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标准——塑造良好职业习惯孙淑静

教师专业标准——塑造良好职业习惯

孙淑静

教师的职业是传播真理、培育“真人”的职业。对此,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概括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其中关键在于“真”字,即教师要培养有真知识、真本领、真道德的人。这样的人还要在生活中、实践中,不断地为追求真理、实现真理去探索、去创造、去奋斗!因此,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在自己的生活中,必须求真知、讲真理、付真行、做真人,真正成为孩子做人的榜样。

教师首先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要肩负起培养和塑造人的神圣使命,这一使命是通过教师的言行和言传身教实现的。教师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要严于道德自律,尊重每一个孩子,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循循善诱正确地引导孩子。与同事要团结合作、互相关心,在一个温馨祥和的工作氛围中,老师会释放出自己的能量和全部的爱。

教师要不断地自我完善。俗话说得好:要给人一碗水,自身必须有一桶水。不仅要学习所学学科的知识,还要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知识是无止境的,知识丰富了,才能做好人梯。面对天真、可爱、聪明活泼的孩子们,教师要有积极向上的心、要有乐观的心态,要去真诚的付出,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

教师良好习惯的养成,关系到孩子的未来。比如:冬天天气凉了,老师要做到随手关门,保持室内温度。这样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学习。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正确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共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吧!

教师专业标准——塑造良好职业习惯孙淑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48783.html

更多阅读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 标准征求意见稿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为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特制定《特殊教育教师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研 究 方 案(语文学科)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同样,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了

课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摘 要:课例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参照日本的课例研究的做法,课例研究的实施步骤应为问题—设计—实践—反思—总结。推进课例研究的有效实施,一要建立完善的教育科研制度,二要创建和谐的研究氛围,三要给予教师充分的支

声明:《教师专业标准——塑造良好职业习惯孙淑静》为网友爱比烈酒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