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阿马岛战争启示录 - 品茗论史 - 环球军事论坛 军事|国防|全球防 回望英阿马岛战争

英阿马岛战争启示录

马岛海战揭开了新时代高科技战争的序幕。一枚价值仅30万美元的“飞鱼”导弹,一举击沉价值1亿美元、号称当时英国最现代化的驱逐舰,震惊了全世界

海上力量的有效运用对国家战略的支撑,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战后,全世界海军大国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影响到迄今为止所有海战的指挥

马岛上空,硝烟未散。28年后的今天,英国石油公司的钻井平台在“约克”号军舰的保护下出现在这片阿根廷人魂牵梦萦的海域,英阿两国再酿危机。

马岛海战:揭开高科技战争时代的序幕

马岛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著名的一场海战。虽然其规模远远不及一战、二战中那些场面宏大的海战,但由于导弹、核潜艇等新技术装备投入战场,使这场海战明显区别于传统海战,它实际上揭开了新时代的序幕——高科技战争时代来临了。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军队占领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立即组建了一支庞大的特混舰队决心夺回马岛。4月17日,英国特混舰队到达阿森松岛,作出了首先夺取南乔治亚岛的决定。19日,舰队启航南下,25日战斗打响,英军顺利夺占该岛。此战中,英军首创直升机用导弹击伤潜艇的战例。

28日,英军以南乔治亚岛为基地,对马岛为圆心的200海里区域实行海空立体封锁。阿根廷海军在禁区边缘的活动促使英军决定扩大袭击范围。5月2日,英国核潜艇用自导鱼雷击沉阿“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首创核潜艇击沉巡洋舰的战例。

英军的这一做法迫使阿海军将水面舰艇全部撤回港内,同时决定用飞机打击英舰队。5月4日,阿“超级军旗”式战斗机用法国制造的“飞鱼”导弹击沉了英“谢菲尔德”号驱逐舰,首创空舰导弹击沉大型战舰的战例。

由于法国“飞鱼”导弹的机密技术参数被透露给英国,英军防空电子干扰效率大增,有效遏止了阿军进一步扩大空袭战果。英军在完全掌握了海空控制权后,于5月21日开始登陆作战。阿军出动战斗机对登陆场和英舰队展开了攻击,击沉英舰船5艘、击伤4艘。由于实力对比悬殊,阿军未能阻止英军重占马岛的军事行动。

马岛战争是以海军为主,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现代化战争。马岛战争之后,高科技广泛应用于战争。制海权在于制空权,制空权在于制电磁权,制电磁权在于制外层空间权。战神驰骋的空间越来越广阔,不过自那以后再也没有发生可供研究的堪称“大”字的海战。

“导弹时代的首次战斗”

马岛战争期间双方在战斗中大量使用各类战术导弹、制导鱼雷和激光制导炸弹(双方共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有17种之多),在战场上取得惊人的效果,因此全世界军界人士称这一战为“导弹时代的首次战斗”。

马岛战争中阿空军损失各型飞机117架,其中在空中损失的86架战机中有84%是被英军防空导弹击落。而阿根廷以一枚价值仅30万美元的“飞鱼”导弹,一举击沉1艘价值1亿美元、号称当时英国最现代化的驱逐舰,更是震惊了全世界。马岛战争是对精确制导武器的实战检验。由于制导武器从发现目标到完成攻击的整个过程,都由精确的制导系统控制,使攻击距离、命中精度和破坏威力远远超过传统火炮,战争的破坏性和残酷性大大增加。 (人民、新华)

中国为什么要高度重视马岛战争?

海上力量的有效运用对国家战略的支撑在这场战争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2010年,马岛战争整整28年过去后,英国石油公司的钻井平台终于出现在这片阿根廷人魂牵梦萦的海域。战争对国家利益纠纷的裁断是如此斩钉截铁。“公理在大炮射程之内”。在这一刻,谁又会为阿根廷哭泣?

相比海湾战争,以至于后来的两伊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局部冲突,英阿马岛战争给我们的借鉴意义更值得重视。一方是发展中国家,占有地利;一方是老牌海上强国,海上作战能力强且经验丰富,但长途远征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些优势。在装备上,交战双方也是水平接近,英阿两国都有航母(虽然阿根廷未敢使用)。在训练上,两军也互有长短,特别是阿根廷空军由于其泼辣彪悍的作风,曾给英军水面舰艇造成了重大损失,甚至一度改变了战争的平衡。

然而由于国力、海上兵力调度等方面的局限,阿根廷最终输掉了这场战争。相比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的一边倒,马岛战争在战争起因(海洋能源利益争端)、过程特点(海上高技术作战、时间短、消耗大)、实力对比等方面,给予人们的启示更多一些。从军事技术的发展来看,28年后的军事科技,使得海上冲突的残酷性进一步加大。

归根结底,马岛战争最大价值在于对大国海洋战略、海军战略的影响。海上力量对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地位,海上力量的有效、合理运用对国家战略的支撑,都在这场战争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转载自新华军事,作者郑文浩,原题为《阿根廷,谁又会为你哭泣》)

马岛之战中争夺 制空权的经验教训

马岛之战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导弹大战 。双方在战斗中使用的先进武器,有各类战术导弹、制导鱼雷和激光制导炸弹,现统称为精确制导武器。双方共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有十七种之多,战场上取得惊人的效果。

战争中双方积极运用空中力量,用于控制战区、对海对陆攻击、侦察、兵力投送和后勤补给等,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阿根廷在家门口失掉制空权

客观地说,战争中阿根廷空军的表现相当优秀,作战骁勇,战技娴熟,取得了巨大的战果,但他们却是在孤立地作战,能看到的只是优秀的飞行员和精良的武器,他们在家门口失掉了制空权,英国空军却在万里之外夺得了制空权。一得一失之间,是国运兴衰的见证,也是两支不同类型的空军最明显的差距体现。

争夺制空权的三大经验教训

1.充分利用航母和岛屿机场作为空中力量的作战基地。

在远离本土的岛屿争夺战中,必须拥有必要的空中力量活动平台或地面基地,最大限度地解决空中封锁、掩护和预警难题。马岛之战中,受活动基地的限制,双方空中力量都未能充分掌握制空权。

英国方面,由于当时英国中型航母已全部退役,轻型航母搭载的战斗机数量有限,始终无法保证对制空权的全时空掌握,使阿根廷空军有机可乘。另外因轻型航母缺乏空中预警能力,英军不得不派出驱护舰前出作为舰队的雷达哨,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阿根廷方面也未能很好地利用马岛上的机场,在进入马岛一个多月的备战阶段都没有整修机场,仅进驻了少量螺旋桨推进的普卡拉攻击机,其空军主力仍留驻600多公里外的本土机场,已达到其战机作战半径的极限。在战斗中,阿根廷战机飞临马岛战区后,其留空时间仅有短短的几分钟,只能采取打了就走的袭击战,数量优势无法发挥。

2.最大限度地发挥舰载和陆地防空火力的作用,填补空中力量的空白。

马岛战争中,双方空中力量实际上都未能彻底掌握制空权,留下的空白只能由舰载和陆地防空火力来填补。如战争中,阿根廷利用地面高炮火力击落了30多架英军飞机和直升机。英军不仅充分发挥了舰载防空火力的作用,在部队登陆脱离舰载防空火力圈后,还迅速投入了地面防空导弹系统,及时为登陆部队提供了保护。

3.直接攻击敌空中力量基地,歼敌于地面。

为弥补战机数量的不足,在特混舰队抵达马岛水域之前,英军在战争中曾出动远程轰炸机空袭马岛机场。其后还出动特种部队袭击了阿根廷本土的里奥·加列戈斯空军基地,一举炸毁8架超军旗攻击机,并袭击了佩布尔岛上的简易机场,烧毁了一批攻击机。此种袭击作为补充手段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来源:新华,作者金向华)

英阿马岛战争启示录 - 品茗论史 - 环球军事论坛 军事|国防|全球防 回望英阿马岛战争
美英现代海军 发展的分水岭

世界海军大国包括美国都在吸取其经验和教训

“无敌”级轻型航空母舰是英国皇家海军目前唯一的航母型号。满载排水量为2万吨,可携带22架舰载机。首舰“无敌”号于1980年服役,并参加了马岛战争。“无敌”级三艘航母将分别于2010年、2012年和2015年退役。按照计划,“无敌”级退役后的位置将由最新型的“伊丽莎白女王”级大型航母接替。

战后,无论是战争双方还是其他一些海军大国,包括美国,都从这场现代化高科技战争中学到了不少的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已经影响了到目前为止的所有海战的指挥。

英国1982年12月份的国防白皮书《马岛战争:经验教训》,以及美国海军在1983年2月关于“马岛战争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报告》同时指出,此次战争表明英国缺少一个完整的航母舰载机联队(缺乏预警机和远程战斗机),另外还缺近距离防空武器,这样至少可以减少损失更多的战舰。今天,英国正在建造一支大型常规航母,该航母能上载一支完整的舰载机联队,其中包括现代化的预警机。另外英国正计划建造适合全球远征作战的大型两栖攻击舰。

通过此战,美国海军特别注意到了阿根廷对反舰导弹的成功利用。于是美国和英国的海军都加速采购密集阵近防炮等近战武器系统,另外还都研制了改进的干扰物和ECM(电子对抗措施)。在马岛战争中,阿军用飞鱼导弹和炸弹攻击英舰的经验,多年来影响了美英等国海军的训练、战术、着装以及未来舰艇的设计和自卫。

针对此种作战的经验,美国迅速调整了其“舰队恢复训练”体制,另外还更改了“损害控制”课程。正是得益于这种调整,在5年后,也就是在1987年两伊战争期间,被伊拉克飞鱼导弹误中的美国护卫舰“斯塔克”才得以幸存。

马岛战争还给各国海军带来了其他变革:规定不再允许舰艇兵穿高化纤制服,取而代之的是长袖棉衬衣;为了防备被火灼伤,舰上人员在进入战备状态之前都需戴上布帽;损害控制小组都配发了改良的灭火服和装备。许多国家的海军舰艇在设计时都配备了更加强大的损害控制系统。

此次马岛战争同时还引起了各国对用铝作为舰艇上层建筑材料的争议,广泛认为正是铝这种材料导致了此次战争期间舰艇的高损失率。薄薄的铝皮上层建筑使舰载先进的电子系统和人员易受到小口径炮火的袭击。其实在马岛战争之前美国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美国海军指定其最先进的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必须用钢来建造。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战前缩减皇家海军的计划被悄悄废弃掉了。(《国际展望》)

大洋新闻 时间: 2010-03-07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42320.html

更多阅读

郭解,在劫难逃 郭解

[煮酒论史] 郭解,在劫难逃作者:纳兰_秋提交日期:2009-5-22 11:23:46    郭解,在劫难逃自荆轲以后,皇帝的保卫系统愈加森严,要想靠近皇帝几乎不可能,荆轲被杀,宣告刺客时代的终结,但更贴近我们想象的另外一群侠义人士开始出现,

十九、昭宪皇太后 仁宪皇太后

明治维新的黑幕——日本政府最想掩盖的黑历史楼主:加州清光天涯论坛 > 煮酒论史 > 近代风云 [我要发帖]http://bbs.tianya.cn/post-no05-310257-1.shtml十九、昭宪皇太后  明治在临终前,恐怕是留下了另外一个极为重要的遗言。而这

声明:《英阿马岛战争启示录 - 品茗论史 - 环球军事论坛 军事|国防|全球防 回望英阿马岛战争》为网友有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