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北宋)王安石《桂枝香》
【布谷注一】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江右民系。封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宋徽宗时追封为舒王。故世人又称王荆公、舒王。北宋临川县盐埠岭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新党领袖。王安石任宰相时曾发动改革,史称“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变法改革,王安石变法之时,宋朝全盛,熙河之捷,扩地数千里,开国百年以来所未有者。在文学上具有突出成就,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现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问世。
【布谷注二】
故国:指六朝旧都金陵,现南京市.肃:肃杀,清肃。簇:同镞,箭头。
门外楼头:隋灭陈的典故:当隋朝大将韩擒虎兵临城下时,全无心肝的陈后主还正在和宠妃张丽华歌舞作乐。杜牧《台城曲》曾咏此事:“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而王安石巧妙地只借用“门外楼头”四个字,“门外”言大军压境,“楼头”说荒淫无耻,就极其精炼而又形象地表现了六朝的覆灭。
凭栏望,萧瑟一派,金陵晚秋。江如练,峰如镞,舟满帆,酒旗竖。彩船出没云烟里,沙洲有白鹭。人间天上也,丹青妙手难画足。
慨金陵,六朝旧都,兴衰荣辱竞逐。叹只叹,往事似流水。唯有那,郊外寒烟寂寥起,衰草点点绿。可怜商女,犹在声声唱,后庭遗曲。
前阙状景。大笔挥洒,有远有近,或虚或实,忽浓忽淡,写尽旷远、壮阔、绵邈之气象,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异曲同工。后阙伤时。喟叹历史,高瞻远瞩,首尾圆合,丝丝入扣,凸现一位清醒政治家的真知灼见,反映其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与焦虑。
全词意境远阔,蕴涵深永。艺术风格有独创,“一扫五代旧习”,尽洗绮靡词风;意趣与识度上,一反千古谩嗟荣辱的悲叹,隐喻现实,寄兴遥深。《古今词话》赞其“最为绝唱”;苏轼誉其“此老乃野狐精也”;张炎亦叹其“清空中有意趣,无笔力者未易到”。
依布谷看来,自古文人与政治的关系大都是拎不清的。蒋士铨有云:“高谈道学能欺世,才见方隅取著书”。文人自幼被灌输的,便是“文以载道”、“经世济国”、“铁肩担道义”之类的米汤。于是,成就了两类文人:一类是恍似打了鸡血、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文人。譬如王安石,一意孤行推新法,得罪全天下人了、被骂臭了也不在乎。一类是被折腾得死去活来后、退而求其次的文人。譬如李白,既然不见容于权贵,老子干脆就不伺候了,去游历山川,来个斗酒诗百篇。于是,贫疾交加的辛弃疾仍念他的铁马冰河,背时透顶的杜甫还幻想着至君尧舜上。于是,屈原被陷害了,司马迁被弄残废了,嵇康被杀了,苏轼也被放逐了......几多大文豪,没个好下场。
叹就叹,与政治拎清了的文人活在了当下;没拎清的文人倒能活在千百年以后,甚至还能千百年地活下去。
这,便是中国文人的悲哀。
(布谷,2014.8.22,于枕月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