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最伟大的键盘类作品《十二平均律》分两集写成,前后间隔22年,他通过平均律将音乐的一切可能性实现到无可比拟的深度和广度。因此这部作品在乐坛上一直具有教科书的地位,它们为全部大小调谱写,富有冥想性,有时又令人激动不已。
奥地利钢琴家古尔达(FriedrichGulda)以演奏巴赫见长,他演奏的巴赫平均律曲强调触键的清晰与透明,令作品本身的超然之美越发空灵、瑰丽。许多演奏者表现的只是巴赫的外表,而古尔达刻画的却是巴赫的内心世界!
古尔达演奏的巴赫《十二平均律》(Well-TemperedClavier)是公认最权威的版本之一,他的演奏强调节奏的弹性,从而令每一记琴音的冥思扩展到最大化,那清新透明的触键又让人觉得那分超然的美并不遥远,不知不觉的,便会被旋律的纯净和清澈迷住。
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是音乐史上的里程碑。
弗里德里希.古尔达(FriedrichGulda):生于1930年的维也纳,从1937到1942他在帕佐夫斯基门下学琴,后来进入维也纳音乐院向塞尔德霍费学钢琴,同时向约瑟夫.马克斯学作曲理论,在赢得1946年日内瓦国际钢琴大赛第一名之后,他开始在瑞士、匈牙利、意大利与捷克等地开展系列演奏会,1950在卡内基厅首演。不久后他在巴哈、贝多芬、莫扎特与舒伯特等曲目上获得国际性的赞誉,常常巡回演奏全本贝多芬钢琴奏鸣曲,1968年录了贝多芬全本。后来他渐渐往爵士乐方向发展,从那时候起,他常在他的古典音乐听众面前附加演奏爵士乐。身为一个古典音乐钢琴家,古尔达的演奏以富感性的诠释著名,是极富天赋的一种表现。
巴赫的《钢琴十二平均律》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文献之一,也代表了巴赫器乐创作的最高成就。巴赫的平均律共写了24个大小调,在未采用十二平均律之前,演奏中移调转调都会受到很大限制。所以说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是音乐史上的里程碑,当之无愧。
古尔达16岁获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1等奖,1947~1949年在欧洲和南美洲巡回演出,赢得了国际声誉。1950年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举行独奏会,获得成功。他演奏J.S.巴赫、W.A.莫扎特、L.van贝多芬的作品尤为精采。1955年,他迷上了爵士音乐,特别对爵士乐的即兴演奏感兴趣,认为这和巴罗克时期的旋律自由装饰是一脉相承的。在他的独奏会结尾,常加一些大鼓和其他低音乐器,甚至为了表示与“清教徒”式的音乐决裂,把维也纳音乐学院奖给他的贝多芬200周年纪念戒指还给他的母校,并当场发表演说,表示与传统音乐决裂。他创作、演奏了不少爵士乐曲,甚至把维也纳圆舞曲改编为布鲁斯。现定居慕尼黑。
外界对他的评价是,「廿世纪最杰出的贝多芬诠释者之一」。但他自己并不认为如此:「这只是一种可能,不过我觉得和海顿、莫札特和印象派作曲家心灵上更接近」。古尔达的思考和演奏方式十分率直、忠实自我,按照他的说法:「我的练琴时期是从13到16岁,之后便是寻找音乐真理的过程」,换句话:「演奏者首先必须作品产生爱和感情,有了这个动机,透过个人体会与了解,达到作曲者所要传递的意念」。难怪他弹的曲子有超乎古典精神的新生命力,这是结合个人感受与经验,不著痕迹地表现在乐曲中,浑然天成。
弗利德.古尔达天生任性瀟洒,特立独行,行径古怪,没有什么朋友,他也不在乎。对自己人同样不护短,有一回古尔达到音乐教授家接儿子,当时钢琴课还没结束,他就问:「我儿子到底有没有音乐天份?」还没等教授答复,他拉了儿子就走,边走边扭头大声说:「我知道,我儿子根本没有才华」。
最令人侧目的是,他演奏时不穿燕尾服,经常是一件黑色套头毛衣加一顶犹太小圆帽,有时候甚至光著身体就上台(是对拘泥形式的古典乐,一种嘲讽?),但喜爱他的听众皆不以为意,名指挥家波恩姆(Boehm)甚至说:「他弹得实在好,穿游泳裤上台也可以接受。」(为了回报,古尔达竟破例穿上正式礼服)。
音频试听链接:http://www.deccaclassics.com/en/cat/4172362
(说明:点击曲目后面的试听三角符号,稍作缓冲后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