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记者刘仰奇报道黄磊写给女儿多多的信《写给未来的你》中写道:“幸福就是选择一种你们喜欢的方式活下去,用心守护你们的爱侣和孩子,还有彼此。”这些私房耳语和情感梳理,令网友备受打动,也掀起一波给孩子写信的高潮。写信作为与孩子对话、沟通的方式,更多的家长希望信中有赞赏、鼓励和理解,并传授为人处世之道。除了这些,父母不妨用一颗平常心,适当示弱,让孩子学会坚强与自立。
家长热衷在孩子人生的重要节点写家书
“给孩子写信”成为最近网络热议话题。记者对多名家有3-10岁孩子的父母进行了调查,发现喜欢写家书的家长不在少数,有的家长以书信方式与孩子进行阶段性(一周、一个月或半年)总结和沟通,更多家长会在节日、孩子人生的重要节点(如考试、入学)用书信鼓励孩子,提出期望,后者的比例超过六成。
中国的家长对家书尤其重视。曾国藩在家书中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他在家书中写道:“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傅雷将家书当做讨论艺术与人生的方式,在10多年间,用家书鼓励两个孩子要有“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众多家长告诉记者,写信不仅是一种沟通方式,他们更希望孩子从中看到父母深沉的爱。家长王女士说,这是当下最时髦的亲子教育方式。
给孩子写什么?
赞赏、鼓励和理解
“长大后,写给他关于快乐的建议”、“不要晚婚晚育提早规划人生”、“要独立、要自信,因为爸妈不会陪伴你一辈子”……翻开父母写给孩子的书信,记者看到,快乐、自爱、感恩、独立、懂事等字眼最为多见。很多家长表示,家书是深度、平等沟通的方式,对于家长来说,也能反省、梳理内心。
杨先生的儿子上小学二年级,至今他写给儿子那些长长短短的书信已经接近百封。杨先生说,这些家书里全部是关于读书、生活、爱情、家庭、事业和梦想的感悟,作为父亲,他相信自己的家书更为理性和具有概括性。“爸爸给孩子写信,不单单只有温情脉脉的耳语,更多是人生的指导。”杨先生相信,父亲多与孩子沟通,孩子在人生之路上会走得更加坚定。
在信中,与孩子像朋友一样沟通,是家长们保持写家书的最大动力,特别是因为忙碌而时有忽视孩子的家长更是这么认为。“最近你结识了好朋友,我可以带你们上山爬树。”从小学起就给儿子写信的匡先生说,实践证明,无论大小道理,只要不是以居高临下的口吻进行训导,孩子都会接受。立志与女儿当终身闺蜜的Sarah说,在书信中多表扬女儿的表现,女儿也变得更加自信活泼。
【专家建议】
除了表达赞赏,还可以适当示弱
家书应该写什么?心理咨询师嘉嘉说,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建议在不同阶段关注的内容有所不同:6岁以下的儿童时期,更多的是教给孩子分享、感恩和快乐;7-14岁的少年时期,鼓励孩子进行社交,告诉他们要体谅、尊重他人;15岁以上的孩子要多进行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价值观,这个过程中,父母适当示弱,让他们体会父母的不易,懂得感恩、坚强和自立。
![给孩子写信,该怎么写? 给老师写信怎么写](http://img.aihuau.com/images/31101031/31053847t014dccf3d373579d2b.jpg)
刘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