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台楼阁之“台” 形如亭台楼阁的成语

天下好山水,必有楼台收。山水与楼台,又须文字留。

1、琴台

成都西郊三洞桥侧,有一座直径八十余米、高十五米的圆形土丘,过去相传为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的抚琴台遗址。杜甫寓居成都时,曾去凭吊。诗人默默徘徊于琴台之上,眺望暮霭碧云,追怀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始终不渝、琴心相结的真挚爱情,发出千古知音般的慨叹:“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杜甫《琴台》)

邛崃在成都附近,古称临邛,是一座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才貌双全的卓文君是西汉临邛首富卓王孙的女儿,十七岁时便孀居在家。司马相如与其友、临邛县令王吉同赴卓王孙家宴,在席间见到卓文君,便一见钟情。于是他乘夜晚抚琴弹唱助兴之便,弹唱了一阕《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日登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愁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另有一说,唱词为:“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道体心相怡,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心使予悲。”

在一旁偷听的卓文君深为感动,暗见相如,私订终身。卓王孙得悉大怒,不允卓文君下嫁一介寒士。相如、文君便私奔成都,无奈相如家贫如洗,史载其时相如“家居徒四壁立”,只好返回临邛置酒舍,文君当垆卖酒,相如涤器肆中。

司马相如的故乡现存著名的遗迹有两处:一是抚琴台,原址在成都西郊三洞桥一带,史载司马相如曾在此筑台抚琴,并建有故宅(即益州笮桥故宅)。岑参《司马相如琴台》诗曰:“相如琴台古,人去台亦空。台上寒萧瑟,至今多悲风。荒台汉时月,色与旧时同。”可见早在唐代,所谓琴台已是人去台空,只存遗址。杜甫、岑参都是根据传说,至此凭吊古迹,发思古之幽情。

2、定王台

城东百尺倚崔嵬,迢递长安载土来。一片夕阳春树绿,慈乌飞绕凤凰台。

这是清代熊四牧咏长沙定王台的诗篇。从诗中可以看出,定王台在长沙城东,是从遥远的长安运土来筑成的。“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慈乌飞绕凤凰台”是喻定王思念其母。定王为何不惮其劳要从长安运土来长沙筑这个台呢?《湖南通志》卷三十六曾引述一段史书,说明定王台的来历。

定王名叫刘发,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刘发的母亲唐姬,本是宫中的侍婢。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有一天喝醉了,召他宠幸的程姬来侍夜,程姬身上不便,只好叫侍婢唐儿去代替,结果怀孕而生了刘发。景帝登基以后,将唐儿收为妃子,称唐姬,但刘发和唐姬都不受宠,在宫中地位不高。景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刘发被封为定王,封地在长沙。刘发离开繁华的长安,来到南方这卑湿之地,心中颇为郁闷。刘发还有一个更大的隐忧,就是远离了生身的母亲。唐姬本来是低人一等的侍婢,又是偶然得幸,既不受宠,必然受到宫庭的排挤。刘发非常想念母亲,却不能常去长安问候。百般无奈之中,乃专门派人从长沙运米到长安去,再从长安运泥土回长沙来,在长沙城的浏城桥附近筑起一座高台,每天登台遥望长安,思念母亲。因此,后人也称定王台为“思母台”、“望母台”。

宋代著名词人姜夔有一首《一萼红》记述登临定王台。

其上阕写道:古城阴,有官梅几许,红萼未宜簪。池面冰胶,墙腰雪老,云意还又沉沉。翠藤共,闲穿径竹,渐笑语,惊起卧沙禽。野老林泉,故王台榭,呼唤登临。

�后人因为长沙有定王台,有时甚至直呼长沙古城为定王城,可见定王台的传说影响之深远。

3、天问台、独醒亭与桔颂亭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屈原被流放后,曾在洞庭湖畔苦度多年。

天问台与独醒亭�在湖南益阳桃花江畔谷山山腰,旧有屈原天问台,亦名天问阁;其下巨石陡峭,俯临深潭,传为天问石,亦名屈子钓鱼台。上刻一老翁垂钓图。

�天问台的来历有二说。一说因此处有屈原女儿秀英之墓,传说屈原《天问》手稿发现于此,亦很有可能写作于此。其南又有花园洞,林壑幽深,石鼓数座,相传为屈原读书处。因此于秀英墓侧建天问台,以为纪念。

�一说天问台原为楚王宗庙,屈原流徙过此时,适逢太卜郑詹尹主祭。郑詹尹是著名的善卜者,满怀苦闷的屈原便向他提出许多人生社会是非善恶方面的问题,詹尹无言以对,屈原只好叩问苍天。他见大庙前庭两厢墙上画有天象、地理、三皇五帝、神灵鬼怪等许多图像,便将自己心中的问题,一一写在壁画旁。第二天一早便又来此登上王庙的倚天楼,面对东方苍天大声发问:“天上是否真有神灵,如有万能之神,为何对人间疾苦不闻不问?”“为什么贪脏枉法者升官发财,清正廉明者却判死刑?”“为什么世界上罪恶这么多,这么不公平?”……洪亮的声音穿过云层,直上天庭。天帝瞠目结舌,急令紧闭南天门,又命云神、风伯、雨师播云、刮风、施雨。一时风狂雨骤,电闪雷鸣,但屈原依然屹立如山,仰天长号。一对金凤凰闻声从南海飞来,点燃松明为屈原照亮,张开双翅为屈原挡风遮雨。屈原在风雨中问了三天三夜,总共问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天帝无可奈何,只好喝退风雨雷电,打开天门重放光明。屈原问罢继续东行,百姓依依惜别,金凤振翅相随。人们为纪念屈原,便将楚王庙改建为天问台。传说每逢风雨之夜,这里还能听到屈原问天之声。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汨罗江在洞庭湖畔汨罗城旁,这条本来不大的江,却因相传伟大诗人屈原在此自沉而千古流传。屈原死后,人们在汨罗江边修了屈原庙,乾隆年间移建于江北玉笥山,便是今日的屈子祠。正殿悬《史记·屈贾列传》木刻一组;后殿立屈原巨型金身塑像。

�屈子祠附近有独醒亭、骚坛等“屈祠八景”。相传屈原常在玉笥山下汨罗江边的渡江亭里与渔父谈话,诉说自己忧国的情怀,吟诵“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后人便将渡江亭改为“独醒亭”。屈子祠移到玉笥山后,独醒亭也移至其右侧。1980年重修时,茅盾和赵朴初分别题写了匾额。

�骚坛为屈子祠右侧一小丘,状如雄狮、卧虎,面江而踞,为乾隆二十一年(1756)八旬老翁黄德然捐建。万年县知县王立槐撰《骚坛记》刻碑。现建有四角小亭,中有青石碑,刻《离骚》全文。匾额为赵朴初1980年题写。所以命名骚坛,是因此处传为屈原写作和吟诵《离骚》、《九歌》之所。据说有一天晚上,屈原在土丘上吟诵到“哀民生之多艰”时,突然狂风大作,月亮无光,四周一片哭声。原来是战乱中屈死饿死的楚国怨鬼冤魂听《离骚》有感而恸哭。

�桔颂亭�湖北武汉东湖一带,在先秦时靠近“云梦”,泽薮遍布,洲渚错综,草木繁茂,很能代表楚地的自然风貌。当年,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因积极推进政治革新而遭到保守势力的谗毁打击,被楚王流放到鄂渚,就曾在这里的泽畔小径流连徘徊,写下过不少感时伤怀的动人诗篇。湖岸,留下过屈原的足迹;湖水中,浮动过屈原的身影。

�今天,在屈原漫步行吟过的东湖之滨,人们修建了行吟阁、桔颂亭、沧浪亭、泽畔客舍以及屈原纪念馆,这些建筑均集中在东湖西岸的听涛区。

�桔颂亭因屈原所作《桔颂》一诗而得名。《枯颂》为《九章》中的一篇: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园果挂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可任兮。纷蕴宜修,女夸而不丑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诗人借吟咏桔树,热情讴歌了理想的人格。诗中所写的“受命不迁”、“苏世独立”、“秉德无私”的桔树,正是屈原自己高尚情操的写照。《桔颂》四言句式接近《诗经》,通常认为是屈原早期的作品。后经郭沫若先生的诗剧和香港同名电影《屈原》的传播,这首《桔颂》诗歌成为海内外妇孺皆知、口耳相传的名曲,比之屈原的其他作品有更大的普及性。

�此外,沧浪亭、泽畔客舍的命名,也都取意于《渔父》。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他创作的诗篇情感真挚热烈,想象神奇瑰丽,形式灵活优美,在《诗经》之外另辟了一块独特的艺术天地。特别是他自觉地将楚地的明山秀水,香草奇葩,大量纳入诗歌作品当中,有力促进了情景交融艺术传统的形成。刘勰《文心雕龙》云,“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而屈原那些“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的作品,正是得了“江山之助”。以屈原辞赋为代表的《楚辞》,与《诗经》对应,成为我国先秦文学中的双峰并峙的壮丽奇观;《楚辞》还是楚湘文学的直接源头,所谓“衣被词人,非一代也”。而洞庭鄂渚的冈峦湖泽,花草林木,也曾为孕育滋养屈原的杰出作品做出过特殊的贡献。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屈原活动的年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然而,今天的人们仍能从屈子祠、天问台、行吟阁等胜迹处感受屈原不朽的诗魂。

4、昭君台

�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生长于长江边。

�另《西京杂记》载:“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帝悔之,而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从这则史料看,昭君不仅聪慧貌美,风度优雅,且极具傲骨,宁可不近君王,也不向耍弄权术的宵小曲膝,进宫几年也无缘见君王一面。逢匈奴叩请和亲,昭君毅然请求,自愿出嫁匈奴,这在两千年前,是要有极大的胆识和傲气才能做到的。临行前,终于得以朝见君王一面。这一面,让平庸的汉元帝大惊失色--如此绝代佳人竟在后宫几年而自己却毫不知晓!现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与自己失之交臂,咫尺天涯!悔之也无益!怒杀画工毛延寿也于事无补,昭君最终还是告别了故国和亲人,踏上漫漫的出塞和亲之路。

�“往事悠悠已若兹,佳人一去古今思。”(《昭君怨》)昭君虽一去不再重返家园,但她已把自己永远定格在青史之中了。她在匈奴封为宁胡阏氏,其意为她是给匈奴送来安宁的王后;为表彰昭君,汉元帝改年号为“竟宁”,意为边境安宁。昭君和亲对结束汉匈长期战争安宁边陲起到重要作用。在和亲后的七十年中,北部边境“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汉书.匈奴传》)�呼和浩特市南,大青山脚下,至今还保存着被称作“青冢”的昭君墓,高达33米,远望墓表,黛色冥蒙。据说这墓土来自当时匈奴各地,是牧民们用羊皮口袋一袋袋运来的!这中间凝聚了当年匈奴人民多少敬爱之情!昭君故里兴山县和秭归县的人们更是无法忘怀从这里走出去的女儿。

�昭君台位于距宝坪村十里之遥的妃台山上,与昭君宅遥遥相对。

�妃台山是一座拔地而起的圆锥形小山,相传是昭君幼年拾柴劳作之处。入宫前曾在这里拜天地,拜父母,回望家乡,因此人们就将此山更名为“妃台山”。昭君出塞后,“乡人怜昭君,筑台而望之”,就在妃台山筑起“昭君台”,用以怀念昭君。

�昭君台年代久远,屡毁屡建,历经两千多年而延续下来。

�清人乔守中叹曰:“台在人已没,人去台亦渺。野渡无人问,落花风自扫。娥眉数千年,荒烟下萝草。”�人们往往不自觉地如乔守中流露出对这位美人命运的感伤:“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薄命古今同”、“黑水茫茫咽不流,琵琶拨尽曲中愁”。

�从古至今,红颜薄命之说不绝。貂婵、贵妃、西施与昭君都是倾城倾国之貌。民间流传:貂婵拜月至月隐,贵妃醉酒羞落花,西施浣沙鱼沉水,昭君出塞雁落沙。这四大美人结局如何呢?现代作家周作人在其《美妇人》中说:“从历史和小说上来找,有了几个(美人),却是都不幸,倾了人家的国也送了自己的命,如……西施为越王所沉……貂婵挨了关老爷一大刀……杨太真死于非命……”他唯独未将四大美女中的王昭君列进来,王昭君的确要比另三位强得多,算四大美人中之大幸者。她自愿远嫁匈奴,让青春和美绽放出异彩。

�当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著文对昭君和亲作了精辟论述:“和亲政策总比战争好得多。”他还写过几首《游昭君墓》绝句:“千首哀词万首诗,同声歌哭说妍媸,和亲本是汉家策,出塞如何怨画师。”“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党的元老之一、国家领导人董必武更是高度评价了二千多年前的这位女子:“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王昭君和蕃,类似友好大使,做的是促进民族团结巩固边疆的事业,有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与经济发展,昭君有功,功在社稷、功在千秋。

�苏轼、苏辙两兄弟过昭君村,留下了墨宝:“昭君本楚人,艳色照江水,楚人不敢要,谓是汉妃子。谁知去乡国,万里为胡鬼。”“人言生女作门楣,昭君去时忧色衰。古来人事尽如此,反复纵横安可知。”�据说,两苏的诗曾刻于石壁,可惜长年风雨剥蚀和兵毁,荡然无存了。如今遗留下来的仅有一座清光绪年间为“汉昭君王嫱故里”立的石碑,此碑与“楚三闾大夫故里”石碑,并立在秭归县城南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重修了昭君亭、昭君坊、昭君故里碑,建筑风格古朴淳厚。一座红楼琉璃瓦,涂彩粉金、斗拱翘檐的双层八角亭在郁郁葱葱的山顶耸立,大理石匾额上刻着“昭君台”三个刚劲的隶书。亭前立有一对石狮,就像两尊威武显赫的把门将军。左下侧丰台处还立有石碑,仍刻“乡人念昭君,筑台而望之”。改“怜”为“念”,更加贴切。环绕亭台栽种着四季长青的女贞树和柑桔树,橙黄桔红,分外恬静。凭栏眺望,软缎似的香溪碧水从山脚绕过,依山而立的兴山县城尽收眼底,古老的高阳镇,新楼耸立,沿河的“仿汉街”,古风犹存;宝坪村遥遥相对,远处的香溪河,历历在目,恍然画中。

�昭君台向以“妃台晓日”著称,列为“兴山八景”之冠。清晨立于妃台山头,凭借东方旭日,可以更清晰地领受这儿的风光。当地人们传说,兴山八景,是昭君当年绣的八幅山水画。如今,昭君故里与内蒙呼和浩特结成贸易往来伙伴,昭君余荫二千年,昭君有知,当含笑九泉。

5、古琴台

古琴台,原名伯牙台、碎琴台,座落在武汉市汉阳龟山西麓月湖之畔。月湖水域八百亩,山水相间,千顷碧波。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两个知心朋友,一名伯牙,一名钟子期,他们“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左传》中记载以伯为姓的楚人,只有一个伯州犁,他后来为灵王所杀,子孙在平王时逃出楚国,伯牙或许是伯州犁家族成员。伯牙的才气确实非同寻常,《荀子·劝学篇》说:“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伯牙年轻时曾跟成连学琴,用三年时间精通了拔、揉、弹诸艺,但弹奏时却总少了一点神韵。于是成连带领伯牙出去“体验生活”。伯牙被独自一人抛在蓬莱山脚下,周围一片汪洋。在这里,他静心休憩,他听到海涛的喧闹,听到林中鸟儿的歌唱,也感受到山林的幽寂。从大自然中,他的感情得到净化和升华,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琴技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后来伯牙在晋国做了大夫。有一次他奉晋国国君之命出使楚国,返程时顺水东下,八月十五中秋之夜行至于汉阳江口,突遇狂风巨浪,大雨倾盆,就停舟暂避。不多久,风平浪静,月挂中天。伯牙顿觉心旷神怡,便焚香抚琴,以遣情怀。突然,琴弦崩断,他心感近处必有人听琴。正在此时,樵夫钟子期从草莽中出来,声称自己打柴遇雨,躲避在此,伯牙请钟子期上船。

�伯牙考钟子期的音乐知识。先考的是他抚的这张琴的来历,钟子期就此琴从选材到制作,从五弦而演变为文武七弦的经过一一道来;伯牙进而又以琴声相考,他始弹一曲志在高山,子期说:“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续弹一曲志在流水,子期说:“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江河”。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忙向钟子期施宾主之礼,并欣然与之结为兄弟,相约来年中秋在钟子期家再相聚。

第二年,伯牙如期来到汉阳,没料到子期已亡故百日。子期的父亲告诉伯牙,子期死前嘱咐,坟一定要筑在江边,生不能相见,死也要实现诺言,在九泉之下聆听伯牙的琴声。伯牙面对一丘新土,悲痛欲绝,便在坟前抚琴祭奠,重弹《高山流水》曲,寄托哀思。他弹弹哭哭,哭哭弹弹,围观者不知音律,相视大笑。伯牙见此情景,更为伤心,深知世上再难觅知音,举琴向祭石台上摔去,终身不再抚琴。《警世通言》上伯牙“摔琴谢知音”就是写的这个故事。后人撰诗道:“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从此人们用“高山流水”象征深厚的友谊,把“知音”作为知心朋友的代名词。

《皇宋书录》认为是北宋。其实,早在南北朝时,梁简文帝就写了《登琴台》一诗:芜阶饯昔经,复想鸣琴游,音客万春在,高明千载留。

�宋湘(1748-1826),字焕襄,又字芷湾,广东嘉应(今梅县)人,曾任湖北粮道。他游览琴台,欲吟诗抒怀,却没带大笔,于是束竹叶代笔,饱蘸浓墨,在壁上写了如下诗句:噫嘻乎,伯牙之琴何以忽在高山之高,忽在流水之深?不传此曲愁人心!噫嘻乎,子期知音何以知在高山之高,知在流水之深?古无文字到今,是耶非耶?相逢在此,万古高山,千秋流水,壁上题诗,吾去矣!诗中对琴台故事采取的是“姑妄言之姑听之”的态度,大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慨。其笔势雄劲有力,龙飞凤舞,亦如高山流水。此诗的末句:“吾去矣!”不巧竟成谶语,这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年--清道光六年(1826),题词不久就与世长别。后人将之模刻在石碑上,至今仍是书法艺术之珍品。

6、郁孤台

郁孤台在赣州市西北部天螺岭上。它建于唐广德至大历年间(763-779),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台分三层,高14.1米,面积275平方米。“郁”在这里为文采郁郁的意思,“冠冕一郡之形势,而襟带千里之江山”,因高阜郁然孤起,故名“郁孤台”。

�南宋时,郁孤台即是一郡的名胜之地,吸引文人墨客留下许多题咏。其中,辛弃疾的一首《菩萨蛮》,就算是与郁孤台结下了不解之缘: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郁孤台因这首著名的词,有了灵魂,有了生命,有了情采。而郁孤台的这些楼台亭阁,这些诗文歌赋也不断地向游人陈述着辛弃疾这位杰出的爱国词人和他那壮志难酬的一生。

�辛弃疾(1140-1207),他所处时代正值山河破碎的南宋时期。他二十二岁时,带领手下二千人投奔山东忠义军耿京抗金。第二年春,他奉令与南宋政府取得正式联系。完成任务北还,而叛徒张安国已暗杀耿京,投降金人。辛弃疾立即带领五十余骑,连夜奔袭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日夜兼程南奔,将之押到南宋之郡临安,明正国法。他这一壮举,震惊了金人,大大鼓舞了南方士气。他毕生坚持驱除金虏反攻复国,在他上书南宋朝廷的《美芹十论》和《九议》中,系统批驳了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提出一整套抗金的战略方针和措施。不幸的是,他空有英雄胆略和将相之才,不但报国无门,还屡遭主和派的排斥和打击,毕生不为懦弱的南宋小朝廷所用,终生积郁,愤懑难平。

�他隐居在江西铅山东北时,曾在鹅湖寺约会爱国志士陈亮,共商抗金大计。这短暂的十日,给辛弃疾苦闷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愉悦,“憩鹅湖之清阴,酌瓢泉而共饮,长歌相答,极论世事”(辛弃疾《祭陈同甫文》),并作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诗似寄文》,其词为中国文学殿堂里的瑰宝,中国文学史上不朽名作:“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淳熙七年(1180),辛弃疾在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使时,冲破某些朝官的阻挠,“起盖寨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创建著名“飞虎军”,使敌人为之震慑。可惜挥师北伐的壮举还未实施,在淳熙八年(1181),就遭到了轻率的革职处分。他四十二岁正值壮年,就开始了在江西二十余年的退隐生活,最后病逝于此。壮志在现实生活中幻灭,怎能不满腹悲怆!当年辛弃疾在赣州任江西提点刑狱时所写《菩萨蛮》,倾泄的即是此种心情。

�他郁郁落寞地登上郁孤台,眼前重重叠叠连绵不尽的青山,遮住了千里之外的京城,那里才是大宋的国都、民族的精髓所在呵,如今却沦陷在金虏手中,就连这“无数山”,许多都已经沦于敌手。俯视着经过郁孤台下向西北滔滔流去的江水,一腔哀痛,满腹忧怨,都化作英雄泪,洒向滚滚北去的清江水……�词拥情入景,清放之中有无限蕴藉,千年来不知打动多少人心!�南宋以后,郁孤台有过它的兴衰。在明洪武年间,郁孤台一度成为行署所在地,先后改建成为“岭北道署”和“察院行署”。正德年间,行署搬至城西,重新修复郁孤台,还郁孤台游览胜地之原貌。嘉靖年间赣抚汪尚宁、巡道游震得复加培筑。后台圮,在旧址上建亭。

7、钓台

“兴汉三杰”之一的淮阴侯韩信(--前196),恐怕是两淮地区传闻最广的古人了,明人宋宜舜曾这样赞誉他:“江淮多侠士,上将数韩信。”古城淮安,关于韩信的遗迹很多,现存的除了韩侯钓台,还有韩侯祠堂、漂母祠和胯下桥等,纪念着少年韩信在家乡的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韩信出身贫寒,少年时代曾穷困到以乞讨为生。尽管如此,他仍苦苦读书习武,以求将来能有施展抱负的机遇。他终成大才:“至(汉王刘邦)拜大将,韩信也,一军皆惊。”“汉六年,以为淮阴侯。”(《史记》九十二《淮阴侯列传》),韩信成为我国青史著名的人物。

�殿内置有韩信和侍从的塑像,韩信看上去很年轻,白面无须,虽身佩长剑,戎装打扮,但仍是一副儒将气质;左右武士,分持宝剑和印信,显得颇有威风。殿内的壁上,嵌有几块石刻,多记述与韩信有关的内容,祠内还悬有名家书写的楹联多副,其中脍炙人口的当推: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该联简明扼要地概括了韩信的生平:成之者,识英雄之漂母;亡之者,汉高祖枕边人弄权者吕后也。�韩信叱咤风云几十年,初跟项王,继归刘邦,被任为大将。楚汉之争,刘邦用其谋,破赵取齐,刘邦封他为齐王。不久又领兵与刘邦会合击灭项王于垓下。汉朝建立,封楚王,后被人告谋反,被汉王降为淮阴侯。“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怏怏。”(《史记》九十二卷《淮阴侯列传》),但灾难还未了:不久再次被告谋反,终为吕后所杀。

�韩信长于用兵,自称多多益善;著有《兵法》三篇,可惜也早已佚。他的故乡淮阴二千年来保留韩信早年在这里的一些遗迹并修建祠堂纪念他。

�漂母祠位于古城西北、风光秀丽的古运河东侧,紧临萧家湖,掩映在一片绿荫丛中。祠堂建筑规模不甚大,三楹瓦房和一小庭院,但却保存了田园风味。伫立祠前,东可远望萧家湖碧水蓝天的湖荡风光,西可纵观古运河往来如梭的舟樯帆影,别有一番情趣。韩信少时家贫,衣食无着,不得不以钓鱼为生,垂钓所得无几,常常饿饭,当时曾得到一位浣纱(又云为河边漂洗衣服)老年妇女的饮食恩赐。韩信深受感动,一次他对漂母说,以后一旦发迹,定当重重酬报,漂母听后十分生气地说:”作为一个堂堂的男子汉,你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是因为同情你,才周济你的,难道是图你日后的报答吗?我只希望你能发愤图强,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善良、贤慧的妇女,便建祠塑像。漂母塑像,端坐平台,衣饰装束,一如农妇,质朴无华;两侧侍女,文静秀雅。祠内明代淮安府官刘大文等所撰楹联,颇耐人寻味:�“人间岂少真男子;�千古无如此妇人”。

�“一饭感韩信,巾帼丛中早把黄金轻粪土;千古拜遗庙,淮流堤畔有谁青眼识英雄。”世态炎凉,千古无如此妇人,历年来不知感动多少人。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这是李白在《猛虎行》中借韩信当年窘迫而幸遇漂母衬托自已失意不遇,表达出对漂母式的无私援助的渴求。

�“汉后无漂母,谁肯饭王孙”(李白《送薛九被谗去鲁》)。在此则借漂母感叹薛九在困境中得不到帮助。

�更有耿玮在《春日即事》中云:“纵欲论相报,无如漂母何。”诉说自己纵欲相报也无人可报:处于困境时,无一人相援。这就不仅仅是失意之人的感叹,而更是得志之后回望的悲凉。

�清代乾隆皇帝巡游淮安时,曾专程凭吊过该祠。

�二千多年来,韩信发生在这个小城的故事广为流传,漂母无私的奉献精神,韩信忍辱负重、不记前仇、能屈能伸的品质已渗进顽强的中华民族文化之中。

8、舒王台�

宋代王安石在此读书,又称为舒台,因王安石任舒州通判,后入相,封舒王,故又名舒王台。宋仁宗皇三年(1051),王安石出任舒州通判,来到潜山,面对天柱山的美景,王安石赋诗曰:“亘天青郁郁,千峰互。牧马倚长崖,烟云争吐没。远疑嵩华低,近岂潜衡匹……”。

�王安石到舒州不久,就与其弟王安国到天柱山牛古洞一带坐石听泉,寻幽访古,并挥毫写就《山谷石壁》:水无心而婉转,山有色以环围。欲徘徊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

�此后,王安石一有闲暇即来到石牛古洞,流连忘返。王安石入相赴京后,郡守李师中在王安石坐石听泉之处建一亭,名为“传岩”,以表纪念。后传岩亭被称为“舒公亭”。

�王安石不仅勤于政事,还勤于学习。在舒州任通判三年,天天到舒王台秉烛苦读到深夜。故而这里流传着一则民间故事:王安石乘船前往舒州上任时,一女子于一夜登舟造访,对王安石说:“妾有感于您的苦学精神,愿献祖传奇珠,它可以作灯伴大人夜读。”说完即飘然而去。王安石接过珠仔细察看,果然晶莹夺目光芒四射,明亮有如皓月当空。到达舒州之后,王安石即修筑一高台,置珠于台上,每夜伴读,不知疲倦。舒州之人以为是明月高照,称此景观为“舒台夜月”。

�明代嘉靖年间,安庆郡守胡缵宗在书台遗址旁建起“皖山书院”,以王安石苦学精神来勉励诸生。

�王安石仅在舒州三年,然而一直到去世,他都念念不忘舒州和他的舒台。

�9、梳妆台

安徽省淮南市西、淮水之南、淝水之北,有一方圆200余平方公里的山脉,大小山峰四十余座,名八公山,又称为紫金山。就在八公山石口三峰山东2里处有一青砖砌成高2丈余的高台,此即“梳妆台”,也称为寿唐关。它宽可通车马,是公元955至957年后周与南唐之间“寿春包围城”留下的遗迹。五代残唐时,南唐元帅李景达驻兵寿州,在八公山南塘四周的山头设置十八座连珠寨,与后周军队作战。当周世宗“亲征寿州、领军前至”,立即率兵士在名山口筑起寿唐关与唐兵的十八寨抗衡,此关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所以“梳妆台”开始是寿唐关,之所以称之为“梳妆台”,是人们纪念一位巾帼英雄刘金定。

�据《蒙城县志》和有关史料记载,刘金定为五代后期宋朝初期之女子,多才多艺,通晓经史兵法。五代战争中,十七岁的刘金定率众在双锁山立寨铸刀,保护自己的家乡,几次击败窜入蒙城、涡河一带抢劫的水盗、土匪和入侵的南唐官兵,威震涡淮,两岸百姓受益平安度日。北宋初,赵匡胤南下讨伐南唐,被南唐军困于八公山,形势险恶,赵匡胤手下年轻将领、蒙城人高琼,冒死杀出重围,回京城汴梁(今开封市)搬救兵,途经双锁山,遇巾帼刘金定,二人一见钟情,结为夫妻,一同前往八公山救驾。在淮南突围中,高琼病倒,刘金定率双锁山五千精兵,渡过淮河,智取寿唐关。第二天,南唐兵包围寿唐关,刘金定气定神闲地在关上梳妆打扮,然后策马挥刀杀入敌阵,大败南唐军,在八公山与淮河之间的狭窄的峡谷中将南唐主堵住,巧用火攻,大败南唐军。从此,人皆称寿唐关为梳妆台。

�有一首歌谣唱道:“双锁山上飞彩凤,金刀红马刘金定。力杀四门破南唐,护乡保国传美名。”从八公山到涡河一带,现保留着许多与这金刀红马刘金定有关的遗址:刘金定饮马泉、经城练兵场、涡河北的刘金定拉马沟等等,它们烘托“梳妆台”,一代代传颂这位智勇双全,有情有义的巾帼刘金定的伟绩。

10、凤凰台

凤凰台为南京历史上著名胜景之一,地处南京城内西南部花冈,建于南朝早期。相传在刘宋元嘉十六年(439),有3只状如孔雀的大鸟翔集于今花冈,这3只鸟又招引了无数鸟类群集于此,被认为是“百鸟朝凤”的太平盛世景象。于是宋文帝刘义隆诏令置凤台里,并在花冈上筑台,号凤凰台,称百鸟朝凤翔集之冈为凤台山。

�南朝灭亡之后,凤凰台曾长期留存,待大诗人李白至此登临吟咏,凤凰台更与湖北黄鹤楼、鹦鹉洲一并名闻天下。提起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先要说到李白的“黄鹤楼”情结,据元人辛文房的《唐才子传》记载: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诗作,遂为之搁笔,并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太白遗诗》收有李白《捶碎黄鹤楼》云:“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另有一首为《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予捶碎黄鹤楼作》。后人还据此建有“搁笔亭”,以为纪念。

�崔颢《黄鹤楼》诗即景抒情,文词流畅,景色明丽,浑然天成,有自然真切之妙,无刻意雕琢之痕,严羽《沧浪诗话》称之为“唐人七律第一”。李白对崔颢诗喜悦而至赞叹,是合情理的,但如“捶碎黄鹤楼”之类,显系后人附会。李白写黄鹤楼的诗多达十几首,其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都是经典之作,流传之广不亚于崔诗。李白对于崔诗的心怀耿耿大约是真的,这有他的《鹦鹉洲》一诗为证:“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此诗不仅因崔颢“芳草萋萋鹦鹉洲”之句而起兴,而且全诗的结构、情采,以至遣辞造句,明显模仿崔颢《黄鹤楼》诗,前四句一望便知。

�《唐诗纪事》和《苕溪渔隐丛话》记载,李白在黄鹤楼搁笔后,对此事一直不能释怀,后又仿崔诗写了《登金陵凤凰台》,以较胜负。诗人来到金陵,登上昔日象征祥瑞兴盛的凤凰台,感到的却是物换星移,凤去台空,六朝繁华一去不返,昔日吴国王宫一片荒芜,东晋豪族只留得古坟累累,于是留下了这首唐人律诗中的杰作: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凤凰台”诗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其思想境界的深刻与宽广要胜于崔诗;而它的影响终究不及崔诗者,大约还是因为人们从中看出了“仿”的痕迹。其实从另一方面看,崔诗因为李白的一仿再仿,便越炒越热,崔颢应该感谢李白为他做免费广告。崔颢的黄鹤楼诗、王勃的滕王阁诗、李白的凤凰台诗,在登临诗作中三峰并峙,蔚为奇观。

�黄鹤楼、滕王阁得以重建,凤凰台则只有“凤去台空”的命运,早在北宋初,大将曹彬攻克江宁府城时,便将凤凰台焚毁了,现在仅存遗址。这是凤凰台的悲哀,也是六朝繁华烟消云散的一个象征和缩影。唐代李群玉《秣陵怀古》诗曰:野花黄叶旧吴宫,六代豪华烛散风。龙虎势衰佳气歇,凤凰名在故台空。市朝迁变秋芜绿,故冢高低落照红。霸业鼎图人去尽,独来惆怅水云中。

11、雨花台

雨花台位于南京城南中华门外。它的闻名遐迩,自然是因为此地出产神奇瑰丽的雨花石,还有高僧讲经,感动上天,落花如雨的传说,更有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在这里铸起了巍峨的精神丰碑,令人想到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忠心悬日月,义气薄云天。

�人们惯常所称的雨花台,包括中冈和东冈。中冈为主峰,叫凤凰山,以附近有凤凰台而得名。东南之峰,称东冈台或东冈。东晋时,豫章内史梅赜屯兵于此防胡人入侵,有功于东晋,故东冈又叫“梅赜冈”。还有一西冈在安德门外,称石子冈,又叫劳劳山,山上有著名的劳劳亭,东吴时修建,为古代送别之所,题诗甚多,著名的有李白《劳劳亭诗》:“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雨花台”这一称谓始于唐朝。自东吴至南北朝时,这一带寺庙众多,香烟缭绕,“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相传南朝梁武帝时,高僧云光法师在此设台讲经,精诚感天,落花如雨,坠地化为五彩砾石。后人称讲经之台为雨花台,称玛瑙石为雨花石。

�另说“雨花石”为东吴时一位印度高僧拜求而来。当年,孙权改建业为国都后,一位印度高僧准备在长干桥边建一座阿育王寺。孙权不知佛教是怎么回事,派人把高僧抓起来。

高僧向孙权大讲佛法,并说自己曾得到佛祖释迦牟尼的传授,能求到珍贵的佛宝舍利子。孙权半信半疑,便以七天为限,让他求舍利子。真能求到,可以建寺;不能求到,就要杀头。

于是,高僧在南面石山上搭了一个台,日夜在台上祈拜天地,求舍利子。第七天夜里,下了一阵石头雨,没有舍利子。宽限七天,依然没有舍利子,高僧再示宽限。第三个七天,已近午夜,天上忽然“哗啦啦”落下一层舍利子。孙权这才同意建寺。高僧求舍利子的山冈从此有了各种五颜六色的石子,山冈便名石子冈,后改为“雨花台”;石子名为“雨花石”。

�雨花台,“其旁冢累累,其下藏碧血。”有不少历代殉难者的遗迹。西北山麓,有南宋抗金英雄杨邦剖心处。杨邦,字希谡,北宋进士,曾任溧阳知县、建康府判。建炎三年(1129),金兵攻占建康,留守杜充投降,杨邦被俘。金帅完颜宗弼(兀术)诱他投降,杨大骂不从。金兀术恼羞成怒,将其“剖腹除心”杀害。杨邦被害后,原葬今雨花台路北端,1975年移此。

�山北有明代方孝孺墓。建文年间,方孝孺为侍讲学士。燕王朱棣以武力夺位,自立为帝(即明成祖),召方孝孺起草诏书。“正学麻衣陛见,执笔书一‘篡’字,曰:‘万世后,脱不得此字’。”“成祖遂夷其九族,更夷师友一族,以足十族之数,谓之‘瓜蔓抄’。”(清褚人获《坚瓠集》续集卷二)相传其一学生拾遗骨葬此;现在的墓是清同治年间建的衣冠冢,有碑“明方正学先生之墓”。新中国成立前,雨花台成为刑场,野草丛生,满目凄凉。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南京建立反动统治政权,这里又成为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场。在二十二年的血腥统治期间,有近十万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在这里牺牲了年轻的生命。雨花台的一卵一石、一草一木都浸透了先烈的热血。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在雨花台建起了革命烈士陵园。步入陵门,迎面是一座巨型烈士雕塑群像,九位烈士屹立在青松扶拥之中,肃穆悲壮。塑像由一百七十九块花冈石拼镶而成,这是我国解放以来建造的全国最大花冈石雕像群。这些烈士,有的挺胸昂首,有的怒目圆睁,有的镇静自若,表现出先烈们为了追求真理和实现崇高理想无怨无悔、视死如归的凛然正气。

�雨花台顶峰耸立着革命烈士纪念碑,碑上镌刻毛泽东主席题写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立在此处,可以看到台下北、西、东三处烈士殉难处遗迹。当年,无数先烈在此英勇就义,如今,这里雪松挺拔,水杉笔直,玉兰皎洁,正象征死难烈士的高尚情操和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万古长存,令后人景仰。距纪念碑不远,是一座两层的古式建筑,这是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内陈列着一百二十七位雨花台烈士的事迹,还有他们生前与反动派英勇斗争时留下的遗物。死难烈士中著名的有恽代英、邓中夏、罗登贤、郭纲琳、何葆珍、毛福轩、侯绍裘、卢志英、黄励等。雨花台四周苍松翠柏,浓荫蔽日,芳草铺地,碧绿如茵,远眺市区,高楼大厦,栉比耸立,绿树掩映,风景如画。雨花台烈士的英灵永在,浩气长存。

�登雨花台望大江,也许只有明初大诗人高启的诗才称其气势: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我怀郁郁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英雄来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我今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先烈的碧血,诗人的绝唱,凝聚为雨花台苍茫万古、绵绵不尽的浩气、壮气与豪气,这股浩然正气在弥漫于江南佳丽地的帝王气与金粉气之中别具一格;或者可以说,正是这帝王之气、金粉之气、浩然正气的交织融汇、交相辉映,才成就了六朝故都的品格、气象与神韵。

12、戏马台

�“西楚一时雄,彭城千古秀。”古城徐州南市区,有一小山冈,秦末楚汉战争时,“项羽因山为台,以观戏马”,故名戏马台。公元前206年,项羽率众灭秦之后,于同年农历四月大会诸侯,分封十八王,自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他经常登临此冈,观赏士兵赛马操练,检阅部队的阵营和武艺。冈上原有一石桩,相传为项羽拴马桩。明万历十一年(1583),徐州户部分司主事姜士昌立碑一座,碑上“戏马台”三个大字,为徐州兵备右参政莫与齐所书。

�戏马台作为项羽遗迹,引来历代诗人发怀古幽情。宋代吕定《咏戏马台》诗曰:“英雄事往人何在,寂寞台空草自生。”元代陈孚《徐州诗》曰:“尚想巍台上,铁槊拥万马。酒酣笳鼓鸣,旌旗蔽原野。及今亦何有,荒棘秋满把。”明代方孝孺的《咏戏马台》诗尤显沉痛和沉重:“盖世英雄酒一杯,悲歌只使后人哀。生平费尽屠龙技,今日空留戏马台。”�

36、歌风台

观《史记》“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太史公是有意将这两个巨人比着写的。当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项梁与项羽一齐看热闹,项羽对叔父说:“彼可取而代也。”至于刘邦,到咸阳服徭役,放眼远望,望什么呢?望秦始皇帝,然后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只此两句,项羽、刘邦二人的神形气概乃至以后的命运都勾划出来了。

�项羽力能举鼎,才气过人;刘邦好酒及色,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项羽有《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刘邦有《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垓下歌》慷慨悲凉,是英雄末路的浩叹;《大风歌》气魄宏伟,既有志得意满,也有居安思危,不愧王者之风。

�但是在刘邦与项羽这里,后人似乎将“胜者王、败者贼”的逻辑颠倒过来了,项羽这个失败的英雄赢得更多的同情,仅在他“该不该过江东”这一点上,就有著名的大诗人杜牧、政治家王安石和中国第一女词人李清照,反复吟咏,打起了笔墨官司。

�平心而论,项羽多贵族气,刘邦多无赖气。但都不失为大英雄,况且他们都是楚人,所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历史仿佛是可以预料的。徐州有戏马台,沛县又有“歌风台”,戏马歌风思楚汉,刘项原来是一家。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十月,刘邦平定了淮南王黥布的反叛后,班师回长安。路过故里时,召集父老乡亲欢宴于行宫。“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刘邦作《大风歌》大约还是有所准备的,就像如今一些领导同志题词要有准备一样,不一定是率意为之,信口唱来,但他能够“自作歌诗”,这一点就比今天一些大小头目动辄令秘书捉刀要高明、可爱一万倍;况且这《大风歌》又岂是寒酸孱弱的“秘书”们无病呻吟,闭门造得出来的?�刘邦离去后,里人即于行宫前筑“歌风台”以为纪念。后人在台上竖立了歌风碑。如今重建的“歌风台”上,有汉代“歌风碑”和元代摹刻碑各一块。碑文篆写为古文体,仍清晰可辨。原相传为汉代曹喜所书,《乾隆徐州府志》又说为东汉蔡邕所书,难以详考。元代摹刻碑略小于原碑,字迹神似。此外还有今人所立歌风碑一块,碑上有“歌风亭”覆盖。

�“云归尚识真人气,风起犹闻猛士歌。”历代帝王诗写得好的有几位,如汉武帝,曹氏父子,据说乾隆皇帝一生写了几万首诗,数量可称冠军;可是刘邦一个大老粗,就这首《大风歌》,肯定不亚于汉武帝的《秋风辞》,比之魏武的《观沧海》,或不及其苍凉沉雄,而气魄实为过之;至于乾隆皇帝诗,只有“遗风”之说,谁记得一句半句?清袁子才咏歌风台诗云:“高台击筑记英雄,马上归来句亦工。一代君民酣饮后,千年魂魄故乡中。青天弓剑无留影,落日河山有大风。百二十人飘散尽,满村牧笛是歌童。”歌风台不远处,13、射戟台

吕布好比项羽转世,项羽跟刘邦是对头,歌风台与射戟台相邻,饶有意趣。东汉末,群雄纷起,徐州为吕布盘踞,刘备暂驻小沛。当时的吕布与刘备就如当年的项羽与刘邦相似。其时,淮南袁术派大将纪灵带兵十万进攻刘备,刘备求救于吕布,吕布约见两家,劝说罢兵。纪灵不从。吕布便令左右抬他的方天画戟立在离辕门一百五十步的地方,对纪、刘说:“我如射中画戟小枝,你们两家罢兵;如不中,你们再回去厮杀。有不同意者,另两家并力拒之。”说罢,一箭中的。《三国演义》“吕奉先射戟辕门”有诗赞曰:“温侯神射世间稀,曾向辕门独解危。落日果然欺后羿,号猿直欲胜由基。虎筋弦响弓开处,雕羽翅飞箭到时。豹子摇尾穿画戟,雄兵十万脱征衣。”后人为纪念吕布消弓耳战祸的义举,在沛县修筑了“射戟台”。

�射戟台坐落在一个恬静、幽雅的小花园中。花园虽小,却简朴精致,由雪松、洋槐、剑麻等组成的满园绿色,尤显生机勃勃,令人赏心悦目。

�射戟台实际上是一座亭子。亭子占地不足十平方米,青瓦覆顶,深沉凝重。六角飞檐,弯弯翘起,飞檐的尖头直刺青天,使人立刻想起一个“射”字。亭子由六根红木抱柱支撑,檐顶与抱柱之间,用木格雕饰来过渡。整个亭子典雅优美,古朴天然。亭子正中的汉白玉基座上,矗立着一通清乾隆年间的古碑,碑上有墨底阴文“射戟台”三个大字,笔酣墨饱,遒劲有力。亭子正中两根抱柱上有对联云:“一弦飞矢鸣画戟,十万雄兵卸征衣。”�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吕布的形象并不好,《三国演义》中的吕布竟是反复无常,勇而无谋,见利忘义之徒。但是,对于他的骁勇绝伦、英雄无敌,倒是众口一辞,无人不服的。“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吕奉先射戟辕门”,可算是吕布一生中最显威风、最有光彩的两件事。以后,吕布每况愈下,直至败亡。从后人修筑“射戟台”一事看,历史还是公允的,就算是有劣迹、有污点的英雄,人们也不会忘记它闪光的一面,哪怕只记住其中的某一点。

14、钓台

在桐庐县城西15公里的富春山上,有一离水面晚七十米的平台,光洁平整,可坐百余人。相传,此台即为东汉名士严光垂钓之处。严子陵,名光,会稽余姚人,曾与汉光武帝刘秀同学同游。刘秀即位,他改名隐居,后被召到京师洛阳,任他为谏议大夫,他不肯接委,隐归于富春山。

�在此台西部约80米处,又有巨石峭然屹立,这是西台,传说南宋谢翱台。东西两台,兀峥嵘,一江碧水,清澈见底,远近青山,岩石奇峭。其景正如清顺治年间进士郑日奎《游钓台记》所描述:“越日,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际双峰,崭然秀峙,觉有异步,急呼舟子曰:‘若非钓台耶?’曰:‘然矣!’舟稍近,迫视之,所谓两台,实则两峰也。台称之者,后从为之也。台东西峙,相距可数百步,石铁色,陡起江岸,数百步不肯止。岩傲睨,如高士并立,风致岸然。崖际草木,亦作严冷状。树影水中,又有如游百,水流波动,势欲飞起。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意当日纸张,应在此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惝恍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蹬,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视先生,悉在下风……”�钓台之景,景仰之情,尽在其中也!�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最高人生理想情态莫过于“修身齐家平天下”,然而并非所有的读书人都能出仕继而建功立业的,而归于其次的“隐以求志”也不失为另一种理想人生形态。

亭台楼阁之“台” 形如亭台楼阁的成语
严子陵的际遇为所有欲入仕者梦寐以求,在此不能感叹万端,在严子陵身上他们感受到知识分子的尊严和人格的独立。

钓台留下不少碑刻,明代重刻的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言简意赅,犹为突出。其仕其隐,他人自己,先生明君,等等种种关系道理,莫不在其中;而压篇之句更是广为传颂之名联佳句:先生,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

惟光武以礼下之。在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行狂之风,山高水长。

�王思任,明神宗万历年间进士,以峭拔清新见长的小品文作家,他的《钓台》则着重写出钓台人文景观。他见亭中祠中“俱为时官匾尽”官场的矫饰假情,愤慨抨击这种“身每在官中,而言每在官外”可厌假清高。他认为严先生“不仕”是出于一种自然情态的“士各有志”,而不是有意以示其清高。最后作者慨然而书:�夫兰桂之味,以清口出之,则芳;以艾气出之,则秽;咄咄严陵,生得七里明月之眼,而死被万人同堂之,学陵苦矣。然而尽去其文乎?曰:“山高水长,存范仲淹一额可也。”如此率直之文,也如其人。清顺治三年,绍兴城破,王思任绝食而死。如此将生命置之度外,为国捐躯,他也真有足够的资格痛斥官场那些假模假式之人。

�隆炎二年(1164年)南宋抗金名将张浚《过严子陵钓台》,亦碑刻在上。

�古往今来,此处留有许多诗歌楹联。郑板桥书曰:先生何许人?羲皇以上;醉翁不在酒,山水之间。�其景仰、赞叹跃然纸上。

�一位留名为孙寄龛的写道:江山如画,高风终古长留,已姓名留芳,有光名郡;出处休论,清节尽人可学,愿偈来渡濑,无愧先生。

�有一长联,引经据典,慨然直抒胸臆:一件蓑衣,肮脏那朝中黼黻,你有你的四海,我有我的千秋,天下已定,老子何必官耶?本朋友义不君臣,只可把富春山,长让与先生把钓;两只梦脚,惊动上下星辰,尊莫尊者帝王,高莫高者通德,此才弗用,寡人以为过耶?望严滩却思商皓,纵然标豁过度,能屈他渔父同床。

�下联中的商皓,即商山四皓,指汉初商山四个隐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雨里先生,四人的头发胡须都是白的,故而称之为四皓。汉高祖召,四皓不应。后来汉高祖想废太子,吕后用了留侯张良之计谋,迎接来了四皓,使他们辅佐太子。有一天,四皓陪侍太子见高祖,高祖说:“羽翼成全。”才去掉了废太子的想法。可严子陵哪会屈傲骨充当“商皓”?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有篇游记“钓台的春昼”,并在钓台题壁诗一首:不是尊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怨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郁达夫行文之际,正值抗日战争,诗中用了鲁仲连义不帝秦之典,以此痛斥当时郑孝胥之流的汉奸。文中充满黑暗现实下的愤懑和对古代高士的向往,郁达夫有隐逸之心,实无处可隐。想当年,严陵遇光武这样的能“以贵下贱”的明君,尚且不事王侯适其志,而现实中“义士纷纷说帝秦”,竟然没有一个硬汉。郁达夫后来去了东南亚。隐姓埋名,但最后仍死于暗杀。

15、丛台

 史载战国时赵国起初势弱,赵武灵王受北方游牧民族身着轻巧衣物作战的启发,发起了要求赵国人尤其是军队改穿胡服的改革,加紧操练兵马,从此使赵国日渐强大。当时操练的场所,据说便是在丛台。它是赵都历史的见证,成为古城邯郸的象征。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都曾登台游览,吟诗题咏。1750年9月清乾隆皇帝巡行江南过邯郸登丛台写道“传闻好事说丛台,胜日登临霁景开。丰岁人民多喜色,高楼赋咏写雄才。襟漳带沁真佳矣,雪洞天桥安在哉!烟树迷茫闾井富,为筹元气善滋培”。 

据胜亭圆拱门门媚上有“夫妻南北;兄妹沾襟”八个朱红大字,流传很广的“忠孝节义二度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相传,公元8世纪末叶唐朝德宗年间,忠臣梅伯高被奸相卢杞诬陷遇害。梅伯高之子梅良玉逃脱后,被陈东初招为家僮。陈与梅伯高结交甚密,终日寻梅子不见。后来梅花二度开放时,陈得知家僮即梅良玉,便将爱女杏元许配给他。卢杞又欲加害于陈,便奏明皇帝将杏元封为御妹嫁至外邦,并将陈东初夫妇下牢。到外邦和亲的陈杏元由梅良玉相送,一程泪一程血行至邯郸,携手登上武灵丛台,由此哭别。这个宣扬忠孝节义的故事,为游人平添了一段了解中国封建传统的趣话。

16、鹿台

鹿台,商纣王所建之宫苑建筑,地点应在商都附近。周武王伐纣,商纣王发兵拒之于牧野,发生大战。纣兵战败,商纣王逃至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

 殷纣王决意在这里筑鹿台。一则固本积财,长期驾驭臣民,二则讨好妲己,游猎赏心。命姜尚监修,姜据理劝谏不受。纣怒欲杀之,姜尚逃遁,弃暗投明,辅佐周室。纣又命心腹崇候虎监工。崇候虎虔诚服从纣王旨意,兴师动众,集各地名匠,聚全国财宝,整整用了七年时间,一座豪华壮丽的工程才算告竣。还建造了宫廷楼榭数百间。斗拱飞檐,雕梁画栋,富丽堂煌,豪华盖世。殷纣王携妲己及歌女一连饮乐三日,以示庆贺。

 建造鹿台中死伤人丁无数,百姓们怨声载道。鹿台的建造为殷灭亡敲响了丧钟。有诗云:剥民膏脂作台堤,作起台堤日已西。牧野师兴苏困苦,朝歌戈倒望云霓。九州宝货劳心贮,一旦灰尘战马蹄。想是积财冤未散,晓来犹如乱云迷。

 周武王伐纣时,纣王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于“火而死。周武王“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以振贫弱萌隶”。

 纣亡台毁。据县志记载于唐代就鹿台旧址重建鹿台寺,以启迪后人,观鹿台寺遗址尚存。

 鹿台是人民的功劳本,又是殷纣王暴虐的罪证。有诗记之:忆昔商王起鹿台,罔思固本聚民财,而今台散空台榭,惟有闲云自往来。

17、黄金台

燕国国君燕昭王(公元前311-前279年)一心想招揽人才,而更多的人认为燕昭王仅仅是叶公好龙,不是真的求贤若渴。于是,燕昭王始终寻觅不到治国安邦的英才,整天闷闷不乐的。

 后来有个智者郭隗给燕昭王讲述了一个故事,大意是:有一国君愿意出千两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然而时间过去了三年,始终没有买到,又过去了三个月,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匹千里马,当国君派手下带着大量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的时候,马已经死了。可被派出去买马的人却用五百两黄金买来一匹死了的千里马。国君生气地说:“我要的是活马,你怎么花这么多钱弄一匹死马来呢?”

 国君的手下说:“你舍得花五百两黄金买死马,更何况活马呢?我们这一举动必然会引来天下人为你提供活马。”果然,没过几天,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

 郭隗又说:“你要招揽人才,首先要从招纳我郭隗开始,像我郭隗这种才疏学浅的人都能被国君采用,那些比我本事更强的人,必然会闻风千里迢迢赶来。”

  燕昭王采纳了郭隗的建议,拜郭隗为师,为他建造了宫殿,后来没多久就引发了“士争凑燕”的局面。投奔而来的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有齐国的阴阳家邹衍,还有赵国的游说家剧辛等等。落后的燕国一下子便人才济济了。从此以后一个内乱外祸、满目疮痍的弱国,逐渐成为一个富裕兴旺的强国。接着,燕昭王又兴兵报仇,将齐国打得只剩下两个小城。著名诗人陈子昂写了一首关于幽州台的诗《登幽州台歌》。

 鸡跖泉边草乱埋,荆高终不负燕台。不知马骨埋何处,风雨蛟龙夜夜哀。(黄金台 清。蒋超)

18、轩辕台

黄帝是公认的人文初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他统一炎黄二大部落,教人种地盖房,发明文字,行医用药,开创了中华文明的新世纪。相传黄帝生于山东曲阜,110岁时在河南荆山乘龙升天。《史记》中记载:“黄帝崩,葬桥山”,桥山是现在的陕西黄陵县桥山。而在河南、河北和甘肃都有黄帝陵。北京的黄帝陵位于平谷区东北7.5千米的渔子山上,北依群峰,南对盘山,西邻西汉平谷故城。山上有大冢,世传为轩辕黄帝陵,俗称轩辕台。建陵的年代不详,大约建于战国至西汉年间,为仿汉建筑风格,轩辕台建于小山之上,气势博大,沿坚实的花岗岩石阶来到山顶,高大的阕门直映眼帘,阕门两侧朱雀、石狮把守,大殿为单檐庑殿顶式建筑,古朴庄严,正殿供奉轩辕、伏曦、神农三皇。庙内有一巨石碑座,古书记载,碑文为古代诗人陈子昂所写的《轩辕台》五言诗一首“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轩辕台因此而得名。

19、琅琊台

史传越王勾践初建琅琊台。同秦、晋、齐、楚等国君主在台上歃血盟誓,共同尊辅周室。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后,为称霸中原,从会稽迁都琅琊,并在城东南5公里的琅琊山上筑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前219年东巡郡县,建造厂除函谷关外惟一的行宫——琅琊台行宫。西汉末,琅琊台毁于地震。明代万历年间在琅琊台顶修建海神庙和礼日亭,后庙、亭等俱毁。今琅琊台最珍贵的文物是秦朝刻石,刻石496字,记述了秦始皇统一宇内的功绩,碑文出臼李斯之手。

20、钧台

钧台也叫夏台,位于今河南禹州市。《左传》昭公四年载「夏启有钧台之享」,是指夏启在袭位以后,召集各路诸侯或部落首领在钧台举行大型宴会,表示自己正式继承王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行“开国大典”和“国宴”的地方,也是夏桀囚禁商汤的地方。后商汤强盛,联合各诸侯国攻夏,缚住夏桀,放逐于现巢亭山(今安徽境)。三年后,夏桀忧愤而死,商汤便建都于亳(bo薄,河南商丘东南),但仍封禹之后代于夏亭。

21、兰台

春秋战国时期,兰台上宫殿辉煌,史称:“兰台之宫”,为强大楚国的文化中心。楚顷襄王亦曾理政于兰台之宫,有“以弱弓微缴加归雁之上者”,劝谏顷襄以兰台为基地,奋发图强,恢宏楚业。“继屈原之后的楚国著名文学家宋玉,伴楚王游于兰台之宫,因而产生了著名典故“下里巴人”、“阳春白雪”的故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42305.html

更多阅读

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成语 含有数字九的成语

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成语一落千丈;一劳永逸;一马当先;一成不变;一草一木;一通百通;一脉相承;一无是处;一无所知;一目了然;一鼓作气;一丝不苟;一分为二;一狐之腋;一决雌雄;一刻千金;一鸣惊人;一事无成;一泻千里;

描写春天的成语和诗句 苗写春天的成语和诗句

 描写春天的成语春光明媚 春华秋实 春暖花开 春山如笑春光灿烂 春风和气 春晖寸草 春回大地春色撩人春色满园 春深似海 春生夏长春笋怒发 春意盎然 春意阑珊 红情绿意 花红柳绿 花香鸟语 枯木逢春柳暗花明满园春色柳绿花红 雨丝风

出自《论语》的成语 出自孔子的名言

出自《论语》的成语1、【犯上作乱】《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2、【巧言令色】《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3、【一言以蔽之】《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军训日记之《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给爸爸的一封信日记

4月26日星期四军训日记之《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亲爱的爸爸妈妈:您们好!现在,我在军训营已经是第四天了。说实话,我真的有一些想家。不知道您们想不想我,我想您们也想我吧!在军训期间,几乎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完成。如搭蚊帐、洗碗、洗

(1)描写四季景色的成语和句子 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

描写夏天的成语赤日炎炎 绿树成荫 挥汗如雨 蝉声阵阵赤日炎炎 绿树成荫 挥汗如雨 蝉声阵阵烈日当空 电闪雷鸣 暑气逼人 酷暑难耐 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汗流浃背 蝉不知雪簟纹如水 冬日夏云 冬温夏清 浮瓜沉李 寒来暑往火伞高张 肉山脯

声明:《亭台楼阁之“台” 形如亭台楼阁的成语》为网友一个人再潇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