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之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地图

参观国家博物馆:(4)《古代中国》之春秋战国时期

2012-10-14 12:17:07|分类: 博物馆 |字号订阅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活跃、民族融合、政治大变革的阶段。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给西周以来的政治秩序带来严重的冲击;战国七雄的兼并征战,促使地区间政治经济趋于平衡,统一的趋势日渐显现,为秦王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形势图



第一单元 大国争霸和七雄并立

春秋战国时期,西周以来的礼制分崩离析,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铁器的广泛使用促进了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术思想百花齐放。民族间相互融合,华夏民族主体形成,整个社会在征战兼并中逐步走向统一。



青铜方壶 春秋 晋 1961年山西候马出土

铜壶出土地侯马一带,春秋时为晋国晚期都城新田所在地,遗址于1952年被发现。此后历经调查、勘探,发掘出一系列的古城遗址。在这些古城以南,分布有制作青铜器、陶器、骨器和石器的作坊;古城东南,有祭祀、盟誓遗址。晋是周成王叔父叔虞的封国,都于唐(今山西省曲沃县天文曲村)。春秋初期,晋昭侯分封叔父成师于曲沃(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北),造成分裂局面,后为曲沃武公所统一。晋献公迁都于锋(今山西省翼城县东南),陆续攻灭周围小国。晋文公改革内政,国力富强。公元前632年,晋联合齐、秦等国伐楚救宋,在城濮(今河南省濮城)大败楚军,会诸侯于践土(今河南省广武县),成为中原霸主。公元前585年,晋景公又迁都新田,从此新田成为历时200多年的晋国都城。



牛头蟠螭纹蹄足青铜列鼎 春秋 晋,1988年山西太原金胜村晋赵卿墓出土

这是山西太原赵卿墓出土的列鼎。赵卿是春秋晚期晋国执政卿,依礼制可用五鼎。赵卿墓共出土三套列鼎,分别为七鼎、六鼎和五鼎。此套六鼎一组,既不符合奇数的礼制,也不符合赵卿身份等级,体现了赵氏家族日益壮大的实力和礼崩乐坏的史实。



“王子午”青铜鼎(附匕)春秋 楚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2号墓出土

王子午鼎原本是七件套,作器者为王子午,这是其中最大的一件。铜鼎腹内及盖内有鸟篆书铭文,盖铭4字,器铭84字,主要内容是王子午叙说自己的德政,同时上祭祖先,下为子孙祈福。王子午即文献记载中楚庄王的儿子子庚。楚共王时他为司马,颇有战功,在吴国入侵楚国时曾率楚军大败吴师。楚康王二年(公元前558年)继任令尹,康王八年(公元前552年)病卒。楚国开始在今湖北西部建都,后迁都于郢。春秋时不断与晋国争霸,楚庄王曾为霸主。



几件挺有讲究的春秋青铜器



“王子婴次”青铜炉 春秋时期 传1923年河南省新郑县李家楼出土

此器形状似盘,圆角平底,器壁两侧有环钮,两端各有3节提链。器底下部有柱状残足23个。器壁内侧有铭文7字,意为王子婴次之炉。据研究,有人认为该炉为楚国令尹子重所作,是鲁成公十六年(公元前575年)晋楚“鄢陵之役”楚师兵败后遗于郑地的。但当时楚国诸侯不称王。从此炉纹饰看。颇具吴器风格,故这个婴次又可能是吴王之子。



“素命”青铜镈 春秋 齐 1970年山西省荣河县后土祠出土

这个东西叫素命(这是一个字)。所谓“素命”是齐国贵族鲍叔的孙子,管仲即是由鲍叔推荐给齐桓公的。此器上有铭文l73字,记述素命的祖父鲍叔有功于齐,齐侯赐予素命封邑与人民,素命以此勉励自己,并铸此鎛祭祀其亡母仲姜。齐为周初姜尚的封国,在今山东省东北部,建都营丘(今山东省临淄一带)。春秋初年,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数年间使齐国富强。齐桓公北却戎狄,救燕、救邢、存卫,南拒强楚,公元前651年大会诸侯于葵丘(今河南省考城),首霸中原。



鸟形青铜匜 春秋 燕 1952年河北省唐山市贾各庄出土

全器呈鸟形,器体似匜,流与鋬均做鸟首状,比较少见。该器出土地属燕国。燕国是周王室同姓诸侯国中最靠北边的一个,东为孤竹,北为戎狄,东北为肃慎,东南与齐国接界。因受九河和戎狄的阻隔,春秋时期燕国与中原各诸侯国较少往来。燕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664年),山戎侵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北伐山戎,至孤竹而还。当齐桓公回国时,燕庄公长途相送,不觉越过燕界进入齐境,齐桓公以诸侯相送不出国境之礼,将燕庄公所至之地割给燕国,燕庄公在止步之地筑城,取名燕留,以作纪念。燕留故城在今河北省长芦县东北。



秦公簋 春秋 秦 传1924年甘肃天水出土

西陲陵园为传说中的秦人第一陵园。器内共有铭文123字,是用一个个单字模打在陶范上而后铸出来的。记述秦国的祖先在华夏建都已经12代,威名大震,秦景公继承前辈的事业,要永保四方的土地。秦国是西周末年发展起来的嬴姓小国,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穆公时,秦成为西方强国,开始图霸中原,曾多次与晋国发生战争。公元前627年,秦兵偷袭郑国未遂,转攻晋国边邑,当秦兵路过崤山(今河南省渑池县西)天险时,遭到晋军的伏击,全军覆没。由于东向道路为晋所阻,秦穆公晚年决计向西发展,成为雄据西方的大国。



洹子孟姜壶 春秋时期 民间旧藏

铜壶颈部内壁有铭文142字,是齐侯为田洹子之父所作的祭器。铭文记述田洹子之父死后,齐侯请命于周王,为死者举行多种典礼。田洹子(桓子)即田(陈)无宇,娶齐侯之女孟姜为妻。齐国自齐桓公死后,内部发生纷争,逐渐失却霸主地位。至齐景公之世,政权下移于卿大夫,卿大夫之间的兼并斗争愈演愈烈。斗争中,田(陈)无宇先后消灭栾氏、高氏,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公元前481年,田(陈)常杀齐简公,从此田(陈)氏完全控制了齐国政权。



“陈侯”青铜壶 春秋 陈 1963年山东肥城出土

此器是陈侯为其女儿妫(gui)橹(lu)做的陪嫁器。



“薛子仲安”簠 春秋 薛 1973年山东省滕县官桥乡出土

此器内底部有铭文15字,为薛子仲安作器。同出土有铜簠4件,其中3件的形制、大小相同,铭文也完全相同。另一件为薛仲赤作器。薛国任姓,祖先奚仲为夏代的车正,居于薛(今山东省滕县南),一度迁于邳(今山东省微山西北)。春秋后期,薛国迁到下邳(今江苏省邳县西南),薛成为齐邑。



“徐王义楚”青铜盥盘 春秋 徐 1979年江西靖安水口李家村出土

盘内底部有12字铭文:“徐王义楚,择其吉金,自做盥盘”。徐王义楚,是东周时期的徐国后期的君主,大约于鲁昭公同时。出土文物徐王义楚铜耑、徐王义楚剑、徐王义楚盘,是证明古文献关于义楚记载的实物资料。鲁昭公六年(前536年),徐王义楚聘于楚国,楚国人把他扣留,不久义楚逃归。



鲁伯大父簋 春秋 鲁 1970年山东省历城县北草沟出土

此簋底有铭文18字,是鲁伯大父为季姬所作媵器。鲁伯大父所作媵器,先后在山东出土过3件,形制相同。鲁国是公元前11世纪周初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开国君主是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在今山东省西南部,都曲阜。春秋时鲁国国势衰弱,但保留周的传统文化最多。春秋后期鲁国公室为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3家所分。战国时沦为小国,公元前256年为楚国所灭。



“栾书”青铜缶 战国 楚 传河南辉县出土

此器光素无纹,器颈至肩下有铭文5行40字,由左而右,字皆嵌金,为栾书子孙祭祀祖先而作,但多年来习称栾书缶。器盖上亦有铭文8字。栾书又称“栾武子”或“栾伯”,是春秋时晋国大夫,执政14年,于鲁成公四年(公元前587年)将中军,卒于公元前573年。器上错金铭文字形规整,至今熠熠生光。错金技法创于春秋中叶,但此缶无论从器形还是字体看,都属楚国作风,故实际是后来入于楚国的栾书子孙的遗物。此缶也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一件错金铭文青铜器。



“吴王光”青铜鉴 春秋 吴 1955年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

此器是吴王光为其女叔姬所作的陪嫁器,反映了吴蔡两国为政治需要而联姻的史实。铜鉴内壁有铭文52字,为吴王光嫁女于蔡所作之器。吴也叫句吴、攻吴,姬姓,其始祖是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拥有今江苏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区域,建都于吴(今江苏省苏州市)。吴王光,即吴王阖闾,其女叔姬名寺吁。吴国和蔡国同属姬姓,吴王光嫁女于蔡,为古代少见的同姓通婚之例,也反映了蔡、吴两国的关系。



“吴王夫差”青铜釜鉴 战国 吴 传河南省辉县琉璃阁出土

此鉴内壁有铭文12字,为吴王夫差自作御鉴。春秋后期吴国国力开始强盛。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一度攻破楚国,其子吴王夫差又曾战胜越国,迫使越王勾践屈服求和,并北上与晋国争霸。公元前473年,反被越国所灭,夫差自尽。



“熊悍”青铜鼎 战国 楚 1933年安徽寿县朱家集出土

器及盖口刻有铭文62字,记录了楚幽王时期楚军大败秦军,用缴获的铜兵器熔化后铸造此鼎,以彰其功绩。



“甘斿”银匜 战国 传河南省洛阳市金村出土

此匜为纯银制造,底部针刻“甘斿”二字,疑是宫观之名。“甘斿”匜是现在发现的中国最早的一件银制器皿。洛阳金村墓葬是战国时期东周王室的墓葬,因此这件器皿很可能是东周王室用器。当时大国争霸,周王室还以“天下共主”的名义象征性地盘踞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一隅,其实它的实力仅相当一附庸小国,战国末年为秦所灭。



“蔡侯申”青铜方壶 春秋 蔡 1955年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

此器为蔡侯申所作。蔡侯申即蔡昭侯,春秋时期蔡国国君。此壶颈内有铭文6字,为蔡侯申作器。蔡侯申即蔡昭侯。蔡是周初武王弟叔度的封国,后因叔度随武庚反叛,被周公放逐,改封其子蔡仲于此,建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西南)。春秋时期蔡常受楚的逼迫,多次迁移。平侯迁新蔡(今河南省新蔡),昭侯时又迁州来(今安徽省凤台),称下蔡。该墓出土青铜器486件,其中有铭文的60余件。蔡是小国,处于吴、楚之间,既要尊戴周王,还要讲好吴、楚,处境艰难。公元前447年为楚国所灭。



第二单元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和生活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革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铁器的普遍使用提高了农业产量,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原先是各国政治、军事中心的都邑,到战国中期,都发展成为工商业大都会。



铁铧犁 战国 魏

春秋时期,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冶铁技术。战国时期,铸铁技术日趋成熟,特别是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以及铁范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铁器的产量。到战国中期,铁器已广泛应用于农业,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当时的铁铧犁大多呈 V 形,后端比较宽阔,前端尖利,并有直棱,可以加强刺土功能,表明了耕作技术的一大进步。



铜手钳 战国 秦 1979年陕西凤翔出土

这种铜手钳与我们现在使用的已经十分近似,充分表明当时手工业的发达程度。



兽头陶模、立人陶范 春秋 晋 1961年山西省侯马市铸铜遗址出土

兽头陶模为一兽头形半模母范,背面平,嘴下部、头后部略残。从陶模的形态看,其所铸造的器物应当是某种大型青铜器的附件。同时出土的相同形制的立人陶范有两套,为复合范。每套由6扇范组成,此件为其中的合范。铸件为一立人,赤足,着长衣及膝,腰系带,前面打蝴蝶结,腰侧斜插一物,装束似为男子。当为某一器物附件的铸范。此范出土地共发现陶范3万多块,能够配对成套、复原器形的约有百件。

模是器物的原型,是制作青铜器的首要工序。制造模的过程就是青铜器的设计过程。在先秦时期,陶模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全模,一种是半模或等分模。全模是指与所生产器物等大同形的器物。半模则是指将需要铸造的器物制成等分的一半,之后在翻范时翻制两次将左右部分组合成铸型。半模和等分模对于生产仿动物造型或有对称纹饰的器物非常实用。半模等组合式的陶模出现在春秋时期,这种分开生产外范的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铸造形态复杂的器物及部件,体现了工艺的进步、规模的扩大。



兽耳青铜壶 春秋 晋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在铸范的制作、合金原料的配比选择、冶铸的技巧上更加讲究,其中合范铸造、熔模铸造、焊接等多项技术的出现,错金、错银、嵌赤铜、包金、鎏金、镶嵌、刻镂等新工艺的使用,使青铜器制作呈现出新的风貌。丝织品的种类繁多,拥有当时世界上领先的织造技术;原始瓷器的烧制有所进步;大量金银器和精美玉器、漆器的使用,表现出王室贵族追求奢华的时尚。



几把春秋时期的青铜剑

上:青铜剑 春秋 楚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出土;

中:“吴王光”青铜剑 春秋 吴 1964年山西原平出土;

下:“吴王夫差”青铜剑 春秋 吴 1976年河南辉县出土。

据说,最上方那把出土于湖北省江陵望山一号楚国贵族墓的青铜剑,即为举世闻名的越王勾践剑。当年,考古工作者在墓主人身体的左手边,发现这柄装在黑色漆木箱鞘内的名贵青铜剑。此剑与剑鞘吻合得十分紧密。拔剑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无锈蚀,刃薄锋利。试之以纸,20余层一划而破。剑全长为55.6厘米,其中剑身长45.6厘米,剑格宽5厘米。剑身满饰黑色菱形几何暗花纹,剑格正和反面还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剑柄以丝绳缠缚,剑首向外形翻卷作圆箍,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圈。据《战国策·赵策》记载,吴、越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匜”;《越绝书·宝剑篇》也记有名剑鉴赏家薛烛对越王勾践的“纯钧”宝剑评论说:“手振拂,扬其华,淬如芙蓉始出。观其钣,烂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之溢于塘。观其断,岩岩如琐石;观其才,焕焕职冰释。……虽复倾城量金,珠玉竭河,犹不能得一物”。而《庄子·刻意篇》则云:吴越之剑“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其身价之重自不待言。根据1977年12月上海复旦大学静电加速器实验室等有关专家进行的科学测定,此剑的主要的成份是青铜和锡,还含有少量的铅、铁、镍和硫等,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是经过硫化处理的,剑刃精磨技艺水平可同现在精密磨床生产的产品相媲美,充分显示了当时越国铸剑工匠的高超的技艺。



嵌赤铜鸟兽纹青铜壶 春秋 传1923年山西省浑源县季峪村出土

此器器盖及器颈各有两个带环铜耳,壶颈用赤铜嵌出两行鸟形花纹;壶的上腹亦用赤铜嵌饰两行兽形图案。与该器同时出土的还有鼎、敦、盘、簋、匜、牺尊及剑、戈、车马具等。春秋末年浑源属北方民族建立的代国,所出青铜容器制作工艺精巧,造型和花纹独具风格。战国初期代国为赵所灭。在铜器上用赤铜镶嵌图案,始见于春秋晚期,除燕国外,在代、蔡、赵等国铜器中亦有发现。



嵌赤铜狩猎纹青铜壶 春秋 燕 1951年河北省唐山市贾各庄出土

铜壶腹部饰以由双重结纽绳索形纹饰构成的12个方格,上下两层,每个格内均用赤铜嵌出狩猎纹。狩猎纹中有人物和禽兽等图形,人手持长矛,与兽争斗。兽形可辨的有牛、象等,禽有奔走和飞腾两种。嵌出的赤铜纹极清晰。



青铜盏 春秋 楚 1978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楚墓出土

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之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地图
铜盏盖上有握手和4个环钮,器有2兽耳和2环耳,下有3个足。盏盖握手及器下三足镂空,玲珑剔透,铸造工艺精致,是用失蜡法铸造的。失蜡法铸造工艺是先将易熔的黄蜡制成蜡模,然后用细泥浆多次浇淋,并涂上耐火材料使之硬化,做成铸型,再经烘烤使黄蜡流出,形成型腔,最后浇铸铜液成器。与此器同出的一件铜禁,亦是用失蜡法铸造的,其透空部分由表层纹饰和内部多层铜梗组成,纹饰极其精美。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失蜡法铸器,表明用失蜡法铸造青铜器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



“金和”错金青铜缶 战国 韩



鎏金银盘 战国 秦昭王三十三年(公元前274年)1980年山东淄博临淄出土



错银青铜扣 战国



嵌绿松石勾连云纹钫 战国 晚期 1957年河南陕县后川出土

器方口微侈,方唇,长颈,铺首衔环耳,鼓腹、下部缓收,平底,方圈足。覆斗形器盖,缘置四环纽。器通体铸纹槽,以绿松石镶嵌装饰勾连云纹,精细繁缛。



舞人龙凤纹锦 战国 楚



龙梁原始瓷壶 战国 1955年浙江省绍兴市漓渚出土

此壶由夹砂硬陶制作,圆口、斜肩、鼓腹,肩上有一龙形提梁。龙身有锯齿形脊背,以龙首为短流,底部有3个兽形蹄足。此壶胎质坚硬,薄釉,腹及盖顶饰指甲纹,是中国早期原始青瓷中的佳作。原始青瓷是汉代成熟的青瓷的前身,汉代青瓷的主要产地是今浙江上虞、绍兴一带。目前,在绍兴附近已发现烧制原始青瓷的战国窑址多处,说明两者有很深的渊源关系。



云兽纹青玉璜 战国 魏 1951年河南辉县固围村一号墓出土

该器号称“佩玉之冠”,整体为透雕的七块玉,以铜片贯联成一弧形璜,中间一块玉上有卧马,下有鼻纽——通体作龙纹及变形云纹,贯联的铜片露出的部分镀金作饕餮头形。 璜是佩饰用玉,亦经常作为朝聘、祭祀、丧葬的礼器。



错金嵌松石银钮青铜带钩、鎏金嵌松石玛瑙青铜带钩 战国

带钩是束腰皮带的挂钩,古又称“犀比”相当于今天的皮带扣,常与玉环同时使用。带钩有金、银、铜、铁、玉等材质,一般由钩首、钩身、钩纽三部分组成,钩首用于勾连,钩纽则起固定作用。春秋晚期开始出现,战国时期使用广泛,流行于各地。由于带钩结扎礼服比绅带更便利,逐渐被普遍使用,取代了丝绦的地位。至战国以后,王公贵族、社会名流都以带钩为装饰,形成一种风气:以带钩精美的程度,代表自己的身份。



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 战国 魏 1951年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

此件带钩由白银制成,器形较大,通体鎏金,钩身铸浮雕式的兽首和长尾鸟,兽首分列钩前后两端,长尾鸟居钩左右两侧,盘曲逶迤。钩身正面嵌饰白玉玦3枚,玉玦中心各镶一粒半球形琉璃珠,钩身前端镶白玉琢成的雁首形钩首,从侧面看犹如一只曲颈高歌的鸿雁。带钩的制造工艺也十分精湛,采用鎏金、镶嵌、凿刻等多种方法,将不同质地、不同色泽的材料,巧妙地配合使用,使不同色彩的对比非常和谐,产生绚丽多彩的装饰效果。此带钩纹饰繁复,玲珑剔透,包金镶玉,雍容华贵,是战围带钩中的精品,极为奢华,反映了当时金银工艺的最高水平。



卢金、郢爯 战国 楚 1979年安徽省寿县东津乡花园村出土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日益扩大,城市的商业特点日趋明显。为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各国大量铸造金属货币,并实行各自的度量衡制。这些均为纯金制作的楚国货币,呈版状,上用印凿打钤印文。“卢金”上钤有圆形印戳,其中的“卢”字是地名。“郢爯”上所钤方形印戳的“爯”字是称量的意思,“爯”前一字为地名。类似的货币楚还有“陈爯”、“鄟爯”等。郢爯和卢金都是中国最早的黄金铸币,支付时切割成小块,称量使用。

    

部分战国时期的货币



天秤和环权 战国 楚 1954年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出土

秤杆由木杆和二铜盘组成,木杆呈扁条状,长27厘米,中间一孔,穿丝线为提纽。铜盘径4厘米,边缘有4个对称小孔,穿丝线后分别系于秤杆两端,成提纽天平。环权共9枚,自小至大重量为0.6克、1.2克、21克、4.6克、8克、15.6克、31.3克、61.82克、125克。这是非常难得的一组古代成套衡具。据研究,各枚环权,分别为当时的一株、二株、三株、六株、十二株、一两、二两、四两、八两。当时楚的1斤约合现在的250克。楚国商业发达,度量衡制度亦比较准确规范,当时楚国使用的货币是铜贝和黄金版,推测这种小型衡器用于称量供切割使用的黄金版。



“商鞅”青铜方升 战国 秦

此器是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商鞅变法时所规定的标准量器。秦统一六国后,又在其底部加刻了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诏书,命令丞相隗状和王綰把商鞅既定的制度推行到全国。方升全长18.7米,升纵7米,横12.5米,深2.3米,容积202.15立方米,重0.7公斤,为长方形的有柄量器。器的外壁刻铭文,共75字分别为,(底部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左壁铭文)“十八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前壁铭文)“重泉”。





公豆、公区陶量 战国 齐 山东临淄出土

当时齐国制定的标准量器,有豆、区、釜等量制单位。



“子禾子”青铜釜 战国 齐 1857年山东胶县灵山卫出土

釜,是齐国量器中的一种。“子禾子”是战国初年齐国国君田和做大夫时的称呼,此釜是田和未立诸侯时所铸造的器物。器上刻铭记录了该釜容量大小的参照标准,反映了战国初年齐国已制定严格的量制管理制度。



“王”字青铜衡 战国 楚

此衡是提系杆秤的雏形,长度相当于战国时的一尺,下面均刻度线。



“司马成公”青铜权 战国

铭文记载此权为120斤,实测重量为30350克,推算当时每斤约252.9克。



“鄂君启”错金青铜节 战国 秦 1957年安徽省寿县城东丘家花园出土

铜节分舟节和车节两种,用时双方各持一半,合节验证无讹才发生效力,舟节长30.9厘米,宽7.1厘米,厚0.6厘米,有错金铭文9行164字;车节长99.6厘米,宽7.3厘米,厚0.7厘米,有错金铭文147字。铭文记载了公元前323年,楚怀王发给鄂君启舟节和车节的过程,并详细规定了鄂君启水路、陆路交通运输的路线、运载额、运输种类和纳税情况,是研究战国时楚国交通、地理和商业赋税制度的珍贵资料。



“王命传遽”青铜虎节 战国 楚

此节为一青铜质的薄片,呈卧虎形,虎目作圆穿状,虎首、身、尾均有纹路。节长12.4、高7、厚0.5厘米。一侧虎腹部有铭文四字:“王命传遽”。铭文表示持虎节者身负王命,所经过的驿站要负责接待。虎节是使者持之远行可得食宿的证物。驿站是古代供传递文书、官员来往及运输等中途暂息和住宿的地方。



青铜提梁卣 春秋 越

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礼仪化的饮食活动依然很多,壶、簋、罍、鼎、盘、匜等青铜饮食器仍在使用;漆器因其艳丽而轻巧,被广泛应用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丝织业的发展,使丝绸服装成为贵族阶层的主要衣着;华丽的铜灯、精美的铜镜等,都成为贵族家居生活中的时尚用品。



虎钮青铜罍 春秋 郑 1923年河南新郑出土



牺形青铜尊 春秋,1956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

此尊呈动物形,耳长竖,颈较粗长,短尾,四足短而细,周身饰以云纹为主的花纹。此尊继承了西周时期动物形尊以写实为主形态的传统,仅在纹饰上有细微的变化,但其尊口很大,为以前所不曾见。



“齐侯子行”青铜匜 春秋 齐 1977年山东临朐出土

古代贵族用盥器。器身呈弧瓢形,前有长流,后有屈兽为鋬,兽口衔器沿,尾卷起,兽身饰重环纹,器下有四兽足,兽头顶器底,卷尾触地。口沿外壁饰窃曲纹,腹部饰瓦纹,匜底内铸铭文,三行15字。为国家一级文物。



“曾仲斿父”青铜方壶 春秋 曾 1966年湖北省京山县出土

此器盖内与壶内壁均有铭文12字,为曾仲斿父作器。据文献记载,“曾”有三个:一个在今山东省峄县,一个在今河南省柘城县北,另一个则在今湖北省江汉流域。这个曾仲游父壶应属后者所铸。此曾国与黄国、江国互通婚姻,京山发现的97件铜器中,6件有曾国铭文,2件有黄国铭文,说明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这个曾国与黄国已经有了密切的联姻关系。



“楚高”青铜罍 战国 楚 1953年山东泰安更道村收集

容酒器。广肩,圆腹,直口,圈足。腹中部饰一突起环带,其上有个凸圆形装饰,盖上有个凸圆形装饰。器、盖口沿处均有“楚高”字样。造型与装饰为战国楚国风格,被认为是楚国灭鲁之后在泰山举行祭祀活动时埋下的遗物。



“襄安君”青铜扁壶 战国 燕

容酒器。壶是长颈容器的统称,其变化式样甚多,有圆形、方形、扁形、瓠形等。它自商代已有,春秋战国时期尤其盛行,一直沿用到汉代或更晚。



“令狐君嗣子”青铜壶 战国 韩 河南洛阳金村出土

容酒器,兼可盛水。长颈、鼓腹、容体甚深,下承圈足。此壶颈部有铭文23行50字,记述了令狐君的后裔铸造此壶是为家族安康祈福。令狐是地名,在今山西临猗西南。



青铜缶 战国 曾 1977年湖北省随县擂鼓墩1号墓出土

此缶为曾侯乙自作用器,重327.5千克,盖上有4个环钮,盖用环链扣在肩上的龙形拱钮上。腹部有4个环钮,大概是供移动时捆绑绳索所用。缶的颈和下腹部饰有蟠虺纹组成的蕉叶纹,其上为3匝蟠虺纹,颈部有“曾侯乙乍持,用冬(终)”的铭文,表明它是曾侯乙王室所用的大型储酒器。这是迄今出土的最大最重的先秦酒器。



青铜冰鉴 战国 曾 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

此器为曾侯乙自作用器,由方鉴、方缶组合而成。铜冰鉴整体为方鉴内套方壶的形式,上有镂孔盖,盖身正中有方形孔.正好套住方壶口。方壶有盖,溜肩,下腹内收,底部有带穿的方足。方鉴底部与方壶方足穿眼相应部位安有弯形栓钩,正好插入壶足穿眼,把壶稳定住。其中一只栓钩还装有倒钩,栓钩插入后,倒钩即自动倒下卡紧,十壶不能摇动。该鉴腹部和四角有8个龙形耳,龙头顶承8块接檐式铜饰,四足作兽形,四周外口沿均饰以镂雕或浮雕勾连云纹、蟠螭纹,异常精美。当时的酒是米酒,存放时间一长,便发酵过度而变味。该鉴使用时壶内装酒,在鉴内放入冰块,可使酒凉,阻止它的发酵变味。该鉴出土时带有长柄的铜勺,是舀酒的工具。



朱绘兽耳陶壶 战国 燕 1958年北京昌平出土

此壶为泥质灰陶,陶胎呈深灰色,平盖,颈部四周有对称兽耳和兽面衔环铺首各一对,从颈到腹为上方下圆形式,器身贴格状宽带成四开光,朱绘云纹和变形蟠螭纹,造型优美,是战国陶器的珍品。



青铜套杯 战国 秦 1979年陕西凤翔出土



镂空兽纹青铜釜奁 战国 楚 1957年河南省信阳市长台关北小刘庄出土

该器形似笔筒,高14厘米,三足,口微侈,通体镂空作出变形兽纹,并嵌有松石,造型极美观。奁是古代盛放梳镜一类化妆用品的盛器,但此器口大底小,而且通体有镂空纹饰,约是另一种器物。镂空透雕是楚国传统的青铜工艺之一,己发现有铜镜、铜奁、铜杯等,甚至许多大型器物也用镂空装饰,艺术水平都很高。



六山纹青铜镜 战国

青铜镜为古代梳洗照面用具。中国的青铜镜铸造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甘肃省齐家文化遗址中即有发现。商周青铜镜不多见,并且形体一般都较小。从战国时期开始,青铜镜大量流行,铸造、装饰工艺水平极高。战国铜镜纹饰丰富多彩,仅几何图纹就有山字纹、菱形纹、连弧纹等,其中山字纹镜分布地区广,数量多,堪称是战国铜镜的典范之作。根据山字的数目可分为三山镜、四山镜、五山镜、六山镜四种。其中的六山纹镜历来是中国古代铜镜的大名誉品种,出土绝少。国博馆藏的这枚六山纹镜直径23.2厘米,厚0.6厘米,镜圆形,三弦钮,圆钮座,外围一周凹面形环带,由地纹和主纹组成,主纹为六山字纹,在羽状底纹之上六个右倾斜变形山字绕钮作左旋排列,字体瘦削,倾斜度很大。山字中间的竖画甚长,顶住镜缘,每个山字的外框镶有细边,左边细边延长伸至另一山字的底边,形成六出星芒形。山字一边的延长线与相邻山字的底边相接,形成一个六角星形。造型精美华丽,是其中的精品。



透雕蟠缡纹青铜镜 战国 楚 1976年湖北江陵张家山战国墓出土

这面铜镜是由银白色镜面和镂空透雕的镜背合体而成,小环钮可穿带,钮外为楼空的蟠螭纹,屈曲联结,靠外缘有一圈镂室的菱形纹,精美异常。楚国青铜铸造业发达,出土铜镜数量多,样式繁复,花纹美观,铸造精工。楚国铜镜分方形与圆形两种,但以圆形镜为多。战国楚式镜一般背面的钮较薄,多作三弦纹钮。



武士斗兽青铜镜 战国 秦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 十六联弧三兽纹铜镜 战国时期

武士斗兽青铜镜直径10.4厘米,铜镜为双重方钮,背面花纹以细线勾连纹作地,上有两个勇猛的武士左手持盾、右手握剑与两豹搏斗。其形态逼真,刻划细腻,表现出了秦人的尚武精神。十六联弧三兽纹铜镜直径14厘米、边厚0.2厘米 此镜为圆钮,钮四周为花瓣形花纹,边缘内部以等长的弧线连接成16个内向联弧,联弧内有蜷曲飞腾的3个长尾神兽,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错银铜卧牛 战国 楚 1956年安徽寿县出土

古人镇席之器。



人形青铜灯 战国 齐 1957年山东诸城出土

战国时期的灯具以青铜质的为主体,多为贵族实用器。此灯整体为一身着短衣男子双手擎灯状。人形铜灯的人俑粗壮有力,身穿短衣,圆眼阔口,腰束宽带,立于盘龙座上,双手向左右张开擎灯,完全是一副武士的模样。脚踏龙,显示了他的神勇;双手擎灯,显示了他的神力。盏盘下的子母榫口与盘柄插合,可根据需要随意拆卸,构造精巧。人足下为盘龙形镂空圆座。出土时还随附有一柄供添油用的长柄铜勺。这件铜灯设计巧妙,造型新颖,专家认为它应是战国时期齐国宫廷中所使用。有神力而兼神勇人俑是齐人对勇武力士的一种标准表现方式,体现了齐人尚武的传统。



错金银马首形青铜(车元)战国·魏,1951年河南辉县出土

这件精美的马头是车器装饰,装配在车辕的前顶端。这件铜辕饰呈马首形,其头、颈错金饰卷毛纹、鳞纹,制作精美,是战国时期错金银铜器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魏在春秋时代是晋国的一个大贵族,后来逐渐成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势力。公元前471年,韩、赵、魏三家消灭其他势力瓜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魏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成为战国时期中原的强国。魏的疆域在今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南省北部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后迁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战国初,魏文侯任用李悝、吴起、西门豹等进行经济、政治和军事改革,加速了魏国的封建化进程,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有名的强国。辉县固围村大墓是形制规模很大的“中”字形墓(两墓道的墓),周围有陵园,类似诸侯陵墓的规格,所以出土的车辕饰异常精美。



青铜武士像 战国 赵 1955年山西长治分水岭出土



长脚鹿形、卧鹿形青铜饰件 战国



    兽面纹半瓦当 战国 燕 1955年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

夹砂灰色。半圆形,接筒瓦。当面浅浮雕兽面纹和勾云纹。双目方形微鼓,中间一凸线作鼻梁,鼻端及口均以勾云纹组成。额部及双眉饰变形兽纹。线条粗细不等,图像富于变化。



树木双骑纹半瓦当 战国 山东省临淄出土

泥质灰陶。半圆形,瓦当周围饰弦纹边线,其间中部模印一棵长青树,树两侧各印一个骑马人。形象生动,工艺精湛。为山东临淄出土较多的瓦当印纹形制。是同时期同类文物中的精品。





第三单元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领域发生巨变,一些得到良好教育的“士”人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建立了众多学术流派。其中,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与墨子开创的墨家学派成为时代显学,弟子遍天下。他们与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派自由争论政治、思想领域的各种问题,在学术思想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界的活跃也促进了文学、史学、艺术与科学的发展,中华文明从此走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硕果累累的新时代。



青铜编钟 战国 楚 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

这套编钟共13件,附铜辖(悬挂编钟的钩鞘)13个。高度依次是30.5厘米、25.7厘米、24.5厘米、23.4厘米、21.8厘米、21.4厘米、20.3厘米、19厘米、17.6厘米、16.6厘米、15.9厘米、15.5厘米、13厘米。 第一只钟两面铸有铭文12字,郭沫若考释为“佳(惟)XX屈X晋人,救戎于楚竞(境)。”编钟出土时相当完好,没有伤痕。经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测试,音律准确。1957年7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播送了用这套编钟演奏的《东方红》乐曲。后又将这一乐曲装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遨游天际,响彻太空。该编钟曾随中国对外文物展览先后赴丹麦、英国、美国等十几个国家演出。



石编磬 战国 魏 1957年河南陕县后川出土

编钟、编磬都是打击乐器,常被用来为庙堂之上的“雅歌”伴奏,是当时“礼乐文化”的象征。



兽钮铜鎛 春秋 郑 传1923年河南省新郑县李家楼出土

镈是一种形制接近于钟的乐器,不像钟口呈弧状,为平口。器身横截面为椭圆形。与此同时出土的铜器已知的有钟、鼎、鬲、簋、壶、盘和兵器、车马具等共百余件,推测出自一座大墓之中。从墓的随葬品看,可能是郑国诸侯的墓葬。郑是周宣王之弟郑桓公的封国,初封于郑(今陕西省华县东)。周幽王时,桓公见西周将亡,将财产、家属等迁移到东虢和郐之间。郑武公即位后,先后攻灭郐和东虢,建立郑国,都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县)。后渐衰弱,公元前375年被韩国所灭。



虎纹青铜钲 战国蜀 传四川新津出土

钲是中国古代礼乐之重器,形近鎛,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史籍说,青铜钲为古代行军用的打击乐器,又名“丁宁”。该钲柄较长,器身正面刻有虎纹、树纹和巴蜀文字,是典型的古代巴人和蜀人使用的器物。巴、蜀是今四川省境内的部族,巴在今四川省东部地区,蜀在今四川省西部长江上游以北地区。蜀在春秋末年已有发达的农业,战国中期迁都于今四川成都,成为"戎狄之长"。巴、蜀受秦楚文化的影响很深,在青铜器上铸刻虎纹、于纹、花蒂纹,则是本民族风格的体现。



青铜錞于 春秋

錞于是一种打击乐器,与鼓相和,或与钲并用,多见于南方地区。



青铜罍 战国 蜀

第四单元:春秋战国时期的周边各族

春秋时期,中原人常常自称为“诸夏”,将居住在周边地区的部族称为“蛮、夷、戎、狄”。随着中原各国与周边民族的密切交往,到春秋战国之际,“蛮、夷、戎、狄”中的大多数部族逐渐与“诸夏”相融合,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当时,北部与西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戎和狄。其中,戎包括北戎、山戎及部落众多的西方戎族,狄包括白狄、赤狄、长狄等部族。到了战国时期,这些部族多与华夏族融合成一体。北部地区的部族被泛称为“胡貉”,包括东胡、匈奴、林胡、楼烦等;西北部地区的部族被泛称为“氐羌”。



曲刃铜剑 夏至春秋 夏家店上层文化 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小黑石沟出土

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年代相当于西周晚期至战国时期,分布于辽宁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及河北北部。这两柄曲刃铜剑属于曲刃銎柄式,两侧刃呈双曲弧形,中间起柱状脊。这种形式的短剑,主要发现在辽西和内蒙古东部地区,是中国北方青铜时代具有独特地方色彩的青铜武器,多出于墓葬中。当时基葬的形制多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往往是用石板或石块垒堆的石棺、石椁殓尸。



狼噬牛纹金牌饰 战国 1972年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出土

这件牌饰用黄金制成,牌面上压制出四狼噬牛的纹样。以牛的脊柱为轴,中分画面,四狼两两成对,对称分布于左右。画面线条流动,动感极强,纹饰丰满,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紧张的气氛。战国时期生活在蒙古高原的林胡、楼烦、匈奴等少数民族,与中亚草原的游牧民族联系密切,金属制品的纹饰风格深受其影响,狼噬牛纹即是比较典型的中亚草原艺术风格。同时这些民族又受到中原文化的熏染,此牌饰对称布局的画面就带有中原艺术风格。因此,这件器物从制作工艺到纹饰风格,集中体现了这种不同文化的交汇与创新。





踞马形、鹦鹉头形、刺猬头形青铜车饰 战国 1962年内蒙古准格尔旗出土

春秋时期,东部地区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夷”,分布在今山东、安徽及江苏北部一带,包括淮夷、徐夷、东夷等。



三轮青铜盘 春秋时期 1957年江苏省武进县出土

盘呈圆形,盘前圆轮上铸有一对回身欲饮的蛇兽,兽身从盘底横出,折向上,回首向盘,形象优美,它也是推转轮盘的把柄。在盘的左右两侧下方,另装有两轮。盘上所饰编织纹与印纹硬陶器上所饰编织纹相近。出土地当时为东夷或吴人聚居区,这件铜盘无论器型、纹饰都带有独特的地方特色。

春秋战国时期,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居于楚国境内或楚国之南的少数民族被称为“群蛮”和“百濮”,他们后来逐渐融入楚国;东南部及岭南少数民族被统称为“百越”,分布于今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兽形青铜尊 战国 百越 1991年广西贺州沙田镇出土

此器外形如四不像动物,羊头猪腿兔耳长颈鹿角。背部开有椭圆形口,带盖,盖有环耳套链与颈背的环钮相连,盖面饰盘蛇,蛇身饰三道纵向鳞纹,蛇首居中昂起形成盖钮。尊的颈部和腹部饰变形夔纹,衬雷纹地,尊尾为立攀附凤,凤头有鸟羽一撮。尊下承饰变形夔纹的四兽足,前足胳膊反曲。造型具有全国的唯一性,且楚、越和中原三种文化相互融合的特征明显。



镂雕网格云纹青铜箕形器 战国 百越 广西贺州沙田镇出土

此器形似铲箕,前端上翘,箕口无壁。后壁呈长方形,两侧壁前端随着底板的上翘而收成锐角,侧后壁上沿共附有支钉7枚。器壁均透镂成网格云纹,形如花窗,花窗周边饰云纹。其造型具有世界唯一性,且功用目前尚无法解读,具有较大的潜在学术研究价值。

春秋战国时期,西南部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巴、蜀和西南夷。巴人分布在今重庆及四川东部、湖北西北部及陕西汉中地区;蜀人分布在今四川北部和西部;西南夷分布于今四川西北、西南部,云南和贵州两省及广西西部。



错金银犀牛青铜带钩 战国 巴 1954年四川昭化出土



青铜釜甑 战国 蜀 1955年四川成都羊子山出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47457.html

更多阅读

《红楼梦》之史湘云的行酒令 红楼梦史湘云

《红楼笔记》之三百二十三风之子原创史湘云的行酒令,在这次行酒令中是颇为引人注目的。尤其是经过刘心武先生的分析之后,所以,我打算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今天先说说这行酒令说的是怎么一回事吧。双悬日月照乾坤。闲花落地听无

《滑稽诗文》之滑稽文章二 古诗文 用在 文章中

《滑稽诗文》之滑稽文章(二)丑妇赋刘思真人皆纳令室,我命独何咎;不遇善任德,正值丑恶妇;才质陋且险,姿容剧摸母;鹿头猕猴面,推颖复出口。折额压楼鼻,两眼陷如臼;肤如老桑皮,耳如侧两手;头如研米槌,发如握扫帚。恶观压仪容,不媚加铺首。

《红楼梦》之李纨是啥样的老好人? 写红楼梦李纨的文章

《红楼笔记》之四百三十三风之子原创第五十五回开始,写探春、李纨和宝钗协理荣国府,就不能不提到李纨。在世人眼里,李纨就是个老好人。是的,没错。可是我们要往深里抠,看看这老好人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真实的心态和意图。记得之前我在拙

惜《战雷》之烂尾 寒战2烂尾

惜《战雷》之烂尾作为一个时不常写些东西也看些东西的影迷,真心很佩服徐导和冯编的功力。初中刚学小说时候课本里说的,小说的目的在于刻画人物。当时做好学生的后遗症就是直到现在看东西对剧情不是太敏感,但是对人物刻画好的作品特别

声明:《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之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地图》为网友菲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