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个别人物形象分析 新红楼梦金陵十二钗
组长:丁悦
组员:王惠 张丹 杨亦馨 周文逸 吴萍 张朦晓 成琳 许铃
研究背景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以荡气回肠的爱情,跌宕起伏的情节,性格各异的人物,吸引了许多的热爱甚至终生研读。
前辈们花了一生的心血,对红楼进行深入分析。他们从人物的语言,行为,身世遭遇分析他们的个性及个性对命运的影响,同时一些人物的言行挖掘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状况。他们对红楼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研究小组的同学在大师们精辟的观点的基础上对红楼中的一些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作出了些研究。我们主要研究了王熙凤,林黛玉,薛宝钗三个人物的各自背景,身世性格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并对红楼做了一个总结,概括。
研究目的
我们研究红楼,是希望在使自己更加了解红楼,了解古典文化,了解封建社会的腐败落后,同时也让大家更加关注红楼,学习红楼,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
在研究的过程中,能学会客观评价事物,学会访谈,学会查找资料,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撰写论文报告,最主要是学会合作,培养默契。
研究论文
(一)人物形象分析
林黛玉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在《红楼梦》中赚人眼泪最多的就是林黛玉了,字《红楼梦》问世以来,林黛玉以她轻灵清丽而又多疑多妒的性格特征,吸引了无数人的眼光。的确,在她身上,凝聚着作者美好的理想寄托。因此在阅读小说原著的时候,她独特的风格和气质时时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道德的叛逆者,封建礼教的束缚和世俗功利对她的影响甚为有限。她保持着纯真的天性,爱自己之所爱,憎自己之所憎,我行我素,很少顾及后果得失,所以很难融入环境,显得清高。她从不去劝宝玉追求功利,也不会逆着自己的性子做事。在大观园中,自然得不到好人缘。“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用率直与锋芒去抵御、抵抗侵害势力,以保卫自我的纯洁,但她的心是光明的。对于宝钗的引咎自责,她坦白地说:“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有心藏奸,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可见其心之宽阔,更显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性格。
林黛玉率直但不鲁莽,相反他行事谨慎,处处留心。“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且“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但自有一段自然的风流。”
她多愁善感,年少才高。内心敏感,情感脆弱。三生石畔的绛珠草为报答神瑛侍者的浇灌之恩,化成人心后,将甘露化为泪水偿还。她的泪是世间最贞洁的感情,也是对自身的怜悯。黛玉葬花是典型之例。她的哀愁都融于诗词之中。《葬花辞》是她一生凄凉的感情和对冲破封建礼教的渴望。
说到林黛玉,不能不提她与宝玉的爱情,他们的爱情天真,无邪,有是用泪来支撑的。“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谁,他们的爱情注定是个悲剧,黛玉羸弱的身体,孤傲的脾气是不被贾母喜欢的。敏感多病的她必定无人支持。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她的爱情破灭时,她怀抱纯洁的爱和对环境的怨愤离开尘世。“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浊陷渠沟。”
林黛玉是一棵世外仙株,她在孤独中成长,又匆匆地在孤独中凋谢。“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带着对宝玉的绵绵恨,沉沉的爱,带着医生都未尽的泪,她象随风飘扬的花瓣,远去成灰!
说到林黛玉,不能不提她与宝玉的爱情,他们的爱情天真,无邪,有是用泪来支撑的。“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谁,他们的爱情注定是个悲剧,黛玉羸弱的身体,孤傲的脾气是不被贾母喜欢的。敏感多病的她必定无人支持。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她的爱情破灭时,她怀抱纯洁的爱和对环境的怨愤离开尘世。“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浊陷渠沟。”
林黛玉是一棵世外仙株,她在孤独中成长,又匆匆地在孤独中凋谢。“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带着对宝玉的绵绵恨,沉沉的爱,带着医生都未尽的泪,她象随风飘扬的花瓣,远去成灰!
薛宝钗
薛宝钗出身在一个豪富的皇商家庭,性格本质与林黛玉截然不同。她们都同样博览诗书,才思敏捷,但林黛玉一心追求美好丰富的精神生活,而薛宝钗却牢牢把握着现实的利益,孜孜以求的是富贵荣华。薛家母子3人在贾家长期住下的用意是要实现薛宝钗与贾宝玉的金玉良姻。薛宝钗虽然得不到贾宝玉的爱情,但却握有实现婚姻的优势。她以自己的人品和才干,逐渐在封建家长的心目中造成了“宝二奶奶”非她莫属的牢固地位;再加上薛家拥有贾家所急缺的财富,她所追求的婚姻势在必成。然而“金玉良姻”只是徒具形式的婚姻,这种婚姻的成功意味着薛宝钗悲剧的开始。
薛宝钗外“冷”,内“热”,揭示了她一种非常重要的性格特征,外冷内热,表里不一。这种个性反映在她待人处世就表现得虚伪世故,攻于心计。
薛宝钗在贾府给人们的普遍印象是“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她比黛玉大得人心。第八回又说到她“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用王熙凤的话说,她这个人是“事不干自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是个十分豁达超脱,遇事随和的老实人。但与另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李纨,她们在现象上相似,但李执的本质却是洁身自好、不招麻烦,而宝钗却是以此为手段以实现自己功利性很强的目的。在第三十五回,她曾当着大伙众人之面说:“我来了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除去直接奉承贾母,间接讨好凤姐之意外,不难看出她所给的另一个消息:“薛宝钗在贾府的‘这么几年’,决不是对什么事都‘浑然不觉’,而是都在‘留神看’她周围的事物,而且还看得挺细心。
元妃省亲时命令大家作诗,宝玉诗的草稿内原有“绿玉春犹卷”一句,宝钗转眼“瞥”见,忙告诉他贵妃不喜欢“香玉”二字,并帮他改掉。宝钗凭什么说元妃不喜欢“香玉”两字呢?不过是元妃把宝玉原题的“红香绿玉”改名为“怡红快绿”一事,但因此就悟出元妃是不喜欢“香玉”二字,这恐怕就是薛宝钗的独步工夫吧。而且她熟悉贾母的一切好恶。贾母为她办的寿宴,成了为贾母专设的宴会,吃的是贾母爱吃的,戏是贾母爱看的。就是这样宝钗有日常生活做起,从小事做起,慢慢不觉痕迹的讨好贾母,最后偷梁换柱,把黛玉取代了。
以宝钗一个小女人能做到如此地步也不能不佩服她的心机。让她与王熙凤这位“脂粉堆里的女豪杰”相比,宝钗更胜凤姐一筹。
薛宝钗的心口不一,狡猾世故是为了保护自己,一般来说并无害人之心。(文中无一处写到她害了别人)。的确,要在贾府这个龙蛇混杂的地方求生存,占有一席之地并非易事,你若不耍耍手段,简直是妄想。特别是宝钗不过是寄住的一位“姨太太的女儿”。
宝钗也有极厚道的地方。譬如,她帮湘云接下袭人拜托的活儿,减轻湘云负担。还有史湘云凭一时热情,要做东办诗社。薛宝钗知道她在家里做不得主,“一个月通共那几吊钱”,根本不够,就给她出主意,从薛家搞来几篓肥肥的螃蟹,使诗社办得既热闹又省钱。还有宝钗暗中体贴接济邢岫烟,而且不让邢夫人知道,以免人家多心闲话,这种做好事不留名的做法,难道不可以称上厚道吗?
她和史湘云一样,是个封建正统派,她一再规劝宝玉在仕途经济上下点功夫,有时间就读读书,成天与女孩子厮混,终非了局。宝钗也曾经规劝黛玉云:“自古道‘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从贞静为主……”,也叫黛玉不要看《西厢记》等“杂书”,在宝钗的言行来看,也总是恪守着上、下尊卑的礼教规范。但其实她也并非是一个真正的封建正统,她看《西》等杂书,比黛玉看得早,看得多。不看的原因也是“大人烧的烧,骂的骂”才丢开,并非出自自身要求,而且经过了这么多年,黛玉一提起其中一句,她就想起出自《西》,由此看来《西》等杂书并未在她心中“烧”去。
她在两性交往,尤其在与宝玉的交往中也是一点也不封建。
但在书中第二十八回不是写到,宝钗因为听到她妈说“金玉良缘”之事,“所以总远着宝玉”吗?这话实际上就是宝钗在这个问题上给人的一般印象。然而宝钗真的有意“总远着宝玉”吗?事实却是相反,在每次宝玉一说完话,宝钗就会在旁打趣一句。而且第二十六回,晴雯生气致使黛玉吃闭门羹的原因是她气宝钗“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不得睡觉。”照晴雯的话,宝钗“有事没事”的去,决不止一次两次,而且每次她都要“坐”很久,使丫头们“三更半夜”的还不得休息。
在第三十六回,一个十分炎热的中午,怡红院里的两只仙鹤“在芭蕉下睡着了”,“外间床上横三竖四,都是丫头们睡觉。”薛宝钗竟在这个时候穿房入室,一直到主人已睡着了的宝玉卧室,竟使袭人都“唬了一跳”。随后又替上袭人的位置,坐在床边为宝玉赶蚊子,“因见那活计实在可爱不由得拿起针来,替他代刺”,而这个“实在可爱”的活计是什么呢?居然是宝玉贴身穿的兜肚。天啊!难道我们“可爱”的宝姑娘以为是手帕吗?连有事找袭人的黛玉和湘云看到这场面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宝钗就是如此一个矛盾体,正因为矛盾所以活了起来。
其实宝钗美貌与智慧并重,懂得交际,耍手腕,又有钱有势,要是在现代,或许是个名利俱有的女强人,或许是个在背后操纵成功男人的成功女人,或许是个……。太多的可能了,但绝对可以肯定的是会有无数人拜倒在其石榴裙下,贾宝玉?呸!但如此一位多才多艺的姑娘,却生在古代并棋差一着做了宝二奶奶,宝玉一走,她剩下什么?而且又能怎样?不过是李纨第二罢了。这就是她的可悲之处吧
着薛宝钗悲剧的开始。
王熙凤
王熙凤也是一个极有争议的人物,喜她泼辣及决断的人,奉之若神,厌她恶毒及品性的人,鄙之如鞋。 她短短的一生,却享受了别人几辈子也享不了的荣华,但也承受了别人几辈子也经历不了的侮辱。
如果说《红楼梦》中的“情”的线索是以贾宝玉为核心的,那么“政”的线索便是以王熙凤为核心的。王熙凤是金陵十二钗之一,虽为女子,却精明能干,因此她高居于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之上,在贾氏家族的荣、宁二府中具有十足的影响力。
王熙凤美丽、聪明,出身与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府,嫁到贾府后,成了贾府的实权总管家。
王熙凤能说会道,见风使舵,她快人快语,如风似火,讲起话来声如银铃,干净利落,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极富感染力。她最高的能力是她懂得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红楼梦》第三回中,曹雪芹以林黛玉的耳目见闻,最充分地表现出了王熙凤的性格。“这些人个个敛声屏气”忽听得后院一声笑语:“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只可怜我这妹妹命苦,怎么姑妈偏去世了!”可是贾母一句:“我才好了,你倒又来了。”让王熙凤转悲为喜:“正是,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其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能力可见一斑。
她人虽圆滑,但敢想敢干,有谋略,有胆识,她“自幼假充男儿教养”,从小就养成了“玩笑着就有杀代决断”的泼天大胆。由于在特殊环境里养成了这种性格,就“越发历越老成”了。她是个“脂粉堆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项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
她脸酸心硬,残忍阴毒,极度贪婪。她说过:“我是从来不怕阴司地狱报应的,什么狠心的事都干得出。”贾瑞垂涎她的美色,虽然这种纨绔子弟死有余辜,但她“毒设相思局”让我们看到她的残酷,弄权铁槛寺,为之于两银子贿赂,逼张家女子和守备之子双双自尽,害死尤三姐及腹中胎儿。到最后“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王熙凤身为治家的主子,她如果没有手段,就被别人讥为无能,而如果手段太强,又被别人说太狠毒。属下是一班伶牙俐齿的管家娘子,她要费尽心机压住她们;最亲的丈夫整天朝三暮四,眠花宿柳,她却要跟在后边收拾残局;自己又因为太过好强,早失爱儿,弄得一身是病。到最后,居然要承受那个时代女人最大的屈辱——被休!王熙凤的一生,在别人看来繁华如锦,但繁华背后的悲怆,谁又看到了? 王熙凤是脂粉队里的英雄,她身上担负着分配上下几百口吃穿住用的责任,却管得条条有理。但她借职务之便,大敛私财的手段,却也让人概然叹息。一个清净好女儿,只因为在金银里泡久了,便熏染得一身的肮脏铜臭味。
因为这个人物的感情落差太大,所以想到,只有以瀑布之水,才能比她短暂却激烈的一生。
(二)人物形象比较
薛宝钗与林黛玉的比较
黛玉---林如海与贾敏的独女。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她蔑视功名权贵,当贾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她和宝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贾母等人残忍地扼杀了,林黛玉泪尽而逝。
薛宝钗---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帐话” 。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正册判词之一
画: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注释] 这一首即是写林黛玉和薛宝钗的。
“可叹”句:说薛宝钗。意思是虽然有着合乎封建妇道标准的那种贤妻良母的品德,但可惜徒劳无功。《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说,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因为想家,只过了一年就回家了。他妻子就拿刀割断了织布机上的娟,以此来比喻学业中断,规劝他继续求学,谋取功名,不要半途而废。
堪怜咏絮才:说林黛玉。意思是如此聪明有才华的女子,她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咏絮才”,用晋代谢道蕴的故事。有一次,天下大雪,谢道蕴的叔父谢安,对雪吟句说:“白雪纷纷何所似?”道蕴的哥哥谢郎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蕴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一听,大为赞赏(见《世说新语.言语》)。
玉带林中挂:说林黛玉。前三字倒读即谐其名。从册里的画“两株枯木(双木为林),木上悬着一圈玉带”看,可能又喻黛玉泪枯而死,宝玉为怀念她而弃绝一切世俗欲念(玉带象征贵族公子生活)为僧的意思。
金簪雪里埋:说薛宝钗。前三字暗点其名;雪谐薛。金簪比宝钗,本是光耀头面的首饰,竟埋没在寒冷的雪堆里,这是对薛宝钗婚后,特别是她在宝玉出家后,只能空闺独守的冷落处境的写照。
[评说]林黛玉和薛宝钗,一个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一个是皇家大商人的女儿;一个天真率直,一个城府极深;一个孤立无援,一个有多方支持;一个是叛逆者,一个是卫道者。有的人看见这首诗中同时写了林、薛二人,以为找到了“钗黛合一”的证据,这是错误的。矛盾着的双方既然互为依存,为什么不可以在一首诗中并提林薛这两个在思想倾向上彼此对立的人物,通过贾宝玉对她们的不同的态度的比较,以显示抑扬褒贬呢?
(三)宝黛爱情研究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红楼梦》描写贾宝玉的爱情和婚姻悲剧,即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以及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悲剧。作者真实细致地描写了悲剧发生和发展的复杂现实内容,揭示造成悲剧的全面而深刻的社会根源。围绕着爱情婚姻悲剧,同时铺开一个由许多有关人物构成的广阔的社会生活环境,从而展示渐趋崩溃的社会的真实内幕。贾宝玉、林黛玉等人对自由和幸福的向往追求,反映那个时代对个性解放和人权平等的要求,闪烁着初步的民主主义精神。它与封建主义冲突所造成的悲剧,生动地表明封建社会的不合理,使读者预感到这个社会已日暮途穷,走向灭亡。
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恋爱注定是一个悲剧。这个恋爱在两个层次上与封建主义发生矛盾:首先,它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进而由于恋爱的叛逆思想内核又与整个封建主义相冲突。林黛玉和贾宝玉不肯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们代表着新兴的力量与封建家庭对峙着;而封建家庭要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又决不可能允许这种恋爱存在和发展下去,这个冲突毫无调和余地。制造悲剧的不是贾母、元妃或王熙凤某个或某几个人,而是封建主义。作为外祖母的贾母并非不心疼林黛玉,但她选择孙儿媳妇终究要考虑整个家族的利益。林黛玉的羸弱的身体、孤傲的脾性以及自定终身的越轨行为,贾母是不能喜欢的,她要给贾宝玉说亲,曾托过清虚观的张道士,后来又留意打量过薛宝琴,这些迹象表明她就是没有选择林黛玉的意思。她所以一时不能对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恋爱断然干预,主要是怕伤害了贾宝玉。贾母是一个绝对利己的享乐主义者,她晚年生活需要的是甜、闹和团圆,尤其需要贾宝玉伴随在身边,贾宝玉的任何不虞都将破坏她晚年的安宁。随着贾家境况的恶化,随着家长要把贾宝玉引上封建正路以挽救家庭颓局的希望日益明确和强烈,家长便把他们的缔结“金玉良缘”的意愿一次又一次的暗示出来;同时,一次又一次的剿杀贾宝玉身边的反抗势力,并且把压迫的圈子越来越紧缩到贾宝玉和林黛玉身上。敏感多病的林黛玉挣扎着,一心想得到幸福自由的生活,她曾因自己终身无人依恃而频频想念自己的父母,她还曾幻想过薛宝钗母女的同情和庇护,但环境是那样的虚伪和险恶,她的幻想破灭了,眼泪流尽了,终于怀抱纯洁的爱和对环境的怨愤永远地离开了尘世,实现了她的誓言:“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薛宝钗得不到贾宝玉的爱情,但却握有实现婚姻的优势。她知道婚姻的缔结不在当事人,而取决于家长之命,她宁愿伤害贾宝玉的感情也不愿忤逆家长的意志。她的性格为人,早已获得贾家上下的普遍赞许,她又格外用力地取悦贾府的统治者。元春从宫里送出的灯谜本不新奇,她故意只说难猜;贾母要她点戏点菜,她就专点热闹戏文和甜烂食品;金钏被逼自杀,她为了安慰王夫人反说金钏糊涂。薛宝钗以她的人品和才干,逐渐在封建家长的心目中造成了“宝二奶奶”非她莫属的牢固地位;再加上薛家拥有贾家所急缺的财富,她所追求的婚姻势在必成。然而“金玉良姻”只是徒具形式的婚姻,这种婚姻的成功意味着她的悲剧的开始。
小结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研究,我们小组对《红楼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书籍,网络,我们对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以及其他个别人物性格及形象作了重点分析和研究,并写成论文。在研究个别人物的同时,我们还提出了许多关于《红楼梦》中人物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并找到了答案,提出自己的观点。例如:“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心理有什么不同?”“身世相似的林黛玉,史湘云不同性格对命运的影响”等。
我们认为,研究不仅要抓住课题,还要适当拓宽,联系到主人公周围的环境,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有助于对主人公的深层认识。
对于,《红楼梦》这部经典著作,我们只是研究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研究道路漫长,当然不会因为课时结束而终止我们回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发扬我们的研究精神。中国的文化底蕴时候,等待着我们去回味和探究。
更多阅读
缥缈孤鸿影痴情小儿郎——评《火帅》中的潘少春上 潘少春
缥缈孤鸿影 痴情小儿郎——评《火帅》中的潘少春(上)(一)一直到第九集,少春的出场都很少,令我可以放心地在二倍快进状态下研读字幕,看一出哑剧。记得有冰迷曾经说过实在受不了《火帅》中七大姑八大婆的聒噪,恨不能冲进电视里给她们每个人的
《中国远征军》中韩绍功的原型是谁续 让青春继续程璐原型
前面提到,《中国远征军》中男主人公的原型,乃是郑庭笈将军。但是,看到后面,才知道从兰姆伽训练开始,韩绍功的原型就不是郑庭笈将军了,而是陈鸣人将军。陈鸣人(1910-1984)号柏琴,江苏金山(今上海)人。他生于清宣统二年,15岁时前往亭林镇一烟纸
《西游记》第三十二回读后感 西游记第二回读后感
《西游记》第三十二回读后感故事梗概:孙悟空除了妖怪以后,就继续保唐僧西天取经。他走在前面,忽然发现没有路了,于是他问了一个樵夫,那樵夫说这里有两个妖怪,在平顶山上,有一个水帘洞,他们就住在那里,于是,孙悟空让猪八戒巡山,还要看师父。可
百家讲坛 阎崇年《大故宫》第二部(共二十二讲) 百家讲坛阎崇年大故宫
雨中笠翁欢迎您! 更多精彩请您欣赏:收藏分类100大项800余子项,主要有:影音曲舞、宗教神学、文化艺术、民风民俗、植物动物、美女靓照、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异域风情、书画旅游、花鸟鱼宠、娱乐八卦、幽默搞笑、人生哲学、职场创业、饮
《观世音密码》中日本南北朝历史及关于明治天皇的身世传说 明治天皇与日俄大战争
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小说《观世音密码》中,结尾涉及到日本南北朝历史,以及现在天皇皇位的传承问题。这段历史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难理解,而且,想要清楚、简明地讲述完整,也比较难。作者整理了一下有关资料,希望能对阅读小说有所帮助。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