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游褒禅山记》课堂实录 唯一的听众课堂实录

原文地址:《游褒禅山记》课堂实录作者:心径徜徉

《游褒禅山记》课堂实录

焦作一中语文组张莉

说明:下面是张莉老师的一个科研兴课的课例,获得2008年度市“科研兴课”示范课评比一等奖,供大家借鉴参考。

教育理念:语文教学应该着眼于两条思路——培养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在语文课堂中融合新课标所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过程体现这三个维度,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依托于对教材的解读,引导激发学生思考人生,谈体验,说追求,进而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度。

师:上节课我让大家自主学习了苏轼的《石钟山记》,这是一篇游记。古代的游记,写法不拘一格,大多是通过记述作者的一次游览经历,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以记叙山川景物、风俗习尚,从而抒发作者感情的散文。那么,学习苏轼的《石钟山记》大家有没有发现它与我们所学的《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游记散文的不同呢?

生(刘):《石钟山记》的最后一段不是记叙,而是作者在发表议论。

生(马):《石钟山记》大部分篇幅是用来记叙游石钟山的经历,但落脚于议论,我觉得作者并不重于山川景物的描写,而是要因事说理。

师:说了什么理呢?

生(张):通过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不可的道理。

师:大家认为呢?

(其他学生面露微笑,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师:看来,大家的自学效果很好,从大家的微笑中老师看出你们是真正读懂了苏轼的这篇游记。《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它的真正目的是要揭示一个道理: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所以,它被后人称作“特殊的游记”。而文学史上,还有一篇游记和它一同享此殊荣,那就是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篇和《石钟山记》并称姊妹篇的游记,看看它又有什么特殊之处,是否也像《石钟山记》一样,为我们阐述了一个道理。

(生大声通读课文)

(大屏幕显示本课相关文言知识:

一: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距其院东五里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其下平旷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然视其左右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其孰能讥之乎?

二:翻译下面句子

1、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

(读课文声音渐稀)

(生甲、生乙、生丙、生丁、生戊回答屏幕展示问题。随着学生回答逐个显示答案)

师:好,在基本扫除了字词障碍后,我们来关注这篇文章的深层次内容。

(师泛读第一自然段)

师:第一段主要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生(张):记叙。这一段作者紧扣题目,介绍了褒禅山的概况。

师:能不能具体说说写到了有关褒禅山的哪些情况呢?

生(张):写了褒禅山名称的由来,华山洞命名缘由及道旁仆碑,并且说明了“花”“华”音谬的情况。

师:张ⅩⅩ读得非常认真,概括得也很全面。那么,结合全文来看,这一段的叙述有什么作用呢?

(生迷茫)

师:想一想这一段作者写到的几个方面,是否在后文有所照应呢?

(生开始低声议论)

生(马):在这节课开始的时候,老师说这篇游记和《石钟山记》一样被称为“特殊的游记”,我发现这篇文章也是在记游之后落脚于议论,我想,这一段是不是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了伏笔呢?

(生更加激烈地议论)

生(卢):第二自然段作者写到了作者与“四人”同游华山洞,第一段中有对华山洞的交代。

生(赵):第四自然段是针对仆碑发的议论,第一段对仆碑的介绍应该是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了伏笔。

师:好,大家看第四自然段。这一段与第一段记仆碑文字和订正“华”的读音那些文字相照应。先由所见的仆碑引出感慨,指出由于“古书之不存”,致使后人以讹传讹。“何可胜道也哉”,这是从个别到一般,由“花”“华”音谬概括出社会上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普遍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是由具体到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

生(孙):我觉得这段议论一正一反,先破后立,从反面加以否定,批评“谬其传而莫能名”,又从正面加以肯定,强调“深思而慎取”。

师:发现的真好!

生(张):因为有洞,所以有了与友人游洞的经历,又因为游洞未果,所以使作者遗憾,因遗憾带来了思考,这样,后文发表议论也就顺理成章了。

生(卢):对,都是延续第一段展开的。第三段的议论就承接游洞未果展开的。

(其他学生纷纷认同)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第一段的写法正符合游记的写作特点,作者在这里交代清楚了所游之地,自然地引出第二段游洞的经历,因为友人的中途退出,使得作者“不得极夫游之乐”,并由此展开了议论。显然记游不是重要的,而是借记游为后面进行议论准备材料。那么,王安石要借这次游洞未果的经历向我们阐述什么道理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第三自然段。

(生齐读第三段)

师:这一段着重写什么?

生齐答: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

师:从哪看出来的?

生:“于是余有叹焉。”“于是”表示紧承上文,说明这段议论是由第二段的记叙而来的。

师:“有叹”与第二段哪个字相呼应呢?

生齐答:悔。

师:以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的事例,提出古人“得”的原因在于“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进而结合自己游洞的经历生发议论。那么作者议论的重点在哪儿呢?

生(李):作者结合游洞时“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的观察,得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总观点。提出要追求最高的人生境界,“志”是非常重要的。

生(刘):作者还围绕着“志”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志”“力”“物”构成了追求理想需要具备的三个要素。

师:很好,理解得很到位。

(板书人生境界:志 力 物)

师:结合作者的游洞经历,他“悔”什么呢?

生七嘴八舌地:“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但是他没能坚持游完整个洞。

师:好。在这一段的后半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说明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志”“力”“物”三者缺一不可,而其中“志”是最根本的。因为有力而不至“可讥”“有悔”,尽志而不至“无悔”“无讥”。一正一反间,突出了“志”的决定作用。接下来,我们再次大声读此段,进一步感受作者的“志”“力”“物”之辨。

(学生自由大声读)

(教师板书:夷以近,游者众,;

[转载]《游褒禅山记》课堂实录 唯一的听众课堂实录

险以远,至者少,。)

师:看黑板上的残联,结合此段议论及王安石生平把它补充成一副完整的对联。

(生兴味盎然,议论纷纷,有的开始埋头苦思。师走入学生间指导。)

课堂交流。

生(任):夷以近,游者众,盖凡好者皆可;险以远,至者少,夫惟智者尚能。(掌声)

生(赵):夷以近,游者众,无向览常;险以远,至者少,有志涉奇。

生(王):夷以近,游者众,走马观花者十之八九;险以远,至者少,鸿鹄大志人万里无一。(更加热烈的掌声)

生(李):夷以近,游者众,无志者一事无成悔恨一世;险以远,至者少,有志者一飞冲天流芳万年。(掌声)

…………(学生踊跃发言,不断有奇思妙想,掌声不断。)

师:大家真是有才识、有见解。很多同学在补充对联时注意到了我的要求“结合第三段议论及王安石生平”,最难能可贵的是,大家的联句讲究声韵,对仗工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如此佳对,真是不可多得。老师这里也有一对,不妨拿出,和大家共享。

夷以近,游者众,自古登峰造极有几;

险以远,至者少,从来随波逐流最多。

(生兴奋,掌声)

师:我们再来思考,王安石为何如此关注“志”呢?

生(张):王安石年轻的时候,便有改革的志向,所以我想,他写下本文的时候可能也有对改革的一些想法。入洞愈深,行进愈难,改革的路也很艰难。而前路漫漫,不一定时时有外物辅助,所以,“志”是最重要的。

生(赵):他那时候还没开始变法呢!一篇游记和变法也有联系我觉得太牵强。

(生开始窃窃私语)

生(郑):我觉得还是有联系。王安石首先是政治家,其次才是文学家,文章中的议论至少还是有他的作为政治家的一些思考的,因为这篇游记很独特。

生(王):我也觉得,本文跟他的变法有一定关系。改革比游华山洞更加艰难,在变法中,王安石受到了重重阻挠,很多贵族士大夫都反对他,但他始终有坚定不移地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我认为,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在王安石的一生中应该是纵贯始终的。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王安石为何如此关注“志”。

(生开始统一意见)

生(马):王安石在变法受挫时说过:“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篇文章里的“志”和这个观点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生大声赞同)

师: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

师:王安石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温家宝在谈到中国农村问题的时候还多次提到他。他一生力图济苍生,安社稷,经学济世。针对文章,他也提倡“务在有补于世”,强调其实际作用。所以本文也极可能是政治家借游记抒发的“别样情怀”。

当年,王安石在华山洞中痛苦地转身,大发“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的遗憾,但之后的改革,意味着挑战传统,意味着与贵胄为敌,改革迈出每一步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在变法的路上,王安石义无反顾地艰难而孤独地跋涉,虽然变法以失败告终,却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声震长空的巨响。

最后,用王安石的一句诗来结束本课:“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愿同学们抱凌云之志,永不随波逐流,行独立之道,志在登峰造极。

教后反思: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传统篇目,被编者编为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三单元必修课,如何结合新课改的教学实际,把传统课文上出一点新意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大难题。我最初的有两点思考:一是落实文言字词及典型文言现象;二是理解本文因事说理的写作特色及阐明的道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打算:

1.本文的语言较为浅易,可布置明确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在正式上课前利用注释自己疏通课文,自行总结本课重要实词、虚词。正式上课时,大屏幕显示相关内容,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及对文意的把握,适时对学生答错的地方予以更正。

2.因事说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之前有一课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石钟山记》体会这种游记的写法。具体教学中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关系,从而理解作者所阐述的观点。教学过程中力求循序渐进,让学生通过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明确叙和议各自的分布,在理清叙议关系的基础上,掌握因事说理的写法。

3.本文层次清晰,说理透彻,课堂上通过对对联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通过加入自己的思考,对本文的说理理解地更深、更广。

4.在准确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结合王安石生平,让学生自由探讨,知人论世,引发学生对于人生的思考。

从实际教学的情况看,因为课前指定了明确的预习任务,对于字词句的梳理,课堂上未占用太多的时间。这就给后面的结合课文完成对联以及自由讨论、知人论世两个环节留足了时间。使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深入思考、充分讨论、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浓厚。

综观整节课,思路清晰,环环相扣,环节完整。四十五分钟时间不仅完成了课前所有的设想,而且课堂进程中学生的情绪始终高昂,老师和学生均感收获颇丰。

当然,这只是新课改道路上我的一点尝试,其中必然还有不成熟之处,相信一定能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评价意见:

张莉老师执教《游褒禅山记》一课,能够按照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三个方面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教学节奏张弛有度;教学设计突出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整堂课注重学生诵读,并且学生活动充分有效,时有精彩发言,体现了自主学习的课改精神。能够恰当使用多媒体课件,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有一些新颖的教学设计(例如补充对联),能够很好地把文言知识、文章写法、表达练习和情感熏陶结合在一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气氛活而不乱。

焦作市第一中学

2008年12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48167.html

更多阅读

《杜拉拉升职记》 杜拉拉升职记王珞丹版

《杜拉拉升职记》一本名不见经传的小说,居然能够达到300万册的销量,当之无愧的成为了超级畅销书,这可能吗?先后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杜拉拉升职记》让很多出版人大跌眼镜,上市两年,就销售300万册,而且由该书改编

转载 金融危机下的产物——观《职业丑人沉浮记》有感 宦海沉浮

原文地址:金融危机下的产物——观《职业丑人沉浮记》有感作者:憩园主还记得08年的金融危机吗,一些企业为了保证正常运转,就想大规模裁员,可是面对一些有背景和不想失去工作的员工,使负责人束手无策,这时”职业丑人“就应运而生了,他们顾名思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鸿门宴》司马迁

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在同年7月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这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声明:《转载 《游褒禅山记》课堂实录 唯一的听众课堂实录》为网友深处的秘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