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C-141“运输星”重型战略运输机 安 22重型运输机


美国-C-141“运输星”重型战略运输机 安 22重型运输机
C-141“运输星”运输机是美国空军主力战略运输机之一,是世界上第一种完全为货运设计的喷气式飞机,是第一种使用涡扇喷气发动机的大型运输机,由洛克希德·马丁佐治亚州分部研制。C-141于1961年3月开始研制,共制造5架原型机,第一架于1963年12月首次试飞,1965年4月开始交付部队使用,主要用于运送人员和物资,已于2006年全部退役。主要特点:航程远、载重量大,可进行空中加油遂行洲际空运任务,亦可实施远程快速机动空运。可运载30~40吨货物或200名全副武装士兵。C-141的货舱虽然不如后来出现的C-5和C-17的大,但是也能轻松的装载长达31米的大型货物。其货舱也可一次运载208名全副武装的地面部队士兵,或168名携带全套装备的伞兵。该机还可以运送运送卡车、油车、轻型坦克、吉普车、榴弹炮、“民兵”战略弹道导弹等。 总体性能C-14l的机身采用铝合金半硬壳式破损安全结构,悬臂式上单翼,全金属结构T形尾翼,液压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动力装置为4台普·惠公司的TF33-P-7涡扇发动机,推力4×93.47千牛,分别装于4个翼下吊舱内。10个机翼整体油箱总燃油量89300升。有空中受油设备。主要机载设备有标准设备包括双套无线罗盘,伏尔/定位标接收机,下滑标和指点信标设备,APN-147和ASN-35多普勒雷达,罗兰-C,APN-59B导航和气象雷达,双套高频无线电通信设备。作为运输机,没有装备固定武器。C-14l固定乘员有5名,正副驾驶员各1名,飞行工程师2名,装卸员1名。驾驶舱后有食品柜、衣帽间和供换班人员休息的舱间。机尾开有巨大的蚌式尾门,便于装卸大型货物,下舱门放下可作为货桥。主舱可载154名士兵或124名伞兵,或80名担架伤员和8名医护人员,或运送大型装备,如可同时装运一辆2.5吨卡车及其拖车、一辆2.5吨油车,一辆M-113坦克。在运送车辆、小型飞机等带有轮子的货物时,可以使用平坦的货舱地板;但也可以快速更换成带有滚轴的地板,方便装卸箱装货物等。在运送人员的时候,可以在舱壁上加装临时座椅,也可以在地板上加装座椅。 改型 C-141有三种基本改型。 C-14lA:基本型,1964年4月首批定货127架,曾在越南战争中使用,在中东战争中曾为以色列空运过大批作战物资。在1967年由于越南战争的需要曾2次追加定货,使总定货数达到279架,1982年2月交付完毕后停产。C-14lB:A型的改装加长型、A型由于货舱容积的限制常常使飞机达不到最大起飞重量,此外为了远程战略运输还需加大航程。为此洛克希德公司根据空军的要求对270架C-141A进行改装,主要是加长机身:机翼前加长4.06米,机翼后加长3.05米:从而使货舱容积增加61.48立方米,装载能力提高30%。此外还改装了机翼根部整流罩,使升力分布更加合理,提高了飞机的疲劳寿命,改装后的飞机可延寿12~18年。为加大航程,加装了空中受油设备。改装工作1976年开始,1977年3月原型机YC-14lB首次试飞,1979年12月第1架交付使用,1982年6月270架全部改装完毕,整个机队改装工作历时4年,耗资6.5亿美元。C-14lC:在90年代,C-141B运输机又经过玻璃驾驶座舱升级,演变为C-141C型运输机。 作战使用1968年5月,C-141运输机被编列入现役部队后,美国空军第34航空医疗撤运中队曾驾驶该型机奔赴越南战场,执行战斗支援任务。在C-141飞行的179天中,该中队作战人员从越南战场上将许多美军伤员撤运回美国本土,其中在东南亚地区执行的任务次数达1262次。另外,该中队还执行948次撤运任务,将美军人员从日本空运至美国本土。 在1965年到1973年间,美国军事空运司令部和美国空军后备役部队派遣C-141运输机参与战斗撤运任务16万8千次,撤运人员超过40万人,创下了惊人的飞行记录。 1973年2月12日到4月4日间,参加越南战争的美军战俘更是亲眼目睹了C-141运输机参与执行“回国行动”的情况,首批40名战俘乘坐编号为66-0177的C-141运输机离开河内回国。当时这架飞机被取名为“河内的士”。 到了90年代,海湾战争期间,C-141运输机更是成为美军作战支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C-5运输机配合使用组成一支混合战略空运力量,担负为美国军队空运大型武器装备和作战物资的任务。在战争打响之前,共执行空运部署任务超过15000次,运送军事人员超过50万人,战备物资超过50万吨。从1990年8月到1991年3月,在战区共运送重伤员4437名,轻伤员7800名。整个海湾战争期间C-141共飞行了37000架次,在90%的架次中能准时抵达目的地。从越南战争到海湾战争,C-141运输机可以说在空运作战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1883年格林纳达的紧急狂暴任务、1989年巴拿马的致命陷阱,到1993年索马里的重建希望任务、1999年科索沃的盟军作战任务,再到2001年美国本土“高贵的鹰”任务和阿富汗“持久自由”任务,乃至2003年的“伊拉克自由”任务,随处都能看到C-141运输机的身影。根据计划,美国空军的C-141运输机在2006年春季完成最后一次飞行后退出历史的舞台。在近半个世纪的服役期间,该型运输机创下了1030万飞行小时的记录。
技术数据:翼展:48.74米 机长:51.29 机高:11.96米机翼面积:299.9平方米 主轮距:5.33米 前主轮距:16.16米乘员:5人动力:4台惠普公司TF33-P-7涡扇式发动机,4×9526公斤推力 最大时速:912公里 实用升限:12680米空重:67970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155582公斤最大载重量:40439公斤最大爬升率:14.8米/秒 起飞滑跑距离:1829米 作战半径:1112公里 最大航程:5148公里 转场航程:10284公里 货舱尺寸(C-141B型): 长:28.44米 宽:3.11米 高:2.78米 总容积:246立方米左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43585.html

更多阅读

C-17历经波折终成正果 历史上的今天10月17日

请选中您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提要美国空军在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取代当时已即将达到使用寿命的C-141“星”式战略运输机,开始有了新型运输机的需求构想。1980年美国空军正式提出了重型运输机C-X的需求草案,并由麦道飞机公司获得

民兵-3:美国现役的第三代战略核导弹

美国“民兵3型”洲际导弹发射(一) 简介民兵-3洲际导弹美国现役的一种洲际弹道导弹,它是美国第三代地地战略核导弹,它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至70年代初期发展的,其突出特点是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和打击硬目标的能力,开始采用分导式多弹头,命中

世界十大战略运输机排名 中国最大运输机运20

排名链接世界十大战略运输机编者注:这一榜单基本是按照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和最大载重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运-20没有公开这方面的准确数字,如果按照一些媒体对运-20运输机200吨的起飞重量和50吨的最大载重判断,其处于伊尔-76和安-

声明:《美国-C-141“运输星”重型战略运输机 安 22重型运输机》为网友八分青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