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范蠡西施诗词集萃 范蠡与西施的故事

一、咏范蠡西施诗词集萃

《景阳井》(唐.李商隐)

景阳宫井剩堪悲,不尽龙鸾誓死期。

惆怅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

《馆娃宫怀古》二首(唐.皮日休)

其一

绮阁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

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

其二

响屟廊中金玉步,采香径里绮罗身。

不知水葬归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

《西施咏》(唐.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西施》(唐.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乌栖曲》(唐.李白)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子夜四时歌》摘 (唐.李白)

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夏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玉壶吟》(唐.李白)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美人梳头歌》(唐.李贺)

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

辘轳咿哑转鸣玉,惊起芙蓉睡新足。

双鸾开镜秋水光,解鬟临镜立象床。

一编香丝云撒地,玉钗落处无声腻。

纤手却盘老鸦色,翠滑宝钗簪不得。

春风烂熳恼娇慵,十八鬟多无气力。

鬉鬌妆成欹不斜,云裾数步踏雁沙。

背人不语向何处?下阶自折樱桃花。

《西施》(唐.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西施滩》(唐.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经范蠡旧居》(唐.张蠙)

一变姓名离百越,越城犹在范家无。

他人不识扁舟意,却笑轻生泛五湖。

《范蠡扁舟》(宋.王十朋)

久与君王共苦辛, 功成身退肯浚巡。

五湖渺渺烟波濶, 谁是扁舟第一人。

《范蠡湖》(宋.张尧同)

少伯曾居此,螺纹吐彩丝。

一奁秋镜好,犹可照西施。

《范蠡宅》(元.成廷珪)

淡淡寒云鹤影边,荒阡故宅忽多年。

大夫已赐乎吴剑,西子还随去越船。

白日撑空留罔象,青松落井化蜿蜒。

徒怜此地无章甫,只解区区学计然。

《太常引》摘(元.奥敦周卿)

西湖烟水茫茫,

百顷风潭,十里荷香。

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

《妆台吊西施》(明.徐霖)

苎萝村畔辇归时,翟茀褕衣恨到迟。

别院笙歌怜故土,空台麋鹿怆新知。

倾城岂是红颜妬,沈骨堪为玉貌悲。

鸟喙越王恩自薄,幽魂千载重离思。

《题范少伯祠》(清.朱素臣)

应羡功成身退无,湖流犹把姓名呼。

千秋不乏奇男子,高识谁能及大夫。

《范少伯祠》(清.朱瑞槐)

股掌当年实玩吴,遗祠尚寄海东隅。

敌人剩说筹文种,上国空教哭子胥。

独使蛾眉扶社稷,祗缘鸟喙泛江湖。

莲歌唱罢人归去,回首黄池惜霸图。

《西施》(清.曹雪芹)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吴门蠡口》(郑毅夫)

千重越甲夜成围,战罢君王醉不知。

若论破吴功第一,黄金只合铸西施。

(注:范蠡自此处乘扁舟泛五湖也)

《西施》(歌词.晏菲)

浣纱清溪 柔指纤细

鱼儿沉水为你迷 吴王江山为你弃

情系使命 依然美丽

归来终究成眷属 江湖泛舟双双栖

人世之间如没有你

谁有挽留快乐的心意

咏范蠡西施诗词集萃 范蠡与西施的故事
都说情人眼里只有你 浓抹淡妆总相宜

只愿能够在你的心里 幸福才会有含义

吴越故事只要有了你 江山就会更美丽

吴越故事如果没有你

历史从此不会再传奇

二、历代咏美女西施诗词录

【南北朝】1

[南北朝 谢惠连]

有客被褐前。投心自询写。自言擅声名。不谢嬴甘贾。

臧否同消灭。谁能穷薪火。郦生无文章。西施整妖冶。

胡为空耿介。悲哉君志珼 。

【唐】49

口号吴王美人半醉[唐 李白] 七绝

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宴吴王。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

效古其二 [唐 李白]

自古有秀色。西施与东邻。蛾眉不可妒。况乃效其颦。

所以尹婕妤。羞见邢夫人。低头不出气。塞默少精神。

寄语无盐子。如君何足珍。

咏苎萝山 [唐 李白] 五古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乌栖曲 [唐 李白] 乐府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玉壶吟[唐 李白] 杂言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美人梳头歌 [唐 李贺] 乐府

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辘轳咿哑转鸣玉,惊起芙蓉睡新足。

双鸾开镜秋水光,解鬟临镜立象床。一编香丝云撒地,玉钗落处无声腻。

纤手却盘老鸦色,翠滑宝钗簪不得。春风烂熳恼娇慵,十八鬟多无气力。

(髻下换委)鬌妆成欹不斜,云裾数步踏雁沙。背人不语向何处?下阶自折樱桃花。

杂歌 [唐 李端] 乐府

汉水至清泥则浊,松枝至坚萝则弱。十三女儿事他家,颜色如花终索寞。

兰生当门燕巢幕,兰芽未吐燕泥落。为姑偏忌诸嫂良,作妇翻嫌婿家恶。

人生照镜须自知,无盐何用妒西施。秦庭野鹿忽为马,巧伪乱真君试思。

伯奇掇蜂贤父逐,曾参杀人慈母疑。酒沽千日人不醉,琴弄一弦心已悲。

常闻善交无尔汝,谗口甚甘良药苦。山鸡锦翼岂凤凰,陇鸟人言止鹦鹉。

向栩非才徒隐灶,田文有命那关户,犀烛江行见鬼神,木人登席呈歌舞。

乐生东去终居赵,阳虎北辕翻适楚。世间反覆不易陈,缄此贻君泪如雨。

姑苏台杂句 [唐 李绅] 七古

越王巧破夫差国,来献黄金重雕刻。西施醉舞花艳倾,妒月娇娥恣妖惑。

姑苏百尺晓铺开,楼楣尽化黄金台。歌清管咽欢未极,越师戈甲浮江来。

伍胥抉目看吴灭,范蠡全身霸西越。寂寞千年尽古墟,萧条两地皆明月。

灵岩香径掩禅扉,秋草荒凉遍落晖。江浦回看鸥鸟没,碧峰斜见鹭鸶飞。

如今白发星星满,却作闲官不闲散。野寺经过惧悔尤,公程迫蹙悲秋馆。

吴乡越国旧淹留,草树烟霞昔遍游。云木梦回多感叹,不惟惆怅至长洲。

吴越怀古 [唐 李远] 七律

吴越千年奈怨何,两宫清吹作樵歌。姑苏一败云无色,范蠡长游水自波。

霞拂故城疑转旆,月依荒树想嚬蛾。行人欲问西施馆,江鸟寒飞碧草多。

寄成都高苗二从事 [唐 李商隐] 李商隐 七绝

家近红蕖曲水滨,全家罗袜起秋尘。莫将越客千丝网,网得西施别赠人。

景阳井 [唐 李商隐] 七绝

景阳宫井剩堪悲,不尽龙鸾誓死期。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

和孙朴韦蟾孔雀咏 [唐 李商隐] 五排

此去三梁远,今来万里携。西施因网得,秦客被花迷。

可在青鹦鹉,非关碧野鸡。约眉怜翠羽,刮目想金篦。

瘴气笼飞远,蛮花向坐低。轻于赵皇后,贵极楚悬黎。

都护矜罗幕,佳人炫绣袿。屏风临烛釦,捍拨倚香脐。

旧思牵云叶,新愁待雪泥。爱堪通梦寐,画得不端倪。

地锦排苍雁,帘钉镂白犀。曙霞星斗外,凉月露盘西。

妒好休夸舞,经寒且少啼。红楼三十级,稳稳上丹梯。

舞曲歌辞·冬白纻歌 [唐 元稹] 乐府

吴宫夜长宫漏款,帘幕四垂灯焰暖。西施自舞王自管,

雪纻翻翻鹤翎散,促节牵繁舞腰懒。舞腰懒,王罢饮,

盖覆西施凤花锦,身作匡床臂为枕。朝佩拟拟王晏寝,

酒醒阍报门无事。子胥死后言为讳,近王之臣谕王意。

共笑越王穷惴惴,夜夜抱冰寒不睡。

独游 [唐 元稹] 五律

远地难逢侣,闲人且独行。上山随老鹤,接酒待残莺。

花当西施面,泉胜卫玠清。鹈鹕满春野,无限好同声。

春词 [唐 元稹] 七绝

山翠湖光似欲流,蜂声鸟思却堪愁。西施颜色今何在,但看春风百草头。

送贾恒明府兼寄温张二司户 [唐 綦毋潜 五律

越客新安别,秦人旧国情。舟乘晚风便,月带上潮平。

花路西施石,云峰句践城。明州报两掾,相忆二毛生。

五日观妓[唐 万楚] 七律

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谁道五丝能续命,却令今日死君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施咏

唐? 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注释】

西施:相传为春秋时越国美女,后为越王勾践所得,送与吴王夫差,颇受宠爱,致使夫差迷惑乱政,终为勾践所灭。

越溪:指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东南,传说西施曾在此浣纱。

傅:同敷、擦。

著:穿。

罗衣:用丝绸织的衣服。

浣:洗涤。

伴:女伴。

持谢:奉劝的意思。

子:女子,指东施。

效:仿效。颦:皱眉头。

贱日:微贱的时候。

岂殊众:哪里与众不同。

贵来:显贵的时候。

方悟稀:方才觉得少有。

益:愈加。

怜:爱怜。

无是非:什么都好,无是非可言。

【评析】

这是一首借咏西施而别有寓意的诗。诗的首四句写西施有艳丽的姿色,终不能长久贫贱。次六句写西施一旦得到君王宠爱,就身价百倍。末四句写姿色太差者,想效颦西施是不自量力。“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写出了人生浮沉,全凭际遇的炎凉世态。历来咏西施的诗篇不胜枚举,而王维这首诗可谓独出心裁,别有新意。诗借写西施而写世态炎凉,语虽浅显,寓意深刻。

以咏西施为题,比喻一个人纵然有才也还需要机遇,也反映出世态的炎凉。结尾两句,可以解作姿色是天生的,并没有用,有什么必要效颦?

【白话译文】

天下人都重视美色,貌若天仙的西施岂能长久的贫贱?早晨还在越溪边浣纱,夜晚就选入吴宫成了宠妃。贫贱时她与一般浣纱女没有什么区别,尊贵后才明白自己是稀世的奇珍。梳妆施粉有婢女服侍,穿衣起居也用不着自己动手。君王的宠爱更使她骄态万分,君王爱怜她哪还管什么是非!当年同她一道浣纱的同伴,没有谁能和她同车共荣。奉劝邻家的女子,不必枉费心机去效颦邀宠。

《西施》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历来咏西施的诗篇多把亡吴的根由归之于女色,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或减轻了罪责。罗隐这首小诗的特异之处,就是反对这种传统观念,破除了“女人是祸水”的论调,闪射出新的思想光辉。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一上来,诗人便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反对将亡国的责任强加在西施之类妇女身上。这里的“时”,即时会,指促成家国兴亡成败的各种复杂因素。“自有时”表示吴国灭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这无疑是正确的看法。有人认为这里含有宿命论成分,其实是出于误解。“何苦”,劝解的口吻中含有嘲讽意味:你们自己误了国家大事,却想要归罪一个弱女子,真是何必呢!当然,挖苦的对象并非一般吴人,而是吴国统治者及其帮闲们。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后面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一个事理上的推论: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幸女色,后来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于谁呢?尖锐的批驳通过委婉的发问语气表述出来,丝毫不显得剑拔弩张,而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坚强的逻辑力量,读来仍觉锋芒逼人。

罗隐反对嫁罪妇女的态度是一贯的。僖宗广明年间(880—881),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皇帝仓皇出逃四川,至光启元年(885)才返回京城。诗人有《帝幸蜀》一首绝句记述这件事:“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阿蛮”即“阿瞒”的通假,是唐玄宗的小名。前一回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于马嵬坡缢杀杨妃以杜塞天下人口。这一回僖宗再次酿成祸乱奔亡,可找不到新的替罪羊了。诗人故意让九泉之下的玄宗出来现身说法,告诫后来的帝王不要诿过于人,讽刺是够辛辣的。联系《西施》作比照,一咏史,一感时,题材不同,而精神实质并无二致。这样看来,《西施》的意义又何止为历史作翻案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咏苎萝山

诗人:李白 朝代:唐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注释】

1、苎萝山:位于临浦镇东北,海拔127米,历史上曾属苎萝乡,相传为西施出生地。山上有红粉石,相传西施妆毕将烟脂水泼于石上,天长日久,石头变成红色。

2、西施庙:位于浣纱溪西岸施家渡村,坐西朝东,面对苎萝山。相传,这座庙原是苎萝村中的西施宅,后乡人为纪念西施,改为西子祠。南宋淳熙年间,西施受封为苎萝乡48村的土谷神,改称娘娘庙。西施庙主体建筑现拆建为临浦镇通济中心学校,仅存余屋数间。西施庙门额为石刻阳文,是清光绪二年四月重修庙宇时的遗物,今尚存。

3、浣纱溪:傍依苎萝山,属西小江古道。相传,西施父亲以卖柴为业,家境贫寒。西施自幼勤劳善织,常常帮助母亲在溪边浣纱。范蠡寻访越中美人时,正是在这溪边发现了浣纱的西施。唐代范摅《云溪友议》一文载:王轩游西小江,泊舟苎萝山际,感国色埋尘,怆然题西施石曰:“岭上青峰秀,江边细草青;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

4、西施洗脚潭:在苎萝山西麓。相传,西施未离故里时,常在这里洗脚沐浴,现已淤积为农田,称西施畈。

5、范蠡庵:俗称“日思庵”,位于临浦镇施家渡村柴湾浣纱溪畔。相传,范蠡大夫在此访得西施,当地乡人为纪念此事而建。附近原有古渡口,相传是当年西施入吴时的下船埠。

6、后江庙:又称起埠庙,在西施庙南,背依浣纱溪。相传,越灭吴后,范蠡携西施归越隐居,在此起埠上岸,现尚存。

【背景资料】

这首题为《咏苎萝山》的诗,是唐代诗人李白为颂扬西施可贵的献身精神而吟就的。

公元前494年,吴越夫椒(今江苏吴兴)之战,越军大败,退守会稽。越王勾践采纳大夫范蠡之计,暂时忍辱受屈,向吴国求和。吴越议和后,勾践立志报仇雪耻、兴邦复国。他每天吃饭时都要尝尝悬挂着的一颗苦胆,晚上在柴草堆上枕戈而卧,苦心焦思,不忘国耻,这就是著名的“卧薪尝胆”的故事。勾践又派范蠡到民间寻访美女,送进吴宫,以消磨吴王的心志。范蠡访遍越中,最后在浦阳江边找到了一位秀媚出众,又怀爱国之心的西施。经过三年的培训后,西施带着特殊的使命,来到吴国。吴王夫差对西施备加宠爱,但西施时刻牢记亡国之耻。她细心观察姑苏城的地形和军事设施,画好一张地图,派人送回越国。越王收到地图后,立即制订作战计划,兵分两路出击,一举攻克姑苏,灭掉了吴国。

2000多年来,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位浣纱女子。有关她的遗迹,几乎遍布吴越各地。萧山旧属越国西境,有关西施的古迹颇多,大部分分布在今临浦通济一带,主要有苎萝山。

越王勾践因战败被吴王夫差囚禁三年,因其在吴表现“忠恭”,遂被夫差放还,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立志复国报仇。他一边假装向吴王表示恭顺,一边又不露声色地“遣送巧工良材,让其广修殿宇,以耗尽其钱财。”又意欲“选送绝色女子,以移其心志”。他对大夫文种说:“孤闻吴王淫而好色,惑乱沉湎,不领政事,因此而谋,可乎?”文种也建议选择美女媚惑吴王。

于是,越王勾践十二年(公元前485年)勾践便派遣相面的遍游国中,选择美女,终于得到绝色美女——西施、郑旦。

西施是浙江诸暨南五里的苎萝山下砍柴人的女儿。这山有东、西二村,多数都姓施,女子在西村,所以叫西施。郑旦也在西村,与西施相邻,两家都临江而居,每日里一起在江上浣纱,红颜花颜,交相辉映,好象一对并蒂的芙蓉。

其时,西施已经是远近闻名的漂亮姑娘,“西施衣褐而天下称美”,她因家里贫穷,常常穿着粗布衣服,可是,粗布旧衣掩不住她的天然朴素之美。

她貌似天仙,光彩照人。

勾践选择了西施、郑旦二人,便命相国范蠡用百金聘之,用綺罗制成衣裳让她们穿上,又用多重帷帐的车子让她们乘坐。国人慕美人之名,都想一睹风采,便争相到郊外迎候,道路一时为之堵塞。范蠡于是就带领西施在驿馆中停留,传谕:“想见美人的,先交金钱一文。”并设下一个柜子收钱,柜子一下子就装满了钱币。美人登朱楼,凭栏而立,从下面望上去,飘飘乎像天仙一般。美人在郊外逗留了三天,所得金钱无数,统统归于府库,以充国资。

越王便在会稽城外的土城建了一座美人宫,让西施、郑旦在美人宫里接受培训,并派老乐师教授二人歌舞伎艺,学习宫廷礼仪,装扮容貌举止,经过三年的培训,纯朴的农村姑娘已脱去了“朴鄙”的土气气,学会了宫廷礼仪和歌舞伎艺,变得柔情无限,媚态横生,且礼伎也尽善尽美。又饰以金玉,坐上宝车,所过街道,香风远近都能闻到。又选择了美婢旋波、移光等六人为侍女,派相国范蠡到吴国进献。于是西施、郑旦两位原本纯朴美丽的农村姑娘就成为越王施行“美人计”的工具,成为越、吴两国政治、军事斗争的“武器”。

范蠡进见吴王时说:“东海贱臣,感大王之恩,不能亲率妻妾,伏侍左右,搜遍国内,窃有二遗女,越国跨下困迫,不最稽留,谨使臣蠡献之。大王不以鄙陋寝容,愿纳以供箕帚之用。”夫差望见,以为是神仙下凡,魂魄俱醉。

吴国忠臣伍子胥坚决反对,并劝谏吴王说:“不可,王勿受也,臣闻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昔桀易汤而灭,纣易文王而亡,大王受之,后必有殃……臣闻贤士国之宝,美女国之咎;夏灭以妹喜,殷亡以妲已,周亡以褒姒。美女乃亡国之物,王万勿爱也!”可是夫差不听,遂受其女。

夫差得到美女西施、郑旦便神魂颠倒,夫差把西施更名为“夷光”,郑旦更名为“修明”,越即入吴,二人方上苑中,兵士望见,以为神女。这两个美女都是天姿绝色,夫差都很宠爱,而妖艳善于诌媚的,更推西施为第一。于是西施独夺歌舞之魁,居姑苏之台,擅专房之宠,出仪制相同于妃后。郑旦居吴宫,嫉妒西施的得宠,郁郁不乐,终年而死。夫差哀怜,把她葬在黄茅山,立祠祭祀。

吴王夫差为了满足贪欲,为了淫乐大修宫室,筑姑苏之台,横亘五里,并建春宵宫,为长夜之饮;又建天池,池中造青龙舟,舟中大摆妓乐,轻歌曼舞,日夜与西施为水嬉;令王孙雄特别建造馆娃宫于灵岩之上,铜沟玉槛,装饰珠玉,作为美人游息之所。又建“响屧廊”,响屧就是鞋子。把廊下凿空,用大瓮铺平,上面再盖上厚板,令西施与宫人穿鞋绕行,铮铮有声,所以叫做响屧。如今灵岩寺园照塔前小斜廊,就是遗址。

作者:【罗隐】 年代:【唐】 体裁:【七绝】

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是谁?

【注释】:

历来咏西施的诗篇多把亡吴的根由归之于女色,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或减轻了罪责。罗隐这首小诗的特异之处,就是反对这种传统观念,破除了“女人是祸水”的论调,闪射出新的思想光辉。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一上来,诗人便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反对将亡国的责任强加在西施之类妇女身上。这里的“时”,即时会,指促成家国兴亡成败的各种复杂因素。“自有时”表示吴国灭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这无疑是正确的看法。有人认为这里含有宿命论成分,其实是出于误解。“何苦”,劝解的口吻中含有嘲讽意味:你们自己误了国家大事,却想要归罪一个弱女子,真是何必呢!当然,挖苦的对象并非一般吴人,而是吴国统治者及其帮闲们。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后面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一个事理上的推论: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幸女色,后来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于谁呢?尖锐的批驳通过委婉的发问语气表述出来,丝毫不显得剑拔弩张,而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坚强的逻辑力量,读来仍觉锋芒逼人。

罗隐反对嫁罪妇女的态度是一贯的。僖宗广明年间(880—881),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皇帝仓皇出逃四川,至光启元年(885)才返回京城。诗人有《帝幸蜀》一首绝句记述这件事:“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阿蛮”即“阿瞒”的通假,是唐玄宗的小名。前一回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于马嵬坡缢杀杨妃以杜塞天下人口。这一回僖宗再次酿成祸乱奔亡,可找不到新的替罪羊了。诗人故意让九泉之下的玄宗出来现身说法,告诫后来的帝王不要诿过于人,讽刺是够辛辣的。联系《西施》作比照,一咏史,一感时,题材不同,而精神实质并无二致。这样看来,《西施》的意义又何止为历史作翻案而已!

————————————————————————

西施咏

作者:【王维】 年代:【唐】 体裁:【五古】 】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简析】:

以咏西施为题,比喻一个人纵然有才也还需要机遇,也反映出世态的炎凉。结尾两句,可以解作姿色是天生的,并没有用,有什么必要效颦?

【注解】:

1、持谢:奉告。

2、安可希:怎能希望别人的赏识。

【韵译】:

艳丽的姿色向来为天下器重,

美丽的西施怎么能久处低微?

原先她是越溪的一个浣纱女,

后来却成了吴王宫里的爱妃。

平贱时难道有什么与众不同?

显贵了才惊悟她丽质天下稀。

曾有多少宫女为她搽脂敷粉,

她从来也不用自己穿著罗衣。

君王宠幸她的姿态更加娇媚,

君王怜爱从不计较她的是非。

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纱的女伴,

再不能与她同车去来同车归。

奉告那盲目效颦的邻人东施,

光学皱眉而想取宠并非容易!

【评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45259.html

更多阅读

导学案16范仲淹的故事 范仲淹小时候的故事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少年中国说》16 范仲淹的故事学习目标:1、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积累

“人造范冰冰”包美美整形故事三 范冰冰整形

“人造范冰冰”包美美整形故事(三)极限女孩挑战极限人生2007年4月29日,天还下着蒙蒙的细雨,此时仅仅抽脂几天的包美美,正躺在武汉中盛医疗美容医院的病房里,辗转难安。看着如此忧郁的美美,细心的护士长握着她的手关切的询问:“美美怎么啦?是

范仲淹故事 范仲淹划粥割齑的故事

艰难童年范仲淹(989—105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宋大宗端拱二年(即公元989年)农历八月初二,他出生在武宁军(今江苏徐州市)。祖上几代都在吴越王钱俶手下做官,后来跟随钱俶归顺宋朝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反思 大树的故事教学反思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反思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故事。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而能刻苦学习,胸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赞扬了范仲淹的高尚品德。教学本课时,我从题目入手:“通过题目,你

声明:《咏范蠡西施诗词集萃 范蠡与西施的故事》为网友破釜沉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