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秧歌《十二月对花及故事》 武乡秧歌

武乡秧歌

正月里什么花人人所爱,什么人紧相随同下山来?

正月里迎春花人人所爱,梁山伯祝英台同下山来。
武乡秧歌《十二月对花及故事》 武乡秧歌

祝英台女扮男装与梁山伯同窗共读三年,两人感情深厚,下山时,祝英台向梁山伯托言,为妹作媒而婚。后来祝父将英台另许他人,梁祝二人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先后殉情而死。

(1)据魏晋史学家考证,“梁祝”故事出自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马乡镇,故里遗址现有梁祝坟墓为:梁庄、祝庄、红罗山书院、鸳鸯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桥(草桥)及梁祝师傅葬地邹佟墓等。

(2)在古邹邑面邻微山湖北岸的马坡村,有一立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墓碑,墓碑历经淤积长期深埋,直至1995年才被发掘出来。这是全国现有九处梁祝墓中唯一的一块墓碑,全文843个字,与神话传说戏曲截然不同,不仅载明了二人合葬的地方,还点明了地方官员指令二人合葬的原因。根据碑文记载得知,作为独生女的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到邹城峄山求学读书,路经九曲村过吴桥相遇梁山伯,二人同行,峄山读书,昼则同窗,夜则同寝,三年衣不解,可谓笃信好学者。一日英台思乡回家,山伯得知真相,往其门拜访,求婚不成,回家后一病不起,临死前,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台婚轿经过的路边,让自己看到祝英台出嫁。祝英台得知后,身穿孝服出嫁,轿子经过梁山伯坟时,下轿拜祭撞死在柳树前。

(3)20世纪50年代,著名作家张恨水,在创作长篇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曾根据民间传说,考证出10处起源地:浙江宁波、江苏宜兴、山东曲阜、甘肃清水、安徽舒城、河北河间、山东嘉祥、江苏江都、山西蒲州、江苏苏州。

(4)另据资料记载,有关梁祝的古迹,目前已发现17处包括读书处6个,坟墓10处,庙1座。

(5)此后比较重要的文献记载,清代邵金彪的《祝英台小传》,后者出现了化蝴蝶的结局。

二月里什么花芽芽朝上,什么人背书箱游走四方?

二月里草根花芽芽朝上,孔夫子背书箱游走四方。

孔子是山东曲阜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孔子为了宣传自己的学说,宣传他的政治主张和治国之道,他到处奔波,周游列国。他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这些国家的国君都没有用他。因为那个时候,大国都忙于争霸的战争,小国都面临着被吞并的危险,整个社会正在发生变革,孔子宣传的一套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主张,当然没有接受。

孔子一生坎坷,他3岁丧父,17岁丧母,生活很苦,他喜爱读书。青年时的孔子处于社会底层,看过仓库,喂过牲口。“十有五而志于学”矢志不渝,终身持之以恒。“三十而立”,开始教书育人。50岁时担任过鲁国的官员,55岁率弟子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不为所用。68岁回国,73岁去世。他晚年倾其所学,致力于古代文献的整理工作,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月里什么花满树通红,什么人在桃园结拜弟兄?

三月里桃花开满树通红,刘关张在桃园结拜弟兄。

汉末,天下大乱,刘备是汉王室的远房子孙,这年他二十八岁,恰逢幽州太守刘焉招募义兵。他遇到志同道合的关羽、张飞俩人,大家决心集合乡勇共同应征,为国家出力。张飞说:“吾庄上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们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刘备、关羽齐声应曰:“如此甚好”。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品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道:“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刘备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这就是有名的“桃园三结义”的故事。

从此,三人忠实于誓言,忠实于兄弟之情,确实做到了同甘苦,共患难。成为历代结义兄弟的榜样。

四月里什么花盘龙上架,什么人头顶瓜死里逃生?

四月里黄瓜花盘龙上架,小刘全头顶瓜死里逃生。

大唐太宗皇帝如何死而复生不提,单说刘全进瓜死里逃生。

太宗还魂回到阳间后,把阴间之事,对文武大臣详细说了一遍。然后说:朕与阎王作别时,告诉阎王,朕回阳世无物可酬谢,唯有瓜果。阎王说:我处颇有冬瓜、西瓜、只少南瓜。我答应回去立即派人送来瓜果谢恩。让赶快御制榜文,招人进瓜果到阴司里去。

榜张数日,有一赴命进瓜果的贤者,是均州人,姓刘名全,家有万贯之资,只因妻李翠莲在门首拔金钗斋僧,刘全骂了她几句,说她不遵妇道,擅出闺门。李氏忍气不过,自缢而死。撇下一双儿女年幼,昼夜悲啼,刘全又不忍见,无奈弃家缘、撇儿女、情愿以死进瓜,将皇榜揭了,来见唐王。唐王传旨,教刘全去金亭馆里,头顶一对南瓜,袖带黄线,口噙药物。

那刘全果真服毒而死,一点灵魂,顶着瓜果,早到鬼门关上。把门的鬼使喝道:“你是甚人,敢来此处?刘全说:我奉大唐太宗皇帝钦差,特进瓜果与阎王受用的。”那鬼使欣然接引。刘全到森罗宝殿见了阎王,将瓜果进上说:“奉唐王旨意,远进瓜果,以谢阎王之恩。”阎王大喜说:“好一个有信有德的太宗皇帝,遂此收下瓜果。便问进瓜人姓名,那方人氏。”刘全说:“小人是均州城民籍,姓刘名全。因妻李氏缢死,撇下儿女无人看管,小人情愿舍家弃子,捐躯报国,特与我王进贡瓜果,感谢阎王厚恩。”阎王闻得刘全有一生报国之心,深受感动,即命判官取来生死薄,看到他夫妻俩都有登仙之寿,急差鬼使送回阳世。鬼使说:“李翠莲归阴日久,尸首无存,魂将何附?”阎王说:“唐御妹李玉英,今日该死,你可借她尸首,教她还魂去吧。”鬼使领命,即将刘全夫妻俩带出阴司,回到长安大国,将刘全的灵魂,推入金亭馆里,将翠莲的灵魂,带进皇宫院内。见那玉英公主,正在花阴,漫步而行,被鬼使扑个满怀,推倒在地,活捉了她的灵魂,将翠莲的灵魂推入玉英身内。鬼使回转阴司而去。

宫院中的侍婢们,见玉英跌死,急忙报与三宫皇后说:公主娘娘跌死了!皇后大惊,随报太宗。太宗闻言点头说:朕在阴司问阎王老幼安乎?他说:俱安,但恐御妹寿促。果中此言。唐王上前将御妹头扶起,说御妹醒醒。那公主忽的翻身,叫:丈夫慢行,等我一等!太宗说:“御妹,是我在此。”公主睁眼观看说:

“你是何人,敢来扯我?”太宗说:“我是你皇兄。”公主说:“我那有皇兄!我娘家姓李,我叫李翠莲,我丈夫叫刘全。今因丈夫被唐王钦差,赴阴司进瓜,阎王怜悯,放我夫妻回来,他在前奏,我来迟了,赶不上他。你等无礼!怎敢扯我!”太宗闻言,与众宫人说:“想是御妹跌昏了,胡说哩。传旨教太医进汤药,将玉英扶入宫中。”

唐王当殿,忽有当驾官奏道:万岁,今有进瓜果人刘全还魂,在朝外等旨。唐王大惊,急传旨将刘全招进。太宗问进瓜果之事如何?刘全说:臣头顶瓜果,径至鬼门关,引上森罗宝殿,见了那阎王,将瓜果奉上,备言我王殷勤致谢之意。阎王甚善,说:真是个有信有德的太宗皇帝!唐王又问:你在阴司见些什么来?刘全说:臣不曾远行,没见甚的,只听得阎王问臣的乡贯及姓名。臣将弃家舍子,因妻缢死,原来进瓜之事说了一遍。阎王即命判官取来生死薄查看后说:我夫妻俩都有登仙之寿,便差鬼使送我俩回来。臣在前走,我妻后行,幸得还魂。但不知我妻投到何处?唐王惊问:那阎王可曾说你甚么?刘全说:阎王不曾说甚,只听得鬼使说:李翠莲归阴日久,尸首无存。阎王说:御妹李玉英今日该死,教翠莲借玉英尸还魂去吧。臣不知御妹是谁,家住何处,我还未去寻找她。

唐王听后满心欢喜,当对多官说:朕别阎君,曾问过宫中之事,他言老幼俱安,但恐御妹寿促。却才玉英花阴下跌死,朕急扶起她,少苏醒时,叫:丈夫慢行,等一等我!朕只道是他跌昏了胡说。又问她详情,她说得与刘全说得一样。

魏征说:御妹苏醒即说此言,此是刘全妻借尸还魂之事,可请公主出来,看她有甚话说。唐王说:朕才命太医去进药,不知如何。便教妃嫔入宫去请。那公主在里面乱嚷道:我吃甚药!这里哪是我家!我家是清凉瓦房,不像这个害黄病的房子,花狸狐哨的门扇!放我出去,放我出去!

正嚷着,只见四五个宫女,两三个太监进来将她搀扶到殿上。唐王说:你可认得你丈夫吗?玉英说:我俩从小儿的结发夫妻,与他生男长女,怎的不认得。唐王叫内宫搀她下去。公主出了宝殿,直至白玉阶前,见了刘全,一把扯住说:你往哪里去,就不等一等!那刘全听她说话的声音是妻之音,观其人非妻之面,不敢相认。唐王说:这正是山崩地裂有人见,捉生替死却难逢!好一个有道的君王,即将御妹妆奁、衣物、首饰,尽赏赐了刘全,就如陪嫁一般。又赐与他永免差徭的御旨,看他带领御妹回去。他夫妻俩个,便在阶前谢了恩,欢欢喜喜还乡去了。

五月里什么花飞飞扬扬,什么人在磨房苦受屈情?

五月里小麦花飞飞扬扬,李三娘在磨房苦受屈情。

李三娘是一位美丽、勤劳的姑娘。她的丈夫刘知远自幼父母双亡,家业花尽,一次在马鸣王庙中偷吃祭品时,被李三娘父亲李文奎,收留在家牧马,有一天李文奎见他睡觉时身现红光,有蛇钻七窍,认定他会发迹,便将女儿李三娘招赘给他为妻。李文奎死后,兄娘成为一家之主,便千方百计欺侮刘知远,胁迫他写下休书,三娘看见将休书抢去,一把扯碎,坚决不从。后来又将刘知远逼迫投军远去。兄嫂让三娘改嫁,她毅然回答,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决不改嫁,宁可日间挑水三百担,夜间推磨到天明。实际上她从此沦为兄嫂的家庭奴隶。刁滑的兄嫂做了一双两头尖的水桶,不让她在路上歇,又在水缸上钻眼,使水永远挑不满。她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受兄嫂打骂。让她黑夜磨面,白天挑水。寒来暑往,过着推磨到四更,挑水到黄昏的苦日子,等着丈夫归来。

她的丈夫刘知远回来后,和李三娘在磨房相会,三娘埋怨丈夫:“思之你是个薄幸人,伊家恋新婚,教奴家守孤灯”,诉说了她16年来所受的苦情。当刘知远要斩李洪一时,她说:“若把哥哥典刑,奴家父母在九泉之下也不瞑目,我死后怎见父母之面?”李三娘的苦难经历,代表了千百万受压迫妇女的命运,所以一直受到人民的同情。

六月里什么花灯心落地,什么人做好酒酒醉刘伶?

六月里糜黍花灯心落地,杜康王做好酒酒醉刘伶。

刘伶是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之一”,诗文写得很好,是个著名的文学家。但他又是个著名的酒徒,随身带着个酒壶,走到哪儿喝到哪儿。

刘伶不仅爱喝酒,而且酒量非常大,没有人能比得过。当时有个著名的造酒师叫杜康,他酿造的酒,味道香甜,但酒很烈,一般人都不敢多喝。

刘伶听说杜康的酒很有名气,便特意登门造访。进了酒店后,杜康拿出小酒盅,小酒壶来招待刘伶。刘伶大手一挥:“拿大碗,搬酒坛来!”杜康微笑着说:“先生先喝一盅品品味道再说嘛!”刘伶先喝了一盅,觉得味道异常甜美,接着又喝了一盅,头便开始发晕,他照样又喝了第三盅。这第三盅一下肚,刘伶觉得天旋地转起来,舌头打了结,话也说不出来,眼也睁不开,趴在桌上起不来了。

杜康叫俩个伙计,把刘伶扶回家去。刘伶回家后,蒙头大睡,一直睡了七天七夜,也不见醒来。他妻子急得要命,摸摸他的鼻息,发现没气了,大哭一场,把刘伶装进棺材里埋了。

一晃三年过去了。有一天,刘伶的妻子正在家纺线,忽有人来访,此人正是杜康,他是来要酒钱的。原来刘伶三杯下肚便烂醉如泥,酒钱的事早忘得一干二净。他妻子一听,顿时发火道:“原来我丈夫是喝了你的酒被醉死的!你要钱,我还问你要人呢!”说着就要跟杜康拼命。杜康赶紧劝阻道:“大嫂休怒!刘伶不会死的,不信我们看看去。”

俩人来到刘伶坟前,挖开坟墓。刚打开棺材盖儿,红光满面的刘伶像刚睡醒似的,睁开眼,打了哈欠。从此以后,杜康美酒,醉伶三年的故事便流传开了。

这只是民间附会的传说而已,因为杜康和刘伶俩人,并非同一朝代的人。

七月里什么花嘴嘴朝上,什么人执钢鞭打死奸臣?

七月里芝麻花嘴嘴朝上,黑敬德执钢鞭打死奸臣。

故事开头先说黑敬德是何许人也。朔州麻衣县有一人姓尉迟,名恭,字敬德。身长一丈,腰大十围,面如锅底,好像烟熏太岁,火烧金刚,犹如灶君一般。人称黑敬德。善使雌雄两条竹节鞭,是跨海征东的大唐元帅。

大唐名将薛仁贵,在征东期间,英勇奋战,杀得东辽军大败,最后东辽国王献表归顺了大唐,薛仁贵功不可没,但是,他的功劳都被总先锋张士贵,记在了他女婿何宗贤名下。一次薛仁贵病挑安殿宝,夺取独木关之后,张士贵又来为他女婿报功。大唐元帅敬德说:“张先锋,本帅看你是个能人,我有一件古董,人人不识,想你必然识得,你随我来。”敬德到后营拿出钢鞭说,你看是什么古董?他说,是元帅用的钢鞭,不算古董,敬德飞起一脚把士贵踢倒在地,本帅问你,那薛仁贵现在你营内,你怎说没有?那夜我到山神庙看见薛仁贵对月长叹,本帅隐在旁边,句句听得明白,我就上前拿他,他便走进山神庙内跨墙而走。当日就要问你,奈军师阻住,故我未曾与你算账。今日夺取独木关,病挑安殿宝,一定是薛仁贵的功劳,你又来冒报他功。快说出真情,将薛仁贵献到本帅跟前,这还饶你狗命,你若半句支吾,我一鞭打你肉酱。张士贵说:仁贵确实在我营内,因见他本事高强,故把他埋没在前营为火头军,将他的功劳尽记在我狗女婿身上,求元帅饶命,我就去把他献出来。敬德哈哈大笑说:你这狗头,也有败露之日,本该一鞭打死你,奈功劳未曾执明,先饶你狗命,快去把薛仁贵献出来。士贵答应,叩了四头,退出帅营,回自己营去了。

张士贵回到营中,对儿子们说:大事不好,薛仁贵被元帅访出真情,要为父把他献出,我若不献恐性命难保,这该如何是好?儿子们说:不如把他害死,来个死无对证。女婿说他武艺高强,害不过他。听说不远处有个天仙谷口洞,哄他进去躲避,然后用木头、石块堵住洞口,放火烧死他。那时元帅追问此情,爹爹就在驾前哭诉说,果真没有薛仁贵,是元帅要伤我性命,所以随口胡说,望陛下饶恕性命。张士贵说,此计甚妙。

父子们定计后,士贵去到营前叫声,仁贵,不好了,你前日在山神庙中露出真情,敬德十分恼火,今日把鞭打我,要我献你出去,一定性命难保,我为保你性命,打听到离关十里之处,有个天仙谷口洞,你暂时到那里躲避一时,待我兵兴夺下三江越虎城,在驾前保你出来。仁贵听了魂飞海外,说:感蒙大老爷搭救之恩,立即带了法宝,提戟上马,在张士贵父子们的带领下,躲进了天仙谷口洞内。

薛仁贵进到洞内,士贵父子们就将洞口堆满硫磺、硝炭,放火烧将进去,他们认为仁贵必死无疑,放心去了。正在这时,忽听空中有人叫道:薛仁贵不必惊慌,你把眼闭上,随我来吧,耳边风声响动,马声叫,好像腾云驾雾,过了一阵,绝了风声。睁眼一看,两边高山险岭,不知什么地方。仁贵想,此处荒郊旷野,哪有安歇之地,往前走了四五里路,见前面来了一个老婆子,仁贵上前问道:老妈妈,我要到独木关,不知怎走?老妈妈说:此地离独木关有五百里路程,今晚是去不了的,你若不嫌老身家寒,就到我草舍住一夜,明日去吧。仁贵随老妈妈进了洞,老妈妈指着两缸酒来,你可随便吃,今日吃多少,明日长多少。说完,老妈妈出了藏军洞,就腾云去了。她就是九天玄女变化在此的。

一日,仁贵在洞内煮饭时,忽听骑云花鬃马四蹄乱跳,口中乱叫,仁贵一见,心内惊慌,又一想,可能是马觉得憋闷,不如出去遛遛。他就全身披挂,手提方天戟,解了丝缰,跨马开发,望山路拼命的跳,冲过十余个山头到一座顶高的山峰住了。仁贵往下一看,只见波浪滔天,通是大海,忽听底下有人叫:“谁人就得唐天子,锦绣江山平半分;有人救得李世民,你做君来我做臣。”仁贵再看,只见一个头戴冲天翅龙冠,身穿黄绫绣袍的说:“你快把手指咬破,写下血书……。”仁贵断定是大唐天子,打马一带从高山跳下,好似神鬼抬下一般,居然无事。仁贵把方天戟一举,催马喝道:盖苏文你休得猖狂!又说:陛下不必惊慌,小臣薛仁贵来救驾也!盖苏文回头一看是薛仁贵,打马催上一步,举起钢刀向仁贵劈砍下来,仁贵用方天戟架开,量起白虎鞭一鞭打下去,那东辽大将盖苏文口吐鲜血,大败而走。薛仁贵将朝廷扶到岸上。说:“万岁爷在上,小臣薛仁贵朝见,愿我王万万岁!”朝廷道:“今日全亏小王兄相救,其功非小,到城后自有加封。”仁贵保驾进入城中,同到金銮殿上,朝廷身登龙位,两班文武站立,薛仁贵启奏道:“陛下龙架在上,小臣有冤情细奏我王。”朝廷说:“小王兄快奏上来。”仁贵说:“臣幼出身在山西绛州府龙门县大王庄,在张先锋门下两次投军不用,第三次得了老千岁的金牌令箭,张老爷无奈,才把小臣权用,把我安排在火头军内,让我隐姓埋名。他说‘他在此招兵,单为朝廷得其一梦,梦见小臣不法,欲夺帝王之位,让我在此查访,拿来解京处决。’小臣害怕,情愿为火头军,隐姓埋名。”

朝廷听了大怒,啊!原来如此。敬德闻言暴跳如雷,说:“可恼!可恼!孩儿们,快去把张士贵父子调来见我。”宝林、宝庆接了令箭,上马星飞来到黑风关,说道:“元帅有令要你父子六人速往建都见驾,有紧要军情。”那士贵父子们忙上马来到建都,上得殿储伏尘埃说:“陛下龙驾在上,臣张士贵朝见我王,不知万岁宣臣有何旨意?”朝廷说:“朕召你来,非为别事,只因前日寡人出去打猎,路上遇到一位小将军,口称与你交好,你可认得他吗?”朝廷把头一点,班中闪出薛仁贵,叫声:“大老爷,可认得小人吗?”士贵一见,吓得魂飞魄散,一下扑倒尘埃说:“你不是人。”他以为薛仁贵阴魂不散,在朝廷驾前告御状,所以这等害怕。仁贵说:“大老爷怎么说我不是人?自你那日将我哄在天仙谷口内,亏九天玄女娘娘救我不死,我又不是鬼,你为何发抖?”朝廷问道:“你到底认得不认得,快些奏来!”张士贵叫声:“陛下,我从不认识他。”薛仁贵说:“你把我安排在火头军内,让我隐姓埋名,把我的功劳都记在你女婿何宗贤头上,今日驾前反说不认识我。”朝廷道:“寡人心中明白,慌君之罪非小,快些招来!”士贵低头不语。朝廷降旨锦衣武士,将士贵父子六人绑出午门,踹为肉酱,前来交旨。这时,素与士贵有瓜葛之亲的成清王李道宗上前为张士贵求情,说:“士贵父子屡有欺君之罪,理当斩草除根,但他父子也有番功劳在前,求陛下开恩,放他一子投生,好接张门后代。”天子见王叔保奏,只得依准。便降旨将四子放绑,发配边外为民,余者尽依诛戮。敬德奏道:“陛下,士贵父子罪在不赦,若发侍卫绑出,恐有奸臣卖法,不如臣亲手将他父子押出午门,用先王封赠的鞭打死他们。”朝廷依了敬德之奏。敬德领旨将他父子押出午门。敬德说:“上次我让你献出薛仁贵,你不但不献,反而设计谋害他。后正遇军师调你去攻打三江越虎城,躲过一时。”说罢,手执钢鞭,将奸臣士贵父子五人打死,割落首级,按了国法。后有成清王李道宗,将他父子五人尸骸埋葬。

八月里什么花满地照白,什么人穿白袍前去征东?

八月里荞麦花满地照白,薛仁贵穿白袍前去征东。

薛仁贵征东的故事,家喻户晓,成为广大民众所津津乐道。他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而在宋、元、明、清的通俗文字中,由于诸多材料的加入,使薛仁贵故事变得繁复而热闹,他的一生已经与神祗、君王密不可分,而形象变得比较复杂,人们已无法用一些简单的名称,将他完整地描绘出来。

薛仁贵的功绩顶峰,建于唐天子御驾征东年间。在这个故事里,作者加入了唐太宗做梦征东、白袍小将救驾、九天玄女赠宝等神与君的情节。

故事开头说:唐天子在征东前有一变兆,梦见:朕骑在马上,独自出营游玩,正在观望景色,这时后面来了一人,红盔铁甲,青面獠牙,飞身要来杀朕,朕心慌叫人不应,只得加鞭逃命,哪知山路崎岖,实难行走。无奈纵下海滩,马四蹄陷入泥沙,动弹不得,正在这时,后面又来了一人,身穿白绫战袍,坐下白马,手提方天戟,叫道:“陛下不得惊慌,我来救驾了!”追得过来与青面汉斗不上四五回合,却被穿白的一戟刺死,扯起寡人来。朕问他姓甚名谁?他说有四句诗在此,就知小臣姓名。朕问什么诗,他说:“家住遥遥一点红,飘飘四下影无踪,三岁孩童千两价,保立跨海去征东。”说完,只见海内透起一个青龙头,张开龙口,这个穿白的,连人带马往龙口跳了下去,就不见了。寡人大称奇异,哈哈笑醒,却是一梦。不知凶吉?

徐茂公解梦说:“家住遥遥一点红,那太阳沉西算一点红,家必然住在山西。他纵马跳下龙口,乃是龙门县,山西绛州府有个龙门县,是他的住处;飘飘四下影无踪,乃寒天降雪,那飘落四下没有踪迹,其人姓薛;三岁孩童千两价,那三岁童值千两价钱,岂不是这个人贵了吗?”仁贵二字,是他的名字。保立跨海去征东,少不得此人。万岁只要命一个人到山西绛州府龙门县招兵买马,他必来投军。朝廷说:“言之有理,众位兄哪个愿去?”

只见班内闪出一人,臣张士贵愿去。朝廷说:“爱卿此去,倘有仁贵,速写本章送到京来,其功非小。”士贵领旨带领家将前往山西招兵去了。

这张士贵刁恶多端,奸滑不过,他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四个儿子都是能征善战,但都心内不忠,诡计多端,大女婿何宗贤也有一身好武艺。张士贵一路暗想,此去招兵,没有薛仁贵更好,若有,就将他埋灭死,皇上见没有仁贵,自然加封张门厚爵。

薛仁贵两次投军,都被张士贵拒之门外,仁贵返乡时,正遇一只猛虎追赶程咬金,仁贵上前将老虎两只眼珠打出,就得程咬金,程见他如此武艺,便问他,你有一身好武艺,为甚不去投军?仁贵将两次投军都被拒之门外之事,细说了一遍,程咬金将金牌令箭一枝给了仁贵,让他再去投军。

张士贵看到程咬金的金牌令箭后,便问仁贵,昨日程千岁问你姓名没有?仁贵说:“这道不曾问及。”那好,我告诉你,我在此招兵,单为朝廷得其一梦,梦见小臣不法,欲夺帝王之位,故尔来此查访,拿你解京处决。本官为救你性命,故两次不用你,今有令箭在此,只好留你,我将你安排在火头军内,隐姓埋名,偏后立些功劳,我在驾前保举你,你看如何?仁贵害怕,情愿为火头军,隐姓埋名。

张士贵招兵十万已足,向皇帝呈上奏章,说此处没有应梦贤臣薛仁贵,想来缺少此人,万事有我狗婿何宗贤,他武艺高强,定可保皇上跨海征东,望陛下选日兴兵。

皇上看完表章,心中纳闷,怎么就没有薛仁贵?徐茂公说:“陛下放心,只管兴兵前去,里面自然有应梦贤臣。”让尉迟恭将军挂了元帅,吉日一到,来自教场,点起大军,离开大国长安,进发东辽。

大军人马穿过天盖山,行不过四五十里,只听一声巨响,山崩地裂,地面开了一个大洞,不知有多深。张士贵说:“平空崩开地穴,不知凶吉,或有什么宝物,还是有什么妖怪,不如差人下去看看。”但没有人敢下,士贵儿子说:就让薛仁贵下去,如有宝物拿起来落得受用,若有妖怪吃了他也是他大数。士贵传来仁贵说:“你下去看看,想必地下有异宝,是宝物拿来献给皇上,也是一大功劳。”仁贵让弟兄们将一竹篮系一条绳,把他放下去,下面黑洞洞的,摸着往前走,忽然见前面有光,走到亭内看见灶台上有热腾腾的三架蒸笼,揭开一看,用面做成的一条龙、两只老虎、九条牛。肚中饿了,就一并都吃了。再往前走,听得后面叫道:薛仁贵!娘娘有旨,快随我来,仁贵回头一看,见一青衣童子。仁贵说:请问这是什么地方?哪个娘娘传我?童子说:此处乃仙界,我奉九天玄女娘娘法旨,说大唐来了一员名将,名唤薛仁贵,保驾征东,有旨降他,所以叫你。仁贵随童子来到大殿倒身下拜说:“玄女大圣在上,凡俗仁贵叩头,不知大圣有何法旨?”娘娘说:“仁贵,你乃大唐一家栋梁,只因此去征东,关关有猛将,寨寨有能人,故而我冲开地穴等你下来,前面有面食三架,你已吃了,乃上界仙食,你就有一龙二虎九牛之力了,我还有几件宝物,你拿去就可以平服东辽。一件白虎鞭、一件震天弓、五枝穿云箭、一件九口柳叶刀、一件水火袍;另有一本无字天书,凡遇难之时,即排香拜告,天书露出字迹,你就明白了,但不可泄露天机,去吧。”仁贵拜别娘娘,离了亭殿,走到洞口,摸着竹篮,将身坐内,把铃遥响,上面弟兄们听到铃响,连忙拉起。仁贵说:倒让你们等了一会儿,弟兄们说,我们已等了七天七夜了。下面怎么样?手里这些东西哪里来的?仁贵将下面的事情说了一遍。弟兄们一起回到营中,卷帐追赶大队而去。仁贵见到张士贵,就把地穴的事告诉了他。士贵听了很高兴,说:这也算你一桩功劳。说完,正往山东地界而来,这正是十万貔貅如虎狼,保驾征东到海边。

薛仁贵得到九天玄女娘娘法宝,如虎添翼,随大军跨海征东,与辽军征战年间,杀得辽军文武惨亡,不计其数,关寨尽行失去,江山陷入败落,东辽国王眼看性命不保,有自尽之心。扶余国大王张仲坚劝道,自古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如献表降和。国王无奈,便写下:庄王愿归顺大唐,情愿年年进贡,岁岁来朝,以后再不兴兵侵犯的降表,付与仲坚,让他到唐邦献表。仲坚来到唐邦,将表献上,唐王看了降表,十分欢悦,说道:既蒙王兄前来讲和,寡人没有不准之理,收了降表,来人谢恩退出午门,回番营见国王去了。

唐天子征东取得胜利后,正欲起兵班师时,番邦庄王同张仲坚大王飞骑而来,拜伏在地说,今日班师,臣无物进送,特贡金银二十四车,略表臣心,唐天子大喜道:“蒙二位王兄之德,又献金银与朕,使寡人欢悦,不必远送,请回各守社稷去吧。”

回朝后,皇上犒赏三军将士,个个受朝恩典,多是欢心。皇上特封薛仁贵为平辽王,在山西驻扎,分管五府六州一百零三县,满门荣贵举家团圆。

九月里什么花十人九爱,什么人出了家永不回来?

九月里九菊花十人九爱,韩湘子出了家永不回来。

韩湘子,是神话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是唐代韩愈的族侄。韩湘子年轻时,即弃家跟吕洞宾学道。成仙后,他曾用空樽造酒、聚土开花的法术,想点化叔父韩愈。那是一次韩愈生日的时候,韩湘子特来上寿,并以丹砂幻为金莲花,高三尺,花中一叶有联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再吟之,不解其意。

后来,韩愈因谏迎佛骨得罪朝廷,被谪贬为潮阳刺史,别官赴任时,途中遇雪,深达数尺,马不能前进。这时候,韩湘子特地冒雪而来,扫雪引进。两人宿于蓝关驿舍,回意花上联句,韩愈悲喜交集地说:“你原先之言应验了!”于是,他写成金诗赠给韩湘子:“一封朝奏九天重,夕贬潮州路八千。本为圣明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牧吾骨瘴江边。”辞别时,韩湘子又告诉他许多未来之事,过后皆有应验。韩愈因而感悟,最后果被引度成仙。韩湘子性狂放,能奇术。

十月里什么树冬夏常青,什么人送寒衣哭倒长城?

十月里松柏树冬夏常青,孟姜女送寒衣哭倒长城。

在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期,有一民夫叫范杞良,被抓去修万里长城,因不堪辛苦悄悄逃走,逃出后躲在孟超家后花园树上,孟超的女儿仲姿正在花园池中洗浴,忽然看见树上躲着一个人,仲姿问他你是何人?范杞良告诉了她躲藏的原因,仲姿因范杞良看见了她的身体,二人于是结成了夫妻。后来范杞良又被抓去修筑长城,主管官吏恼恨他逃走,就将范杞良活活打死,将尸体埋在城墙内。相隔一段时期,孟超派仆人去替换范杞良,才知范杞良被打死了。仲姿闻知后,赶去向着长城放声大哭,哭得十分哀伤,连过路的人都为她流泪,一连哭了三天,在哭声中长城就倒了,露出了范杞良的尸骨。

这一故事起源很早,经历代不断演化,最后演变为孟姜女为其夫范杞良,送寒衣而哭倒长城的故事。

十一月什么花滴水成冰,什么人来卧冰孝敬母亲?

十一月小雪花滴水成冰,王祥他来卧冰孝敬母亲。

王祥,字休征,晋代琅玡临沂人。王祥生性孝顺。早年,他失去母亲,继母朱民对他不好,经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所以王祥也失去了父亲的抚爱。但王祥对父母不但不恨,反而更加恭顺,干活更加勤谨。当父母生病时,王祥昼夜不息,衣不解带地去伺候。有一次,继母想吃活鱼,当时正当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王祥解开自己的衣服,卧到冰上,想用自己的体温暖化坚冰,捉到活鱼。突然,坚冰自行开裂,从河里跳出一对鲤鱼。王祥拿着鲤鱼,高高兴兴回去孝敬母亲。

十二月什么花落到年跟,什么人骑白马上了天空?

十二月腊梅花落到年跟,灶王爷骑白马上了天空。

从前,北方有对青年夫妇,男的叫张仁,女的叫李义,生下一个男孩叫张诚。

张诚三岁那年,久旱无雨,年终颗粒无收。张仁只好上山砍柴,挑到市场去卖,换点米喝粥度日。有一天张仁上山打柴,不幸滚下山沟,跌段了腿,成了残废。李义一人挑起了全家人的生活重担,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这时,西村有个马富翁要建新宅,需雇女佣人为工匠们做饭,夫妻两商量后,决定李义去当帮工,一来每月能有几斤粮食,二来还可以捡点残菜剩饭。于是,李义抱着张诚到了马家帮工做饭。白天偷偷捡些剩饭、菜汤,托做杂工的老六,顺道带回给丈夫吃。

几个月后,做杂的老六病倒了,李义找不到人给丈夫带饭,张仁饥饿难忍,只得自己拄着拐杖来到马家。掌灯时分,张仁找到李义,她悄悄把丈夫安置在柴草间里,给了他饭食,自己又忙活去了。可她万万没想到,当晚柴草间突然失火,张仁活活被烧死了。 李义痛苦欲生,懊悔万分!她收起张仁骨灰,带着张诚回到了自己的家,李义把丈夫的骨灰放到泥盆里,托人在木牌上写上张仁的名字,放在灶台上。腊月二十三是张仁的生日,李义每年都要在这天,摆上丈夫生前喜欢吃的糖果、年糕供奉他。

后来张诚长大了,看见母亲常常望着灶台上的木牌发呆、哀伤。为了安慰母亲,张诚说:父亲托梦给他,自己死后已经被玉皇大帝封为灶神,专司命主。李义信以为真,心里感到安慰。李义死后,张诚又在木牌上添上母亲的名字,照样供在灶台上。这样一代一代就传下去了,年代久了,人们都认为张仁是真正的灶神,尊称为灶王爷。

传说,灶王爷是分管人间一日三餐的生活事宜,如人抛米撒面糟蹋粮食,灶王爷都要记下来,到每年腊月二十三日,就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有人怕灶王爷告他的状,就用吃糖瓜糊灶王爷嘴的办法来脱罪。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45416.html

更多阅读

《三季人的故事》 三季人是什么意思

《三季人的故事》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院门外扫地,远处走来了一个身穿绿衣服的人。那个人问道:“你是谁啊?”孔子的学生回答说:“我是孔丘先生的学生。”  “那你一定懂很多东西啦?我请教你一个问题吧,你知道一年中,有几个季节吗

《鹿和狼的故事》评课稿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实录

《鹿和狼的故事》评课稿鳌江十二小 林凤秋今天,我们听课的内容是《鹿和狼的故事》,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内容渗透的是一个有关生态平衡的话题文章先写了凯巴伯森林、鹿和狼共存,狼时刻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接着写居民对狼的大量捕杀;最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反思 邮票齿孔的故事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反思本课我感到有些吃力,现在科技发达,邮票似乎是多余的。加上低年级学生很少接触与书信往来的信息,农村孩子课外知识面较浅,班上学生见过邮票的只有5个孩子。本课

声明:《武乡秧歌《十二月对花及故事》 武乡秧歌》为网友专属天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