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的阅读和欣赏 古典诗词书法欣赏
中央国家机关读书活动举行第四十六讲(邓杨/摄)
开讲前,讲坛主持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介绍了本期讲坛的有关情况。主持人讲到,本期讲坛选择这个题目,最初有两方面考虑:一方面,中央国家机关司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长期处在一种紧张的工作状态和精神状态之中,承受着多方面压力,阅读和欣赏作为民族文化瑰宝的古典诗词可以调剂神经、缓解疲劳,进而修身养性,增加几分情趣;另一方面,作为不同层级的机关公务员,如果通过阅读和欣赏古典诗词,不仅使我们自己变得更加有文化,而且能够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办文能力和表达能力,使我们写的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和文采,这是我们所求之不得的。但是今天看来,特别是十八大以后,我们感觉到这两方面的考虑是很不够的,起码还有两条:首先是改进文风的重要方面,我们在文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仅是假话、空话、套话,也不只是穿靴戴帽、环顾左右而言他,还存在着语言贫乏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完《复兴之路》展览的时候,讲到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他用了“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诗,一下子使人们对我们的中国梦有了深刻印象。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在今天改变会风文风的情况下,祖国古典诗词的娴熟运用和一定的阅读欣赏,是我们改变文风的一个重要方面、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另一方面,阅读和欣赏古典诗词,也是我们强化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当年毛泽东主席在重庆谈判时,一首《沁园春·雪》发表以后,一时间山城重庆洛阳纸贵,这首词就已经把国民党上层和陪都知识分子的心基本上征服了。所以,我们感受到古典诗词在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从上述四个方面的考虑,我们很早就为大家推荐了葛晓音教授的《唐诗宋词十五讲》这本书,配合这本书的阅读,我们为大家特别邀请葛晓音教授主讲。
本期主讲嘉宾葛晓音,现为北大中文系教授,兼任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是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汉魏六朝唐宋文学,主要代表著作有《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八代诗史》、《汉唐文学的嬗变》、《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等十余种。
北大中文系教授葛晓音(邓杨/摄)
一、作品的内容、风格和题材类型的关系
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是从少到多逐渐增加的,在题材的形成和扩大的过程中,就会形成某一种题材作品的内容主题以及艺术风格的传承性。比如说像感遇言志、咏史怀古、边塞游侠、山水田园、赠人送别、乡思羁愁、闺情宫怨等等,几乎是永恒的题材。这个当然和古代社会历史的过于悠久造成了人们生活方式和感受的大同小异有关系,另外就是中国古诗它又有一种拟古的传统,就使得他们在学习前人创作的过程中,把前代相延已久的题材主题继承下来,这样就促使诗歌在表现艺术上不断地进步。如果了解这个规律,对于我们理解诗歌是很有帮助的。
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有时候要经过好几代人的提炼。比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很有名的,但是在他之前,我们看南朝的乐府民歌《子夜歌》里面已经有了“春蚕已感化,丝子已复生”,到了南齐王融的诗中,他又有关于蜡烛的比喻,“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所以,李商隐的名句是融化了前人的诗句而产生的。再比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在他之前,盛唐的诗人丘为已经写过“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这个“绿”字已经用得很新颖,李白也写过“东风已绿瀛洲草”,这个“绿”字也很好。像宋词中的北宋词人晏几道,有两句“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这是他的名句,那么在中唐的时候,有一个叫武元衡的也写过类似的句子“秾李雪开歌扇掩,绿杨风动舞腰回”,只是颠倒了一下而已,但是都没有后面的名句好。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后人把前人最初的一点创意,逐渐发挥到非常透彻,成为了名句乃至警句,这样的例子在中国的古典诗歌当中非常多。所以我们对名句的欣赏要结合这样的一种题材和表现艺术的传承性来认识。
对于名篇的理解也是一样的,因为后人在写作的时候,往往融化前人同类题材的意思。有时候读者不了解以前的作品,就不能理解诗里的用意。比如,送别诗中李白的《送友人》,这是他很有名的一首五言律诗。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这两句是它的名句,“浮云”是眼前的景色,但也比喻游子为浮云,没有办法掌握自己漂流的动向,“落日”点出分别的时间,但是也隐含着光阴流逝、人生聚短离长的悲哀。为什么这样来理解呢?就是因为中间两联融化进了汉魏古诗当中很多类似的意思,比如说“孤蓬”比“游子”,我们可以看曹植“转蓬离本根,飘飘随长风。何意回飚举,吹我入云中。......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的诗句,蓬是一种草的名字,秋天它的根枯了以后就会离开泥土,被风吹得到处乱跑,所以汉魏的时候人们经常用“孤蓬”、“飞蓬”、“转蓬”这类的词来形容游子。还有用“浮云”的比喻,有李陵诗的“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曹丕的“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不仅仅是把云的漂流比作游子的漂游,而且有一种人生没有办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感慨。同样,“落日故人情”,我们也可以看曹植的“惊风飘白日,光阴驰西流。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遒”。“落日”容易想到光阴的迅速,人生百年的短暂,游子本来已经盛年不在,但是仍然漂流在一种前景暗淡的旅途当中,所以他们分手的时候心情就可以显而易见。
我们了解了这些意象当中包含的前人诗歌里的意思,才能看出这首诗的好处。因为这些意象都是以前的人们送别时最常见的,而且是汉魏古诗当中最常用的,所以后人经常称赞这首虽然是五言律诗,但是他有汉魏古诗的古调,评价很高。
同样,葛晓音教授从诗词内容主题以及艺术风格传承性的角度,带领大家赏析了周邦彦的《夜飞鹊》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联系体裁的因素来理解古典诗词的创作特色
中国古诗中有古体近体两大类,古体包括五古、七古、五七言古绝、三言四言六言,乐府;近体包括五律排律、五七言律绝等等;词有小令、长调等等。不同的体式有不同的鉴赏标准,比如歌行长于铺叙,要求层次复迭,有波澜起伏。欣赏时或取其气势奔放跌宕(如李白《将进酒》),或取其叙情委曲尽致(如白居易《长恨歌》),以酣畅淋漓、宛转曲折、摇曳多姿为佳。而绝句则以含蓄为上,讲究主题和意象单纯,留有不尽之意。
由于七律是在唐代以后运用最广的一种体裁,而且表现特别复杂,葛晓音教授以七律为例,以说明不同体裁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表现。通过崔颢的《黄鹤楼》和杜甫的《登高》,葛晓音教授清晰阐述了七律从形成到发展的变化。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七律前四句包含了一个故事,崔颢就把对传说的神往转化为对时空悠远的遐想。“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写的是眼前在黄鹤楼看到的景物,这就形成了一个过去和现在的虚实对照,更能触发人们关于宇宙之间人事代谢的感慨和怅惘。这首诗既契合典故,又契合眼前景色,能够将古今登上黄鹤楼的人见到的和感触的都概括,连李白到了这个地方都无从落笔,“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那么它究竟好在什么地方?我们就要从七律发展的特殊阶段来看。它的好处就在于其声调美和意境美是不可复制的。七律处在盛唐刚刚成熟的时候,它的声调和歌行的句法还不能完全区分开来。七律是从乐府歌行来的,乐府歌行本身的配乐音乐感较强,到了初唐,人们才试图在八句乐府的歌行中提炼出对仗的、合乎格律的七律来,所以这个时候它的声调还是有一种歌行的回荡悠扬意味。此外,这首诗悠扬的声调和诗里的意境特别协调,悠远的意境和悠扬的声调相配合,相得益彰,所以这样一种声调美和意境美是天然的,而不是人为的,只有在七律早期发展的这样一个特殊阶段才可能出现。
随着七律的继续发展,人们就要求它和乐府歌行能够有所区别,能够表现出更多的内涵,慢慢地这种声调就消失了。在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当中,杜甫所起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可以说七律的完全成熟是到杜甫手里才完成的。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开头两句突出了一种动感,这种动感和它声调的讲究非常有关系,字和音节安排得特别密集紧凑,每句各包含三个景色,一字一顿一换,使得句式的结构和他所写的景物达到了契合无间的程度,以一种快节奏来渲染出秋气来临的紧迫之感。秋气来得那样急促,自然也可以让人想到人生的秋天来得也是那样急促,所以就产生了恍然之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只是一种单纯写景,用叠字对偶,节奏放慢了,这也是很典型的歌行式声调,使得第一联急促的节奏转化为“滔滔”、“滚滚”的气势,“无边”放大了落叶的阵势,“萧萧下”又加快了落叶的速度,让人想到秋是那样的无情,催促注定要消失的事物快速逝去,使人联想到一切有限的生命。同样写滚滚而来的长江,他也有意加快了江水的流速。同时这两句境界非常壮阔,自然包含了一种哲理的启示,万物都要衰落凋零,但是宇宙和生命又是永恒的,就像长江水不停地滚滚流去,却永远没有流尽的时候,所以这样又构成了一种气象壮阔、富含理性的意境。秋气来临的快速,自然让是人想到自己一生经历的变化,下联“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概括的是他一生的悲秋之苦。整首诗是以一种逐渐低沉的声调,写出了他独立在秋气之中的孤独寂寞的形象。
前人对于这首诗有很多赞美,认为它“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有建瓴走阪之势”。七律能够做到这样的流畅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又称赞其“章法、句法、字法,前无古人,后无来学,此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我们可以把这首诗和前面的《黄鹤楼》相比较,这首诗同样一气呵成,但是它充分调动了文字在意象和声调方面的特点,通过作者自己的精心组织,努力使字句所形成的节奏声调来体现出字面意义所不能够充分表达的感受。所以,这种声调是巧妙安排句式结构的结果,和《黄鹤楼》那种自然形成的声调是不一样的。
三、通过学习中国古典诗学和词学的理论来提高欣赏水平
中国古典诗学从秦汉时代开始,到清代末年,逐渐积累起一套自成体系的欣赏理论,他们不仅提出了许多总结创作规律的概念,如比兴、气骨、兴象、意象、意境、格调、神韵、法度等等,而且还善于用大量的比喻来说明其对作品的感觉。
(一)自然和人工
在中国诗学当中,自然和人工是很重要的命题。中国古代的鉴赏理论往往强调好诗应该是天然浑成,没有任何的人工痕迹,这个观点当然正确,不过我们知道诗歌创作是非常复杂的,所以我们要懂得如何辨析这种观点。实际上,除了诵口而出的名篇以外,所有的文人诗其实都要经过构思,有人为加工。差别只是在于,有的看不出构思的痕迹,有的比较明显。但是有的即使思理痕迹很清楚,也有很多好作品。所以唐宋以后的理论就逐渐倾向于一种共同的认识,即“由巧思而达致自然,是诗歌的很高境界”。
陶渊明向来被大家看作是自然的典范,杜甫向来被看作是人工的典范。
拟古其八
陶渊明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
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
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
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陶渊明自己追求自然,他的为人和他的诗经融合在一起,那就再自然不过。可是实际上陶渊明的很多诗也是很用心构思的,这首诗就是说明这一点。这首诗的构思原理,就是把抽象的理念转化为一个虚拟的情景,这种构思在陶渊明之前就有了,但是陶渊明写得更加抽象,很容易让人想到现代绘画派里把图形组合在一起,其实手法很现代。我们知道,魏晋诗里对人生道路的探寻是很常见的主题,这时期一般是不会去追求巧妙的构思,陶渊明这首诗虽然看起来很巧,但实际上就是把他的思想感受和情绪进行高度概括之后产生的一种奇特效果,所以全诗读起来一气呵成,非常朴素,看不到刻意追求新奇的痕迹,十分自然。
曲江二首其一
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杜甫的诗往往含义很深,表现的变化也很多,所以我们读杜诗,就一定要先理清他的思路,才能够体会其中的妙处。这首诗含蓄而且富有神韵。时值暮春,花谢花飞,眼看着落花流水春去也,诗人不禁把酒伤怀。安史之乱后,曲江一片萧条,门可罗雀,石麒麟倒卧在高冢之前;恰逢诗人官场失意,朝不保夕。诗人面对此时此景,百感交集,想举杯消愁、及时行乐,结果却是愁上加愁。诗人只是抒写了最典型而且最有特征的东西,让读者通过已经抒发的情感和已经描写的景物去体会尚未抒发的情感和尚未描写的景物。令人回味无穷,想象无限,这个含义就是需要读者去仔细体会。全诗布局精细、出神入化。
(二)写意与写形
形神关系,推崇写意,贬低写形,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主张。苏东坡较早提出绘画要传神写意的理论,如《书陈怀立传神》等,还说;“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并提出“诗画一理””,诗歌创作的原理和绘画一样,也要以传神写意为上。传神的手法不但在宋代以后的诗词创作实践中被不断发展,而且相关理论到了明清时,最终形成非常重要的“神韵说”。
葛晓音教授通过比较章质夫和苏轼的两首杨花词,分析了写意和写形各自的特点。
水龙吟·杨花词
章质夫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韵水龙吟·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葛晓音教授指出,如果把章质夫的词和苏轼的词加以比较的话,我们可以看出,两首词的内容,虽然都咏杨花写思夫,但是章质夫的杨花和思夫是分离的,是由杨花词的动态最后写到思夫;而苏东坡则是花和人完全融为一体,贯穿全篇的主要是幽怨的惜春之情。这里边我们就可以看出咏物词写形和写意高低的区分。所以宋末大词人张炎称赞苏东坡这首词“压倒古今”绝非过誉。
四、联系相关的宗教哲学思想和古代文化知识,加深对诗词内涵的理解
(一)山水诗的审美观照方式和玄学、禅学的关系
山水田园是中国古代诗歌最重要的题材类型之一。中国山水千姿百态的奇观,为历代文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中国长期稳定的农耕社会的生活方式,又使人和自然形成了天然的联系。从南朝到中唐,是中国山水田园诗的高峰期,其审美方式和精神旨趣都在这一时期形成,并且确立了山水田园诗的基本主题,这就是表现人对大自然活跃生命的深沉体悟,向往回归自然的淳朴和纯真。这种天人合一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就与这一时期老庄思想和禅宗的发展有关。
澄怀观道、静照忘求,是中国山水诗独特的审美观照方式。澄怀观道:东晋宗炳说,“老疾俱至,名山恐难徧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让自己的情怀意念变得清澄,观察自然存在和变化的规律。静照忘求:王羲之曾说“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意为如果在深沉静默的观照中忘记一切尘世的欲求,甚至忘记自己的存在,这样就能够达到心灵和万化唯一的境界。这种静照实际上是融合了道家和佛家的“虚境”和“灵鉴”综合起来的。这种观念在东晋被转化为一种审美意识。支遁的诗句“寥亮心神莹,含虚映自然”,则是对“静照忘求”的进一步说明。由“澄怀观道”而获得的一种空明清澄的意象,几乎就成为早期山水诗的共同特点,而且一直延续到盛唐,这就是中国山水诗为什么特别推崇晴朗明净美的一个深层原因。
到了盛唐,很多诗人(王维、王昌龄、柳宗元等)又把这样一种关照方式和禅宗的观点结合起来。禅宗推崇一种观念,即人应该悟出自己的心性本来就是空无的,这样才能够悟出佛性。王维是盛唐最著名的山水诗人,又信佛,所以他的有些诗就强调心性的空。
(二)庄子的“独往”对山水诗意境构成的影响
“独往”不仅概括地表现了盛唐诗人在山水中体悟的任自然的玄理,而且常常不露痕迹地化入艺术表现之中。诗人在体悟独往的境界时,往往有意无意地突出诗人独往独来的形象,“忽然入冥”的行迹,从而创造出清空幽独、令人神往的意境。如果从这一角度来重读某些山水诗名作,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明清诗人称赞盛唐的山水诗是“妙悟”的典范。一般认为妙悟借用禅宗的语言,指盛唐诗人写山水诗的感悟是直接来自对眼前景物的会意和一时兴致的触发。但是诗人的妙悟不仅仅是对山水之美的欣赏,而是他所遇情景恰好触发他对某种自然之理的体悟,并且能在意境构造中自觉地融入这种领会,这也应该是“妙悟”的另一种含意。同时,性空、独往这些虽然是玄理和佛教的概念,但由于在其含义在盛唐为众所周知,可以自然地转化为一种幽适之境和自在之趣,即使没有刻意寄托,也能引发有关哲理的联想。因此这类理趣在诗境中犹如水中之盐,不见其迹而唯有言外之味,使盛唐山水诗在优美的意境之外别具神韵。
现场签名(邓杨/摄)
在互动问答环节,针对“当今文章引用古典诗词较少”的现象,葛教授谈了自己的看法。她指出,现在的语言除了官方的新八股和老八股以外,又有一种网络语言。两种语言并行,但网络语言好像是过分创新和活跃了,这也不是我们理想的一种语言。我觉得我们的文字表达语言的确需要一个改进,中央提出改进文风是非常及时的。我们看老一辈的先生们,他们的写作无论是普通小文章还是大文章,其实很多东西就是随手拈来,因为他们脑子里装的东西很多,我们现在最主要的是脑子里没有东西,空空如也,在仔细特别是精细阅读方面我觉得是做的非常得不够,所以关键还要多读书。针对“唐朝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唐朝的诗是喊出来的,明清的诗是造出来”这样一种说法,葛教授也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说,应该说诗歌2000年来的发展就像长河一样,我不想用“喊出来”、“长出来”这样的比喻,我觉得不是很恰当,我更愿意说,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上游时期,而唐宋特别是唐代,诗歌到了最广阔的时期,再到后来,诗歌数量其实是越来越多,但能够提炼出的好作品确实不及唐诗宋词。我们今天所记忆的大部分也是唐诗宋词,这跟诗歌本身发展从少年、青年、壮年到老年这样一个老化过程有关,我觉得这样讲可能更适合一些。
最后,主持人郝振省对本期讲坛做了小结。他指出,葛教授从四个问题展开演讲,前两个问题是客体问题,即古典诗词本身有哪些规律和特点,第三个问题是主体问题,第四个问题是客体和主体的结合问题。前两个问题,首先从内容题材来看中国古典诗词是不断从小到大发展扩张的,从宫廷到民间,从边塞战事到友人赠别,有一个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同时,葛教授通过比较古今意思相近的诗词,深刻表现了后人对前人的相传已久题材内容的继承和延伸,从而使艺术表现形式更加炉火纯青。第二个问题,讲的是形式体裁,如古体今体、五言七律。葛教授讲得非常丰富,不仅不同的内容体裁处在不同的历史断代,而且不同的体裁往往有不同的适用限定;还特别讲到歌行既可以层次重叠、波澜起伏,也可以婉转曲折、摇曳多姿,而绝句则以含蓄为主,留有不尽之意。使我们对古典诗词的形成历史和特点有一个大致把握,能够较全面而不是片面的、整体的而不是局部的、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把握古典诗词的发展史。第三个问题讲的是主体,通过学习古典诗学和词学理论来提高我们的欣赏水平。主体要如何把握客体,就需要我们掌握诗学和词学的理论,如人工和自然的关系、形神关系问题,借助神韵说的理论,强调古典诗词的意韵,看清其形式。第四个问题,葛教授实际上讲到主体和客体。因为我们的诗词里面有大量的禅学和玄学成分,所以要求欣赏者自己要具备一定的魏晋玄学和唐宋禅学学问,实际上对我们的欣赏提出了综合素质的要求。
总之,葛教授为我们概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博大精深和丰富文化瑰宝,列举了不少的千古佳作,进行了很有深度地分析,唤起了我们加强这方面学习和修炼的兴趣愿望。实现这种兴趣和满足这种愿望,需要我们自己下工夫。首先要理解准确,然后才是欣赏,欣赏又需要理论,需要哲学和史学。因此,我们要寻找一种境界,在当前的浮躁中努力寻找或打造那种宁静致远、淡泊名利的境界。学一点我们的古典诗词,有一点欣赏水平,这样就可以大到改变我们的文风,小到增加我们的情趣,总的来看,可以培养健康的人格和丰富内心世界,提高做人的品位。
更多阅读
水在园林中体现的美和作用 水在园林中的作用
水在园林中体现的美和作用水在园林中,是构成园林实体的四大要素之一,无论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或是在现代园林中,它在园林中有导向、分隔、倒影、基底及综合作用。通过水的运动,水的变化、创造出生动逼真、层次分明、多姿多彩的园林空间
北京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5:理解赏析重点词句的含义和作用
北京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5:理解赏析重点词句的含义和作用一、考点:《2012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中对词句的考查要求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二、知识梳理:对重点词语的考查主要以含义(意义)为主;而对文章中重点
家规就是父亲的脊梁和母亲的唠叨 母亲的唠叨阅读答案
家规就是父亲的脊梁和母亲的唠叨最近几天,中央电视台采访不同的人们,问起自己的家规,在镜头面前,有的唱起了高调,有的不知所然,有的不着边际……不仅在中国,在西方国家,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一定的“家规”或者说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家庭文
鲁迅诗词书法欣赏 鲁迅书法欣赏
如何标记批注?爱雅阁书馆欢迎您鲁迅诗词书法欣赏鲁迅先生的字大概是我们这辈人最熟悉的文人书法了。有一次父亲从文具店里买回一幅鲁迅书法的印刷品,即著名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父亲将它挂在墙上,顿时陋室生辉。
周阅读计划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 豆蔻镇居民和强盗
周阅读计划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挪威〕埃格纳豆蔻镇是一个很小的地方,和一般村镇差不多。它的地点离我们很远,除了你和我——也许还有其他一两个人——以外,谁也不知道它。这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因为在那里发生的事,在别的地方不可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