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月球之谜》第二课时(一上)
教学目标:
1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今天,杨老师将跟大家一起继续学习22课(引读课题《月球之谜》),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大家说说这是一组关于什么的图片?( 月亮 )
是啊,每当夜幕降临,接读“一轮明月……”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以及大家对月亮知识的收集,现在,谁愿意谈谈你所知道的月球知识或着诗歌。
二、自主探究,读文感悟
(一) 感悟月球的奇异
1、“百闻不如一见”,想到月亮上看一看吗?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来到1969年7月20日。 让我们跟随这两位宇航员的目光,向月球望去,你看到了什么? 反馈
2、请大家找一找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介绍了月球的景色?
3、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月球的这番景色吗? (奇异 )
4、能具体说说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
是啊!月球上空是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了灿烂的阳光。真奇妙啊!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
5、月球上的景色还奇异在哪儿呢?
是啊!我们原本以为月球上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而今我们发现这里没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只有尘土、岩石和环形山。
这里是多么荒凉。你能把这荒凉的世界读出来吗?
6、师述:在月球上我们能感受到黑夜,同时又能感受阳光,还能感受到那里没有一点生机。月球上的一切,真是“十分奇异”!(指着板书引导学生说)你能把这种感受送入朗读中,用声音表达出来吗?有感情的读一读,练一练吧。
7、就要和月球说再见了,让我们拍些照片带回地球,让人类也感受月球景色的奇异吧。
8、让我们把这奇异的景色告诉地球上的人们吧。(齐读)
(二)感悟月球的未解之谜。
宇航员们把月球上的尘土和岩石带回了地球,做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请同学们自读3——6段,边读边想: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全班交流)
1、老师把对尘土的研究还设计了一张表格,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填的又快又好?
(1)生边读边画,写。
(2)生上前介绍。
a、细菌“一下子”“都”死在了月球尘土里,你们有什么疑惑吗?
评价:为什么?……再问一次,这次要把你的疑惑大声地问出来?
很奇怪,是吗?是不是难以理解?
看,细菌在月球尘土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引读)
b、继续,下面谁来说说第二个实验怎么做呢?
指名——好,你能再大声地清楚地说一遍吗?
评价:
再请个小科学家来说说。
指名——口齿真清楚。
你们能根据这个实验中惊人的发现,来说说自己的疑问吗?
2、看到这一连串实验结果你们有什么感受?
课件出示:这一连串的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指导朗读。
3、你还想把什么放进月球尘土里进行研究?学生大胆想象。
4、科学家对岩石的研究结果是什么?
谁比她说得更清楚?月球的年龄研究出来了吗?(没有 强调:估计)
从“估计”我们知道月球的年龄有可能比地球年龄大,也有可能小,还有可能是一样的。难怪,我们会提出这样的疑问:难道?……(引读)
5、面对这一个个月球之谜,你感觉怎么样?
课文里有一个词语正好表达了这个意思,是哪个词语呢?(令人费解)
你能读出自己的感受来吗?你用皱起小眉头来表达“令人费解”;你用摇摇头来表达;你用加强语气,读得重来表达心中的不解;你能带着这种令人费解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吗?(出示课件:这一连串的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5、通过对岩石和尘土的研究我们就产生了这么多的疑问,真了不起。会提问题和充满丰富的想象力是你们最可爱的地方。
你还有什么疑惑?这么多疑惑文中用什么来表示?出示课件:省略号
三、总结升华
1、通过刚刚的学习,相信大家对月球一定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感受。月球的疑惑可真多,面对这些疑惑,我们该怎么办?板书:继续探索。
2、我们国家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月球的探索。出示课件:嫦娥登月。
四、发散思维,拓展练习
1、快乐阅读:阅读有关月球的书籍。如《美丽月球》、《月球探险》等。
2、趣味搜集:搜集有关月球的知识,举办《月球之谜》新闻发布会。
3、尽情畅想: 20年过去了,我当上了宇航员。这一次我终于登上月球了……
评价与反思
《月球之谜》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是本文的重点。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本文的难点。
这是一篇科普文,如何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课文内容的发展,而不失为一堂语文课?这是我设计教学时的主旨思想。通过第一次课的教学,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一、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文本的巧妙整合。
这一堂课最精彩的地方应该是把信息技术带进课堂,有利的推进了课文内容的发展。课前,我能根据课文需要制作了非常有实效性的幻灯片,内容丰富,页面漂亮,如登月图片和资料的收集,月球其他相关知识的整理和提问,使学生能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和探索。教师在课堂里针对课文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整合,让信息技术有效的为文本服务,推进文本的发展。在资料的展示中,样式灵活,有教师展示,有学生自展,还有全班展示,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里充分展开交流与对话。
二、正确把握了语文教育的特点,符合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要把信息技术与文本进行巧妙的整合,使学生能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理解月球世界的奇异和月球上的不解之谜,充分开展朗读才是前提。这节课,教师以读为本,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在学习过程,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学生在自我感知的前提下,进行集体学习,易于暴露不足,给教师之后的教学带来很好的提示作用。
此外,教师重视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在关于玉米和海藻在尘土中的实验时,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概括,但是学生概括能力还有待培养。这也给老师提了个醒:让三年级的学生进行概括,应该给一定的梯度。
而在指导朗读上,教师也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如月球上奇异景色的朗读指导,几个月球之谜的朗读指导,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里感悟文本内容,拓展自如。
这堂课还暴露出来的一个不足是:让学生将收集的关于月亮的知识放在这个课时反馈,既浪费时间,又显得画蛇添足。根据以上不足,我又进行了教案的修改和调整,特别是在上课过程的调配,我进行的改进更多。
《22月球之谜》第二课时(二上)
教学目标:
1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今天,杨老师将跟大家一起继续学习22课(引读课题《月球之谜》),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关于月亮的图片?
引读:是啊,每当夜幕降临,接读“一轮明月……”
二、自主探究,读文感悟
(一) 感悟月球的奇异
1、“百闻不如一见”,想到月亮上看一看吗?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来到1969年7月20日。 让我们跟随这两位宇航员的目光,向月球望去,你看到了什么? 反馈
2、请大家找一找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介绍了月球的景色?
3、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月球的这番景色吗? (奇异 )
4、能具体说说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
是啊!月球上空是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了灿烂的阳光。真奇妙啊!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
5、月球上的景色还奇异在哪儿呢?
是啊!我们原本以为月球上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而今我们发现这里没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只有尘土、岩石和环形山。
这里是多么荒凉。你能把这荒凉的世界读出来吗?
6、师述:在月球上我们能感受到黑夜,同时又能感受阳光,还能感受到那里没有一点生机。月球上的一切,真是“十分奇异”!(指着板书引导学生说)你能把这种感受送入朗读中,用声音表达出来吗?有感情的读一读,练一练吧。
7、就要和月球说再见了,让我们拍些照片带回地球,让人类也感受月球景色的奇异吧。
8、让我们把这奇异的景色告诉地球上的人们吧。(齐读)
(二)感悟月球的未解之谜。
宇航员们把月球上的尘土和岩石带回了地球,做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请同学们自读3——6段,边读边想: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全班交流)
1、老师把对尘土的研究还设计了一张表格,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填的又快又好?
(1)生边读边画,写。
(2)生上前介绍。
a、细菌“一下子”“都”死在了月球尘土里,你们有什么疑惑吗?
评价:为什么?……再问一次,这次要把你的疑惑大声地问出来?
很奇怪,是吗?是不是难以理解?
看,细菌在月球尘土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引读)
b、继续,下面谁来说说第二个实验怎么做呢?
指名——好,你能再大声地清楚地说一遍吗?
评价:
再请个小科学家来说说。
指名——口齿真清楚。
你们能根据这个实验中惊人的发现,来说说自己的疑问吗?
2、看到这一连串实验结果你们有什么感受?
课件出示:这一连串的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指导朗读。
3、你还想把什么放进月球尘土里进行研究?学生大胆想象。
4、科学家对岩石的研究结果是什么?
谁比她说得更清楚?月球的年龄研究出来了吗?(没有 强调:估计)
从“估计”我们知道月球的年龄有可能比地球年龄大,也有可能小,还有可能是一样的。难怪,我们会提出这样的疑问:难道?……(引读)
5、面对这一个个月球之谜,你感觉怎么样?
课文里有一个词语正好表达了这个意思,是哪个词语呢?(令人费解)
你能读出自己的感受来吗?你用皱起小眉头来表达“令人费解”;你用摇摇头来表达;你用加强语气,读得重来表达心中的不解;你能带着这种令人费解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吗?(出示课件:这一连串的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5、通过对岩石和尘土的研究我们就产生了这么多的疑问,真了不起。会提问题和充满丰富的想象力是你们最可爱的地方。
你还有什么疑惑?这么多疑惑文中用什么来表示?出示课件:省略号
三、总结升华
1、通过刚刚的学习,相信大家对月球一定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感受。月球的疑惑可真多,面对这些疑惑,我们该怎么办?板书:继续探索。
2、我们国家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月球的探索。出示课件:嫦娥登月。
四、发散思维,拓展练习
1、快乐阅读:阅读有关月球的书籍。如《美丽月球》、《月球探险》等。
2、趣味搜集:搜集有关月球的知识,举办《月球之谜》新闻发布会。
3、尽情畅想: 20年过去了,我当上了宇航员。这一次我终于登上月球了……
评价与反思
在第二次的教学中,我感觉对课堂的把握更自如了,其中有几点是我在这节课中做得有进步的地方:
我用美丽的月空图片导入新课,让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对月球的赞美,接着让学生欣赏月球的真实面貌,很快把学生带到了浩瀚神秘的宇宙中。接下来富有激情和感召力的话语,更激发了学生探索月球的情感和欲望,使得这节课获得了一半的成功。
接着,在学习第二自然段后,学生对月球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月球景色十分奇异。这时,天真可爱的孩子们迷茫了,这么美丽有魅力的月球,在他们的心中是何等的美丽。可是事实却与想象截然不同,孩子们全都惊奇了。探索月球秘密的欲望吞没了孩子们的心。他们的心里由最初的美好的遐想到渴望探索、到惊奇景色奇异、到产生疑问。我抓住这一契机,顺势引导“宇航员们把月球上的尘土和岩石带回了地球,做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自然而然地我们进行地月球之谜的探索。
这次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在拓展的的现在科学发现的诸多现象中,你能像科学家一样提出自己的疑问吗?很多学生对此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陷入困境。上完课后,听课老师们与我一起分析了这种情况。大胆做出将前面的环节缩减,加大后面环节的教学,使学生习得知识,能真正得到拓展。于是,我又调整了教案。
《22月球之谜》第二课时(三上)
教学目标:
1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2课(引读课题《月球之谜》)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月球是个神秘的星球啊,这里的天空,表面却,月球上满是,没有,没有,月球是。
二、自主探究,读文感悟
(一)感悟月球的未解之谜。
月球是如此的奇异,宇航员们把月球上的尘土和岩石带回了地球,做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请同学们自读3——6段,边读边想: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全班交流)
1、老师把对尘土的研究还设计了一张表格,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填的又快又好?
(1)生边读边画,写。
(2)生上前介绍。
a、细菌“一下子”“都”死在了月球尘土里,你们有什么疑惑吗?
评价:为什么?……再问一次,这次要把你的疑惑大声地问出来?
很奇怪,是吗?是不是难以理解?
看,细菌在月球尘土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引读)
b、继续,下面谁来说说第二个实验怎么做呢?
指名——好,你能再大声地清楚地说一遍吗?
评价:
再请个小科学家来说说。
指名——口齿真清楚。
你们能根据这个实验中惊人的发现,来说说自己的疑问吗?
2、看到这一连串实验结果你们有什么感受?
课件出示:这一连串的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指导朗读。
3、你还想把什么放进月球尘土里进行研究?学生大胆想象。
4、科学家对岩石的研究结果是什么?
谁比她说得更清楚?月球的年龄研究出来了吗?(没有 强调:估计)
从“估计”我们知道月球的年龄有可能比地球年龄大,也有可能小,还有可能是一样的。难怪,我们会提出这样的疑问:难道?……(引读)
5、面对这一个个月球之谜,你感觉怎么样?
课文里有一个词语正好表达了这个意思,是哪个词语呢?(令人费解)
你能读出自己的感受来吗?你用皱起小眉头来表达“令人费解”;你用摇摇头来表达;你用加强语气,读得重来表达心中的不解;你能带着这种令人费解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吗?(出示课件:这一连串的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5、通过对岩石和尘土的研究我们就产生了这么多的疑问,真了不起。会提问题和充满丰富的想象力是你们最可爱的地方。
你还有什么疑惑?这么多疑惑文中用什么来表示?出示课件:省略号
三、总结升华
1、通过刚刚的学习,相信大家对月球一定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感受。月球的疑惑可真多,面对这些疑惑,我们该怎么办?板书:继续探索。
2、我们国家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月球的探索。出示课件:嫦娥登月。
四、发散思维,拓展练习
1、快乐阅读:阅读有关月球的书籍。如《美丽月球》、《月球探险》等。
2、趣味搜集:搜集有关月球的知识,举办《月球之谜》新闻发布会。
3、尽情畅想: 20年过去了,我当上了宇航员。这一次我终于登上月球了……
评价与反思
在最后一次的上课中,我根据老师们的建议,大胆调整,将课文一、二自然段的内容放在第一课时上,在第二课时的导入时,直接以奇异的月球现象导入,让学生带着困惑,进行几项科学实验,学生能按照要求进行自学,自学效果好!特别是前两节暴露出来的学生概括段落不强的这点,学生在这节课表现得比较好了。
此外,因为课时的调整,学生能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拓展阅读,也更能在阅读中进行科学之谜的大胆揣测,发言效果理想。
总之,经过三次的磨课,我对课的安排更清晰了,也更能了解学生在理解课文的不足之处,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学生也更能接受,学习效果更理想了。
(写于2009年5月)