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织诸家之见,解释其含义。如不少人理解这句话为“治学愈多,离道愈远”;任继愈《老子新译》翻译为:“从事於学问,[知识]一天比一天增加,从事於‘道’,[知识]一天比一天减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163页)。[魏]王弼撰《老子注》下篇则将“为学日益”解释为“务欲进其所能,益其所习。”将“为道日损”解释为“务欲反虚无也。”河上公撰《老子注》卷下对“为学日益”的解释是:“学谓政教礼乐之学也。日益者,情欲文饰日以益多。”对“为道日损”的解释是:“道谓自然之道也。日损者,情欲文饰日以消损。”等等。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说:“为学是指探求外物的知识活动。这里的‘为学’,范围较狭,仅指对于仁义圣智礼法的追求。这些学问是能增加人的知见与智巧的。”“‘为道’是通过暝想或体验以领悟事物未分化状态的‘道’。这里的‘道’是指自然之‘道’,无为之‘道’。”(中华书局1984年版,250页)
作者罗列诸家论说,但没有“逞其师心”做一表态。笔者不揣浅陋,少有顾忌,斗胆说出自己对这句话的看法:
实际上老子的话很简单,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读书由薄变厚,由厚变薄”过程。益是增加、多,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增加变多的过程。道是指老子说的道,即真理、事物的本质、规律。我们知道,真理是简单的、朴素的,但认识真理却是曲折的、是去粗取精,去芜存真的过程,也就是“日损”的过程,不断削去繁芜纷杂的枝叶,接近事物之“本”。这个过程既是学的过程,也是思悟领会、认识不断上升的过程。两者因果相关,又表现出“益”与“损”量上的反向变化趋势。
这八个字见于《老子》第四十八章,其文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是什么含义 为学日益](http://img.aihuau.com/images/31101031/31054138t0185a2757d26b991fe.gif)
后半句话的解释是不断地去粗取精,去芜存真(损之又损),向真理、事物的本原接近,就达到“道”的最高境界“无为”,也就是达到和事物的规律无二的境界,自然最本质的运行状态。那就顺应自然之道,不要添加任何人为的干扰,完全按照自然之道办事,就达到无不为的目的。
2008-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