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春宴》 春宴 霍尊
知名作家。1998年10月开始在网络上写作和发表作品,以《告别薇安》成名于江湖。其文风曾影响许多青年。
米米:《春宴》的“属性”
2011年09月08日 09:43
来源:凤凰网读书 作者:米米
“暮色深浓,空气清冷。酒喝尽,食物吃完,人空虚无着。夜色凝重转冷,白霜般月色倾洒下来,天边星群逐一浮现。一场春日宴席接近尾声。布毯叠满层层花瓣。有无知觉的死,才有这般肆行尽兴的生……”
这是安妮宝贝的新书《春宴》中唯一一次提到“春宴”这个场景,关于为什么要用这个词来做她的第四部长篇小说的名字,安妮宝贝的解释是春花再美,也注定凋谢,花下宴席,再愉悦,也终将散去,人世变幻无常,该如何面对和接受,种种选择、态度,在故事中提出疑问,由读者自己领悟。
这部小说长达30万字,跟之前的作品题材相似,无非都是都会男女情欲纠结的故事,格局不大。跟前三部一样,这一次安妮宝贝仍旧从一开始就设定了一个卖字为生的叙述者形象,借由她的讲述来展开整个故事。但不同的是,作者分成两条线分别刻画了周庆长和沈信得两个毫无关联的女子,两人生活轨迹完全不同,各自发生的故事也泾渭分明,只在第一章和最后一章出现作者“我”,在双线发展的结构中起到了平衡、稳定和连接的作用。
庆长的部分,作者表示用了超出预计的篇幅,目的是觉得这个人物集中了她想要表达的理念,照作者自己的说法就是——个人生存历史、性格与外在环境的冲突、对峙。其实庆长的故事简单来讲,就是一个自诩文艺的女记者采访了高大全的多金男,两人相互吸引,文艺女做了小四 (因为多金男除了发妻还有一个“长期混迹艺术圈”的模特女小三) ,一开始不太在乎,后来想要扶正却还是苦苦得不到身份的认定,最终果断与多金男分手,嫁给另一个瑞士海归男这么一个肥皂剧情节的故事。凭借多年积攒下来的安妮宝贝式冷僻词汇和贴切的比喻,作者频繁地用大段文字以旁观者的态度冷静审视并分析庆长的内心挣扎,使这个人物颇具血肉。但是因为庆长给人带来的感受貌似是独立、决绝、拎得清,实际上其与周围男人之间的各种行为又总让人觉得如鲠在喉,心生厌恶。
相反沈信得这个人物的部分,并没有给她编造出多么生动的故事,有一半的篇幅还用在了描写她的童年上 (当然这也从侧面描绘出信得的养母贞谅这个角色),反而显得更讨巧一点。从她作为地震遗孤被收养,养母贞谅对她顺其自然的教育,到贞谅自杀后她去伦敦念书,又嫁到澳洲,最后离婚做了一个志愿者,让读者感觉到命运的不可捉摸和随波逐流,所有既得的事物随时可能失去。信得的故事以她作为书中作者“我”的读者展开,“我”所得到的关于信得的一切都来源于信得的电邮,书中仅仅原文提及了最开始和最后两封,完整的情节由“我”写成了小说的一部分。
小说中的人名、地名在两条线中互相重叠,初开始会让读者误以为也许是同一个人或同一地址,但读到深处才知其实并无联系。作者虚拟了歧照、瞻里、临远等地点,也有确切的城市名称,目的为了不让小说过于现实,标签化了故事发生的环境。但是作者的编撰过于天马行空,差不多每个人物都有国际化的背景,两个故事中的时空变换十分惊人,要是把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绝对是好莱坞顶级制作:伦敦、温哥华、老挝万象、首尔、法国南部、香港、苏黎世和卢塞恩、东京,估计作者按照自己过的地点罗列出这些地方,让读者跟着环球旅游。
这部小说继承了安妮宝贝作品的所有特点:对人物外貌、环境的细致描写,精心营造的脱俗气氛,让许多人诟病的安妮宝贝式的冷僻词和句式,通篇句号……有时明明有些情绪本来是到位的,可偏偏不好好说话,例如让所有角色用类似古人的说话方式对话。但最让人受不了的还是她对人物形象做作的故显清高的塑造。书里几乎所有男性角色都是健壮结实、家境殷实,所有女性角色都是穿着清新、孤傲不驯。白衬衣、粗布裤、浓密黑发,这些十年来不断出现在作者书中的典型女性形象再次出现在这部小说里,同时所有人物的名字也都一如既往的文艺得要死。虽然这树立起了安妮宝贝极为强烈的个人风格,并且她把这种风格固执地贯彻到底,但一本接一本这么写,难免让读者审美疲劳。
当然,如同前三部长篇小说,这一部也充斥着一些逻辑上的违和之处,例如:地处福建南部的“瞻里”遭遇雪灾;距离上海开车一天可来回的“临远”郊区的水库结冰,车辆可在上面开行等。但相较《彼岸花》、《二三事》,已经有了很大改观。
总体来讲,《春宴》观点过于模糊晦涩,人物刻画虽然越趋深刻,但给人带来的正面能量不多,许清池 (庆长所爱的男子) 的小三于姜年纪轻轻就被许清池赠与豪车、别墅,被带去欧洲各处旅游,让人联想到最近卷入红十字会信用危机风波的郭美美,还有庆长为了离开家乡到上海谋生,与自己不爱的人结婚等等情节都令人不敢苟同。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不断地重复着一个词——属性,每个人物,甚至每件事都有其属性。各种不同属性的人物带来迥然不同的处事哲学,也撞击出作者想阐述的诸多冲突和难以言尽之处。作者并没有想通过小说得出什么结论,也不想讲述一个流畅起伏的完整故事,而是让读者在词句间观照自我,有所得。
十年过去,网络文学如同宴席,早已散去,李寻欢成了万榕书业的老板,宁财神写影视剧,似乎只有安妮宝贝、痞子蔡等少数当年红极一时的网络作家还在进行文字创作,暂不论其作品质量如何,也不论由此引发的争议,这样执着的态度还是值得敬佩,毕竟如今用心写字的人越来越少了。
张楠:用“安妮体”下菜单?小资句式风靡网络
2011年09月08日 10:51
小资情调、中产派头的言情小说品牌作家安妮宝贝,她的小资式造句依旧风靡。“我今晚不晓得吃什么好,大家能不能用安妮宝贝的语式给我建议?”网友“兔子帽”在天涯的帖子,招来了一堆“酱油拌饭”、“红烧猪蹄”……
小资句式其实不难,特征如下:拒绝长句,一句话能分十句说完的,绝不用两三句话;少用逗号,用句号传达出冷淡、简短的气息;一篇文字中最起码要出现一段散文诗;经典词语是亮点,在你的笔下,词语变得行云流水,充满悲伤的意味……
经楼主示范,“如我这般,独立,凌烈的女子,难得跟一次风,不要毒药,才好。安。”网友迅速跟进,“炸酱面吧,身边的喧嚣,与你无关。”“酱油拌饭,适合你这般素淡的女子。一碗,足矣。”“红烧猪蹄,符合楼主,这般,蛋蛋地,忧桑。”“我想,吃泡面,是会被遗忘的,吃煮面,却可以被纪念。”“薯条。茄汁。包在白色棉布裙里。下锅。甜美绚丽。”
还不够婉约如水么?网友再煽风点火一把,“帖子很快往下沉,我的心又开始抽疼。安妮宝贝,竟比不过,tvb,琼瑶么?呵。”这下,来了爱情和散文诗,“楼主你可以穿着干净的棉布裙子,光脚穿球鞋,披散着一头海藻般浓密的长发,静静的站在厨房里,在夕阳里,慢慢的,仔细的,煮一碗,方便面。直到遇见你的那个他,理着平头,穿白色衬衣,掌心有痣。他会对楼主你说,走,我带你去吃,过桥米线……”
情节版的还有更长的,你hold不hold住啊:“我觉得我应该按照自己最初的决定,去煮一碗广式糖水,看着糖水里柔软透明的胶状物,我的笑容会像阳光一样纯粹,我清澈的眼神会像雪山一样遥远。然后,我可以一个人坐在窗台边的地板上,看樱花树在风中摆动。黄昏的雨天,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拉小提琴。用帕格尼尼的两根弦,谋杀掉我的思想和感情。可以在一个小城市里,一直这样平静地生活下去。我要嫁给那个高大英俊的男人。他的睫毛就像华丽而伤感的。我们曾经相爱。我要在他的身边,不离开他。告诉他,我愿意和他相守到老。可是,我们最终没能在一起。因为,他喜欢泡面。他喜欢光着脚坐在大藤椅上,一杯泡得浓黑的咖啡,红双喜的特醇香烟,和一碗康师傅红烧牛肉面……”
还有更绝的,“西。北。风。饮之”这个简直就是为网友“兔子帽”度身定制的,“就像一个暴食的人。有一个空虚的胃。兔需要食物。她的眼睛因为饥饿发出淡淡的蓝。冰箱里有。冰冻的苹果。凛冽。清香。兔湿漉漉的头发海藻一样的散在肩膀上。眼睛。因为失望 。漆黑而深不可测。终于。一颗清洁的鸡蛋。在那里。安静的。以悲伤的姿势俯卧。兔的眼睛因为感激而湿润。温暖的荷包蛋抚慰了兔枯萎的青春如花的脸……”
这这……你的食欲有受到“安妮宝贝体”的影响么?“一种感觉击中了我痉挛的胃……好吧,晚饭我又省了,各位V5……”
张丙:挑挑安妮宝贝的毛病
很多长期追随她的读者不理解何以他们守护的宝贝会在字里行间与他们渐行渐远,而这恰恰是她最难能可贵之处。
从二十多到三十多岁,女人的心境和她对世间万物的理解无疑会逐渐改变。从迷乱、孤僻的女子,到仙风道骨、波澜不惊的新妇,而她的创作也算得上忠实于内心、不肯轻易谄媚读者。
如果固守原先的套路,每次都从高楼上急速坠下然后像烟花般消失,相信逐渐成长的读者也会对她失去耐心。
自恋、自我。深度关注个人的内心感受,而这恰好最讨读者的喜欢。
在《素年锦时》里,她显然对自己穿绣花鞋出门和阅读古文十分自得,反复在书中提及。如同早期的“白色棉布裙”,叫“乔”、“林”、“安”的人物,它们都构成了“安妮宝贝”这一品牌下的标志性元素。
或许是看多了古文,这几年她显然从最初那个善于写出“直指人心的句子”的作者,类似“生命是一场幻觉”,“有些事情在劫难逃”这样的句子,蜕变为一个词语爱好者,比如“清决”之类看似形声俱美又颇有点生僻的词语。有些词或许出自她个人感性的创造。
对词语的控制能力偏弱。她确实是一个感性而缺乏逻辑的人,尽管非常努力想让自己做到冷静和理性,但那始终是她所欠缺的。都是对词义理解出现偏差导致病句,这些常用的有文言色彩的单字,或许她从未仔细想过它们准确的意思。
安妮宝贝:我的句法结构不是缺点不需改正
2011年09月07日 14:58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陈雪莲
我不太喜欢现在所置身的时代,因为无法脱离,所以有时有回避。
我只是在进步的路途中,前途茫茫,终点还很远。
成熟的读者会更关注作者在一个小说中所阐释的观点,而不是猜测对方生活。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陈雪莲发自北京 一提到安妮宝贝,很多80后文艺青年就激动不已,“她的文字陪伴自己一路走过青春啊!”安妮宝贝总是在描述都市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渴望、暴孽,对生命的挣扎和无能为力。她的文字简练唯美,意境清朗淡雅,随处可见清醒自解和向更高更深处的探索,具有解放的活力与直指本心的诚意,这也为她赢得大批拥笃,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接触网络的人,大都被她的小说影响。
从2001年的《彼岸花》、2004年的《二三事》、2006年的《莲花》,到2011年的《春宴》,安妮宝贝的长篇小说中,那个暴躁、边缘、孤独、经常陷入绝望的女孩,渐渐地,一点点趋于安静和明朗,与之相伴随的,是其文字渐渐少了浮躁和决绝,不那么鲜血淋漓,而是清冷、通透。成为人妻并做了母亲的她,在出版人路金波的印象中“越来越淡定和稳重”。只是有一点没变:她依旧保持神秘的低调。即使有新小说和同名广播剧推出、主编杂志书《大方》发行、十年文集出版,她也依然没有现身签售或参与电视宣传活动,而只是用她最擅长的文字接受邮件采访或网络“微访谈”。
对于新作《春宴》,安妮宝贝认为,那些没有谈过一次恋爱的过于年轻的读者,不阅读也可以。因为,“人若没有经历过一些世事,未曾被内心的力量困扰、袭击,并且曾与之对抗,就无法具备经验去洞穿心的幽微复杂。”
写这个故事是为了表达观点
有人说《春宴》看上去就像一部跨越时空的超现实的小说,更确切地说,它是书中有书,话中有话:叙述者、作家“我”、“我”笔下的人物“庆长”、与“我”通信的读者“信得”,在各自人生中经历不同的生命状态和情感方式,而他们又互相嵌入到彼此的生活中。而这三个女人其实是一类人——都是对爱情、美和真实持有信仰的女子,也正如安妮宝贝此前所塑造的人物——良生、莲安、沿见、恩和、盈年等一样,个性鲜明,一往无前,自有一种凛冽意志,不容多加解释。对于在新作中为何多次重复使用同一个名字,她说:“让读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猜测也好。”
安妮宝贝说《春宴》讲述的命题是:一个人与所置身的时代,可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以及由爱的试炼而得到的关于人和自我、外界的关系。情节和文字饱含浓度和广度,章节中充盈各种意象,潜意识,幻相和暗示。她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我写这个故事是为了表达观点。”
《国际先驱导报》:《春宴》是你至今字数最多的作品,是什么动力使你花这么长时间和精力写了30万字?
安妮宝贝:因为它里面涉及了很多问题,不仅仅是男女之情或情感部分。它自身延展出去的范围和深度,使我觉得有一种意志,想持续往前行进。灵感来自对疑问和感受保持敏感,不畏惧于对它们的探索。所有个人性疑问和感受最后都是趋向于大同的。这是为什么不同的读者在同一本书里可以获得沟通的原因。
Q:这一次你觉得自己在写作上有所突破和尝试吗?
A:这个小说应该比以往所写的都更为成熟和深入,里面有很多观点,小说中的人物因其创痛具备了一种清洁和超离的趋向和力量,虽然结局暗淡,但抵达了一些边界。
Q:如果说《素年锦时》是淡然的,带着世俗的热情,那么已经为人妻母4年后的你,要赋予这部新作什么色调?
A:这部新作展示的是颓废和对抗的力量。它事实上是更有力的。
Q:你写《春宴》的思想和理性准备来自哪里?
A:来自内心的容量。
Q:阅读对你的写作产生什么影响?
A:我很少看小说,因为很难找到喜欢的小说。读的比较多的是宗教理论,因为宗教理论跟内心发生最直接的关系,吸收了强烈的能量,就很难满足于其他小说或杂谈之类的隔靴搔痒,还有一些古代笔记、文论,以及工艺、天文、地理和植物等专业类书籍,这些书对我自身和写作中的观念、立意都会产生影响。
Q:你是否会迷恋或者接受自己笔下琴药这样的男子?
A:小说和生活是各自独立的。我的生活和我的写作没有什么关联。
Q:你真的认为庆长“孤僻,过时,落伍,性格倔强不宜人,男人却喜欢与之为伴”?
A:她是这样的女人,这样的女人也是有可能在世间存在的,或者说在任何一个人的内心,有一部分是这样的女人。
风格不需要被颠覆
挑剔的读者会担心,安妮宝贝如果还不提高,读者估计要审美疲劳了,“你看她的那些词语、安妮式句子结构总在他的作品中一再重复,没有创新。” 例如,“一种深刻的自我存在”,“如……一般”的造句法,以及喜用短句。又如她对“美感”和“洁癖”的偏执,甚至对某些意象和情绪的反复坚持,面对这些质疑,安妮宝贝说,“这可能属于写作者的个人癖好,倒不觉得是一种缺点需要改正。”
Q:新作是否颠覆以往的风格?
A:风格不需要被颠覆。它是珍贵存在,很多写作者也许终其一生都在试图建立自己的风格。
Q:这些年你觉得自己在写作上有进步吗?
A:我觉得一直在进步,但也只是在进步的路途中,前途茫茫,终点还很远。早期作品我现在觉得自己是不会去阅读了,肯定有很多缺陷之处。《告别薇安》《八月未央》不算写得完整和成熟的作品。也许只是对我来说是重要的,因为是对生命的梳理,把一些疑惑和想探讨的问题写出来,现在随着岁月增加,越到后面观点越不明确,越能容纳,因为看到的东西更复杂,更广阔,更幽微,不觉得对人和事能够轻易下断论。但我觉得《莲花》《春宴》十年后依然可以回头读它。
Q:你觉得文字本身能否将你的想法与思考完全的表达出来?
A:不能够。文字本身不具备终极力量,它只是一个过程。是人走路时踩出的一个脚步。
Q:正如《春宴》涉及的命题,对你来说,你和你现在所置身的时代是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
A:我不太喜欢现在所置身的时代,因为无法脱离,所以有时有回避倾向。我比较怀旧,觉得新不如故。
Q:2007年《素年锦时》出版后,很多读者都有些受不了,觉得安妮宝贝背叛了自己曾经用尽力气描写的人,你的书确实影响和改变了很多人,但你自己却很似乎很轻易地选择了更安妥的路,你怎么看?
A:《素年锦时》需要更为成熟的读者。我后来的几本书一直都在考验读者,有些人放弃是自然的。《月棠记》只是小说,作者可以塑造不同类型的人物和生活,读者喜欢把它们与作者相联是他们的问题。成熟的读者会更关注作者在一个小说中所阐释的观点,而不是猜测对方生活。这就像有些读者一读小说,首先要评价的就是其中的物质部分或生活内容,而不是一本小说真正的精神内核,完全是不得要领的事情,而且也很可惜,他们没有得到一个作品的精粹部分。
与外界隔绝能保持轻省自在
2007年,怀孕期间的安妮宝贝写了散文集《素年锦时》,出版后却引发了激烈的评论。很多粉丝一时接受不了她从一个苍白、激烈、小兽般的女孩走向有安定婚姻的妻母。
同样,安妮宝贝面对本报记者关于她如何做母亲、妻子的个人生活,以及“她选择了更安妥的人生道路有悖于自己极力书写的女子”等问题均未作答。但在《春宴》里,她借一位作家的嘴透露了自己不予解答的原因——“按照作品一贯被争议的处境,与外界隔绝至少能保持轻省自在。一些创作者能亢奋而顽强地与外界揪斗,与一切见解观点反驳辩论进行旷日持久的对抗,我做不到。”
Q:在你看来,精神生活的追求是否离不开世俗生活的基础?
A:我较倾向出世和入世之间自在变幻不受拘束的人。他可以过任何一种生活。
Q:能说说你现在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吗?
A:我做一些自己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有时候出去旅行很长时间。我的生活和写作是各自独立的。我有很多爱好,阅读,电影,音乐,烹饪,园艺,布艺……都有兴趣。
Q:今年你参与主编了文艺刊物《大方》,感觉你对杂志书的兴趣愈见浓厚,你编写杂志书的意义是什么?
A:做《大方》是因为有合适的机缘。当初几个编委想法一致,想做一些洁净的有美感的厚重耐读的内容,与外界的喧嚣纷杂有所隔离。我们实际操作中有一些难度,但大家努力克服,做出理念中的一种阅读方式,是持久的宁静的有所得益的读物。我觉得它应该是小众的,作为一本纯文艺文学性的杂志,它目前的状态已算不错。我对它有一种淡淡喜悦的平常心,因为除了小说和作品外,还能与读者建立起另一种内在审美和沟通通道。
(原标题为“安妮宝贝:我想展示颓废和对抗的力量”)
路金波:安妮宝贝在中国文学史上会留下位置的
2011年09月06日 13:55
来源:新京报 作者:路金波
路金波 笔名李寻欢,第一代网络作家,知名出版人,现任万榕书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裁。曾与宁财神、邢育森并称“网络文学三驾马车”。是王朔、韩寒、安妮宝贝等知名作家的御用出版人。
《春宴》 安妮宝贝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8月
2011年七夕,安妮宝贝带来她的新作《春宴》,用一场春天的宴席,来探讨现代人面临情欲之困的种种挣扎与搏斗。
细察书中的情节,“春宴” 更多像是一种隐喻,它代指一种华美的东西,譬如爱情,最终会消散。故事整体的质地是悲的,但安妮还是试图给它一个暖调子,就像书封上,安妮在角落里,低头不语,但在上头,还是有光照下来。
安妮,一个以特立独行而常年居于畅销书榜单的作家,十年历练,从互联网黑暗角落自怜的异质花朵,到直面内心的行走跋涉者,再到他人情欲挣扎的冷眼旁观者,安妮的改变从她一贯的坚持中来。
基于女性写作者的敏感与对情爱题材的天然兴趣,她的爱情哲学和爱情观,贯穿十年写作始终,也流传甚广。而境界的跨越和生命的成长本身不仅限于此,为此,新京报采访了万榕书业总裁路金波,他以友人兼出版商的身份,从安妮的十年创作回顾了一个写作者的成长。
■ 十年写作谈
谈个性与文风:文风清冷的古墓派
新京报:你认识安妮宝贝很早,1999年她出道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路金波:当时的互联网写作群体中,大多是热热闹闹的IT青年,很少有这么一个文字风格清冷的古墓派。传统作家和文青,没有像她这么写字的,用句号,省略主语。味道和所有人都不一样,像一股清新的空气。
新京报:也有评论批评这种文字是小资和矫情的代表。
路金波:她从来都是不合群的,不易被人理解,即便成为中国第一畅销书作家,卖的书比韩寒、郭敬明都多,仍然是小众的,不喜欢她的人从来不看,也没什么好印象。但是,她在过去十年没有任何表演成分,包括她的不露面,不宣传,不受舆论影响,非常坚定,坚持了她最自然的方式。
新京报:一个脱离世俗,不大合群的人,怎么成为第一畅销书作家?
路金波:她对中文非常有贡献,在文学史上会留下位置的。因为她的文字非常美。我看小说第一讲究故事美,什么味道与故事,是好人还是坏人;第二讲究文字美。安妮当红的第一大原因就是文字。即使她写一堆人一起吃饭,她的排列组合都是更安静,更冷的。就像画家用的颜色,别人以前都是拿红黄蓝画的,只有她用青,紫,独特的语言风格,像鸦片一样。
新京报:那你个人最喜欢安妮的哪部作品?
路金波:头和尾,《七月与安生》,《告别薇安》和《春宴》。《春宴》是很好的作品,以前我担心她写不了这么大的复杂的东西。而且她更冷静了,能放下自我。只要她能忘掉安妮宝贝自己,去写别人,就能写得大起来。还能保持细节的美,这是我最喜欢的。
谈安妮写作:有五个关键词
新京报:你是她的朋友兼出版商,对她十年的创作,有无归纳一些明显的关键词?
路金波:第一个是自我,不管是找自我还是放弃自我,她把自己放到很小的点,视角不是上帝视角。
第二个是距离,她和城市、时代,始终保持距离。
第三个是安静。她整个的文字风格都是很静态的。例如她造了个词叫“持有”,和拥有,争取不一样,是静态的。
第四个是敏感。她对世界有不安全感,作品里有紧张的成分。敏感包括漂泊感,行走是为了表达她的不安全感。就看谁能压过谁。她一直在行走中,状态好的时候就变成《素年锦时》,或者她在《春宴》序言里说的那种田园生活。状态不好的时候就是漂泊。
新京报:她也不回避情欲和身体,这算关键词吗?
路金波:情欲在她的世界里挺重要,她早期要写这些东西不敢写。不能理解情欲带给人的困惑,但她始终认为这是严峻的重要的本质的问题,所以写了《春宴》这本书。
情欲就是《春宴》的主题。这点上她有点悲观,她认为情欲不可战胜。情欲给人伤害,但是你又逃不掉。
可以说《春宴》里面没有人赢得了情欲的战争,所有人都在情欲中被击败,找不到终点。
新京报:好像宿命也体现在她的写作特点里。
路金波:宿命不是安妮世界的核心部分,她还没到那个年纪,她只是把那些她不能理解的困惑归于宿命。对情欲,你看得出来,她小说里的人物都还是在搏斗的,即便失败。如果你认为她宿命,就不会有这些搏斗的过程。
谈保持与流变:开始走出自我
新京报:安妮近几年的作品也很挑读者,有些句子比较艰深,不是人人能读懂,尤其现在微博泛滥,大家都是浅阅读,她为什么能保持畅销?
路金波:因为安妮走在她的读者前面。在他们还不怎么上网的时候,安妮提供的是小资的方式,等大家都喝上了星巴克,逛宜家,看伊朗电影,听爱尔兰音乐,安妮又放弃了这些符号的东西。开始关注人的内心简单的东西。像《素年锦时》、像《莲花》。到了《春宴》,大部分人都是被自己情感或欲望困惑着,她冲击了这个话题,指出迷茫的本质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她一直在观察生活。安妮是典型的写作分阶段。最初级的写作者就是写点自己的自传,写点幻想。到了第二个阶段,开始整理自己,第三个阶段就是忘掉自己,比如《春宴》。
新京报:过去她写了很多关于自我的故事,而这次《春宴》,好像她把自己对他人世界的观察也写进来了。
路金波:以前安妮塑造的人物都是一个样子,而且有她自己的影子。这次“信得”和“庆长”两个人物,都是独立的人,不是安妮的影子,“许清池”,“FIONA”都被成功塑造了。她走入了他人的世界,探讨情欲和人的关系,这是跨出自我世界的第一步。“我”很难被跨越的。比如说我的好朋友冯唐,我经常和他开玩笑,说他绕不过小我,因为他太有才,太完美,太爱自己。以至于看完他的书,读者都在夸冯唐,而不是夸他书里的人物。
《春宴》的腰封上有一段话,我觉得能表示这个作品和这个人的方向。“天下所有的宴席都有终结。但依然希望这一刻,这注定破碎成空的丰美和悲哀,永无停顿”还是暖色调的。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可你仍然希望要勇敢地投入进去。这是《春宴》真正的解释。
采写/本报特约记者 刘雅婧
(原题为:安妮宝贝 开始走出自我的异质花朵)
解构《春宴》
2011年09月06日 13:58
■ 解构《春宴》
在《春宴》自序中,开篇安妮宝贝就写到“所有想说的话,已写在小说里。故事中的人分别说出我想说的话。”于是,我们按图索骥,寻找她在小说文本中潜藏的秘密表达。
1 《春宴》是一本什么样的小说?
安妮宝贝:一个形式专注且立意单纯的小说。这个小说,讨论经由情感和行动的试炼而得到的关于人与自我、外界关系的见证。它其实是关于人的个体存在,关于叛逆心灵置身及对峙工业化社会和堕落时代的代价。最终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是精神的故乡,而非一个俗世的时代之中的位置。
2 是否试图放弃过写作?
安妮宝贝:有3年时间我无法写作。当我开始质疑写作,其本质是一种自我怀疑。也许,我觉得自己老了,我不关心前赴后继与时俱进的一切。
我用3年时间设置疑问,最终明白写作是一种任务。它需要我。我则经由它的道路在世间找到一席之地。它成为生命的一个仪式和象征。我想,如果没有写作,我在这个世间其实并没有栖身之地。除去写作,我的生活空无一物。
3 如何看待小说中“庆长”与“清池”未完成的爱?
安妮宝贝:庆长注定孤独,因为她总是试图保持清醒。不用说朋友,即使是深爱她的男人,都会困惑于如何长久与她相处。她把洞察到的黑暗追究到对方和自己身上,从不原谅。糊涂或者假装糊涂的人才是有福。但是庆长看到太多,看得太清楚。
人与人的关系禁不起这般深入骨髓地盘问、挖掘、剖析、分解,真相从来都不悦人眼目。以成人的形式孩童的内核需求包容照顾,需求承担付出,需求母性父性,需求天长地久,却各自匮乏陷落,无力愈合填补对方。这关系的残酷性被逐渐过滤出来,最终把对方赶至角落,榨取出彼此小心潜藏的被保护的恶性和缺漏,就这样损毁到底。在精神和肉体上依赖需求,超越现实种种。但这种依赖需求,最终又被现实扑击。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情感所持有的天性缺陷。如果以所缺陷和匮乏的轮廓相爱,不能相贴重合,只能是断裂。我们向往和爱悦天上飞翔以及闪耀的东西,但我们只能站在地上。庆长和清池的关系,注定自相矛盾。
整理/莉莉鱼
来源:新京报 作者:莉莉鱼/整理
更多阅读
《NBA2K13》秘籍与解锁条件 nba2k13街球解锁工具
《NBA2K13》秘籍与解锁条件——简介 nba2k13中文版是一款饱受篮球迷热爱的体育竞技类游戏,从1999年开始, NBA 2K系列是对Sega Dreamcast的独家新闻。 此系列由Sega最初发行,在Sega体育之下并且由“视觉概念”开发。当然了,这款新作比起
转载 《解缘道根》全本 白领情缘转载龙坛
原文地址:《解缘道根》(全本)作者:道love《解缘道根》(全本)熊厚音 老师 著目录序言一、修炼者的缘
解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
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消解1966年,德里达在美国霍布金斯大学召开的“批判语言和人文科学国际座谈会”上,发表了他划时代的著名演讲《人类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和游戏》一文,这篇演讲被公认为是解构主义的奠基作。在这篇文章中,德里达对当
转载 读书志第一千四百八十一部•《详解九章算法》 详解九章算法 pdf
原文地址:读书志第一千四百八十一部•《详解九章算法》作者:大雪封山读书志第一千四百八十一部·《详解九章算法》《详解九章算法》,《详解九章算法》,是一部数学著作,为南宋末年杨辉所撰。杨辉,字谦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其生平事
霍政谚《胜利者》角色一身正气 霍政谚主演的电视剧
近日,由戴娇倩、霍政谚、吕颂贤、张天其、蔡妍、韩晓、李解、刘一等联袂主演的年月偶像电视剧《胜利者》正在浙江横店热拍,人气偶像霍政谚此次在剧中扮演的程毅是一个一身正气、背负着血海深仇的有志青年。与吕颂贤演绎一对父子。《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