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围》教案
南汇区泥城中学 沙裕忠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常见的实词和文言句式。
2、了解本文人物刻画的技巧和悲剧人物造成原因。
3、从单元主题的角度思考项羽的“义”,提升学生辩证思维的水平。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关于项羽的人物分析。
2、难点是项羽的悲剧原因以及项羽的“义”的理解。
教学设计说明:
1、文言文学习不仅仅要解决扫除阅读障碍的问题,更要指导学生积累一些文言知识。所以我在本节文言文教学中把积累文言知识作为基础工作,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归纳的方式,提出一些古今有异义的实词强化记忆,同时归纳两种文言句式,以增强学生的文言语感。
2、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浩然正气,而这我国古代儒学倡导的“仁义”价值观相联系。所以,学习本篇文章我就不单单关注人物的性格分析,我试图引导学生在回顾《论语六则》和《孟子二章》的基础上,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项羽的“义”,实现对项羽悲剧的审美。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的活动 | 学生的活动 | 教学意图 |
一、文言知识积累与运用。 | 由《劝学》为切入口,启发学生学会积累,这一课要掌握的词和句式有哪些。 1、“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拓展复习: “范增数目项王”、“天雨雪,道不通”中的“目”与“雨”的用法。 2、被动句式拓展复习 不拘于时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见欺于王而负秦 | 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归纳知识重点: 1、要掌握的词 壁垓下 夜闻 楚歌 幸 逝 和 绐 卒 面 独 2、 要掌握的文言句式 ①被动句:常幸从 然今卒困于此 ②定语后置句: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汉骑追者数千人 |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懂得根据学习目的自己掌握学习重点,让学生自己去辨别,既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1、重点实词积累 2、掌握词类活用的现象 3、本文的两种文言句式 |
二、课文分析和理解 | 司马迁在“垓下之围”中用什么方法塑造项羽这个人物的? 这篇课文三段分别写了什么?表现了项王怎样的性格? 板书: 霸王别姬------柔情似水 东城快战------勇猛善战 乌江自刎------知耻重义 选材精当 | 学生分组研究,然后推出代表发言 ①细节描写生动 ②语言描写精彩 ③神态描写形象 ④动作描写细腻 | 语文学习,必须要抓住文本,整体把握文章。让学生注重与读文章,深挖出文中词句的内涵,让这些词句碰出火花,从而使语文学习落实到实处,真正让学生受益。 |
三、评价人物 | 项羽本来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他为什么不过江东而自刎而死? 教师用杜牧、李清照、王安石三首诗作小结 |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考虑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原因 | 指导学生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的时代去分析,也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学会辨证、全面、历史的评价人物 |
四、人物悲剧原因的拓展分析 | 提出文学作品的三种悲剧现象: 1、命运悲剧 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 欧里庇得斯《美狄亚》、索福克勒斯《俄狄普斯王》 2、性格悲剧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3、社会悲剧 鲁迅 《祝福》、《孔乙己》 请同学思考项羽悲剧的原因。 | 引《史记》:“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一段,在结合课文,让学生归纳出: 项羽恃一己之勇,刚愎自用,不善用人,造成: ① 战略错误—— 背关怀楚 ②政策错误—— 放逐义帝 ③性格错误—— 自矜功伐 ④不善用人—— 韩信、陈平、范增 | 叶老说得好,教材本是一个例子,我们要很好的运用这个例子,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让学生掌握很多的知识,并学会运用。要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 |
五、整合单元主旨,对课文深层挖掘 | 孔子在《论语七则》提倡仁道 孟子发展儒家思想,提倡仁义 讨论: 项羽的“义”表现在哪里?他的“义”实质是什么?你是如何评价项羽的义? | 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布置作业: 以项羽的“义”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 发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让所有学生能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去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