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羊野史》: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

2014-04-23 23:59

这本书是在从家到合肥的火车以及在合肥火车站等待去北京的火车中,一共花了八小时看完【多么尽职尽责!简直被自己感动cry!】。之所以花了这么长时间,是因为它真的挺厚,而且字还多,更主要的原因是,它真的挺好看,以至于习惯了一目十行的我一个字都不想跳过,硬是一口气从头看到了尾,在合上书的那一刹那,不由得感到酣畅淋漓,十分爽快。——或许一本值得读的书给人的感觉都大抵相似吧?

我读历史读得不多,自然也不够专业,对于史学家们所争论的史实和流派也不甚了解,但即使如此,好歹是文科毕业,对于大的历史脉络总归是有一星半点的了解,于是,对我而言,选择一本历史书,或许更加偏向于作者的思想、对史实的评价、独特的视角和观点以及一些有趣味的历史段子。

这样读历史自然不够专业,也不够严肃,因为中国人向来肯听杰出帝王的话,对唐太宗所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深信不疑。

而我们国家的历史书,也一贯只肯为政治服务,而且愈演愈烈,司马迁编写史书的时候尚且叫做《史记》,好歹都知道这是历史书,到了司马光,干脆叫做《资治通鉴》,干嘛的啊?用来给帝王治理国家作为镜子。

既然如此,中国的历史,向来缺乏真实,所有的人物和事件,都可以按照后代史官们的立场去修改,目的只为了使当代的统治者们知道前朝是如何昏庸亡了国,咱好吸取教训,将咱这个朝代好生经营,直到天荒地老,宇宙尽头。

所以人们通常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因为它总是呈现出人们希望它呈现的样子。

到了高晓松,他更加直接,说历史是一个整过容的大妈。

我时常很佩服那些出身良好的艺术家们,他们不仅专业领域玩的溜,还往往博学多才。因为家学渊源,从小就受到耳濡目染,想不博学都难。

比如高晓松,作为一个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音乐人,他还去拍电影,去做电视节目,去做评委,还去酒驾撞了人蹲了几天看守所,出来后继续过忙活他的一堆事,上电视节目,出书……不亦乐乎。

不得不叫人惊叹,人和人,还真是不能比。

一个搞音乐的,不仅出书,出的还不是骗钱的写真或者回忆录或者名人互相捧臭脚的八卦,居然还是本正儿八经的历史类的书。
《鱼羊野史》: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

简直叫我们这些凡夫俗子顿觉人艰不拆,累感不爱。

虽然历史书很正经,但不代表高晓松的这本书也很正经,当然它也不是不正经,但至少,这是本,很有趣,颇有些意思的历史书。

书名叫做《鱼羊野史——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书的内容大抵如此,一天一天的来,到一个日期,便说一些历史上有名的有影响的或者仅仅是作者本人感兴趣的历史事件,然后阐述一些作者自己的观点,挥斥方遒,说古论今。

这种类型的书,若说的不够好,便是无聊的历史事实堆积,还不如去看同名微博上的段子。

所以,能够显出作者功力的便是作者选取的历史事件有何吸引人之处,以及,作者对于这些历史事件或者人物的点评是否独到是否够意思是否值得人仔细掂量一二。

虽然高晓松是个业余的历史作者,但我仍然想说,一个人的文化底蕴,真的是不可估量,长成一副猥琐大叔模样的高晓松,还当真是有着丰富的历史知识,更难得的是,他能够在这些历史中自由穿梭,随意点评间,流露出的,往往是叫人灵光一现的金句,他的观点,也往往叫人拍案叫绝,随口而来的调侃,更是叫人在会心一笑之间,更能体会到作者的深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长得像猥琐大叔没有关系,只要你够有才,够聪明, 照样还是可以娶到漂亮妹子的,如若不信,请高晓松老师为大家做现身说法。

高晓松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一上来就坦白,自己到处做节目出书,不过是为了给孩子赚奶粉钱。

因此,他说的这些东西并非权威,大家可以当做个乐子看看就好,既然如此,他也不必那么拘束,想说啥就说啥,嘲笑或者赞扬都是他自己的事,他并不认为他自己就是对的,只是告诉你,他就是这么看的,至于你怎么看,跟他没关系。

高晓松甚至一开始就开始质疑,读历史,其实根本就没啥必要。

他拿美国来在举例子“美国是个向前看,同时也‘向钱看’的民族,既开拓未来向钱看,同时也拿钱当一切的标准”

“但是这个国家一直在前进,也就是说,我们是不是真的需要每天拿出历史,像面镜子摆出来照一照,对照一下。”

他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读历史呢?

而实际上,我觉得,他或许更想说的是,我们是不是一定要把历史当做一面镜子来看呢?一定要从历史中得出什么教训明白什么道理吗?就不能简简单单去研究一下历史的真相纯粹为了追求真相,看看历史事件纯粹当做消遣吗?

我总以为,一本书历史书当中,或者说一本并非是考据追究真相的历史中的,最有价值的便是作者的思想和观点。

比如在这本书中,说到阿尔及利亚独立的时候,高晓松谈到人民是否爱国的时候说,其实人民和军队不同,因为人民无需对政府保持忠诚,所以我们没有权利把一个不爱国的人叫做什么什么“奸”,他说“人们有用脚投票的权利,用脚决定自己在哪里生活,这是每一个人天赋的人权。”

——现在想来,关于“汉奸”这个词,我们是否过于滥用了呢?甚至网上动辄对那些移民出国的人厉声讨伐,似乎移了民就不够爱国,其实,真的是这样吗?难道说,如果一个国家不够好,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就没有资格选择去另一个国家生活吗?

在说到AOL收购时代华纳的时候,高晓松谈到了互联网泡沫的问题,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传统行业到了夕阳境地,觉得这世间的所有都会被互联网所取代,可是风水轮流之后,时代华纳仍旧是时代华纳,而AOL已经风华不再了。

高晓松说:“不论什么样的时代来了,不论什么样的媒体来了,不论最开始是剧院,然后是电台,后来变成唱片,现在变成互联网,人民要听的是隐约,最后可能没有银幕了,最后可能电视都没有,变成不管是什么样的东西,人们永远要的是好看的电视。”

——很多人都会质疑,觉得出版行业迎来了末日,觉得肯定会被各种电子书取代,但我始终认为,传媒是唯一一个旧产品不会被新产品取代的行业,因为对传媒而言,载体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永远是内容,而每一种载体,永远都有着特定的受众。

又说起美国颁布禁酒令,后来当然又取消。以及美国一直没有出台关于禁止枪支的法律。

高晓松于是问:什么是自由和平等呢?“就是自由在先,尊重每个人的自由,而不是多数人剥夺少数人自由的暴政。”

所以他们不禁枪,因为他们认为,权利是第一位,伤害是第二位,而且他们相信,杀人的是人,不是枪。

——于是我想到了我们国家,在某个时候实行的菜刀实名制了,真是呵呵了又呵呵,很多时候,我们在自由和平等这里,真的是落后别人整整好几百年。

说起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妇女有堕胎权,高晓松说:“全世界每个国家性解放都是妇女先解放,男人也跟着解放,如果女人不解放,男人自己解放了没用。”

——对于这个观点,我深以为然,比如我天朝,就是典型的女人解放不了,男人也不得不憋屈着,但可惜男人没意识到这个问题,一边渴望着自己能够性解放,一边将稍微有点风情的女人痛斥为伤风败俗,所以他们也只有自己撸管或者去东莞被抓的命运了。而且我天朝更是奇怪,从来不允许播放安全套的广告,倒是无痛人流满天飞,让很多女人以为流产对女人真的没有伤害,其实,这才是彻头彻尾的不尊重女人。

书中有意思的地方还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地方更是很多,因为篇幅有限就不一一例举了,其实我倒是想把我感觉有意思的都翻出来给大家讨论一二,但真是有点多所以还是算了吧,留着读者慢慢自己看好了。

此时回到标题,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呢?为什么美国人不在乎历史,永远往前看呢?

我倒是以为,因为美国人永远可以肆无忌惮地评论当今的社会问题不会担心被和谐被抓去坐牢甚至丢去性命,而我们饱受“文字狱”“文革”等各种因言获罪的中国人民,总是无法直白的谈论当今,只能借着说着过去的故事,别的国家的故事,来发一发对当今社会不满的牢骚罢了。

所以,我真心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有不再必须得在历史中谈论当今的一天。(《鱼羊野史》书评/狸奴三公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47587.html

更多阅读

序邓小川诗集《微风如你》:穿过黑夜的火车序一 张德明

感谢张老师精彩的序和鼓励!序邓小川诗集《微风如你》:穿过黑夜的火车(序一)张德明迷醉于石椅上的梦境一阵断然的鸣笛划开寂静的夜空一列火车开进了黑夜猫舔舐流血的伤口秃鹫,断翅忍着巨痛奔跑,一列火车驶进了我们的睡眠梦里有

雷锋报头版:我们为什么创办正道农场?

日期:2014-05-05 15:25:20 作者:吴云龙 浏览: 1397 评论: 0 大/ 中/ 小我们要成为新时代的知青,重新认识劳动、重新认识农业、重新认识我们脚下的土地和未来的路!终有一天,父母会理解我们的!终有一天,社会潮流将转向我们这一边!雷锋报头版:

中韩两版《蒙面歌王》:我们真的很像吗?

曾经,撞衫是明星们的禁忌,后来撞衫成了突出个人魅力的手段。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有生命力的独特的美是内在的,谁也抢不去,除了貌美如花,个人的气场强弱还会从每个人独一的气质里流露出来,战袍并不会折损美的品格,但的确会暴露出丑的仪态。

评《荏苒年华》:这样的等待到底值不值得?

这样的等待到底值不值得,这句话是问自己的,与书的内容无关。从《灯火阑珊处》出版以后,我用了半年的时间等待《任苒年华》的出版,然后再在85折的时候高价下单想先睹为快,结果遇到天公不作美,这本书一直晃晃悠悠耗时十五天才到达我手上,我

声明:《《鱼羊野史》: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为网友小骄傲项前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