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词鉴赏 周邦彦词

周邦彦词鉴赏 周邦彦词


周邦彦词鉴赏

目录

1.苏幕遮(燎沉香,消溽暑)

2.荔枝香近(照水残红零乱)

3.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4.琐窗寒·寒食(暗柳啼鸦,单衣伫立)

5.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凤老莺雏,雨肥梅子)

6.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

7.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8.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9.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

10.蝶恋花·早行(月皎惊乌栖不定)

11.定风波(莫倚能歌敛黛眉)

12.西河•金陵怀古(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

13.菩萨蛮(银河宛转三千曲)

14.卜算子(旅雁向南飞)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辑轻舟,梦入芙蓉浦。

【注】芙蓉:荷花的别称。

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燎沉香”就是烧沉香,“消溽暑”是指潮湿闷热的暑气得到消解。

B.“鸟雀”二句是说作者在天刚亮的时候窥见小鸟在檐头呼唤晴天。

C.“叶上初阳干宿雨”是说荷叶上昨夜留下的雨水在旭日下蒸发了。

D.“久作长安旅”是指词人长久羁旅汴京,词中用“长安”借代汴京。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阕描绘雨后风荷的神态,下阕写小楫轻舟梦归,清新淡雅,别具一格。

B.这首词即景抒情,而“荷”是全词关键,“荷”贯穿上下阕,情由“荷”生,“荷”是情所奇。

C.这首词上阕语言形象,层次分明。例如:消溽暑一呼晴一干宿雨一风荷举。

D.这首词想像神奇,手法巧妙,最后借发问把渔郎引入梦境,抒发思乡之情。

3.周邦彦是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北宋末年的一位大词家,词誉极高。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价这首词上阕的“叶上”三句“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B(本小题主要考查能否准确理解词句。“侵晓窥檐语”是描写小鸟破晓时分在檐头窥视、啼啭,而不是写作者窥见小鸟在檐头呼唤。这两句描写用了拟人手法,富有情趣。A、D二项有注解作。D项可参照第③小题题干语。C项“干宿雨”自然少不了风的作用,“叶上”二句上下本有照应,但就本句而言作此解即可。)

2.D(本小题主要考查鉴赏能力。此项错误有二:其一借发问把渔郎引入梦境一语不符合词意,应是借向渔郎发问引出梦境。其二,评价为手法巧妙无误,说“想像神奇”则言过其实:以写梦境来抒发思乡之情,以及用“渔郎相忆否”发问。固然显示了词人丰富的想像力,却也未达神奇程度。ABC二项从不同侧面指出了本词的艺术特色。)

3.答案示例:王国维的评价恰如其分,“叶上”三句确实写出了溽暑时节的清晨,雨后放晴之际荷花的神韵。这三句描写准确,刻画生动,一个“举”字尤其传神。词人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在旭日的照耀下,在晨风的吹拂中,荷叶上面昨夜的雨水已经不见踪影,片片绿叶洁净圆润,个个昂首挺立在水面上,精神抖擞,丰姿绰约。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荔枝香近

周邦彦

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尽日恻恻轻寒,帘底吹香雾。黄昏客枕无憀,细响当窗雨。看两两相依燕新乳。

楼下水,渐绿遍行舟浦。暮往朝来,心随片帆轻举。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鹦鹉。共剪西窗蜜炬。

【注】①无憀:“无聊”的意思。②燕新乳:燕子刚刚孵出雏燕。③报鹦鹉:暗含鸟雀恋巢之意。④唐代李商隐有“何当共剪西窗烛”诗句。

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蕴含了什么感情?(5分)

2.词的下阕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选择其中的两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①描绘了一幅乱红飘落水中,随风而逝,在尽日的微寒中,黄昏时细雨当窗,一个人静静地观看燕子哺育乳燕(2分)的寂寞凄清的景象。(1分)。②词中蕴含了词人踪迹无定,(羁旅漂泊)孤苦无依,寂寞闲愁(孤独寂寞,思家念亲)的感情。(2分)(言之有理即酌情给分)

衬托:下片先写舟行待发,江浦又绿来衬托游子思归。虚实结合:最后三句写的是虚景,写对未来的期待,对未来的绵绵的期冀。化用典故:化用了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去话巴山夜雨时”诗句,写出了倦客思归,对家乡的想往。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夜游宫

周邦彦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①书一纸?

【注】①萧娘:对所爱女子的泛称。杨臣源《崔娘》诗:“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1.词的上阕中第一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4分)

2.结合全词,列举词中主人公的两个反常举动。词的下阕中,主人公“不恋单衾再三起”的原因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1)上阕第一句描写了一幅树叶飘落、夕阳西下、水浪轻卷,秋江千里的景图。营造了一种悲秋离愁(或沉郁、浓重的离恨愁情,或愁长千里之遥,心萦千里之外等)的孤寂与幽冷的意境。

2.反常举动:立多时,再三起。原因是:为萧娘书一纸。(答: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或用自己的话答也可)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琐窗寒·寒食

周邦彦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似楚江暝①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②。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③。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注】①暝(míng):日落,天黑。②禁城百五:据传,冬至节后一百五日,为“寒食”节,禁火三日,清明始以榆火燃薪。“禁城”:全城皆禁火。③高阳俦侣:高阳酒徒的朋友。

1.这首词千转百折,表达的情感复杂而微妙。除表达“对羁旅生活的厌倦”外,你认为作者还表达了哪些情感?试作简要分析。(至少写出两类情感)(4分)

2.同样写“愁”,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说“飞红万点愁如海”,而本词中周邦彦却说“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其写法更为“曲折”。试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①对故友的怀念。“故人剪烛西窗语”一句,化用李商隐的诗句,表明作者希望有朝一日能与故人相逢,述说相思之情。②对年华流逝的痛惜。“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一句,将过去的戏游热闹与今日的萧瑟冷清对比,表达出年华已逝的“迟暮”之感。③对家乡的思念。“想东园、桃李自春”一句,借想象“东园”春风桃李、繁花似锦的景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④对情人的眷恋。“小唇秀靥今在否”描绘了“姑娘”娇美的容貌,强调了“姑娘”给作者留下的美好的印象,表达了作者的眷恋之意。(写出两点即可。概括准确2分,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

2.周词不仅和李词说“愁”如“江水”、秦词说“愁”如“海””一样,说“愁”绪如“雨”,将无形的“愁”绪化为有形的物象,(2分)而且用拟人的手法,写“愁”绪被“半亩桐花”组成的锁链,静静地“锁”在这阒无一人的庭院之中,这种写法更为“曲折”,表达的“愁”绪也更为浓重。(2分)(若没作比较,答出比喻、拟人的手法并作分析亦可。)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周邦彦

凤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1.首句中“凤老莺雏,雨肥梅子”描摹了初夏之境,请找出其中用得特别传神的两个字,并加以赏析。(3分)

2.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价此词:“但说得虽哀怨,却不激烈,沉郁顿挫中别饶蕴藉。”请结合本词下阕,说说你对这句评价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

1.①“老”,春风和煦中,幼莺的羽翼渐渐长成。“肥”,夏雨的滋润下,梅子熟了,果实硕大,果肉鲜圆。②形容词作动词,鲜活生动,体物细微,赋予无想山中初夏之景动态与形态,春光虽去,作者却无伤春之愁,有赏夏之喜。

2.①下片开头,以社燕自比,春社时飞来,秋社时飞去,从海上飘流至此,人家长椽上作巢寄身,表现出漂流宦海,行踪不定。

②“且莫思”,姑且不去考虑身外的得失,个人的荣辱,还是长期亲近酒樽,借酒浇愁,词人似乎想从苦闷中挣脱。

③“不堪听”,宦海中飘流已感疲倦而至憔悴的江南客,虽想撇开身外种种烦恼事,向向酒宴中暂寻欢乐,但盛宴当前,丝竹纷陈,又令人徒增伤感。

④“容我”,措辞宛转,写出了无可奈何、惟有借醉遣愁。

参考译文

风使春季的莺雏长大,夏雨让梅子变得肥美,正午茂密的树下圆形的阴凉笼罩的地面。地势低洼靠近山,衣服潮湿总费炉火烘干。人家寂静乌鸦无忧自乐翩翩,小桥外边,新涨的绿水湍流激溅。久久凭靠栏杆,遍地黄芦苦竹,竟仿佛我自己像遭贬的白居易泛舟九江边。

年复一年。犹如春来秋去的社燕,飘飞流浪在大漠荒原,来寄居在长长的屋檐。且不去想那身外的功名业绩,还是怡心畅神,常坐酒樽前。我这疲倦、憔悴的江南游子,再不忍听激越、繁复的管弦。就在歌宴边,为我安上一个枕席,让我醉后可以随意安眠。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一落索

周邦彦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1.请结合词句,分析词中的人物形象。(4分)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两种,结合词句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4分)这首词刻画了一位美貌而愁苦的思妇形象。(2分)通过“与春山争秀”的眉峰、“花如人瘦”等写出她的容貌之美;(1分)通过峨眉“长皱”、“泪滴花枝”、“玉箫闲久”、“倚栏”、“问亭前柳”等,表现了她内心愁怨。(1分)

2.(4分)①比喻。“眉共春山争秀”,以春山比喻女子的眉毛,意为思妇之眉比春山还要秀丽,写出女子的貌美。“恐花也、如人瘦”,以人喻花,亦可想象思妇美貌。②烘托。“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用“玉箫闲久”从侧面烘托少妇情绪低落,满腹愁思。虽有玉策,也无心吹奏。让它闲置已久。因为意中人不在,更吹与谁听呢?③借物抒情。“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借“亭前柳”抒发少妇的离愁。(答出两点即可)(表现手法1分,结合词句分析1分,共4分)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

周邦彦

水涨鱼天拍柳桥,云鸠拖雨过江皋①。一番春信入东郊。

闲碾凤团②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又移日影上花梢。

【注】①江皋:江岸。②凤团:是宁时一种名茶。

1.前人评比第二句“颇含画意”,试作具体分析。(3分)

2.本词抒情优雅细致。请结合下片中的某个词语分析词人的思想情感。(5分)

参考答案:

1.(3分)“云鸠”云色如鸠,形象绘出乌云墨黑;(1分)“拖雨”则贴切状出乌云翻滚过后下雨的情景。(1分)生动而形象地画出春江烟雨图。(1分)

2.(5分)示例:一个“闲”字,看似不经意,实则是作者一晌短梦后,产生了难以遣除的愁思,所以借饮茶来消解这一份梦后的惘然。词人静看燕子不辞辛苦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燕子的忙与词人的静形成对比。一个“静”字,暗示的是词人并不平静的心绪。时光流转,不知觉间,日影又已移上花梢。一个“又”字,隐隐写出了一份每日空对春光的伤感。表达了词人心中面对大好时光白白流逝而不能有所作为的伤感。(分析3分,情感2分,答到意思即可)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1.上阙是如何表现“凄冷”的?

2.全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阴雨连绵,偶尔放晴,却已薄雾昏暝,难得片刻的晴朗心情,这是凄冷之一;闻雁叫,却难见被云雾遮挡的鸿雁,更浸染思念亲朋情怀,景中寓情,这是凄冷之二。

2.全诗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上阙寓情于景,写秋雨秋云无雁影,渲染凄寒的氛围;下阙以照壁孤灯、夜永之景衬情,把旅居之人酒后的孤独、冷清刻画清晰。全诗表达了羁旅孤栖、难熬寒夜、思念亲朋的思想感情。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

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这是一首即景抒怀之作。

上片,前两句写远景,极尽空间寥廓之感,仿佛作者也随着浩渺的碧空和接天的芳草心驰神往,飞向远在天涯的故乡。在这种心情支配下,作者告诫自己:“劝君莫上最高梯。”这里没有多作说明,点到为止,欲说还休,含而不露,有委婉蕴藉之妙。

下片

参考答案

前两句写近景,抒发时光流逝之慨,说明春天已近迟暮,春天的大好时光已消磨殆尽,而客尚滞留,本已不胜惆怅,何况那声声“杜鹃啼”,更引起羁旅之人无限乡思。“忍听”,实际上是“岂忍听”之意。全篇主旨于结尾处点明。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蝶恋花

周邦彦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①。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②横斗柄③,露寒人远鸡相应。

【注】①金井:对井的美称。②阑干:同“栏干”。③斗柄:北斗七星的第五至第七颗星被称为“斗柄”。

1.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评上阕的最后两句说“其形容睡起之妙,真能动人”,试分析一下这两句中“清炯炯”和“红绵冷”的动人效果。

2.下阕描写了什么样的场面?词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这种场面的?

参考答案

1.“清炯炯”意思是“眼光清澈明亮”,是对人物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因离别在即,而凄迷伤感,夜不能寐的情景。“红绵冷”,泪水已将枕芯湿透,连“红绵”都感到心寒意冷,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离别的悲伤和凄凉。

2.描写了情人分别的场面。首先从人物的动作,心理,语言来表现依依惜别的场面,其次,通过对环境氛围的描写来烘托离别的伤感和孤独。

1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定风波

周邦彦

莫倚能歌敛黛眉,此歌能有几人知。他日相逢花月底。重理。好声须记得来时。

苦恨城头更漏永,无情岂解惜分飞。休诉金尊推玉臂。从醉。明朝有酒遣谁持。

从内容上看,本词从的角度,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2分)

2.周邦彦是写离愁别恨的高手,周词“使读之者骤遇之如在目之前,久诵之而得隽永之趣”。

本词造语浅近而情意真挚,请结合全词,就“情意真挚”加以赏析。(3分)

参考答案

1.歌(听歌,唱歌)//酒(饯别,饮酒)

2.首句对歌者表露心迹:虽然我们在依依惜别,但须打起精神来唱,因为我们是难得的知音。宽慰中蕴涵真情。2)“他日”是写期待,未别而盼重逢,期待中饱含深意。3)“漏永”两句,写听歌饮酒而醉,恨漏永无情,表现了相聚之久,惜别情深。4)“休诉”三句既写今日一醉方休,也想象别后无人共饮,借相聚一刻千金,来写友情珍贵深挚。(以上4点,答对3点给满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西河•金陵怀古

周邦彦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赏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注】①佳丽地:指金陵(今江苏南京市)。②南朝:指偏安江左的三国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③山围:出自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日月,夜深还过女墙来。”④髻鬟:女人的发髻。此处喻山峦秀美。⑤莫愁:南朝一女子名。

1.张炎评论该词说:“采唐诗融化如己出者,事其所长”(《词源》卷下),请就这句话,结合原词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词艺术手法上的特点。

2.你认为“断崖树,犹倒倚”一句中,哪一个字最有表现力,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在全词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

1.引用唐刘禹锡《石头城》、《乌衣巷》等诗成句化用而成。(如举《莫愁乐》、《鼓吹曲》也对)通过这些诗意,表达出自己人世沧桑的感喟之情,极为熨贴,而不露痕迹。(大概意思对即可。)

2.“犹”字,强调景色依然,使眼前实景,带上浓厚的历史色彩。表达出作者景物依然而人事已非的叹喟,引发自己物是人非,人世沧桑的情感。由“犹”字带动全句,联系起过去之景与眼前之景,以及由景过渡到情,在全词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

周邦彦

银河①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②。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天憎梅浪发③,故下封枝雪。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

[注]①银河:天河。借指人间的江河。②浴凫飞鹭:凫:野鸭。鹭:白鹭。③浪发:滥开。

1.这首羁旅词中的“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6分)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拟人手法。作者说上天憎恨梅花滥开(开得茂盛),所以下起大雪封住梅花树枝,实则写出了春寒料峭(强调寒冷亦可),衬托出远在异地漂泊之人的凄寒苦楚。

或是:借景抒情(以景写情)。作者描写了梅花绽放之际,天降大雪。天气越发寒冷袭人,让远在异地之人倍感凄寒苦楚。(6分。手法2分,景2分,情2分)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自己在外漂泊的孤寂和对妻子的思念之情。(3分,漂泊+孤寂+思念)初春时节作者思家无奈路途遥;天降大雪更惹家人牵挂。(2分)(5分。意思接近即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48700.html

更多阅读

陈邦彦-岩野先生 滨岩 李先生

可怜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屋树步入岩野先生讲堂,堂内有一碑,上刻陈邦彦生平,周围墙壁有相关的诗词字画。堂前依次是柏、松、木棉树各两棵,周围的小盆栽,落英缤纷。讲堂少有游客,偶有误入之,迅速退返。与岗腰处打牌之声相比,尤显讲堂之冷清。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赏析 苏幕遮 周邦彦翻译

【古典诗词欣赏(一五一)】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赏析窦凤才【原作】苏幕遮·燎沉香——[宋] 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园,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

周邦彦《苏幕遮》教学札记 周邦彦苏幕遮赏析

风荷送香入梦来--周邦彦《苏幕遮》一课,按照“主问题关键词”的角度来解析,可设置两个主问题,一是“荷之神理”表现在何处,二是为何要“梦入芙蓉浦”。只有两个关键词:“风”与“梦”。一、第一个问题之前,可以设置一个更抽象的问题导入对“

好男人周建邦——《新昨夜星辰》 新昨夜星辰 电视剧

作为台湾经典的翻拍,这部戏仍旧是一个经典。尽管后期制作配音不是原音(邓超和陈楚河都不是原音)有点让人郁闷,可是依然无法抵挡超精彩的表现。我没有看过原版的《昨夜星辰》,所以只就这部翻拍谈下感受。超饰演的周建邦感觉是一个张无忌和

声明:《周邦彦词鉴赏 周邦彦词》为网友感受浅蓝的淡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