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作《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鉴赏方案 山水田园诗

鉴赏目标:通过王维诗歌为范例的鉴赏学习,初步把握山水田园诗常用的创作手法和表现的情感主旨。

鉴赏方法:诵读赏析、探究归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找到下面这首诗)

渭川田家

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复习回顾

提问:最能体现这首诗思想主旨的核心字是那个字?回答明确:“归”字(也可说是“羡”)。提问:全诗围绕“归”字写了几幅画面?回答明确:五幅画面。穷巷牛羊归图、野老念牧童图、野鸡唤伴侣图、蚕儿造窝图、农夫絮语图。提问:请你概括这首诗的主旨。回答明确:夕阳西下、夜幕将临之际,诗人面对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晚归图,油然而生羡慕之情。提问:整首诗运用了哪些手法?回答明确:

运用反衬、白描用典等手法。本诗也体现王维田园诗特色:淡雅优美、意境清远

二、新诗鉴赏(此处教师明确本节课的鉴赏目标)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知晓方法

教师明确诗歌鉴赏通常应掌握的方法:(1)解题(2)知人论世(3)整体感知、把握题材(4)抓体现情感主旨的词句(5)理解诗句意 体悟蕴含的情感(写景诗要把握画面意境特征)(6)明确手法,鉴赏其表达效果

2、鉴赏诗作

(1)扩展理解诗句意

步骤:第一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在练习本上进行扩展理解诗句意的训练;第二步,学生主动诵读自己的扩展练习,教师点评;第三步,教师交流自己的扩展练习。

示范交流:时值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间泉水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柴门之外,我倚杖临风,耳边传来蝉儿的鸣叫声,远望:落日斜晖下的渡头一片静谧,而那黄昏的第一缕炊烟袅袅升起,村庄是那样的祥和和谐。良辰美景,我已流连忘返,好朋友不期而至,更让我喜不自禁,裴迪啊,你是接舆一样的狅士,我是五柳一样的隐士,你我心心相印,真是人间的一大赏心乐事。

(2)提问:首联中的的那两个字用得最妙?(提示学生炼字题要学会抓动词和形容词类的修饰性词语)

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转”和“日”用得巧妙。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着一“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日潺湲,就是日日潺湲,每日每时都在喧响;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却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的画面。
(3)提问:本诗首联和颈联写景有何特点?诗人在我们的眼前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提示学生抓描摹景物的词语,通过想象体会画面特征,并掌握概括画面特征的方法)

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描写景物运用动静结合和白描手法,使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所写景物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写得情景交融。所选的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4)提问:请同学们简析颔联、尾联的人物形象特点。

教师补充典故:(1)关于“五柳前”,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写到:“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后人亦称陶渊明为“五柳先生”。(2)关于“接舆”“狂歌”:“接舆 jiē yú ,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隐士。姓陆,名通,字接舆。平时‘躬耕以食’,因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佯狂不仕,所以也被人们称为楚狂接舆。接舆佯狂避世,曾迎孔子之车而歌。孔子适楚,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这就是“接舆歌凤”典故的由来。东晋诗人陶渊明有“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之句,就是借用的“接舆歌凤”的典故。在《庄子·人间世》亦有类似记载。唐李白有“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之句。

听完典故后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颔联刻画了诗人年事已高和安闲的神态。尾联生动的刻画了裴迪的狂士之态。

(5)提问: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学生结合诗中景物的特点,抓取诗人村居生活的画面,领悟理解

(回答)明确:表现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三、山水田园诗作的情感主旨归类:

步骤:第一步,学生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笔记本上积累的山水田园诗对其体裁特点和情感主旨进行探究归类;第二步,学习小组代表发言、交流。

明确:

这类诗的题材通常为:自然风光、农村景物、田园生活、隐居生活

其常见的情感主旨有:

1、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隐逸、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①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山水田园诗作《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鉴赏方案 山水田园诗
②王维《渭川田家》

③孟浩然《过故人庄》

2、抒写复返自然后的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情趣或对农家纯朴生活的喜爱赞美等。-

①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②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③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3、表达对自然山水的热爱钟情,抒写欢快愉悦的心情。
①王维《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
②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的情怀。

①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②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四、山水田园诗的手法归类:

步骤:第一步,教师明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第二步,学生分小组结合所积累的此类诗进行探究归纳;第三步,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教师适当给予点拨明确:

1、画面特征:或恬淡静谧(幽远),或宁静闲适,或清新淡雅,或明丽绚烂,或雄浑壮丽,或开阔辽远,或富有生机或农村气息

2、情景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写景手法:动静结合 点面结合明暗结合 远近高低 用典(修辞) 粗笔勾勒工笔描绘 白描渲染 反衬

4、写景角度:视觉 听觉嗅觉

五、作业布置

找出以前积累的一两首山水田园诗,从情感主旨和手法运用的角度进行书面鉴赏,或再积累两首山水田园诗,进行书面鉴赏。

后记:本节课是针对之前学生课前积累山水田园诗歌的实践活动,进行的一堂鉴赏指导和归类总结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鉴赏技法和积累山水田园诗的相关知识,以提高鉴赏层面,为高考复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唐诗鉴赏辞典》 《论语·微子》

2010-4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46576.html

更多阅读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鉴赏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鉴赏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苏轼48岁。这时距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整整五年。让苏轼没想到的是,这一年,神宗不但给他恢复了名誉,还起用为登州(今山东蓬莱)太守,上任不到十天,即受召出任礼部郎中,12月

《小学数学习题的开发和利用》课题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目前小学数学处理教材习题的现状:1、弱化习题的内涵。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往往比较重视例题的教学,却不屑对课本习题做精细化的研究,常常是机械的按教材编排的顺序1、2、3……布置学生练习,或是不恰当地舍

声明:《山水田园诗作《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鉴赏方案 山水田园诗》为网友像一阕遗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