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提出改造传统农业理论。可以说,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是对农业现代化的最富重大影响的研究。1964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在其《改造传统农业》中,从理论上阐明了农业和农民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对传统农业的性质提出了新的见解,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有赖于农业的迅速稳定的增长,而传统农业不具备迅速稳定增长的能力,出路在于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即实现农业现代化;舒尔茨首次分析了教育投资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重要意义。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是一个经济概念,他把”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要素为基础”的农业称之为传统农业。他驳斥了两种长期流行而且影响深远的观点:一种是认为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另一种就是有名的隐蔽失业论。舒尔茨强调,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是不能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应把弱小的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一个高生产率的部门。在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的过程中,舒尔茨认为重要的是制度保证,运用以经济刺激为基础的市场方式,通过农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动来刺激农民;强调适度规模,反对建立大规模农场,指出要使农民乐意接受新的生产要素,就必须使这些要素有利可图,这一方面取决于新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产量,另一方面取决于政策因素。
2、诱导的创新理论
诱导的创新理论来源于厂商理论,约翰·希克斯和汉斯·宾斯旺格曾作了卓有成效的研究,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这一理论。诱导的创新理论认为,一个社会可以利用多种途径来实现农业的技术变革。由无弹性的土地供给给农业发展带来的制约可以通过生物技术的进步加以消除。由无弹性的劳动力供给带来的制约可以通过机械技术的进步解决。一个国家获得农业生产率和产出迅速增长的能力,取决于在各种途径中进行有效选择的能力。如果不能选择一条可以有效消除资源禀赋制约的途径,就会抑制农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一种关于农业发展的有效理论应该包括这样一种机制,通过这种机制,一个社会可以选择农业技术变革的最优途径。诱导的创新理论把技术变革过程看作是经济制度的内生变量,把技术变革看作是对资源寨赋变化和需求增长的一种动态反映。诱导的创新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私营部门的诱导创新。私营部门都会把资金用于发展一种促进较便宜的要素替代日益较昂贵要素的技术。与此相同,在一个国家中,若一种要素相对于另一种要素比在第二个国家更昂贵,则创新努力将被吸引到节约这种相对昂贵的要素。第二,公共部门的诱导创新。市场价格信号是引导技术变革的主要途径。农民在价格变动的作用下,被诱导去寻求节约日益稀缺的生产要素的技术的方法,并促进公共部门开发新技术,要求以现代的技术投入品替代更为稀缺的要素,从而以社会最优的方向,来引导农民减少单位成本的要求。第三,制度创新。制度创新需求的改变是由相对资源票赋和技术变革诱导的。通过克服产生于要素享赋、产品需求和技术变革的不均衡而预期潜在的利益得以实现,是对制度变革的一个强有力的诱导。此外,包括宗教和意识形态的禀赋对制度创新的供给也具有强烈的影响。
3、扩散理论
世界农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先进的耕作方法和优良的动植物品种的扩散,是农业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源泉。因为这种行为不仅有效地传播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而且缩小了农民之间和地区之间的生产差距,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农业技术扩散的过程中,不仅有农民之间的相互切磋借鉴,还有国家以及私人研究机构广泛参与;不仅有经济学家对此进行的细致研究,还有社会学者对扩散速度与农场经营者的个人特点及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的探讨;更有农业行政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对扩散的不断推动。一般而言,扩散行为具有自发性的特点,这是农业生产者为追求农业的高产出而采取的一种自觉行动。但是,扩散行为并不排除一些团体、机构乃至政府部门的强力推动,由此使得扩散行为被社会所广泛认可。值得指出的是,扩散理论所提供的模式,仅仅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一个因子,因而,其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也只能局限在它所擅长的领域和空间之内,并不能成为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唯一要素(速水佑次郎,弗农·拉坦,2000)。
4、肥力保持理论
肥力保持理论被认为是来源于与英国农业革命相联系的动植物管理方法的进步和早期德国土壤学家提出的土壤肥力枯竭概念,由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在《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一书中提出。在英国农业革命过程中,通过集约式地引入和使用饲草和绿肥作物,增加和扩大畜肥的使用范围,从而达到增加土壤肥力的目的。这种新的管理方法,与农场的合并以及对土地开发的投资同时进行,因而促进了农业总产出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显著增长。这一方法在18世纪后期的英国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并成为1850~1870年间英国高产农业的最主要的技术支撑。同时,该方法还引起了奥尔布雷克特·撒厄等人的极大关注,他们在对土壤和植物营养的性质和原理进行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土壤肥力枯竭学说。认为土壤肥力枯竭的危害极大,以致任何一种农业体系都必须恢复被植物所吸收的土壤成分。因此,好的耕作方法,应当以一个特定的水平,通常是对特定土壤的自然水平来维持土壤的有机含量。19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贾斯特斯冯·李比希等人进一步发展了土壤肥力枯竭学说,不仅证明了土地矿物质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而且验证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农业生产的资本和报酬递减的假设。在此基础上,自然资源稀缺学说随之建立起来。这一学说认为,自然资源是稀缺的,这种稀缺性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增加,资源稀缺性不仅影响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危及经济的增长。上个世纪20年代中期,在经济史学家和土地与资源经济学家的倡导下,肥力保持理论形成一种潮流,并成为指导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理论。虽然在肥力保持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也曾受到一些批判,但是,它却始终作为一种农业发展的思路被认可,并在世界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目前的可持续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都与肥力保持理论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
5、城市工业影响理论
城市工业影响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德国农业经济和农业地理学家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理论。他在1826年出版的《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孤立国》一书中提出: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其经济状况,尤其是取决于它到农产品消费的距离。20世纪50年代初,西奥多·舒尔茨利用费希尔—克拉克的一般经济发展的结构转变模型和冯·杜能的传统土地经济学,提出了“城市工业影响农业发展假说”。他认为:经济发展发生在特定的区位中心;这些区位中心在构成上主要是工业城市;现有的经济组织在经济发展的特殊中心运行得最好,它也在那些位于城市中心周围的有利农业地区运行得最好。并指出,要素和产品市场在城市工业迅速发展的区域比城市经济还没有转变到工业阶段的地区更能有效地发挥作用(陆大道,1995)。因此,就“城市工业影响农业发展”理论而言,对欠发达国家尤其是极度贫困的地区并没有多大的意义,而对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却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6、高收益投入理论
20世纪60年代,扩散模型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的局限性愈发显露出来,许多人开始对相关的一些理论观点进行反思:农业技术是否能够很容易地从高生产率国家扩散到低生产率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农民之间在资源配置方面是否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通过反思和重新考察,人们认识到,农业技术具有高度的地区性,由于气候和资源禀赋的不同,在大多数情况下,先进国家开发的技术不可能直接转移到欠发达国家。即使对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也只能获得非常有限的农业增长。为此,舒尔茨认为,在传统农业中,农民对农业资源的配置是富有理性和效率的,他们之所以贫穷,是因为在大多数国家中,农民缺少对此做出反应的经济和技术方面的机会。因而,要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经济增长的生产性源泉,其关键问题是投资,以便使贫困国家的农民能够获得现代高收益投入品。上述观点被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概括为“高收益投入理论”,并强调有三种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率提高的投资渠道:一是对农业实验站创造新技术、新知识进行投资;二是对工业部门开发、生产和销售新技术进行投资;三是对促进农民有效使用现代农业要素进行投资。高收益投入理论出现后,很快就被高产粮食品种的开发所证明,无论是五十年代墨西哥开发出的高产小麦和玉米,还是六十年代菲律宾开发出的高产水稻,以及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开发出的杂交水稻,都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以其较高的农业生产率,为与现代人口和收入增长相适应的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然,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也意识到,“高收益投入理论”尽管已被几个国家的农业增长实践所证明,但是作为一种农业发展理论,其不仅仍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而且对农业发展中的一些现象,亦无法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和说明(速水佑次郎,弗农·拉坦,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