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小时的车程,改变了张凤岐的价值观。
从哈尔滨到北京,直线距离1200公里,动车近10个小时的车程。从冰城哈尔滨南下北京,张凤岐告别国企钢厂的身份,加入到宝蓝。
将时间年轮回转至2008年。这一年的奥运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也让更多的人对北京有着一种深深的情怀和向往。张凤岐也不例外,当年来北京后,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宝蓝。
有人说,喜欢一座城,是因为这座城里有他喜欢的人。对张凤岐而言,与其说是北京对他的接纳,不如说是宝蓝文化和宝蓝的未来对他有着深深的吸引力。
在宝蓝之前,他从未离开过东北。“很快适应了北京这座城市,也很快就适应了宝蓝的环境,感觉这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过去我们在国企工作时,非常安稳,每天只是按步就班。但来到宝蓝之后,受到企业文化和同事们的影响,每个人都会有一种归属感,都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这是在过去从没有过的。”张凤岐说。
东北人有着刚性、坚韧与不服输的性格。进入宝蓝的第一天,张凤岐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力求做好每一项工作。入职宝蓝三年后,即2012,张凤岐被评为年度技能能手。
对张凤岐而言,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身为先进工作者,张凤岐对于新进入宝蓝的员工,言传身教。工程部目前有7个人。宝蓝旗下的工人都是多面手,因此也没有给每个人进行很细致明确的分工。
工程部刚进入宝蓝的小伙子们,虽说是技校出身,学过一些基本的理论,但要在实践当中运用,还是和现实有很长的距离。张凤岐作为老员工以身作则,带他们一起培训、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难题,这对于年轻人的成长大有裨益。
“培养一个熟练工大约要一个月到几个月不等,遇到聪明手巧的小伙子,也许很快就能上手,独立完成岗位工作。老人带新人,传帮带,这也是宝蓝提倡的文化之一。”张凤岐说。
工程部的办公室在地下室,整整一面墙的长度,竖着几台红黄绿多色灯光闪烁的控制大厦冷暖的机器,大厦里哪儿有冷暖问题,在这个控制柜上都能看到。这个大机器,控制暖气的部分,春天停工检修两个月,控制冷气的部分,秋冬停工检修三个月。
张凤岐刚来大厦之际,就遇到了大厦8层水管破裂导致跑水,整层都漫起一滩水,甚至渗透到了下一层。当时工程部只有三个人当班,接到报修电话,连同几个保洁人员,忙了几乎一天一夜,才整理完成。
创新,往往源于工作。这次水管事件之后,张风岐在反思:大厦晚上10点以后就没有人了,完全可以利用晚上十点到次日早上7点这段时间关闭水管,以减少老化磨损,同时避免无人的这段时间内管道破裂导致的大规模渗漏。同时,他加强了对水暖电各种管道和零部件的定期巡查,只要值班,晚上必然全楼巡查一遍。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对于老化严重的部件,提前做好保护以及更换的准备工作,对常用的工具,容易出现问题的设备也加强保养。
堵住了管理上的漏洞,出现事故的概率显然要低很多。此后,大家经验越来越多,在不断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技能和工作效率。
“留人先留心。工程最短工龄是入职一年,多数都是三年以上的,大家在这里工作,都是因为认同宝蓝的企业文化。来北京6年时间,在宝蓝工作6年,我希望下一个6年还会在宝蓝工作。时间久了,我们对宝蓝都有一种浓浓的亲情。”张凤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