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养灵根气养神,
海涵春育道德真。
陶冶性情致中和,
气沉丹田忌躁嗔。
练功要得正果,其下手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清虚,一个是脱换。
清虚是指意识来说的;脱换就是脱胎换骨,是指形体来说的。
神本身它也是气,是特殊的混元气。大家知道,体细胞的混元气主要是来营养形体,转化成有形之物;脏真混元气营养内脏的细胞,转化成内脏细胞,还要维持内脏的分泌功能;而脑细胞的混元气既需要营养脑细胞,又需要满足脑细胞的分泌功能,分泌多种物质,虽然脑细胞不再繁殖,但它可以贮存各种信息。因此脑细胞的气和人体里边的气就不完全一样了。这种气得特殊点,它有—般的能量消耗,有—般的物质合成,也还有特殊的物质合成,另外里边还有信息能量变化。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体力劳动,非常累,睡—觉休息休息,或吃点好的,加点能量就很快恢复。你真是高度脑力疲乏之后,吃点高能量食物解不了乏。什么道理呢?吃进去那些高能量的东西,往往只能供体细胞的能量代谢,而不能更好的补充内脏、脑子里边的消耗。
因为脑子消耗的是高度全息的气;因此吃进的东西必须加工成体混元气,再进一步转化成脏真混元气。脏真混元气是各个内脏的混元气,各个内脏既有自身的新陈代谢,又有分泌功能,而且在脏真混元气当中,尤以肾脏最为突出。肾脏里包括了生殖之精,生殖之精的全息性,比其它的细胞能量信息要更充足一点。因此要真正去营养神,得靠脏真混元气。说的更加确切点,要有效地去养神,得靠肾的精。五脏六腑都有精,肾藏五脏六腑之精,肾的生殖之精是从五脏六腑之精聚起来的,因而肾的精气,包含了五脏六腑之精。而生殖之精在要生成时,那个混元气、那个气场用来养神是最好的了。
正是因为这一点,传统道家一开始练功,叫“聚津成精”,把身体里的津液化成精。一化成精,精气充足了,要出现性兴奋,肾气就充足了,这时不是把精泄出去,而是把精化了,“炼精化气”,去养神,过去叫做“还精补脑”(把精提起来去养脑子),’也叫“来药归炉”。一出现性兴奋就叫作活子吋,阳气发生,肾阳出现,把这个气收回来去补脑子。所以古人练功的第一步是先把精气升起来,还精补脑,加强脑的功能,加强神的功能。我们现在很多人,想练功,但练不下来,坚持不了,精神做不了主。为什么?就是神的能量不够,定不住。神的能量怎么才能足?就需要经常用气去营养神。传统气功是靠炼精化气,先聚津成精,把肾之精练充足。而后炼精化气去养脑子。
可我们智能功不练下田,只练中上二田,那靠什么去养脑子?肾气不充足怎去养神?我们为什么不这么搞?因为我们都是在家练功,过去练功的多是出家练功,其实出家练功的人,真正练成了的也很少。什么道理?一方面很多和尚老道都是“指佛穿衣,赖佛吃饭”“馋当厨子懒出家”,他们并没有真正想练功。另一方面过去老师不会讲得很透,即便讲透了,而人类多少万年养成的习惯都是生命活动左右神,还不会自觉用神来控制生命,身体里肾气一充足,就性兴奋,一兴奋就控制不住,就把它泄掉。
男性遗精是把精丢了,女性精气充足也跑了。有情绪时,高兴就往外闹啊跳啊,不高兴就愁啊哭啊,这也是在“泄”。这是生命活动当中已经形成了的定势,不好变了,所以过去练功也不好练成。出家后真想练功有另外的练法,一开始“炼精化气”,至少一百天不能把精丢掉。睡觉时老师看着,你一出现阳升就叫醒你,起来练功,现在能行吗?做不到。所以我们就不练下田。
练中田怎么办呢?练中田本身把意念放在中丹田肚脐以上,把肾气尽量往上提,少跑一点,这是一。第二我们讲养神,在我们普通的生命过程中要靠精,用精这部分物质的全息去营养神的全息的。而我们现在用意识加工气,用意识直接和外面非常细微的原始混元气相结合,让它也变成全息,用这种气去养神。这样就不是用津化成精、精化成气的全息,而是直接运用意识的全息了,这样做应该比精的全息更进一步、更好一点。
同学们一听,这可不怕了,我们就用意识加工去,精怎么跑也没关系,跟黄河决口一样“一泄无余”,哗哗流去吧。那也不行,因为人本身形成的生理习惯,要用意识逆着过来是比较困难的,精一跑,养神的气要下流,你只要一不注意它就跑得厉害,所以不能随随便便让精跑,恣情纵欲是不行的。
——摘自函授辅导材料之十七(《基础》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