,在激战中不幸腹部中草药弹受重伤。下午2时,为了保存主力,减少伤亡,部队决定撤离观音山阵地。刘瑞生为了不拖累战友,把心爱的驳壳枪交给身旁的刘适宗,要适宗赶快离开,不要管他,然后他用双手将已流出体外的肠子塞回到肚内,紧捂伤口,慷慨从容,用尽仅有的一点力气滚下山涯,壮烈牺牲。时年46岁。

国民党县当局保警搜山发现刘瑞生的尸体后,况凶残地割下其头颅去向上司报功请赏。

劳振纲

发布时间:2009-04-03 13:38:16 内容来源:灵山县志访问量:2817次

劳振纲(1923—1945),灵山县檀圩镇村心村人。1941年考入灵山简师读书,在校接受革命思想,努力学习进步书刊。194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任党小组长。在中共简师支部领导下,团结进步同学,积极参加对学校当局强迫学生参加三青团和反动教师的斗争。1945年2月8日,他从家里拿了一支驳壳枪与劳振运、宁泽等参加灵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并奉命进入简师突击据点。因县当局察觉,派兵包围了简师,突击队提前打响了灵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的第一枪后,下半夜被迫突围撤退。劳振纲随队先后转到司练、钟灵和合灵南边。3月25日,部队转移至文利升和单竹江村,遭县大队突然袭击,在战斗中劳振纲等10多人壮烈牺牲。时年22岁。

劳祖康

发布时间:2009-04-03 13:27:22 内容来源:灵山县志访问量:2766次

劳祖康(1916—1945),灵山县三海镇(今已并入灵城镇)大塘村人。曾任灵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中队长。

抗战期间,他曾参加灵山抗日游击队。1942年,接受中共灵山地下组织的安排,出任龙和乡副乡长,建立两面政权。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2月8日,组织几十人参加灵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任中队长,带领突击队潜入县城红楼。当晚,由于灵山简易师范据点提前打响,他与突击队员在红楼(今中山公园右边保健院)得不到指挥部命令,潜伏至第二天凌晨,被国民党灵山县当局派兵围捕。劳祖康说其他人是自己用副乡长的名义强迫来的,责任自己挑。由于劳祖康全部承担责任,当天中午被枪杀于县城。时年29岁。

何林

发布时间:2009-04-03 13:26:37 内容来源:灵山县志访问量:2562次

何林(1921—1945),灵山县平南镇勒菜村人。1940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2月8日灵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时任突击队指挥。

1939年6月,何林在灵山县立中学初中毕业。10月,参加灵山县青年抗日宣传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11月,参加灵山青年抗日游击队。1940年1月15日,随队开往太平地区抗击入侵日军。灵山青年抗日游击队解散后,又参加中共地下组织影响的第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部政治工作队,为队员。在此期间接受中共地下组织的教育,赞成党的主张。1940年9月,进入灵山简易师范学校读书,不久,被选为学生会主席,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灵山简师学习期间,与邓传孔、何正四等发动与领导该校的学生运动。毕业后,回到白花小学任教,不久出任校长。1945年1月中旬和1月31日,何林参加两次关于武装起义的党员骨干会议。1942年冬,通过统战关系,出任白花乡乡长,建立两面政权,积极开展农民运动,发展革命力量。1945年2月8日,何林动员一批农民自卫武装参加灵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他与黄式高担任简师突击据点突击队的指挥,共同率领20名突击队员潜入灵山简易师范学校,准备与外围部队里应外合,夹攻国民党灵山县政府。后被县当局察觉,当晚即派兵围攻灵山简师,战斗被迫提前打响。次日凌晨3时许,何林率领突击队突围时,不幸在简师大门外槐树下,中弹牺牲。时年24岁。

赖子英

发布时间:2009-04-03 00:56:42 内容来源:灵山县志访问量:4385次

赖子英,1935年出生,灵山县旧州镇那田村人。1956年,在灵山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团长、副师长、师长。1983年,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副军级,少将军衔。

赖子英参军后,在广州军区6865部队当士兵。1958年任班长时,带领全班战士在深圳国防施工中,由于施工速度快,质量好,年终全班立三等功,其个人也立三等功。1959年,他带领全班战士按照毛泽东思想搞训练改革,由于训练成绩突出,获中央军委颁给“一二四师——赖子英班”的称号,赖子英立一等功。同年,代表一二四师上京参加1959年国庆十周年观礼,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1964年,赖子英任一二四师黄草岭英雄连连长,他带领全连指战员参加全军大比武,在总共16个比武的项目中,取得15个项目的第一名,获四十二军“思想好、作风硬、技术精尖子连队”的称号。1973年,他任三七0团团长,在全团贯彻中央军委的训练方针,训练成绩突出,赖子英获一二四师“铁团长”的称号。1979年,他率领三七0团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由于全团指战员英勇善战,上级授予三七0团中的四连、六连、八连为英雄连,全团获得中央军委的好评。

1985年,中央军委安排赖子英到北京国防大学高级指挥官学习班学习,1988年,赖子英以优秀成绩毕业于国防大学。同年,中央军委批准,授于赖子英少将衔。至1994年,继续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

赖宗锷

发布时间:2009-04-02 23:39:14 内容来源:灵山县志访问量:3349次

赖宗锷(1934—2000),灵山县旧州镇旧州街人,中共党员,是广西教育委员会事财处处长、广西师范学院副院长。其大儿子赖晓扬,现任广西南宁化工集团总经理,是南宁市十大杰出青年,广西区劳动模范,中国化工部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

赖宗锷7岁时在旧州稔子岭村读私塾,8—14岁在旧州中心校读小学,由于个人聪敏勤学,14岁时便考入旧州中学读初中。初中毕业后,于1950年冬参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五军服役。1952年9月,部队转为志愿军,他服役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四十六军一三三师,随部队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初为战士,文化教员,继而负责师部后勤财务管理工作,后任上尉,曾荣立三等功3次。

1955年,他随部队由朝鲜回到祖国,部队驻军于吉林省延安自治州延吉市,他同样在师后勤部负责财务管理工作,并于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他由部队转业到广西省教育厅,负责财务管理工作,初任计划科长,后任事业财政处副处长、处长,是高级会计师,广西会计协会副会长,编著有《中小学财务与核算》及其它有关财务管理的书籍。1992年,调任广西师范学院副院长。1995年退休,享受厅级待遇。2000年5月因病去世,终年67岁。

赖宗锷在广西教委工作长达20年,走遍全区各县市,对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财务工作给予指导,每年做好经费的年度调拨计划,协助教委领导把有限的教育经费拨到一些紧缺的县市部门和中小学,及时解决问题。赖宗锷对家乡灵山县的教育,也像对各县市的教育一样关心和支持,在诸如学校建设、抢修危房、勤工俭学等方面,给予大力帮助和支持,这种帮助和支持是及时的、有效的、巨大的,功不可没,他为发展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赖子梅

发布时间:2009-04-02 22:03:05 内容来源:灵山县志访问量:3558次

赖子梅,1944年生,字宥余,灵山县旧州镇稔子岭村人。现居住香港,经商为业。1990年10月起,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灵山县委员会三、四、五届特邀委员。

赖子梅出生于书香世家,生活较富裕。其祖父赖宗光毕业于广东公立政治学院(即中山大学法学院前身)。民国时期,曾任县立旧州中学首任校长,灵山县参议员、灵山县政府教育局局长等职。解放后,于1956年受聘为广东省文史馆馆员。父亲赖铭甲,毕业于广州国民大学。1949年去香港定居,1956年移居马来西亚,从事中医医疗,经营赖氏药房和橡胶种植业,曾任该国沙巴州新布兰地区华人首领,深受当地华人、华侨爱戴。赖子梅爱到家庭长辈的良好影响,自小勤奋好学,多才多艺。他中学毕业后,在家乡边劳动,边自学中医、照相、无线电和机械维修知识,1974—1981年,曾先后在旧州塘寮综合加工厂和旧州五金农具厂负责照相及家电维修技术工作,工作出色。

赖子梅于1982年申请获准去香港定居。他先后开办“香港裕达贸易公司”、“香港祥兴实业公司”等工商企业,从事各国和内地经济贸易活动,经营有方,资产渐丰。他关心广西经济建设事业,1989年回广西南宁投资,与广西区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合资办“广西艺晖伞业有限公司”,任董事兼总经理,后又在南宁独资开设“来好运伞厂”;1997年又到广东深圳永福镇开设“铝质电染厂”,分别经营制伞、铝质品电染加工出口业务。1999年,他又回灵山,在县城设立“金达仁有限公司”、“新记摩托车配件批发行”,经营免毛收购加工出口和摩托车配件批发业务,继续为家乡经济建设服务。

赖子梅热心支持家乡公益事业,好行善事。1986年,灵山县华侨大厦兴建时,他与麦辉先生共捐50吨钢材;1987年他捐资3000元,帮助家乡塘寮架设高压电线,使乡亲及时用上西津电;1999年,当他获知《灵山县志》筹款出版的消息后,慷慨赞助10000元,资助新县志印刷出版。他的善举,受到乡亲的称颂。

李荣芝

发布时间:2009-04-02 20:42:44 内容来源:灵山县志访问量:3187次

1948年10月出生,灵山县旧州镇狮岭村委会狮岭街人,现居住香港,从事商务工作。1993年至今,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灵山县委员会第四、五届特邀委员。

1962年以优秀成绩考上灵山中学高中部就读,1965年毕业,同年考入合浦医科专业学校,1968年毕业后回乡当赤脚医生,1973-1984年在钦州地区民矿总站医务所任卫生员,1985-1987年在钦州地区人民医院任医师,期间曾到上级医学院进修一年,其妻廖莲芳是印度尼西亚归侨,早年迁居香港。1988年李申请获准去香港投亲定居,从事经济贸易工作,曾在钦州地区外经委创办的香港北部湾发展有限公司任业务经理多年;近年又在广西区交通厅驻港办事机构——香港宏运环球有限公司贸易部任经理,主要从事香港与内地以及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为发展广西进出口贸易和家乡招商引资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李荣芝虽身居香港,但很关心家乡的经济建设和公益事业,好行善事。1993年,他回灵山投资130多万元,分别与灵山县石油公司、灵山县旅游局合资兴办“灵达石化有限公司”和“环秀旅游发展有限公司”。1994年,灵山中学庆祝建校80周年,他给母校捐资1380元办学。1999年,当他获悉新编《灵山县志》即将出版的消息后,慷慨解囊,捐资10000元给灵山县志办公室,资助印刷出版新县志。

梁干

发布时间:2009-04-02 20:36:00 内容来源:灵山县志访问量:2689次

梁干(1920—1995年),原名梁邦多。灵山县新圩镇官屯村人。是解放战争时期灵山县武装斗争指挥员之一,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四支队第十团团长,解放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军区柳州军分区参谋长等职位。

梁干1940年就读于灵山简易师范学校,在进步学生、共产党员邓传队等的教育培养下,1942年在简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校期间,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简师毕业后,在附城镇小学任教,并从事革命活动。

1942年2月,参加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灵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后随部队在司练、钟灵、合灵边等地转战。6月,参加西征。1946年春,调到灵山人民武装部队黄式高大队任副大队长。1947年春,率部分战士去丰塘执行任务时被敌围困于白木田排,他临危不惧,沉着指挥,打退县大队多次冲锋,于晚上胜利突围,以人民武装部队伤亡各一名的较小代价取得毙伤敌兵数十名的战绩。1947年5月,大队长黄式高牺牲,他代理大队长。5—6月,参与指挥攻打三合乡公所的战斗,攻占三合圩,打开粮仓分粮给农民渡茺,后率队冲出重围。8月起,任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团副团长。十八团主力挺进横南后,他和部分战士留在县内坚持斗争。1948年夏,奉命率领部分队伍开辟六县边地区(灵山、合浦、博白、横县、贵县、兴业的边境区)。1949年5月,任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第四支队新六团副团长,参与指挥著名的那丽攻坚战。1949年8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四支队第十团团长,率队配合南下解放大军解放合钦灵广大地区。

解放后,梁干先后任合浦县大队大队长、天峨县兵役局局长、柳州军分区参谋长、广东南海县人民武装部政委等职。离休后,享受正师级待遇。1995年病逝于广州,终年75年。

蒙英翰

发布时间:2009-03-30 00:06:44 内容来源:灵山县志访问量:2303次

蒙英翰,(1919—1999),灵山县丰塘镇修竹村人。1938年进合浦县寨圩中学读书,193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任中共寨圩中学党支部书记,同年8月,回家乡修竹村发展两名党员,建立灵山第一个党小组,并任组长。1940年任中共寨圩区委宣传委员,由于积极参加抗日反汪斗争,被当局通缉。1941年3月转回灵山家乡开展地方工作;1942年经中共灵山地下组织同意出任保队附,同年11月调到那东小学任代校长;1943—1944年在白花乡大远堂小学任教员,与共产党员何林一起开辟白花地区党的工作。1945年2月参加中共灵山地下组织发动和领导的抗日武装起义,任中队指导员,参加沙塘水等多次战斗,转战县内各地,为开辟灵东北和“六县边”地区根据地做了大量工作。1948年任中共灵山县灵东北区委书记;1949年2月任中共灵山县委委员;1949年9月15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四支队第十二团团长;1949年12月5日率队配合解放大军解放并进驻灵山县城。1950年4月从部队转业后任灵山县农民协会主席和中共灵山县委统战部部长;1953年任广东省合浦专区供销社办事处主任;1958年下半年调广东茂名石油工业公司历任科长、处长;1982年2月离休,享受厅级待遇。1999年病逝,终年80岁。

劳德容

发布时间:2009-03-29 23:06:33 内容来源:灵山县志访问量:3347次

劳德容,女,1943年10月生,灵山县檀圩镇人。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年8月—1965年7月,就读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电力工程系:1965年8月—1976年3月,在水电部西南电力设计院工作,先后担任四川、乐山、渡口、东北阿城、河南洛阳等地电力工程项目负责人;1976年3月—1978年11月,在广西柳州建筑设计院工作,担任电气专业组组长;1978年11月—1991年2月,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先后担任基建办公室主任、计划基建局副局长、局党委副书记,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局党委副书记、局长、局党委书记等职;1991年2月起,在深圳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工作,先后担任深圳市政府能源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同时兼任深圳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妈湾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西部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沙角B电厂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98年初,当选为广东省第八届政协委员。劳德容先后荣获深圳市“三八”红旗手、深圳市首届优秀企业家、优秀产权代表、南粤巾帼十杰、电力部优秀企业家、全国工会优秀积极分子、全国优秀女企业家、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巾帼建功”标兵,并以知名人士身份出席在北京召开的’95世界妇女大会。研究成果甚丰,如《中国2050年能源战略研究》分题—《经济社会前景展望》(《研究报告》1993年2月),《深圳特区能源发展现状、前景及优惠政策》(《’93中美能源会议论文集》1993年11月),《国有企业制度创新》(《深圳商报》1994年8月25日第六版),《电价:深圳电力工业走向市场经济的机遇和挑战》(《第六届国际能源大会论文集》1996年5月),《深圳电力工业发展与融资方式》(《世界能源理事会亚太论坛文集》1997年4月)。

杨光治

发布时间:2009-03-26 14:29:19 内容来源:灵山县志访问量:2696次

杨光治,小名杨任为,号一均。灵山县伯劳镇平心垌人,1938年12月出生于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

曾任广东花城出版社副总编辑、副社长,现任该社编审、广东省报刑审读员。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岭南诗社副社长兼《岭南诗歌报》主编。1993年10月荣获国务院发给的政府特别津贴。同年,美国加州太平洋学院授予荣誉文学博士称号。

他著述甚丰,正式出版《野诗谈趣》、《情趣诗话》、《小学语文课本古典诗歌解说》、《初中语文课本古典诗歌解说》、《花城袖珍诗丛?宋词》、《千家诗评析》、《历代好词评析》、《唐诗精华三百首》、《绝妙好词》、《唐宋词三百道今译赏析》、《唐宋词今译》、《宁词三百首今评新注》、《历代绝命诗选析》、《诗艺?诗美?诗魂》、《从席慕蓉、汪国真到洛湃》、《引你入诗坛》、《温馨的爱——台湾著名女诗人席慕蓉抒情诗文赏析》、散文集《蝴蝶之恋》等;与人合著的有《感情和智慧的花朵——古今名联评析》、《上园谈诗》、《诗歌美学辞典》、《中国当代抒情短诗赏析》、《席慕蓉抒情诗欣赏》、《中华诗歌精萃》、《汉英对照宋词三百首》等;编选的有《席慕蓉抒情诗120首》、《情思妙语》等;还参与《毛泽东诗词鉴赏》、《中国新诗名篇鉴赏词典》、《新诗鉴赏词典》、《20世纪中国新诗》、《中国新诗大辞典》、《古今中外散文诗鉴别辞典》、《台湾新诗鉴赏辞典》、《中国散文百家谈》、《中国当代诗家诗话辞典》等大型图书的撰写或审定。此外,发表了大量的散文、杂文、随笔,曾在多家报纸开设专栏;还先后应邀为百多位作家、诗人的作品集作序;曾应邀到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讲课。

陆兴固

发布时间:2009-03-26 11:56:44 内容来源:灵山中学网访问量:3710次



1944年农历三月三日生,灵山县佛子镇桂山肚村人。1962年在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毕业。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军级军官,少将军衔。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

1957年9月就读于灵山中学初94班,1960年8月初中毕业时被选送进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系中21班,1962年8月毕业,分配到总参谋部第二十三测绘大队,1964年9月被任命为少尉技术员,先后参加了我国第一代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工作和中缅、中尼、中巴等边界测量工作,被授予军事测绘技术能手。1965年11月转移到山西代县三线后方基地,隶属总参谋部测绘局第二办事处第二十二测绘大队,继续担任技术员,是图象处理组负责人。1967年初,因“文革”冲击军事工程,被抽调到北京—山西原平军事交通工程指挥部实施军事管制,任分部负责人。1968年6月调回北京总参谋部测绘局机关。1974年被任命为总参谋部测绘局四处装备参谋,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主管过测绘装备援外和国外订货、战略物资储备、航空摄影测量和制印装备等管理工作,是80年代以后军事测绘装备发展规划、计划的主要制订者之一,是拟订军事测绘装备管理的制度、规范、标准等业务文件的主要执笔人之一。因在军事测绘装备建设中做出显著的成绩,1988年荣立三等功一次,同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1989年10月被任命为总参测绘局二处副处长(副师级),主管部队测绘保障和训练工作,是后方地图库机械化自动化建设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是1991年军事测绘五项技术比武的主要策划组织领导者,同年3月晋升为大校军衔。1992年1月调任总参测绘局供应管理处副处长(副师级),并主持该处的全面工作。1993年3月被任命为该处处长(正师级)。1995年8月被任命为总参测绘局副局长(副军级)、局党委副书记,分管军事测绘业务工作,参与制订《军事测绘工作“九五”计划》和《军事测绘工作2010年发展规划》。1996年2月奉总政干部部命令,到福建省军区代职,任军区副司令员、军区党委常委,分管民兵预备役和装技部工作,主持了多次军事演习,亲身实地经历了“96联合军事大演习”。1997年2月调返北京,任总参谋部测绘局副局长,同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

覃钊邦

发布时间:2009-03-26 11:33:41 内容来源:灵山中学网访问量:2630次



1936年6月生,灵山县新圩镇渌水村人。1948年9月就读于合浦县赛圩中学,后转入灵山中学。1950年11月为灵山县剿匪宣传工作队文工团队员,1951年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三三师演员、战士俱乐部工作员、文艺指导员、助理员,1959年4月在沈阳军区政治歌舞团任演员、编导、作曲、创编室副主任,1974年9月至1976年8月进入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

1986年1月任广西歌舞团团长、党总支副书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广西分会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广西分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会常务理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广西广播电视爱乐乐团名誉团长等。30多年来,创作不同形式的大、中、小型作品600余件(部),上演、发表录音有300余件(部),其中在国内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著名歌曲有《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我为伟大祖国站岗》(与铁源合作),国内流行的有《我们同是炎黄子孙》、《想给边防军写封信》等,器乐曲《情满日月潭》等8部、舞蹈音乐《啊,桃花、雪花》等13部,电影纪录片、科教片《武警》等5部,电视音乐《首席法官》等6部。还有一大批作品在国内、军内有影响。获奖作品共30部,大型舞剧《蝶恋花》获全军第四届文艺会演创作奖,并拍成电影艺术片;舞蹈《水库的夜晚》和舞蹈剧《鸭绿江之歌》分别获全军第二、第三届文艺会演优秀奖,并拍成专辑影片。

施汉荣

发布时间:2009-03-26 11:12:58 内容来源:灵山中学网访问量:2905次



施汉荣,1922年8月生,灵山县陆屋镇人。曾就读于陆屋小学、灵山中学、廉州中学、广西大学工学院。1942年就读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时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在昆明的联校)文学院外文系,主修英美语言文学,毕业后在广州岭南大学附小任英语教员3年。新中国诞生后,在《南方日报》等新闻单位任记者、编辑、主编近20年。70年代初调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历任世界经济研究室主任、学术情报研究所所长等职。1986年评为经济学研究员,先后应邀到美国、日本、菲律宾及港澳等地参加多次国际学术研讨会。80年代借调到新华社香港分社,任该社研究员,还任《香港概论》编辑室主任,全国、广东港澳经济研究会理事、常务理事,《香港大辞典》及《港澳经济》杂志顾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港澳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代表专著有:《一国两制与香港》(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香港概论》上、下两卷(1990-1993由香港三联书店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分别出繁、简字版),《英国撤退前的香港》(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九七.香港》(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美国农业经济概况》(人民出版社,1997年)。此外,为迎接和庆祝港澳回归发表了不少“一国两制”港澳问题的个人专著,历年撰写和发表论文有近百篇。

1997年至2000年,施汉荣是灵山县在穗工作人员经验交流会名誉会长。

梁建行

发布时间:2009-03-26 11:01:13 内容来源:灵山县志访问量:2578次

梁建行,1939年1月生,灵山县新圩镇官屯村人。中国共产党。

梁建行1956年于灵山中学高中毕业,1962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电机系,毕业后分配到长江水利委员会从事机电工程设计研究工作。60年代为主要设计技术人员参加并完成了丹江口、陆水、鸭河口水电站及武汉东西湖大型排水站的机电设计研究工作。其中丹江口水电站装机90万千瓦,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水电站。70年代作为项目组长主持并参加丹江口、刘家峡水电站及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成功地解决水电站自动调频、调压课题,以及电网稳定和冲负荷调节问题,并研制了有关装置。80年代初人微言轻专业主任工程师并随后任专业科长,主持和参加了葛洲坝、隔河岩、万安、王甫洲等大型水电工程的设计研究工作,其中葛洲坝水电站为90年代全国最大的水电站,装机271.5万千瓦。输电电压50万伏。90年代初任室主任并评聘为正教授高级工程师,行政处级。现任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室主任,长江三峡水电站设计的专业项目负责人。

设计工程和研究成果获奖的有:葛洲坝水电站设计获1992年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奖:“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技术”研究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电网接受冲击负荷调频技术”研究获1978年湖北省科学大会奖;另有研究项目获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获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几十年来撰写大量论文报告,其中《三峡——葛洲坝梯级电站自动发电控制模型探讨》获1993年全国电力系统及电网技术学会年会优秀论文奖;《机电励磁的发电机采用控制励磁提高电力系统稳定的研究及其应用》获1985年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水电站机组对电力系统轧钢冲击负荷的跟踪调节及其应用》获1981年湖北省暨武汉市自动化协会优秀论文奖;并在公开发行的刑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编著出版的著作有:《葛洲坝丛书》、《三峡工程电站自动化》、《三峡水电站机电研究》、《水电站自动化设计手册》等。曾应邀作为技术专家审查天生桥、小浪底、江垭、大峡等大型水电站的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改革开放以来,曾3次作为出国团组组长及技术负责人出国,并完成了“发电机励磁系统”及“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备及技术引进工作,其中一次作为技术合作小组负责人赴国外与国外公司进行3年多的技术合作。目前正主持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及枸皮滩、彭水、高坝洲等大型水电站的专业设计及研究工作,并主持长江机电研究所的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成套设备开发与研究工作。

叶春生

发布时间:2009-03-26 00:52:10 内容来源:灵山县志访问量:2619次

叶春生,1939年11月生,灵山县石塘镇塘尾村人。从小就读于云南边陲。1958年转学广州。1959年考进中山大学,196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1964年考取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专业研究生;1967年毕业。中国共产党党员。

毕业后分配到广东省信宜县工作,任新闻秘书、中共信宜县委办公室副主任。1978年调入中山大学任教,1985年晋升为中文系副教授,曾任中文系副主任,现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神话学会理事、国际民间叙事文学研究会(ISFNR)会员等。著作颇丰,有《简明民间文艺学教程》、《民俗美》、《岭南风俗录》、《广州的传说》、《岭南俗文简史》等近300万字,曾两次被评为广东省高教系统先进工作者并荣获全国首居民间文学评比三等奖,广东省第二届鲁迅文艺二等奖,广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刘应时

发布时间:2009-03-25 23:55:06 内容来源:灵山县志访问量:2193次

刘应时(1884-1944),原名黻文,字善卿,灵山县石塘练(今石塘镇)苏村人。出生于书香世家,幼年失怙,在从叔刘运熙指引下接受启蒙教育。青年时期进廉州府官立中学堂读书,毕业后考入广东法政学堂,后因该校解散而辍学。民国3年(1914年)至澳门师事广东大儒简朝亮入室弟子张筱峰先生处,专攻儒家经典著作。学成后返回故里,闭门读书,潜心钻研君经诸子及文字、音韵、考据、训诂之学,造诣颇深。民国16年任教于灵山中学。翌年,其家乡苏村创办化龙小学,于是回乡积极赞助,并担任教职,颇有建树。民国22年秋受聘赴广州担任广东军事政治学校政治深造班经学教授,历时3载。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到家乡继续自学并致力于发展家乡教育事业。40年代初期,在乡人强烈要求和众父老的大力协助下,筹划创办化龙初级中学,被推举为校董事会董事长。民国32年秋季,化龙中学宣告成立并正式招生,他以董事长兼任两个班的国文课教学,终因积劳成疾,民国33年农历四月十二日病逝于家。终年60岁。

刘应时一生笃信儒家和佛家学说,埋头书本,诲人不倦,不慕荣禄。著述有《左氏春秋大要》、《左氏春秋义例类聚》、《公羊、谷梁义例类比》及《段注说文类要》等书。遗著原由其儿女收藏,但大部分在“文化在革命”初期被付之一炬,现仅存《左氏春秋大要》4卷。



刘运熙

发布时间:2009-03-25 23:26:10 内容来源:灵山县志访问量:2210次

刘运熙(1866~1926),字绩卿,灵山县石塘练(今石塘镇)苏村人,幼年时聪颖好学,少年人邑痒,应廉州童子试举秀才。曾就读于广州广雅书院,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举孝廉,中式第25名举人。不久赴京应考进士不取,参加举人大挑(即对落第举人再经考试挑选),得授直隶州州,他不受,认为自己尽可以点翰林,准备来科再考。后来废科举,兴新学,刘运熙则到广州进入师范讲习所,学习教育及数理化等科。宣统二年(1910年),刘运熙应知县刘墩之邀,与李敏中一道续修县志,正式开始编修。于是他回县潜心编修《灵山县志》(民国三年版)。经3年多努力于民国3年(1914年)8月完稿,并由广东省城黄黎巷新中华印务承印。此县志内容丰富,资料甚详,为灵山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这是刘运熙的一大贡献。他还热心教育,就教于灵山中学,出任校长达6年之久(1915年秋-1921年秋),去职后,于民国11年首任灵山县民选县长。

刘运熙任县长前后,石塘镇安盗匪猖獗,恣扰石塘、平山一带,民心惶恐,希望政府派兵攻剿。而刘运熙主招抚,但又不见付诸行动,即使有所行动,效果也甚微,因此有人则以庇匪罪名联名向省告发刘运熙。民国15年7月7日,桂参谋长黄旭初和他的副手黄勉率军到灵山剿匪,驻扎于石塘苏村。7月15日,黄旭初以“同情土匪,猫鼠同群”罪将刘运熙处决。终年60岁。

刘益基

发布时间:2009-02-19 22:22:28 内容来源:灵山县志访问量:2405次

刘益基(1921~1949),灵山县平山镇灵家村人。小时家贫而好学,无钱进学校读书,他就站在教室窗外听老师讲课,由于天赋聪颖,勤奋好学,写得一手好字。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外出挑担、做小本生意以维持生活,在县城结识了进步青年黄文法等,还听到了许多八路军抗日杀敌的事迹。1942年8月,陈铭金到灵家小学教书,当年即吸收刘益基等人参加中国共产党。自此,刘益基被指派为中共灵山地下组织与合浦中心县委的交通员,多次出色地完成任务,被誉为“合灵四大交通员”之一。1943年3月~1945年2月,任中共灵家(平山)支部书记。1944年12月,他护送陈铭金到今浦北大成勾刀小学,听取四属起义总指挥阮明传达中共广东南路特委关于武装起义的指示,回来后他配合黄式高筹集武器。1945年1月31日,他参加旺圩党员骨干会议,会后发动青壮年参加武装起义。起义后几天,他奉命带信给钦县准备武装起义的领导人卢文。回来后又继续奔走筹粮、筹款、筹枪,支援部队。1947年春,他与黄从祯、刘业铿等组织发动了30人,在黄式高带队回家搬枪时一起参加了部队。1948年以后,部队给养困难,陈铭金派他与温科、覃巨鹏等去做生意,筹集款项支持部队。刘益基曾到广州、香港等地,找钟平筹款、筹物资支持革命。1949年,刘益基为革命前往广西、贵州边境做生意时失踪。

黄从善

发布时间:2009-02-19 22:01:18 内容来源:灵山县志访问量:2146次

黄从善(1927~1946),女。灵山县平山镇灵家村人,是黄从鸾的胞妹。1943年在中学读书时她就跟姐姐一起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1945年2月8日,参加灵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946年5月8日,在白木村开展地方工作,遭国民党保安一团围攻,因寡不敌众而被捕。在狱中,当局威逼利诱,她始终立场坚定,坚贞不屈。同月31日,被国民党灵山县当局枪杀于县城东郊云头岭。年仅19岁。

黄从鸾、黄从善为同胞姐妹,她们为灵山人民的解放事业,在与国民党县政府当局斗争中,同日同时英勇就义,义薄云天,殊属堪嘉,为灵山人民所传颂。

黄从鸾

发布时间:2009-02-19 22:00:36 内容来源:灵山县志访问量:1981次

黄从鸾(1916~1946),女,灵山县平山镇灵山家村人。出身于地主家庭,然而她却背叛剥削阶级,走上了革命道路。194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思想进步,工作积极。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2月8日参加灵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1946年5月8日,在白木村开展地方工作,遭国民党保安一团围攻,因寡不敌众而被捕。在狱中不畏酷刑,视死如归,顽强斗争,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同月31日,被国民党灵山县当局枪杀于县城东郊云头岭。时年25岁。

钟平

发布时间:2009-02-08 14:53:24 内容来源:灵山县志访问量:2513次

钟平(1926~1990),原名钟德焜,灵山县平山镇亚山岭村人,家庭富裕。他是中国同盟广东省负责人之一,广东省著名的民主人士。

1940年,钟平在灵山中学读初中时就开始接触符隆栋、邓业兢、莫平凡等进步同学,接受进步思想,追求真理,积极投身爱国学生运动。在中共灵山地下组织的指导下,他组织青年学生读书会,主动拿钱订了十多份《新华日报》和购买《西行漫记》等进步书刊,并在灵城家中秘密油印《评中国之命运》等革命文件,不断进行革命活动。因此,1943年,地下党组织同意以钟怡昌(钟平父亲在灵城的商店)铺作为中共灵山地下组织外围活动的联络点。由于密探告密,1944年中秋节前一晚12时许,他家突然遭到国民党当局军警包围搜查,在垃圾箱内搜出他遗下剪报《新华日报》的报头及一张破烂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线图,当局认为他有共产党嫌疑,第二天即把他逮捕,拘押在县留守所10多天。后经宁可风担保释放后,10月,他回平山暂住养病。

1945年2月,灵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后,他又被国民党灵山县当局通缉。他即到合浦县乐民高山村躲避。这时刘业铿、刘业基去找他,向他说明起义失利后急需枪支弹药、钱和药品。于是钟平马上将几支驳壳枪交给他们带到部队。为此,陈铭金在给他的信中,除肯定他支持枪支的革命行动外,还希望望他在经费上大力支持。自此,钟平多次将钱、药品和物资交给刘益基回去支持革命,甚至连老婆的嫁妆钱也钱也拿出来了,并且第一次卖田筹钱支持革命。1945年5、6月间,根据中共地下组织的指示,他转移到高州,以读书作掩护。1946年组织上又指示他以读书为名转到广州。由于进步人士介绍,是年秋他离穗赴港,在香港达德学院学习,同年参加中国民同盟。1947年,钟从香港回平山把自己几百箩租的祖田卖掉为革命筹钱。1948年3月,他离灵赴香港。曾担任民盟港九委员会组织部副部长兼澳门、中山特派员。他遵照中共南方局的指示精神,在民主党派内开展对中间路线的斗争,组织动员青年到游击区参加武装斗争,并继续筹军需物资、枪支弹药支援游击区。期间,刘益基曾到广州、香港找他,他都给钱、给物支持革命。1949年2月,民盟派他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游击区,配合策反和担任青年宣教工作。后来策反国民党六十二军直属营于10月间起义。

1949年10月末,钟平又到粤桂边纵队,在纵队驻地合浦南流江六湖垌见到已任县长的梁中光。梁请他回灵山工作,钟欣然答应。11月初,他又到白石水,在驻地见了四支队副司令莫平凡,莫鼓励他继续为革命工作,并嘱他回灵后,想方设法促使杨志英投降。他回灵山后第一晚见了陈铭金,并一起研究对敌竞争问题。第二晚,梁中光与他及曾天庸三人一起到司马塘宁可风的家,目的是要宁劝杨志英投降,宁一口答应。宁做了工作,但没有成功。

灵山解放后,他任灵山县人民政府干训团副团长兼灵山县联合中学校长。这时广州民盟多次来信,要调他回广州。临行之际,灵山县党政领导陈铭金、梁中光等为他饯别送行。1950年3月,钟平离灵到广州工作。

1950年秋以后,他历任民盟广州分部筹委会副主任,民盟广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广州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盟广东省委员会常委、秘书长兼组织部长。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中曾受到错误处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恢复了政治名誉。1980年调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1986年3月起,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他是政协广东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第五、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1990年10月29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广州支迸发,终年65岁。

黄启臣

发布时间:2009-02-08 13:42:34 内容来源:灵山县志访问量:2717次

黄启臣,1938年1月出生,灵山县平山镇大碰村人。1956年灵山中学高中毕业,1961年中山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65年在中山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师从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梁方仲教授。先后出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校教员、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兼明清经济史研究室主任、法政学院副院长兼社会学系主任。兼任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明史学会、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历史文化分会、广东农史学会、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广州地方史学会理事;中国商业史学会对外贸易分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国经济史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民政学会理事、广州市警察学会顾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岭南文化研究丛书编委会委员。曾应邀到美国、加拿大、日本、香港和澳门等国家长地区访问、讲学和考察。享受国家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

长期以来,黄启臣教授从事明清社会经济史、澳门史和社会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治学严谨,著述甚丰。出版有《十四~十七世纪中国钢铁生产史》(1989年)、《澳门港史资料汇编》(合编1991年)、《澳门经济四百年》(1994年)、《澳门宗教》(1994年)、《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合编1994年)、《澳门历史(远古~1840年)》(1995年)、《广东商邦》(1995年)、《广州外贸史》上、中、下(1996~1997年)、《货殖华洋的粤商》(1997年)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

梁中介

发布时间:2009-02-08 13:21:49 内容来源:灵山县志访问量:2790次

梁中介(生卒年不详),别字家福,灵山县平山镇新庄村人。是黄浦军校的毕业生,广西解放后为匪首。

梁中介青年时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七期炮科,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国民党青年军团长、军统特务。民国末年,在百色一带活动,为青红帮头子之一,贩运烟土(鸦片烟)、枪支。广西解放前夕,曾组织“东南亚民主党教导总队”特务武装,在桂西山区一带进行骚扰。后接受白崇禧密令,率部窜入云南边境,企图与当地钟日生、王佩伦等匪帮合流。继而又与国民党二十六军窜踞西盟山区。后在广西百色建立所谓“东南民主联盟卡瓦共和国”,梁中介自任总统,副总统为百色人。梁中介任命其一批手下为军、师、团、营长,拥有武装人员六七百人,有轻重机枪、火箭炮等武器。民国38年7、8月间,南下解放大军压境,他感到末日来临,迫不及待地率其喽罗沿着滇桂边界山脉企图偷越国境,逃往越南,被人民解放军滇桂黔纵队第一支队十五、十六团在云南广南县与百色交界的山上消灭,俘其副总统,缴获“卡瓦共和国”国旗一面,国印一颗,梁中介侥幸逃脱。广西全境解放后,梁中介在桂西百色地区继续组织土匪作乱,顽固坚持与人民为敌,结果被人民解放军剿匪部队完全彻底消灭,梁中介被擒处决。

对越自卫反击战-黄伯初烈士

发布时间:2009-01-24 02:18:17 内容来源:如诗如酒访问量:2811次

广西灵山县沙坪乡双六村人,1975年1月入伍,共青团员,54209部队战士,1979年2月牺牲,25岁,追记三等功。广西凭祥市匠止烈士陵园4区9排7号

谢德新

发布时间:2009-01-22 19:37:48 内容来源:灵山人民网访问量:6549次

谢德新同志系广西省灵山县平山区插花乡竹围村人,一九四八年在合浦县寨圩、乐民参加革命。在粤桂游击队历任战士、班长。英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解放全中国。谢德新同志所在的游击队,随即整编转战钦灵地区,配合解放军剿匪。消灭反动派,保卫巩固新生的红色政权。一九五0年四月二十六日在广西合浦西场镇剿匪战斗中,光荣牺牲。时年三十一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40592.html

更多阅读

梁羽生小说 金庸小说全集

梁羽生,原名陈文统,一九二四年三月廿二日(农历甲子年丁卯庚子午时)生于广西蒙山县文圩镇屯治村。其父陈品瑞字信玉,与原配黄氏有一男两女;黄氏病故,续娶同县鹏汉村刘氏淑贞,为梁羽生之母。陈文统就读于桂林高中时,曾因日军侵扰返家,适逢数位粤

松阳县第一家族 第一家族星际渔小乖乖

杰出的教育家叶庆崇松阳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人倍出,叶庆崇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叶庆崇(1880.10.16-1944.5.5)叶庆崇 字宗山 松阳县人,清末秀才,光绪年间,留学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参加革命,为兴中会浙江干事.满清既倾,任浙江处州军政

历代名人与比干庙:有关河南布政司左参政乐頀的史料

按,比干庙大殿前立有著名的“林氏姓源碑”,即河南卫辉府同知裴骞撰写的《重修太师殷比干祠墓碑记》。该碑以详尽地记述了林氏被周武王赐姓的经过而闻名天下。此碑立于“于时守巡河北道布政使司左参政临川乐公頀、按察司佥事京山王公

桃花吟---历代名人诗词精选 历代秋游诗精选

桃花在中国文人的情调生活中占有很高的地位,无论是踏春、赏春、游春、咏春、伤春,它总是历代文人咏花诗中的一类重要题材,在穿越时空的岁月中,给后人留下了大量咏桃花的佳作。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

民族乐器介绍(图片) 中国民族乐器图片

吹管类的:笛子,箫,唢呐,笙,葫芦丝,巴乌等等笛子:笛子管乐器,用竹子制成,上面有一排供吹气、蒙笛膜和调节发音的孔,横着吹奏。也叫横笛。吹奏乐器。早在汉代已出现竹制笛,汉代笛多为七孔。如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出土西汉初年竹笛,用两节

声明:《广西灵山县历代名人 广西省灵山县》为网友好好先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